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高分通关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1页
上海市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高分通关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2页
上海市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高分通关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3页
上海市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高分通关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4页
上海市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高分通关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

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它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在“这些战争”中,首次打开中国大门的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抗日战争

2、1861年,法国巴特勒上尉写信给雨果,要求雨果歌颂他们。他认为,“这次远征行动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同之荣耀”。而雨果却认为“这是两个强盗,一个在洗劫财物,另一个在放火”。巴特勒和雨果都是在评论(

)A.三元里人民抗英运动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C.沙俄割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D.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3、掌握历史事件发展线索是历史学习的基本目标。下面表格内容反映的事件是(

)兴起全盛失败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北伐、西征天京事变天京陷落

A.李自成起义B.三元里人民抗英C.太平天国运动D.义和团运动

4、《时局图》(如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该漫画主要反映了(

A.清王朝矛盾尖锐B.中国出现分裂割据局面C.中国对外开放力度加大D.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5、维新的曙光刚刚显露,却瞬间消失。激愤的中国农民烧教堂,杀洋人。联军长驱直入,攻占北京,再遭国耻。材料涉及的历史事件依次是(

)A.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C.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D.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列宁在评价中国1911年的革命事变时写道:“如果没有群众革命情绪的蓬勃高涨,中国民主派不可能推翻中国的旧制度,不可能争得共和制度。”列宁意在强调(

)A.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B.共和制度在中国行不通C.辛亥革命得到了群众支持D.共和制度取代封建帝制

7、1903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发表演说:我们必须倾建设民国……废除专制,实行共和。据此指出孙中改造中国的方式是(

)A.农民阶级暴动B.地主阶级改良C.资产阶级革命D.无产阶级起义

8、排列下列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

①武昌起义

②二次革命

③护法运动

④护国战争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②①③④D.①②④③

9、《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是近代中国第一篇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它的发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该文章的作者是(

)A.李大钊B.胡适C.陈独秀D.毛泽东

10、参加巴黎和会之初,北洋政府“原拟全约签字”;5月30日,北洋政府接受代表团的“保留意见”;6月26日,北洋政府被迫电令“如不能保留,即拒绝签字”。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

)A.中国成功维护了主权B.北洋政府外交取得了巨大胜利C.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D.民众广泛参与发挥了巨大力量

11、“国共联手为革命,荡平军阀促统一”这句歌词中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B.抗日战争C.护国战争D.北伐战争

12、每当翻阅日历时,能看到8月1日那页上写着“建军节”。下列与“建军节”有关的是(

)A.武昌起义B.南昌起义C.秋收起义D.遵义会议

13、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征途中有很多重要的会议,它们对党、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下列会议与其内容或意义搭配正确的有(

①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②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③中共十二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中共十三大——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⑤中共十四大——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A.①②④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③⑤

14、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下列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事件,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北伐战争②西安事变③黄埔军校建立④抗日战争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②③①④D.②①③④

15、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

)A.9月2日B.12月13日C.8月15日D.9月18日

16、为巩固根据地,争取抗战胜利,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关于土地的哪一项政策A.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B.开展大生产运动C.推行精兵简政D.实行民主选举

17、据统计,仅1938年5-8月,经八路军西安办事处赴延安的知识青年就达2288人,到1938年底,赴延安的知识分子达10万多人。“到延安去”成为一大批有志青年和知识分子的共同选择。这是因为(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扭转了时局B.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战胜利的希望C.百团大战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D.中共七大为抗战胜利准备了条件

18、根据丰子恺先生的漫画《炮弹作花瓶,万世乐太平》中获取的信息,下面说法正确

①此画做于1945年

②当天日本正式签署了投降书

③此时抗日战争已经持续了十四年

④表达了中国人民期盼和平,重建家园的美好愿望A.②③B.①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9、1945年8月29日,重庆《大公报》发表社评:“毛评东先生来了!无疑同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事。”这件“大事”(

)A.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B.表明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C.顺应了中国人民和平建国的愿望D.标志着国共就联合政府建立达成共识

20、据下表可知,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变化的主要依据是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调查表(建国前)(

)时期政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打土豪,分田地。开展土地革命抗日战争时期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解放战争时期制定《土地法大纲》。实行“耕者有其田”A.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B.农民阶级的需要C.马列主义革命理论D.巩固和发展根据地

21、与“状元企业家”“实业救国”“大生纱厂”等关键词直接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A.林则徐B.李鸿章C.张謇D.胡适

22、1919年《大公报》有一则报道:李欣淑幼年时,父为其订了亲,未婚夫不幸去世,父母准备叫她守“望门寡”。李欣淑在女校念过书,不满这种包办婚姻,因而反抗出走,到北京工读,她说:“我于今决计尊重我个人的人格,积极的和环境奋斗,向光明的人生大陆前进。”该报道说明当时A.男尊女卑思想已被打破B.女性已能实现婚姻自由C.自由平等观念得到传播D.社会盲目崇拜西方文明;二、综合题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下图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轨迹

明显地出现了“沉沦”和

“上升”的发展阶段,像

个元宝形,开始时下降,

降到谷底,然后上升,

升出一片光明……

——摘编自张海鹏《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材料二一位清末乡绅的日记(节选)刘大鹏(1857-1942),是生活在清末民国时期山西的一位乡绅,连续写日记51年,现在尚存日记41年。1901年2月23日

义和拳起乱神京,怪怪奇奇四海惊。洋贼猖狂曾入寇,教民党附意横行。邦邻沦陷无人复,百姓疮痍是孰平。跸驻西安经半载,只凭和议不谋征。1913年6月24日

当此之时,叛逆争权,多行暗杀之业。南北分党,相互争斗,名曰共和,实竞争不已,而犹望中国治安能乎?——摘编自刘大鹏著,乔志强注《退想斋日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近代“沉沦”到谷底的标志性事件,概括其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相关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为近代中国社会“升出一片光明”所做出的努力。

(3)材料二能否用于研究“中国近代‘沉沦’”的问题?简要说明理由。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尽管师夷长技的主张遭到强烈反对,但统治者面对着接踵而来的一次比一次严重的内忧外患,为稳定统治还是不得不实践这一主张。首先从军事利器的引进仿制到逐渐推广,再到深入全面学习西方机器大工业所需的科学技术理论。——雷颐《取静集》材料二

中国的失败使国人痛心疾首、深受震撼,一些有识之士如康有为、梁启超等痛定思痛,开始探索新的救国之道。——雷颐《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师夷长技的主张”是在什么运动中得以实施的?根据材料概括该运动的背景(背景提示:外部,答外国对清政府发动侵略战争导致中国什么危机严重;内部,答该运动开始前中国国内刚发生过哪场农民运动)

(2)材料二中康有为、梁启超“新的救国之道”是在什么运动中实践的?

25、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民族屈辱史,又是一部民族抗争史。面对列强的入侵,中华民族不怕牺牲,前赴后继,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英、法两国在俄、美两国的支持下,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摘编自统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材料二

1901年,清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中有这么一条: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摘编自统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材料三

抗战期间,中国以伤亡3500多万人的代价,歼灭了日寇150余万,约占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伤人数的70%。中国战场还牵制了日军近80%的兵力,对日寇的彻底覆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中国军民“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进行了十四年奋战。期间,中国共产党最大限度地动员和团结全国军民共同抗战,开辟广大的敌后战场,对敌作战12.5万次,歼灭日军52万余人,歼灭大部分伪军。——摘编自危兆盖《论抗战精神》等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