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五 学案53 精准概括文意(简答题)-精准定位分层提取-2025高中语文大一轮复习讲义人教A版_第1页
板块五 学案53 精准概括文意(简答题)-精准定位分层提取-2025高中语文大一轮复习讲义人教A版_第2页
板块五 学案53 精准概括文意(简答题)-精准定位分层提取-2025高中语文大一轮复习讲义人教A版_第3页
板块五 学案53 精准概括文意(简答题)-精准定位分层提取-2025高中语文大一轮复习讲义人教A版_第4页
板块五 学案53 精准概括文意(简答题)-精准定位分层提取-2025高中语文大一轮复习讲义人教A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案53精准概括文意(简答题)——精准定位,分层提取复习任务1.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能够对文本内容进行筛选、分析、概括。2.掌握文意简答题的审答规范和题型要点。考情微观年份卷别提问方式设题角度命题特点2023新高考Ⅰ卷子鲋用以批驳韩非的事实依据是什么?(3分)概括内容要点①考查内容重在事件和人物行为原因、人物性格特点。②涉及的区间文字很少,很集中。③只要求简单理解概括文意,不要求深入分析。④题型以分析原因为主。⑤答案要求精练、全面。新高考Ⅱ卷材料二中,李靖认为淝水之战苻坚失败的原因有哪些?(3分)概括事件原因2022新高考Ⅰ卷孟尝君前往赵国、燕国借兵救魏,所采用的游说策略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3分)比较事件不同新高考Ⅱ卷《后汉书·吴汉传》用孔子的“刚毅木讷近仁”一语来赞誉吴汉,请简要概述吴汉的刚毅与木讷之处。(3分)概括人物特点2021新高考Ⅰ卷文末《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评价说“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这句话说的是什么道理?他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3分)理解作者观点新高考Ⅱ卷文中说到“边境之间,稍得休息”,具体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3分)概括事件原因2020新高考Ⅰ卷孙奇逢等为什么倡议凑集金钱救助左光斗?救助成功没有?请简要说明。(3分)概括人物行为原因、结果新高考Ⅱ卷海瑞在向明世宗上疏前,为什么要事先“市一棺,诀妻子”?请简要说明。(3分)概括人物行为原因活动一掌握文意简答题的审答规范1.(2021·新高考Ⅰ)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题目。(前文提示:唐太宗即位,与大臣议事:降宗室郡王爵位,减赋清廉止盗,张玄素谏任群臣,裴矩力谏。)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文末《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评价说“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这句话说的是什么道理?他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道理:臣下就像君主的影子,随着君主的好恶而行动。(2)目的:告诫后世君主要正道直行,起表率作用。解析首先要解释“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这句话。《资治通鉴》是一部专为皇帝编撰的介绍历代兴亡得失的作品,其创作目的就是告诫君主如何吸取历代教训,这为考生作答给出了提示。司马光的评价源于上文中三个有关唐太宗善于纳谏的故事,说明君王要提升自己的道德和执政水平,上行下效,成为臣子的表率,实现良好的君臣互动。2.(2021·新高考Ⅱ)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题目。大兴三年,逖(指祖逖)镇雍丘,数遣兵邀击后赵兵,后赵镇戍归逖者甚多,境渐蹙。秋七月,诏加逖镇西将军。逖在军,与将士同甘苦,约己务施,劝课农桑,抚纳附,虽疏贱者皆结以恩礼。逖练兵积谷,为取河北之计。后赵王勒患之,乃下幽州为逖修祖、父墓,置守冢二家,因与逖书,求通使及互市。逖不报书,而听其互市,收利十倍。禁诸将不使侵暴后赵之民。边境之间,稍得休息。(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祖逖北伐》)文中说到“边境之间,稍得休息”,具体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祖逖多次拦击后赵军队取胜,使得后赵疆土缩小,后赵王石勒不得不向祖逖示好,要求通使及互市;②祖逖没有阻止民间互相贸易,并约束将领们不要侵犯后赵百姓,使得两国边境稍微得到了休养生息。解析两国边境得到暂时安宁的原因:①“大兴三年,逖镇雍丘,数遣兵邀击后赵兵,后赵镇戍归逖者甚多,境渐蹙”“逖练兵积谷,为取河北之计”“后赵王勒患之,乃下幽州为逖修祖、父墓,置守冢二家,因与逖书,求通使及互市”,祖逖多次拦击后赵军队取胜,使得后赵疆土缩小,后赵王石勒不得不向祖逖示好,要求通使及互市;②“逖不报书,而听其互市,收利十倍。禁诸将不使侵暴后赵之民。边境之间,稍得休息”,祖逖没有阻止民间互相贸易,并约束将领们不要侵犯后赵百姓,使得两国边境稍微得到了休养生息。参考译文大兴三年,祖逖镇守雍丘,多次派遣兵士拦击后赵军队,后赵镇守的将士归附祖逖的很多,后赵疆土日益缩小。这一年秋天七月,皇帝下诏加封祖逖为镇西将军。祖逖在军中,与将士同甘共苦,严于律己,广施恩惠,勉励督促农业生产,安抚接纳新来归附的人,不论贵贱都加以礼遇。祖逖在积谷练兵,为夺取黄河以北做打算。后赵王石勒很担心这件事,于是到幽州为祖逖修了祖父、父亲的坟墓,安排了两户人家看守祖坟,于是给祖逖写了一封信,请求通使及互相贸易。祖逖没有答复这封信,而听凭双方民间互相贸易,收取十倍的利润。禁止将领们侵犯后赵的百姓。两国边境之间,稍微得到了休养生息。1.精准审题,精准定位读题时一定要读透题干,审清要求,特别要明确概括角度和概括范围。如内容概括题一般可从三个角度概括:一是针对具体事件概括,要求概括事件,或者概括事件发生的原因;二是针对人物形象特点概括,要求概括人物德行等方面的特点,或者在某事上的具体表现及其相关事件;三是针对“文化现象”的概括,要求概括“文化现象”的要点、特点,或产生的原因。有的概括题还带有表意深刻的词语,也必须理解准确。概括范围有的题干已给定,或明确指出段落,或通过提问暗示段落;有的若未明确范围,则范围一般是“全文”。如“李大亮的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表现在哪些方面”,概括角度为“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概括范围为全文。另外,一定要审清题目的答题要求,是“概括”,就不用分析;是“简析”,就要用简洁的语言说明;是“分析”,就一定要结合文本具体阐述。2.精细读文,把握内容(1)带题阅读。始终针对题目指定的角度和范围,找准找全相关文字,细抠深挖文中能显示答案要点的关键词句,把握题中规定的人、事、物的特点,排除非题目指定的信息。(2)借题读文。如果试卷采用文意选择题和文意简答题同考的形式,要充分利用选择题整体把握全文,打开答题思路,有时还可以直接引述选项中的文字作答。3.精确作答,完整规范加工处理筛选出来的相关信息,排除不符合答题角度的内容,重复的内容进行删选处理,互补的内容合并处理。组织语言作答时,要注意避免照抄原文、重复交叉、不合范畴、不合角度、不顾及表达指令等失误,可采取摘录法和句意提取法作答。(1)摘录法:选摘原文中与答案有关的关键语句来作答。如果文中的关键句、观点句或抒情议论句吻合题意,可直接摘录或作转换性表述;如果题目要求用自己的话概括,文中的重要句子还需要进行翻译。(2)句意(层意)提取法:需要概括的内容若无明显的中心句,就需要把握和提炼大意,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要根据句意或层意提炼出这一句或这一层的内涵与本质,按关键点作答。另外,要注意分点答题,做到“答案要点化,要点层次化”,使阅卷老师一目了然。活动二掌握主要题型的答题要点(2019·全国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贾生既辞往行,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一)内容概括题1.贾谊具有非凡的才华,表现在哪些方面?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文学方面:能诵诗书,精通百家之书,能写辞赋。②政治方面:商议政事,尽对完满;富有政治改革精神;有政治预见性;主张削藩。解析原文中“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颇通诸子百家之书”“为赋以吊屈原”等表现了他的文学才华。“每诏令议下……所欲出”“贾生以为……悉更秦之法”“贾生数上疏……可稍削之”等表现了他的政治才华。关联高考·类题延练(2022·北京改编)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题目。凡人之智,能见已然,不能见将然。夫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是故法之所用易见,而礼之所为难知也。若夫庆赏以劝善,刑罚以惩恶,先王执此之政,坚如金石;行此之令,信如四时;据此之公,无私如天地耳,岂顾不用哉?然而曰礼云礼云者,贵绝恶于未萌,而起教于微眇,使民日迁善远罪而不自知也。孔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毋讼乎!”为人主计者,莫如先审取舍;取舍之极定于内,而安危之萌应于外矣。安者非一日而安也,危者非一日而危也,皆以积渐然,不可不察也。人主之所积,在其取舍。以礼义治之者,积礼义;以刑罚治之者,积刑罚。刑罚积而民怨背,礼义积而民和亲。(取材于《汉书·贾谊传》)请归纳本段从哪几个方面论述了礼义的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防患于未然,绝恶于未萌。②潜移默化,起教于微眇。③坚持礼义教化,则礼义积而民和亲。解析本段分三层:①“凡人之智……岂顾不用哉”为第一层,强调礼义的作用是“禁于将然之前”,可提炼出防患于未然这一答案要点。②“然而曰礼云礼云者……不可不察也”为第二层,强调礼义对百姓的教育是潜在的,不为百姓所自知,可概括为潜移默化。③“人主之所积……礼义积而民和亲”为第三层,核心词汇“积”,强调礼义教化要持久、日积月累。参考译文人的智力,能认识已经发生的事,不能认识将要发生的事。礼的作用在于将某一行为制止在它发生之前,法律则是对已发生的行为进行惩罚,所以法律的作用明显,而礼的作用却难以觉察。用庆赏来奖励善行,用刑罚来惩治罪恶,先王推行这样的政治,坚定不移;实施这样的政令,准确无误。根据这一公正的原则,政治才能像地载天覆一样无偏无私,怎么能说先王不使用庆赏和刑罚呢?然而,人们一再称赞的礼,最可贵之处在于能将罪恶断绝于未形成的时候,从细微之处推行教化,使天下百姓日益趋向善良,远离罪恶,自己还没有觉察到。孔子说:“让我断案,我与别人没有什么不同,(如果有什么独特见解,那就是推行仁义,)使讼案不再发生!”为君主出谋划策,不如首先确定选择什么抛弃什么;取舍标准一旦在心中确定,相应的安危后果就会表现出来。天下安定不是一天就能实现的,天下危亡也不是一天就能促成的,都是日积月累渐渐形成的,因此,不可以不观察它的积累过程。君主所积聚的治国方法,在于他选择什么,抛弃什么。选择礼义方法治国的君主便积聚礼义,选择刑罚治国的君主便积聚刑罚。刑罚积聚到一定的程度,百姓就会埋怨而背叛君主;礼义积聚到一定程度,百姓就会和睦而亲近朝廷。解答这种题型的关键在于:(1)题干关键:从原文筛选概括出具体事例。(2)解题关键:确定区域——划分层次。(3)答题重点:对事的表述。①必须是对“事”的表述,所谓事,要包含人、时、地、原因、经过、结果等要素。根据问题确定答案形式。记叙类散文,可采用“任职地点+方法+结果”的表述形式。②注意关键词语转译的准确性。(二)原因概括题2.结合文意,简要概括贾谊被疏远的原因。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内部原因:才高遭妒,触犯权贵利益。②外部原因:天子听信谗言,改革弊政的意志并不坚定,没想重用他。解析由“每诏令……尽害之”可提炼出要点①;由“乃短贾生……不用其议”“上因感鬼神事……文帝不听”可提炼出要点②。关联高考·类题延练(2020·新高考Ⅱ)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题目。时世宗享国日久,不视朝,深居西苑,专意斋醮。督抚大吏争上符瑞,礼官辄表贺,瑞独上疏。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曰:“趣执之,无使得遁!”宦官黄锦在侧曰:“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帝默然。少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留中者数月。海瑞在向明世宗上疏前,为什么要事先“市一棺,诀妻子”?请简要说明。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自知触怒皇帝将死;②抱定必死的决心。解析试题涉及文中宦官黄锦的话“自知触忤当死”,解释了海瑞买棺材的心理;而“市一棺,诀妻子”“不遁”作为待罪行为的完整补充,全部指向一个思想准备,就是“赴死”,可见其决心之大。参考译文当时世宗在位时日已久,不再上朝听政,深居皇宫西苑,专心一意斋戒祀神。总督巡抚大臣争相进献各种祥瑞征兆,礼部官员往往就此上表祝贺,唯独海瑞一人上疏。世宗皇帝看了奏章,大怒,把它扔到地下,回头对身边的宦官说:“赶紧把他抓起来,别让他跑了!”宦官黄锦在一旁说:“此人一向有痴名。听说他上疏时,自己知道冒犯皇上难免一死,就买了一口棺材,诀别妻子儿女,在朝廷听候治罪,家中僮仆也都打发走了没有留一个,这表明他并不打算逃走。”世宗皇帝沉默不语。过了一会儿,皇帝又拿出奏章来看,(就这样)一天之中看了两三次,被感动而叹息,将它留在宫中数月。解答这种题型的关键在于:(1)准确理解题干中表示结果的词语的含义。有些“果”是直接从文中摘用的,本身就是一个文言词语,如不能对其准确理解,就无法找到原因。(2)表示原因的词句有时集中在某一段,这时只要提取即可;有时分散在全文中,需要认真、全面、仔细地筛选,要分清层次,提取关键词语,并将其转换为答案。(3)据果索因,其“因”肯定不止一个,有主观、客观原因,有主要、次要原因等,应注意多方面、多角度思考,筛选排查,找足、找全原因。(4)在初步形成答案后,可以用因果法验证,一是检查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是否合理;二是看答案表述是否与结果保持一致,必要时可以调整答案表述形式。(三)人物形象特点概括题3.结合文本内容,简要概括贾谊的形象特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年少时才学优异;②出仕后锐意改革;③虽因谗言被疏远,被贬后仍心忧朝廷,主张削减诸侯封地。解析由“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余”可概括出要点①。由“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悉更秦之法”可概括出要点②。由“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可概括出要点③。关联高考·类题延练(2022·上海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韩公讳亿,字宗魏。以咸平五年登进士第,除大理评事。八年,迁屯田员外郎,知相州。时河北蝗旱,转运使因岁计覆[注],不以实闻,诸郡畏莫敢言,公力抗章请蠲赋役,州民赖以全活。岁余,除河北转运使,诏留监定故丞相向公诸子分财。丁崖州当国,势慑天下,私所亲谕公,欲市向公长安华严别墅,又讽其子从之。公至其家,面戒曰:“土田衣食之源不可弃。”故余财尽均,而华严独存,不以分,由是忤崖州意。公性方严质重,虽笑言不妄,每朝廷有大议论,所持坚正,形于颜色,惟义所在,不恤权忌,一发于言,众莫敢夺。(节选自北宋·苏舜钦《韩亿传》)注覆:检查。文末评价韩公“坚正”这一品格在第二、三段中有所体现,但内涵同中有异,请加以概括。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第二、三两段都写了韩公不畏权贵、刚正不阿,但第二段侧重写韩公爱民、实事求是;第三段侧重写韩公仗义、主持公道。参考译文韩亿,字宗魏。在咸平五年中进士,被授予大理评事。景祐八年,韩公升迁为屯田员外郎,担任相州知州。当时河北地区发生蝗灾旱灾,转运使(依旧)依据一年的收成进行检查,不把实情上报朝廷,各州郡畏惧不敢说,韩公竭力向皇帝上奏章请求免除赋税劳役,相州百姓依赖韩公才得以保全存活。一年多以后,韩公任河北转运使,朝廷下诏让韩公监督前丞相向公的儿子们处分财产一事。丁崖州当权,威势震慑天下,私下里派亲信告诫韩公,想要买下向公长安华严别墅,又劝告向公的儿子听从他。韩公到他的家里,当面告诫说:“田地是衣食的来源,不能放弃。”因此其余的财产均分,而只有华严别墅得以保存,没有分财,因此忤逆了丁崖州。韩公性情端方、谨严、朴质、稳重,即使是笑话也不随便妄言,每次朝廷有大事讨论,韩公品格不畏权贵、刚正不阿,内心的活动表露在脸色上,只坚持正义之事,不顾及权势忌讳,每次发言,众人没有敢改变的。这种题型一般是据事求理,根据人物的具体言行概括其思想行为特征。对于这种题型,要特别注意三点:(1)注意传主的身份和作者的写作目的。如果传主是军事将领,应从其作战才能和勇毅的性格等方面分析;如果传主是政府官员,应从其为官(政绩)、为人(人品)两方面分析;如果传主是学者,应从其为文、为学两方面分析。(2)了解人物的品质追求,如求学成才、求吏治民、求智研理等。题干对概括多有限制,如概括“为人处世”“为学特点”“精神特质”等,故先要明确题干要求。另外,要多了解人物的功名心、利禄心和雅致意趣等。(3)概括的方法:从文中直接找出词语概括+从文中具体事件中概括+从其他人物或作者的评价中概括。“特点”丰富,多点概括。(四)比较概括题4.贾谊在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前后的心态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被贬前:踌躇满志,信心满满。②被贬后:失意伤心,幽愁忧思。解析被贬前,结合“闻于郡中”“召以为博士”“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贾生以为……”等可概括出要点①。被贬后,结合“贾生既辞往行……以吊屈原”可概括出要点②。关联高考·类题延练(2021·上海改编)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题目。(吴仅)选知开封县。中贵人常遣吏持公移[注]诉某事,君曰:“中贵人诚贵重,然所诉乃私事,尚得为公移耶?”捶其吏,遣之贵家游观。多借县民牛,有干君者,君曰:“吾家鄱阳乃有牛远不能致,奈何?”竟不与。于是莫能有挠县者。君平生所持皆如此,与人聱牙常亦用此取困。(节选自郑獬《吴仅传》)注公移:公文。吴仅用不同的说话方式、语气拒绝了权贵的诉求,请分析其不同之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第一次应答,吴仅在承认中贵人身份贵重后,用“然”字转折语气,又以反问指出私事不应用公文传达,用义正词严的方式断然拒绝,有威慑力。第二次应答,吴仅以牛远在家乡为托词,又以“奈何”缓和语气,以调侃、幽默的方式委婉拒绝,表面无奈,暗含锋芒。参考译文后来吴仅被选拔掌管开封县。中贵人常常派遣小吏拿着公文谋取私事,吴仅说:“中贵人确实身份尊贵,但是他所谋求的是私人的事,难道还要动用公文去办事?”就杖打那小吏,打发他回到中贵人家游走示众。经常有向县里的百姓借牛的事,有向吴仅借牛的人,吴仅回答说:“我家在鄱阳是有牛的,但路途遥远不能运来,怎么办?”他最终没有借给他。于是再也没有能够扰乱开封县的人。吴仅平时所作所为都是像这样的,跟他人争论是非曲直,也常常因此而陷入困境。解答这种题型的关键在于:(1)审题干。看清题干要求(相同、不相同、异同)。找准比较点,即围绕什么进行比较。(2)定范围。找准比较的区域文字。先从不同角度找出双方的观点态度等,接下来对比分析二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3)整合归纳。对比筛选出来的信息,在比较内容的基础上精准概括,分点作答。(五)理解、评价作者观点态度题5.刘向认为贾谊“为庸臣所害,甚可悼痛”,班固认为贾谊“亦天年早终,虽不至公卿,未为不遇也”。两人的看法都有一定的道理,请你根据材料说说他们看法的合理之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刘向的合理之处:贾谊受到了绛侯、灌婴等权臣的排挤,这是他不得志的重要原因之一。(2)班固的合理之处:①贾谊年纪轻轻由吴廷尉举荐进入朝廷,得到了汉文帝的破格提拔;②汉文帝将自己最宠爱的儿子梁王托付给贾谊,也是一种非常的信任。解析刘向看法的依据在“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上,班固看法的依据在孝文帝、吴廷尉的破格提拔与举荐上。关联高考·类题延练(2021·天津)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题目。(魏武帝)犯此二败以攻孙权,是以丧师于赤壁,以成吴之强。且夫刘备可以急取,而不可以缓图。方其危疑之间,卷甲而趋之,虽兵法之所忌,可以得志。孙权者,可以计取,而不可以势破也,而欲以荆州新附之卒,乘胜而取之,彼非不知其难,特欲侥幸于权之不敢抗也。此用之于新造之蜀,乃可以逞。故夫魏武重发于刘备而丧其功,轻为于孙权而至于败。此不亦长于料事而不长于料人之过欤?嗟夫!事之利害,计之得失,天下之能者举知之。知之而不能权之以人,则亦纷纷焉或胜或负,争为雄强,而未见其能一也。(节选自宋·苏轼《魏武帝论》)观曹公明锐权略,神变不穷,兵折而意不衰,在危而听不惑,临事决机,举无遗悔,近古以来,未之有也。虽复名微众寡,地小力穷,官渡受围,濮阳战屈。然天下精明之士,拓落之材,趋若百川之崇巨海,游尘之集高岳。故有荀彧、郭嘉等,或敛风长感,或一见尽怀。然后览英雄之心,骋熊罴之勇,挟天子以崇大顺,扶幼主而显至公,武功赫然,霸业成矣。(节选自唐·朱敬则《魏武帝论》)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苏轼和朱敬则对曹操评价的不同之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苏轼认为曹操不是“大智者”,他不能准确地权衡对手,未能统一天下。②朱敬则高度肯定了曹操的功业,认为曹操有谋略,善决断,意志坚定,以至吸引贤才归附,成就霸业。解析结合“此不亦长于料事而不长于料人之过欤?”“知之而不能权之以人,则亦纷纷焉或胜或负,争为雄强,而未见其能一也”可得出要点①。结合“曹公明锐权略,神变不穷,兵折而意不衰,在危而听不惑,临事决机,举无遗悔,近古以来,未之有也”“故有荀彧、郭嘉等,或敛风长感,或一见尽怀”可得出要点②。参考译文(魏武帝)犯了这两个(导致失败的)错误来攻打孙权,因此在赤壁兵败,成就了孙吴的强大。对于刘备可以快速攻取,但不应该缓慢谋取。当蜀人不信任他而民心没有完全归附的时候,轻装疾进快速追赶他,虽然犯了兵家的忌讳,也可以达到目的。孙权,可以用计谋巧取,但不能凭借人多势众来强攻,想用刚刚归附的荆州士兵,趁着胜利攻取孙权,魏武帝不是不知道这件事很难,只是寄希望于孙权不敢抵抗而获得意外成功。这种做法用在刘备刚刚创建的蜀汉上,就可以取得成功。所以魏武帝在攻打刘备时过于谨慎而丧失了成功的机会,在攻打孙权时过于草率从而导致失败。这不也就是擅长揣度事情却不擅长揣度他人(所造成)的过错吗?唉!事情的利与害,计谋的得与失,天下有才能的人都知道。知道这些却不能根据人的特点来权衡,所以十分忙乱,有时取胜有时失败,争当强雄,却没有看到他能统一天下。我看曹公在随机应变的谋略方面聪明机敏,谋略神奇变化层出不穷,军队战败但志气不衰,处于危难之中但视听不受迷惑,面对事情依据时机采取适宜的决策,全都没有什么遗憾后悔的,近代以来,没有过像他一样的人。虽然名声低微,士兵不多,地盘不大,力量穷尽,在官渡被围困,在濮阳被打败。但是天下精明的士人,失意的人才,前去归附于他就像百川积聚于大海,浮扬的灰尘聚集于高山。所以有荀彧、郭嘉等人,其中有的人收敛风头,深受感动,有的人一见如故,推心置腹。如此之后收揽英雄的心,施展熊罴一样的勇气,挟持天子而崇尚顺乎伦常的天道,扶持年幼的君主而彰显公正无私,在军事方面取得的成就显赫,霸业就可以实现了。(1)分清观点和目的。作者的观点是对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的综合判断和推理,它是文言文整体阅读中的重点、难点。写作目的是作者写作文章的出发点。这种题型多见于带有议论色彩的阐释类文言文。(2)从概括性强的句子入手。有的文章的观点是直接表述的,抓住了概括性强而又表达某种看法的句子,就抓住了作者的观点态度。在文言传记与纪事本末体散文中,作者的观点态度以两种方式表现出来,一种是以“论”“赞”形式直接表现,一种是寓于字里行间,不直接表现,以后者为主。对于后者,要通过对人物的描写、人物的主次关系、对事件的叙述以及关键词语的使用等发掘出来。(3)从文中运用的材料入手。文中运用的材料,不论是事实还是文献资料,总是要表达一定的观点的。因此,从分析材料入手,是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重要途径。要结合背景及相关文字,把握作者对传主及事件的观点态度是爱是憎是惜,其写作意图是歌颂还是批评,文章的主旨是要读者吸取什么教训,还是获得什么启示。参考译文贾生名为贾谊,是洛阳人。在十八岁时,就因能诵读诗书会写文章而在郡中闻名。吴廷尉担任河南郡守时,听说贾谊才学优异,就把他召来置于自己门下,非常器重他。孝文帝刚即位,听说河南郡守吴公治下政治清明,为全国第一,(吴公)以前和李斯是同乡,又经常向李斯学习做事,于是征召他担任廷尉。吴廷尉就说贾谊虽年轻,却很精通诸子百家的典籍。汉文帝就征召贾谊,让他担任博士之职。此时贾谊年纪才二十多岁,(在博士中)最为年轻。每次孝文帝下令让博士们讨论一些问题,那些老先生们都无话可说,贾谊却能一一回答,人人都觉得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诸生因此都认为才能比不上贾谊。孝文帝也非常高兴,对他破格提拔,一年之内就升任太中大夫。贾谊认为,从西汉建立到孝文帝时已有二十多年了,天下太平,正是应该改正历法、变易服色、订立制度、设定官名、振兴礼乐的时候,于是初步制定了所有这些事项的礼仪法度,崇尚黄色,官印数字用五,创设官名,完全改变了秦朝的旧制。孝文帝刚刚即位,谦虚退让而来不及。各项法令的修改审定,以及诸侯全都到自己的封地上去,这些主张都是贾谊提出的。于是孝文帝就和大臣们商议,想提拔贾谊担任公卿之职。周勃、灌婴、东阳侯、冯敬这些人都嫉妒他,于是说贾谊坏话道:“这个洛阳人,年轻学浅,一味想独揽权力,使事情变得复杂混乱。”于是,孝文帝后来也疏远了贾谊,不再采纳他的意见,而任命他为长沙王太傅。贾谊向孝文帝告辞之后前往长沙,在渡湘水的时候,写下一篇辞赋来凭吊屈原。贾谊担任长沙王太傅三年。一年多之后,贾谊被召回京城拜见皇帝。当时孝文帝刚刚接受过神的降福保佑,坐在宣室(接见贾谊)。孝文帝因为有感于鬼神之事,就(向贾谊)询问鬼神的本原。贾谊也就趁机周详地讲述了所以会有鬼神之事的种种情形。到半夜时分,孝文帝(已听得很入神,不知不觉地)在座席上往贾谊身边移动。听完之后,孝文帝说:“我好长时间没见贾谊了,自认为能超过他,现在看来还是不如他。”过了不久,孝文帝任命贾谊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是孝文帝的小儿子,受孝文帝宠爱,又喜欢读书,因此让贾谊当他的老师。孝文帝又封淮南厉王的四个儿子都为列侯。贾谊劝谏,认为祸患将自此兴起。贾谊屡次上奏,说诸侯封地有的接连数郡,不合古代制度,可以逐渐削减其封地。孝文帝没有听从。过了几年,梁怀王骑马时从马上掉下来摔死了,没有留下后代。贾谊认为这是自己作为太傅没有尽到责任,非常伤心,哭泣了一年多,也死去了。文意简答题远离4大误区1.审题不准,答非所问。文意简答题,主要包括概括主要情节、概括形象特点、探寻事件成因或影响、概括情感态度、探究写作目的等,答题时一定要审清题干,避免答非所问。2.读文不清,概括杂乱。解答文本理解主观题的关键是读懂文言文,找准对应的答题区间,防止出现张冠李戴、概括杂乱甚至自相矛盾等问题。3.思考不周,要点欠缺。探寻事件成因,既要考虑其内因,还要考虑其外因;分析某个情节的作用,要先概括情节内容,再分析情节对人物、主旨等的作用。4.忽略细节,表述不规范。整合信息时,要用自己的话组织概括答案,切忌照搬原文、胡乱答题,导致答案没有层次。对点练案25一、名句默写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回应司马光的指责,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算生事扰民。(2)司马迁《报任安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揭示了屈原创作《离骚》的原因。(3)小刚创作了一幅《李太白月下饮酒图》,他想在上面题两句诗,但一时想不出来。同桌小华建议他直接用李白的诗句,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很好。答案(1)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2)屈原放逐乃赋《离骚》(3)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二、专项训练(一)概括内容2.(2023·北京改编)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题目。“武帝始临天下,尊贤用士,辟地广境数千里。自见功大威行,遂从嗜欲。用度不足,乃行一切之变,使犯法者赎罪,入谷者补吏。是以天下奢侈,官乱民贫,盗贼并起,亡命者众。郡国恐其诛,则择便巧史书①、习于计簿、能欺上府者,以为右职;奸宄不胜,则取勇猛能操切百姓者、以苛暴威服下者,使居大位。故亡义而有财者显于世,欺谩而善书者尊于朝,悖逆而勇猛者贵于官。故俗皆曰:‘何以孝弟为?财多而光荣。何以礼义为?史书而仕宦。何以谨慎为?勇猛而临官。’故黥劓而髡钳者,犹复攘臂为政于世,行虽犬彘,家富势足,目指气使,是为贤耳。故谓居官而置富者为雄杰,处奸而得利者为壮士。兄劝其弟,父勉其子,俗之败坏,乃至于是!察其所以然者,皆以犯法得赎罪,求士不得真贤,相守②崇财利而诛不行之所致也。”(取材于顾炎武《日知录》)注①便巧史书:这里指善于舞文弄墨。②相守:诸侯国相、郡守。根据本段内容,用自己的话分条概括“赎罪之法”滋生了哪几方面弊端。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天下奢侈之风盛行,吏治混乱,百姓贫困,盗贼蜂起,亡命之徒众多。解析由原文“是以天下奢侈,官乱民贫,盗贼并起,亡命者众”可得出答案。参考译文“汉武帝即位之初,尊重贤才,任用士人,开拓疆域数千里。他认为自己功绩盛大,威望很高,于是开始奢侈纵欲。费用不足,就变更各种旧有规制,使犯法者可以用钱物来赎罪,交纳一定的谷物就可以补为官吏。因此,天下奢侈之风盛行,吏治混乱,百姓贫困,盗贼蜂起,亡命之徒众多。各郡国害怕祸殃及身,就选择精通掌故、长于为文、熟悉赋税簿籍、善于巧言蒙骗上级官府的人为高官;奸邪之事层出不穷,便举用凶狠而能控制百姓、能以苛刻暴虐手段胁迫人屈服的人,让他们身居要职。因此无义而有财的人显赫于世间,欺诈而善书的人尊贵于朝廷,逆乱狂妄而凶狠无畏的人位居高职。所以,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话:‘要孝悌何用?钱财多就光荣。要礼义何用?善于为文就能显贵。要谨慎何用?凶狠暴虐就能做官。’于是,受过黥、劓、髡、钳等各种刑罚的人也在世间奋起参政,行为虽如同猪狗,却家境富有,势力强大,颐指气使,这就是所谓贤能之人。于是,因做官而致富的人被视为英雄豪杰,因奸诈而得利的人被称为壮勇之士。哥哥劝勉弟弟,父亲鼓励儿子,争蹈其途,社会风气的败坏,已到了如此地步!考察其原因,都是由于犯法允许赎罪,求士得不到真正的贤能之人,郡国长官贪图钱财和私利,诛罚措施实行不力。”(二)概括原因3.(2020·新高考Ⅰ)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题目。左光斗,字遗直,桐城人。选授御史,巡视中城。捕治吏部豪恶吏。出理屯田,因条上三因十四议,诏悉允行。水利大兴,北人始知艺稻。杨涟劾魏忠贤,光斗与其谋,又与攀龙共发崔呈秀赃私,忠贤暨其党咸怒。复构文言狱,入光斗名,遣使往逮。父老子弟拥马首号哭,声震原野,缇骑亦为雪涕。容城孙奇逢者,节侠士也,与定兴鹿正以光斗有德于畿辅,倡议醵金,诸生争应之。得金数千,谋代输,缓其狱,而光斗与涟已同日为狱卒所毙,时五年七月二十有六日也,年五十一。(节选自《明史·左光斗传》)孙奇逢等为什么倡议凑集金钱救助左光斗?救助成功没有?请简要说明。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第一问:左光斗对京都附近地区有恩德。第二问:没有成功,在救助过程中左光斗被害。解析首先看清题目要求,明确答题方向:“为什么”“救助成功没有”。然后把握文意,找准答题区域:“容城孙奇逢者,节侠士也,与定兴鹿正以光斗有德于畿辅,倡议醵金,诸生争应之。得金数千,谋代输,缓其狱,而光斗与涟已同日为狱卒所毙。”最后联系上下文,提炼概括:第一问,孙奇逢与鹿正认为左光斗有德于畿辅,即前面所说的左光斗出京管理屯田时,大兴水利,百姓得利;第二问,未能营救成功,在救助过程中,左光斗已在狱中被害。参考译文左光斗,字遗直,桐城人。选拔授官御史,巡视中城。抓捕惩治吏部强暴凶恶的官吏。出京管理屯田,于是分条呈上三种凭借十四条建议,诏令全部允许实行。农田水利大规模地兴修,北方人才开始知道种植水稻。杨涟弹劾魏忠贤,左光斗参与了他的谋划,又与高攀龙共同揭发崔呈秀贪赃徇私,魏忠贤和他的党徒都很恼怒。又陷害汪文言入狱,列入左光斗的名字,派差役前往捉拿他。父老乡亲都拥在马前痛哭,哭声震动原野,缇骑也为之流泪。容城人孙奇逢,是一位有气节的侠士,与定兴人鹿正认为左光斗对京城附近之人有恩德,倡议凑集钱款,诸生争相响应。得到几千两,商量替他缴纳赎金,以暂缓他的官司,而左光斗和杨涟已于同一天被狱卒打死,这时是天启五年七月二十六日,左光斗时年五十一岁。(三)概括人物形象特点4.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题目。大历四年,正月,丙子,郭子仪入朝,鱼朝恩邀之游章敬寺。元载恐其相结,密使子仪军吏告子仪曰:“朝恩谋不利于公。”子仪不听。吏亦告诸将,将士请衷甲以从者三百人。子仪曰:“我,国之大臣,彼无天子之命,安敢害我!若受命而来,汝曹欲何为!”乃从家僮数人而往。朝恩迎之,惊其从者之约。子仪以所闻告,且曰:“恐烦公经营耳。”朝恩抚膺捧手流涕曰:“非公长者,能无疑乎!”(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四十》)郭子仪只带几名家僮赴鱼朝恩的章敬寺之约,这件事表明郭子仪怎样的性格特征?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勇敢;②通透;③坦荡。解析①根据整个事件中,郭子仪能够轻车简从,准时赴约,而拒绝“将士请衷甲以从者三百人”的请求,足以看出其勇敢。②对于可能到来的性命之危,郭子仪能说出“彼无天子之命,安敢害我!若受命而来,汝曹欲何为!”的话,对于危险坦然接受,可看出其通透。③根据郭子仪能把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向鱼朝恩如实相告(“子仪以所闻告”),则可看出他的坦荡。参考译文大历四年,正月丙子(初七),郭子仪入朝,鱼朝恩邀请他去章敬寺游玩。元载害怕他们互相勾结,就秘密派郭子仪的军吏告诉郭子仪说:“鱼朝恩对你图谋不利。”郭子仪不听。军吏也(把这件事)告诉各位将领,将士们中有三百人请求衣内穿甲跟从郭子仪前去。郭子仪说:“我是国家的大臣,他没有天子的命令,哪里敢暗害我?如果他受皇命而来,你们又想干什么呢?”于是郭子仪带了几名家僮前往章敬寺。鱼朝恩迎接郭子仪,对他随从俭省感到惊奇。郭子仪将所听到的事告诉鱼朝恩,并且说:“害怕麻烦你张罗。”鱼朝恩抚胸拱手、痛哭流涕地说:“如果不是您这样的长者,能不怀疑我吗?”5.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题目。大历初,(穆宁)起为监察御史,三迁检校秘书少监,兼和州刺史,治有状。后刺史疾之,妄劾宁多逋亡,贬泉州司户参军事。子质诉其枉,三年始得通。诏御史覆视,实增户数倍。召入拜太子右谕德。宁性不能事权右,毅然寡合,执政者恶之,虽直其诬,犹置散位。宁默不乐,唶曰:“时不我容,我不时徇,又可以进乎!”遂移疾,满百日屡矣,亲友强之,辄复一朝。(节选自《新唐书·穆宁传》)结合文段内容分析穆宁“刚正不阿”的性格。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遭受同僚诬陷被贬,不阿附他人求告,靠儿子上诉三年才得以雪冤;②不逢迎权贵,受到厌恶排挤,但并未因此改变自我,称病不朝。解析①由“后刺史疾之,妄劾宁多逋亡,贬泉州司户参军事”可知,穆宁遭受同僚诬陷被贬,不阿附他人求告;由“子质诉其枉,三年始得通”可知,靠儿子上诉三年才得以雪冤。②由“宁性不能事权右,毅然寡合,执政者恶之,虽直其诬,犹置散位”“遂移疾”“亲友强之,辄复一朝”可知,穆宁不逢迎权贵,受到厌恶排挤,但并未因此改变自我,称病不朝。参考译文大历初年,穆宁被起用任监察御史,多次升迁任检校秘书少监,兼和州刺史,他治理有政绩。继他而任和州刺史的人憎恨他,诬陷并弹劾穆宁在任时有大量逃户,因而穆宁被贬为泉州司户参军事。儿子穆质上诉父亲冤情,经过三年此案才得以受理。皇帝下诏叫御史复查核实,结果是实际户口增加了数倍。召入朝廷拜授太子右谕德。穆宁本性不会侍奉权贵,而且刚毅寡合,执政者厌恶他,冤情虽然得到申雪,但还是将他安置在闲散官职上。穆宁闷闷不乐,自己感叹说:“时势不容纳我,我也不会舍身曲从时势,又凭什么来进取呢!”于是以有病为借口,多次成百天地休假,亲友们一再劝说,他这才参加了一次朝会。(四)概括观点态度6.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题目。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节选自《中庸》)孔子提出的修身方法和途径是什么?请结合文段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方法:好学、力行、知耻。(2)途径:从好学、力行、知耻这些事情入手,进入智、仁、勇这一社会共同的道德境界;由“修身”扩展到“治人”,直至“治理天下国家”。解析(1)由“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可知,修身的方法是好学、力行、知耻。(2)由“好学近乎知……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可得出途径。参考译文孔子说:“好学的品格近似于智,努力实践的品格近似于仁,知道羞耻的品格近似于勇。知道这三点,就知道怎样修养自身了;知道怎样修养自身,就知道怎样治理别人了;知道怎样治理别人,就知道怎样治理天下国家了。治理天下国家有九项通常的纲领:修养自身、尊重贤人、爱戴亲人、尊敬大臣、体察群臣、爱护百姓、招来各种工匠、怀柔四夷、安抚诸侯。修养自身,道德就确定了;尊重贤人,就不会昏聩;爱戴亲人,父辈和兄弟就不会产生怨恨;尊敬大臣,就不会被人迷惑;体察群臣,士人就会以礼相报;爱护百姓,百姓就会更加努力工作;招来各种工匠,财物用品就会丰富;怀柔四夷,四方的人就会归顺;安抚诸侯,天下的人就会敬畏。”7.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题目。材料一:赞曰:萧望之历位将相,籍师傅之恩,可谓亲昵亡间。及至谋泄隙开,谗邪构之,卒为便嬖宦竖所图,哀哉!不然,望之堂堂,折而不桡,身为儒宗,有辅佐之能,近古社稷臣也。(节选自班固《汉书·萧望之传》)材料二:臣光曰:甚矣孝元之为君,易欺而难悟也!夫恭、显之谮诉望之,其邪说诡计,诚有所不能辨也。已而果自杀,则恭、显之欺亦明矣。孝元虽涕泣不食以伤望之,而终不能诛恭、显,才得其免冠谢而已。如此,则奸臣安所惩乎!(节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纪二十》)材料三:昔汉杀萧望之,是亦有罪焉。宣帝使之傅太子,其不以圣人之道导之邪,则何贤乎望之也?其导之未信而止也,则望之不得无罪焉。(节选自曾巩《上欧阳舍人书》)对于萧望之的死,班固、司马光、曾巩各有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他们的观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班固为萧望之死于小人感到哀痛,并惋惜他本可以成为社稷之臣。②司马光批评孝元皇帝对萧望之的死处置不明、不当,始终没有惩治陷害萧望之的奸臣。③曾巩认为萧望之作为老师也有责任,没有坚持用圣人之道引导太子,最终导致自己被冤杀。参考译文材料一:赞曰:萧望之官至将军和副丞相,凭借做皇帝师傅之恩,可以说和皇帝是亲密无间。等到计谋泄露,嫌隙产生,说坏话的和奸邪之人陷害他,最终为佞臣宦官小人所害,可怜呀!不然的话,萧望之堂堂正正,宁折不挠,身为儒生泰斗,有辅佐皇帝的才能,近乎古代的社稷之臣了。材料二:臣司马光说:孝元皇帝身为国君真是太过分了,竟是那么容易受欺骗,并且难以醒悟!弘恭和石显诬告萧望之,他们的邪说诡计,的确是有些难于分辨。结果萧望之真的自杀时,那弘恭、石显的存心欺诳,也就很明白了。孝元帝虽然痛哭不已,不吃也不喝地感伤萧望之自杀,但是却始终没能诛除弘恭、石显,只是让他们摘掉帽子叩头谢罪罢了。像这样,那么奸臣如何会有所惩戒呢?材料三:曾经汉朝杀了萧望之,他也有罪责。汉宣帝让萧望之教导太子,如果他不用圣人之道教育太子,那么他不就辜负了贤德的名望吗?萧望之以圣人之道教导太子,太子没有相信,而萧望之就作罢,那么萧望之就不能是无罪的。(五)概括比较8.(2022·天津)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题目。夫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复曰:“知我者《春秋》,罪我者亦以《春秋》。”此圣人操心,不顾世人之是非也。柱厉叔事莒敖公,莒敖公不知,及莒敖公有难,柱厉叔死之。不知我则已,反以死报之,盖怨不知之深也。豫让谓赵襄子曰:“智伯以国士待我,我以国士报之。”此乃烈士义夫,有才感其知,不顾其生也。行无坚明之异,才无尺寸之用,泛泛然求知于人,知则不能有所报,不知则怒,此乃众人之心也。圣贤义烈之士,既不可到,小生有异于众人者,审己切也。审己之行,审己之才,皆不出众人,亦不求知于人,已或有知之者,则藏缩退避,唯恐知之深,盖自度无可以为报效也。或有因缘他事,不得已求知于人者,苟不知,未尝退有怼言怨色,形于妻子之前,此乃比于众人,唯审己求知也。(节选自唐·杜牧《投知己书》)作者与众人“知”与“不知”的区别在哪里?请用自己的话概述。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众人:没有特殊的行为、才华却求“知”于人;“知”则无以为报,“不知”则恼怒怨恨。(2)作者:行为、才华没有超出一般人则不求“知”于人;“知”则竭力报答,“不知”则审察反思自己,不会怨恨抱怨。解析先看“众人”:由原文“行无坚明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