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化产业研究报告【篇一:文化产业现状调查报告】产业调查报告现状营销与策划一班文化郭颖一.文化产业的现状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当今世界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文化产业在经济上非常重要,文化上的强国将成为经济强国。如果一个国家不能创造出自己的文化内容而使本国的内容资源不足的话,将遭遇严重的文化独立性危机。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世界经济以制造业为中心;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世界经济以服务业和知识为基础;二十一世纪则是以知识产权为基础的内容产业经济。文化产业是投入少、产品附加值高的产业。文化产业范围内的各产业相互联结,其“波及效果”会带动其他类别的产业。我们国家和社会对文化产业的正确认识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也非常重要。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中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十六届五中全会也指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创造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优秀文化产品”.文化产业是非常独特而又极其复杂的新兴产业,是文化发展到现代历史阶段的产物,但并非所有文化都可以发展为产业。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司长王永章说,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文化产业是和文化事业相对应的概念,都是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现代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这是今年9月文化部对文化产业的最新界定。文化产业分为影视业、音像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网络文化业、图书报刊业、文物和艺术品业、艺术培训业等9大门类。而实际上文化产业的范围远远不止以上门类,我国文化产业的范围最起码还应该包括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学艺术、信息产业的一部分。二.发展文化产业的重大意义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与经济、政治等相互交融,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国家之间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正日益聚集于以文化为核心的软实力的竞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以创业为核心的文化产业,正在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亮点。文化产业既凝聚人心,又关切民生,还可以直接贡献经济增长。文化表面看是软实力,实际却是硬实力。国际经验表明,越是发达国家,文化消费比重越高,文化产业对gdp的贡献越大。据研究,当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以后,社会对文化产品的消费会有大的突破,人均gdp越高,文化消费占的比例越大。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稳步提升,经济效益大幅提高,文化体制改革成效显著,娱乐文化服务、会议及展览服务等新兴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还不高、活力还不强,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与日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相适应,与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及广泛应用还不相适应,与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新形势还不相适应。因此,应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使文化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三.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1、统一、规范、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尚未建立,制约了文化产业的正常发展。成熟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包括文化产品市场、文化服务市场、文化要素市场。建立并完善我国的文化市场体系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文化市场是文化产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全的文化市场能够促进各类文化产品和市场要素的自由流动,实现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拓展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当前我国文化市场的发育还不够完善,文化产品市场、文化服务市场不够发达,文化要素市场的发展就更为滞后,例如,资金市场、设施市场、人才劳务市场、中介市场、产权交易市场等急需建设和(二)以网络新媒体和游戏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发展迅猛,技术和平台两种因素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首先,随着智能手机和无线网络的持续发展和普及,手机继续保持上网第一大终端的地位,网络平台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显著。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其中手机网民达到5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其次,游戏产业一方面具有内容、科技产业的特点,另一方面,由于一款知名游戏往往拥有大量的付费用户,也赋予了其“平台”的特点。因此科技和平台的双轮驱动使得游戏产业得以持续繁荣发展。(三)以电影、动漫、艺术品为代表的内容产业在保持持续发展的同时,呈现出理性回归的发展趋势。首先,2013年电影产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全年票房高达217.69亿,其中,国产影片票房收入127.67亿元,进口影片票房收入90.02亿元。除票房之外,2013年院线和银幕增长势头更加强劲,电影类型尝试增多,更加多元化,发行营销也与新媒体更加紧密结合,二三线甚至四线城市成为助推国产影片的主力;其次,根据商务部和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发布的《2013年中国拍卖行业经营状况分析及2014年展望》蓝皮书显示,2013年拍卖业年拍卖成交金额首次突破7000亿元,较2012年增长22.23%;再次,2013年的中国动漫产业在保持持续发展的同时,也呈现出回归理性的发展趋势。结合2013年中国动漫产业的整体发展态势,预测2013年的中国动漫产业总产值为906.15亿元,同比增长19.24%。(四)2013年我国对外文化贸易成绩斐然,在促进对外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等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对外文化贸易,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有力地推动了对外文化贸易工作,我国对外文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结构逐步优化,文化出口企业数量不断增加,文化领域境外投资步伐不断加快。2003年至2013年,我国文化产品进出口从60.9亿美元攀升至274.1亿美元,年均增长16.2%;文化服务进出口从10.5亿美元增长到95.6亿美元,年均增长24.7%。同时,我国对外文化贸易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偏低,核心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贸易逆差仍然存在,文化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还较弱,有待进一步改善和加强。二、宏观环境(一)政治环境2013年,针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国家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文化行政部门,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等方面,从宏观部署和微观调整等层次提出各项措施,推动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具体表现为:第一、十八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为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做出总体部署;第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出版总局成立,大部制改革弱化文化产业条块分割问题,权力下放促进文化行政部门的职能转变;第三、国家颁布多项限制措施,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二)经济环境2013年,全球工业生产和贸易疲弱,价格水平回落,国际金融市场持续波动,世界经济增速继续小幅回落。在错综复杂的世界经济大背景下,中国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同时,政府颁布多项经济措施助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具体表现为:第一、2013年中国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居民消费价格基本稳定;第二、中央财政在支持文化体制改革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第三、广播影视作品的制作、播映、发行等纳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广播影视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三)社会环境我国积极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2013年1月,文化部公布《“十二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以“政府主导、坚持公益;保障基本,促进公平;统筹城乡、突出基层;创新机制、强化服务”为指导原则,实现“到2015年,初步建立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更加完善,服务运行机制进一步健全,服务效能明显提高”的总体目标。同时《纲要》为“十二五”时期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具体的国家基本标准,并要求提高文化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例,对于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四)技术环境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移动终端设备功能的不断完善,我国网民规模持续增加,互联网与传统经济的结合越来越紧密,网络新媒体的平台优势日益凸显。在智能终端快速普及、电信运营商网络资费下调和wi-fi覆盖逐渐全面的情况下,手机上网成为互联网发展的主要动力。此外,国家颁布多项措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推动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具体表现为:第一、网民规模不断扩大,互联网普及率不断上升,手机上网带来互联网发展新机遇;第二、版权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强,推动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三、年度要点2013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仍处于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攻坚期,如何进一步营造文化氛围、凝聚文化共识、激发文化潜力、增强文化创意、传承并发展中华文化的时代重任,以文化的力量书写更为磅礴的篇章,是时代给出的待解之题。第一、2013年中国文化产业增加值预计2.1万亿元人民币,约占gdp比重的3.77%,对社会经济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加强。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描绘了文化产业新的发展蓝图。近年来,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合格文化市场主体数量不断增多,社会各方面投入文化产业的热情高涨,各项扶持政策不断出台,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逐年稳定提升,占gdp的比重也越来越大。表明我国文化产业正进入稳定发展的时期,未来文化产业将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第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文化板块被单列为十五项改革之一,文化改革仍然是国家力推的重点,产业地位再次明确。2013年是中国文化产业飞速发展的一年,同时也是进入发展拐点的一年。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京召开,公报指出“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相关内容核心提到了三点: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化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化公共文化体系。反应出文化行业的改革核心仍然是体制机制的改革,目前文化企业的转企改制基本完成,市场化运营的机制也在逐步深入中。未来能否继续深入和推进才是文化改革的关键,尤其是市场化的运行法则和决定作用能否充分实现才是实现改革目标的关键。第三、在科技发展的驱动之下,传统的文化产业形态面临深刻危机,亟需在数字互联网时代寻求商业模式的创新和转型。2013年,随着科技的不断变革,新的产业形态不断涌现,传统的而文化产业形态面临深刻的危机。从技术创新来看,云电视、网络视频技术和多屏智能终端等颠覆性的新技术给传统的广播电视产业带来了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广播电视产业亟需主动地向新媒体领域拓展,并积极寻求商业模式的创新,如从广告为主到多元化创收、从少量大额到大量小额等。同时,跟随着技术的革新传媒观念也在发生着变革,视频网络公司与电视台的合作,以及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与电视传媒公司的iptv业务合作等等,都是传媒观念变化的表现。在出版领域,数字时代的来临,对于500年来出版产业链上的各环节都起了变革的作用。从原创端、出版端,到最终的接触顾客的零售端,在数字时代皆不得不转变以因应数字时代的冲击来调整自身的定位及营利模式。第四、文化企业并购、整合惹关注。2013年文化传媒产业内企业并购频繁,尤其影视行业并购异常活跃;新闻出版业显内部整合以及外部跨媒体融合趋势。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文化传媒板块已发生55起并购事件,涉及电影、电视剧、出版、广告、游戏等子行业,累计资金近400亿元。而影视娱乐板块异常活跃,资本整合案例高密度出现,并购潮风起云涌。除影视产业外,为了应对新媒体的挑战,上海两大报业集团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和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于2013年10月28日整合成立了上海报业集团。文化企业产业内部以及跨产业的并购、整合和融合是企业获得融资、完善产业链和增强有时的有效方式,在未来三到五年内文化产业的并购之路仍将延续并获得进一步发展。第五、各路资金进入文化产业领域的热情依然高涨,同时,众筹融资模式的出现推动文化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2013年我国金融市场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资金和融资渠道,企业兼并重组是重要渠道之一。在传统融资渠道之外,众筹模式在今年也引起了关注。动画电影《大鱼海棠》通过众筹融资近160万元,动漫电影《十万个冷笑话》募资超过137万元,《快乐男声》主题电影在20天内成功在众筹网上筹得501万元,创中国电影众筹融资金额纪录,且业内人士表示,此次众筹网与天娱传媒的跨领域合作是国内互联网金融与商业娱乐的一次成功跨界联姻,说明商业娱乐产业可以利用传统生态领域中已建立的粉丝基础,尝试多样化的融资模式。众筹模式对影视投融资的影响不大,但是国有资本首次入注影视行业,此举或将预示产业格局变革的启动,值得关注。第六、以出版业为代表的文化产业各行业跨越门槛完善产业链、丰富产品类型,产业成熟度得以提升。数字时代的来临,对于500年来出版产业链上的各环节都起了变革的作用。从原创端、出版端,到最终的接触顾客的零售端在数字时代皆不得不转变以因应数字时代的冲击来调整自身的定位及营利模式。甚至是跳脱出版产业链,而延伸产业链价值。首先是自出版时代的来临,其次是出版产业链由纸媒到影视媒体的延伸。由此趋势可见,在数字时代下,虽然阅读出版品受到网络及盗版的冲击。然而,从另一角度思考,网络却是让阅读作品能树立口碑、延伸产业链的最佳利器。而贩售改编权成了出版业未来的新趋势,惟有改编权是盗版不了的出版核心价值。第七、从全局来看,文化产业开始以“社会设计”的方式表现公共创意,文化的力量得以弘扬。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脊梁,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力量本源。文化以其对社会的巨大作用力,贯穿、渗透在社会实践中每一个具体而细微的环节,在潜移默化中释放着无穷而巨大的能量。进入21世纪以来,一方面,中华文化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显示了强大的内驱力和巨大的创造力,文化产业从新兴产业逐步成长为现代经济中最活跃,增长最快、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另一方面,建设文化强国已成为全民共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我国新形势下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日益强烈的公众文化自觉意识将激发更多的公众创意参与文化社会的构建。第八、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媒体技术广泛应用,大数据时代到来。互联网主导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新媒体的发展、社会网络、物联网、云计算的广泛应用,使得每一个人都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接触、发布和获取大量的数据和信息。数据规模、数据种类正在以指数的形式爆炸增长。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的检测统计,2011年全球数据总量已经达到1.8zb(1zb等于一万亿gb),并且以每两年翻番的速度在增加。预计到2020年,地球上人均数据将达5247gb。其中,采用传统数据处理手段难以处理的非结构化数据已经接近数据总量的75%。大数据在这样的新任务和压力下应运而生。为了应对这样的新任务,大数据技术、大数据科学等领域迅速成为信息科学领域的热点问题,该领域发展甚至得到了国家层面的支持,美国是这次新浪潮中的领航者。第九、2013年全国各省区依托各自的资源优势,在相关政策的扶持和推动下,文化产业保持强劲发展势头,且各具特色。2013年,华北五省市区在平稳发展中继续探索适合自己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其文化产业不论是在质上,还是在量上都有较大的增长和发展;东北三省文化产业的发展无论在规模、体系、政策制度、人才储备和品牌竞争力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东北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不盲目追求增长速度,而是注重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效,切实解决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推动文化产业与其它产业的融合,建立文化+创意、文化+科技、文化+金融、文化+旅游、文化+信息等融合发展模式,实现文化产业的跨越发展;华南地区和西北地区都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特色突出、发展前景广阔的区域,两地区利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文化产业发展实现了新的突破;港澳台三地在2013年的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同样显著,除了政府修订补助和辅导政策再次刺激了产业的发展之外,多方面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人才的培育也成为本年度发展的重要基础。a.文化产业初具规模并成体系2004年至2013年10年间,文化产业发展呈现成倍增长的态势。2004年,全国文化产业法人单位31.8万户,从业人员873万人,资产总额1.8万亿元,主营收入为1.6万亿元,增加值3440亿元,占gdp的比重为2.15%。10年间,法人单位增加了近2倍,从业人员增加了1倍,资产总额增加了4.6倍,主营收入增加了4.1倍,增加值增加了4.8倍。如果从2003年算起,也只用了8年时间,文化产业增加值就突破了万亿元,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这在产业发展史上是个奇迹。2010年以前,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量在千亿元上下,2010年以后年份的年均增量超过了2000亿元。从占gdp的比重看,2004年只有2.15%,到2011年达3.28%,2012年为3.48%,2013年为3.42%。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已经举足轻重。文化产业本质上是文化生产及再生产过程。从这个角度看,文化产业包括三个类别:一是文化内容生产。从文学创作到艺术生产,从舞台表演到影视剧生产,从音乐制作到书报刊出版,文化内容生产体系已很完备。二是文化传播渠道。包括与出版生产相对接的出版物发行,与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新闻服务和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相对接的广电节目传输系统,与电影制作、演艺相对接的电影院线和演出院线。三是文化生产服务。印刷复制、软件开发属于典型的文化生产服务,要素市场意义上的文化产权交易所以及经纪代理、评估鉴定、投资咨询、金融担保等中介服务也在此列。文化产业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一方面,文化生产及再生产离不开国民经济体系支撑,由此派生了两个类别,即文化装备制造业和文化消费终端制造业;另一方面,文化产业渗透于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由此增加了一个类别,即生产性文化服务,通过文化创意和设计将文化元素植入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提升品牌价值和附加值。【篇三:文化产业研究报告】文化产业产业所处的政策环境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会议明确确定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演艺娱乐、数字内容和动漫等重点文化产业。《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规划指出,要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2月28日正式发布,提出“十二五”期间文化部门管理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平均现价增长速度高于20%,2015年比2010年至少翻一番。《计划》明确了“十二五”期间演艺业、娱乐业、动漫业等11个重点行业的发展目标。文化部与国家开发银行在京签署了《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合作备忘录》。国开行将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对文化部推荐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给予一系列优惠,建立“绿色通道”并优化业务受理流程。“十二五”期间,国开行将向文化产业提供逾2000亿元的融资总量支持。《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规划指出,要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文化产业的市场描述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文化市场以“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为指引,基本形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初步建立起以综合行政执法、社会监督、行业自律、技术监控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市场监管体系。2009年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文化产业成为我国经济新增长点的态势愈加明显,其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国民经济结构中发挥的作用在更大范围内获得了认可。2009年中国文化产业继续保持较快发展态势:全年文化产业增加值为8400亿元左右,比2008年现价增长10%,快于同期gdp的现价增长速度3.2个百分点,占同期gdp初步核算数的比重为2.5%左右。2010年,新兴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网络出版、手机出版、动漫网游和数字印刷等战略性新兴文化产业增长速度超过50%。北京、上海、广东、湖南、云南、湖北等地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经济比重已超过或接近5%。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不论是从产出能力还是消费能力看,我国文化产业增长潜力巨大。从文化产出能力看,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占经济总量7成以上的现代服务业的主力是文化创意服务业,其产值约占gdp总量的1/3,我国与这些国家的差距显而易见。从文化消费能力看,一般来说,当一国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文化消费会快速增长;当一国人均gdp接近或超过5000美元时,文化消费会出现“井喷”现象。我国人均gdp在2010年末已超过4000美元,但目前居民文化支出总量不到1万亿美元,与中等收入国家应达到的4万亿美元文化消费总量差距明显。据相关部门测算,2010年我国文化消费总量在1万亿元左右,并且自2004年以来,年均增速始终保持在20%以上。然而,文化上的差异,技术上的距离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据广电总局副局长田进介绍,2011年,我国生产电影故事片558部,电视剧1.5万集,电视动画片突破4000小时,从数量看,我国已经是广播影视大国。但从人民需求、时代要求和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追求来看,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数量偏少,质量不高的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制约广播影视繁荣发展的主要瓶颈。近年来发展迅猛的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和新媒体技术的推广应用,深深地影响着文化产业的发展。但是目前文化资源的行政化配置体制已经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严重不适应,这种不适应不仅造成了地区的封锁,还造成了行业的垄断,最终对文化企业非常不利,表现为现在的文化企业非常弱小、同构化非常严重。此外产业集中度低,低到什么程度?如:全国所有的图书出版社加在一起不如国外的一家公司。“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更是文化产业的黄金发展期。1、文化产业地位进入显著提升期,作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作用更加突显。2、文化产业进入快速增长期,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将大幅提升。3、文化产业建设进入更加开放期,产业竞争日趋激烈复杂。4、文化产业发展进入加速转型期,先进科技手段在文化领域广泛运用助推文化产业发展方式转变。5、文化产业与经济进入深度融合期,文化经济化与经济文化化双向并进步伐加快。6、文化体制改革进入深层突破期,文化产业发展活力和动力进一步迸发。文化产业既是消费型服务业,又是生产型服务业,消费需求和生产需求的叠加效应,必然使“十二五”时期我国文化需求呈“井喷”态势,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文化产业子行业描述出版发行业2003年起,中国进行了包括出版在内的文化体制的伟大改革,在这个改革的过程中,出版成为改革的先锋,如期完成体制改革。改革有三大内容:一是除少数几家之外,出版单位由事业单位转变为企业单位;二是相当多的出版单位完成公司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三是部分出版集团实现股份制改造并上市融资。从2009年起,中国已经是世界出版大国。我国现有出版社550家,每年出版的图书品种、总量都是世界第一。据新闻出版总署《2010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2010年我国出书32.8万种,其中新书18.9万种、重印13.9万种;总印张604.7亿;总印数71.4亿册(张)。然而中国是出版大国中的“出版”二字是广义的,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印刷复制业。2011~2012年之后,中国出版业改革任务的基本完成,尤其是非时政类报刊改革的完成,疾风暴雨式的大规模的体制性改革基本完成,出版业的后转企改制时代到来。在这个后转企改制时代,中国出版业的发展机遇加大了。2011年,全行业的总产值已达1.6万亿,出版的繁荣景象已经初步显现。在此基础上,出版产业将实现新的跨越。目前中国出版业主体不强,规模不大,中国最有实力的出版集团的市场占有率极低,某公开数据统计的前十名,市场占有总和通常不超过20%。与此形成对照的是,美国六大出版集团占到美国大众图书市场份额的70%以上。国家鼓励,到“十二五”末,从国家层面有中国出版、教育与科技三大集团,并将培育多个年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的大型出版集团,行业人士用“3+x”来概括。众所周知,随着计算机、互联网以及移动手机的普遍应用,电子出版、网络出版以及移动手机出版已经成为出版领域的新兴市场。这些新兴媒体,不仅打破了传统出版的生产模式、生产流程和产品形态,而且也打破了传统的销售渠道、销售方式和消费方式。产业环境恶化,纸质书市场受冲击;出版企业话语权减弱,内容价值受挤压这几大因素制约传统出版业务发展空间。传统出版发行和印刷复制等业务的增长将逐渐趋缓(低于15%)。2010年全国新闻出版总产出1.27万亿元。十二五时期新闻出版产业规划增速将达19.2%,到十二五期末实现全行业总产出2.94万亿元,实现增加值8440亿元。届时出版产业将打造一批大型印刷复制企业、组建一批大型发行物流集团。数字出版有望持续高增长。未来五年中数字出版业预计年均增速约为50%,四大驱动因素促其发展:信息碎片化、终端智能化、阅读人群青年化及出版按需化(pod)四大驱动因素促进数字出版蓬勃发展。国内数字出版产业5年cagr高达49%,2010年行业规模突破千亿元。其中手机出版已经成为产值最大的领域。据cnnic统计数据,截止2010年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高达3.03亿,同比增长29.6%,手机网民的高速增长,为手机出版的高增长提高坚实的支撑,同时,由于生活工作节奏加快,时间被碎片化,碎片化内容消费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而手机出版能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满足用户利用零碎时间获取信息的需求,预计,随着3g和智能手机普及,手机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年办公照明项目筹资方案
- 【电信终端产业协会】2024年终端智能化分级研究报告
- 国际物流题库(含参考答案)
- 养老院老人生活娱乐活动组织人员行为规范制度
- 养老院老人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 《动物简笔画的步骤》课件
- 《电子技术基础绪论》课件
- 2024年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与农业品牌建设合同范本3篇
- 提成协议书(2篇)
- 2024年版:高级管理职位聘任协议
- 皮肤美容与整形技术的新进展
- 《柔性生产方式》课件
- 单位员工餐厅整体保障服务方案
- 中国旗袍课件
- 销售线索培训课件
- 一例胸痹病人的护理查房
- 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 山东省工伤赔偿标准一览表
- 【电商平台拼多多的传播策略探究12000字(论文)】
- 提高肿瘤治疗前TNM分期评估率PDCA
- 2024年江苏省环保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