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生认识的数都是一些较大的数,一般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得比较少。为
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学生对数的认识,教材中多次安排了数一数的活动。分
三次数数,力图通过数一数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各计数单位的关系。体会到
十进制的特点。从数数的过程中,体会大数的意义,收集一些数据,加深对大数的
理解,从而引出大数的读写的方法。数据改写的活动应尽可能创造条件在一定的实
际情景下进行。有些数据不需要用精确的数表示,需要用与精确数不同的近似数表
示,表示的仅是某一对象的一定范围。由此使学生体会到近似数的意义及作用,同
时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体会大数
的实际意义。
2.通过操作活动,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会正
确读写亿以内的数及比较它们的大小。
3.在描述数据的过程中,认识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
大数。
4.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三、单元教学重点:
多位数的读、写和比较。
四、单元教学难点:
1、多位数的读、写和比较。
2、多位数的改写以及近似数的判定。
五、教学建议: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
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
之间的关系,并会正确读、写;能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掌握万、亿为单位表示大
数的方法;认识近似数,能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能对大数进行估计。在教学过程中
应注意以下几点。
1、本单元学生认识的数都是一些较大的数,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得比较少。为
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学生对数的认识,教材中多次安排了数一数的活动。第
一次数数,通过数小方块的过程,引出“十万”的计数单位。
2、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大数的读写。
在生活中,经常可以看见比较大的数。因此,当学生初步认识了大数以后,可
以组织学生在各种媒体上收集一些数据,并说一说这些数据的实际意义,以加深学
生对大数的理解。接着,可以对学生收集的一些数据进行讨论,从而引出大数的读
写方法。教材中安排的“人口普查”的一些数据,仅表示数据在日常生活中某一方
面的作用,在教学中可以运用这些数据开展活动,也可以直接讨论学生收集的数据,
然后引出读法与写法。
3、结合实际背景,帮助学生认识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
数据的改写是对数据表示形式的变化,它的大小并没有发生变化。对此,在改
写过程中应向学生说明改写后为什么要写计数单位的道理。如9600000=960万,
等号左边的数是以“个”为单位,一般以“个”为单位就不写计数单位了,而等号
的右边是以“万”为单位,如果这个计数单位不写,那么就会变成以“个”为单位,
两者之间相差很大。这些道理,可以结合的情境加以说明,以减少学生在改写过程
中出现错误。
4、在观察比较中,引导学生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
近似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与精确数不同,表示的仅是某一对象
的一定范围。本单元的学习是使学生在体会近似数的作用及意义的同时,掌握(以
四舍五入法为主的)求近似数的方法。
本单元计划课时7课时。
第一课时数一数
教学内容:P2-3
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中的多位数,明确级、数位、计数单位的概念,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知道十万是个很大的数。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观察、动手及分析能力。
3、进一步渗透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思想,使学生养成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明确“数位”与“计数单位”之间的对应关系。
2、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教法与学法:
教法:引导发现法。
学法:动手操作法
教学准备:
计数器,相关数据资料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说出万以内的计数单位.(板书:个、十、百、千)
(2)提问:10个一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10个百是多少?
(3)一和十、十和百、百和千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4)读出下面各数
4958、3026、4005、7000
板书出各数字的数位。
(5)从右到左说出3876各数字的数位。
再说一说万以内数的读法:从高位起,按照数位顺序读;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
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中间有一个0或几个0,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
几个0,都不读。
我们已经学过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还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例
如,首都北京市人口有一千二百万;光的速度每秒三十万千米等。今天我们就一起
学习像这样比较大的数。(板书课题:数一数)
二、自主学习
认识“十万”
笑笑和淘气数小正方体的情境,学生读图,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
(1)、数一数下面共有多少个小方块,并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2)、一个大方块有一千个小方块,十个大方块有一万个小方块,一百个大方块
有多少个小方块?
(3)、当数到九万时,如果再加上一万是多少?思考讨论,引出“十万”的计
数单位。
三、反馈交流
(1)、万位满十了怎么办?(小组讨论)
万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就是“十万”,10个一万就是“十万”。
板书:十万
(2)、说一说:你知道十万有多大吗?
(3)、10个十万是多少万?10个百万是多少万?
四、精讲点拨
提问:1辆轿车如果卖十万元,2辆能卖多少元?你是怎么想的?说出想法后用
计数器验证。
五、当堂训练
1.说一说,拨一拨。
让学生自己尝试操作,在多次尝试的基础上,教师可帮助学生归纳“满十进一”
的方法。
2.第2、3题是直接对抽象的数进行数数,在数的时候首先需要学生审题,明
白数数的要士其次学生在数到“满十进一”时,教师作一些追问,以明确什么时候
进位,什么时候是按顺序数。
六、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七、布置作业
1.每人收集5个生活中的大数,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2.在计数器上拨数、读数。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认识更大的数
教学内容:P4-5
教学目标:
1、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二步认识新的让数单位;亘万,一壬五一亿工
2、知道亿以内数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3、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及我国的计数习惯(四位一级)。
4、培养学生的数感,能初步感知十万等数的大小,并能在感知中体会数学与
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数位顺序表的形成和数感的培养。
教学难点:各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及亿以内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请同学们默读下面一段话。(出示主题图)
iJ^SOOOOOO^F^^-计.口中2
1Z.按每人短浮期裸本平均重1500克计算,如果果本能循环费用5
年.RT^5^528OOOOIKE^Z-R^t.牛产返世老氏裴聿毛费30OOOOO由木
材、528OCX>OOOttfe^^^zjC^6331
如真把全国每年生产的一次性筷子头尾相连,相当于绕地球赤道330圈,制造
这些筷子需要砍伐25000000棵大树,使森林面积减少2000000平方米。据统计,
我国13亿人口中在校中小学生约2.2亿,按每人每学期课本平均重1500克计算,
如果课本能循环使用5年,可节约5280000吨文化纸。生产这些纸要耗费3000000
亩木材、528000000吨纯净水、6335000万吨煤、1584000万吨化工原料。
师提问:这是老师搜集整理的资料,看完之后同学们有什么感受?有什么发现
都可以说一说。
2、发现问题。
(1)小调查。会读的同学请举手,有困难的同学也请举手。(老师统计、分
类)
(2)小汇报。请有困难的学生代表上台说一说,(学生可能会指着25000000
和2000000等较大的数说,这个数我不会读。)
(3)小交流。请会读的同学来读一读,读完后,教师提出问题:25000000和
2000000是怎么来的,它们各表示什么意思呢?(学生对这两个问题是比较陌生的,
比较困惑的,此时,让孩子们独立地去阅读教材已是水到渠成。)
3、师: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来认识这些比较大的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阅读的情境中,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激发
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诱发学生独立阅读文本(自学或预习)的动机,让学生感受
到学习数学的必要性,并通过小资料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十万”
(1)提出自学要求。请同学们带着刚才老师提出的问题,自学课本第2和第3
页,边看边思考;100000元它表示什么?1000000元呢?你还看懂了什么?
(2)教师巡视。走近那些自学有一定困难的学生,适时、适度地与他们进行
交流、指导。及时地了解大部分同学的想法,并把他们的看法进行分类,作出如何
引导的策略。
(3)100000元是怎么来的?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可能会根据自己的理解来
回答这个问题,只要是他们的描述有一定的理由,教师都应该给予鼓励)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理解回答问题,只要有道理就给予肯定,保护了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激发了他们积极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愿望。
(4)如果10000可以在计数器上这样拨(如下图),那么100000怎么拨呢?
你能继续拨下去吗?(学生可能会在万位上拨10个珠子,也有的学生会从中发现
“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的数学思想并在十万位上拨1个珠子,此时,引导学生在
实际操作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是很有效的。)
老师小结:万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就是“十万”,10个一万就是“十万”。
板书:十万
[设计意图]利用计数器上动态拨珠的过程,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十万”以
及“万”和“十万”之间的关系。
(5)师出示相关数据资料:
十万名学生大约组成2000个班级。
十万张纸摞在一起大约有3层楼高。
十万步大约在400米的跑道上走130圈。
十万天大约是274年。
[设计意图]以资料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对“十万”有更形象的认识。有助于学
生对“十万”的理解和运用。
2、认识“百万、千万、亿”
(1)出示汽车图并提问:
师:1辆轿车如果卖十万元,2辆能卖多少元?你是怎么想的?
生:说出想法后用计数器验证。
(2)师提问:10个十万是多少?10个一百万是多少呢?10个一千万呢?
生:根据老师的提问在计数器上拨珠回答。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分别板书:百万、千万、亿
(3)最后指出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和以前学的个、十、百、千一样,
都是计数单位。
[设计意图]利用类推引出其他计数单位,揭示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引导他
们充分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探索和学习新知识,突出规律性。
三、方法应用
(1)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学生可能会提
出这样的问题: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这里面有什么规律吗?我应该怎样记?)
(2)师:是啊!有什么规律呢?让我们一起来整理数位顺序表吧!从这个表
中,你发现了什么?
(3)生可能会从中发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4)师:刚才我们提出了许多问题,但有些还没有解决。小组同学分工合作,
每人做一道,看哪个小组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最准确地完成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解
决刚才提出的众多问题中还未解决的问题)
[设计意图]给出亿以内数级和数位顺序表,让学生利用数位顺序表说出每个数位
上的数表示多少,理解“位值”的概念。
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谈话:能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你高兴吗?说说有什么收获!希望你们能
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解决更多的生活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共同总结本节内容。让生再次回忆本节课所学的所有知
识点,再次将知识点进行查漏补缺,使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五、课堂练习:练一练
板书设计:
数一数
千百十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亿亿亿万万万计数单位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人口普查(读多位数)
教学内容:P6-7
教学目标:
1、掌握亿以内的数的读数方法,能正确读出亿以内的数。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及归纳概括能力。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结合相关数据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1、掌握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能正确读出亿以内的数。
2、掌握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教法与学法:
教法:创设情境,质疑引导。
学法:小组合作,讨论归纳。
教具准备:
计数器,整数数位顺序表,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昨天,我们在数学课上认识了比较大的数,还记得有几位吗?谁能说一说都有
哪些计数单位?
指名回答:我们认识了9个计数单位分别是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
千万和亿。
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从右往左)
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个
我们在三年级时学过了万以内数的读法。你们还记得吗?能读出这些数吗?
7424600800010000321550950097010
提问:谁能说一说读这些数的方法?你们想知道你们收集到的比万大的数如何
读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亿以内数的读法。
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读写法
二、自主学习
1、展示收集的数据。
例如:长江流域的面积是1807199平方千米;赤道长40076千米;马里亚纳海沟
距离海平面11034米;2000年我国进行的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全国总人口约为
1295330000人。祖国大陆约有1265830000人,北京市约有13820000人,天津市约
有10010000人。
1.读出上面的数据。
三、反馈交流
研究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1)介绍数位。
这些数都是由几个数字排成一横行,也就是把计数单位按照一定顺序排列起
来了,各个数字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如4958,是由4个千,9个百,5个十和8
个一组成的。8个一是在右边第一位,就是个位;5个十在右边第二位,就是十位;
9个百在右边第三位,就是百位;4个千在右边第四位,就是千位。个位、十位、
百位、千位都叫数位。
(2)展示数位顺序表。把上面板书的计数单位加上横线和竖线,在每个计数单
位下面分别加上“位”字,成为一个数位顺序表:
千百十千百十
亿万千百十
・・・亿亿亿万万万个
位位位位位
位位位位位位位
(3)计数单位和数位之间的关系。
个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几?十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多少?万位呢?千万位呢?
小结:也就是说,几个一就写在个位上,几个十就写在十位上,几个百就写在百位
上……几个千万就写在千万位上。
追问:同一个数字,把它写在不同的数位上,它表示的意义相同吗?
学生答:不相同,因为数位不同,计数单位就不同。
四、精讲点拨
(1)认识数位分级。
按照我国计数习惯,从右起每四个数位为一级。个、十、百、千是“个级”,
表示多少“个”,万、十万、百万、千万是“万级”,表示多少“万,
在已写出的数位顺序表上面板书:个级、万级,制成下表:
・・・亿级万级个级
千百十千百十
亿万千百十个
•・・亿亿亿万万万
位位位位位位
位位位位位位
(2)学习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在上表的下方依次把学生分类的数据板书出来。如:
亿级万级个级
・・・千百十亿千百十万千IJ十个
亿亿亿位万万万位位位位位
位位位位位位
1295330000
1265830000
13820000
10010000
1807199
40076
11034
指导:1265830000先读亿级,十二亿,再读万级,六千五百八十三万,合在一
起读作:十二亿六千五百八十三万。
学生尝试读出:1295330000和6780000、13820000。
提问:以上这些数中的0都在什么位置?读数时读0了吗?质疑:1807199这个数
读不读这个0呢?
同桌之间交流。
这个数读作:一百八十万七千一百九十九。所以零不读。
提问:0在什么位置时不读出来呢?
小组交流。
小结:当。在级的末尾时不读出来。
五、当堂训练
研究中间有0的数的读法。
指导:40076先读万级,四万,再读个级,零七十六,合在一起读作:四万
零七十六。强调:百位上的零必须读出来。
学生尝试读出:11034、10030040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亿以内的数位顺序,并知道从右起每四位一级,分作个级、万级、
亿级。还学会了含有三级数的读法。
七、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亿级万级个级
千百十千百十
亿万千百十个
亿亿亿万万万
位位位位位位
位位位位位位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国土面积
教学内容:P8-9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数位的认识,掌握较大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2、在描述数据的过程中,体会将某些数据单位改写的必要性,能有万、亿为单
位表示大数。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比较多位数大小的方法。
2、能正确比较多位数的大小。
教法与学法:
教法:创设情境,引导探究。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课件、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在和不同的数打交道,现在请你们任意说出一个数。
学生任意说出一个数,教师板书5个
提问:如果将这些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你会吗?说说你是怎么样想的?
二、自主学习
1、出示例题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2000年我国进行了第五次人口普查,你会比较这些城市
人口数量的多少吗?
学生默读例题,理解题意
北京13820000人天津10010000人香港6780000人
澳门440000人大陆1265830000人
提问:这一组数据,你能找出最大的那个数吗?为什么?
三、反馈交流
观察例题,根据人口数量,将四个城市进行分类,并说出分类理由。学生2人
一组,说一说,议一议。
按数位多少进行分类:北京、天津为第一类,香港是第二类,澳门是第三类。
提问:通过这次分类,你能知道什么?
小结:我们按数位的多少进行分类后发现,数位少的这个数就小,数位多的这个
数就大。
质疑:北京和天津的人口都达到了八位数,这怎么比出大小呢?
四、精讲点拨
位数相同的数的大小比较。
板书:13820000、10010000
提问:这两个数都是八位数,位数相同的两个数怎么样比较大小呢?先比较哪
位上的数?
提问:这两个数左起第一位千万位上都是1,怎么比?
探索:看左起第二位,第一个数左起第二位百万位上的3比第二个数百万位上
的0大,所以13820000〉10010000
五、当堂训练
教材第9页第1题
六、课堂小结
(1)比较两个数据的大小有几种情况?位数不同的怎么比?
(2)如果位数相同怎么办?先要从哪一位比?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怎
么比呢?
七、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国土面积
9600000>1660000>1220000>450000>100000
10000000000=100亿
9600000=960万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近似数
教学内容:Pio-u
教学目标:
1、经历生活数据收集的过程,理解近似数表示的必要性。
2、探索“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
3、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精确值的近似数。
教学重难点:
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教法与学法:
教法:创设情境,引导启发。
学法:分析思考,实践应用。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展示收集的有关森林面积方面的数据。
交流收集的有关森林面积方面的数据,并说说这些数据的实际意义。在此基础上
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分类,在各种分类中重点讨论精确数与近似数这两类数的特
点,并让学生再举例说一说日常生活中接触的近似数。
二、自主学习
1、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
出示说一说中的数据,使学生通过比较、分析,了解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的方
法。结合是试一试第2题的讨论,体会如何根据不同需要求近似数。
三、精讲点拨
做试一试第1题:汇报时说说取近似值的方法。
试一试第2题:在实际生活中常常需要根据情况取不同精确程度的近似数。在
本题中,可先让学生说一说三个近似值的精确程度,再出示下面的两个小问题,供
学生讨论。在讨论时重点让学生理解取近似值是根据实际的需要来确定的。
四、反馈交流
讨论:重点可讨论括号内的数字有几种可能性,分析哪些是‘'五入的",哪些
是“四舍的”。
五、当堂训练
1、练一练1、2、4
2、从报纸中找5个精确数,5个近似数,你认为生活中什么时候需要用近似数。
六、课堂小结
1、四舍五入的方法
2、要求不同,一个数可有几个近似数。
板书设计:
近似数
“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方法与注意事项
教学反思:
第六课时从结绳计数说起
教学内容:P12-13
教学目标:
1、了解计数方法的演变过程,体会其中所包含的数学思想。
2、经历计数方法的演变过程,体验数学一一对应的思想、化繁为简的思想。
3、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激发
学习知识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1、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让学生对“数”有进一步的理解认识。
教法与学法:
教法:创设情境,活动激趣。
学法:小组合作,交流探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都知道远古的时代,是用什么办法来计数的吗?
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各抒己见。
远古时代,为了记下猎物的多少,人们用石子或结绳计数,这节课我们就从结
绳计数说起。
板书课题一一从结绳计数说起
二、自主学习
教材第一幅图石子计数与结绳计数都是“逐一计数”,体现了一一对应的思想。
第二幅图中对比羊群的计数是“按群计数”,体现了数学中化繁为简的思想,也
是进位制的“原形”。
第三幅图和第四幅图展示了一些古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计数符号。
三、当堂训练
书写“十进制数位顺序表”。
四、课堂小结
从古至今,人类历史上出现过许多不同的进位制。现在应用最广泛的十进位制起
源于古代人们用双手十指计数的方法,成语“屈指可数”就是这样来的。但超过十
的数,双手的手指用完时,就在地上搁一块石头或一根树枝代表十个,让手指伸直
再数。经过长期实践和总结经验,就产生了十进制。
板书设计:
从结绳计数说起
古埃及象形文字
玛雅数字
中国算筹数码
教学反思:
第七课时练习一
教学内容:P14-15
教学目标:
1、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2、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3、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重难点:
1、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2、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法与学法:
教法:组织练习,引导思考。
学法:独立思考,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多位数的读、写的练习
练习一第1题:先回顾计数单位的顺序,再根据书中的数据说说它们是几位
数,最高位在什么位上,并进行读、写。
二、多位数的改写
练习一第3题:先复习多位数的不同数位上数字的不同意义。再进行数的改写。
三、读写游戏。(练习题2)
同桌间进行的游戏:第1步一个同学读数,另一个同学根据所读的数写数,经
过几次读数,两人可交换角色;第2步一个同学写数,另一个同学根据所写的数读
数,然后交换角色进行。在同桌练习的基础上,可选派代表在全班进行比赛,以激
发学生的兴趣。
四、多位数比大小
做第4题,完成后说说比较的方法。
五、结合练习册,教师可加强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巩固。
六、课堂作业
教材第15页第5、6、7题。
七、思维拓展
教材第15页第8题。
板书设计:
练习一
亿级万级个级
千百十亿千百I-万千百十个
亿亿亿万万万计数单位
1265830000十二亿六千五百八十三万
13820000一千三百八十二万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线与角
一、学生情况分析:
“角的认识”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接触,本单元认识的角主要是平角与周角,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因为线段、射线与直线以及平行线、
垂线都是比较抽象的平面图形,所以应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积累一些经
验,也便于学生直观地认识这些图形。
二、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线段、射线与直线的认识,平行线与垂线的认识,
平角、周角的认识以及用量角器量角与画角。对于这些内容,教材都加强了操作活
动的练习,使运动的物体与静止的图形结合在一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单元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认识直线、射线与线段;掌握线段的量度与表示方法。
(2)、理解与认识平面上平行与垂直的特征;能画平行线与垂线。
(3)、理解与认识几何角的特征;会运用量角器量度角的大小与画角。
(4)、平移一一能辩认移动的方向(上下左右);能确定移动的距离(几格)。
2、能力目标:
(1)、运用实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2)、在实际情境中,以具体图形为背景,认识较抽象的平面图形。
3、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加深对线段、射线、直线与平行线,垂线、角等知识的理解,
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单元教学重点:
1、认识直线、线段和射线。
2、认识平行线,会利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
3、认识平角和周角,理解各种角的形成过程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4、建立相交与垂直的概念,能用三角尺画垂线。
5、建立角的各种概念,正确地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
6、辨认各类型的角,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
五、单元教学难点:
1、认识直线、线段和射线的特征。
2、利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
3、认识平角和周角,理解各种角的形成过程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第一课时线的认识
教学内容:P16-17
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情景和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
2、会永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及分析概括的能力。
重点难点:
1、体会直线、线段与射线的区别与联系,会永字母正确读出直线、与射线,
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2、理解三种线的特征,掌握三种线的读法
教法与学法:
教法:创设情境,演示讲解。
学法:观察思考,归纳思考。
教具准备:
直尺,三种不同颜色的线,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出示一幅画面,师生谈话:这幅图的名字是“欢乐的世纪坛”。大家仔细看,
你能从中找到我们学习的线段和射线吗?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些线。板书:线的认识
二、自主学习
1、出示“看一看”的三幅画。
第一幅图:笔直的铁轨一眼望不到边,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什么线?电脑操作,引
出两条直线。
第二幅图:马路上的白线条是什么形状的?长方形的四条边是什么线?电脑操作引
出四条线段。
第三幅图:各种城市里的灯光,灯所发出的光线又是一种什么线,和前两种线一样
吗?抽象出一些射线。
三、反馈交流
1、比较三种线的特征
(1)认识直线、线段和射线。
拿出三张纸分别对折,请学生观察折痕。
提问:这三条折痕是直的吗?(都是直的)
拿出一张纸,在折痕中间画A.B两点,再连接AB两点。明确告诉学生,这是一条
线段。
拿出第二张纸,同前一张一样,画出线段AB0然后问学生:如果沿着这条线段的
A.B两点向反方向无限延伸,会得到一条什么线?(直线)
拿出第三张纸,还是先画好线段AB。然后问学生,如果只沿B点向反方向无限延伸I,
会得到一条什么线?(射线)
⑵比较三种线的特征。
提问: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线段、直线和射线是什么样的?
四、精讲点拨
1、三种线的读法。
直线和线段都有两种读法,而射线只有一种读法,它的读法是从端点读起。
2、画直线。
(1)过一点,画直线。
体会: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
(2)过两点。画直线。
学生尝试,感悟到过两点只能画出一条直线。
质疑:过三点。可以画几条直线?
五、当堂训练
1、教材第17页“练一练”第一题。
2、教材第17页“练一练”第二题。
3、数一数有几条线段。
⑴II|
有()条
(2)
有()条
说说你是怎样数的。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三种线,都是哪三种?
这三种线的共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是什么?
板书设计:
直线、线段与射线
直线:射线:线段:
■________________1
无限长无限长有限长
无端点只有一个端点有两个端点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相交与垂直
教学内容:P18-19
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垂直。
2、会用三角尺画垂线。
3、能根据点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重、难点:
1、用三角尺画垂线。
2、能根据点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法与学法:
教法:引导操作,归纳概括。
学法:操作思考,理解运用。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小棒、三角尺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里里
两条直线相交有各种不同的情况,在学习时,先让学生用小棒或铅笔摆出各种
相交的图形,从而引出相交的概念。
观察、讨论这些相交的图形线与线之间形成什么角,从而引出其中的一个特殊
角一一直角。学生在确认两条线之间的直角关系时,要让学生懂得用三角尺中的直
角来验证。
二、自主学习
折一折
让学生用手中的纸折出量条相互垂直的折痕。可充分让学生自己来折一折,学
生在折纸后,教师要引导他们学会用自己验证的方法。如用三角尺的直角两条折痕
的关系,从而确定这两条折痕是否互相垂直。
三、反馈交流
说一说
1、说一说教室和生活中互相垂直的线段。
2、说一说正方体的哪几条边是互相垂直的。
四、精讲点拨
1、练一练
(1)、我说你摆。
同桌互相练习:一个同学先放一个小棒在桌上,让另一个同学,按要求摆出另
-—根小棒。
(2)、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两条线之间的垂直关系。问:如何确定门框相邻的两
条边是否垂直,让学生自己来探索测量的方法。
安排让学生用三角尺量一量,来判断是否垂直,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2、lffl|一iffl|
(1)、明确所画的线与哪一条垂直。
(2)、明确所画垂线是否有要求:一种是仅与某条直线垂直;另一种不仅要垂
直,还要通过某个点。
五、小试验
让学生应用垂直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
明确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垂直线段最短。
六、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相交与垂直
相交垂直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平移和平行
教学内容:P20-21
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感受平移前后的位置关系,认识平行线。
2、能永三角板和支持画平行线,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
3、感受教学的价值,进一步参透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的思想。
重点难点:
1、认识平行线,体会平行线的特征,会画平行线。
2、在一些斜线中寻找平行关系,在立体图形中寻找平行线。
教法与学法:
教法:创设情境,质疑引导。
学法:观察发现,动手操作。
教具准备:
小棒,长方形纸,方格纸,正方体,三角尺与直尺。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谈话:同学们见过的汽车行驶的痕迹是什么样的?对,车轮的印是互相平行的。
就像这幅图里的一样。
出示“看一看”左图。
请学生举例:你还能想到生活中哪些是互相平行的吗?
出示“看一看”右图。边指图边说明:铅笔平移前后的线条是互相平行的。
二、自主学习
1、移一移。
(1)用小棒在方格纸上移一移。并说一说移动前后小棒的位置关系。
准备2根小棒放在一条线段上(先重叠放在一起),然后平移其中一根小棒。
提问:这两根小棒经过平移后是什么位置关系?(平行)
如果我们把其中的一根小棒叫AB,另一根叫CD,那么就可以AB说平行于CD
或CD平行于ABo
(2)出示小鱼图。
说出小鱼图中每条线段的名称,然后说出哪些线段是互相平行的。
三、反馈交流
1、折一折。
已经认识了平行线,下面继续学习。出示一张长方形纸这是什么?
用长方形张折两条折痕,然后打开看一看,根据这两条折痕,你能发现什么呢?
请学生汇报折纸情况。
2、说一・说。
出示教材“说一说”的三幅图片。
生活中有很多平行的线,想一想这些图案中哪些线互相平行,并与同学进行交
流。
3、画一画。
你会画一组平行线吗?
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画一组平行线,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启发:怎样画平行线更准确、美观呢?我们要用三角尺或直尺画平行线。
四、当堂训练
1、“实践活动”。
2、思维训练
(1)、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两次,使三条折痕互相平行。
(2)、过B点画直线A的平行线。
五、课堂小结
提问:平行线由什么特点?
怎样画平行线?
六、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旋转与角
教学内容:P22-23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认识平角、周角。
2、能说出生活中的平角与周角。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平角、周角。
2、能说出生活中的平角与周角。
教法与学法:
教法:创设情境,引导归纳。
学法:观察思考,自学讨论。
教学准备:每人用两根硬纸条做一个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认识平角和周角。
1、转一转,说一说
(1)一人用活动角转出各种角,让同桌说一说是什么角?
(2)一人说一人转。
(3)复习锐角、直角、钝角和角的组成部分。
(4)我们可以把角看成是一条射线围绕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这个端点就是角的
顶点,这条射线就是角的边。
2、认识平角和周角。
(1)师演示平角和周角,让学生说一说是什么角?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平角,什么是周角。
二、试一试
1、说一说生活中的周角和平角。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2、上述图案是围绕哪一点转动的,并找找图中有哪些角。
三、练一练
1、说一说每个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是什么角。
2、在点子图上分别画出锐角、直角、钝角和平角让学生独立完,再小组交流。
四、你知道吗?
1、在生活中,除钟表外,还有不同用途的计量表,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围绕一个
点旋转。
2、指针转到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角,让学生说说指针在什么位置时,与指针在
零点时构成了什么角。可先画一画,再说一说
五、说说生活中的平角与周角
1、试一试:第1题学生在说平角和周角时,要引导学生说明平角和周角是如何
构成的,如人竖直倒立后身体与单杠形成了平角。
2、说说生活中你还看到了哪些平角与周角。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旋转与角
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角的度量(一)
教学内容:P24-25
教学目标:
1、体会引入量角器的必要性,认识量角器。
2、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
教学重难点:
1、认识量角器。
2、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
教法与学法:
教法:创设情境,引导探究。
学法:体验感悟,发现应用。
教学准备:每人准备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出示角的图片NA、ZB,让学生比较大小
2.、指名说说你是怎么比的:观察法、重合法。
3、自学课文,并动手做一做:剪出N1,用/I分别度量NA、NB的大小。
4、想一想认识量角器的必要性,认识角的单位“度”,用”表示。
二、合作探究,认识量角器
1、认一认:
(1)观察量角器你发现了什么先自己看,再小组交流,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向大家
介绍。
(2)看书自学刚才没发现的.(如:度,中心,零刻度线)。
(3)认识中心点,零刻度线,以及量角器上的数字的意思。
(4)说说1°和平角。
2.试一试,量角器上看角的度数。
(1)自学试一试,说说NANB各是几度,是怎么量的?
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总结用量角器量角的步骤:
第一步:中心点对准角的顶点。
第二步:零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分清是内圈的零刻度线还是外圈的零刻度
线)。
第三步:从(内或外)零刻度线开始,看另一条边所指的度数。
(2)量一量
练一练的第二题的N1、N2:先估一估,再量一量,和同桌说说是怎么看的,
再指名演示。
三、当堂训练
1、用量角器量出直角的度数。
2、谁说得正确?(练一练1)为什么?有什么好方法来判断对还是错呢?
可先估计是锐角(小于90度)还是钝角(大于90度)
1、量一量练一练2的N3、N4的度数。
2、用量角器量出一副三角尺每个角的度数。
3、你学会了什么?怎么来量出一个角的度数?得出度量的方法:点对点,边对边,
读准度数。
四、.数学游戏.
1、读懂游戏规
2、同桌比赛
五、总结测量方法:强调“点与点的重合,边与边的重合”的测量方法。
六、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角的度量
测量角的单位:
测量角的方法:
教学反思:
第六课时角的度量(二)
教学内容:P26-27
教学目标:
1、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2、会用三角板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
教学重难点:
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板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
教法与学法:
教法:指导操作,引导发现法。
学法:自主探究,动手操作法。
课前准备:实物投影,量角器,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用三角板画角
1、画一个锐角,一个钝角,一个平角。
(1)让学生独立画角,同桌交流,说说画角方法。
(2)说说各角的大小
二、画一个60度的角
1、独立画,指名说一说怎么画。还有别的画法吗?
2、用三角板画你还用画出哪些度数的角学生试画,小组合作交流,全班交流。
(1)画30°,60°,90°,45°的角一一说说画的方法
(2)利用三角板还能画出几度的角(摆一摆,算一算)
反馈:可以拼成75°,105°,135°,150°,120°
(提示:拼画的顺序)
第一步可用45°的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每一个角拼;
第二步可用等腰三角形90°与另一个三角板的每一个角拼.)
1、还有别的画法吗?用量角器画角。
思考讨论用量角器画一个60度的角,该怎么画?
(1)学生尝试画角
(2)讨论得出:画角方法
A、先画一条射线。
B、把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零度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C、在量角器60度的刻度线的地方记一个点。
D、从射线的端点出发,通过新记的点,再画一条射线.这两条射线所夹的角
就是60的角。
三、试一试
1、画150度的角,用你喜欢的方法画学生独立画,指名说一说画角的方法
2、量红领巾三个角的度数,然后画出其中一个角。
3、选择合适的方法画出下面各角。30°、80°、105°、160°、小结画角的
方法,再指名说一说怎么画的,应注意什么?
四、作业:
板书设计:
画角
用量角器画角用三角板画特殊度数的角
教学反思:
第七课时练习二
教学内容:P28-29
教学目标:
1、巩固如何判断直线的互相平行与互相垂直。
2、通过练习巩固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画指定度数的角。
教学重难点:
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画指定度数的角,会判断直线的互相平行与互相
垂直。
教法与学法:
教法:引导回顾,组织练习。
学法:独立思考与小组交流合作。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量角器,三角板,圆形纸,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本单元的知识重点
1、直线、线段与射线的特点与读法
2、平行、垂直的定义及平行线、垂线的画法
3、角的度量及画法
二、练一练
1、第一题下图是北京城区地图的一部分,请你找出两组互相平行、两组互相垂直
的道路(让学生说说判断的方法)。
2、第二题说一说,在你的学校附近,哪两条道路是互相平行的?哪两条道路是互
相垂直的?可以让学生画个草图。
3、第三题先估计,再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思考,角的边不够长,不能指到量角器
上的准确度数,该怎么办?(把角的一边延长)
4、第四题
(1)将一张圆形纸对折三次,得到的角是多少度?
A、学生试做,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
B、引导学生发现,每对折一次,所得到的角是原来的一半。
C、摊开折过后的纸,在这张纸上你能找到哪些度数的角。
小组合作,可画一画。
(2)用长方形纸分别折出45°,135°的角可先让学生独立操作,再全班交流。
三、复习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练习二第3、4题:先让学生估一估角的大小,在用量角器测。
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练习二第5题:
这是一道操作题,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规律,解决问题。这道题
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讨论、发现规律、解决问题。
2、练习二第6题:
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观察找出图中的直角、锐角、钝角,然后与同学交流。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乘法
一、单元要点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三位数乘两位
数的乘法,根据课程标准具体内容目标的要求,对乘法的数数计算只要求是“三位
数乘两位数”,因此教材编排中删除了以往的机械、复杂的操练题目,增添了能使
学生体验一些数学的思维方法的髭,多让学生尝试一些探索,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
题中理解运算的意义,并能用运算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二)教学内容结构安排如下:
卫星运行时间(三位数乘两位数)、体育场(估算)、神奇的计算器、探索与
发现(一)有趣的算式、数学阅读计算工具的演变、探索与发现(二)乘法结合
律、探索与发现(三)乘法分配律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划方法,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
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运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
行估算。
3、通过对乘法以及有趣算式规律的探索,经历数学问题探索的过程,并会运用乘
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三、重点、难点、关键:
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
难点:理解乘法分配律的版式意义及简便条件
关键:引导观察算式特征,理解算式含义
第一课时:卫星运行时间
教学内容:P30-32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并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
2、能结合已有知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计算
3、能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方法:引导质疑,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呈现课文主题图。
呈现字幕“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时间。
教师: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圈、圈、圈……所需要的时间,你可以计算吗?
1,揭示课题。
2、教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3、板书:卫星运行时间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提出问题:请你算一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圈、圈、圈需要多少时间?
(2)学生用算式计算
(3)反馈计算结果
(4)114X2=228分114X5=570(分)114X10=1140(分)
说一说:“114X10"你是怎么算的?
(三)精彩展示
(1)提出问题: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1畔需要多少时间?
(2)列出算式表示
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很容易列出算式:
114X21=(分)
(3)估算结果
①要求,你能估一估这个算式的得数吗?
②学生可以把114看彳100来估算,也可以把21看作20来估算,学生可
能回答:
学生1:比2000分多
学生2:比2500分少
(4)具体计算:
教师:你还可以用哪些方法进行计算呢?
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教师巡视全班,观察并
指导学生认识各种不同的计算方法,然后有选择的展示学生的计算方法。
解决方法1:
114X20=2280(利用旧知,先算20圈的时间)
114X1=114
2280+114=2394
解决方法2:
114X21
=114X7X3(用21看成“7X3”)
=798X3(利用旧知,多位数乘一位数)
=2394
解决方法3
114(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进行类推)
义21
114....114X1
228....114X20
2394
展示过程中,要让学生说明每一步计算的算理
(四)测评反馈
课文第31页的“试一试”
(1)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辅导,特别要关注学有困难的学生,
耐心辅导,使他们掌握笔算方法
(2)反馈运算结果
①54X3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房屋买卖全款购房合同范本模板
- 2024年度劳动合同员工岗位及工资待遇
- 2024公立医院与医疗设备供应商之间的采购合同
- 2024丙丁双方就服务器租赁及维护合同
- 2024年度医药产品研发与生产承包合同
- 2024年度船舶租赁合同
- 2024年度股权投资投资人与目标公司股权转让合同
- 2024年修订版:知识产权许可使用合同标的规范
- 2024年度KTV装修设计服务合同
- 赛船音乐课件教学课件
- 乡镇普法知识讲座
- 常用降压药的分类和代表药及使用注意事项课件
- 网络营销基础策略与工具第3版何晓兵课后参考答案
-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课件
- 《营养卫生》-《烹饪中减少营养素损失的措施》
- 火锅店盈利模式分析报告
- 《华为集团介绍》课件
- 消防应急演练培训课件
- 微生物发酵过程优化方案
- 奥林匹克标准体育馆设施配置
- 节日景观布置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