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反冲运动_火箭
1.一个静止的物体在内力的作用下分裂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向某
个方向运动,另一部分必然向相反的方向运动,i
冲。
2.喷气式飞机和火箭的飞行应用了反冲的原理。
3.日常生活中,有时要应用反冲,有时要防止反冲,如农田、园
林的喷灌利用了水的反冲,用枪射击时,要防止;
■施麦在■加修嬖,课前自过学习,居稳才能楼高
一、反冲运动
1.定义
一个静止的物体在内力的作用下分裂为两部分,一部分向某一个方向运动,另一部分必然向相反的方
向运动的现象。
2.特点
(1)物体的不同部分在内力作用下向相反方向运动。
(2)反冲运动中,相互作用力一般较大,通常可以用动量守恒定律来处理。
3.反冲现象的应用及防止
(1)应用:农田、园林的喷灌装置是利用反冲使水从喷口喷出时,一边喷水一边旋转。
(2)防止:用枪射击时,由于枪身的反冲会影响射击的准确性,所以用步枪射击时要把枪身抵在肩部,
以减少反冲的影响。
二、火箭
1.工作原理:利用反冲运动,火箭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燃气从尾部喷管迅速喷出,使火箭获
得巨大速度。
2.影响火箭获得速度大小的两个因素:
(1)喷气速度:现代火箭的喷气速度为2000〜4000m/s»
(2)质量比:火箭起飞时的质量与火箭除燃料外的箭体质量之比。喷气速度越大,质量比越大,火箭
获得的速度越大。
3.现代火箭的主要用途:利用火箭作为运载工具,如发射探测仪器、常规弹头和核弹头、人造卫星
和宇宙飞船等。
1.自主思考——判一判
(1)反冲运动是相互作用的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产生的效果。(J)
(2)只有系统合外力为零的反冲运动才能用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X)
(3)反冲运动的原理既适用于宏观物体,也适用于微观粒子。(V)
(4)火箭应用了反冲的原理。(J)
2.合作探究——议一议
(1)反冲运动过程中,动量守恒吗?为什么?
提示:守恒。因为反冲运动是系统内力作用的结果,虽然有时系统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但由于系统
内力远远大于外力,所以系统的总动量是守恒的。
(2)假设在月球上建一个飞机场,应配置喷气式飞机还是螺旋桨飞机?
提示:应配置喷气式飞机。喷气式飞机利用反冲运动原理,可以在真空中飞行,而螺旋桨飞机是靠转
动的螺旋桨与空气的相互作用力飞行的,不能在真空中飞行。
课堂讲练设计,举•能通类题
考点一对反冲运动的理解
电通知识
1.反冲运动的三个特点
(1)物体的不同部分在内力作用下向相反方向运动。
(2)反冲运动中,相互作用的内力一般情况下远大于外力或在某一方向上内力远大于外力,所以可以
用动量守恒定律或在某一方向上应用动量守恒定律来处理。
(3)反冲运动中,由于有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所以系统的总动能增加。
2.讨论反冲运动应注意的三个问题
(1)速度的方向性:对于原来静止的整体,当被抛出部分具有速度时,剩余部分的反冲是相对于抛出
部分来说的,两者运动方向必然相反。在列动量守恒方程时,可任意规定某一部分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
则反方向的这一部分的速度就要取负值。
(2)速度的相对性:反冲运动的问题中,有时遇到的速度是相互作用的两物体的相对速度。但是动量
守恒定律中要求速度是对同一惯性参考系的速度(通常为对地的速度)。因此应先将相对速度转换成对地的
速度,再列动量守恒定律方程。
(3)变质量问题:在反冲运动中还常遇到变质量物体的运动,如在火箭的运动过程中,随着燃料的消
耗,火箭本身的质量不断减小,此时必须取火箭本身和在相互作用的短时间内喷出的所有气体为研究对象,
取相互作用的这个过程为研究过程来进行研究。
电通方法
[典例]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从高处自由下落,当物体下落h距离时突然炸裂成两块,其中质量为
m,的一块恰好能沿竖直方向回到开始下落的位置,求刚炸裂时另一块的速度v2o
[思路点拨]
(1)物体炸裂瞬间内力远大于外力,竖直方向上动量近似守恒。
(2)质量为皿的一块恰好能沿竖直方向回到开始下落的位置,则其炸后的速度方向竖直向上,大小与
物体炸裂前瞬间速度大小相等。
[解析]取竖直向下的方向为正方向,炸裂前的两部分是一个整体,物体的动量为P=mv=nr网
刚炸裂时向上运动并返回到开始下落位置的一块质量为皿,其速度大小与炸裂前相同,动量方向与规
定的正方向相反。
Pi=miVi=-mi^/2gh
由动量守恒定律有
mv=miVi+(m-nh)v2
联立解得:V2=吐旦厢
m-nil丫
由于V2>0,说明炸裂后另一块的运动方向竖直向下。
[答案]方向竖直向下
'爆炸碰撞
都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突然发生,相互作用的力为变力,作用
过程
时间很短,平均作用力很大,且远大于系统所受的外力,所以
特点
可以认为碰撞、爆炸过程中系统的总动量守恒
相由于碰撞、爆炸过程相互作用的时间很短,作用过程中物体的
同过程位移很小,一般可忽略不计,因此可以把作用过程看做一个理
点模型想化过程来处理,即作用后物体仍从作用前瞬间的位置以新的
动量开始
能量
都满足能量守恒,总能量保持不变
情况
不
动能有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动能,动能会弹性碰撞时动能不变,
同
情况增加非弹性碰撞时产生内能
点
■通题组
1.小车上装有一桶水,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如图16-5-1所示,桶的前、后、底及侧面各装有一
个阀门,分别为%、S2、S3、8(图中未画出),要使小车向前运动,可采用的方法是()
图16-5-1
A.打开阀门&B.打开阀门Sz
C.打开阀门S3D.打开阀门&
解析:选B根据水和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原来系统动量为零,由0=m水v水+m车v车知,车的运
动方向与水的运动方向相反,故水应向后喷出,选项B正确。
2.(多选)设斜向上抛出的物体在通过轨迹的最高点位置时,突然炸裂成质量相等的两块,已知其中
一块沿原水平方向做平抛运动,则另一块的运动可能是()
A.反方向的平抛运动B.斜上抛运动
C.自由落体运动D.原方向的平抛运动
解析:选ACD因为在最高点位置时炸裂成两块,所以在炸裂的过程中竖直方向的速度为零,水平方
向上动量守恒,由于只知道其中一块沿原水平方向做平抛运动,所以另一块在水平方向上的速度不确定,
可能向前,可能向后,也可能为零,故选项A、C、D正确。
3.一个静止的质量为M的不稳定原子核,放射出一个质量为m的粒子。
(1)粒子离开原子核时速度为vo,则原子核剩余部分的速率等于.
(2)粒子离开原子核时相对原子核的速度为vo,则原子核剩余部分的速率等于。
解析:由于放射过程极短,放射过程中其他外力均可不计,整个原子核系统动量守恒。
(1)设原子核剩余部分对地反冲速度为V,,由于原子核原来静止,故放射出的粒子的动量大小等于
原子核剩余部分的动量大小,有
mvo=(M—m)v,,所以v,=才三片。
(2)设原子核剩余部分对地的反冲速度为V,,则粒子对地速率丫=皿一/,由动量守恒定律有:
m(vo-vz)=(M—m)vz
所以v'=詈
mvo
答案:(1)
M-m
考点二"反冲运动中的“人船模型”
a通知识
i.“人船模型”问题的特征
两个原来静止的物体发生相互作用时,若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则动量守恒。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
任一时刻两物体的速度大小之比等于质量的反比。这样的问题归为“人船模型”问题。
2.运动特点
两个物体的运动特点是“人”走“船”行,“人”停“船”停。
3.处理“人船模型''问题的两个关键
(1)处理思路:利用动量守恒,先确定两物体的速度关系,再确定两物体通过的位移的关系。
①用动量守恒定律求位移的题目,大都是系统原来处于静止状态,然后系统内物体相互作用,此时动
量守恒表达式经常写成mivi-m2V2=0的形式,式中vi、V2是!m、叱末状态时的瞬时速率。
②此种状态下动量守恒的过程中,任意时刻的系统总动量为零,因此任意时刻的瞬时速率VI和V2都
与各物体的质量成反比,所以全过程的平均速度也与质量成反比,即有mm-m2V2=0。
③如果两物体相互作用的时间为t,在这段时间内两物体的位移大小分别为xi和xz,则有
0,即miXi-ni2X2=0o
(2)画出各物体的位移关系图,找出它们相对地面的位移的关系。
Q通方法
[典例]质量为M的热气球吊筐中有一质量为m的人,共同静止在距地面为h的高空中。现从气球上
放下一根质量不计的软绳,为使此人沿软绳能安全滑到地面,则软绳至少有多长?
[思路点拨]
(1)人沿软绳下滑过程中人和热气球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2)人至地面时,气球到地面的距离为软绳的最短长度。
[解析]如图所示,设绳长为L,人沿软绳滑至地面的时间为t,Q」由图可知,L=x
人+x球。设人下滑的平均速度为v人,气球上升的平均速度为v球,|由动量守恒定
律得:
0=M?媒一巾©人,即0=M
,0=M.r球—7打.r人,又有.T人+工琛=L,r人=人,解以
M+DL
77-八
[答案]M
“人船模型”的推广应闲一
(1)对于原来静止,相互作用过程中动量守恒的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无论沿什么方向运动,“人船
模型”均可应用。
(2)原来静止的系统在某一个方向上动量守恒,运动过程中,在该方向上速度方向相反,也可应用处
理人船模型问题的思路来处理。
qj整题组
1.质量为m、半径为R的小球,放在半径为2R、质量为21n的大空心球内,大球开始静止在光滑水平
面上。当小球从如图16-5-2所示的位置无初速度沿内壁滚到最低点时,大球移动的距离是()
图16-5-2
解析:选B由水平方向动量守恒有mx小球一2mx大球=0,又x小球+x大球=R,所以x大球=1,选项B正
确。
2.有一条捕鱼小船停靠在湖边码头,小船又窄又长(估计重一吨左右),一位同学想用一个卷尺粗略
测定它的质量,他进行了如下操作:首先将船平行码头自由停泊,然后他轻轻从船尾上船,走到船头后停
下,而且轻轻下船,用卷尺测出船后退的距离d,然后用卷尺测出船长L。已知他身体的质量为m,则小
船的质量为多少?
解析:如图所示,设该同学在时间t内从船尾走到船头,由动0量守恒定律知,
人、船在该时间内的平均动量大小相等,即:牛d
又:x人a-d匚n广士二
解得:M=m*
m(L-d)
答案:
百篇律闭唳淮也■课后层级训练,步步提升能力
一、基础题号熟
1.(多选)下列属于反冲运动的是()
A,喷气式飞机的运动B.直升机的运动
C.火箭的运动D.反击式水轮机的运动
解析:选ACD选项A、C、D中,三者都是自身的一部分向一方向运动,而剩余部分向反方向运动,
而直升机是靠外界空气的反作用力作为动力,所以A、C、D对,B错。
2.运送人造地球卫星的火箭开始工作后,火箭做加速运动的原因是()
A.燃料燃烧推动空气,空气反作用力推动火箭
B.火箭发动机将燃料燃烧产生的气体向后推出,气体的反作用力推动火箭
C.火箭吸入空气,然后向后推出,空气对火箭的反作用力推动火箭
D.火箭燃料燃烧发热,加热周围空气,空气膨胀推动火箭
解析:选B火箭的工作原理是反冲运动,火箭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从尾部迅速喷出时,使
火箭获得反冲速度,故正确选项为瓦
3.人的质量m=60kg,船的质量M=240kg,若船用缆绳固定,船离岸1.5m时,船边沿高出岸h,
人从船边沿水平跃出,恰能上岸。若撤去缆绳,人要从船边沿安全水平跃出上岸,船离岸约为(不计水的
阻力,人两次消耗的能量相等)()
A.1.5mB.1.2m
C.1.34mD.1.1m
解析:选C船用缆绳固定时,设人水平跃出的速度为v。,则x°=v°t,t='玲。撤去缆绳,由水平
方向动量守恒得0=mvi—Mv2,两次人消耗的能量相等,即动能不变,!mv?=|mv^+|MvL解得v尸
M+m
V。,故xi=vit=\gx0=L34m,选项C正确。
4.如图1所示,质量为M的小船在静止水面上以速率V。向右匀速行驶,一质量为m的救生员站在船尾,
相对小船静止。若救生员以相对水面速率v水平向左跃入水中,则救生员跃出后小船的速率为()
m、
C.Vo+^(¥o+v)D.vo+^(zv-v)
Mo
解析:选C根据动量守恒定律,选向右方向为正方向,则有(M+m)vo=Mv'一mv,解得v'=vo+^(vo
M
+v),故选项C正确。
5.(多选)一平板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甲、乙两人分别站在车的左、右端,当两人同时相
向而行时,发现小车向左移,贝(K)
A.若两人质量相等,必有VQVN
B.若两人质量相等,必有v"vz
C.若两人速率相等,必有mQmz
D.若两人速率相等,必有m甲<mz
解析:选AC甲、乙两人和小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且总动量为零,甲动量方向向右,小车动量
方向向左,说明Ip甲I=Ip"+Ip车I,即m”甲>mz,vZ,若m甲=111乙,则vQvz.,A对,B错;若v>?=v
乙,则m甲>mz.,C对,D错。
6.如图2所示,装有炮弹的火炮总质量为炮弹的质量为叱,炮弹射出炮口时对地的速率为v。,若
炮管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0,则火炮后退的速度大小为(设水平面光滑)()
图2
ID2Vo
B.
mi—叱
m2Voeos6nhvocos6
D.------
mi-ni2
解析:选c炮弹和火炮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0=1112Voeose-Cm-^v,得v=®v℃os°
mi—n)2
故选项c正确。
二、能力题畲通
7.在太空中有一枚相对于太空站静止的质量为M的火箭,突然喷出质量为m的气体,喷出的速度为
V。(相对于太空站),紧接着再喷出质量也为m的另一部分气体,此后火箭获得的速度为v(相对于太空站),
火箭第二次喷射的气体的速度多大(相对于太空站)?
解析:题意中所涉及的速度都是相对于太空站的,可以直接使用动量守恒定律,
规定V。的方向为正方向,贝!|:
第一次喷气后:O=mvo—(M—m)vi,
0=尸,Vi与正方向相反
M-m
第二次喷气后:一(M—m)vi=mv2—(M—2m)v,所以V2=g—2)v—vo。
答案:见解析
8.在砂堆上有一木块,质量M=5kg,木块上放一爆竹,质量m=0.10kg»点燃爆竹后木块陷入砂
中深5cm,若砂对木块运动的阻力恒为58N,不计爆竹中火药质量和空气阻力。求爆竹上升的最大高度。
(g取10m/s2)
解析:火药爆炸时内力远大于重力,所以爆炸时动量守恒,取向上的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
得
mv—Mv'=0①
(式中V、V,分别为爆炸后爆竹和木块的速率)
木块陷入砂中做匀减速运动到停止,其加速度大小为
a=F^Mg=58^50m/s2=16②
M0
木块做匀减速运动的初速度
v'=V2as=^2X1.6X0.05m/s=0.4m/s③
代入①式,得v=20m/s.④
爆竹以初速度v做竖直上抛运动,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丫22。2
h=m=20in©⑤
2og20
答案:20m
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
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
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项选择题
1.如图,斜面光滑的斜劈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放在斜劈上的物体受到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F作用,沿斜
面向下运动,斜劈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面对斜劈没有摩擦力作用
B.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C.若F增大,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也增大
D.若F反向,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也反向
2.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其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468〃$
A.8s末,甲、乙两车相遇
B.甲车在0~4s内的位移小于乙车在4~8s内的位移
C.4s末,甲车的加速度小于乙车的加速度
D.在0~8s内,甲车的平均速度小于乙车的平均速度
3.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小球所受重力为G,平衡时小球在A处.今用力F竖直向下压小
球使弹簧缩短x,让小球静止在B处,则()
A.小球在A处时弹簧的弹力为零
B.小球在B处时弹簧的弹力为kx
C.小球在A处时弹簧的弹性势能较大
D.小球在B处时弹簧的弹性势能较大
4.手持较长软绳端点0以周期T在竖直方向上做简谐运动,带动绳上的其他质点振动形成简谐波沿绳水
平传播,示意如图。绳上有另一质点P,且0、P的平衡位置间距为L。t=0时,0位于最高点,P的位移
恰好为零,速度方向竖直向上,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简谐波是纵波
B.该简谐波的最大波长为2L
C.£=T上时,P在平衡位置上方
8
3T_
D.£=一时,P的速度方向竖直向上
8
5.以下关于物理学的发展史,不正确的表述是
A.爱因斯坦提出的光子说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
B.卢瑟福对a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C.居里夫妇发现钵、镭等都具有放射性
D.查德威克通过实验发现了质子
6.有两个处于基态的氢原子A、B,A静止,B以速度为与之发生碰撞。碰撞后二者的速度匕4和%在一条
直线上,碰撞过程中部分动能有可能被某一氢原子吸收,从而使该原子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然后,此原
子向低能态跃迁,并发出光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已知氢原子能级公式为耳=与,基态能量为4=-13.6eV,则吸收的动能为10eV时,原子可以跃迁
n
到激发态
B.若该原子吸收动能从基态跃迁到n=4的激发态后,最多可以发出6种频率不同的光子
C.要求发生上述现象时B原子的碰撞之前的速度最小,则两原子应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
D.氢原子吸收的动能只有大于氢原子基态能量时,才可能发出光子
二、多项选择题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相同的氢气和氮气,氢气分子比氮气分子的平均速率大
B.夏天荷叶上水珠呈球形,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使其表面积收缩的缘故
C.当理想气体的体积增加时,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大
D.将碳素墨水滴入清水中,观察到布朗运动是碳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E.容器内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则单位时间内撞击容器壁的分子数增加
8.某实验小组用图甲所示电路研究a、b两种单色光的光电效应现象,通过实验得到两种光的光电流I与
电压U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
■口
A.两种光的频率以〉心
B.金属K对两种光的逸出功吟外
C.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区〈琮
D.若a光可以让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电离,则b光一定也可以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对任何宏观自然过程进行方向的说明都可以作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
B.做功使系统状态通过绝热过程发生变化,做功的数量只由过程始末两个状态决定,而与做功的方式无
关
C.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气体的分子数密度随体积增大而减小,因此饱和气压也随体积增大而减小
D.各种晶体的微观结构中,其原子(或分子、离子)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具有空间上的周期性
E.从微观角度来看,气体压强的大小跟两个因素有关:一个是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一个是分子数平均
密度
10.绝缘光滑斜面与水平面成a角,质量叭带电荷量为-q(q>0)的小球从斜面上的h高度处释放,初
速度为v。(v„>0)方向与斜面底边MN平行,如图所示,整个装置处在匀强磁场B中,磁场方向平行斜面
向上.如果斜面足够大,且小球能够沿斜面到达底边MN.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小球在斜面做变加速曲线运动
B.小球到达底边MN的时间W'Wu
tim
()1R,—
C.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取值范围为中
I晔09^
0<B<———
D.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取值范围为个
三、实验题
11.如图甲所示,在均匀介质中P、Q两质点相距d=0.4m,质点P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t=0
时刻,P、Q两质点都在平衡位置,且P、Q之间只有一个波峰.求波可能的传播速度的大小.
12.如图所示,一根直杆与水平面成9=37。角,杆上套有一个小滑块,杆底端N处有一弹性挡板,板面
与杆垂直,现将滑块拉到M点由静止释放,滑块与挡板碰撞后以原速率弹回。已知M、N两点间的距离d=0.5m,
滑块与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11=0.25,g=10m/s2,取sin37°=0.6,cos37°=0.8,求:
(1)滑块第一次下滑的时间t;
(2)滑块与挡板第一次碰撞后上滑的最大距离x。
四、解答题
13.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了AB、BPC、CA三个变化过程,回到初始状态。已知在p-V图象
中AB是一段以0'点为圆心的圆弧,理想气体在状态A时的温度为27℃。求:
①从A到B过程中,气体是吸热还是放热?请简要说明理由。
②理想气体状态P时的温度Tp»
14.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质点振动的振幅为10cm。P、Q两点的坐标分别为-1m
和-9m,波传播方向由右向左,已知t=0.7s时,P点第二次出现波峰。试计算:
①这列波的传传播速度多大?
②从t=0时刻起,经多长时间Q点第一次出现波峰?
③当Q点第一次出现波峰时,P点通过的路程为多少?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123456
答案BBDCDC
二、多项选择题
7.ABE
8.CD
9.ABD
10.BD
三、实验题
11.波速可能为:J4111&vv-Jms
12.(1)0.5s;(2)0.25m
四、解答题
13.①从A到B过程中气体是放热过程②7;=225K
14.①v=10m/s②t=l.Is③L=0.9m
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
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
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项选择题
1.现在的物理学中加速度的定义式为a=九二九,而历史上有些科学家曾把相等位移内速度变化相等的单
t
向直线运动称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现称“另类匀变速直线运动”),“另类加速度”定义为A=生二也,
s
其中V。和V,分别表示某段位移S内的初速度和末速度。A>0表示物体做加速运动,A<0表示物体做减速运
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A不变,则a也不变
B.若A不变,则物体在位移中点处的速度比也力■大
2
C.若a不变,则物体在中间时刻的速度比九士”大
2
D.若a>0且保持不变,则A逐渐变小
2.点电荷固定在0点,E表示该点电荷产生电场的电场强度,r表示距点电荷的距离,场强E与[的函
数关系如图中a所示,长时间放置后点电荷漏电,场强E与4函数关系如图中b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r
是
A.点电荷b状态的电量为a状态电量的1
3
B.图象的斜率为点电荷的电荷量
C.同一位置,a状态的电场与b状态电场方向相反
D.同一位置,a状态的场强为b状态场强的9倍
3.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有两个材料完全相同的物体相互接触,如图所示,已知M>m,第一次用水平力F
由左向右推M,物体间的作用力为N”第二次用同样大小的水平力F由右向左推m,物体间的作用力为Nz,
则()
F—MJIN“—F
A.NI>N2B.N,<N2
c.N,=N2D.无法确定
4.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开始,经历等温或等容过程ab、be、cd、da回到原状态,其7图象
如图所示。其中对角线ac的延长线过原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气体在状态b时的压强大于它在状态d时的压强
B.气体在状态a时的内能大于它在状态c时的内能
C.在过程be中气体向外界放出的热量等于外界对气体做的功
D.在过程cd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等于气体对外界做的功
E.在过程ab中外界对气体做的功等于在过程cd中气体对外界做的功
5.如图所示,半球形物体A和光滑小球B紧靠着放在一固定斜面上,并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水平力卜沿物
体1表面将小球9缓慢拉至物体A的最高点,,物体,'始终保持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3个力的作用
B.小球R对物体的压力大小始终不变
C.物体A受到斜面的摩擦力大小一直减小
D.物体△对小球B的支持力大小一直增大
6.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质量可忽略不计的定滑轮,绳的一端系一质量m15kg的重物,重物静止于
地面上,有一质量打1()收的猴子,从绳子的另一端沿绳向上爬,如图所示,不计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
在重物不离开地面的条件下,猴子向上爬的最大加速度为S取10nl()
口
A・25ms*B.5ms-C-]()ms'D.15m/s'
二、多项选择题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蔗糖受潮后粘在一起形成糖块,粘在一起的糖块是非晶体
B.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有些晶体在不同方向上的导热性能不同
C.有的物质在不同的条件下能够生成不同的晶体。是因为组成他们的微粒能够按照不同规则在空间分布
D.在合适的条件下,某些晶体可以转化为非晶体,某些非晶体也可以转化为晶体
E.在熔化过程中,晶体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也保持不变
8.经长期观测,人们在宇宙中已经发现了“双星系统”,“双星系统”由两颗相距较近的恒星组成,每
个恒星的线度远小于两个星体之间的距离,而且双星系统一般远离其他天体.如图所示,两颗星球组成的
双星,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连线上的0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现测得两颗星之间的
距离为L,质量之比为叫:m2=3:2.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Z、
/
叫)4一丁;
\、一」/
、、,
A.nu,mz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之比为3:2
B.mom2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之比为1:1
C.nh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2L/5
D.mz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3L/5
9.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有等大的质量分别为M=0.6kg,m=0.2kg的两个小球,中间夹着一个被压缩的
具有Ep=10.8J弹性势能的轻弹簧(弹簧与两球不相连),原来处于静止状态。现突然释放弹簧,球m脱
离弹簧后滑向与水平面相切、半径为R=0.425m的竖直放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