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自测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1页
湖南省邵阳市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自测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2页
湖南省邵阳市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自测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3页
湖南省邵阳市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自测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4页
湖南省邵阳市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自测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

1、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开始逐步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这四个不平等条约中,哪一项内容是相同的(

)A.都割让了我国领土B.都赔偿了大量赔款C.都开放了通商口岸D.都引发了农民革命

2、“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眼睁睁地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制造这一惨案的罪魁祸首是(

)A.八国联军B.英国军队C.北洋军阀D.英法联军

3、“贼做官,官做贼,朝廷一片黑漆漆。骨包皮,皮包骨,金田快有新君出。”这首歌谣描写的是太平天国运动的(

)A.背景B.经过C.结果D.影响

4、一场战争便使取得的近代化成果化为乌有,打破了三十余年来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的追求。这场战争使中国(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中国的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C.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化地程度D.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义和团运动迅猛发展,他们提出了什么口号拉开了反帝爱国斗争的序幕(

)A.反帝反封建B.反清复明C.反清灭洋D.扶清灭洋

6、下表是历史复习课上老师课堂小结时使用的幻灯片内容。据此判断,这节课复习的主题是(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洋务运动

●学习西方先进制度: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学习西方先进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A.中国早期现代化的探索B.近代民族危机的加深C.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D.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7、《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用法律的形式否定了独裁专制的君权,赋予国民自由权利,它的基本精神是按照西方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原则,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体现资产阶级民主自由的精神。材料可用于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使袁世凯的权力受到了约束B.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C.建立了完备的国家法律体系D.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

8、排列下列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

①武昌起义

②二次革命

③袁世凯复辟帝制

④护国战争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②①③④D.①②④③

9、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自强求富

②还我青岛

③民主科学

④民主共和A.①②④③B.③①②④C.①③④②D.①④③②

10、如图。下列历史图片记录了五四运动(

A.以上海为中心B.得到国际社会支持C.取得初步胜利D.工人阶级成为主力

11、如表是在不同时段《新青年》杂志刊发的相关文章中“革命”一词出现的频率。其中某一时段出现的频度最高,其原因是起止时间1915﹣19181919﹣19221923﹣1926文章篇数770631128“革命”出现的频度0.78%2.45%25.14%

A.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B.国共合作的推动C.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D.革命根据地建立

12、如下图,绘画中正在讲话的人物是周恩来,他可能会说的话是(

A.“打倒列强,除军阀”B.“必须用自己的武装打倒反革命”C.“停止内战,一致抗日”D.“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13、“会议室的房顶中央吊有一盏旧式煤油灯,房屋中间有一长条桌子,当时开会时代表们就是围坐在这张桌子前。会场十分狭小,却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命运”。这次“会议"是(

)A.中共一大B.古田会议C.中共七大D.遵义会议

14、周恩来评价张学良时说:“民族英雄,千古功臣”。周恩来这样评价张学良的主要原因是(

)A.他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B.他促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C.他在正面战场取得台儿庄战役的胜利D.他领导东北人民取得抗日的节节胜利

15、为悼念在战争或其他灾难中的死难者,许多国家都设立了国家公祭日。我国将每年的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是因为1937年的这一天A.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B.日军在南京进行大屠杀C.日本制造了七七事变D.中国军队与日军血战台儿庄

16、军事科学院研究室主任刘庭华说:“正面战场在其最高当局消极抗战的错误政策引导下,‘敌人来了招架一下,敌人退了袖手旁观’,……但如果只有一个战场,那么日军就可以毫无顾忌地集中全力于一线作战,并且可以充分利用其占领区的人力、物力等资源,不断增强其战争力量,虽然两个战场的配合并未尽如人意,但两个战场都功不可没。”上述材料强调(

)A.国共两党合作差强人意B.国民党消极抗日致使战争溃败C.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缺一不可D.中共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17、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是(

)A.南京B.重庆C.北京D.延安

18、“在民族危亡的关头,中华民族奋起反抗,创造了弱国打败帝国主义强国的奇迹。”不属于抗日战争胜利决定性因素的是A.巨大的民族觉醒B.空前的民族团结C.英勇的民族抗争D.强烈的民族自信

19、下列老照片共同见证了(

A.抗日战争的胜利B.国共两党由合作抗日走向对抗内战C.和平建国的实现D.中国共产党为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

20、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实行的土地政策是(

)A.大生产运动B.减租减息C.耕者有其田D.联产承包

21、自古以来,状元最受读书人羡慕和尊敬,而工商业是被人看不起的“末业”,清末状元张謇却“舍本逐末”办起了实业,他办的实业是(

)A.湖北织布局B.安庆内军械所C.轮船招商局D.大生纱厂

22、近代以来,西方工业文明传入中国,使中国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假如你是一位已经接受新事物,辛亥革命后生活在上海的政府官员,你不可能(

)A.坐轮船或火车出差B.向上司行跪拜礼、称“老爷”C.发电报问候亲人、与朋友照相D.在报纸上看新闻、休闲时看电影二、综合题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辞去临时大总统时,孙中山认为,三民主义中的两个主义已经实现,接下来…最切实的举措,就是发展实业,改善民生。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认为已经实现的“两个主义”是什么?材料二

陈独秀说:“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才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陈独秀所说的“两位先生”实际是指什么?材料三

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所以学界今天排队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持公理,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外争国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

——摘自《北京学生界全体宣言》(1919年)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运动?根据材料指出当时运动的口号是什么?材料四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工农学兵,工农学兵,大联合,大联合。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帝国主义,齐奋斗,齐奋斗!”——《国民革命军军歌》

(4)根据材料四指出这次国民革命的斗争对象是哪两个敌人?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面对内忧外患,李鸿章、曾国藩等清朝统治集内部一些有识之士,主张学习西方器物,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掀起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自救运动,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材料二

资产阶级上层改良运动主要由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倡导,(却)以下跪的方式祈求改良,最终由于触碰了封建统治阶层核心利益和统治体制而夭折。以孙中山为首的下层资产阶级的暴力革命派,夺取了国家政权,却以袁世凯称帝断送了建立共和国的伟大主张。——材料一二均摘编自《浅论近代中国道路选择的曲折性》材料三

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它分作两次去做。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外人断不能瓜分我中国,只怕中国人自己瓜分起来,那就不可救了!所以我们定要由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孙中山《民族的、国民的、社会的国家》(1906.12.2)材料四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中国人首先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只学技术不好使……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又更大了……那么好的制度拿到中国来就变样……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李鸿章、曾国藩等掀起的“自强”“求富”运动是哪一历史事件?该历史事件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改良运动”“是指哪一具体事件?作者认为“改良运动”夭折的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指出孙中山“政治革命”的目的。并概括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的特点。

(4)结合所学知识,材料四中为了改变中国人的思想,知识分子掀起了什么运动?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近代化道路的探索过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25、中国在近代史上屡次遭受列强的侵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香港的水坑口街,原名叫“波些臣街”(PossessionStreet)又名“占领街”。……这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那美丽的香港海湾被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以纪念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复兴之路》(上)材料二

材料三

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指的是哪次战争?英国人将“香港海湾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有什么条约依据?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图一遗址名称。该园林被列强毁于哪一场战争?这场战争后中国又失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