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八年级上册语文《背影》教学课件 第二课时_第1页
人教八年级上册语文《背影》教学课件 第二课时_第2页
人教八年级上册语文《背影》教学课件 第二课时_第3页
人教八年级上册语文《背影》教学课件 第二课时_第4页
人教八年级上册语文《背影》教学课件 第二课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朱自清背影第四单元第二课时

父亲不是一个严父,他的形象是慈爱的。父亲对“我”的爱并不外露,而是含蓄又细腻地隐藏在一言一行中,需要反复咀嚼方能感受得到。那么,“我”一开始就感受到父亲的爱了吗?“我”对父亲的感情又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些问题。再读文本·品味父亲形象1.除了为“我”买橘子,文中还有哪些细节表现了父亲对“我”的爱?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他忙着照看行李。(我买票)他便忙着和他们讲价钱。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不厌其烦的嘱咐——语言琐碎细微的照顾——行为华美厚重的衣服——衣着例句分析:(1)“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2)进了车站,父亲忙着照看行李,忙着讲价钱;终于讲定了价钱,为“我”拣定了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明确:父亲的“不放心”正体现了对儿子的关心爱护。明确:进站后父亲的一系列行为表现了父亲不辞辛苦、不厌其烦、事事都要替儿子安排好的形象,体现了父亲细腻的爱。(3)“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明确:尽管家中十分困难,父亲却仍给“我”做了一件紫毛大衣,表现了父亲对“我”的无限疼爱和呵护。品读语句·了解态度转变1.20岁的儿子面对这细腻而沉重的父爱,又是如何看待父亲,感受父爱的?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我再三劝他不必去;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我心里暗笑他的迂;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那时的“我”对于父亲的关心觉得不理解、不耐烦......品读语句·了解态度转变2.八年后,在经历了生活的颠簸之苦后,想起当初父亲到车站送“我”的一幕幕,“我”的心里有何感受?画出相应句子,思考:儿子对父爱的理解有什么变化?

用反语的表达方式,揭示内心深处强烈的自责与内疚。(1)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2)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变化:儿子对父亲由先前的不理解,到理解并深深自责。真切的感受与变化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愧疚。品读语句·了解态度转变3.“我”对父亲的理解和态度的变化,主要是通过什么体现的?请找出相关语句,然后分析。四次流泪。

第1次流泪是回家奔丧,看到家境颓败,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因伤心而流泪;

第2次是从父亲艰难的背影中感受到深切的父爱,因感动而流泪;

第3次是因为和父亲分别,因依恋、牵挂、不舍而流泪;

第4次是几年不见父亲,从他的信中得知近况,因思念而流泪品读语句·了解态度转变4.文中“我”对父亲的感情是发展变化的,试做简要梳理。徐州相见——疏离——触景伤怀,心犹怜悯浦口分别——别扭——略不耐烦,暗笑其迂望父买橘——缓和——内心震撼,触发深情别后情景——想念——理解体谅,牵挂思念情感小结

“我”对父亲的感情有着曲折的变化。首先是看到家里“祸不单行”而悲伤,对父亲的颓唐带有怜悯之情;接着对父亲送站不乐意,不愿接受父亲的关爱,还心里暗笑父亲的“迂”;直到父亲为给“我”买橘子爬上爬下月台时,“我”的眼泪流出来,“我”的情感才真正爆发。这种情感,既因父爱而感动,也包含自己对父亲的体谅。这种情感历经数年不衰减,一直延续到作者写作本文时。细读来信·解锁情感密码1.细读“父亲的信”,琢磨其中深意。

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唯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你们觉得父亲到底想和儿子说什么呢?这不足三十字的一段文字里,包含了父亲怎样的心愿呢?1915年,朱自清父亲包办朱自清婚姻,朱自清有怨言。父子生隙。1916年,朱自清上北大后自作主张改“朱自华”为“朱自清”,父亲很生气。1917年,父亲失业,祖母去世,家庭经济陷入困顿。朱自清二弟几乎失学。《背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年。1921年,朱自清北大毕业参加工作,父亲为了缓解家庭经济紧张私自扣留了朱自清的工资。父子发生剧烈矛盾。朱自清离家出走。1922年,朱自清带儿子回家,父亲不准他进门,只能怅然离开。1922年,朱自清再次回家,父亲不搭理他。父子开始长达多年的冷战。1925年,朱自清父亲写信给儿子: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朱自清在泪水中完成了《背影》。1928年,朱自清父亲读到《背影》。父子冷战解冻。1945年,朱自清父亲去世。资料链接明确:父亲的来信的背后,是对儿子的爱和思念,更是一次主动求和。细读来信·解锁情感密码2.阅读下面句子,你认为儿子的心理有变化吗?他理解父亲了吗?【资料助读】

(1)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2)去年父亲来信,问起阿九,那时阿九还在白马湖呢;信上说:“我没有耽误你,你也不要耽误他才好。”我为这句话哭了一场;我为什么不像父亲的仁慈?我不该忘记,父亲怎样待我们来着!人性许真是二元的,我是这样地矛盾;我的心像钟摆似的来去。——朱自清《儿女》有变化。新旧思想交替时期,作者与父亲之间曾有种种不合。直到后来,作者为人父,感同身受,才深深理解父亲。所以,作者写《背影》不只是写父爱,更是表达自己的愧疚与感念。拓展延伸1.有人说,本文语言朴素而又典雅,简净而又细致,具有很强的表现力与感染力,请你结合文章具体分析。(1)朴素:本文并未用华丽的修饰词,而是如口语一般。在描写的过程中,又多用白描手法,简洁而表现力强,这更加体现了本文用语的朴素平实。(2)典雅:文中使用了不少文言词汇,如“赋闲”“勾留”,这类词语既增强了语言的概括力,穿插在文中,又使文章显得典雅。(3)简净细致:本文短短一千多字,将一个“背影”刻画得如此生动,在省略内容上下了大功夫,只写与“背影”相关的内容,与“背影”无联系的内容全然不写,使全文用语显得简净。在表现“背影”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方法表现细节,细致入微。

父爱如山,终得圆满;垂暮之年,终得如愿。其实生活中最好的事物、情感一直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