关于赵九章的个人典型事迹7篇_第1页
关于赵九章的个人典型事迹7篇_第2页
关于赵九章的个人典型事迹7篇_第3页
关于赵九章的个人典型事迹7篇_第4页
关于赵九章的个人典型事迹7篇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赵九章的个人典型事迹7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事迹材料,确定对各类事迹材料都很熟识吧,那么关于赵九章的个人典型事迹有哪些?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关于赵九章的个人典型事迹,供大家参考!

关于赵九章的个人典型事迹精选篇1

赵九章,浙江省吴兴县人,1907年生,男,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33毕业于清华高校物理系。1935年赴德国攻读气象学专业,1938年获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历任西南联合高校教授,中央讨论院气象讨论所所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所长、卫星设计院院长,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1968年逝世。

关于赵九章的个人典型事迹精选篇2

1957年,苏联胜利地放射了人造卫星,我国也打算要搞自己的人造卫星。赵九章这位年过半百的气象学家又开头了新的征途:创建我国的空间物理学。

1959年,他首先在地球物理讨论所组建了以开展空间物理讨论为目的的磁暴组,继而筹建等离子体模拟试验室。虽然地磁与空间现象有肯定的联系,但对空间物理本身,大部分人包括他自己都比较生疏。为此,赵九章亲临第一线举办争论班,又当老师又当同学,每个主要成员负责讲授一部分和自己工作有关的基础理论,而他则主讲刚自学的宇宙电动力学。

在调研大量文献的过程中,他以一般一兵的姿势和年轻人一起看文献、推导公式,他一旦学到一个新概念,总打电话叫同志到办公室或家里,他家的小黑板也成了争论和学习的重要工具。

关于赵九章的个人典型事迹精选篇3

1907年(清朝光绪三十三年)10月15日,赵九章诞生于河南开封一个中医世家,籍贯浙江吴兴,幼年就读于私塾,预备从事文学,在五四运动影响下,改学科学,立志“科学救国”。

1918年-1921年,河南省开封市北仓学校读书。1922年(民国十一年),以第一名的成果考入河南留欧美预备学校(即河南高校前身)。1923年,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升格为河南中州高校,赵九章转入中州高校预科学习。1926年(民国十五年),以突出成果考入浙江工专(浙江高校工学部前身)。1929年(民国十八年),进入清华高校物理系学习。

关于赵九章的个人典型事迹精选篇4

赵九章(1907.10.15-1968.10.26)

籍贯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诞生于河南开封。气象学家、空间物理学家。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我国杰出气象学、地球物理和空间物理学家。1955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出身中医世家,幼年就读于私塾,预备从事文学。在“五四”运动影响下,改学科学,立志“科学救国”。1933年清华高校物理系毕业后,赴柏林高校深造,并于1938年获德国柏林高校博士学位。回国后,在西南联大任教,并主持中央讨论院气象讨论所工作。

关于赵九章的个人典型事迹精选篇5

1922年9月,15岁的赵九章以第一名成果考入河南留学欧美预备班,1925年考入浙江工业专科学校(浙江高校前身)电机系,1929年考入清华高校物理系。

当时,主持清华物理系工作的叶企孙教授意识到地球物理学对今后建设国家的重要性,推举赵九章出国深造并攻读地球物理学。

1933年,赵九章被选赴德国柏林高校攻读气象学专业,从师气象学家菲克尔。

关于赵九章的个人典型事迹精选篇6

20世纪60年月三年困难时期,赵九章准时调整进展方案,把主要力气放到投入资金和人力较少的气象火箭,逐步开展其他高空物理探测,同时探究卫星的进展方向。60年月初期,中国科学院胜利地放射了气象火箭,箭头仪器舱内的各种仪器及无线电遥测系统、电源及雷达跟踪定位系统等,都是在赵九章领导下由地球物理讨论所研制的。他们还研制了“东方红1号”人造卫星使用的多普勒测速定位系统和信标机。

在中国人造地球卫星研制过程中,赵九章提出了“中国进展人造卫星要走自力更生的道路,要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等重要建议,领导开创了利用气象火箭和探空火箭进行高空探测的讨论,探究了卫星进展方向,筹建了环境模拟试验室和开展遥测、跟踪技术讨论,组建了空间科学技术队伍。1964年,依据国内运载工具的进展提出了开展人造地球卫星讨论工作的建议,在中国卫星系列进展规划和详细探测方案的制定,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返回式卫星等总体方案的确定和关键技术的研制等诸方面做出突出贡献。他领导完成了核爆炸试验的地震观测和冲击波传播规律以及有关弹头再入大气层时的物理现象等讨论课题。赵九章两次上书,中国自己的人造卫星研制工作最终如火如荼的绽开了。最终,东方红卫星也是在他的带领下,完成了初样星的研制。

关于赵九章的个人典型事迹精选篇7

赵九章于1964年12月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呈书周恩来总理。赵九章在信中说,“在探空技术上,取得了一点初步成果。但这仅是我国空间讨论的开头,我们还必需再接再厉,努力取得更多的成果。我国亟须进一步预备放射侦察卫星、通讯卫星、气象卫星等工作。这是我国科学上继原子弹之后的一个重大任务。”赵九章的这封信,高瞻远瞩,结合实际,论据充分、清楚,体现了一位爱国科学家的真知灼见,受到周恩来总理的高度重视。1965年,中国科学院受托付,组织各方面专家进行了一系列讨论论证。

1965年5月,在张劲夫领导和赵九章的协作下,中国科学院各有关所全面行动起来。581组、力学讨论所、自动化讨论所、电子学讨论所等均派出专家,定期集中开会,共同商讨我国卫星型号进展规划。1965年5月31日,中国科学院新技术局提出我国第一颗卫星在1970年放射,卫星系列按试验卫星和应用卫星分列,并把第一颗卫星定名为“东方红一号”。中国科学院对此组织了多次方案研讨,并向上提出建议报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