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_第1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_第2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_第3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_第4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教案

1大青树下的小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绒”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早晨、穿戴、

鲜艳”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的学

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课前准备:

1.学生查找与课文有关的资料,预习课文。

2.教师准备好相关的图片、道具和生字词的卡片。

3.准备生字书写的多媒体演示。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出示资料袋中的图片)瞧,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

来了许多小学生,他们分别是哪个民族的,让他们自我介绍一下吧!安排几位学生戴上相关民族的头饰,

学生简单介绍这些民族的资料。

教师相机出示相关词语: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

二、顺势切入,初读课文

1.清晨,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早早地起了床,迎着朝阳,踩着露珠,蹦蹦跳跳,高高兴兴

地朝同一个地方走去,他们要去哪呀?(大青树下的小学)对,那可是一个充满欢笑,美丽而可爱的地

方,今天咱们一起去走一走,看一看,保证你们去了就舍不得离开。

2.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3.趣味识字词

(1)出示词语:早晨、穿戴、鲜艳、服装、打扮、校园、敬爱、国旗、敬礼、铜钟、教室、朗读、

安静、树枝、这些、好奇、招引、古老、粗壮、枝干、影子

(2)指名读,正音。

(3)开火车,练读。

(4)做游戏巩固字词。

a.“贴字”游戏:教师出示图片,请小朋友根据图片找到和图片有关的生词。

b.玩找字游戏:抽出生字,教师读生字,小朋友找到相应的卡片贴在黑板上。

4.同桌相互听读课文,在读中巩固识字。

5.朗读感悟

(1)学生逐段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同桌间互相说说读了这一段知道了些什么?

(3)组织朗读比赛,你最喜欢读哪段,读出你的感情来。

第二课时

一、朗读感悟

1.读读说说,学习第一自然段。

a.自读感悟

请同学们轻声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根据下列提示展开想象,读后交流描述:

早晨,同学们来上学了,我好象看到了这样的情景……

学生读后交流描述。

b.指导朗读:早晨的校园多美啊,你喜欢这时的校园吗?那么就把你的喜欢的情感用你的朗读来表

达出来吧。

学生自读自练,指名交流。

2.读读说说演演,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a.你喜欢这所小学吗?

分组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说出喜欢的理由,如:上课时,学生读课文非常好听;下课时,他们尽情

嬉戏,非常快乐等等。

b.这读书的声音究竟有多好听啊?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

引导学生理解“窗外十分安静……”一句,体会正因为同学们读书的声音非常好听,所以树枝不摇

了,鸟儿不叫了,蝴蝶不飞了,猴儿也来了。

c.情景表演:几个小朋友分别扮演树枝、鸟儿、蝴蝶、猴子,请“它们”做评委,其他小朋友有感

情朗读第二、三自然段,如果读得好的话,“它们”就如课文所示,围拢过来静静地聆听。

d.激情朗读:同学们读得可真好,为了鼓励大家,今天老师允许大家一起和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小朋

友一起做游戏,你想玩什么?

引导学生口述,再朗读该部分。

3.读读画画,学习第四自然段。

a.同桌互读。

b.联系前面的课文,带着你的感情,放飞你的想象,画画你脑海里的大青树下的小学。

二、复习生字

1.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通过已学过的生字帮助巩固新学生字,注意渗透偏旁表义的思想。

2.边用课件演示要求写的十三个字,边指导书写。

3.学生写字,教师相机指导,组织评议。

三、拓展活动

大青树下的小学的许多学生都很想和大都市的小朋友交个笔友,他们很想知道你们是否喜欢他们热

爱的小学,也很想了解你们的生活。请小朋友们给他们写封信,这样他们就可以通过你们获得更多的信

息了。

学生写信后在学习园地里展示。教师从媒体上寻找信息,选择一所边疆小学的学生与本班同学开展

“手拉手结对子”活动。

板书设计:

1大青树下的小学

穿戴不同语言不同

共同学习共同游戏

2花的学校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假”。

2.通过诵读课文,展开想象,感悟、积累语言;感受花孩子的活泼、调皮;想象花的学校是什么样

子的,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3.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感受大自然的花富有的灵性、童真童趣。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的内容。

教学难点:

学生对“花的学校”的了解,对重点句子意思的理解。

教学准备:

有关泰戈尔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出示泰戈尔的名句,学生赏读。

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但鸟儿已经飞过。一一泰戈尔

2.简介作者泰戈尔。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年一1941年),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

主义者。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四个人》《家庭与世界》《园丁集》《新月集》《最

后的诗篇》《戈拉》《文明的危机》等。

1861年5月7日,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13岁即能创

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1878年赴英国留学,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活动。1884至1911年担任梵社

秘书,20年代创办国际大学。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1941

年写作控诉英国殖民统治和相信祖国必将获得独立解放的遗言《文明的危机》。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质疑。

2.听课文朗读录音,认真听生字的发音。

3.检查生字学习的情况。

4.学习课文中的新词。

三、再读课文

1.同桌合作读文。

2.汇报朗读,点评。

3.全班齐读,熟悉课文。

四、学写生字

1.出示本课要写的8个生字,观察每个字的特征。

2.指导几个生字在书写时要注意的地方。

3.认真书写,强调书写的姿势。

4.评价书写情况,展示作业。

五、课堂小结

你读了《花的学校》这一课,有什么感受呢?

六、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画一幅花的学校。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认读本课生字。

2.检查朗读课文的情况。

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分大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由回答,说话练习:

什么时候,花孩子会从无人知道的地方跑出来呢?花孩子又是什么样子呢?

3.你在学校里最开心、最快乐是什么时候?

讨论交流,进行说话练习。

4.说说花孩子的妈妈是谁?

谈谈自己的理解。

三、展示绘画,指导朗读

1.请同学们把上节课布置大家画的花的学校展示出来。

介绍自己想象中的“花的学校”。

2.点评学生绘画。选择一段配画朗读。

四、介绍作者,推荐阅读

1.介绍作者泰戈尔。

自由阅读“资料袋”的内容。

2.推荐阅读《泰戈尔作品集》。

五、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优美而富有童趣,作者从花的身上产生了丰富的想象,我们以后也可以运用

拟人的手法来写植物,相信大家也会写得很有趣。

六、作业设计

1.把学生画的花的学校在教室的墙壁上展出。

2.课后阅读泰戈尔的作品。

板书设计:

2花的学校

跳舞狂欢

花孩子冲出来美丽、活泼、可爱、调皮

急急匆匆

3不懂就要问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掌握多音字“背、圈”。

2.能根据要求独立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习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对待学习的态度,学习他勤奋好学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勤奋好学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质疑激趣

1.(出示孙中山先生的画像)这位伟人,大家认识吗?他就是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

2.生简介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S),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

象,化名中山樵。他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

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创立《五权宪法》。他首举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

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写孙中山先生少年时候学习生活的课文。揭题:不懂就要问4.齐读课

题,质疑问难: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课文讲谁不懂?哪儿不懂?要

问谁?“不懂就要问"是谁说的?他为什么要这样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不明白的字词可查字典,查字典解决不了的问题可做上标记。读完

课文还可跟周围的同学小声议论议论。

2.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解决前面的问题及理解“私塾、戒尺、霎时、鸦雀无声”等

词语的意思)还有什么不懂的?

【私塾】旧时家庭、宗族或教师自己设立的教学处所,一般只有一个教师,采用个别教学法,没有

一定的教材和学习年限。

【霎时】极短的时间,片刻。

【鸦雀无声】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

【戒尺】旧时教师对学生施行体罚时所用的木板。

3.指名分读课文,正音。

4.在初步感知全文的基础上,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记叙的是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里读书,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而大胆向先生提出问题的故

事。)

三、研读课文,深入探究

1.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中的孙中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仔细默读课文,思考: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孙中山勤学好问?画出相关的词句。

3.集体交流阅读心得,并在交流中,及时解决学生先前提出的不懂的问题。

重点交流:

A.“照例”“流利”“壮着胆子”等词语中领悟到孙中山读书认真,学业完成得极为出色,表达了

他不满足己有的成绩,有进一步要求理解课文意思的愿望。

B.当孙中山提出问题后,学生的表情有什么变化?先生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

变化?从中可以体会到什么?(侧面描写,更突出了孙中山对待学习的认真、执著的态度)

C.向先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还要挨打呢?而今天的老师为什么却鼓励学生提问呢?(帮助学生区分清

楚:过去私塾封闭式的封建教育与今天民主开放式教育的不同。)

孙中山在那种棍棒教育下敢于提问,你体会到什么?(明确:孙中山当时就有宁愿挨打也要弄清道

理、勤学好问的可贵精神。)同时,解决孙中山“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的意思。

4.分角色朗读课文:四人小组一一全班交流。

5.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

6.读了这篇课文后,你想到了什么?

7.讨论交流:你在平时的学习中,怎样做到勤学好问?

四、拓展阅读,注重迁移

1.积累格言,明读书道理。

同学们,我这里有一些关于读书方面的格言,请你用心读一读,悟一悟,定会有收获。

①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②蜂采百花酿佳蜜,人读万卷知深理。

③书声歌声声悦耳,粉笔钢笔笔生花。

④恒心搭起通天桥,勤奋拨开智慧门。

⑤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⑥千古文章书卷里,百花消息雨声中。

⑦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2.布置作业。

A.迁移练习。用“不是糊里糊涂、壮大胆子、不懂就要问、弄清楚、连连点头”等词语写一段话来

赞扬一位同学的勤学好问精神。

B.收集有关孙中山先生的小故事。

C.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能不能找一些抄下来自勉呢?

板书设计:

3不懂就要问

私塾读书像唱歌

唯有一人壮胆问边学边问

学生惊呆静无声

戒尺拿起厉声道收获多

先生细讲学生听

口语交际:我的暑假生活

教学目标:

1.有表达的兴趣和自信,愿意把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交流。

2.用普通话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态度自然大方。

3.认真听别人讲话,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认真听别人讲话,同时把要讲的话说得清楚、明白,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了解学生暑假生活情况,准备本课挂图。

学生:回忆自己的暑假生活,可先对家人讲一讲,可以准备一些和故事有关的图片或实物。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刚刚过去的暑假,你是怎么度过的呢?你都经历了哪些新鲜事?讲给小伙伴们听听,好吗?

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我”的暑假生活。板书课题。

二、借图索“忆”

(一)

1.师(出示插图一):同学们,看看插图,图上画了什么?

2.生看图,同桌间交流图片内容。

3.师明确插图内容:“我”跟爷爷奶奶学会了做简单的农活。现在我会给菜地锄草,还会收割水稻……

你做过这些事情吗?是怎么做的?你能仿照上面的句子,说一说你所做的事情吗?把你的事情说给你

的同桌或小组同学听吧。

(二)

1.师(出示插图二):有同学在暑假里学会了做简单的事情,成了家人的小帮手,也有同学在这个

假期里开阔了眼界。请看这幅画:

爸爸带我去的游乐园。这是我第一次坐摩天轮,从空中往下看,视野一下子开阔了,地上的人和车

都变小了...

2.同学们,你们在暑假里都有哪些奇特的经历呢?把你的感受讲给小伙伴听听,可以互相提提意见。

3.分组交流,并选出本组中讲得最好的同学在班级中展示。

三、你说我说

1.各组推选代表到班上交流,发言代表可以借助你准备的图片或实物来使你的讲述内容更生动更清

晰。

2.评一评,看看谁把自己的经历说得最清楚,。

3.选出今天的“交际明星”。

四、总结收获

听了同学们的发言,你认为谁的暑假生活过得最有意义呢?为什么?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我”的暑假生活

有意义、有趣味

内容清楚

使用图片或实物

教学反思:

本次口语交际是同学们升入三年级后的第一次口语交际,学生年纪小,彼此间还不是很熟悉,大多

羞于表达或不知从何说起。所以教学过程中我借助课本插图,主要引导学生说自己所做过的事、所去过

的地方,从而帮他们找到话题,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课堂效果也由最初的沉闷转向后来的知

无不言、不言不欢。

习作:猜猜他是谁

教学目标:

L引导学生观察人物的外貌、性格和兴趣爱好。

2.学习通过人物的外貌、性格、兴趣爱好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3.培养学生通过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点:

学习描写人物的外貌、性格和兴趣爱好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写出人物的特点。

教具准备:

展示台、交互式电子白板、课件.

教学过程:

一、玩游戏,猜猜他是谁

1.看图猜人

课件出示经典故事人物图片:

猪八戒海绵宝宝光头强

2.读文猜人

(1)燕颔虎须,身长八尺,豹头环眼,声若巨雷,势如烈马,手提丈八点蛇矛,好不威风。(猜一

人名----张飞)

(2)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猜一

人名----关羽)

(3)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手举金箍棒--根,足踏云鞋皆相称。一双怪眼似明星,

两耳过肩查又硬。挺挺身材变化多,声音响亮如钟磬。

尖嘴龊牙弼马温,心高要做齐天圣。(猜一人物一一孙悟空)

3.同学们说说自己是怎样猜出上面的那些人物的?生生交流,尝试归纳识人方法。

4.师明确写人的要求:

通过刚才的游戏,同学总结一下,你要如何介绍才能让同学们很快地猜中你说的那个人?自己先想

一想,然后同桌交流一下。

(1)说相貌上与众不同的地方,并按一定的顺序。

(2)抓住性格、语言、行为及爱好的突出特点。

(3)讲清楚相应的具体事例。

二、介绍同学,交流讨论

1.想一想,我们可以从那些方面介绍一个人?(随机板书:外貌、性格、爱好以及优缺点等。)

2.在班级中选择一个同学,按照上在的方法,试着用几句话或一段话来介绍他/她,让其他同学来

猜一猜。

3.全班交流:别人是怎样评价这个同学的?你认为他最突出的一两个特点是什么?

4.同桌互说互评,尝试口头习作

(1)要求抓住一两个特点介绍一个同学。

(2)互相评议介绍得是否具体。

三、听范文,打开思路

1.老师朗读一篇介绍自己同学的文章,请同学们听清楚:

(1)老师从哪几方面介绍这个同学?是如何介绍的?

(2)为了能更突出特点,老师用了什么具体事例?

2.课件出示例文。

3.学生交流。

4.教师小结方法:

按一定顺序描写人物的外貌特征;抓住人物的主要特点,不必面面俱到;或通过具体事例来突出人

物的特点等。

四、学生习作

师:把刚才我们说过的话,用笔写下来,写好之后读一读,看看那些地方写得还不够清楚,再动手

改一改。要求:

1.写出突出与人物有关的一两个特点,把句子写清楚,文中不得出现你所介绍的人物的名字。

2.学生自主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板书设计:

习作:猜猜他是谁

特点

外貌

事例

教学反思:

开学的第一次习作课,我想重点是要让学生喜欢上表达,无论是口头的表达还是书面的表达,都得

想说敢说。上课前的看图猜人物,读文段猜人物,都是选取学生耳熟能详的内容,能引起学生兴趣,再

逐渐过渡到教材上的写人物片段的练习,使学生在说与思的练习过程中,逐步明白介绍他人的方法,抓

住人物突出的特征是最重要的手段。

第一单元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积累优美语句,认真地抄录在摘抄本上。

2.积累含近义词的四字词语,并能用它们说句子。

3.学会读好句子中的重要词语,学习有感情的朗读方法。

教学重、难点:

读好句子中的重要词语,学习有感情的朗读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平台

1.回顾本单元我们学过的课文,同学们都积累到了哪些好句子呢?指生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

2.师大屏幕出示:

“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我愿意我是一个更夫,整夜在街上走,提了灯去追逐影子。”

3.指名生读这两个句子,其它同学边听边思考:读了这两个句子,你想到了什么?

4.生在小组内交流。

5.师指生说自己的阅读体会。

6.师小结:阅读就是丰富我们精神世界的良方,而我们读到的好词好句就是改变我们精神世界的良

药。精彩的描写、深刻的道理、巧妙的用词……都可以是我们积累的内容。同学们一定要有一双慧眼,

去发现书中的精妙之处哟。

二、词句段运用

1.大屏幕出示:

搔头星脑披头散发范牙舞爪提心虽胆

面组耳赤手忙脚扎眼疾手怏口王舌燥

生自由读词语。指名生读词语,师相机正音。

生开火车读词语。

2.观察划横线的字,想一想:这些成语有什么特点?加横线的字之间是什么关系?

3.指生回答。

4.师小结:这八个词语中,每个词中划横线的两个字都是一组近义词。前面四个词是第一、三两字

为一组,后面四个词是第二、四两字为一组。

5.你还能说出和这些词语特点一样的词语吗?

6.请你在这八个词语中选一两个各说一句话。

三、朗读有方

1.师:同学们,我们读课文的时候不仅要读准确字音,还要读得有感情。可是,怎样朗读才是有感

情呢?怎样的朗读能更好地表达句子的意思呢?请看大屏幕,我们一起来试一试,看看谁读得更好。

出示相关句子: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

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2.学生自由读句子,想一想这几句话分别说了什么意思?

3.指生读句子,并说说自己对句子的理解。

4.师指导学生找出每一句话中突出句子意思的词语。

“真的”“一点儿”“就是”……

这些词语都需要读得重一些,句子的意思也很快的就明白了。

5.师小结:

我们把在表达感情上起重要作用的词语读得重一些,这样的朗读方法叫重(zhbng)读.重音一般是

把声音加强并配合音节的延长来表现的,有时为了突出某些词语还要一字一顿地读.但在表达幸福、温暖、

欣慰、体贴的情怀时,往往要把重音轻读,即读得反而比其他语句轻柔。

6.出示另一组句子,生练习。

第二课时

语文实践活动:给兴趣小组起名字

一、自主探究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名字,那个名字里有家人的希望,浓缩着家人对我

们的爱。孔子云:名不正,则言不顺。名字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好的名字,能让

人赏心悦目,能让人激情澎湃,能让人回味悠长。今天我们要来为我班的兴趣小组取一个名字,你准备

好了么?

2.生自学书上的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

3.师根据学生提问整理成如下自探提示:

同学们,看书上示例,给我们的兴趣小组也起一个响亮的名字,注意:1)抓住你所选

小组的活动特点;2)可加入一些富有个性的词语,体现出小组的特别来。

二、小组合作

1.师出示已有的小组名称:

篮球侠巧手剪纸组鲸鹏航模队探索者小队弈秋棋社

2.生在小组内讨论以上小组名称的特点。

3.指名生说自己的体会,师小结。

4.出示常见的小组名称,启迪生的思考。

5.学生自己设计名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选出一个最好的,再在班级中展示,让设计者说说自己

的创意思路。

6.师择优给小组命名。

三、拓展延伸

1.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2.作业:请你为我们的语文学习小组起一个响亮的名字吧!

第三课时

日积月累:古诗《所见》

教学目标:

1.认识“牧”、“振”、“鹏’等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理解古诗的意思。

3.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背诵并理解古诗含义。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具准备:

生字生词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瞧!夏天是山村最美的季节。天空那么蓝;远处是青青树林,池塘边,柳树上的嫩叶,

像刚洗刷过似的。一幅动人的画面印入了我们的眼帘。

2.出示挂图,看图了解诗意:

A.谁能把你所看到的说说给大家听听?(指名说图意)

B.师总结:夏季的一天,诗人在房间里闷热难当,昏昏欲睡:于是他走出房间,来到树林里。看见

整个树林枝叶繁茂,林间的小道上满是树荫,行走在这样的林间小道上,阵阵凉风迎面吹拂而来,好惬

意。作者很高兴的将自己看见的情境,用诗句记录了下来。诗名就叫《所见》,你知道这位诗人是谁?

(袁枚)

3.介绍作者

这位清代的诗人将他看到这动人的情景,用笔记录下来,写成了一首小诗《所见》。古诗

的魅力就在于能用最少的文字展现出丰富的画面。今天我们用读诗句、想画面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

释题:

见是什么意思?(看见)

所见就是?一一所看见的东西。是谁看见呢?前面要加上诗人的名字,就是对题目完整的解释了。

请一个同学把题目的意思完整说一遍。师配乐范读全诗。

二、初读古诗

1.指名读生字。出示:牧、骑、振、蝉、撷

2.记忆字形,“牧”字:左边是马意为牲口的代表,右边是音。是左形右声的字。蝉:形声。从虫,

单声。虫+单,它是一种特别可爱的小动物。夏天的时候,特别怕热,就趴在树上不停地叫,别称:“知

了”。

开火车读生字,组词。

让我们听听读古诗读得如何呢?

3.指名学生朗读全诗。

4.学生自读诗文,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欲:在诗中的意思是“想要

翻:“树阴”的意思。“林械”是指茂密的树林。

鸣:“叫”的意思。

捕:“捉”的意思。

三、精读古诗

1.读第一、二句。

(1)观察课文插图,这是怎样的一幅图?(放牛的孩子,骑在牛背上。)想象:牧童高兴地唱起了歌,

他的歌声怎么样?(优美动听、响亮的歌声在茂密的树林中振荡。)

(2)出示诗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跃。这可真是一个快乐的小牧童,你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

牧童此刻的心情呢?

这是一幅多美的图画呀!同学们想不想也欣赏一番呢?请大家闭上眼睛,听着音乐,随着老师描述,

想象自己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在一片茂密的树林里,有一条弯弯曲曲的林间小路,咦!路的那

头走来一头黄牛,牛儿吃得饱饱的,正晃悠悠地走着,背上还骑着一个十分可爱的小牧童,正走在回家

的路上,他口里唱着响亮的山歌,那清脆、愉快的歌声在树林里回荡着。)

是啊,让小牧童高兴的事可真不少,让我们和小牧童一起走进树林,大家边读边想,边读边看,瞧

瞧小牧童一路上都看到了什么风景。

A.美美的读一读。

B.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当时的情景.

2.读第三、四句。

(1)作者袁枚看到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听到那悦耳的歌声,正欣赏着,突然,一个小插曲出现了。

出示: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A.牧童在干什么?(观察他的表情。)

B.牧童怎么知道树上有知了?(学生找到“鸣”字。)

C.读到这里,你觉得牧童是个什么样的小孩?(活泼,顽皮,机敏,愉快,可爱……)

(2)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3)谁能把这有趣的一幕读出来呢?个人读、小组读。

3.多美的一首诗啊!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

A.配乐诵读,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

B.引导学生根据画面背诵。

C.美美的吟诵整首诗。(齐背、个别背、)

(4)牧童捉到蝉了吗?编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板书设计:

所见

(迷人的田园风光图)

牧童----黄牛

林槌----鸣蝉

教学反思:

学习本组教材的同时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广泛积累好词好名,养成随处有积累、巧记活用的好习惯。

在本单元学习园地的知识教学中,我着重引导学生积累:1.词句段运用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类型的观察

与发现,是一项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组词规律的练习,重点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两组词,它们之间的相似

与不同之处;2.给小组取名字则是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所以教学时要放手让学生去观察、议论、鼓励

学生发表个人见解,从而使学生体验发现的快乐,感受汉语的丰富。引导发现时我告诉学生不必用准确

的术语来表述,只用自己的话大致说清词语之间的关系即可,既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同时也让学生建

立学习语文的信心。

日积月累是要求积累古诗,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让学生读古诗、懂古诗含义、悟古诗意境、根据古

诗编故事,让学生在积累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但课堂容量有些大,在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理解情况

确定重要有知识点。

第二单元教案

4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径、斜、赠”等10个生字。会写“寒、霜、盖”等1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挑”。

2.过程与方法: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山行》。借助注释,理解诗

句的意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加学生有关传统文化方面的积累,感受诗中的秋意和诗情,激发学生学

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增加学生有关传统文化方面的积累,感受诗中的秋意和诗情,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学习《山行》

一、古诗激趣。

1.学生交流古诗,背诵古诗。

2.回忆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

(1)理解诗题,认识作者。

(2)解释词语,说说诗意。

(3)联系实际,发挥想象。

(4)感情朗读,体会诗境。

二、揭题。学习《山行》

1.认真读诗,想一想哪些你能读懂了?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交流。

(1)山行:在山路上行走。

(2)作者:杜牧(唐)(学生用课外知识交流对杜牧的认识,加深记忆,更方便的理解诗意。)

杜牧(803年一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

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

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

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

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

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3)交流:石径、坐、霜叶、红于、白云生处……

(学生发现交流,再结合学生质疑,解读古诗句。)

3.句子的理解。

A.石头铺成的小路弯弯曲曲,远远伸向已是深秋时节的山头。

B.山上白云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户人家。

C.因为留恋这枫林傍晚的美景而停下车来(观赏)。

D.秋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里盛开的红花还要鲜红。

4.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古诗的诗意。

(自己说、同桌说、指名说)

5.联系实际,发挥想象。

6.介绍古诗。

(可从小导游、小画家、小诗人等不同的视角,来表达古诗的意思。)

7.交流: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在朗读熟练的基础上,体会感情。(表达了作者对深秋山林景色的赞美与喜爱。)

8.美读古诗。

形式多样,体会情感。

三、作业。

背诵并默写古诗《山行》。

板书设计:

山行

山路绵长,山势高缓

白云深处,人家居住

停车喜爱,枫林晚景

远近相融,热爱自然

第二课时:学习《赠刘景文》

一、回忆导入,明确主题

1.同学们,四季更迭,秋天已然悄悄地来到我们跟前。关于“秋天”,我们以前学过不少课文,你

还记得吗?(学生背诵相关片断)

2.总结自己对秋天的经验。

按句式说话:“在我的印象中,秋天。”

3.在古代大诗人苏轼的心目中,秋天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诗《赠刘景文》.

二、初读古诗,感知诗意

1.配乐范读,想象画面。

2.读准、读通诗句。思考讨论: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荷、菊、橙、橘)

3.通读全诗,注意读出诗的节奏。

三、赏析诗句,把握诗蕴

1.夏日荷花是什么样子的?(当学生说不清时,可引导背诵已学课文《荷花》片断,课件出示“荷

叶”图,理解“擎雨盖。)到了秋末,荷花又变成什么样了?(出示“荷尽”图,理解“尽”。)

2.秋天的菊花在枯萎时与夏日的荷花有什么不同?(出示“菊残”图,理解“傲霜枝”)

3.比较两图,读前两行诗。你体会到了什么?

4.“菊残犹有傲霜枝”,菊花的精神,令诗人对秋天平添了一分敬畏,而秋天的果实更以她沉甸甸

的收获,令诗人对秋天偏爱有加。

(出示诗句: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读诗句,想想秋天除了“橙”和“橘”,还有哪些果实也成熟了?

(学生说不出时,可出示图片,展现秋天果实累累的画面……)

再读诗句,说说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

四、诵读全诗,体味诗情

1.学生自由吟诵,配乐朗读、背诵。

2.讨论:诗人赠给朋友刘景文的是什么?除了这首诗,还有什么?

3.阅读现代文《秋天的窗口》。

4.补充句段,或写一段话。

没有春花的明艳,没有夏日的葱郁,但是秋天有—有—,

有,秋天是美丽的。

虽然秋风萧瑟,秋叶飘零,但是秋天也有美好的一面,、、—

秋天是美好的。

六、课外延伸。

查找有关苏轼及其作品的资料,进一步了解苏轼其人其文其事。

板书设计:赠刘景文

荷勺菊残

■美在秋天(乐观向上)

橙黄橘绿

第三课时:学习《夜书所见》

一、交流资料,了解背景

1.学生交流课前所查阅的资料。

2.教师引述: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外。一个傍晚,他外

出散步,触景生情,便提笔写下了一首诗,大家想知道写了什么吗?

3.看图说话:(出示课文挂图)瞧,这就是叶绍翁所见到的情景,请大家仔细看图,说一说你们看

到了什么。

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放声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同桌互读: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桌听、互相评议、互相指点。

3.自学古诗: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字词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回指导。

5.课堂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决疑难问题。

三、再读感悟,体会情感

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画面: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2.小组交流,组内成员互相补充。

3.指名描述画面,教师可相机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4.体会情感:假如你就是这个离乡背井、独自在外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产生怎样的心情?

5.感情朗读:带着这样的情感朗读古诗。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

四、图文结合,熟读成诵

根据诗意,参照插图,熟读课文,练习背诵。

五、拓展活动

你还读过哪些诗人所作的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读或背给同学听听。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板书设计:

r梧叶寒声\

江秋风思乡之情

夜书所见儿童促织回忆童年

篱落灯

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教学目标:

1.认识“洼、印”等6个生字。会写“铺、泥”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文中的词语,并运用找近义

词的方法理解不懂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的比喻句。

3.感受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美丽,体会“我”对这条水泥道的喜爱。

教学重、难点:

在朗读中感受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美丽,体会“我”对这条水泥道的喜爱。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1.出示课题: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学生齐读。

2.思考:看到这个题目,你想到了什么,有什么疑问吗?

3.师总结:“水泥道”我们经常看见,但是“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一

起走进课文,去看看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初读课文,遇到课文中带拼音的生字多读两遍,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次。

2.学生试读,注意把生字读正确,有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可

以试着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

4.读完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你觉得这是一条怎样的“水泥道”?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学生自由谈,教师指导。

提示:这是一条美丽的水泥道。我从课文中“……”这几句话可以看出。

三、分组朗读,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四、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L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泥、Eh迟”,并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b.学生写字。

3.抄写本课中与生字有关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L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学生对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上学路上的这条水泥道是一条美丽的水泥道,那么它究竟

美在哪里呢?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

二、精读课文,感悟美丽

(-)学习第1—4自然段。

1.请各自轻声读第1—4自然段,想一想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学生读后交流。

3.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鼓励学生主动展示

自己)

4.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

(二)学习5—11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一部分。

2.说一说,读了这一部分,你知道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提示:我知道了水泥道上的“金色巴掌”其实就是梧桐树的叶子。

3.文章之所以写得这么美,是因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请你在这一部分找一找运用比喻修辞方

法的句子,并选择最喜欢的一个比喻句作简要分析。

出示比喻句:

(1)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

赏析:这里把水泥道上的“落叶”比作“彩色的地毯”,写出了落叶很多、很厚,并且颜色鲜艳、

美丽。

(2)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赏析:这句话把“法国梧桐树的落叶”比作“金色的小巴掌”,生动、形象而富有趣味,体现了作

者的童真、童趣。

(3)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

地蹦跳着、歌唱着……

赏析:这里把“棕红色的小雨靴"比作“棕红色的小鸟”,写出了“我”在铺满金色巴

掌的水泥道上尽情玩耍的快活情景,也表现出了“我”对这条水泥道的喜欢。

4.齐读第11自然段。说一说,你从这一段中感受到作者什么心情?

提示:说明作者十分喜爱这条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并且恋恋不舍的心情。

(三)学习第12—13自然段

L自由朗读这两个自然段,和第一、二自然段对比。

(首尾照应,点明门前的水泥道的美丽。)

2.齐读这两个自然段。

三、拓展练习

1.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写在积累本上。

2.“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多美的发现啊!你在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用几句

话写下来吧。

板书设计:

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金色巴掌一-►梧桐树的叶子美丽秋天

水泥道一-►上学路上美好童年

6秋天的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钥、匙、趁”等10个生字。

2.过程与方法:会写“盒、扇、邮”等13个字。能读写“清凉、留意、颜料”等词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第

2自然段。喜欢秋天,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对秋雨的喜爱。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1.能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体会作者在谴词造句方面的特点。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从“雨”开始说:

对于雨,同学们在不熟悉不过了,你们都见过怎样的雨呢?(蒙蒙细雨、倾盆大雨、瓢泼大雨、雷

阵雨……)

2.教师小结:春天,细雨如丝;夏天,大雨倾盆。秋天的雨又是怎样的呢?(教师版书课题。)

3.齐读课题。

二、听读课文,感知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通句子,把自己认为美的多读几遍。

2.把自己认为美的读给同桌听听。

3.快速阅读课文,看看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秋天的雨的?

(是一把钥匙,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

三、品读课文,想象动情

1.品读第一自然段。

(1)营造气氛,引导学生反复品读,谈谈自己对本段的看法。

(2)在品读时,注意读好“清凉和温柔”“轻轻地”“留意”,其中“留意”一词需引导学生理

解。(留心、在意等)

(3)想象画面:秋天的大门被打开以后,你最想看到的是什么?

2.品读第二自然段。

(1)引导学生朗读:秋天的大门打开后,作者首先看到的是什么?

(2)指名学生朗读后并回答。

(3)采取赛读的方式让学生欣赏性地朗读课文,喜欢哪一句就读哪一句,并把那一句所描写的景

物简单地画一画。

(4)品说文字:你觉得这一段中哪一句说得格外有趣?

(5)联系生活,丰富想象:你能联系家乡秋天的某一景物特色,像书上那样用美的语言表达出来

吗?

四、变读为述,积累语言

L师引:假如是在诗歌朗诵会上,你打算用怎样的方式把这两段内容朗诵给大家听?

2.让学生先在四人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进行朗诵练习。

3.指名学生上台进行表演性朗诵并评点。

五、识字写字

1.学习生字,交流学法。

2.观察生字,交流写字经验:怎样既正确又漂亮地写好这些生字,你有什么话要提醒大家?

3.练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1.听写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秋天的雨就象一位神奇的魔术师,有着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她把秋天的田野染得格外美丽,引

读第二自然段。

3.引导学生背诵第二自然段。

二、交流感悟,丰富想象

1.品悟、想象第3自然段内容。

a.教师引导:谁能说说你从第3自然段里,看到了秋天的雨里还藏着什么?

b.学生交流后,再围绕“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让学生想象:秋天的雨里还藏着哪些香味。

c.出示“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这句话,读后让学生说说小朋友的脚怎会被香味勾住?

d.转换角色,让学生进一步想象,交流感受:假如你当时在果树下、花丛中,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e.让学生带着这种美好的情感再读第3自然段,可让学生评赏谁读得好,以评促读。

2.品悟、想象第4自然段。

a.师转换话题:秋天的雨不光带来了色彩和香味,还挺会关心人的呢!谁来读读第4自然段?

b.多人次指名学生读后,可让学生说说,秋天的雨举起金色的小喇叭,他会对一些好朋友关心地说

些什么?

c.引导学生具体、丰富地想象后,可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经验积累,让学生说说:你还知道其他动植

物是怎样过冬的?

d.语言训练:出示说话卡片:“它告诉大家,。小喜鹊,小松鼠,小青蛙

,松柏,杨柳树叶,大家都在准备过冬了。”先让学生说说其它动植物是怎样

过冬的,然后讨论交流这些话如果放在文中放在哪里最合适。

3.学习第5自然段。

a.同学们,学习到这里,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秋天?

b.齐读第5自然段。指名说一说。

提示:美丽、丰收、欢乐

三、总结拓展

1.出示课文第1—4自然段的开头每句,让学生背诵课文,学生愿背哪部分就背哪部分。

秋天的雨,是一把。

秋天的雨,有一盒____________o

秋天的雨,藏着o

秋天的雨,吹起.>

2.想象一下,秋天的雨还会把颜色分给谁呢?照样子写一写。

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板书设计:

一把钥匙

一盒颜料

6秋天的雨藏着气味美丽丰收欢乐

一吹起喇叭

7听听,秋的声音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教学重、难点:

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教学准备:

录音带(适合做朗读背景音乐)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题导入

1.师:秋的脚步轻轻,可我们还是分明听到了秋的声音,不信,你听!(录音响起)同学们,请闭

上你们的眼睛,仔细聆听,想像一下,你的脑中会出现怎么样的画面。(音乐中师范读全诗)

2.你觉得这秋天的声音美吗?生:秋天的声音很美。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听听秋的声音吧,出示课题《听听,秋的声音》

请学生读课题,读得美一点。

二、欣赏朗读,感受诗情

1.学生初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2.检查

3.感知内容:你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学生回答

4.你最喜欢的是哪种声音?(是否可以小组合作学习)

(其中的一种因学生说了拿来体验感悟)(朗读和想象、说话结合)

(1)“刷刷”是黄叶道别的话音(看课件)

黄叶从树上一片一片地掉下来,你看着像什么?黄叶对大树妈妈说……

哦,你能用你的朗读把它们的飘飘泗洒表现出来吗。呵,多美的黄叶啊。

(2)“耀耀”蟋蟀振动着翅膀,和阳台告别的歌韵。蟋蟀要到哪儿去了呀?

(看课件)

蟋蟀在唱着...

朗读指导

(3)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他们在说些什么呢?(课件)

舍不得走,因为这儿的秋天很美丽。

朗读表现。

(4)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发出……的声音,(课件)

这是秋风送来的丰收的歌吟。秋风吹过,田野里、果园里……人们的心里……

你能用朗读表现么?

配乐朗读1一一4节。

5.听听,走进秋,走进这辽阔的音乐厅,你好好地去听秋的声音,你还能听到哪些秋的声音?

学生发散说,师引导到诗歌的形式,为写打下基础。用听听,秋的声音……这样方式来说。

师:是啊,秋的声音,我们已经说了好多,还有好多好多……把你听到的声音也像这个小诗人一样

把它们写下来好吗?

出示:听听,

秋的声音……

四人小组合作,写诗,每人一段,合成一首

展示:把小组合作写的诗,有感情地朗读给同学听,要把自己的心情也展示出来。

师小结:是啊,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饱满的

谷粒里,听到秋的声音,我们的心里多么一一()

就用我们的朗读来表达我们的喜悦吧!

感情朗读。

三、布置作业

1.为自己写的诗配上画。

2.搜集有关秋的诗歌,画面,歌等。

3.感受秋天写诗:看看,秋的色彩

闻闻,秋的味道

板书设计:

7听听,秋的声音

黄叶蟋蟀

大雁田野1>匆匆来去

习作:写日记

教学目标:

1.学习用真情写日记,知道日记的基本格式。

2.学习修改自己的日记。

3.记录生活中的点滴,感受写日记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学会写日记,掌握日记的基本格式。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日记的材料很丰富。

课前准备:

PPT课件、教师日记本、关于日记的儿歌、作文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平时写过日记吗?日记是我们的知心朋友、倾诉对象,把自己的喜怒哀

乐写在日记本中,坚持下去,你会变成一个细心的人,偶尔翻看日记会给你带来无穷的乐趣,也会使自

己的习作变得有声有色。这节课我们就一同走进日记。师板书课题:写日记。

2.生结合课题和图片,思考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纳为如下:(1)日

记的格式是怎样的?

(2)日记里可以写些什么?

(3)写日记有什么好处?

二、独具慧眼,发现日记妙处。

师过渡:日记,是一扇窗口。透过它,你可以看到一个迷人的世界。在那里,有和蔼可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