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三河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自我评估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1页
河北省三河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自我评估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2页
河北省三河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自我评估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3页
河北省三河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自我评估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4页
河北省三河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自我评估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

1、如图是某同学筹备的“北京人遗址”专刊的部分素材,以下还能放到专刊里的是(

A.打制的石锤B.磨制的骨针C.碳化稻粒D.彩绘陶盘

2、汉代学者恒谭在《新论》中记述道:“神农始削桐为琴,练丝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焉。”桓谭认为传说中的神农氏曾(

)A.制作陶器B.教民耕种C.制作乐器D.发明纺织

3、王位世袭制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父子相传、兄终弟及。这种制度开始于A.炎黄战蚩尤B.禹传子(启)C.尧传位于舜D.秦王扫六合

4、如图的字是甲骨文中的“人”字,与我们今天的汉字很接近,这说明(

A.甲骨文是一种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B.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C.商朝时我国的历史有了可靠的文字记载D.甲骨文是刻写在龟甲与兽骨上的文字

5、三门峡市庙底沟遗址地处黄河之滨,已有5000多年历史。在下列图片中,和庙底沟遗址文化具有相似特征的是(

①陶器上的稻穗纹

②鱼纹彩陶盆

③半地穴式房子

④干栏式房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6、“无为”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是辩证的。若要深入的研究这种思想,你要查阅(

)A.《诗经》B.《论语》C.《道德经》D.《韩非子》

7、吕思勉在《吕著中国通史》中写到:“秦始皇,向来都说他是暴君,把他的好处一笔抹杀了,其实这是冤枉的。历史上秦始皇的功绩包括(

①统一六国

②焚书坑儒

③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④统一货币等

⑤反击匈奴

⑥修建陵墓A.①③④⑥B.①②③④⑤C.②⑤⑥D.①③④⑤

8、高祖曰“……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史记》中的这段话说明了刘邦战胜项羽的最重要的原因是A.兵强马壮B.善用人才C.兵精将广D.收揽民心

9、汉初,已有布鞋,而文帝依旧穿着草鞋上殿办公;他在位20多年,园林车骑都没有增加。这表明汉文帝A.劝课农桑B.减轻赋役C.以法治国D.力行节俭

10、汉武帝为实行“大一统”采取了许多措施,其中整顿财政的措施是(

)A.断绝研读儒家以外学说的人求取功名利禄之路B.统一度量衡C.招收“弟子员”、铲除“异姓王”D.国家统一铸币,盐铁官营

11、“光武中兴”和“文景之治”在本质上的相同点是(

)A.都是为了发展经济B.都是为了实现稳定繁荣C.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D.都是为了解决农民疾苦

12、一位同学在学习笔记中写下“公元前209年”“大泽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等内容。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桂陵之战B.长平之战C.陈胜吴广起义D.黄巾起义

13、东汉末年为“天下三分”奠定基础的著名战役是A.巨鹿之战B.官渡之战C.淝水之战D.赤壁之战

14、从元康元年(291年)起至光熙元年(306年),西晋皇族内部为争夺中央政权发生了动乱,共持续16年,为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史称(

)A.长平之战B.黄巾起义C.八王之乱D.七国之乱

15、北魏孝文帝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是在A.439年B.494年C.389年D.499年

16、《齐民要术》的内容不包括()A.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要不断进行改革B.介绍了我国的山川河流的走向C.农、林、牧、副、渔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法D.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要抓紧农时,因地耕作

17、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从现实的角度看来始皇一死,秦帝国荡然无存......一个新的朝代继之勃兴,兹后延续达四百余年。使这个“新的朝代”达到鼎盛盛的帝王是(

)A.汉高祖B.汉景帝C.汉武帝D.秦二世

18、下列图片共同反映了(

A.生产工具的进步B.古代铸造工艺的精湛C.古代农业的发展D.古代科技的发展

19、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懂得人工取火的远古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河姆渡人

20、下列图示反映该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A.文明起源B.社会变革C.国家统一D.政权分立二、综合题

21、材料: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种。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战国策秦篇》材料二: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胡曾《流沙》材料三:“战国”因战争频繁、争夺激烈而得名。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史上一个战火纷飞、色彩斑斓的时代……

(1)材料一中的“商君”是谁?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事件?结合教材和所学知识说说这一事件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说战国七雄都有谁?齐、(

)、秦、燕、(

)魏、韩(按东南西北到中间顺序)

(3)“七雄戈载乱如麻”,“‘战国’因战争顺繁、争夺激烈而得名”请写出战国时期的三次著名战役。

22、改革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促进文明的进步,国家统一,民族团结。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孝公)三年,卫鞅说孝公变法修刑,内务耕稼,外权战死之赏罚,孝公善之。……十二年,作为咸阳,筑冀阙,秦徙都之。并诸小乡聚,集为大县,县一令,四十一县。为田开阡陌。——摘编自司马迁《史记·秦本纪》材料二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邳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患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弱,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娘,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摘编自李斯《谏逐客书》材料三

《史记》中记载着关于秦朝建立后,在制度建设方面出现了如下两种不同观点:博士淳于越认为:商周历经千年,大封宗室子弟和功臣作为王室的藩篱。现在陛下坐拥海内,然而宗室子弟却沦为匹夫,若有犯上之臣出现,陛下便没有了依托。此外,不遵守古制而能长久者,这是从来也没听说过的。廷尉李斯认为:西周虽然大封宗室、然而他们的后代却关系疏远,以至于相互攻击如仇雠,诸侯之间更是相互征伐。现在陛下实现统一、大兴郡县、对宗室子弟和功臣们用赋税予以赏赐,这样也能够轻易地控制他们。让天下人不怀有二心才是治国之略,分封诸侯只会给国家带来纷乱。

(1)根据材料一,归纳“商君”改革的两项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的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指出李斯认为秦国能成就霸业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这两种不同的观点,自拟一个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叙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3、七年级(1)班的同学们在学习完《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后,举办了一次展览,请你参与他们的活动。

(1)上述两位历史人物在科技方面的主要成就分别是什么?

(2)图3中祖冲之编著的数学著作是什么?

(3)图4著作是对前代农业生产经验的总结,书中记载的农业生产经验具体有哪些?

(4)通过参观上述两个展厅,你有什么感想?

24、社会转型往往引发社会政治、经济、思想等诸多方面的变革。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这是一个充满活力、能量和创造力的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给中国带来了一场农业革命。”——费正清

(1)材料一中提到的“时期”是哪一时期?为什么说“铁制农具和牛耕给中国带来了一场农业革命”?材料二: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为了自身利益,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争斗。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取得优势,以“尊王攘夷”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的地位,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与此同时,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战国时期,强大的诸侯各自为政,扩充军队,力图拓展疆域。——摘编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科书

(2)据材料二的描述,说明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的利与弊。材料三: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纷争,社会急剧变化,各种学说蓬勃兴起。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出现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

(3)材料三中“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指的是什么?据材料三写出这一局面出现的背景。材料四: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汉书·食货志》

(4)材料四提到了“商君”改革的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对秦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25、认真观察下列图片,回答相关问题。

图(a)

图(b)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