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中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模考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1页
江苏省扬中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模考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2页
江苏省扬中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模考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3页
江苏省扬中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模考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4页
江苏省扬中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模考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

1、有位考古学家说:“北京人文化的突出特点是用劣质的石材造出了超越时代的高级工具,”北京人使用的劳动工具是(

)A.打制石器B.磨制石器C.青铜器D.铁器

2、下列人类出现按时间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①北京人②山顶洞人③元谋人④半坡人⑤河姆渡人⑥黄帝、尧舜禹A.①②③④⑤⑥B.③①②④⑤⑥C.③②①④⑤⑥D.③①②⑤④⑥

3、数轴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世袭制和分封制的出现朝代分别对应以下的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4、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中华文明也是最独特的文明。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里,只有我们中国的文化是始终没有间断过的传承下来,也只有我们的汉字是世界上唯一的古代一直演变过来没有间断过的文字形式。下列关于甲骨文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它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完整的文字B.它的发现表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夏朝开始C.它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官制等D.它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

5、在北方农耕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原始聚落遗址在(

)A.云南元谋B.西安半坡C.浙江余姚河姆渡D.北京

6、他的思想具有极强的思辨色彩。他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等。以下和这种思想一致的思想主张是(

)A.有教无类B.墨守成规C.塞翁失马D.以法治国

7、电视剧《大秦帝国》展现的是秦国由弱变强,再由强转衰的整个历程。下列历史事件可以作为其剧情素材的有()

①商鞅变法②赤壁之战③统一六国④修筑长城。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8、秦朝灭亡后,项羽、刘邦为争夺帝位,展开争战,史称(

)A.楚汉之争B.牧野之战C.巨鹿之战D.晋楚争霸

9、唐朝王珪有诗云:“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泰”,“汉祖”建立的政权定都于(

)A.镐京B.长安C.咸阳D.洛阳

10、下列属于汉武帝大一统措施的是(

①开创君主专制中央集权②实行“推恩令”③盐铁权收归中央、统一货币

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⑤北击匈奴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

11、下图为反映东汉地主庄园院落的考古发现,该类题材文物在全国许多地区均有出土。这说明(

A.东汉豪强地主无需劳动B.东汉社会治安安定C.东汉豪强地主势力强大D.东汉政局腐败黑暗

12、下列连环画中反映“伐无道,诛暴秦”的历史事件是(

)A.B.C.D.

13、与“草船借箭”“借东风”等故事有关的战役是A.巨鹿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

14、以下示意图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A.东汉末年军阀割据B.三国鼎立局面形成C.由分裂割据到统一D.魏晋时期政权并立

15、迁都洛阳后,北魏孝文帝亲自到鲁城(今山东曲阜)祭祀孔子,封孔氏后人为官,并让兖州刺史修复孔子墓。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推动科技发展B.管理江南地区C.笼络守旧势力D.学习先进文化

16、“它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该著作是A.《伤寒杂病论》B.《缀术》C.《齐民要术》D.《水经注》

17、汉朝礼制规定只有皇帝的葬服可以用金缕玉衣。但西汉初年诸侯王大多使用金缕玉衣(见下图),反映了他们无视中央的史实。针对这—问题汉武帝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实施“推恩令”B.实行盐铁专卖C.罢黜百家,尊崇儒术D.北击匈奴,巩固边疆

18、农业是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立国之本,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历来受到重视.下列哪一幅图片反映了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A.筒车B.铁农具C.都江堰水利工程D.牛耕

19、在以下各项内容中,山顶洞人与北京人最明显的区别是(

)A.会直立行走B.手脚分工C.过群居生活D.懂得人工取火

20、如图是《我国古代部分朝代更迭示意图》,①指代(

A.梁B.蜀C.前秦D.东晋二、综合题

21、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岁月中,我们的祖先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刀耕火种·孕育文明】材料一

距今10000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长江中下游的先民开始栽培稻,北方地区的先民开始栽培粟和黍。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粟和黍均发现于中国。稻、粟和黍的人工栽培,是我们的祖先为人类文明作出的重要贡献。——部编版七年级《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种植粟的原始居民是哪个。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材料二

商君在秦国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免除徭役;奖励军功,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土地。所以秦国出兵无不胜,夺取大片土地;罢兵勤耕织,国家日益富强,所以秦国无敌于天下。——译自《战国策·秦策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这次改革的名称及其关于农业生产的改革措施。材料三

汉兴……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摘编自《汉书·食货志》

(3)为改变材料三所描述的社会境况,西汉初年的统治者们采取了什么政策?从而出现了什么样的盛世局面?

【精耕细作·独具匠心】材料四

下图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人口的流动促进了江南地区农业的发展。

人口迁徙示意图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江南地区农业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22、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请根据图一分别写出战国七雄中地理位置最北、最东的诸侯国的名称。

(2)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个诸侯国,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战国初期还有十几个诸侯国,到公元前221年,实现了统一。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我国历史发展的什么趋势?材料二

(3)图二人物提出“仁者爱人”、主张“有教无类”,他是谁?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

23、中国古代农业的起源与发展。材料一

(1)以上历史图片能见证中国原始农业产生的有。(填序号)材料二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农业发生了重要的变革,我国的铁制农具至少在西周末年的周王畿已经用于农业生产。到战国中期以后,各种农业和手工业的工具已经普遍用铁制。牛耕也出现于春秋时期,战国时代已开始使用两牛牵引的犁。铁制农具的使用,使各国能兴修较大规模的水利工程。铁器牛耕出现后,出现了“深耕易薅”(“易”是快速的意思,“薅”是除草的意思)的局面,战国时代,一年两熟制已经普遍推广。——摘编自高德步《中国经济简史》

(2)依据材料二回答: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农业发生了怎样的重要变革?并分析这种变革产生的影响。材料三

东晋南朝农业成就①江南许多堤堰修建起来,使水利工程遍布江南各地,可以灌溉万顷良田,比如扬州的吴兴塘,可以灌溉田地2000余项。

②北方的牛耕技术在江南得到推广,而且出现二牛犁地的藕耕法。

③中原精耕细作的技术开始传到江南,原来大片的山林变成了农田。

④出现了湖田,筑堰围湖,排水成田,太湖、洞庭湖、鄱阳湖成为有名的产粮区。

⑤北方的小麦、胡麻、大豆、小豆、粟等许多农作物的品种都在南方得到了大规模的推广,农作物品种产量增加,南方不再只以生产柑橘、荔枝和龙眼而驰名了。

(3)将材料三中的农业成就分类,选相应序号填写。

生产技术

;水利工程

;农业产品

材料四

北魏末年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在搜集了丰富的文献资料和农谚,访问了老农,并经过实地考察之后写成的。由于它具有这种科学态度,所以才写出这样一部不朽的农业科学巨著。本书集秦至北魏农业生产知识之大成。全书包括土壤整治,肥料施用,精耕细作,防旱保墒,选种育种,粮食和蔬菜作物的栽培,果树的培植和嫁接,畜禽的饲养和医治,食品的加工和储藏,以及野生植物的利用等,反映了当时我国北方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其中许多技术直到现在还在应用,如果树的嫁接,果树熏烟防霜法,葡萄冬季埋蔓法等。——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4)依据材料四,概括《齐民要术》的特点,并写出它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24、春秋战国时期,整个社会处于动荡与巨变之中,阅读材料,然后回答问题。材料一

某次改革在经济方面的措施包括: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3、统一度量衡。材料二

“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这是唐朝诗人胡曾的咏史诗《流沙》中的诗句。材料三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浑然一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1)材料一中“改革”指的是什么?这些改革措施有什么作用?

(2)材料二中的诗句描述的是哪一历史时期?“七雄”中位于最西边的是哪一个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写出此时儒家和道家的代表人物。

(4)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写出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

2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材料一:

(1)图1中的文字记录了我国什么时期的历史?图2中颁行全国的通用文字是什么?材料二:

(2)上图思想家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今天提倡的教育公平源于他的哪一教育主张?我们可以从哪一著作来了解他的思想?材料三:孔子开创了民间自由讲学的先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