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自测考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1页
河南省周口市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自测考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2页
河南省周口市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自测考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3页
河南省周口市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自测考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4页
河南省周口市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自测考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

1、从下面结构图中,我们可以直观的感受到(

A.虎门销烟是鸦片战争的最主要原因B.中国自然经济排斥英国商品C.工业革命后英国开始疯狂走私鸦片D.19世纪中期中国的落后与屈辱

2、考察历史遗迹,感受近代中国历史。走近下图历史遗迹,我们能感受到的历史是(

A.美国殖民者对华的卑鄙可耻B.英法联军对人类文明的践踏C.日本侵略者的罪行令人发指D.八国联军在北京的无恶不作

3、顺应潮流者,与时代同行。下列太平天国的诸活动中,与当时世界历史潮流同步的是(

)A.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B.写成《资政新篇》C.颁布《天朝田亩制度》D.开始北伐和西征

4、在学习历史课时要关注目录和章节标题,以便更好的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根据以下目录提供的关键词,请你为其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单元主题(

)第二单元

第四课

洋务运动

20

第五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24

第六课

戊戌变法

28

第七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32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5、19世纪末中国发生了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农民运动,这场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它的灭亡。这场运动是(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6、脱离世界潮流几百年的中国,终于再次回到了世界潮流之中。下列符合该主题的史实是(

)A.戊戌政变B.辛亥革命C.张勋复辟D.尊孔复古

7、小明同学对中国历代货币很感兴趣,他在参观博物馆时,看到一枚标有“中华民国十五年”的银元,“中华民国十五年”,按公元纪年应该是(

)A.1924年B.1925年C.1926年D.1927年

8、“这场战争从云南开始的,领导人有蔡锷、李烈钧、唐继尧……战争粉碎了封建帝国的延续阴谋,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这段话描述的是(

)A.二次革命B.护法运动C.护国战争D.北伐战争

9、德先生与赛先生是新文化运动的旗帜,其中德先生与赛先生指的是(

)A.民主和科学B.科学和民生C.民主和民权D.民主与民生

10、五四运动中学生要求惩办的亲日派卖国贼不包括(

)A.章宗祥B.陆宗舆C.曹汝霖D.袁世凯

11、下列有关北伐战争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1924年创办的黄埔军校,蒋介石任校长,为北伐战争作了准备B.北伐军从两广出兵北上,首先进军湖南和江苏C.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被誉为“铁军”D.北伐的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

12、1927年8月1日,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事件是A.广州起义B.安庆起义C.黄花岗起义D.南昌起义

13、关于遵义会议的表述,错误的是A.是1935年在北伐战争途中召开的紧急会议B.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C.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和领导地位D.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和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标志

14、据周恩来的侄女周秉德回忆:张学良问.联蒋抗日行吗?周恩来立刻答道,可以,只要他放弃攘外必先安内,只要他能够同意合作共同抗日,我们就能跟他联合。这历史场景出现在下列哪一事件中?A.南昌起义B.遵义会议C.西安事变D.万隆会议

15、国家公祭日是为了纪念()而设立的。A.鸦片战争B.南京大屠杀C.旅顺大屠杀D.八国联军侵华

16、下图漫画《敌人在我们手中打滚》创作于1938年。它反映了(

A.七七事变标志全民族抗战开始B.第三次长沙会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嚣张侵略气焰C.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协同作战D.世界反法西斯国家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战

17、下图为不同时期中共党员主要成员社会阶层比例分布情况。这最能反映出(

A.中共以城市为工作重心B.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向农村转移C.中共广泛地代表中国各阶层的利益D.中共随革命形势变化相应地调整政策

18、自2017年起,初中历史教材已全面落实14年抗战的概念:以前的8年抗战(1937——1945年)一律改为14年抗战(1931——1945年)。这一修订最合理的依据是A.史学界、教育界一直在呼吁修订历史教材B.便于国内和国际抗战史研究领域更好地对接、交流C.为了让世界上更多的国家了解中国的抗战的伟大D.中国抗战从1931年开始就没有停止过,也能更全面反映日本侵华罪行

19、1945年8月29日,《大公报》社评的题目是《毛泽东先生来了!》。毛泽东“来”到的地方是A.重庆B.南京C.上海D.延安

20、1947年,解放区土地改革能够普遍实行的因素不包括A.《中国土地法大纲》顺应了广大农民的要求B.人民解放军已经开始全国性的大反攻C.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正确的土地改革总路线D.中国社会的地主阶级已经被消灭

21、张謇通过对中国现状的思考和对西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分析,意识到:要改变国弱民贫的现状,不在于兵,…而在于工农业和教育的发展。据此可知,张謇的主张是(

)A.自强求富B.实业救国C.民主共和D.民主科学

22、辛亥革命时期,因女子参军而出现了女子国民军、女子北伐光复军、女子军事团、女子经武练习队等团体。与此同时,还涌现出了女子参政同盟会、女子参政同志会、中华女子共和协进会等团体。这表明(

)A.国民政府重视对女性权利保护B.政治变革推动了社会风气变化C.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D.社会转型期女性平等地位确立二、综合题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据材料一,写出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始的标志是什么?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列举一例国共第一次合作取得的成果。材料二

陕变事起,曾……通电主张……一致对外……不图讨伐……值兹强邻压境,国家民族危在旦夕,方谋解救之不暇,何忍再为萁豆之煎,况汉卿(张学良)通电各项主张,多为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谏。——摘编自1936年12月17日《桂林日报》

(2)材料二中的“陕变”指什么事件?这一事件的意义是什么?材料三

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此前所未闻者……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摘编自伦敦《泰晤士报》(1937年11月28日)

(3)材料三中“上海一隅之抵抗”指什么事件?这一事件对抗战初期的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材料四

(4)材料四反映了中共和国民党对中国前途提出了怎样的不同主张?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乾隆御制诗》中有“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英国使臣马夏尔尼说:“彼等以为苟不如此,则恐外人之交际频繁,又碍于安谧,而各界人等之服从上命,以维持皇威于不坠,乃中国政府唯一不易之格言。”——据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指出乾隆时期的对外政策,并概括其原因。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初)恭亲王和文祥首先认识到中西方接触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可以通过谨慎的外交得到很大的好处。他们强烈地感到,西方列强通常能够信守条约。——费正清《创桥中国晚清史》(上卷)

(2)材料二反映的清朝统治者对外态度是什么?他们在实践中是如何体现的?

(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对外政策变化的原因。

(4)根据上述材料,你得到哪些启示?

25、屈辱、抗争、牺牲、觉醒、希望、光明在中国近代交织,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某校学生就《回望历史砥砺前行》为主题进行系列探究,请你参与:

【屈辱与反抗并存】材料一:四点五亿,是个意味深长的数字,也许经过核算,也许根本就是对国人的侮辱,合计当时大清国每人罚一两。老太后的一时糊涂,板子却打在大清国每个子民的屁股上。——《历史的转弯处·晚清帝国回忆录》

(1)材料一是对中国近代哪一不平等条约的评述?该条约的签订对中国有何影响?材料二:三军河北,龙河南,村村镇镇立了团。哪怕官家把头斩,哪怕洋人闹得欢。百姓个个拿起刀,见了鬼子往上蹿,剁的剁,砍的砍。只要齐心就好办。——晚清歌谣

(2)材料二歌谣反映了中国近代哪一阶级的抗争?该运动的口号是什么?

【困惑与尝试交织】材料三:“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只是“剪断枝叶”,辛亥革命“将这棵大树砍断了”的主要依据。材料四:

图1

袁世凯在天坛举行祭天仪式

图2《新青年》杂志书影

(4)图1说明中国进入哪一黑暗的历史时期?面对其倒行逆施,以图2为阵地在思想领域高举出哪两面大旗?

【黑暗与光明搏击】材料五材料A: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材料B: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