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下册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
1、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这句话反映了新中国成立的(
)A.历史背景B.具体内容C.历史意义D.社会性质
2、影视剧能很好的反映时代特征,通过观看以下的两部老电影,我们可以重温哪段历史?(
)
A.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起步B.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C.新中国的成立和政权的巩固D.中朝唇齿相依,荣辱与共
3、“贫雇农得地开心,中农有利放心,富农不动定心,地主劳动回心。”对这一局面的出现产生直接影响的文件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中国土地法大纲》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4、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全国粮食会议,确定在农村实行粮食计划收购,对城市居民实行粮食计划供应,进行粮食的统购统销。这一措施旨在(
)A.满足土地改革的需求B.消灭城乡之间的差距C.支援抗美援朝的前线D.保障工业化建设需要
5、下图反映了我国1956年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图中现象出现的原因(
)
A.一五计划的完成B.三大改造的完成C.大跃进运动开展D.国民经济的调整
6、有一档案资料记载∶"1984年,根据中央的决定,全市撤销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及生产队,建立乡政府和村民委员会。"人民公社出现在A.土地改革时期B.一五计划时期C.大跃进运动时期D.十年文革时期
7、《人民日报》社论《伟大的丰碑辉煌的岁月》指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开始形成。”“这里”是指(
)A.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8、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设计师是(
)A.毛泽东B.邓小平C.刘少奇D.朱德
9、下图反映了1978-1987年我国工业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造成图中我国所有制变化的主要原因有经济成分1978年1987年全民所有制企业77.6%59.7%集体经济22.4%34.6%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三资”和其它非公经济几乎为05.6%
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经济体制改革
②逐步扩大对外开放,外资企业落户中国
③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确立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10、学习历史需要正确认识史实与结论之间的关系。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大陆统一B.开展土地改革运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C.邓小平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D.设置上海浦东新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11、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的是(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B.毛泽东思想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12、下列两幅图呈现出我国交通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它们对国家发展的共同作用是(
)
A.健全交通网,改善民生B.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C.发展高科技,巩固国防D.有利于国际间的交往
13、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增加了设立特别行政区的规定。据此制定的法律明确了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这项宪法规定(
)A.有利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B.标志着对外开放新格局最终形成C.为“一国两制”实施提供法律依据D.说明国家开始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
14、下面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中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成功范例。它们顺利回归祖国的时间分别是(
)
A.1949年10月1日1951年B.1997年7月1日1949年10月1日C.1949年10月1日1999年12月19日D.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19日
15、周纯娟拿到了香港中国旅行社签发的第一号《台湾同胞回乡探亲证》,成为首位得以“循正式途径”回大陆探亲的台湾同胞,回到了阔别38年的家中。以上反映的历史事件解读正确的是(
)A.两岸间实现真正停火B.长期隔绝状态被打破C.两岸达成“九二共识”D.两岸已实现直接三通
16、《文史天地》杂志社准备刊登一期“新中国国防力量增强”的专栏,下列选项中符合要求的是(
)A.互联网上关于研究青蒿素的资料B.图书馆收藏的王进喜人物传记C.《人民日报》关于“辽宁舰”的报道D.博物馆“服饰文化展”的图片
17、下面卡片中的“成就”取得的国内背景不包括(
)成就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参加日内瓦会议
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A.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B.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巩固C.工业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D.改革开放综合国力的增强
18、下图是1949—1985年我国粮食产量示意图。1978年后,我国粮食产量迅速提高的科技因素是(
)
A.国家实施“863计划”B.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D.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并推广
19、据统计,在1949—1956年期间《人民日报》曾出现少量的招聘、招工广告,但1956年后这类广告基本消失。这一变化是缘于(
)A.农业生产迅速发展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C.城市发展进程缓慢D.工业建设超额完成二、综合题
20、历史认识是人们对历史事物的描述、看法和评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洋务运动部分图片资料。
材料二
中国的失败使国人痛心疾首、深受震撼,一些有识之士如康有为、梁启超等痛定思痛,开始探索新的救国之道。他们认为,中国要生存、要强大,应该而且也只能向日本那样维新变法,学习西方。1895年春,1300多名举人在北京发动“公车上书”。——据雷颐《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材料三
天子已退位,清朝统治不复存在,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国已经正式成为一个共和国。历史上很少见到如此惊人的革命。我们希望,这会给中国带来一个它所期望的进步的稳定的政府。——1912年2月16日英国《泰晤士报》评论材料四
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复辟帝制,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是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洗刷干净不可。——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
(1)根据材料一图片提示的信息,简述洋务运动的目的。洋务运动提出了“自强”、“求富”的口号,兴办了一批企业,上述四幅图片中,能够体现在“自强”口号下兴办的企业是哪幅?在“求富”口号下兴办的企业又是哪幅?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的失败”是指什么?康有为、梁启超“新的救国之道”的探索又是什么事件?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泰晤士报》内容中“革命”指何历史事件?发生在什么时间?回答出此事件你认为最大的一点历史功绩?
(4)依据材料四分析,民国建立后国民在思想方面存在什么问题?为此,陈独秀等开展了什么运动来解放人民的思想?
2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政策,这些政策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据郭大钧主编《中国当代史》等编制材料三: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①,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②,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春天的故事》(歌词节选)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我们的理想,在希望的田野上,禾苗在农民的汗水里抽穗,牛羊在牧人的笛声中成长。我们的未来,在希望的田野上,人们在明媚的阳光下生活,生活在人们的劳动中变样。——《在希望的田野上》(歌词节选)注:歌词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1)观察材料一,指出序号②阶段粮食产量有何变化?并运用相关的农业政策分析这一阶段出现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的第二幅图,简述1978—1990年我国农业总产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