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任丘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模考预测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1页
河北省任丘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模考预测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2页
河北省任丘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模考预测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3页
河北省任丘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模考预测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4页
河北省任丘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模考预测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

1、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

)A.互联网查B.考古发掘C.神话传说D.史书记载

2、我国古代的“神农尝草”“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神话传说和故事反映出早期社会先民(

)A.对改造自然的追求B.拥有超自然神力C.存在大量迷信思想D.个人能力很强大

3、“大禹治水”的故事流传千古,下列有关禹的事迹,描述错误的是()A.司马迁《史记》中记载了禹的事迹B.公元前2070年建立夏朝C.担任部落联盟首领时原始社会结束D.通过“禅让”制传位给启

4、下图中“马”“鱼”“车”的早期造字法属于(

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

5、小明同学假期游学时,参观一处原始聚落遗址博物馆,看到下面文物和原始居民房屋复原图。他参观的是(

A.元谋人博物馆B.周口店遗址博物馆C.河姆渡遗址博物馆D.西安半坡博物馆

6、老子是春秋后期楚国人,道家学派创始人,他学识渊博,据说孔子曾向他请教过很多问题。老子的学说集中在一书中。A.《论语》B.《诗经》C.《离骚》D.《道德经》

7、下列哪一种货币是秦朝统一后在全国流通的标准货币()A.圆形方孔半两钱B.蚁鼻钱C.刀型币D.铲形币

8、下表反映了我国某个朝代建立的相关史实,这个朝代的名称应该是()

A.夏朝B.周朝C.秦朝D.汉朝

9、西汉初年,统治者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

)A.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B.恢复和发展生产C.学习秦朝的政治制度D.加强中央集权

10、汉昭帝始元六年,朝廷召开了会议,集中辩论汉武帝时期的财政经济政策,特别是盐铁政策,史称“盐铁会议”。这一政策的具体内容是(

)A.盐铁官营B.罢黜百家,尊崇儒术C.统一铸造五铢钱D.平抑物价

11、以下两幅图片共同反映了东汉时期的(

A.民间社会风貌B.制瓷工艺高超C.社会矛盾尖锐D.商品经济繁荣

12、《史记》载“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反映了秦末起义的人民心声。这次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楚汉之争,战乱频繁B.国家分裂,经济凋敝C.遇上大雨,戍守误期D.秦朝暴政,民怨沸腾

13、“草船借箭”“骨肉计”“借东风”等成语都出自中国古代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它是A.淝水之战B.官渡之战C.巨鹿之战D.赤壁之战

14、“经过这次至亲变乱,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人民大量伤亡,西晋的统治机能也从此瘫痪。”文中的“变乱”指的是(

)A.七国之乱B.巨鹿之战C.八王之乱D.宦官专权

15、将下列反映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绘画的序号与相关朝代前的字母符号连接,正确的一组是

a唐代

b宋代

c南北朝A.①—b②—a③—cB.①—a②—b③—cC.①—b②—c③—aD.①—c②—b③—a

16、“以农为本”是历代王朝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其中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西晋时期作《钱神论》奉钱为神物,体现重视商品经济发展B.三国时期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并积极开展海外贸易C.南朝时期的建康人口众多,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D.北朝贾思勰著《齐民要术》总结了历朝代农业生产的经验

17、有人说:“秦始皇既结束了一个旧时代,又开创了一个新时代。而汉武帝则开创了一个巩固的新时代。”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B.秦始皇开创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C.汉武帝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D.汉武帝从思想、政治到经济、军事方面的措施完全照搬秦朝制度

18、观察下列两组图片,通过比较最能说明(

石器、骨器铁器、牛耕

A.从采集到农耕的发展B.金属冶铸工艺的提高C.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D.作战武器的改进

19、下图所示为山顶洞人使用的装饰品。这表明山顶洞人(

A.从事原始农业生产B.主要使用磨制石器C.已经懂得人工取火D.已经有审美的观念

20、曹操“赤脚迎许攸”,刘备“三顾茅庐”说明当时统治者(

)A.注重农业生产B.认识到人才的重要C.注重整顿军队D.重视民族关系二、综合题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1)根据材料,请指出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

(2)请从政治上、经济上列举商鞅变法中各一项内容。

(3)结合商鞅变法内容回答:在商鞅变法后,某位平民想使自己的社会地位与卿大夫平等,那么他最合适的途径是什么?

(4)商鞅后来被车裂而死,但后人仍称他为伟大的改革家,请说明理由。

(5)学习了商鞅变法,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22、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材料二识图材料三二世元年七月,发间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1)材料一中李白所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中的图片,在表格空白处补充秦巩固统一的措施。项目巩固统一得措施(部分)经济统一A,统一度量衡文化统一文字,字体称为B

(3)材料三所述是哪一事件的直接原因?从文中你能窥见秦的法律如何?

(4)结合教材所学知识,你认为秦朝短暂而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从秦帝国的兴衰史里,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23、劳动传承智慧劳动开创伟业劳动成就梦想材料

科技著作时期成书过程A____南北朝贾思勰任太守时亲自参与耕作,还广泛搜集前人文献,引用其中200多种,但不盲从经典,注重记录能提高生产效率的新工具《农政全书》明朝徐光启大量引用古代农业文献,还试种甘薯等取得成功,根据自己的经验推广,并在书中加入此类独特研究成果B____明朝宋应星全面总结古代多个部门的科技成果,亲自考察瓷、蔗糖等制作工艺并录入书中,还用先进的研究方法对技术数据进行定量描述从以下著作中选取正确内容填入材料相应的位置。(填序号)依据材料,概括三部著作成书过程的共同点。

①《伤寒杂病论》

②《齐民要术》

③《本草纲目》

④《天工开物》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美国知名中国事务观察家彼得·沃克发现西方的价值观本身就呈现出二元对立的特点:要么好,要么坏;要么赢,要么输。他意识到自己更倾向于东方的价值观,并且成为老子的忠实粉丝。材料二

今年,承德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中,市民素质也在大幅度提高,比如为避免舌尖上的浪费,大家积极践行国家倡导的“光盘行动”。材料三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引经据典,寓意深邃,极具启迪意义。如“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得人着兴,失人者崩”等。

(1)材料一中“东方的价值观”属于哪个学派?其创始人是谁?

(2)材料二中“光盘行动”体现了战国时期哪位思想家的什么主张?该思想家还提出了一个最重要的主张是什么?

(3)材料三中“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体现了诸子百家中哪家学派的什么思想?

25、青岛市某中学历史项目学习小组正在开展“透过千年历史,追寻秦朝足迹”活动,请你根据他们搜集的材料,完成学习任务单。资料一:博物馆之旅左图为商鞅方升,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其左壁铭文可证明它为秦国商鞅变法时颁发的标准量器,其底部又加刻了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的一则诏令铭文:“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资料二:文献整理①秦始皇开凿灵渠,桂林北部的湘桂走廊成为中原和岭南的重要通道。秦统一岭南后,“徙中县之民于南方三郡,使与百粤杂处”。这是一次大规模地把中原汉人迁往岭南的移民活动,这些汉人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为桂林等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钟文典主编《桂林通史》②朱绍侯认为,秦统一以后,人民可以有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从事生产。秦王朝推行了许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加强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为我国的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郭沫若指出,自从秦统一以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在某些时期出现了分裂割据的状态,统一始终是历史主流。长期以来我国封建社会以高度发展的经济和文化,屹立在世界文明的前列,而且能有效地抵抗外来侵略,保持国家的独立,这与我国很早就建立了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是有密切关系的。——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郭沫若《中国史稿》资料三:表格归纳朝代作者及文献关于秦始皇的观点西汉司马迁《史记》焚文书而酷刑……以暴虐为天下始东汉班固《汉书》法令烦悟(惨),刑罚暴酷,轻绝人命唐代李白《古风》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请回答:

(1)根据资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商鞅方升体现了变法的哪一项措施;分析“皇帝尽并兼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