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真题】2024年江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真题试卷(含答案)_第1页
【中考真题】2024年江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真题试卷(含答案)_第2页
【中考真题】2024年江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真题试卷(含答案)_第3页
【中考真题】2024年江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真题试卷(含答案)_第4页
【中考真题】2024年江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真题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真题】2024年江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真题试卷阅卷人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得分1.图1是甲骨文中的“史”字:“一个人手里拿一块用来记录的板,两只脚叉开站着”,指负责记录事情的人。“史”字的造字方法是()图1A.象形 B.指事 C.形声 D.假借2.下面是七年级同学编写的历史剧本《朝会》。该剧本中始皇认同的制度是()丞相王绾:今陛下一统天下,疆域辽阔,请分封诸子以拱卫王室。廷尉李斯:武王分封子弟甚众,诸侯互相攻击,而天子不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置诸侯不便。始皇嬴政:廷尉所言甚是。A.分封制 B.郡县制 C.刺史制 D.行省制3.今天日本的邮政地址,还是沿袭唐制,以町、番、目为单位。这从侧面反映了唐朝()A.严格的坊市界限 B.丰富的都市生活 C.开放的社会风气 D.先进的典章制度4.不论以魏为正统,或以蜀为正统,从来没有人把另外两国排斥在中国之外;当宋、辽、西夏或宋、金、西夏并存时,虽互为敌国,但也并不把对方排除在中国之外。这一观点意在强调()A.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B.中央集权不断强化C.儒家思想的正统性 D.民族隔阂完全消失5.元朝设立宣政院,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同时兼管地方,设置三路宣慰司,管理军务、民事或兼管军民。宣政院兼管的地方是()A.新疆 B.西藏 C.云南 D.台湾6.作品曲文流丽,人物内心描写细致,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的故事,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强烈要求个性自由,堪称明朝戏曲之冠。该作品是()A.《窦娥冤》 B.《长生殿》 C.《牡丹亭》 D.《红楼梦》7.图2是清朝中期的人口数量和人均耕地面积对比图。这反映了清朝中期()图2A.人地矛盾突出 B.农业生产恢复 C.阶级矛盾激化 D.土地兼并严重8.19世纪60年代,李鸿章与一批官僚开始“察吏、整军、筹饷、辑夷”各事,《清史稿》将他看作“中兴之臣”。与“中兴之臣”评价相符的是()A.领导禁烟运动 B.倡导自强求富C.签订《马关条约》 D.发起公车上书9.1923年1月,孙中山和苏联代表越飞达成一项联合宣言:苏维埃政府再次确认有关放弃在华的特权与利益。这一宣言()A.确立了三民主义 B.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C.促进了国共合作 D.表明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10.图3是江西民歌《请茶歌》的部分内容。由歌词可判断当时中国革命的方向是()图3A.走实业救国道路 B.领导工人运动C.夺取中心城市 D.“工农武装割据”11.图4是1934年创作的漫画《枕戈待旦——蓄志复国仇,岂分男女性》。对其解读正确的是()图4A.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 B.护国战争,反对复辟帝制C.团结抗日,抵御外来侵略 D.避免内战,争取国内和平12.基于各主要的解放区相继连成一片,为了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反动政府,人民解放军就必须攻击敌人坚固设防的大城市,必须同敌人的强大机动兵团作战。于是发起()A.湘江战役 B.淞沪会战 C.百团大战 D.三大战役13.以下是某同学整理的历史笔记,他学习的主题是()1953年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中国代表团参加亚非会议1964年中法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B.“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C.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 D.全方位多层次的外交布局14.图5是1978年和1987年的国有企业留利(政府留给国有企业的利润)占比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有利于()图5A.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 B.完善平均分配方式C.确立社会主义公有制 D.建立计划经济体制15.柏拉图认为,古埃及人的激情更多是追求物质的富饶,他们没有希腊人这种对知识的热爱。能佐证该观点的是()A.埃及建立种姓制度 B.埃及法学系统完整C.希腊发展海外贸易 D.希腊哲学成就突出16.穿越时空来到中世纪欧洲的大学,你可能看到()A.庄园法庭处理内部纠纷 B.学生学习天文知识C.学生公开宣扬异端言论 D.师生讨论《进化论》17.1688年,英国结束了长期危机,在这一危机中英国人经过不懈斗争,获得了自由政治。材料中的“斗争”指英国()A.对外殖民扩张 B.争夺欧洲霸权C.资产阶级革命 D.爆发宪章运动18.1930年,印度甘地号召向“食盐进军”,带领民众到丹迪海边自取海水制盐,反对英国殖民当局垄断食盐生产。与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印度民族大起义 B.华夫脱运动C.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D.不结盟运动19.1940年,斯大林迫切地敦促人民缩小与西方在生产力方面的差距,“放慢速度意味着落后,落后意味着挨打!”斯大林如此迫切是为了()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应对法西斯的扩张C.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 D.推动东欧各国改革20.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法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等经历了“经济奇迹”,发展为稳固的中产阶级福利国家。“经济奇迹”缘于()A.非军事化的实行 B.欧洲的联合C.“经互会”的成立 D.欧盟的建立阅卷人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得分21.“洛邑从来天地中”,某中学历史社团制作了宣传洛阳的网页,共有四大栏目。浏览栏目内容,回答问题。(1)浏览栏目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填写①处内容。(2)浏览栏目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洛阳成为“衣冠士族”之地的原因。(3)浏览栏目三,概括大运河对洛阳产生的影响。(4)浏览栏目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为丝路洛阳的经济发展提出合理建议。22.“名片”是文明的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时代信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材料一图6宋朝的中国名片根据图6并结合所学知识,整体分析宋朝的中国名片对欧洲的影响。(2)材料二图720世纪50—70年代的中国时代名片图821世纪初的中国时代名片从图7和图8中各选一张有关联的时代名片,结合所学自定一个观点,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23.人类不断向未知世界探索,世界大了,世界也小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材料一1529年,里贝罗绘制的《世界地图》,囊括迄今所知一切地方,翔实绘制了欧洲、非洲、中南美洲的海岸线和岛屿,首次展现了太平洋的真实跨度和连续的北美洲海岸线。——摘编自席会东《皇家秘图的帝国掠影》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地图绘制范围的扩大源于哪一历史事件。请从世界联系的角度评价这一事件。(2)材料二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驾驶员迈克尔·柯林斯基说道:“我在1969年飞向月球,当我看到眼前小到可以用大拇指盖住的地球,不禁笑了起来。”——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丛书》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69年美国飞船飞向月球的背景。(3)材料三21世纪初,电子通信等技术极大消除了时空隔阂,资本、技术、信息、劳动力等跨国流动成为常态,各国成为全球共同利益链条上的一环,世界变成一个小小的“地球村”。——摘编自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地球村”所呈现的世界经济发展趋势。(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人们对地球认知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24.光是人类生存之源,是人类前行的向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生命之光】材料一半坡人的房屋主要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图9是半坡人建造过程中“烧烤地面,做防潮处理”的想象图。图9——张礼智《被唤醒的史前村庄——半坡寻遗》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火的使用对人类发展的意义。(2)【理性之光】材料二新文化的倡导者们高举科学与民主两面大旗,用近代科学理性反对传统的实用理性,用近代人文主义反对传统的仁礼禁忌,力图建立以自我为价值主体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并以之取代以家庭为本位的传统观念。——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文化运动的内容。(3)【庶民之光】材料三指出材料三所体现的民主政治制度。(4)【命运之光】材料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洞察世界大势、汲取历史教训的重大创见。只有尊重世界的多样性和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推动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真正实现人类的共同理想。——摘自杨洁篪《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光”内涵的认识。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一个人手里拿一块用来记录的板,两只脚叉开站着”,指负责记录事情的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造字方法是象形,故选项A符合题意;

B.指事,史字不是指事造字法,不符合题意;

C.形声,史字不是形声造字法,不符合题意;

D.假借,史字不是假借造字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理解回答,这就需要学生理解造字方法。2.【答案】B【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丞相王绾主张实行分封制,廷尉李斯主张实行郡县制,秦始皇赞成李斯的主张,这就是秦始皇认同郡县制,故选项B符合题意;

A.分封制,丞相王绾主张实行分封制,不符合题意;

C.刺史制,题干中没有提及刺史制,秦朝黑没有出现刺史制,不符合题意;

D.行省制,题干中没有提及行省制,秦朝黑没有出现行省制,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看出他们的主张,看懂其含义就可以顺利回答。3.【答案】D【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天日本的邮政地址,还是沿袭唐制,这从侧面反映了唐朝先进的典章制度,对日本影响深远,故选项D符合题意;

A.严格的坊市界限,题干中并没有提及坊市界限,不符合题意;

B.丰富的都市生活,题干中没有显示都市生活,不符合题意;

C.开放的社会风气,题干中没有显示开放的社会风气,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紧贴题干信息进行分析理解回答,这类题目,就是要紧贴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4.【答案】A【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无论是三国时期的分裂各国,还是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民族政权并立,都不把对方排除在中国之外,这说明中华民族的认同感,故选项A符合题意;

B.中央集权不断强化,题干中没有提及中央集权不断强化,不符合题意;

C.儒家思想的正统性,题干中没有提及儒家思想的正统性,不符合题意;

D.民族隔阂完全消失,题干中没有提及民族隔阂完全消失,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紧贴题干信息进行分析理解回答,这类题目,就是要紧贴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5.【答案】B【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设立宣政院,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同时兼管地方,设置三路宣慰司,管理军务、民事或兼管军民。宣政院兼管的地方是西藏,故选项B符合题意;

A.新疆,元朝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管理西域,不符合题意;

C.云南,元朝在云南设置的是行省,不符合题意;

D.台湾,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来管理澎湖和琉球(今台湾),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就是课本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6.【答案】C【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出现的戏剧《牡丹亭》,曲文流丽,人物内心描写细致,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的故事,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强烈要求个性自由,堪称明朝戏曲之冠,故选项C符合题意;

A.《窦娥冤》,表现窦娥的冤情,不符合题意;

B.《长生殿》,表现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不符合题意;

D.《红楼梦》,表现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特别是其中的人物、情节等,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7.【答案】A【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清朝中期的人口数量大幅增加,可是人均耕地面积却是大幅下降,这反映了清朝中期人地矛盾已经非常突出,故选项A符合题意;

B.农业生产恢复,题干中主要表现人地矛盾,不符合题意;

C.阶级矛盾激化,题干中没有提及阶级矛盾激化,不符合题意;

D.土地兼并严重,题干中没有提及土地兼并严重,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即示意图,看懂示意图的含义,紧贴这些信息进行分析理解回答,不要向外延伸。8.【答案】B【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年代,以李鸿章等人为首的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向西方学习先进科技,兴办军用和民用工业等,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故选项B符合题意;

A.领导禁烟运动,领导禁烟运动的是林则徐,不符合题意;

C.签订《马关条约》,签订《马关条约》是在1895年,不符合题意;

D.发起公车上书,发起公车上书的是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特别是其中的时间、人物等信息,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9.【答案】C【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3年1月,孙中山和苏联代表越飞达成一项联合宣言,这一宣言有利于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合作,故选项C符合题意;

A.确立了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在中国同盟会的纲领概括来的,不符合题意;

B.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不符合题意;

D.表明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此时中国还没有建立社会主义,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看出现象,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理解这一现象的影响回答。10.【答案】D【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毛委员,带领红军上井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带领军队上了井冈山,开辟一条农村包围城市,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故选项D符合题意;

A.走实业救国道路,题干中没有提及实业救国,不符合题意;

B.领导工人运动,题干中没有显示工人运动,不符合题意;

C.夺取中心城市,题干中没有提及夺取中心城市,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抓住其中的关键句子,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理解回答。11.【答案】C【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华战争开始,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长期的抗日战争,面对日寇的侵略,民族危机的加剧,全国人民不分男女,团结一致抵御日寇的侵略,故选项C符合题意;

A.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题干中显示时间是1934年,此时清朝早已被推翻,不符合题意;

B.护国战争,反对复辟帝制,护国战争是在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时间是1916年,不符合题意;

D.避免内战,争取国内和平,避免内战,争取国内和平是在抗战胜利后,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特别是其中的时间等信息,把它和时代背景结合进行分析理解回答。12.【答案】D【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8年下半年,我军已经在多个战场打败国民党军队,各主要的解放区相继连成一片,为了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反动政府,人民解放军就必须攻击敌人坚固设防的大城市,必须同敌人的强大机动兵团作战,于是发起与国民党军队的大决战,即三大战役,故选项D符合题意;

A.湘江战役,湘江战役是在红军长征途中,不符合题意;

B.淞沪会战,淞沪会战是中国军队在上海抗击日军侵略,不符合题意;

C.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中国共产党八路军发起的对日寇的主动进攻,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抓住其中的关键句子,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13.【答案】A【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显示的是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是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故选项A符合题意;

B.“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求同存异”是在1955年亚非会议上提出的,其他外交没有提及,不符合题意;

C.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题干中不仅体现睦邻友好,不符合题意;

D.全方位多层次的外交布局,全方位多层次的外交布局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的,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理解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掐的的选项,注意所选择选项要把所给的信息全部包括在内,一个都不能少,切记。14.【答案】A【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1987年和1978年相比,国有企业留利(政府留给国有企业的利润)占比大幅提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样企业拥有大量利润,就可以提高企业职工的待遇,从而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故选项A符合题意;

B.完善平均分配方式,国有企业改革就是要打破平均分配,不符合题意;

C.确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早在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就确立了,不符合题意;

D.建立计划经济体制,国有企业改革就是要逐步突破计划经济体制,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即示意图,看出发生的变化,根据这个变化来分析其带来的影响回答。15.【答案】D【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希腊人对知识的热爱,更多的表现为古希腊哲学成就突出,这些哲学成就对后世影响深远,故选项D符合题意;

A.埃及建立种姓制度,种姓制度是在古印度,不是埃及,不符合事实;

B.埃及法学系统完整,法学系统完整是古罗马,不是埃及,不符合事实;

C.希腊发展海外贸易,题干中强调的是希腊的知识,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识记。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抓住其中的关键句子,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理解识记回答。16.【答案】B【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的欧洲大学,开设的课程有基础课程文法、修辞、逻辑、天文等,学完基础课程之后再学习专业课程,故选项B符合题意;

A.庄园法庭处理内部纠纷,中世纪欧洲大学与庄园法庭无关,不符合题意;

C.学生公开宣扬异端言论,中世纪欧洲大学有很大的自治地位,但是学生不可以公开宣扬异端言论,不符合题意;

D.师生讨论《进化论》,《进化论》出现在19世纪中期,中世纪欧洲大学出现的较早,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所学知识来分析备选项,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回答。17.【答案】C【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88年,英国发生政变,废黜国王詹姆士二世,迎请他的女儿和女婿入主英国,这次政变史称“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最终胜利,故选项C符合题意;

A.对外殖民扩张,题干中没有提及对外殖民扩张,不符合题意;

B.争夺欧洲霸权,题干中没有提及争夺欧洲霸权,不符合题意;

D.爆发宪章运动,宪章运动是工人运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特别是其中的时间等,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18.【答案】C【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0年,甘地再次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甘地向殖民政府提出要求,遭到拒绝,于是印度甘地号召向“食盐进军”,带领民众到丹迪海边自取海水制盐,反对英国殖民当局垄断食盐生产,故选项C符合题意;

A.印度民族大起义,印度民族大起义发生在1857年到1859年,不符合题意;

B.华夫脱运动,华夫脱运动发生在埃及,不是印度,不符合题意;

D.不结盟运动,不结盟运动是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发起的,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特别是其中的时间、人物等信息,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19.【答案】B【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9年9月,德国突袭波兰,二战全面爆发,到了1940年,德国已经占领欧洲很多国家,虽然德国与苏联的战争还没有开始,但是苏联已经意识到法西斯的扩张已经不可避免,为了应对法西斯的扩张,斯大林迫切地敦促人民缩小与西方在生产力方面的差距,故选项B符合题意;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1918年到1921年,不符合题意;

C.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是1928年到1933年,不符合题意;

D.推动东欧各国改革,推动东欧各国改革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特别是其中的时间等信息,结合时代特征进行分析理解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回答。20.【答案】B【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法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等国联合起来,组建了经济联合机构,这些国家加强经济合作,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故选项B符合题意;

A.非军事化的实行,二战后法国等国没有实行非军事化,不符合事实;

C.“经互会”的成立,“经互会”是东欧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参与的经济组织,不符合题意;

D.欧盟的成立,欧盟成立是在1993年,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看出发生的变化,再结合其中的时间、国家等,分析理解变化的原因回答。21.【答案】(1)内容:洛阳白马寺或龙门石窟。(2)原因:北魏孝文帝改革(迁都洛阳);民族交融;经济的恢复和发展。(3)影响:洛阳成为南北交通枢纽;促进洛阳经济繁荣。(4)建议:挖掘丝路洛阳的历史资源;继续发挥“丝路电商”平台的优势【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以后,洛阳成为佛教文化圣地,与佛教相关的历史遗址有白马寺、龙门石窟等;

(2)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洛阳成为“衣冠士族”之地的原因有:北魏孝文帝改革(迁都洛阳);民族交融;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依据材料信息,可以看出,大运河使得洛阳成为南北交通枢纽,促进洛阳经济繁荣;

(4)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言之成理即可,如:挖掘丝路洛阳的历史资源;继续发挥“丝路电商”平台的优势;

故答案为:(1)内容:洛阳白马寺或龙门石窟。

(2)原因:北魏孝文帝改革(迁都洛阳);民族交融;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影响:洛阳成为南北交通枢纽;促进洛阳经济繁荣。

(4)建议:挖掘丝路洛阳的历史资源;继续发挥“丝路电商”平台的优势

【点评】(1)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这就是要理解识记基础知识;

(2)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看懂材料含义,这是答题的关键,看懂其含义之后,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理解回答;

(3)本题考查概括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从材料中找出相关句子,对这些句子进行概括回答;

(4)开放性题目,言之成理即可。22.【答案】(1)影响:推动欧洲社会变革;促使欧洲社会转型或走向近代社会。(2)名片:自行车和“复兴号”动车观点:从自行车到动车,见证了现代中国交通的发展。阐述:改革开放前,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自行车是人们重要的交通工具;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迅速发展,交通工具多样化,人们出行更加方便快捷,乘坐动车成为重要的出行方式。总之,人们的出行越来越便捷,现代中国交通事业取得巨大成就。【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期,中国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武器等,这些发明传入欧洲,推动欧洲社会变革,促使欧洲社会转型或走向近代社会;

(2)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言之成理即可,如:名片:自行车和“复兴号”动车观点:从自行车到动车,见证了现代中国交通的发展。

阐述:改革开放前,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自行车是人们重要的交通工具;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迅速发展,交通工具多样化,人们出行更加方便快捷,乘坐动车成为重要的出行方式。

总之,人们的出行越来越便捷,现代中国交通事业取得巨大成就。

故答案为:(1)影响:推动欧洲社会变革;促使欧洲社会转型或走向近代社会。

(2)名片:自行车和“复兴号”动车观点:从自行车到动车,见证了现代中国交通的发展。

阐述:改革开放前,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自行车是人们重要的交通工具;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迅速发展,交通工具多样化,人们出行更加方便快捷,乘坐动车成为重要的出行方式。

总之,人们的出行越来越便捷,现代中国交通事业取得巨大成就。

【点评】(1)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看出宋朝的发明成果,再结合这些成果对欧洲的影响回答;

(2)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从材料中选取两个,结合所学知识拟定一个观点,加以阐述,注意做到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23.【答案】(1)事件:新航路开辟。评价:加强了世界的直接商业联系;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逐步确立起来。(2)背景:第三次科技革命;美苏冷战对峙局面;二战后美国经济的繁荣。(3)趋势:经济全球化。(4)主要因素:生产力的发展或者科技的进步。【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信息“翔实绘制了欧洲、非洲、中南美洲的海岸线和岛屿,首次展现了太平洋的真实跨度和连续的北美洲海岸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使得地图绘制范围的扩大主要是因为新航路开辟,欧洲人发现了美洲大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世界的直接商业联系;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逐步确立起来;

(2)依据材料二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69年美国飞船飞向月球,这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成果,这一时期,美苏冷战对峙,美国为了在科技上压制苏联;同时这一时期,美国科技先进,经济繁荣;

(3)依据材料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1世纪初,电子通信等技术极大消除了时空隔阂,这使得全球经济连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们对地球认知发生变化,主要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或者科技的进步;

故答案为:(1)事件:新航路开辟。评价:加强了世界的直接商业联系;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逐步确立起来。(2)背景:第三次科技革命;美苏冷战对峙局面;二战后美国经济的繁荣。

(3)趋势:经济全球化;

(4)主要因素:生产力的发展或者科技的进步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回答;(2)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特别是其中的时间,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分析理解时代背景回答,注意从多方面理解;

(3)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把它和所学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