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第I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一首诗或研究一个诗人时,人们常常想到“背景”,这首诗是什么情况下写出来的?这个诗人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背景”分析成了一个既定思路,几乎每一个批评家都对它毫无犹豫地信手拈用,而很少有人对它似乎天经地义的权力提出质疑。事实上,诗歌的“背景”和“意义”二者之间并没有谁决定谁的因果链条,“背景”只是阐释者借以理解诗歌的途径之一,意义的历史和语言的历史、审美的历史一样,并非是当时的真实而是现时的理解,所以我们应当再次追问的是:诗歌的意义是不是由背景限定的?离开了背景,诗歌是不是就不能理解?首先我们应当承认诗歌本身是一个自给自足的文本,它是由诗歌的特殊语言构成的传情表意的艺术品,尽管语言的“指涉性”使文本“像许多引文的镶嵌品,任何文本都是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但背景历史却只是“其他文本”之一,相当多的诗歌并不需要背景的支撑为靠山就可以拥有完足的意义。特别是那些历久弥新、传诵不绝的抒情诗歌,它并不传达某一历史事件、某一时代风尚,而只是传递一种人类共有的情感,像自由、生存、自然、爱情等等,它的语言文本只须涉及种种情感与故事便可为人领会,一旦背景羼入,它的共通情感被个人情感所替代,反而破坏了意义理解的可能,正像尼采在《历史的使用与滥用》里说的,有时人们不得不学会忘却,因为有时过多的记忆损害了人的自身创造力,而在文学里,过多的背景记忆正妨碍了诗歌欣赏的自由,使阅读者在历史专制下不得不被背景耳提面命。像李商隐《无题》,当批评家用窥探王茂元家婢女或窥探入道女冠的“背景”参与解释时,诗歌就失去了永恒的魅力而只成了隐私的实录,“美”作为代价偿付了“真”,而“善”也有可能在“真”的道德尺度下被无情勾销。可是,人们读诗是为了读诗而不是为了通晓历史,既然诗歌是一种文学文本,充其量有一些虚构的历史痕迹,那么,我们为什么一定要让“历史”来取代它呢?既然诗歌是“特殊语言构成的一个传情达意的艺术品”,那么,它在写作时就包容了极其复杂的心理活动,这种心理当然受到历史环境、个人经历的种种影响,政治形势、学术思潮、地理民俗、民族心态、经济环境,换句话说整个文化都会在诗人心里留下痕迹,但是,这一切都必须经由一连串的“移位”才能渗入创作,并受到诗人个人的禀赋、气质、性格这一磁场的扭曲,受到具体创作时极微妙的心境变形,往往迂回曲折,才在文本中留下极其含糊的“印迹”。诗史上显而易见的一个事实是,一个盛世的诗人未必总写快乐爽利的颂诗,一个盛世的诗人未必总写愁苦哀怨的讽刺,把“背景”看成是一种必然性规定性的“势力”或“靠山”,至少犯了两种毛病,一是把复杂的诗歌活动简化为一种“刺激——反应”模式,仿佛把活生生的诗人都当成了牵线木偶,把一出灵动万变的人生大舞台看成了死样呆气的牵线傀儡戏;二是把文学降格为历史学的附庸,忽略文学的个性存在,只看到历史赋予的意义,而没看到语言技巧与审美经验赋予的意义。毫无疑问,背景批评应当允许存在并作为探寻意义的一个途径,尤其是诗歌主题与历史背景相关密切的时候。但是,意义毕竟是由诗歌本身的语言文本提供的,我们不应让背景替代人们的阅读与理解,更不应让背景越俎代庖地取代审美主体的感悟,换句话说,“背景”不应当成为“压倒”的力量成为解读诗歌的唯一钥匙,诗歌是一个开放的国度,这里没有大门,没有关闭大门的锁,更没有手持武器检查通行证的卫兵,克莱曼在《莎剧意象之发展》里说:“把诗歌与历史现象划分为一个个鸽笼般的系统,再把每一首诗上贴个标签,这样仿佛我们的理解便达到了最终目的,这是一个很奇怪的错误。这一刻板的分解的分类破坏了有活力的感悟,使我们领会不到诗歌的整体魅力和多彩的丰富性。”同样,背景之于意义也不是标签,而只是参考性的“〖提示〗”。在这里切忌犯“决定论”的毛病,把一种垄断的专制的权力轻易地交给了“背景”,却阻塞了其他通向“意义”的途径,以享有特权的历史学家的外在权威取代了诗人及作品的内在权威,在面对诗歌的时候,批评家还不如先行承认那句虽然令人尴尬但也令人轻松的古老箴言:“诗无达诂①。”(摘编自葛兆光《汉字的魔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学札记》)〖备注〗①达诂:确切的训话或解释。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我们不能被背景限定了探寻诗歌意义诠释的途径,只是因为当时的真实已无法还原而只能达成现时的理解。B.经典抒情诗歌之所以能传唱不绝,不是因为其背后有来自其时代的支撑,而是因为其本身有完足的意义。C.语言的“指涉性”使得诗歌文本可以自给自足,同时也吸收和转化了其他文本,这其中便包括了历史背景。D.背景批评固然可以作为探寻诗歌意义的途径,但这也有可能是以牺牲诗歌的审美性和人的创造力为代价的。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个人经历、政治形势、学术思潮、地理民俗、民族心态、经济环境等都属于诗歌“背景”的范会对诗人产生种种影响。B.“极其复杂的心理活动”包括整个文化经由一连串的“移位”渗入创作,并受具体创作时的心变形后在文本中留下“印迹”的过程。C.文学被降格为历史的附庸,导致批评者只看到了历史赋予的意义,忽略了文学本身经由语巧和审美经验而得到的意义。D.承认“诗无达诂”有助于避免给诗歌贴标签,避免刻板分类对诗歌整体魅力和多彩的丰富性消解,尽管这可能带来解读的不确定。3.下列选项对诗句的解读,不太适合作为画线句论据的一项是()A.宋之问《渡汉江》所言“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经查证,表达的是诗人于公元706年从流放地私自出逃,途经汉江时惴惴不安的心情。B.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所言“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呈现的是诗人晚年因被人旁而请友人去洛阳为其表白心迹的恳切。C.谢灵运《登池上楼》名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被认定为旨在影射南朝时期政治环境云变幻和诗人渴望重返政坛的迫切。D.杜甫《登岳阳楼》名句“吴楚东南拆,乾坤日夜浮”,既用大量笔墨刻画出洞庭湖的壮阔无波涛浩渺,也暗示出安史之乱后社会的动荡。4.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行文思路。5.作为校文学社社长,请你结合本文内容,给社团新成员分享三点鉴赏中国古典诗歌的建议。〖答案〗1.D2.C3.D4.首先,提出“诗歌的解读是否一定依赖背景分析?”这一问题。接着提出理由:诗歌是无需背景支撑便可自给自足的文本,背景的过度介入反而破坏意义理解的可能。进一步提出理由二:诗歌写作是复杂的心理活动,背景分析则将这个活动过程简化,忽略语言技巧和审美经验发挥的作用。最终得出结论:背景分析可以作为探寻诗歌意义的途径之一,但绝不能独揽意义的解释权。5.①以诗歌本身的语言文本为根基,关注语言技巧等形式层面的欣赏。

②立足自身经验,关注自身审美感悟,以人类共通的情感获得审美共情。

③当诗歌主题与历史背景相关密切时,适度关注诗歌背景以知人论世。〖解析〗【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A.“只是因为……”错误,因果表述过于绝对。“当时的真实已无法还原而只能达成现时的理解”只能视为原因之一。B.“经典抒情诗歌之所以能传唱不绝,不是因为……而是因为……”错误,无中生有。由原文“相当多的诗歌并不需要背景的支撑为靠山就可以拥有完足的意义。特别是那些历久弥新、传诵不绝的抒情诗歌”可知,只能表明经典抒情诗歌不需背景支撑就可以拥有完足意义,而不能直接得出经典抒情诗歌传唱不绝的原因就是“拥有完足意义”,作者并无此意。C.“语言的‘指涉性’使得诗歌文本可以自给自足”错误,曲解文意。结合原文“尽管语言的‘指涉性’使文本‘像许多引文的镶嵌品,任何文本都是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可知,“语言的‘指涉性’”使“任何文本都是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诗歌文本的自给自足这个结果不是语言的“指涉性”带来的。【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文学被降格为历史的附庸,导致批评者只看到了历史赋予的意义”错误。由原文“把文学降格为历史学的附庸,忽略文学的个性存在,只看到历史赋予的意义,而没看到语言技巧与审美经验赋予的意义”可知,原文没有因果关系,“导致”强加因果。【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划线句的意思:在诗歌解读的过程中,创作背景即所谓的真实历史的过度介入,会妨碍诗歌欣赏的自由,损害诗歌的审美魅力。选项ABC中的诗句本身具有跨越时空的审美魅力,用明确的历史事件标定情感指向,反而让这三首诗都成了个人隐私的实录,即“‘美’作为代价偿付了‘真’”。D.虽然也涉及对当时背景的暗示,但诗歌本身在写景层面的审美性并没有被消解。【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第①段提出问题,第②③段分析问题,第④段得出结论。结合第①段“阅读一首诗或研究一个诗人时,人们常常想到‘背景’”“诗歌的意义是不是由背景限定的?离开了背景,诗歌是不是就不能理解”可总结为:提出问题,诗歌的解读是否一定依赖背景分析?②③段分析原因:第②段“首先我们应当承认诗歌本身是一个自给自足的文本,它是由诗歌的特殊语言构成的传情表意的艺术品”“过多的背景记忆正妨碍了诗歌欣赏的自由,使阅读者在历史专制下不得不被背景耳提面命”可总结为:诗歌是无需背景支撑便可自给自足的文本,背景的过度介入反而破坏意义理解的可能。第③段“在写作时就包容了极其复杂的心理活动”“把‘背景’看成是一种必然性规定性的‘势力’或‘靠山’,至少犯了两种毛病,一是……二是……”可总结为:诗歌写作是复杂的心理活动,背景分析则将这个活动过程简化,忽略语言技巧和审美经验发挥的作用。第④段“毫无疑问,背景批评应当允许存在并作为探寻意义的一个途径,尤其是诗歌主题与历史背景相关密切的时候”,“‘背景’不应当成为‘压倒’的力量成为解读诗歌的唯一钥匙”可总结为:背景分析可以作为探寻诗歌意义的途径之一,但绝不能独揽意义的解释权。【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结合“诗歌本身是一个自给自足的文本,它是由诗歌的特殊语言构成的传情表意的艺术品”“看到语言技巧与审美经验赋予的意义”可建议:以诗歌本身的语言文本为根基,关注语言技巧等形式层面的欣赏。结合“那些历久弥新、传诵不绝的抒情诗歌,它并不传达某一历史事件、某一时代风尚,而只是传递一种人类共有的情感”“它的语言文本只须涉及种种情感与故事便可为人领会”可建议:立足自身经验,关注自身审美感悟,以人类共通的情感获得审美共情。结合“背景批评应当允许存在并作为探寻意义的一个途径,尤其是诗歌主题与历史背景相关密切的时候”可建议:当诗歌主题与历史背景相关密切时,适度关注诗歌背景以知人论世。(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静沈从文春天日子是长极了的。长长的白日,一个小城中,老年人不向太阳取暖就是打瞌睡,少年人无事做时皆在晒楼或空坪里放风筝。天上白白的日头慢慢的移着,云影慢慢的移着,什么人家的风筝脱线了,各处便都有人仰了头望到天空,小孩子都大声乱嚷,手脚齐动,盼望这无主风筝,落在自己家中的天井里。女孩子岳珉十四岁左右,有一张营养不良的小小白脸,正在后楼屋顶晒台上,望到一个从城里不知谁处飘来的脱线风筝,在头上高空里斜斜的溜过去。身后楼梯有小小声音,一个男孩子手脚齐用的爬着楼梯,“小姨,小姨,婆婆睡了,我上来一会儿好不好?”女孩便走过去,把小孩援上晒楼。屋顶接连屋顶,有晒衣服被单的,把竹竿撑得高高的,在微风中飘飘如旗帜。晒楼前面可以望到城墙上石罅里植根新发芽的葡萄藤。后面是一道小河,河水又清又软,很温柔的流着。河对面有一个大坪,绿得同一块大毡茵一样,上面还绣得有各样颜色的花朵。日头十分温暖,景象极其沉静,两个人一句话不说,望了一会天上,又望了一会河水。河水不像早晚那么绿,有些地方似乎是蓝色,有些地方又为日光照成一片银色。对岸种得有油菜,菜花黄澄澄的如金子。另外还有三匹白马,两匹黄马,没有人照料,在那里吃草,从从容容,一面低头吃草一面散步。小孩北生望到有两匹马跑了,就狂喜的喊着:“小姨,小姨,你看!”小姨望了他一眼,用手指指楼下,这小孩子懂事,恐怕下面知道,赶忙把自己手掌掩到自己的嘴唇,望望小姨,摇了一摇那颗小小的头颅,意思像在说:“莫说,莫说。”两个人望到马,望到青草,望到一切,小孩子快乐得如痴,女孩子似乎想到很远的一些别的东西。他们是逃难来的,母亲,大嫂,姐姐,姐姐的儿子五岁大的北生。糊糊涂涂坐了十四天小小篷船,船到了这里以后,应当换轮船了,一打听各处,才知道武昌城还被围着,过上海或过南京的船车全已不能开行。到此地以后,一家人就找寻了一间屋子权且居住下来,打发随来的兵士过宜昌,去信给北京同上海,等候各方面的回信。爸爸是一个武昌军部的军事代表。哥哥也是个北京军官,二哥在上海教书。几个人住此已经有四十天了。母亲原是一个多病的人,身体原来就很坏,加之路上又十分辛苦,自然就更坏了。“为什么这样清静?”女孩岳珉心里想着。过一会,从里边有桃花树的小庵堂里,出来了一个小尼姑,手上提了一个篮子,越过大坪向河边走来。这小尼姑走到河边,慢慢的卷起衣袖,各处望了一会,又望了一阵天上的风筝,才从容不迫的,从提篮里取出一大束青菜,一一的拿到流水里乱摇乱摆。因此一来,河水便发亮的滑动不止。小尼姑把莱洗好了,又用一段木杵,捣衣裳,捣了几下,又把它放在水中去拖摆几下,于是再提起来用力捣着。小尼姑在水边玩厌了,便提了篮子,走回去了。小尼姑走后,女孩岳珉望到河中水面上,有几片菜叶浮着,想起这小尼姑的快乐,想起河里的水,远处的花,天上的云,以及屋里母亲的病,这女孩子,不知不觉又有点寂寞起来了。她记起了早上喜鹊,在晒楼上叫了许久,心想每天这时候送信的都来送信,不如下去看看,抱着北生下楼。到房里去时,看到躺在床上的母亲,静静的如一个死人,很柔弱很安静的呼吸着,又瘦又狭的脸上,为一种疲劳忧愁所笼罩。母亲像是醒过一会儿了,一听到有人在房中走路,就睁开了眼睛。女孩岳珉说:“妈,妈,天气好极了,晒楼上望到对河那小庵堂里桃花,今天已全开了。”病人不说什么,想到刚才咳出的血,微微的笑着。“你咳嗽好一点吗?”“好了好了,不要紧的。珉珉我作了个好梦,梦到我们已经上了船,三等舱里人挤得不成样子。”其实这梦还是病人捏造的。望到母亲同蜡做成一样的脸,女孩就勉强笑着,“我昨晚当真梦到大船,还梦到三毛老表来接我们,今早上喜鹊叫了半天,爸爸莫非已动身了!”“今天不来明天应来了!”两人故意这样乐观的说着,互相哄着对面那一个人。姐姐同嫂嫂,从城北卜课①回来了。女孩岳珉拉了姐姐往厨房那边走去,低声的说:“姐姐,看样子,妈又吐了!”姐姐说:“怎么办?北京应当来信了!”外面传来声音,“看呀,看呀,快来看呀,一个瓦样的大风筝跑了,快来,快来,就在头上,我们捉它!”女孩岳珉抬起了头,果然从天井里也可以望到一个高高的风筝,偏偏斜斜的滑过去,隐隐约约还看到一截白线,很长的在空中摇摆。这时听到隔壁有人拍门,有人互相问答说话。女孩岳珉心里很稀奇的想道:“谁在问?莫非爸爸同哥哥来了,在门前问门牌号数吧?”这样想到,心便骤然跳跃起来,忙匆匆的走到二门边去,只等候有什么人拍门拉铃子,就一定是远处来的人了。可是,过一会儿,一切又都寂静了。女孩岳珉便不知所谓的微微的笑着。日影斜斜的,把屋角同晒楼柱头的影子,映到天井角上,恰恰如另外一个地方,竖立在她们所等候的那个爸爸坟上一面纸制的旗帜。(1932年,有删改)〖备注〗①卜课:占卜。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第三段描写楼顶景色,被单飘扬、葡萄藤发芽、小河流淌,给人清新自由与温和宁静之感。B.北生望见马跑后狂喜叫喊,又“赶忙”掩住嘴,“望望”小姨,表明家庭处境使北生敏感而胆怯。C.小尼姑提篮子到河边卷衣袖洗青菜、捣衣裳场景,看似日常却营造出一种安闲、平和的美好意境。D.焦灼地等待着父亲和哥哥的音讯时,生病的母亲与懂事的岳珉都在努力地编造梦境给对方以希望。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对小城的描绘,同作者《边城》中写茶峒一样,都通过自然风光、人情风俗展现了现实之外的乡土生活。B.本文叙事巧妙,情节一波三折,呈现了“楼上”与“楼下”两个世界,即沉静的少年世界与苦难的成人世界。C.本文以第三人称叙述,主要通过岳珉的有限视角,将外面世界和家中变动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形成紧凑的整体。D.本文结尾突转,将如旗的影子和父亲坟上的旗联系,隐含着期待无望之意,增强悲剧色彩,从而揭示战争残酷。8.本文多次提到“风筝”,这是富有意味的细节。请分析文中“风筝”的深层含义。9.汪曾祺说:“《边城》是一个温暖的作品,但后面隐伏着作者很深的悲剧感。”读此文,你是否也有类似的感受?请你以《〈静〉中的“矛盾”》为题,写一个发言提纲。〖答案〗6.B7.B8.文章运用象征手法。(1)脱线风筝不知从何处来,坠往何处,象征岳珉一家人的处境无依无靠(2)飘摇不可捉摸的风筝暗示故事的悲惨结局,父亲死去,等待没有结果。(3)象征战乱时代下层人民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饱受离乱之苦。9.①诗意的田园和丑陋的战争。小说中风景暂时沉静、清新怡人,但农村的和平静穆必然会被战乱毁掉。②家庭的期盼与失望。战争中,几个女人热切期盼家人的帮助从而避难,却不知父亲已亡,希望落空前途难卜。③家庭的温馨与母亲病重的悲惨命运。母亲缠绵病榻,家人相互体谅、温情关怀,但终究抵不过命运,母亲即将走向死亡。④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作者塑造牧歌式的生活图景,其实是对农村生活的理想化刻画,表达出现实中战争对原始和谐的破坏,以及对人类命运的拨弄。〖解析〗【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B.“北生敏感而胆怯”错,第五段“小姨望了他一眼,用手指指楼下,这小孩子懂事,恐怕下面知道,赶忙把自己手掌掩到自己的嘴唇,望望小姨,摇了一摇那颗小小的头颅,意思像在说:‘莫说,莫说。’”由此可见,北生是懂事,担心惊扰到楼下病人,而非“敏感而胆怯”。【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B.“情节一波三折”有误,小说淡化情节,以主人公岳珉所见所感所想展开描写,尤其展现出的宁谧祥和的田园风光,使文章富有散文韵味。【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学形象的深层意蕴的能力。风筝特点:断线风筝,飘摇不定,永远不能回来。“风筝”是文本中另一个重要意象。文章运用象征手法。注意结合风筝的特点,联系人生和家国命运分析“风筝”的深层含义。①结合“天上白白的日头慢慢的移着,云影慢慢的移着,什么人家的风筝脱线了,各处便都有人仰了头望到天空,小孩子都大声乱嚷,手脚齐动,盼望这无主风筝,落在自己家中的天井里”可知,脱线风筝不知从何处来,坠往何处,象征岳珉一家人的处境无依无靠。②结合“女孩子岳珉十四岁左右,有一张营养不良的小小白脸,正在后楼屋顶晒台上,望到一个从城里不知谁处飘来的脱线风筝,在头上高空里斜斜的溜过去”可知,飘摇不可捉摸的风筝有暗示作用,暗示故事的悲惨结局,父亲死去,等待没有结果。③结合“女孩岳珉抬起了头,果然从天井里也可以望到一个高高的风筝,偏偏斜斜的滑过去,隐隐约约还看到一截白线,很长的在空中摇摆”可知,偏偏斜斜的滑过去的风筝象征战乱时代下层人民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饱受离乱之苦。【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主题、多角度探究作品意蕴的能力。“《静》中的矛盾”要结合汪曾祺对《边城》的评价来理解,也就是分析作品给人的“温暖感”和“悲剧感”,二者是同时存在的。①诗意的田园和丑陋的战争。结合“屋顶接连屋顶,有晒衣服被单的,把竹竿撑得高高的,在微风中飘飘如旗帜。晒楼前面可以望到城墙上石罅里植根新发芽的葡萄藤。后面是一道小河,河水又清又软,很温柔的流着。河对面有一个大坪,绿得同一块大毡茵一样,上面还绣得有各样颜色的花朵”可知,小说中描写楼顶景色,被单飘扬、葡萄藤发芽、小河流淌,给人清新自由与温和宁静之感,但这种美是暂时的,因为战争的存在,农村的和平静穆必然会被战乱毁掉。②家庭的期盼与失望。结合“他们是逃难来的,母亲,大嫂,姐姐,姐姐的儿子——五岁大的北生。糊糊涂涂坐了十四天小小篷船,船到了这里以后,应当换轮船了,一打听各处,才知道武昌城还被围着,过上海或过南京的船车全已不能开行”可知,战争中,几个女人热切期盼家人的帮助从而避难,在焦灼地等待着父亲和哥哥的音讯时,生病的母亲与懂事的岳珉都在努力地编造梦境给对方以希望,却不知父亲已亡,希望落空前途难卜。③家庭的温馨与母亲病重的悲惨命运。结合“几个人住此已经有四十天了。母亲原是一个多病的人,身体原来就很坏,加之路上又十分辛苦,自然就更坏了”可知,母亲缠绵病榻,家人相互体谅、温情关怀,但终究抵不过命运,母亲即将走向死亡。④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结合“日影斜斜的,把屋角同晒楼柱头的影子,映到天井角上,恰恰如另外一个地方,竖立在她们所等候的那个爸爸坟上一面纸制的旗帜”可知,将如旗的影子和父亲坟上的旗联系,隐含着期待无望之意,增强悲剧色彩。作者塑造牧歌式的生活图景,其实是对农村生活的理想化刻画,表达出现实中战争对原始和谐的破坏,以及对人类命运的拨弄。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余以元康①六年,从太仆卿出为使持节监青、徐诸军事、征虏将军。有别庐在河南县界金谷涧中,去城十里,或高或下,有清泉茂林,众果、竹、柏、药草之属,莫不毕备。又有水碓、鱼池、土窟,其为娱目欢心之物备矣。时征西大将军祭酒王诩当还长安余与众贤共送往涧中昼夜游宴屡迁其坐,或登高临下,或列坐水滨。时琴、瑟、笙、筑,合载车中,通路并作;及住,令与鼓吹递奏。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感性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故具列时人官号、姓名、年纪,又写诗著后。后之好事者,其览之哉!凡三十人。吴王师、议郎关中侯、始平武功苏绍,字世嗣,年五十,为首。(节选自石崇《金谷诗序》)材料二:辛酉岁正月五日,天气澄和,风物闲美。与二三邻曲,同游斜川。临长流,望曾城。鲂鲤跃鳞于将夕,水鸥乘和以翻飞。彼南阜②者,名实旧矣,不复乃为嗟叹。若夫曾城,傍无依接,独秀中皋。遥想灵山,有爱嘉名。欣对不足,率尔赋诗。悲日月之遂往,悼吾年之不留。各疏年纪乡里,以记其时日。(节选自陶渊明《游斜川诗序》)〖备注〗①元康:西晋惠帝年号。②南阜:南山,指庐山。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时征西大将A军祭酒B王诩当还C长安D余与众贤E共送往F涧中G昼夜H游宴I屡迁其坐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或列坐水滨”与“列坐其次”(《兰亭集序》)两句中的“列”字含义相同。B.“遂各赋诗以叙中怀”与“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两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C.“凡三十人”与“凡在故老,犹蒙矜育”(《陈情表》)两句中的“凡”字含义相同。D.皋,水边向阳的高地,与“登东皋以舒啸”(《归去来兮辞·并序》)中的“皋”字含义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两则材料都写到了天地山川之美、群贤聚会,更有音乐笙箫相伴,登高赋诗,语言淡雅生动,又不失朴素自然,颇具雅趣。B.材料一和《兰亭集序》都有两晋之人生命观的体现,前者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后者蕴含着积极的人生态度。C.材料二以“风物闲美”为文眼,总领全文,概括介绍斜川山水风光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斜川风光的喜爱、赞美之情。D.石崇与宾客,陶渊明与邻曲,在聚会赏景之余,皆赋诗述怀,且为诗集作序,其中情感转承,由“乐”而“悲”,可谓一脉相承。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去城十里,或高或下,有清泉茂林,众果、竹、柏、药草之属,莫不毕备。(2)悲日月之遂往,悼吾年之不留。14.请根据两则材料,从写作内容、艺术手法、写作目的三个方面总结诗序的基本特征。〖答案〗10.DGI11.C12.A13.(1)距县城十里。那里有的地方高峻,有的地方低下,有涌流的清泉,茂密的树林,还有各种果树、竹子、松柏、草药之类,没有不齐备的。

(2)岁月流逝不返,使我感到悲伤;美好的年华离我而去不再停留,使我内心哀痛。14.①从内容上看,两篇诗序都交代了写作的缘起及相关内容。

②从艺术手法看,两篇诗序都以叙事为主,叙事、抒情、议论兼而有之。

③从写作目的看,两篇诗序都为了抒发作者独特的人生感悟。〖解析〗【1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当时征西大将军祭酒王诩要回长安,我与众贤一起给他送行,到涧中去。白天黑夜地游乐欢宴,多次变更地方。“长安”作“还”的宾语,宾语后断句,所以D处断句;“涧中”作“送往”的宾语,宾语后断句,所以G处断句;“游宴”与“屡迁”为两个谓语动词,中间应该断开,所以I处断句。【1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正确。都是“排列”意思。句意:有时依次坐在水边。/人们在它旁边排列而坐。B.正确。目的连词,来;/介词,根据。句意:于是众贤都饮酒赋诗来抒发心中感怀。/能够根据脚步声辨别是谁。C.错误。含义不同。一共;/凡是。句意:参加游宴的一共有三十人。/凡是年老而有功德的旧臣,尚且还受到怜惜养育。D.正确。句意:秀丽地独立于平泽之中。/登上东边山坡我放声长啸。【1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A.“更有音乐笙箫相伴”错误,陶渊明《游斜川诗序》中并没有提到有音乐笙箫相伴。【1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去”,距;“属”,类;“莫”,没有不。(2)“悲”,使……感到悲伤;“遂往”,流逝不返;“悼”,使……哀痛。【1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基本特征的能力。根据《金谷诗序》“故具列时人官号、姓名、年纪,又写诗著后。后之好事者,其览之哉!”《游斜川诗序》“各疏年纪乡里,以记其时日”可知,从内容上看,两篇文章都交代了写作缘起及相关内容。《金谷诗序》一文主要记叙了“我”与众贤的游宴活动,借以抒发心中感怀,感慨生命的短暂;《游斜川诗序》一文主要记叙了“我”与两三位邻居一同游览斜川的活动,游览之余即兴赋诗抒发情怀,悲叹岁月的流逝、美好的年华不再。所以,从艺术手法看,两篇文章都以叙事为主,叙事、抒情、议论兼而有之。根据《金谷诗序》“感性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可知,作者感慨生命的短暂;根据《游斜川诗序》“悲日月之遂往,悼吾年之不留”可知,作者哀痛岁月流逝不返,美好的年华不再停留。所以,从写作目的看,两篇文章都为了抒发作者独特的人生感悟。参考译文:材料一:金谷诗序我在元康六年,从太仆卿外任为使持节监青、徐诸军事、征虏将军。有另一处住所在河南县界金谷涧中,距县城十里。那里有的地方高峻,有的地方低下,有涌流的清泉,茂密的树林,还有各种果树、竹子、松柏、草药之类,没有不齐备的。又有加工粮食的水碓、养鱼池、土窟等,那些作为赏心悦目的东西也都具备了。当时征西大将军祭酒王诩要回长安,我与众贤一起给他送行,到涧中去。白天黑夜地游乐欢宴,多次变更地方。有时登高临下,有时依次坐在水边。当时把琴、瑟、笙、筑和乐人一起载于车中,众人同时演奏。等到了住地,让他们与鼓吹轮流顺次演奏。于是众贤都饮酒赋诗来抒发心中感怀,有的作诗不成,就罚酒三斗。感慨生命的短暂,恐惧死亡没有一定期限。因此一一列举当时人的官号、姓名、年纪,并把他们所写的诗著录在后面。后世的爱好诗文的人,可以尽情地阅览啊!参加游宴的一共有三十人。吴王师、议郎、关中侯、始平武功苏绍,字世嗣,五十岁,是其中为首者。(节选自石崇《金谷诗序》)材料二:游斜川诗序正月初五辛丑日,天气晴朗和暖,风光景物宁静优美。我与两三位邻居,一同游览斜川。面对悠然远逝的流水,眺望曾城山。夕阳中,鲂鱼,鲤鱼欢快地跃出水面,鳞光闪闪;水鸥乘着和风自由自在地上下翻飞。那南面的庐山久负盛名,我已很熟,不想再为它吟诗作赋。至于曾城山,高耸挺拔,无所依傍,秀丽地独立于平泽之中;遥想那神仙所居的昆仑曾城,就更加喜爱眼前这座山的美名。如此欣然面对曾城赏景,尚不足以尽兴,于是即兴赋诗,抒发情怀。岁月流逝不返,使我感到悲伤;美好的年华离我而去不再停留,使我内心哀痛。各位游伴分别写下年龄、籍贯,并记下这难忘的一天。(节选自陶渊明《游斜川诗序》)(二)古代诗歌(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相和歌辞·蜀道难唐·张文琮梁山①镇地险,积石阻云端。深谷下寥廓,层岩上郁盘。飞梁架绝岭,栈道接危峦。揽辔独长息,方知斯路难。〖备注〗①“梁山”即“高梁山”“大剑山”,主峰在今四川剑阁境内。晋时张载《剑阁铭》所谓“岩岩梁山,积石巍卷”就是说的这里。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前四句侧重于对梁山一带山川之险的描写,写出了山高谷深、岩陡壁峭之貌。B.五、六句通过“飞梁”“危峦”等写蜀道仰望之景,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C.七、八句写骑马而至的诗人发出“斯路难”的感喟,表现了蜀道的难不可攀。D.全诗用“积石”“深谷”“绝岭”等景象,以浪漫主义笔法尽言梁山蜀道之阻。16.本诗与李白的《蜀道难》都发出了“蜀道之难”的感慨,请结合内容,比较两首诗抒情特色的异同。〖答案〗15.D16.同:(1)直抒胸臆。两诗都以抒情结尾,直言“蜀道之难”。(2)借景抒情。两诗都通过描摹自然环境之艰难,渲染了蜀道的壮丽奇险,表达了诗人的惊叹惶悚之情。异:(1)张诗抒情平淡克制;李诗善用反复,多次咏叹“蜀道之难”,使诗歌的抒情具有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效果;(2)张诗通过描摹眼前实景,以此抒发感情;李诗善用想象、夸张、用典等,虚实结合以抒发强烈情思。(3)张诗感叹“斯路难”,意在表达对蜀道之难的感叹;李诗则内容饱满,发出了对奇崛自然与困苦人生的嗟叹,旨趣丰富,情感厚重。〖解析〗【1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D.“浪漫主义笔法”错。本诗直接以含有一定历史意蕴的现实蜀道之景为“揽辔独长息,方知斯路难”的现实感叹张本,是通过历史与现实结合以抒发现实感叹为主要目的的诗作,现实主义意味浓郁。【1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张文琮的诗与李白的《蜀道难》这两首诗都描写蜀道山川之险峻,给人以回肠荡气之感,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李白的《蜀道难》采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艺术地再现了蜀道峥嵘、突兀、强悍、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借歌咏蜀地山川的壮秀,表现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充分展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自然的感情。全篇韵律与散文交错,文句起伏跌宕,笔触肆意纵横。诗中诸多画面此隐彼现,无论是山之高、水之急、绝壁之险,还是河山之改观、林木之荒寂,皆有逼人之势,整首诗展现出宏伟的气象,广阔的境界,充分体现了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和独特的创作个性。本诗以雄浑壮丽的景观表现道路的险阻,通过描绘山峰的高耸和岩石的重叠,展现了蜀道壮丽的自然景观。诗人用笔触形容驾驶车辆的人停下休息,通过驾车的人的视角,表达了对蜀道险难的深切体验。整首诗描绘了一幅壮美的自然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在面对困难时的坚持和勇气。作品通过描绘蜀道险难,体现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思考和哲理的反思,使读者对于人生的困难和挑战有所启示。根据以上分析,从抒情方式的角度分析二者的异与同即可。(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宁可死去,也不会和世俗小人一样媚俗取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2)《兰亭集序》中,王羲之不认同庄周所谓的死生一样、寿夭等同的说法,他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3)小华暑假参加了“古风蜀韵”研学游,品味蜀地风韵,他不禁怀想历史,于是借杜甫《蜀相》中“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来抒发感怀。〖答案〗(1)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3)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宋代词人柳永写道:“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黄叶飘零,兰舟催发,一声声凄切的蝉鸣,竟然让人无语凝噎。有时候它们喜欢成群结队端坐树梢,顶着明晃晃的日头叫,那鸣叫声连天接地,密密实实,整个世界再无其他声音了,那种肆无忌,杂乱而悲怆的鸣叫声,让人心烦意乱,是为即将消失的秋天送行,还是为它们自己即将结束的生命唱一首挽歌呢?它们已经乱了方寸,顾不得自己的形象了其实,一只蝉的鸣叫,还是颇有意境的。深秋时节,每当月上柳梢头的时候,我的窗外总会有一只蝉儿鸣叫。很准时,像是跟谁有过约定。怯怯的,低低的,细细的那么几声,像游丝,像花瓣轻吻微风,像一对情侣窃私语。这个时候,我会搁下笔,站在窗前,看那清幽的月光下,几棵槐树,一丛秋草,槐花缤纷,树影婆娑,一声声虚虚实实凄凄切切的蝉声,从耳畔,一直到心底。18.下列选项中,蝉声表达的意境与上文第二段中蝉声表达的意境最接近的一项是()A.荷香清露坠,柳动好风生。微月初三夜,新蝉第一声。B.牧童骑黄牛,歌声报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C.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D.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如何描写蝉鸣声的?请简要分析。〖答案〗18.D19.①运用叠词,“怯怯的、低低的”形象地写出了秋蝉刚刚鸣叫时声音的低沉。

②运用比喻和排比,“像游丝,像花瓣轻吻微风,像一对情侣窃窃私语”生动地描绘了蝉声轻柔的特点。〖解析〗【1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意境的把握能力。根据“那种肆无忌,杂乱而悲怆的鸣叫声,让人心烦意乱,是为即将消失的秋天送行,还是为它们自己即将结束的生命唱一首挽歌呢”可知,第二段中蝉声表达的意境是悲伤的。A、B、C三项中蝉声是喜悦的、嘹亮的、清高的;D.蝉声表达的意境是悲伤的。【1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表现手法的能力。“怯怯的”“低低的”运用了叠词,这里用来形容秋蝉的鸣叫声,形象地写出了秋蝉刚刚鸣叫时声音的低沉。“像游丝,像花瓣轻吻微风,像一对情侣窃私语”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手法,将秋蝉的鸣叫声比作游丝、花瓣轻吻微风、一对情侣窃窃私语,连用了三个“像……”,构成了排比句,生动形象地写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