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光的传播课程讲义_第1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光的传播课程讲义_第2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光的传播课程讲义_第3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光的传播课程讲义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理八年级上册讲义—光的传播【考纲要求】1、了解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及其应用,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2、知道光的反射规律及其应用,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3、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了解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其应用;4、掌握光的折射规律,理解其应用;5、知道光的色散的相关内容。【知识网络】【考点梳理】考点一、光的传播1、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光在透明、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通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3、光的传播速度:真空或空气中c=3×108m/s。水中为真空中的3/4,玻璃中为真空中的2/3。要点诠释: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及现象:〔1〕激光准直;〔2〕影子的形成;〔3〕日食月食的形成;〔4〕小孔成像。

2、光年:光在真空中1年内经过的距离。光年是距离单位,常用来表示天体间的距离。1光年=9.46×1015m。考点二、光的反射定律1、“一点”、“二角”、三线”:O为入射点;i和r分别是入射角和反射角,AO、NO、OB分别是入射光线、法线和反射光线。

2、光的反射规律是: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镜面反射:一束平行光投射到光滑的物体外表,其反射光束仍然是平行的。

4、漫反射:平行光经反射后,反射光不再平行,而是射向各个方向。要点诠释:1、光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2、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能从各个方向看到一个物体是因为物体发生了漫反射;黑板出现“反光”现象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考点三、平面镜成像1、原理: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射到镜面上发生反射,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在镜后相交而形成的,如下图S为光点,S’为像。

2、特点:(1)像是虚像,只能用眼睛观察到,不能用光屏去呈接;(2)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3)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对于平面镜是对称的;(5)像与物体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3、应用:〔1〕牙医检查牙齿;〔2〕平面镜使房间看起来更宽敞〔3〕玻璃幕墙造成光污染4、球面镜:凹面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凸面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要点诠释:虚像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人眼看到虚像时,是物光源发出的光射到平面镜上,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进入人眼,好似是从“像”发出来的一样,而当我们用屏去接时,接不到像。考点四、光的折射及其现象1、折射:光从一种物质斜射入另一种物质时,传播方向通常会发生偏折的现象叫光的折射。2、根本概念:如下列图所示,O为入射点;i和r分别是入射角和折射角;AO、MN、OB分别是入射光线、法线和折射光线。3、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透明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4、光的色散:〔1〕白光可以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2〕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要点诠释:1、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在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2、应用:池底变浅、钢笔错位……3、色光的混合:色光的三基色是红、绿、蓝。4、透明颜色的物体,呈现穿过的光的颜色;不透明颜色的物体呈现出被反射的光的颜色。专题三光的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考纲要求】1.了解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的作用;2.知道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和主光轴;3.理解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4.知道照相机、幻灯机和放大镜的原理;5.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6.了解望远镜、显微镜的工作原理。【知识网络】【考点梳理】考点一、透镜1、凸透镜:〔1〕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2〕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2、凹透镜:〔1〕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2〕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3、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如下列图所示:透镜上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CC′叫主光轴;主光轴上有一个特殊点,通过该点的光其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是光心。4、凸透镜的焦点、焦距〔1〕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2〕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要点诠释:1、但凡透光性能优良的材料都能磨制成透镜,如冰、水晶、金刚石、高分子透明树脂、有机玻璃等。透镜是一种模型,常见的物体如近视镜、远视镜、放大镜,甚至一滴水都可以看做是一个透镜。2、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并不是说光通过凸透镜后一定会聚在一点或一定是一束会聚光束。会聚是相对于不发生折射时的光来说的。

3、凹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并不是说通过凹透镜后的光束一定是发散的或延长不相交。发散是相对于不发生折射时的光来说的。考点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实验目的:观察凸透镜成各种像的条件

2、实验器材:凸透镜、光具座、蜡烛、光屏、火柴

3、实验步骤:〔1〕共轴调节,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2〕把蜡烛放在较远处,使,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观察这个像是倒立的还是正立的,是放大的还是缩小。测量像距和物距。〔3〕把蜡烛移向凸透镜,让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等于,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观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的倒正和大小。测量像距和物距。〔4〕把蜡烛再靠近凸透镜,让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在,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观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的倒正和大小。测量像距和物距。〔5〕把蜡烛继续靠近凸透镜,让蜡烛在凸透镜的焦点上,移动光屏,看是否能够成像〔6〕把蜡烛移动到凸透镜的焦点以内,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还能看到烛焰的像吗?2、凸透镜成像规律记忆口诀:“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1〕“一焦分虚实”: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成虚像,一倍焦距以外成实像。〔2〕“二焦分大小”:物距小于二倍焦距,成放大的像,〔焦点除外〕;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缩小的。〔3〕“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成实像时,物体靠近透镜,像远离透镜,像逐渐变大。〔4〕“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成虚像时,物体靠近透镜,像也靠近透镜,像逐渐变小。要点诠释: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为了保证成像在光屏的中央。应该调节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且在同一高度。考点三、凸透镜的应用1、照相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片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投影仪: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来自投影片的光通过凸透镜后成像,再经过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3、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4、显微镜:物镜焦距较短,物体通过它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投影仪的镜头〕;目镜焦距较长,物镜成的像经过它成放大的虚像〔像放大镜〕。5、望远镜:〔开普勒望远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要点诠释:1、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灯片要倒着插。

2、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暗箱中的胶片相当于光屏,我们调节调焦环,并非调焦距,而是调镜头到胶片的距离,物离镜头越远,胶片就应靠近镜头。考点四、眼睛和眼镜1、近视眼和远视眼:近视眼远视眼表现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只能看清楚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成因晶状体变得太厚,折射光的能力太强或由于眼球在前前方向上太长,视网膜距晶状体过远,来自远处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之前,视网膜上得不到清晰的像。如图:

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是眼球在前前方向上太短,来自近处物体的光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