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城3中新高考历史押题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1页
北京西城3中新高考历史押题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2页
北京西城3中新高考历史押题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3页
北京西城3中新高考历史押题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4页
北京西城3中新高考历史押题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西城3中新高考历史押题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斯大林1930年3月2日在《真理报》发表了《胜利冲昏头脑》一文,批评全盘集体化运动中违反农民自愿原则的过火行为,严厉指出:“某些同志被胜利冲昏头脑,失去了理智和冷静的眼光。我指的不仅是地方工作人员,而且是个别省委工作人员和个别中央委员。”斯大林的这一做法A.彻底终止了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B.失去了苏联广大农民信任与拥护C.有利于纠正集体化运动中的错误D.促进了集体化运动健康稳定推进2.启蒙运动时期,盂德斯鸠批判中国专制,以此力证君主立宪制的合理性;伏尔泰则把中国描绘成宗教宽容、君主开明的理想国度,将其作为法国政治改革蓝图的现实依据。这表明启蒙思想家A.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融发展B.通过解读中国推动社会启蒙C.准确塑造了彼时中国的形象D.认为中国落后世界发展潮流3.下图是中国近代史某不平等条约的影印件,该文件底本是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4.晋商在区域中充当着中介作用,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商品的长途贩运,使商品的流通突破了区域的限制。这反映出晋商A.促进区域间经济交流 B.推动商业市镇的兴起和繁荣C.主导商品经济的发展 D.满足社会各阶层的经济需求5.1864年,户部因财力匮乏,向两江总督曾国藩索要淮南盐税,曾国藩以诸种理由拒绝。次年,户部又令江苏巡抚李鸿章匀拨两淮盐税,以解中央燃眉之急,李鸿章仅答应略增该省财政上缴数额,而盐厘征收、使用则不容户部染指。这反映了当时A.盐税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异常尖锐C.洋务运动的资金匮乏问题严重 D.中央政府的权威出现了弱化6.夏商西周时,营建王城先置宗庙、立社坛,宫城中东西并列有宗庙与宫殿,国之大事均在宗庙和社坛中进行。东周时,诸侯国营建都城则将宫殿置于宫城中央,宗庙迁出宫城。这一变化反映出A.国家由分裂到统一 B.各诸侯国尊奉王室C.集权体制逐步确立 D.礼乐制度更为成熟7.《剑桥中国秦汉史》认为:秦朝尽管昙花一现,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继承者,这套制度经过了汉代的完善和巩固,又继续推行了1700年,其间逐步作了修正。下列关于其间“逐步作了修正”的史实有①隋唐设三省六部制②宋始设监察御史③元代设行省制度④清代设军机处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8.1921年,北京大学预科招生文言译白话的题目取材《世说新语》,白话译文言题目取材《儒林外史》,标点文章题则选了《稼轩词》,这些选材都是一些难入“正统”序列的稗官野史和笔记小说。这说明当时的北京大学A.具有勇于挑战正统观念的精神 B.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阵地C.西式的教育理念占据主导地位 D.揭开了反思新文化的序幕9.梭伦改革的措施包括:奖励国外技工迁居雅典,对携眷移民给予公民权;禁止除橄榄油以外的其他粮食出口。这些措施A.提升了平民的经济地位 B.体现了工商业奴隶主的要求C.扩大了雅典的民主范围 D.促使雅典民主政治最终确立10.8月7日傍晚,他们毅然决然地分三路向……急进。这段路上,不仅要越过陇海铁路,而且还面对黄泛区和沙河、汝河、淮河等多条河流。蒋介石完全没有料想到他们会走这样一着险棋,还以为他们只是“不能北渡黄河而南窜”。这一行动A.揭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B.将战争引入“国统区”C.基本歼灭了国民党主力D.导致国民党政权被推翻11.如表为中国1949—1965年间《人民日报》苏联体育报道统计数据,表中信息反映了A.中苏由同盟关系走向冷战对抗 B.政治影响文化的交流与传播C.国人对体育态度出现摇摆不定 D.苏联体育事业的发展和曲折12.官利是近代中国股份制企业普遍实行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在股份制企业中官利即股息)是固定并且必须予以保证,不管企业的利润多少,经营状况如何,观察中国各公司的营业情况,照例都支付官利。由此可见,官利制度①利于为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吸引投资②仅在官办企业中实施的一项制度③使近代民族企业发展背上沉重负担④是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宝贵见证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材料皮埃尔·德·顾拜旦,1863年生于巴黎,从小对体育具有广泛的兴趣,并积极涉猎古希腊文化。1875年至1881年,古代奥运会遗址不断被考古工作者发掘出来,他关注于此,并希望奥运会“神圣休战”传统能得到传承。留学英国期间,顾拜旦对当地的教育和体育事业十分赞赏,认为要让笼罩在战败阴影下的法国复兴,就应该“用体育唤醒法国”。19世纪八九十年代,国际体操联合会等一批国际性单项体育组织相继成立。顾拜旦敏锐地察觉到近代体育的发展正走向国际化,但同时各体育组织之间也充满了矛盾和混乱。1892年11月,他发表题为《复兴奥林匹克》的演说,第一次正式提出创办现代奥运会的倡议。经过顾拜旦及其同事们的不懈努力,“复原奥林匹克运动会代表大会”于1894年6月召开。会议确定了现代奥运会的宗旨,宣告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成立。1896年至1925年,顾拜旦一直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任职期间,国际奥委会成员也由14个发展到40个。1913年,顾拜旦设计了国际奥委会会旗,它象征着五大洲的团结,以及全世界运动员以公正的比赛和友好的精神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相见。——摘编自宋凤英《“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顾拜旦创办现代奥运会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顾拜旦对于现代体育事业的贡献。14.(20分)材料吴道子活跃于盛唐,在艺术上富有创造精神,一说山水画之变由他开始。他用状如兰叶或莼菜条的笔法表现衣褶,圆转而有飘举之势,北宋郭若虚在其《图画见闻志》中称之“吴带当风”。他又以焦墨勾线,薄施淡彩,世谓之“吴装”。他通过墨线的肥瘦抑扬,表现出物象的运动感和力量感,为白描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因其笔法流转洗练,笔才一二,象已应焉,后人将他与张僧繇合称“疏体”代表画家,以区别于顾恺之和陆探微劲紧联绵的“密体”。苏轼评他的艺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中”,并且将他作为唐代绘画的代表,与诗人杜甫、散文家韩愈、书法家颜真卿并列,极赞道:“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他被后世尊为“画圣”,被民间工匠尊为祖师,对以后的绘画尤其是人物画和白描画风影响极大。——根据《中国古代十大画家/吴道子》整理(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吴道子的绘画风格。(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吴道子绘画风格形成的社会背景。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C【解析】

据所学可知,斯大林对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过程中出现的违背农民意愿的行为进行了批评,这有利于纠正集体化过程中的错误,促进农业发展。C正确;彻底终止的说法过于绝对,且不符合史实,A错误;斯大林这一行为保护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得到了农民的信任与支持,B错误;依据所学可知,在这一行为之后苏联出现了退社行为,导致苏联再次展开集体化运动,因此过程并不稳定,D错误。故选C。2、B【解析】

根据材料“盂德斯鸠批判中国专制,以此力证君主立宪制的合理性”“将其作为法国政治改革蓝图的现实依据”可知,盂德斯鸠和伏尔泰都对中国进行解读,以论证启蒙思想的合理性,为社会发展提供指导,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故A项错误。二者都只是对中国进行局部解读,并没有进行全面准确的解读,故C项错误。启蒙思想家并没有对中国是否跟上世界发展潮流进行评价,故D项错误。3、A【解析】

根据图片中“将香港一岛给予英国”可知该条款出自中英1842年《南京条约》,故A项正确;B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4、A【解析】

从材料中“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商品的长途贩运,使商品的流通突破了区域限制”可知晋商促进区域间经济交流,故选A;而B项“商业市镇”材料并未涉及,排除;C项错在“主导”,排除;D项说法绝对化,排除5、D【解析】

据材料“曾国藩以诸种理由拒绝”“而盐厘征收、使用则不容户部染指”可知,晚清时期地方财政为地方汉族官僚把持,中央难以调度地方财政资金,反映了中央政府权威下降,故D项正确;题干不能反映盐税是当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故A选项错误;B项中“异常尖锐”说法过于夸大,故B选项错误;题干不能明显体现洋务运动资金匮乏问题,故C选项错误。6、C【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可知,东周时期都城营建突出了国君宫殿的地位,彰显了国君的权威,反映出集权体制的逐步确立,因此C选项正确;这一变化不能反映统一的趋势,A选项错误;东周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B选项错误;东周是礼乐制度的崩溃时期,D选项错误。故选C。7、B【解析】

依据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可知,为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秦朝之后历代皇帝都在秦代的基础上实行了一系列的措施。隋唐时期设置三省六部制,使相权一分为三;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清代设置军机处,使得专制主义达到顶峰,①③④符合题意。B正确;隋文帝改检校御史为监察御史,因此宋始设监察御史的说法不符合史实,ACD错误。故选B。8、A【解析】

北京大学在招生考试中的选材选是一些难入‘正统’序列的稗官野史和笔记小说的做法体现了“挑战正统观念的精神”,A正确;B不是材料主旨;C、D与材料无关。【点睛】材料的关键词是“难入‘正统’序列的稗官野史和笔记小说”,考查的是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读取能力。9、B【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梭伦的改革措施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体现了工商业奴隶主的要求,因此B选项正确;这些措施主要对工商业者有利,平民不等于工商业者,A选项错误;C选项并未全面反映材料内容,排除;D选项是克里斯提尼改革的影响,排除。故选B。10、B【解析】

根据“北渡黄河而南窜”可知,这次军事行动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把战争从解放区转移到国统区,拉开战略反攻的序幕,故B正确;辽沈战役揭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不符合“北渡黄河而南窜”,排除A;三大战役基本歼灭了国民党主力,不符合“北渡黄河而南窜”,排除C;1949年渡江战役推翻国民党政权,符合“北渡黄河而南窜”,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北渡黄河而南窜”,联系所学解放战争时期战略反攻的史实和影响分析解答。11、B【解析】

建国后,中苏关系经历了结盟到分歧再到不结盟,苏联解体后与俄国结成战略伙伴关系。1956年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成为中苏两国关系的转折点。此后,分歧渐大,影响两国关系走向,进而影响两国经济文化交流,B项正确;中苏分歧扩大后有对抗,但不是冷战,排除A;建国后,毛泽东同志提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对于体育一直高度重视,排除C;体育报道数量与实际发生情况不是一回事,排除D。12、A【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官利是“经过官方审查批准的利率”,这种利率受到官方的保护,因此利于为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吸引投资,故①正确;官利制度在近代中国股份制企业普遍实行,不仅是官办企业,故②错误;“不管企业的利润多少,经营状况如何……照例都支付官利”,这使近代民族企业发展背上沉重负担,故③正确;官利制度有利于研究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故④正确。所以本题答案为A项,BCD错误。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原因:对体育与古希腊文化具有浓厚兴趣,希望通过开展体育活动实现法国复兴,传承古代奥运的“休战传统”以壮大和平力量,协调各国际体育组织,推进体育国际化。(2)贡献:推动了现代奥运会的创办:长期领导国际奥委会并亲自设计了国际奥委会会旗;致力于消除体育领域的不良倾向;极大促进了体育活动的国际化;弘扬了公平竞赛和“团结、友好、和平”的体育精神。【解析】

(1)原因:据材料“从小对体育具有广泛的兴趣,并积极涉猎古希腊文化”可知,其对体育与古希腊文化具有浓厚兴趣;据材料“认为要让笼罩在战败阴影下的法国复兴,就应该‘用体育唤醒法国’”可知,希望通过开展体育活动实现法国复兴;据材料“并希望奥运会‘神圣休战’传统能得到传承”可知,传承古代奥运的“休战传统”以壮大和平力量;据材料“顾拜旦敏锐地察觉到近代体育的发展正走向国际化,但同时各体育组织之间也充满了矛盾和混乱。”并结合所学可知,其要协调各国际体育组织,推进体育国际化。(2)贡献: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从推动了现代奥运会的创办、长期领导国际奥委会并亲自设计了国际奥委会会旗、致力于消除体育领域的不良倾向、极大促进了体育活动的国际化、弘扬了公平竞赛和“团结、友好、和平”的体育精神等方面回答。14、(1)风格:富有创造性;使用并发展了白描技法;笔法洗练;突出物体的运动感和力量感;在法度外推陈出新;画风豪放(2)背景:国势强盛、经济繁荣;文学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