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酒泉市敦煌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2_第1页
甘肃省酒泉市敦煌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2_第2页
甘肃省酒泉市敦煌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2_第3页
甘肃省酒泉市敦煌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2_第4页
甘肃省酒泉市敦煌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肃省酒泉市敦煌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晚清以前,郑成功至多是以“遗民忠义”的“忠烈”形象受人景仰,也有人视之为“草寇”。但19世纪末20世纪初,因其“排满驱荷开拓”而备受国人推崇。这种现象主要反映了A.国人信仰推高了郑成功地位B.近代以来传统儒家思想式微C.国人对民族历史的重构以适应时代D.国人对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普遍认同2.面对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美国总统胡佛这样告诉他的秘书:“我们在萧条时期所遇到的困难,百分之九十是由恐惧引起的。”这反映出A.恐惧引起经济危机 B.政府不愿意承担反危机责任C.经济危机程度较轻 D.政府未看到经济危机的严重3.下表反映了1919年和1925年苏俄(联)农村每个成年人消费量(单位:千克)的变化情况。此变化主要是由于A.农业生产技术革新 B.政府减轻了农民负担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D.工业化建设全面开展4.殷商时期,巫风弥漫,祭祀鬼神的现象相当普遍;西周时期,当政者认为,执政必须注重重民众需求,即使上帝百神和先公先王也曾是考虑民众愿望的“至上神”。这一变化说明西周时期A.祭祀对象发生变化 B.民本思想逐渐显现C.平民地位有所提升 D.族权色彩日渐浓厚5.20世纪初,梁启超强调:“国家所最渴望者,为国包资格了鼓吹革命者亦认为:“夫立国于地球之上者,无国民则亡,有国民则强。”在当时思想家中,“中国自开国以来,未尝有国民”成为一种共识。这些看法A.有助于民族国家的发展 B.折射了军阀割据的现实C.体现了民族文化的自信 D.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兴起6.1883年,德意志帝国议会通过了第一部国家社会保障立法《疾病保险法》,对广大劳动者进行强制保险,其中工人所交的保险费用很少,只占每天工资的1.5%;1905年,德国实行高温工作限制,若超过28℃,每班工作不得超过6小时。这表明统一后的德国A.带有普鲁士专制传统 B.君主立宪政体正在逐步建立C.具有其历史的进步性 D.统治阶级极力维护自身利益7.下图为刊载于法国《世界报》的一幅政治漫画,反映了某一时期欧洲与美国关系的变化。该漫画反映出()A.美国与欧盟的同盟关系破裂 B.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C.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不可避免 D.世界控制权的争夺日益激烈8.周王朝时期设置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礼乐机构——春宫。当时不同场合、不同身份的人,不但礼仪有别,所用的音乐也不一样。例如祀天神,“乃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祭地时,“乃奏太簇,歌应钟,舞《咸池》”。又如天子祭祖用《雍颂》,士大夫则不能用。可见设置春宫最主要目的在于:A.巩固政权统治 B.加强等级观念 C.加强礼乐教育 D.普及乐理知识9.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智者学派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的兴废都是人为的产物,因此约束力也是相对的;而以苏格拉底为代表的保守派对智者学派的相对主义很顾忌,担心它会危及社会秩序和道德。这两派的争论A.有利于思想的进步 B.导致社会道德沦丧 C.引起城邦制度衰颓 D.推动民主政治确立10.下表依据严中平《中国棉纺织史稿》制作,反映了1913年至1922年中国直接进口各国棉布价值百分比情况,据此可知()1913年1914-1916年1917-1919年1920-1922年日本29.6%36.0%57.7%44.7%英国33.0%33.4%29.5%42.2%其他37.4%30.6%12.8%13.1%A.一战之前中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B.一战期间中国棉纺织业发展迅速C.一战以后英国在华贸易持续下降 D.一战期间日本扩大在华经济侵略11.梁启超对谭嗣同的精神阐释着重于两方面:早期的《谭嗣同传》若力阐发其舍生收义、拯救中众生的献身精神、博大胸怀及烈士形象;1920年的《清代学术概论》则主要弘扬谭氏“冲决网罗”、批判纲常名教、排斥尊古观念的“思想彗星"形象。出现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A.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B.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与洗礼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刺激 D.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壮大12.《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的基础,也是了解早期罗马社会的重要文献。我们可以从中了解A.罗马贵族为了维护特权排斥法律 B.罗马人常以法律为工具对外扩张C.罗马共和体制将被帝国体制取代 D.罗马人对公平与权利的追求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由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使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及相关的文化价值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为文明转型。例如一万年前,在人口和资源的压力下,人类从渔猎采集文明向游牧、农耕文明转型。标志性的技术突破是青铜器和铁器的出现。两千多年前,中国经过春秋战国五百年的混乱,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即“铁质农具+小农经济+君主官僚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的中国传统文明终于成型。后来,西方文明出现新的转型,开始了文艺复兴,发明了蒸汽机,展开了一场人类对自然重大的征服运动……迫使一切民族走向工业化之路……经过几百年的内外战争,逐步建立起了以自由中心的自由民主政体。——潘岳《可持续发展与文明转型》(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简述人类由低级文明向高级文明演进过程。分析影响文明转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材料二人类文明的显著变化发生在16世纪以后,对此有人写道:“在这些世纪里,一个条款的新欧洲正在崛起……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以及把自己的统治迅速扩大到全球的强大的民族国家的崛起,都发生在这些世纪里……安逸自在、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过去。”——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以后人类文明的进程发生了怎样的明显变化?19世纪中期至l9世界末,推动“生机勃勃的新欧洲”“崛起”的政治、经济因素主要有哪些?(3)19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由“注视着过去”到“开眼看世界”。归纳这一时期中国人“看世界”的角度或内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试分析这一时期两方文明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材料三当前,全人类正共同面临着的文明转型,如国没有新技术的革命性的突破,如果没有新的全球资源配置体系的革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矛盾将会迅速激化,人类就有可能越不过这次文明转型的门槛。——潘岳《可持续发展与文明转型》(4)进入20世纪末21世纪初,人类文明在政治、经济方面今天我现了什么新趋势?谈一谈我们应该怎样应对“新的文明转型”?14.(20分)新式学堂材料一1895年前,新式学堂仅仅分布于沿海七省,仅仅存在于少数口岸城市。1898年扩展到云、贵、川等内陆省份。20世纪初,蒙、新、藏等边远地区也纷纷创办学堂,新式教育覆盖全国。1905年后,基本形成了大学、高等专门—都市省垣,中学、师范—府治,高小—县城,初小—乡镇这样的学校与行政梯次配备的体系。学堂种类也在不断增加,在原有的语言、工艺、军事学堂的基础上,师范、法政学堂大批开办,实业学堂在农、工、商下又分出许多专科,还有专为一些阶级、阶层开设的学堂(如贫民学堂)。新式学堂推动了近代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群体意识、群体观念渐趋一致,他们投身社会变革的各种活动,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材料二中国乡村也出现另一现象,改寺庙为学堂蔚然成风,引起民众不满,江苏东台发生“改佛寺为学堂,乡民不悦而起”;而一些“劣绅莠士,借兴学为名,侵吞公款,致教育之声日堕,教育之信用全失”,浙江景宁县沙溪学堂的创办“以盐竹两捐为经费,均用强手段抽取,每年并计不下千余金”,凡此种种……。不少人鄙视新学堂,“学校里唱歌、体操和剪纸、拌泥等手中劳作,都是鬼混”。且新式学堂“近城镇入之,僻远不与;有势力者入之,寒微不与”。人们喋喋不休:“自学堂设立以来,不但老师宿儒坐困家乡,仰屋而叹,即聪慧弟子,亦多弃儒就商。凡入学堂者,莫不染乖戾之习气,动辄言平等自由,父子之亲,师长之尊,均置不问”。当时,中国乡村毁坏新式学堂屡见不鲜。——两则材料均摘自《<晚清改革与社会变迁>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我国自汉代就奠定了古代教育的传统,直至清朝末期才逐渐改变。中国古代教育的“传统”是什么?依据材料一说说“逐渐改变”的表现是什么?(2)读材料二,分类提取有关乡村毁学原因的信息(3)基于以上两则材料,谈谈你对新式学堂的看法。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C【解析】

材料信息是,晚清时期,被视为“草寇”的郑成功被国人推崇为“排满驱荷”民族英雄。这一转变适应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危机、统治危机空前严重的社会现实,是国人对民族历史的重构,故C正确;材料和国人信仰无关,故A错误;材料体现不出传统儒家思想式微,故B错误;D项错在“普遍认同”,故错误。【点睛】本题考查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解题的思维逻辑是“现象一一本质”。本题的现象是清末人们推崇“排满驱荷”的郑成功,这实质上反映出当时的民族危机和统治危机非常严重。2、D【解析】

胡佛总统告诉秘书的这句话说明总统对于危机很乐观,并没意识危机的严重,D正确;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引发危机,A错误;B与题无关,排除;1929年经济危机破坏大,空前严重,C错误。3、C【解析】

从1919年到1925年,苏俄(联)农村每个成年人消费量增加,说明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活跃了市场,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故C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农业生产技术革新问题,A错误;材料无法农民负担问题,排除B;1928年苏联工业化建设全面开展,D错误。4、B【解析】

由殷商到西周,由祭祀鬼神相当普遍到执政必须注重民众需求,说明到西周时期民本思想逐渐显现,故选B项;注重民众需求并不意味着祭祀对象发生变化和平民地位上升,排除AC项;材料中没有涉及族权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B。5、A【解析】

梁启超、资产阶级革命者以及当时思想家都在提倡国民的重要性,这种主张有助于民族国家的发展,A正确;B与题无关,排除;20世纪初正值民族危机,思想界多主张学习西方,对本民族文化自信心不足,而且国民这一概念也是西方的舶来品,C排除;梁启超并不主张革命,因此D与国民概念无直接因果联系,排除。6、C【解析】

材料反映了统一后的德国为劳动者提供了一定的社会保障,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劳动者和工人的利益,说明其有历史进步性,选项C正确;选项A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德国的君主立宪制在1871年就确立,排除B;德国的统治阶级是资产阶级和普鲁士容克贵族,但材料反映的是对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权益的维护,因此选项D排除。7、B【解析】

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这反映的是此时期欧洲与美国在经济领域的对抗关系,欧盟是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这一对抗恰恰体现了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当今北约框架下的美欧跨大西洋联盟关系趋于松散化和竞争性的一面凸显,同盟关系进一步恶化,但尚未破裂;C选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欧洲与美国在经济领域的对抗和竞争,不是对世界控制权的争夺。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8、A【解析】

依据“礼乐机构”“音乐”等可知材料论述的是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此制度是配合分封制实行,主要目的是用一系列等级规范制度来巩固政权统治,故A正确;BCD均不是礼乐制度制定的目的,排除。故选A。9、A【解析】

相对主义的提出本身否定权威,而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关于相对主义的分歧引发争论,这种争论有助于推进思想的进步,A正确;与商品经济发展相比,争论本身不能导致社会道德沦丧以及城邦制度衰退,排除B、C;民主政治建立于克里斯提尼改革时期,苏格拉底生活的时期是民主政治走向衰落时期,排除D。10、D【解析】

表格数据显示1913-1919年中国进口日本的棉布价值百分比逐年上升,说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趁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扩大了在华的经济侵略,故D正确;表格显示不出一战之前的政府政策,排除A;表格显示的是中国进口外国棉纺织品,不是国内纺织业发展状况,排除B;表格显示1922年英国贸易上升,排除C。故选D。11、B【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梁启超对谭嗣同精神阐释分别在不同时期侧重于具有献身精神的烈士形象及反抗封建的精神,结合材料关键信息“1920年”和当时的时代背景可知,这主要和新文化运动促进思想解放有关,B正确;马克思主义主要是强调的是暴力革命,A排除;一战于1918年11月就已经结束,C排除;D不属于主要原因,排除。故选B。12、D【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二铜表法》是平民和贵族斗争的结果,体现的是罗马人对公平与权利的追求,D选项符合题意。罗马贵族为了维护特权排斥法律的说法不符合史实,A选项排除。武力是罗马对外扩张的手段,B选项排除。罗马帝国建立的时间是公元前27年,C选项排除。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演进过程:渔猎采集文明到农耕文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因素:生产力的发展、科技进步;人类思想认识的进步(或人类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2)变化:欧洲日益兴起,中国开始落后;工业文明发展起来;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世界从彼此隔绝到日益连成一个整体。因素:政治因素: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进行,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广泛建立;经济因素:工业革命的推动,殖民扩张掠夺大量的财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逐渐形成。(3)变化:由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影响:政治: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经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化,中国开始卷入整个世界市场。思想:出现了新思潮和维新变法思想,引进自然科学。生活:衣食住行、生活方式、观念等变化。(4)新趋势:政治:多极化趋势。经济: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应对:加快科技进步与新技术的发展促进文明的进步;开发新能源建立新的资源配置体系;改革教育以适应新时期的需要;加大文明的交流与交融,促进和谐发展等。【解析】

(1)第一小问“演进过程”,依据材料一“人类从渔猎采集文明向游牧、农耕文明转型”“西方文明出现新的转型,开始了文艺复兴,发明了蒸汽机,展开了一场人类对自然重大的征服运动…迫使一切民族走向工业化之路”可以得出:由渔猎采集文明到农耕文明,再到工业文明。第二小问“因素”,依据材料一“标志性的技术突破是青铜器和铁器的出现”“开始了文艺复兴,发明了蒸汽机,展开了一场人类对自然重大的征服运动”可以得出:生产力的发展与科技进步、人类思想认识的进步(或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2)第一小问“变化”,依据材料二“一个条款的新欧洲正在崛起”“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以及把自己的统治迅速扩大到全球的强大的民族国家的崛起”“安逸自在、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过去”等信息,结合l6世纪以后的史实可知,其变化有欧洲日益兴起;中国开始落后;工业文明发展起来;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世界从彼此隔绝到日益连成一个整体。第二小问“因素”,结合19世纪中期至l9世界末欧洲的史实从政治、经济进行概括,即政治因素: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进行,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广泛建立;经济因素:工业革命的推动,殖民扩张掠夺大量的财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逐渐形成。(3)第一小问“变化”,实际上考查19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特点,结合19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史实可以得出:由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第二小问“因素”,结合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进程的影响从政治、经济、思想归纳即可。(4)第一小问“趋势”,结合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世界形势从政治、经济两方面进行回答即可。第二小问“应对”,结合所学可知,应对“新的文明转型”应加快科技进步与新技术的发展促进文明的进步;开发新能源,建立新的资源配置体系;改革教育以适应新时期的需要;加大文明的交流与融合,促进和谐发展等。14、(1)传统:以五经为代表的儒学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并主要以选拔官员为目的“逐渐改变”表现:采用新学制适应人的基本认知发展规律,选择教学内容以培养近代化的人才为目的,学校类型方面设置专科学校,注重对教师的培养,关注贫弱者的教育(2)信息:晚晴政治腐败导致乡村毁学:借办新式学堂搜刮民财;地方政府举措不当:占佛寺为学堂,冲击民众的传统信仰。新式学堂有沦为有权有势人场所的倾向;民众思想的保守:对新学新知的不理解;对新式学堂学生趋新言行的排斥,等等。(3)本小题采用以下四个方面来评分,分别是观点、史实、论述、组织,最后合成总分。①观点:ⅰ是否基于材料;ⅱ提炼材料;ⅲ是否新颖深刻(鼓励多元观点)②史实:ⅰ是否基于材料;ⅱ使用核心史实还是使用边缘史实;ⅲ是否完整使用核心史料③论述:ⅰ逻辑性(清晰、完整);ⅱ是否史论一致④组织:ⅰ连贯性(非列举);ⅱ科学性(准确使用学科术语)基本思路:晚清以来,随着西学东渐趋势的不断加深,甲午战争又意味“学器”的失败,民族危机使国人对中西政治、社会等各方面进行对比,逐步明确西方国家强盛的根源在于政治制度的先进。为此,要开启民智,融汇中西,开设新式学校是必要的途径(交代背景)。新式学堂在地域分布上日渐广泛,采用新学制适应人的基本认知发展规律,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以培养近代化的人才为目的,在学校类型方面设置专科学校。注重对教师的培养,关注贫弱者的教育(分析材料)。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传统士人阶层嬗变为近代知识分子群体,进而,群体意识、群体观念——民族观念和民族意识觉醒,如:康梁的变法图强、严复的物竞天择、孙中山的共和革命等,并随着近代新式学堂的发展而得以广泛传播,国民素质提高的同时,也推动中国社会各方各面逐步现代化(依据材料联系所学)。中国社会素有重教兴学的传统,为何出现乡民毁学的现象?(承转)晚清国库空虚、民穷财尽,借办新式学堂搜刮民财;传统信仰与新学新知的矛盾;传统儒学伦理与新式学堂的趋新言行的冲突;新式学堂也有沦为有权有势人的场所,与旧式科举的普及性相对,民众更加排斥新学堂。(新式学堂学习近代声光化电、近代制造技术、近代法理规则、近代商业法则,这些都属于城市,与当时中国农村相聚甚远,读书人从农村出发大半不再回到农村,中国传统社会农民与士人的关系渐渐疏离,如能写到以上这点更好)(分析材料)这其中,乡民反对苛捐杂税、反对对佛堂的侵占也具有一定的正义性,从侧面推动了反清政革命势力的发展。抽象提升:新式学堂产生新群体以新及群体意识的同时,部分民众传统文化归属感却破灭。这反映清末世纪之交中国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传统与新学并峙、保守与开拓并存、农耕传统与工业文明较量、乡村与城市差距显著。但现代化的步伐在不断前进。范文:新式学堂的出现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体现,也是中国在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重的背景下,社会发生变革的具体表现。中国自古代以来选官制度不断变革,世袭制到察举制,再诞生了科举制,中国传统教育也相应发展,科举制也着实促进了学习风潮。但因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影响,中国传统教育在近代社会看来依然落后不堪,不论制度怎么变革,学习的目的却只有一个,便是做官,从而以前的学生只研读儒家经典著作,参加科举,然后高中;传统学堂也只进行经学教育,培养经学人才。至清朝,这种风气恶化,出现八股文,文字狱等文化专制,束缚学士思想。学校不可避免的成为了科举考试的附庸。尤其在近代中国遭遇危急之际,封建旧的学校教育不能适应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培养不出具有真才实学的人,致使中国被动挨打。晚清的教育制度衰败不堪,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有识之士便已经意识到此。尤其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运动的展开使得清政府需要新式洋务人才,洋务派采取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便是第一所新式学堂。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彻底暴露了清王朝的腐朽落后,使近代教育的发展也进入新的阶段,开始普遍教育。从材料一来看,学堂数量的不断增加及范围的不断扩大,可以看出中国对兴办近代教育的决心。新式学堂大大有别于传统学堂,不再只教授儒家经典,更看重人才的多方面培养。学堂种类由语言、工艺、军事到师范、法政,再到农、工、商下又分出专科,种类越来越多。新式学堂的科目种类的增多对人才的培养与创新意识的提高有着极大影响,新式教育“学以致用”的思想深入人心同时。同时学堂形成与行政梯次配备的体系,并致力于普及大众,推动社会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意识与观念的一致,例如新式学堂的勃兴,为日后革命的进行了人才的储备,从而推动中国变革,社会的进步。但中国封建体制尚存,封建思想未消失,人们对于改寺庙为学堂及学堂里教授的与以往不同的技艺专业都有着或多或少的鄙夷或不解的情绪。更是对自由平等思想的浑然不知甚至于不赞同,固守封建旧思想,三纲五常,这便是中国依旧无法彻底变革的原因之一。而新式学堂自身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乡绅利用其作为谋财的工具,知识新式学堂的信用丧失。并且依照贫富等级来收取学生,使得人才流失,人才培养的不健全。材料二的种种事件,都说明了新式学堂的作用与期望存在明显偏差。也无奈国人反对新式学堂的风气渐长,只是这样并不利于新式学堂其真正存在意义与中国来之不易的近代教育的发展。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中国当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开办了新式学堂培养近现代人才,新式学堂逐渐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主体,在中国教育近代化发展中具有标志性意义,也帮助中国走出近代危机。但封建体制的限制,人为因素又阻碍,新式学堂不可避免的也有着种种弊病。但中国近现代化道路上却不能不看到新式学堂建立的巨大贡献【解析】

(1)传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教育在内容方面以五经为代表的儒学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教育目的上,主要是以选拔官员为目的。“逐渐改变”表现:根据材料“1905年后,基本形成了大学、高等专门—都市省垣,中学、师范—府治,高小—县城,初小—乡镇这样的学校与行政梯次配备的体系”可知,采用新学制适应人的基本认知发展规律。根据材料“学堂种类也在不断增加,……师范、法政学堂大批开办”可知,选择教学内容以培养近代化的人才为目的,学校类型方面设置专科学校,注重对教师的培养。根据材料“实业学堂在农、工、商下又分出许多专科,还有专为一些阶级、阶层开设的学堂(如贫民学堂)”可知,关注贫弱者的教育。(2)信息:根据材料“改寺庙为学堂蔚然成风,引起民众不满,江苏东台发生‘改佛寺为学堂,乡民不悦而起’”可知,地方政府举措不当,占佛寺为学堂,冲击民众的传统信仰;根据材料“劣绅莠士,借兴学为名,侵吞公款,致教育之声日堕,教育之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