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某中学2022学年高三第二次联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湖北省武汉某中学2022学年高三第二次联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湖北省武汉某中学2022学年高三第二次联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湖北省武汉某中学2022学年高三第二次联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湖北省武汉某中学2022学年高三第二次联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届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

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现象以及解释或结论都正确且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

用石墨作电极电解Mg(NO3)2、Cu(NO3)2的

A阴极上先析出铜金属活动性:Mg>Cu

混合溶液

室温下,测定等浓度的Na2A和NaB溶液的

BNa2A溶液的pH较大酸性:H2A<HB

pH

加热浸透了石蜡油的碎瓷片,产生的气体通酸性KMnCh溶液紫

C石蜡油分解一定产生了乙烯

过酸性KMnCh溶液红色褪去

室温下,取相同大小、形状和质量的Fe粒

Fe粒与浓硝酸反应比

D分别投入0.1mol/L的稀硝酸和10.0moVL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与稀硝酸反应剧烈

的浓硝酸中

A.AB.BC.CD.D

2.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8g甲基(一CD3)中含有的中子数目为NA

B.0.5mol雄黄(As4s4,结构为)含有NA个S-S键

C.pH=l的尿酸(HUr)溶液中,含有O.INA个H+

D.标准状况下,2.24L丙烷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NA

3.已知某饱和NaCl溶液的体积为VmL,密度为pg-cmT,质量分数为w%,溶液中含NaCl的质量为mg。则下列

表达式正确的是

m

A.n(NaCl)=molBw二——

58.5pV

22.4m

C.c(NaCl)=mol-L1D.V=---------

58.558.5

4.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1

@CH3COOH(l)+2O2(g)=2CO2(g)+2H2O(l)AH^-STOJkJ-mol

1

@C(s)+O2(g)=CO2(g)AH2=-393.5kJmol

1,

③H2(g)+-O2(g)=H2O(l)A7/3=-285.8k『mo「i

则反应2c(s)+2H2(g)+C>2(g)=CH3coOH(1)的人〃为()

A.-488.3k『mol"

B.-191kJmol1

C.-476.8k『moH

D.-1549.6kJ・mol"

5.下列物质中不会因见光而分解的是()

A.NaHCO3B.HNO3C.AglD.HC1O

6.25°C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

A.0.1mol-L(NH4)2sO4溶液中c(NH;)<c(SOj)

B.0.02moll-氨水和0.01mol・L-i氨水中的c(OH)之比是2:1

C.向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醋酸使溶液的pH=7,此时混合液中c(Na+)>c(CH3coeT)

D.向O.lmoFL-iNaNCh溶液中滴加盐酸使溶液的pH=5,此时混合液中c(Na+)=c(NO])(不考虑酸的挥发与

分解)

7.有3份等量的烧碱溶液,第1份直接与盐酸反应;第2份稀释一倍,再与盐酸反应;第3份通入适量的CO2后,

再与盐酸反应.若盐酸的浓度相同,完全反应时消耗盐酸的体积分别为Vl、V2和V3,则Vl、V2和V3的大小关系正

确的是()

A.Vi=V2=V3B.Vi>V3>V2C.V2>V3>ViD.Vi>V2>V3

8.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向NaOH溶液中加入铝粉,可生成Al(OH)3

B.向苯酚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可生成CO2

C.向热的蔗糖溶液中滴加银氨溶液,可生成银镜

D.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先通入NH3至饱和,再通入CO2,可生成NaHCCh

9.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L0.2mol/L亚硫酸钠溶液中H2so3、HSO3一、SCV—的总数为0.2NA

B.标准状况下,等物质的量的C2H4和CH4所含的氢原子数均为4NA

C.向含ImolFeL的溶液中通入等物质的量的CI2,转移的电子数为NA

D.100g9.8%的硫酸与磷酸的混合溶液中含氧原子数为0.4NA

10.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l.OLl.OmolL1的H2s。4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4NA

B.273K、lOlkPa下,22.4L甲烷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燃烧后,产物的分子总数一定为NA

C.25℃时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IT的数目为O.INA

D.ImolNa与氧气完全反应得到Na2O与Na2O2的混合物时失去的电子数一定为NA

11.下列物质的名称正确的是

A.SiO2:刚玉

B.(NH4)2CO3:碳钱

C.CC14:氯仿

cil3CHa

D.CHCCHCHCH.CH:3,3,5-三甲基庚烷

CH2—CH3

12.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实验结论一致的是

实验操作和现象预期实验目的或结论

向两支盛有KI3的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加淀粉溶液和KI3溶液中存在平

A

AgNO3溶液,前者溶液变蓝,后者有黄色沉淀衡:13.^^12+I-

向1mL浓度均为0.05mol-L-1NaCkNai的混合溶液中滴

BKsp(AgCl)<Ksp(AgI)

加2滴O.OlmoH/AgNCh溶液,振荡,沉淀呈黄色

比较HC1O和

室温下,用pH试纸分别测定浓度为O.lmol/LNaClO溶

CCH3COOH的酸性强

液和O.lmol/LCH3coONa溶液的pH

浓硫酸与乙醇180℃共热,制得的气体通入酸性KMnCh

D制得的气体为乙烯

溶液,溶液紫色褪去

A.AB.BC.CD.D

13.(实验中学2022模拟检测)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

A.铝B.青铜C.不锈钢D.生铁

14.为了减缓海水对钢闸门A的腐蚀(见图),关于B的说法合理的是()

A.B是碳棒

B.B是锌板

C.B是铜板

D.B极无需定时更换

15.室温下,O.lmol下列物质分别与ILO.lmol/LNaOH溶液反应,所得溶液pH最小的是

A.SO3B.NO2C.AI2O3D.SO2

16.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聚氯乙烯代替木材生产快餐盒,以减少木材的使用

B.中国天眼FAST中用到的碳化硅是一种新型的有机高分子材料

C.港珠澳大桥中用到的低合金钢,具有强度大、密度小、耐腐蚀等性能

D.“司南之杓(注:勺),投之于地,其柢(注:柄)指南。”司南中“杓”所用的材质为FeO

17.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OH'|/mol•L*

0101IO*(irpmol•U'

A.图中A、B、D三点处Kw的大小关系:B>A>D

+

B.25℃时,向pH=l的稀硫酸中逐滴加入pH=8的稀氨水,溶液中C(NH4)/C(NHMH2。)的值逐渐减小

C.在25℃时,保持温度不变,在水中加人适量NH4cl固体,体系可从A点变化到C点

D.A点所对应的溶液中,可同时大量存在Na+、Fe3+、Cl\SO4”

18.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日韩贸易争端中日本限制出口韩国的高纯度氟化氢,主要用于半导体硅表面的刻蚀

B.硫酸亚铁可用作治疗缺铁性贫血的药剂,与维生素C片一起服用,效果更佳

C.硫酸铜可用作农药,我国古代也用胆机制取硫酸

D.使生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热值较高的可燃气体。该过程属于生物化学转换

19.(衡水中学2022模拟检测)(原创)根据下列实验事实,不能得到相应结论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

常温下分别测等体积、等浓度的醋酸和氨水常温下,醋酸和氨水的电离平

A

pH,发现二者的pH之和为14衡常数相等

向均盛有2mL5%H2O2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分

3+2+

B另嗨入0.2mol/LFeCl3,和0.3mol/LCuCh溶催化效果:Fe>Cu

液1mL,前者生成气泡的速率更快

向一定浓度的醋酸溶液中加入镁条,产生气反应刚开始时,醋酸电离平衡

C

泡的率会先加快再减慢正移,c(H+)增大

向硼酸(H3BO3)溶液中滴加少量Na2cCh溶

DH3BO3的酸性强于H2c。3

液,观察到明显现象.

A.AB.BC.CD.D

20.下列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长期放置的苯酚晶体变红B.硝酸银晶体光照后变黑

C.氢氧化亚铁变灰绿再变红褐D.二氧化氮气体冷却后变淡

21.既发生了化学反应,又有电解质的溶解过程,且这两个过程都吸热的是

A.冰醋酸与NaOH溶液反应B.KNCh加入水中

C.NH4NO3加入水中D.CaO加入水中

22.以下措施都能使海洋钢质钻台增强抗腐蚀能力,其中属于“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的是()

A.对钢材“发蓝”(钝化)B.选用铝铁合金

C.外接电源负极D.连接锌块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23、(14分)(华中师大附中2022模拟检测)W、X、Y、Z四种元素均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它相关

信息见下表。

元素相关信息

W单质为密度最小的气体

X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之和为0

某种同素异形体是保护地球地表的重要屏

Y

Z存在质量数为23,中子数为12的核素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⑴元素Y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Y和Z的简单离子半径比较,较大的是__(用离子符号表示)。

⑵XY2由固态变为气态所需克服的微粒间作用力是;由元素W和Y组成的一种绿色氧化剂的电子式为

(3)由W、X、Y、Z四种元素组成的一种无机盐,水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4、(12分)高聚物的合成与结构修饰是制备具有特殊功能材料的重要过程。如图是合成具有特殊功能高分子材料W

Cll3

(-fcHo-C<)O)的流程:

,

6H2-o-^-<CH2)2-C-NH-R

ICHz=CHzP券里1补喷OOH

同口^畋H/嚏2so.△.国―-回31区回

已知:

V1八“LR-CHzOH

R-C-O-CHj

II.■■=R2-OH■■,R、R2、R3代表煌基

Ri-C-O-<-RI-------»Ri-C-O-Ri♦Ri-C-OH

(1)①的反应类型是O

(2)②是取代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

(3)D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两组峰且面积之比是1:3,不存在顺反异构。D的结构简式是o

(4)⑤的化学方程式是o

(5)F的官能团名称;G的结构简式是o

(6)⑥的化学方程式是o

(7)符合下列条件的E的同分异构体有种(考虑立体异构)。

①能发生水解且能发生银镜反应②能与Br2的CC1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三个峰的结构简式是。

(8)工业上也可用/''、,合成E。由上述①〜④的合成路线中获取信息,完成下列合成路线(箭头上注明试剂和

CH—(11-(Hi

反应条件,:C=C<Br不易发生取代反应)

/。\OHBr

CH2-CH-CH3―^*CH2~CH-CH3•••••••—»E

25、(12分)结晶硫酸亚铁部分失水时,分析结果如仍按FeSO#7H2O的质量分数计算,其值会超过100%。国家标准

规定,FeSOr7H2O的含量:一级品99.50%〜100.5%;二级品99.00%〜100.5%;三级品98.00%〜101.0%。

为测定样品中FeSO4-7H2O的质量分数,可采用在酸性条件下与高镒酸钾溶液进行滴定。

2++3+2+

5Fe+MnO4+8H^5Fe+Mn+4H2O;

2-+2+

2MnO4"+5C2O4+16H^2Mn+IOCO2T+8H2O

测定过程:粗配一定浓度的高镒酸钾溶液IL,然后称取0.200g固体Na2c2O4(式量为134.0)放入锥形瓶中,用蒸储

水溶解并加稀硫酸酸化,加热至70℃〜80℃。

⑴若要用滴定法测定所配的高镒酸钾溶液浓度,滴定终点的现象是o

⑵将溶液加热的目的是__;反应刚开始时反应速率较小,其后因非温度因素影响而增大,根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

条件分析,其原因可能是o

⑶若滴定时发现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结束气泡消失,则测得高镒酸钾浓度(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4)滴定用去高镒酸钾溶液29.50mL,贝!Jc(KMnC>4)=____mol/L(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⑸称取四份FeSO/7H2O试样,质量均为0.506g,,用上述高镒酸钾溶液滴定达到终点,记录滴定数据

滴定次数

1234

实验数据

V(高镒酸钾)/mL(初读数)0.100.200.000.20

17.(xx第一17.(xx第一17.(xx第一

中学2022中学2022中学2022

V(高镒酸钾)/mL(终读数)18.16

模拟检测模拟检测模拟检测

)76)88)90

该试样中FeSO#7H2O的含量(质量分数)为(小数点后保留两位),符合国家级标准。

⑹如实际准确值为99.80%,实验绝对误差=一%,如操作中并无试剂、读数与终点判断的失误,则引起误差的可能

原因是:。

26、(10分)三氯化氮(NCb)是一种消毒剂,可利用氯气与氯化镂溶液反应来制备。已知:三氯化氮的相关性质如

下: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黄色油状液体,熔点为-40℃,沸点为71℃,不溶于

95C时爆炸,热水中发生水解

冷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密度为1.65g«cm3

某小组同学选择下列装置(或仪器)设计实验制备三氯化氮并探究其性质:

(l)NCb的电子式为;仪器M的名称是

⑵如果气流的方向从左至右,装置连接顺序为A、G、、B„(注明:F仪器使用单孔橡胶塞)

(3)C中试剂是;B装置的作用是

(4)写出E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⑸当E装置的烧瓶中出现较多油状液体时停止反应。控制水浴加热温度为

⑹已知三氯化氮不具有漂白性,三氯化氮与热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CI3+4H2O=NH3»H2O+3HC1O,请设计实验

证明该水解反应的产物

27、(12分)硫酸亚铁铁晶体[(NH4)2Fe(SO4)2・6H2O]比FeSO4稳定,不易被氧气氧化,常用于代替FeSCh作分析试剂。

某小组尝试制备少量(NH4)2Fe(SO4)2・6H2O并探究其分解产物。

铁阴

饱和硫酸铉溶液一

--------------►―►硫酸亚铁钺船体

I.制备硫酸亚铁镀晶体的流程如下:

(1)铁屑溶于稀硫酸的过程中,适当加热的目的是O

⑵将滤液转移到中,迅速加入饱和硫酸镀溶液,直接加热蒸发混合溶液,观察到停止加热。蒸发

过程保持溶液呈较强酸性的原因是O

II.查阅资料可知,硫酸亚铁镀晶体受热主要发生反应:

____(NH4)2Fe(SO4)2-6H2O=Fe2O3+SO2T+____NH3T+N2?+H2O

但伴有副反应发生,生成少量SO3和02。设计以下实验探究部分分解产物:

W1”

介席金

BCI)

(3)配平上述分解反应的方程式。

(4)加热过程,A中固体逐渐变为______色。

(5)B中迅速产生少量白色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

(6)C的作用是.

(7)D中集气瓶能收集到Ch,一(填“能”或“不能")用带火星木条检验。

⑻上述反应结来后,继续证明分解产物中含有NH3的方法是。

28、(14分)碳和氮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存在。回答下列问题:

(1)催化转化器可使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CO、NOx、碳氢化合物)进行相互反应,生成无毒物质,减少汽车尾气

污染。

已知:N2(g)+O2(g)=2NO(g)AHi=+180.5kJ/mol;

2C(s)+O2(g)=2CO(g)AH2=-221.0kJ/mol;

C(s)+O2(g)=CO2(g)AH3=-393.5kJ/mol

则尾气转化反应2NO(g)+2CO(g)=N2(g)+2CCh(g)的AH=。

⑵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在773K时,分别将2.00molN2和6.00mol出充入一

个固定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随着反应的进行,气体混合物中n(H2)、n(NH3)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表所示:

t/min051015202530

n(H2)/mol6.004.503.603.303.033.003.00

n(NH3)/mol01.001.601.801.982.002.00

①该温度下,若向同容积的另一容器中投入N2、出、NH3,其浓度均为3mol/L,则此时v正一v逆(填“大于”“小于”

或“等于”)。

②由表中的实验数据可得到“c—t”的关系,如图1所示,表示c(N2)—t的曲线是o在此温度下,若起始充入4moi

N2和12mol氏,则反应刚达到平衡时,表示c(H2)—t的曲线上相应的点为o

051015202530354045

“min

图1

(3)NOx的排放主要来自于汽车尾气,有人利用反应C(s)+2NO(g);^N2(g)+CO2(g)AH=-34.0kJ/moL用活性炭对NO

进行吸附。已知在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的C和一定量的NO气体,保持恒压测得NO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2所

示:

①由图可知,1050K前反应中NO的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其原因为;在U00K时,CCh的体积分数为

②用某物质的平衡分压代替其物质的量浓度也可以表示化学平衡常数(记作Kp)。在1050K、l.lxl()6pa时,该反应的化

学平衡常数Kp=[已知:气体分压(P分)=气体总压(Pa)x体积分数]。

(4)在酸性电解质溶液中,以惰性材料作电极,将CO2转化为丙烯的原理如图3所示

①太阳能电池的负极是(填"a”或"b”)

②生成丙烯的电极反应式是。

太阳能电池

庾于交换服

图3

29、(10分)硅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的利用、光导纤维及硅橡胶的制备等.

纯净的硅是从自然界中的石英矿石(主要成分为SiO2)中提取.高温下制取纯硅有如下反应(方法I):

@SiO2(s)+2C(s)-Si(s)+2CO(g)

②Si(s)+2Ch(g)wSiCk(g)

③SiCk(g)+2H2(g)-Si(s)+4HC1(g)

完成下列填空:

(1)硅原子核外有种不同能级的电子,最外层p电子有种自旋方向;SiO2晶体中每个硅原子与

个氧原子直接相连.

(2)单质的还原性:碳硅(填写“同于”、“强于”或“弱于").从平衡的视角而言,反应①能进行的原因是.

(3)反应②生成的化合物分子空间构型为;该分子为分子(填写“极性”或“非极性”).

(4)某温度下,反应②在容积为V升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达到平衡时Cb的浓度为amol/L.然后迅速缩小容器容积

至!]0.5V升,t秒后重新达到平衡,CL的浓度为bmol/L.贝!J:ab(填写“大于”、“等于”或“小于”).

(5)在t秒内,反应②中反应速率v(SiCL)=(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6)工业上还可以通过如下反应制取纯硅(方法II):

④Si(粗)+3HC1(g)553-573!SiHCl3(I)+H2(g)+Q(Q>0)

⑤SiHCb(g)+H2(g)1373蜘(纯)+3HCI(g)

提高反应⑤中Si(纯)的产率,可采取的措施有:、.

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A

【答案解析】

A、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其对应单质的还原性越弱;

B、室温下,测定等浓度的NaHA和NaB溶液的pH大小才能判断H2A与HB的酸性强弱;

C、酸性KMnO”溶液紫红色褪去说明有烯垃生成,不能确定是否有乙烯生成;

D、不同的反应无法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题目详解】

2+2+

A项、用石墨作电极,电解Mg(N03)2、Cu(N03)2的混合溶液,阴极上先析出铜说明氧化性:Cu>Mgo则还原性:

镁强于铜,故A正确;

B项、室温下,测定等浓度的Na2A和NaB溶液的pH,Na2A溶液的pH较大,说明A?一水解程度大于丁,酸性HAXEB,

不能判断H2A与HB的酸性强弱,故B错误;

C项、加热浸透了石蜡油的碎瓷片,产生的气体通过酸性KMnOa溶液,酸性KMnO,溶液紫红色褪去说明有烯燃生成,不

能确定是否有乙烯生成,故C错误;

D项、铁与稀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在浓硝酸中产生钝化现象,两个反应属于不同的反应,无法探究浓度对反应速

率的影响,故D错误。

故选A。

【答案点睛】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侧重考查分析能力及灵活应用能力,注意常见物质的性质,明确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

作方法是解答关键。

2、D

【答案解析】

A选项,常温常压下,1个甲基(一CD»有9个中子,1.8g甲基LCD》即物质的量为O.lmol,因此1.8g甲基(一CD3)

中含有的中子数目为0.9NA,故A错误;

B选项,S原子最外层6个电子,能形成2个共价键,As原子最外层5个电子,能形成3个共价键,所以该结构简式

中,黑球为As原子,白球为S原子,As4s4中不存在S—S键,故B错误;

C选项,pH=l的尿酸(HUr)溶液中,因溶液体积没有,因此无法计算含有多少个H+,故C错误;

D选项,标状况下,2.24L丙烷即O.lmol,一个丙烷含有8个C—H键和2个C—C键,因此2.24L丙烷含有的共价

键物质的量为Imol,数目为NA,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答案点睛】

—CD3中的氢为质子数为1,质量数为2的氢;

3、C

【答案解析】

rn

A.n(NaCl)=,pV表示的是氯化钠溶液的质量,故A错误;

58.5

m

B.溶液的质量为:pg*cm-3xVmL=pVg,则质量分数(o%=—,故B错误;

0V

C.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Naa尸*”=1°PW585故C正确;

D.不是氯化钠溶液的体积,故D错误;

58.5

故答案选Co

4、A

【答案解析】

利用盖斯定律,将②x2+③x2-①可得:2c(s)+2H2(g)+Ch(g)=CH3coOH⑴的

AH=(-393.5kJ-mol1)x2+(-285.8kJ-mor1)x2-(-870.3kJ-mor1)=-488.3k『mo「i。故选A。

5、A

【答案解析】

浓硝酸、碘化银、次氯酸见光都易分解;碳酸氢钠加热分解,见光不分解,以此解答该题。

【题目详解】

Agl、HNO3,HC10在光照条件下都可分解,而NaHCOs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分解,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综上所述,本题选项A。

6、D

【答案解析】

A.NH4+虽然会发生水解,但其水解程度非常微弱,因此(NH4)2SO4溶液中C(NH4+)>C(SO42-),故A错误;

B.相同条件下,弱电解质的浓度越小,其电离程度越大,因此0.02mol・Lr氨水和O.Olmolir氨水中的c(OlT)之比

小于2:1,故B错误;

C.依据电荷守恒有c(Na+)+c(H+)=c(CH3coO-)+c(OIT),混合后溶液的pH=7,即C(H+)=C(OIT),可推出c(Na

+

)=C(CH3COO),故C错误;

D.NaNCh是强酸强碱盐,Na+和NO3-均不发生水解,NaNCh溶液也不与盐酸发生反应,根据物料守恒可得c(Na+)=

C(NO3"),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7、A

【答案解析】

最后生成物质的都为NaCl,根据Na原子、C1原子守恒:n(HC1)=n(NaCl)=n(NaOH),由于NaOH物质的

量相等,则消耗HC1的物质的量相等,故消耗盐酸的体积相等,即V产V2=V3。

答案选A。

【点晴】

该题侧重于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根据元素质量守恒进行计算,可省去中间过程的繁琐。

8、D

【答案解析】

A.向NaOH溶液中加入铝粉,发生的反应为:2A1+2NaOH+2H2O=2NaAlO2+3H2t,不会生成氢氧化铝,A项错

误;

B.因酸性比较:H2c。3>苯酚>HCO,则向苯酚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不会生成只会生成苯酚钠与碳酸氢

钠,B项错误;

C.蔗糖不是还原性糖,不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C项错误;

D.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先通入NH3至饱和,再通入CO2,因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比碳酸钠溶解度小,会先以晶体形式

析出,发生的反应是:NaCl+NH3+H2O+CO2=NH4Cl+NaHCO3;,D项正确;

答案选D。

【答案点睛】

A项是易错点,学生要理解并准确掌握铝三角的转化关系,铝单质的特性。铝单质与酸反应会生成正盐铝盐,而与碱

反应生成偏铝酸盐,铝单质不能直接转化为氢氧化铝沉淀。

9,A

【答案解析】

2

A.根据物料守恒,1L0.2moi/L亚硫酸钠溶液中H2s。3、HSO3->SO3-的总物质的量为ILxO.2moi/L=0.2moL其含

硫微粒总数为0.2NA,故A正确;B.标准状况下,等物质的量的C2H4和CH4所含的氢原子数相等,因两者的物质的

量不一定是ImoL则不一定均为4NA,故B错误;C.向含1molFeb的溶液中通入等物质的量的CL,ImoICL全部

被还原为CL则转移的电子数为2NA,故C错误;D.100g9.8%的硫酸与磷酸的混合溶液中含有硫酸和磷酸的总质

量为9.8g,物质的量总和为O.lmoL酸中含有氧原子数为0.4NA,但水中也有氧原子,则总氧原子数大于0.4NA,故D

错误;故答案为A。

10、D

【答案解析】

A.1.0L1.0molL-i的H2s。4水溶液中含有水,氧原子数大于4NA,A错误;

B.273K、lOlkPa下,22.4L甲烷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燃烧后,产物二氧化碳和水,分子总数大于NA,B错误;

C.25C时pH=13的NaOH溶液中没有体积,无法计算OH—的数目,C错误;

D.1molNa与氧气完全反应得到NazO与NazCh的混合物时,钠单质变为钠离子,转移1mol电子,失去的电子数一

定为NA,D正确;

答案选D。

11,D

【答案解析】

A.刚玉为三氧化二铝,故A错误;

B.碳钱为NH4HCO3,故C错误;

C.氯仿为CHCb,故C错误;

CH(CH,

D.CHCCHCHCHCH.的主链为7个碳:3,3,5-三甲基庚烷,故D正确;

CH,—CH,

故选D。

12、A

【答案解析】

A.淀粉遇L变蓝,Agl为黄色沉淀,实验现象说明KL的溶液中含有L和I由此得出结论正确,A项符合题意;

B.由生成的沉淀呈黄色可知沉淀为AgL在C(cr)和c(I-)相同时,先生成AgL故可得Ksp(AgCl)>Ksp(AgI),与结论

不符,B项不符合题意;

C.NaClO水解生成HC10,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不能用pH试纸测定NaClO溶液的pH,应使用pH计测量比较二者

pH的大小,C项不符合题意;

D.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将乙醇氧化,自身被还原为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以及挥发出来的乙醇蒸气都能使酸性高

镒酸钾溶液褪色,故该气体不一定是乙烯,实验现象所得结论与题给结论不符,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A。

13、A

【答案解析】

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与金属或非金属经一定方法熔合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铝是纯净物,不属于合金,

故A正确;青铜是铜与锡或铅的合金,故B错误;不锈钢是铁中含有铝、镇的合金,故C错误;生铁是铁和碳的合金,

故D错误。

14、B

【答案解析】

钢闸门A和B在海水中形成原电池时,为了减缓海水对钢闸门A的腐蚀,Fe应作正极被保护,则要选择活泼性比Fe

强的锌作负极被损耗,故选B。

15、A

【答案解析】

O.lmol下列气体分别与ILO.lmoIL1的NaOH溶液反应,二者的物质的量相同,

A.SO3与NaOH等物质的量反应的方程式为NaOH+SO3=NaHSO4,NaHSCh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出氢离子,溶液显强酸

性;

B.NO2与NaOH等物质的量反应的方程式为:2NCh+2NaOH=NaNO2+NaNO3+H2O,NaNCh为强碱弱酸盐,溶液显碱

性;

C.AWh与NaOH等物质的量反应,氧化铝过量,NaOH完全反应,化学方程式为:Al2O3+2NaOH=2NaAlO2+H2O,所得

溶液为NaAKh溶液,而NaAlCh为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

D.SO2与NaOH等物质的量反应的方程式为NaOH+SO2=NaHSO3,NaHSCh在溶液中即电离又水解,电离程度大于水

解程度,溶液显弱酸性;

综上可知,形成的溶液pH最小的是SO3;

故选:Ao

16、C

【答案解析】

A.聚氯乙烯有毒,不能用作食品包装,A项错误;

B.碳化硅是无机物,不是有机高分子材料,B项错误;

C.考虑到港珠澳大桥所处位置等,所以使用的低合金钢,必须要有强度大,密度小以及耐腐蚀的性能,C项正确;

D.司南材质即磁性氧化铁,成分为Fe3C>4而非FeO,D项错误;

答案选C。

17.(xx第一中学2022模拟检测)B

【答案解析】

A、Kw的影响因素为温度,水的电离吸热,升高温度Kw增大,A、D在同一等温线上,故图中A、B、D三点处Kw

的大小关系为B>A=D,A错误;

+

B、25℃时,向pH=l的稀硫酸中逐滴加入pH=8的稀氨水,c(OH-)逐渐增大,c(OH)«c(NH4)/©(NHylhO)的值不

变,故C(NH4+)/C(NH3・H2。)逐渐减小,B正确;

C、在25℃时,保持温度不变,在水中加人适量NH4cl固体,体系不能从A点变化到C点,体系从A点变化到C点,

可采用加热的方法,C错误;

D、A点所对应的溶液呈中性,Fe3+因水解生成氢氧化铁沉淀不能大量存在,D错误。

故选B。

18、D

【答案解析】

A.高纯度氟化氢能溶解半导体硅表面的SiO2、Si,A项正确;

B.维生素C有还原性,可防止硫酸亚铁中的亚铁被氧化成+3铁,B项正确;

C.硫酸铜可配制农药波尔多液,胆研高温分解生成的三氧化硫溶于水可制取硫酸,C项正确;

D.使生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热值较高的可燃气体。该过程属于热化学转换,而不是生物化学转换,

D项错误。

本题选D。

19、C

【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A、常温下分别测等体积、等浓度的醋酸和氨水pH,发现二者的pH之和为14,说明醋酸溶液中的氢离

子浓度等于氨水中的氢氧根离子浓度,表明醋酸和氨水的电离程度相同,电离平衡常数相等,故A正确;B、向均盛

有2mL5%H2O2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0.2mol/LFeCl3,和0.3mol/LCuCL溶液1mL,Fe3+的催化效果比Ci?+好,

双氧水分解的速率快,生成气泡的速率更快,故B正确;C、金属与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刚开始时,温度逐渐

升高,反应速率加快,随着反应的进行,醋酸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又逐渐减慢,故C错误;D、H3BO3的酸性强于

H2cCh,向硼酸(H3BO3)溶液中滴加少量Na2cO3溶液,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有明显现象,故D正确;故选C。

考点:考查了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的相关知识。

20、D

【答案解析】

A.苯酚在空气中能被氧气氧化,所以长期放置的苯酚晶体变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合题意;

B.硝酸银晶体易分解,在光照后变黑,生成银,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合题意;

C.氢氧化亚铁变灰绿再变红褐,生成氢氧化铁,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所以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合题意;

D.二氧化氮气体冷却时生成四氧化二氮,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1、C

【答案解析】

A.冰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为酸碱中和,而酸碱中和为放热反应,故A错误;

B.由于硝酸钾为强酸强碱盐,不能水解,故硝酸钾加入水中没有化学反应发生,故不符合题干的要求,故B错误;

C.硝酸镂加入水中后,先溶于水,而镂盐溶于水为吸热的物理过程;然后发生盐类的水解,由于盐类的水解为酸碱中

和的逆反应,故盐类水解吸热,故C正确;

D.氧化钙放入水中后和水发生化合反应,为放热反应,故D错误;

故选:Co

22、D

【答案解析】

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指的是原电池的负极金属易被腐蚀,而正极金属被保护的原理,为防止钢铁被腐蚀,应连接活

泼性较强的金属,以此解答。

【题目详解】

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是原电池的负极金属易被腐蚀,而正极金属被保护的原理,是原电池原理的应用,利用被保护

的金属做正极被保护选择,为减缓电解质溶液中铁片的腐蚀,应选择比铁活泼的金属做负极,在电池内电路为阳极,

称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题目中选择锌做阳极,故选D。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

23、第2周期,VIA族O*分子间作用力H:0:0:HHCO3+H2O4112co3+OH

,,..

【答案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中元素性质分析判断元素的种类;根据元素的种类判断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分析该物质的晶体类型,判断微粒间的作用力;根据成键特点书写电子式。

【题目详解】

W、X、Y、Z四种元素均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单质为密度最小的气体,则W为氢元素;X最高正

价与最低负价之和为0,则X为第IVA族元素,Y的某种同素异形体是保护地球地表的重要屏障,则Y是氧元素,X

是碳元素;Z存在质量数为23,中子数为12的核素,则Z的质子数为23-12=11,则Z是钠元素。

(1)元素氧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2周期,VIA族;氧离子和钠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则核电荷越大半

径越小,所以半径较大的是O*,故答案为:第2周期,VIA族;O*;

(2)CO2晶体为分子晶体,由固态变为气态所需克服的微粒间作用力是分子间作用力;由元素氢和氧组成的一种绿色

氧化剂是双氧水,其电子式为H"6:6:H,故答案为:分子间作用力;H-;

••••••••

(3)由氢、碳、氧、钠四种元素组成的一种无机盐为碳酸氢钠,因为水解其水溶液呈碱性离子方程式表示为:,故答

案为:HCO3+H2OH2CO3+OH,故答案为:HCO3+H2OH2CO3+OH«

24、加成反应BrCH2cH2Br+2NaCN-NCCH2cH2CN+2NaBr(CH3)2C=CH2

CHj

CH=C(CH)COOH+CHOH1[硫版CH2=C(CH3)COOCH+HO碳碳双键、酯基

23332E*土

A

COOCH3

仆,nCHj

《CHV土.”淤㈤—►[四《±Oo4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