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207龙虎山道班房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公示稿)(解压密码:123)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2/0A/08/wKhkGGag-Y6ADjlYAADiRvsaM9I342.jpg)
![S207龙虎山道班房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公示稿)(解压密码:123)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2/0A/08/wKhkGGag-Y6ADjlYAADiRvsaM9I3422.jpg)
![S207龙虎山道班房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公示稿)(解压密码:123)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2/0A/08/wKhkGGag-Y6ADjlYAADiRvsaM9I3423.jpg)
![S207龙虎山道班房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公示稿)(解压密码:123)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2/0A/08/wKhkGGag-Y6ADjlYAADiRvsaM9I3424.jpg)
![S207龙虎山道班房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公示稿)(解压密码:123)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2/0A/08/wKhkGGag-Y6ADjlYAADiRvsaM9I342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生态影响类—报批稿)项目名称:S207龙虎山道班房工程建设单位(盖章):鹰潭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龙虎山中心编制日期:2024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制生态环境现状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项目位于江西省鹰潭市龙虎山镇杨家畈供电所旁,属于龙虎山风景名胜区三级保护区内,根据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原则,项目所在地为一类区。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内相关要求,需调查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达标情况,判定所在地区域是否为达标区,项目所在区域达标情况判定优先采用国家或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公开发布的环境质量公告或环境质量报告中的数据或结论。本次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根据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发布的《2023年江西省各县(市、区)六项污染物浓度年均值》项目所在地监测数据进行评价,统计区域常规因子环境质量监测数据见下表:表3-1龙虎山风景名胜区2023年六项污染物浓度年均值名称污染物SO2NO2PM2.5PM10COO3龙虎山风景名胜区年评价指标年均值年均值年均值年均值日均值95%位数值日最大8小时值现状浓度(μg/m3)4620350.6mg/m386标准值(μg/m3)204015404mg/m3100占标率(%)201513387.51586达标情况不达标根据上表数据可知,2023年龙虎山风景名胜区环境空气质量不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一级标准,超标污染物为PM2.5,表明项目所在区域属于不达标区域。PM2.5不达标原因主要为近几年龙虎山景区道路改造工程、206国道施工造成,以及周边城镇(贵溪经开区、鹰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企业粉尘排放扩散以及车辆尾气排放造成的。为了打赢蓝天保卫战,鹰潭市人民政府持续深入开展大气污染治理。实施燃煤控制,实施煤量实现减量替代的前提下,治理工业污染,实施超低排放改造,防治移动污染源,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整治面源污染、全面推行“绿色施工”,建立扬尘控制责任制,深化秸秆“双禁”,强化“双禁”工作力度。龙虎山景区改造工程基本完成,206国道将于2024年底完成施工,项目所在地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可以得到进一步改善。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位于江西省鹰潭市龙虎山镇杨家畈供电所旁,属于龙虎山风景名胜区三级保护区内,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引用鹰潭市生态环境局发布的《2023年鹰潭市环境质量概况》的例行监测断面数据。2023年,全市主要河流信江鹰潭段、白塔河(泸溪河)共设置了13个地表水监测断面,分别为国控断面:土桥、白塔河河口、炭埠周家、贵溪富庶村;省控断面:红卫坝、江南水厂、双凤街、余江界牌、龙虎山、余家滩、贵溪公路桥、贵溪铁路桥、鹰潭化工厂,所有监测断面均符合Ⅱ类水质标准,断面达标率为100%。信江鹰潭段水质状况优,10个断面均为Ⅱ类水质;白塔河(泸溪河)水质状况优,3个断面均为Ⅱ类水质;全市河流水质状况优,13个断面均为Ⅱ类水质。区域地表水泸溪河水质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限值要求。3、声环境质量现状根据江西中誉检测有限公司2023年9月15日出具的声环境现状检测报告(报告编号为BG2023-0828),项目所在地声环境质量现状能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区标准要求,区域声环境质量较好。噪声检测结果见下表:表3-2敏感目标声环境监测结果监测日期检测地点检测结果dB(A)限值dB(A)昼间Leq夜间Leq昼间Leq夜间Leq2023.09.13龙虎山人民法院50425545龙虎山敬老院49385545备注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标准4、地下水、土壤本项目营运期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至鹰潭龙虎山景区污水处理厂,食堂油烟经油烟净化器处理后通过烟囱排放,无环境风险物质,不存在土壤、地下水环境污染途径,不开展地下水、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调查。5、生态环境质量现状根据《江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本项目评价区涉及龙虎山风景名胜区三级保护区、江西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本项目属于园区范围,不在保护区范围)、龙虎山-龟峰世界自然遗产地(本项目属于缓冲区范围,不涉及提名地范围)。根据江西省生态功能区划图,本项目位于属于功能区划中的V赣东丘陵山地生态区中的V2-4信江中游西部水质保护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1)陆生植物调查评价区共有维管束植物76科142属177种,其中蕨类植物6科6属6种,裸子植物2科3属3种,被子植物68科133属168种。本项目所在区在植被区划上属于Ⅳ.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ⅣA.东部(湿润)常绿阔叶林亚区域→ⅣAii.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ⅣAiia.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部亚地带→4.湘赣丘陵山地青冈栎林、栲类林、马尾松林区。地貌为山地丘陵,分布有大片的马尾松林,阔叶林区域以栲类为主。(2)陆生动物资源调查通过野外调查并整理相关文献资料得知,本项目生态评价区内陆生动物共有80种,隶属于15目44科。其中,两栖类有1目6科10种;爬行类有2目6科15种;鸟类有9目28科49种;哺乳类有3目4科6种。未发现国家I级保护野生动物,有国家II级保护野生动物5种,江西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2种。(3)重要野生动物本工程评价区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种,其中两栖类1种(虎纹蛙),鸟类4种(松雀鹰、赤腹鹰、燕隼、红隼);有江西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2种,其中两栖类2种(中华蟾蜍、大树蛙),鸟类19种(牛背鹭、池鹭、夜鹭、白鹭、苍鹭、灰胸竹鸡、山斑鸠、珠颈斑鸠、四声杜鹃、普通翠鸟、戴胜、家燕、棕背伯劳、黑枕黄鹂、黑卷尾、喜鹊、灰喜鹊、红嘴蓝鹊、大山雀),兽类1种(黄鼬);无《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中列为极危、濒危和易危的物种,有国家特有种1种(灰胸竹鸡)。本项目评价区重要物种与建设项目的具体位置关系见表3-3。表3-3评价区重要动物物种一览表中文名拉丁名保护级别濒危等级特有种(是/否)分布区域资料来源工程占用情况(是/否)与项目位置关系松雀鹰Accipitervirgatus国家Ⅱ级LC否常单独或成对在林缘和丛林边等较为空旷处活动和觅食。历史调查资料否主要分布在项目地东北向及南向林地,距离大于100m赤腹鹰Accipitersoloensis国家Ⅱ级LC否栖息于山地森林和林缘地带,也见于低山丘陵和山麓平原地带的小块丛林,农田地缘和村庄附近历史调查资料否燕隼Falcosubbuteo国家Ⅱ级LC否栖息于接近林地的开阔原野。历史调查资料否红隼Falcotinnunculus国家Ⅱ级LC否栖息于山地和旷野中,多单个或成对活动,飞行较高。历史调查资料否虎纹蛙Hoplobatrachusrugulosus国家Ⅱ级LC否常生活于海拔900米以下稻田、沟渠、池塘、水库、沼泽地等有水的地方历史调查资料否主要分布在项目地北向和西向水田,距离均大于100m中华蟾蜍Bufogargarizans省级LC否常栖息于池塘、水沟、稻田、水库、小河和沼泽地区目击否大树蛙Zhangixalusdennysi省级LC否生活于海拔80-800m山区的树林里或附近的田边、灌木及草丛中,偶尔也进入寺庙或山边住宅内。历史调查资料否牛背鹭Bubulcusibis省级LC否栖于稻田、沼泽。成对或小群活动。以水生动物、昆虫为食文献记录否多数主要分布在项目地东北及南向林地,少数在项目地西向和北向水田出没,距离均大于100m;极少数鸟类(如喜鹊)会在项目地绿化植物上停留池鹭Ardeolabacchus省级LC否生活、猎食于稻田、池塘、水库等水域,栖息于竹林或树上历史调查资料否白鹭Egrettagarzetta省级LC否生活、猎食于稻田、池塘、水库等水域,栖息于竹林或树上目击否苍鹭Ardeacinerea省级LC否栖息于江河、溪流、湖泊、水塘、海岸等水域岸边及其浅水处。历史调查资料否夜鹭Nycticoraxnycticorax省级LC否栖息和活动于平原和低山丘陵地区的溪流、水塘、江河、沼泽和水田地上历史调查资料否珠颈斑鸠S.chinensis省级LC否栖息于丘陵山地树林和多树的平原郊野、农田附近历史调查资料否山斑鸠Streptopeliaorientalis省级LC否栖息于山区、丘陵多树木地带历史调查资料否灰胸竹鸡Bambusicolathoracica省级LC是栖息于低山灌丛、竹林和杂草丛处历史调查资料否四声杜鹃Cuculusmicropterus省级LC否栖息于山区、丘陵多树木地带历史调查资料否普通翠鸟Alcedoatthisbengalensis省级LC否栖息于近水旁的树枝、岩石上,或低山丘陵、平原近水的树丛等处历史调查资料否戴胜Upupaepops省级LC否栖息于低山平原和丘陵地带、林缘、耕地等处历史调查资料否家燕Hirundorustica省级LC否栖息于村落附近,常到田野、森林、水域上空飞行目击否棕背伯劳Laniusschach省级LC否栖息于山地乔木林,常单独站立于树桃、木桩、电线杆顶端或电线上目击否黑枕黄鹂Orioluschinensis省级LC否栖于开阔林、人工林、园林、村庄历史调查资料否黑卷尾Dicrurusmacrocercus省级LC否栖息于开阔山地林缘、平原近溪处,也常见于农田、村落附近的乔木枝上历史调查资料否喜鹊Cyanopicacyanus省级LC否栖息于山地村落、平原林中。常在村庄、田野、山边林缘活动目击否灰喜鹊Cyanopicacyanus省级LC否平原和低山鸟类,常见于道旁、山麓、住宅旁的稀疏树林中历史调查资料否红嘴蓝鹊Urocissaerythrorhyncha省级LC否栖息于山地森林中,也到开阔田野活动历史调查资料否大山雀Parusmajor省级LC否多栖息于山地林区,越冬移至平原地区林间目击否黄鼬Mustelasibirica省级LC否栖息环境广泛,常见于森林林缘、灌丛、河谷、丘陵和平原等地历史调查资料否生态调查详见生态专题。与项目有关的原有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本项目位于江西省鹰潭市龙虎山杨家畈供电所旁,原地块为荒地,截至本次环评现场踏勘前,场地内已完成四通一平、围墙建设。本项目所在地块原为荒地,无原有环境问题。生态环境保护目标1、环境保护目标根据现状调查,本项目位于江西省鹰潭市龙虎山镇杨家畈供电所旁,属于龙虎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三级保护区内、龙虎山-龟峰世界自然遗产地缓冲区内、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范围内。本项目评价范围内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如下。(1)大气环境(500m范围内)表3-4大气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环境要素序号环境敏感点名称坐标*/m保护对象保护内容环境功能区相对厂址方位距场界最近距离(m)XY大气环境1龙虎山人民法院0-89约20人行政区一类区南522龙虎山敬老院0-109约35人居住区南643龙虎山检察院0-155约15人行政区南1134杨畈陆家0-254约200人居住区南2085张家(北)-75341约200人居住区西北3106张家(南)-4420约120人居住区西416*注:以项目中心为原点(0,0)。(2)水环境表3-5水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项目要素保护内容相对本项目方位相对本项目边界距离(最近)环境功能区地表水东塘水库西南623m《地表水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标准泸溪河南、西2996m(西侧)本项目废水经化粪池预处理排入鹰潭龙虎山景区污水处理厂,尾水排入泸溪河,排口下游最近的集中式饮用水源取水口为位于泸溪河上的余江县利民自来水厂取水口,距离排污口流径距离约11km,设计取水规模为2500m3/d。(3)声环境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边界向外50m范围内的敏感点。根据现场踏勘,距离场地边界50m范围内无敏感点,距离本项目最近的敏感点为龙虎山人民法院(52m)、龙虎山敬老院(64m)。(4)生态环境表3-6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项目要素相对方位规模主要保护对象功能分区龙虎山风景名胜区本项目位于该保护区三级保护区内220km2风景、文物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三级保护区龙虎山-龟峰世界自然遗产地本项目位于该遗产地缓冲区内16950hm2自然遗产自然遗产地、缓冲区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本项目位于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园区范围内467.41km2地质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三级保护区、公园园区评价标准1、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修改单中一级标准,具体见下表:表3-7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污染物名称标准限值(µg/m3)标准1小时平均日平均年平均SO2150502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一级标准NO22008040PM10--5040PM2.5--3515TSP--12080CO100004000-O3160100(日最大8h平均)(2)地表水环境质量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水质标准,具体见下表:表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单位:mg/L(除pH值外)污染物名称标准值(mg/L)依据Ⅲ类pH6-9《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标准限值COD≤20BOD5≤4氨氮≤1.0总磷≤0.2石油类≤0.05(3)声环境质量标准项目所在区域为1类声环境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区标准,具体见下表:表3-9声环境质量标准单位:dB(A)声功能区昼间夜间1类55452、污染物排放标准(1)废气营运期厨房油烟排放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中的小型规模标准,具体见下表3-10和表3-10。表3-10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规模大型中型小型基准灶头数≥6≥3,<6≥1,<3对应灶头总功率(108J/h)≥10≥5.00,<101.67,<5.00对应排气罩灶面总投影面积(m2)≥6.6≥3.3,<6.6≥1.1,<3.3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2.0净化设备最低去除率(%)857560(2)废水本项目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进入市政排水管网,排入鹰潭龙虎山景区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度处理,鹰潭龙虎山景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后排入泸溪河。表3-11废水排放标准一览表项目废水接管标准鹰潭龙虎山景区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pH6~96~9CODCr35060NH3-N258BOD515020SS20020总磷31总氮2520动植物油1003标准来源鹰潭龙虎山景区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B标准(3)噪声运营期边界噪声排放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1类区标准。具体噪声标准见表3-12。表3-12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点位类别标准值/dB(A)昼间夜间场地边界1类5545(4)固废一般固体废物贮存过程中应满足防渗漏、防雨淋、防扬尘等环境保护要求,生活垃圾处理执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建城[2000]120号)和《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指南》(建城[2010]61号)以及国家、省市关于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法律法规。总量控制指标(1)废水项目运营期的外排废水主要为职工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进入市政排水管网,排入鹰潭龙虎山景区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度处理,鹰潭龙虎山景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后排入泸溪河。确定项目实施总量控制的污染物为CODCr、氨氮。项目废水排放量为150m³/a,鹰潭龙虎山景区污水处理厂CODCr、氨氮的排放浓度分布为:60mg/L,8mg/L。总量考核指标:CODCr:150m³/a×255mg/L×10-6=0.03825t/a氨氮:150m³/a×24.27mg/L×10-6=0.00364t/a总量控制指标:CODCr:150m³/a×60mg/L×10-6=0.009t/a氨氮:150m³/a×8mg/L×10-6=0.0012t/a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一、施工期生态影响分析1、植被及植物多样性影响分析本项目施工期对陆生植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项目占地、植被和植物资源两个方面,具体影响分析如下:(1)占地类型影响分析本项目占用土地为镇区内的机关团体用地,建设前地块主要为荒地,占用的植被以杂草及人工植被为主,施工期间对乔木类植物尽可能进行移植,施工完成后作为复原绿化,故施工期损害植株数量较少,且这些植物均为评价区常见种类,因而不会导致项目区域林木群落发生地带性植被的改变,也不会对项目区域生态环境造成系统性的破坏;施工结束后进行全工程区域的植被恢复。建设前后土地利用情况无变化。同时施工场地在其建设用地范围内,不影响其土地利用功能。(2)对植被和植物资源的影响施工过程中如基础开挖、建筑材料堆放、施工人员践踏等会对评价区内的植物资源产生影响。本项目不涉及重点保护植物及古树名木,占用的植被以杂草及人工植被为主。它们在评价区分布广、资源丰富,故对植物资源的影响只是一些数量上的减少,不会对它们的生存和繁衍造成威胁,也不会降低区域植物物种的多样性。2、动物影响分析通过野外调查并整理相关文献资料得知,本项目生态评价区内陆生动物共有80种,隶属于15目44科。其中,两栖类有1目6科10种;爬行类有2目6科15种;鸟类有9目28科49种;哺乳类有3目4科6种。未发现国家I级保护野生动物,有国家II级保护野生动物5种,江西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2种。工程施工时的机械噪声以及来往人群活动的增加,将干扰工程周边动物的栖息环境,给它们带来不利影响。由于本项目周边为龙虎山风景名胜区,区内动物的替代生境较多,动物很容易找到栖息场所。同时随着施工的结束,植被的逐渐恢复,部分种类可回到原处。施工期对动物的影响还表现在植被破坏、通道阻隔、施工噪声和车行灯光等。施工人员的进入,也会惊扰动物,可能会造成动物迁移到工程影响区以外相似的生境;如夜间施工,灯光的照射也会影响动物的生存环境。总之,施工期对动物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但这种影响只局限在施工区域,范围较小,由于工程整个施工区的环境与施工区以外的环境十分相似,施工区内的动物很容易找到新的栖息地,对区内动物的种群数量不会有大的变化。在施工中已对施工人员提出动物的保护要求,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动物的影响。3、水生生物影响分析本项目不占用水域,不建设污染水体的生产设施。距离本项目最近的地表水水域为东塘水库,位于本项目西南侧,距离为623m,泸溪河位于本项目西侧,距离为2996m,评价范围内无地表水水域。在妥善处理好弃土弃渣、生活垃圾,并做好水土保持的基础上,工程对评价区水体水质及水生生物的影响可忽略不计。本项目在正常运行期时不产生直接排放至水体的污染物,对水生生态影响较小,对水生生物产生影响较小。4、重要物种及生境影响分析(1)对重要野生植物影响分析本次调查未见重要野生植物,工程建设对其无影响。项目施工前已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三通一平过程中也未发现重要野生植物。(2)对重要野生动物影响分析本项目评价区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种,其中两栖类1种(虎纹蛙),鸟类4种(松雀鹰、赤腹鹰、燕隼、红隼);有江西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2种,其中两栖类2种(中华蟾蜍、大树蛙),鸟类19种(牛背鹭、池鹭、夜鹭、白鹭、苍鹭、灰胸竹鸡、山斑鸠、珠颈斑鸠、四声杜鹃、普通翠鸟、戴胜、家燕、棕背伯劳、黑枕黄鹂、黑卷尾、喜鹊、灰喜鹊、红嘴蓝鹊、大山雀),兽类1种(黄鼬);无《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中列为极危、濒危和易危的物种,有国家特有种1种(灰胸竹鸡)。工程建设区不是重点保护物种的主要栖息地,且周边相似生境较多,且动物性机警,均具有主动趋利避害的行动能力,在严格规范施工行为,本项目已尽量缩短施工时间,工程建设对重要野生动物产生的影响也较小。(3)重要生境影响分析本项目不涉及主要鸟类迁徙通道,不会对主要鸟类迁徙产生影响;本项目所在区域不涉及鱼类重要洄游通道,泸溪河距离本项目2996m,东塘水库距离本项目623m,水生生态距离本项目较远,本项目建设不涉及水生生态,因此,也不会对水生生物重要生境产生影响。5、景观体系影响分析由于工程建设活动施工会对局部地形、植被带来一定的破坏,施工场地的布设等等,都会对景观与视觉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破坏场地原有的环境的景观,影响对施工场地原有良好的视觉效果。本项目涉及的建构筑物严格按照景区保护要求,严格控制建筑规模与建筑高度。根据龙虎山风景名胜区的景观特点,结合项目绿化景观设计与项目外观设计,通过对项目主体建筑的装修与粉饰,使项目主体建筑整体感官与周边环境保持协调。随着施工期结束,本项目基本上不对龙虎山风景名胜区景观体系造成影响。6、水土流失影响分析项目的建设不可避免对植被资源、动物生境和生态功能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同时,由于工程区施工作业,破坏植被,扰动原有土体,和施工期间破土挖填工程造成的水土流失。本项目已采取临时防护措施,本项目已设置围墙,为永久围墙,围墙外建设排水沟。在施工场地周边设置截流沟,防止下雨时裸露的泥土随雨水流入地表水,并设置有沉淀池,避免出现大量水土流失。已在土方堆场及物料堆场周围修建挡土墙和排水沟,降雨前其进行覆盖,以减少土方堆场及物料堆场的水土流失。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绿化,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绿化形式,建成立体绿化区域,以减轻或防止水土流失影响。二、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施工期对环境空气的影响主要是施工土石方开挖、建筑材料的装卸及堆放、车辆运输、机械燃油等产生的燃油废气、粉尘、扬尘以及沥青路面铺设时产生的沥青烟等。排放方式为无组织间歇排放,施工结束影响随之消失。(1)土石方开挖、临时堆场粉尘影响分析项目土石方开挖和临时堆场均设置在用地范围内,用地范围周边设立围墙,堆场产生的扬尘对沿线村庄的影响很小,但在大风天气也会短时间造成敏感点环境空气恶化,因此应该禁止在大风天气进行施工,并在堆存期间采取遮盖措施,尽可能减少扬尘量,且可以减少风力侵蚀量。(2)车辆运输大气影响分析本项目主要运输道路以S207为主,主要为沥青路面,车辆在沥青路面上运输产生的扬尘和车辆尾气较少,对道路沿线的村庄产生一定的影响,本项目运输道路距离较近的村庄为张家,直线距离为15m。本项目运输产生粉尘对周边村民的生活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的影响表现为TSP的空气浓度增加,为尽量减小运输车辆为周边敏感点的影响,应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如不在规定时间外运输、洒水降尘,降低车辆速度、运输物料时利用帆布覆盖防止物料洒漏等。(3)机械、燃油尾气影响分析燃油尾气产生于运输车辆和以燃油为动力的施工机械。本项目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挖掘机、推土机、运输车辆等作业时将产生燃油废气,其主要污染物为CO、SO2、NOx等,其产生量与施工机械数量及密度、耗油量、燃料品质及机械设备状况有关。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施工机械的性能已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良,多数机械在运行过程中机械废气可达标排放,且该工程区域地域相对开阔,空气扩散条件较好,达标排放的施工机械废气通过大气稀释与扩散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不大。本项目为办公用房建设项目,整个工程位于工程用地内,周边设有围墙,施工期较短,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较小,具有固定、聚集的特点,施工场地较为开阔。这些条件均有利于污染物的流动扩散。根据与同类工程进行类比分析,在最不利气象条件下,燃油废气排放下风向15~18m,SO2、NOx的浓度值达0.016~0.18mg/m3,说明工程施工机械排放尾气对周围大气环境影响很小。施工机械燃油产生的污染物不会对大气环境质量及功能造成明显影响。(4)铺设沥青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场地内道路建设使用预拌沥青混凝土和乳化沥青,均为外购,不在施工现场进行沥青搅拌,沥青烟的产生环节主要为沥青洒布和碾压环节,沥青洒布和碾压环节总施工期控制在一天之内。由于沥青烟产生量最大的搅拌环节不在施工现场进行,且本项目采购的沥青产品均为优质产品,在洒布和碾压环节产生的沥青烟可达标排放,本项目区域地域相对开阔,空气扩散条件较好,达标排放的沥青烟通过大气稀释与扩散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不大。经采取以上措施,施工期不会对龙虎山风景名胜区、龙虎山-龟峰世界自然遗产地、江西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及周边居民大气环境造成明显影响。三、施工期水污染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施工期的废水主要包括施工机械、车辆冲洗废水、基坑排水、混凝土养护水以及施工人员生活污水。(1)施工废水项目施工期用水包括混凝土养护用水、设备及车辆的冲洗废水,本项目混凝土养护用水量约为10m3/d,为工艺用水,主要被工艺消耗,剩余部分通过蒸发形式排放,不直接以液态水形式向外环境排放。工程施工期间需清洗设备少,主要为车辆,清洗用水按照1m3/d计,主要污染物为SS,经临时沉淀池处理回用于工程。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雨天会导致基坑产生积水,基坑排水由水泵排入临时沉淀池,沉淀处理后回用于工程。本项目产生的施工废水禁止将其直接排入周边水域,因此本项目施工期间对周边水体的影响较小。(2)生活污水工程施工高峰期人员按照20人计算,生活用水量按照每人50L/d计,则本项目生活用水量为1m3/d,排水量按照80%计,生活污水排放量为0.8m3/d;本项目施工人员主要为附近的村庄居民,生活污水经附近居民的化粪池处理后排放至鹰潭龙虎山景区污水处理厂。项目施工期间生活污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较小。施工期的废水主要包括施工机械、车辆冲洗废水,基坑排水、混凝土养护水以及施工人员生活污水。距离本项目最近的地表水水域为东塘水库,位于本项目西南侧,距离为623m,泸溪河位于本项目西侧,距离为2996m,评价范围内无地表水水域。经采取以上措施,本项目施工期不会对龙虎山风景名胜区、龙虎山-龟峰世界自然遗产地、江西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及周围水环境造成明显影响。四、施工期噪声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噪声主要来自施工机械噪声、施工作业噪声和运输车辆噪声。施工机械噪声由施工机械所造成,如挖土机械、升降机等,多为点声源;施工作业噪声主要指一些零星的敲打声、装卸建材的撞击声、施工人员的吆喝声、拆装模板的撞击声等,多为瞬间噪声。在这些施工噪声中对声环境影响最大的是施工机械噪声。1、预测模式项目工程施工区为开阔地,故声源处于半自由空间,施工机械噪声采用如下模式进行预测计算:LA(r)=LAW-20lg(r)-8式中:LA(r)—为距离声源r处的A声级,dB(A);LAW—为声源的A声级,dB(A);r—关注点与声源距离,m;式中:L总—预测声级,dB;Li—各叠加声级,dB。2、施工机械噪声影响分析根据各施工机械的噪声级范围,预测施工机械噪声源对不同距离的噪声贡献值,固定噪声源对不同距离处的噪声贡献值见表4-1。表4-1固定噪声源对不同距离处的噪声贡献值一览表序号声源离声源不同距离的噪声预测值(dB)标准值10m15m25m40m60m64m昼间夜间1挖机6258.4854.0449.9646.4445.8870552压路机4743.4839.0434.9631.4430.883铲土机6258.4854.0449.9646.4445.884升降机4743.4839.0434.9631.4430.885水泵4743.4839.0434.9631.4430.886手钻4743.4839.0434.9631.4430.887打夯机4743.4839.0434.9631.4430.888汽吊5753.4849.0444.9641.4440.889钢筋调直切割机5753.4849.0444.9641.4440.8810钢筋弯箍机4238.4834.0429.9626.4425.8811插入式振动器5753.4849.0444.9641.4440.8812平板式振动器5248.4844.0439.9636.4435.8813抹光机6258.4854.0449.9646.4445.8814沥青洒布车5753.4849.0444.9641.4440.88由表4-1中可知,在不考虑噪声叠加且不采取防护措施的条件下各类施工机械达到《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标准最近距离均在10m范围内。本项目夜间不施工,施工场地距离周边敏感点均在50m以上,工程区基本位于农村地区,周围地势较为开阔、村庄规模较小、村庄内居民较少,因此对周边村庄的影响较小,本项目施工期噪声可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要求限制,且工程噪声的总体影响较小,随工程结束,噪声随即消失。针对施工期噪声影响,本项目禁止在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钢筋弯箍机、钢筋调直切割机等强噪声设备安置于单独的工棚内,并远离敏感点;加强施工机械的维修、管理,保证施工机械处于良好工作状态;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步骤,优化施工方式,合理布置施工作业面和安排施工时间,尽量减短噪声持续排放的时间。龙虎山敬老院距离本项目最近距离为64m,根据噪声预测结果,施工期龙虎山敬老院贡献值为52.3dB(A),现状值为49dB(A),预测值为54dB(A),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施工期噪声对龙虎山敬老院影响较小。根据表4-1的预测,在不采取任何工程管理措施,也不考虑外界围墙的隔声、绿化衰减和地面效应引起的衰减,多台施工机械同时运转时,施工噪声对龙虎山敬老院影响较大。为了减轻本项目施工期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本评价要求施工单位合理规划安排施工场地(尽量远离敏感点,建议布置在场地西北侧),采取在施工场地边缘设置不低于2m的围挡,严禁高噪音、高振动的设备在中午休息时间作业,施工单位应选用低噪音机械设备或带隔声、消声设备,采取以上措施噪声可衰减20dB(A),施工过程中最多3台设施共同运行,敬老院距离本项目施工区域距离为98m,则施工期本项目对敬老院贡献值为27dB(A),现状值为49dB(A),预测值为49dB(A),能够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本项目施工期不会对敬老院人员休息产生影响。由于施工期噪声具有短暂性的特点,且噪声属无残留污染,因此其对周围声环境质量和附近敏感点的影响随施工结束而消失。综上所述,本项目采取了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禁止夜间施工作业,选用低声级的建筑机械,在高噪声设备周围设置掩蔽物等措施以减轻对项目周围声环境的影响,周边200m范围内距离项目最近的敏感点为距离项目52m的龙虎山人民法院,本项目与龙虎山人民法院间相隔供电所,施工噪声对龙虎山人民法院影响较小,随之施工期的结束,施工噪声影响随之消失,不会对敏感点造成影响。施工期场界噪声排放可以满足《建设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准要求。根据《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监测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施工期声环境监测计划见下表。表4-2施工期声环境监测计划表监测点位监测时段监测频次执行标准厂界四周昼间季度《建设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注:高峰施工期适当加密监测,施工后期根据实际情况可降低监测频次。一般每次连续监测两天、每天昼间夜间各一次,每次20min。有群众投诉等特殊情况时,根据情况加密监测时段。五、施工期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挖掘土方和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沉淀池底泥沙及生活垃圾。本项目施工期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依托周边村庄垃圾处理设施处理。开挖土方用于回填、场地内绿化堆土,无弃渣。沉淀池底泥沙用于回填。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及现场勘查。本项目场地地势较为平坦,本项目挖方主要是地基及地下建筑开挖,主要挖取1米内的土方。本项目土方总开挖量为0.0264万m3(自然方),填方0.0264万m3(自然方),土石方做到挖填平衡,不产生永久性弃土。运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一、生态影响分析1、对陆生植被的影响工程竣工后,绿地率超过35%,运营期间加强绿化管理与维护,对提升区域植物多样性、维持区域生态平衡,对提高区域植物生物量及生产力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场地内人工绿化植被主要以本土乔木和灌草为主,种植种类较少,但随着绿化区自然恢复,灌草种类可以恢复至施工前水平。因此,运营期内区域植被类型可恢复至施工前水平,甚至更优。2、对陆生动物的影响运营期对陆生动物影响主要来源于职工办公,主要表现如下:(1)对两栖动物的影响本项目位于江西省鹰潭市龙虎山镇杨家畈供电所旁,距离占地范围外自然水域最近距离约623m,且有房屋建筑阻隔;占地范围内人工生态恢复两栖动物种类、数量较少,且不涉及国家级、省级保护两栖动物。因此,运营期职工办公会对项目地及附近两栖动物的栖息或觅食生境、分布产生较小影响,但不会改变区域两栖动物种群数量。(2)对其他陆生动物的影响本项目位于江西省鹰潭市龙虎山镇杨家畈供电所旁,受人类活动影响,城镇建成区内爬行动物、鸟类和兽类的种类、数量较少,仅有壁虎、喜鹊、小家鼠等极少数陆生动物在人工生态(绿化)内活动。爬行动物、鸟类和兽类主要生活于林地,且有天师路和房屋建筑阻隔;占地范围内人工生态会恢复一定数量的陆生动物,但种类和数量较少,虽然可能存在省级保护动物如喜鹊等喜闹鸟类在场地内绿化植被上停留,但有人类或危险靠近时,鸟类会飞翔远离。因此,运营期职工办公仅对场地内绿化区少数陆生动物会产生一定影响,但影响范围有限。综上,本项目运营期对陆生动物的栖息或觅食生境、分布及基因交流等产生较小的影响,但不会改变项目区陆生动物种类、物种多样性。3、对水生生态的影响距离本项目最近的地表水水域为东塘水库,位于本项目西南侧,距离为623m,泸溪河位于本项目西侧,距离为2996m,评价范围内无地表水水域。本项目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至鹰潭龙虎山景区污水处理厂,经鹰潭龙虎山景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至泸溪河,本项目对水生生态影响较小。4、对生态敏感区的影响本项目位于江西省鹰潭市龙虎山镇杨家畈供电所旁,属于龙虎山风景名胜区的三级保护区、龙虎山-龟峰世界自然遗产地缓冲区和江西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内(不在一、二、三级地质遗迹保护区内)。本项目施工期噪声、废气、废气和固体废物等对龙虎山风景名胜区、龙虎山-龟峰世界自然遗产地和江西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的景观、环境空气和声环境等影响较小;运营期污染物为职工办公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市政污水管网排入鹰潭龙虎山景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泸溪河,对龙虎山风景名胜区、世界遗产及地质公园的景观和地表水影响较小。因此,本项目不会对龙虎山风景名胜区、龙虎山-龟峰世界自然遗产地和江西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产生明显不利影响。综上所述,本项目评价区内主要为市政道路、居民及办公建筑,局部分布有人工植被。随着项目区的绿化,施工时的人为干扰消失,绿化对区域生态系统具有恢复和补偿作用。运营期采取相应污染防治措施后,不会对区域自然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本项目建设对龙虎山风景名胜区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影响较小。具体影响分析详见生态专项评价。二、大气环境影响分析项目运营期不设柴油发电机,项目运营期间产生的废气分别为车辆尾气、垃圾恶臭、厨房油烟,主要污染物是CO、NOx、SO2及油烟等。1、车辆尾气机动车尾气的主要污染物为CO、NOx等,本项目运营期使用的机动车包括巡逻车4辆,冲洗车1辆,大型洗扫车1辆,主要工作场所为周边道路,年工作250天,工作时间为8:00-17:00,机动车尾气在露天空旷条件下很容易扩散,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本项目运营期养护的道路面积较大,扩散条件较好,且地上周边设置绿化带,室外空气扩散较快,运营期内巡逻车、冲洗车和大型洗扫车的车辆尾气排放,对周边大气环境影响不大。2、垃圾恶臭运营期间垃圾箱由于垃圾的堆存、运输产生的恶臭将对场地内的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要求建设单位对垃圾箱的设置应符合环卫部门的相关要求。建设单位应选择封闭垃圾箱,同时,定期清理垃圾箱内垃圾,避免长时间堆存,并对破损、丢盖的垃圾箱进行及时更换,最大程度降低垃圾臭味影响。3、厨房油烟、液化石油气燃烧废气附属楼餐厅共设2个基准灶头,主要给员工提供午餐,不对外开放餐厅。根据《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饮食单位的规模划分规定,项目为小型饮食业单位。根据饮食行业统计资料,餐饮区人均食用油使用量为30g/人·次,项目运营期预计每天就餐人数为15人次,每天烹饪2小时,根据类比调查,一般油烟挥发量占总耗油量的2-4%,本次评价取3%,则项目油烟产生量为0.0034t/a,本项目设置油烟净化器对厨房油烟进行处理(风机风量选择为5000m³/h)。本项目厨房燃料采用瓶装液化石油气,年用量为0.45t,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为丙烷和丁烷,含少量氮、硫杂质。根据《液化石油气》(GB11174-2011)中及《排放源统计调查产排污核算方法和系数手册》中“附3生活源-附表”,液化石油气内含硫量不得高于343mg/m3,本项目属于“生活及其他天然气”类型的排放源,NOX的排放系数为12kg/万m3。本项目使用的液化石油气气态密度为2.35kg/m3,则本项目使用的液化石油气充分燃烧后SO2年产生量为0.135kg,NOX的年产生量为0.2304kg,液化石油气燃烧产生的废气污染物产生量极少,以无组织形式排放。油烟净化器工作原理:本项目油烟净化器采用机械分离和静电净化双重作用,厨房油烟在风机的作用下吸入管道,进入油烟净化器的一级净化分离分衡装置,采用重力惯性净化技术,对大粒径油雾粒子进行物理分离并且衡整流。分离出的大颗粒油滴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流入油槽排出。剩余的微小粒径油雾粒子进入高压静电场,高压静电场采用二段式高低压分离的静电工作原理,第一级电离极板的电场使微小粒径油雾粒子荷电,成为带电微粒,这些带电微粒到达第二级吸附极后立刻被吸附且部分炭化。同时高压静电激发的臭氧有效地降解有害成分,起到消毒、除味的作用,最后通过过滤网格栅,排出洁净的空气。根据《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本项目属于小型饮食业单位,需安装油烟处理效率不低于60%的油烟净化器,本项目油烟净化器去除效率在60%以上,则油烟排放量为0.00136t/a,排放浓度为0.54mg/m³,排放速率为0.0027kg/h。厨房油烟及天然气燃烧废气排放情况见表4-2。表4-2厨房油烟、燃气燃烧废气产生及排放情况污染源灶头数排放总量m³/h产生浓度mg/m³产生量t/a排放浓度mg/m³排放量t/a厨房油烟250001.360.00340.540.00136液化石油气燃烧(SO2)/0.000135/0.000135液化石油气燃烧(NOX)/0.0002304/0.0002304项目产生的油烟经油烟净化器处理后经专用烟道至屋顶排放,液化石油气燃烧废气以无组织形式排放;厨房油烟排放可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中相关标准。厨房油烟和液化石油气燃烧经过扩散后基本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本项目燃气产生的废气污染物较少,且油烟通过烟道排放至外环境,对周边大气影响不大。综上所述,本项目汽车尾气排放量较小,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垃圾恶臭采定期清理垃圾箱内垃圾,避免长时间堆存措施后,对周边环境基本无影响,厨房油烟经油烟净化器处理后经专用烟道至屋顶排放,厨房油烟排放可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中相关标准,对周边大气影响不大。三、水环境影响分析1、源强核算本项目建成后负责公路的管理养护,设有冲洗车、大型洗扫车进行每日公路养护,养护用水约为1t/d,年用水量为250吨。公路养护用水自然蒸发,不产生废水,洗车废水循环使用,不外排。本项目绿化率为35.1%,绿化面积约为1386㎡,每平方米用水量为2L,本项目全年浇灌天数为125d,则用水量为346.5m³/a(平均2.772m³/d)。绿化用水被植物吸收或蒸发,不产生废水。本项目产生的废水主要为职工生活污水,污水总产生量为150m³/a。参考《鹰潭市龙虎山风景名胜区建设和交通局华地酒店枫香山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鹰环函字〔2023〕27号)中生活污水污染物浓度,项目产生的生活污水污染物及浓度为CODcr:300mg/L,BOD5:150mg/L,SS:300mg/L,NH3-N:25mg/L,总磷:3mg/L;根据《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产排污核算系数手册(试用版)》四区城镇生活源水污染物产污校核系数,城镇地区动植物油平均产生浓度为4.62mg/L。本项目运行后废水污染物排放情况见表4-3。表4-3本项目废水污染源源强核算结果及相关参数一览表污染源污染物污染物产生治理措施污染物排放核算方法产生废水量m³/a产生浓度mg/L产生量t/a处理工艺处理效率%排放废水量m³/a排放浓度mg/L排放量t/a生活污水COD/1503000.045化粪池151502550.03825BOD51500.0225101350.02025NH3-N250.00375324.270.00364SS3000.045401800.027总磷30.00045030.00045动植物油4.620.0006904.620.000692、排放相关信息本项目废水类别、污染物及污染治理设施信息见表4-4、废水间接排放口基本情况见表4-5、废水污染物排放执行标准见表4-6、废水污染物排放信息见表4-7。表4-4废水类别、污染物及污染治理设施信息表序号废水类别污染物种类排放去向排放规律污染治理设施排放口编号排放口设施是否符合要求排放口类型污染治理设施编号污染治理设施名称污染治理设施工艺1生活污水CODCr、BOD5、SS、NH3-N、动植物油、总磷进入鹰潭龙虎山景区污水处理厂间断排放/化粪池/DW001是□否企业总排□雨水排放□清净下水排放□温排水排放□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表4-5废水间接排放口基本情况表序号排放口编号地理坐标废水排放量排放去向排放规律间歇排放时段受纳污水点信息经度纬度名称污染物种类浓度限值/(mg/L)1DW001116.99879128.106845150t/a鹰潭龙虎山景区污水处理厂间歇排放9:00~17:00泸溪河pH6-9(无量纲)CODCr60BOD520SS20NH3-N8总磷1动植物油3表4-6废水污染物排放执行标准表序号排放口编号污染物种类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及其他按规定商定的排放协议名称浓度限值/(mg/L)1DW001CODCr鹰潭龙虎山景区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350BOD5150SS200NH3-N25总磷3动植物油100表4-7废水污染物排放信息表序号排放口编号污染物种类排放浓度/(mg/L)年排放量/(t/a)1DW001CODCr2550.03825BOD51350.02025NH3-N24.270.00364SS1800.027总磷30.00045动植物油4.620.00069排放口合计CODCr0.03825BOD50.02025NH3-N0.00364SS0.027总磷0.00045动植物油0.00069本项目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浓度符合鹰潭龙虎山景区污水处理厂接管要求,经市政排水管网,排入鹰潭龙虎山景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排入泸溪河。3、影响分析(1)依托污水处理设施环境可行性分析鹰潭龙虎山景区污水处理厂位于龙虎山风景区,处理规模5000吨/日,配套污水收集管网长度为18257米。工程服务范围为风景区内度假区、综合服务区及居住区,东至张家村,西至泸溪河,南至排衙石山麓,北至十分塘以西山麓,面积6.4平方公里。建设单位为鹰潭市龙虎山风景名胜区市政管理所,于2011年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2011年11月30日,鹰潭龙虎山景区污水处理厂通过原江西省环境保护厅的审批,批复文号“赣环评字〔2011〕463号”。污水处理采用CASS工艺,处理工艺为:污水-格栅-提升泵房-细格栅沉砂池-调节池-CASS反应池-消毒池-出水,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根据《鹰潭龙虎山景区5000吨/日污水处理厂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表》目前鹰潭龙虎山景区污水处理厂处理量为4000吨/日,剩余处理能力1000吨/日,本项目污水产生量为0.6t/d,占污水处理厂剩余处理能力的0.06%,在水量上是可行的;本项目产生的污水主要为生活污水、餐饮废水等,主要污染物浓度分别为COD、BOD、氨氮、SS、动植物油、总磷,水质较简单,且污染物的指标满足鹰潭龙虎山景区污水处理厂的接管标准要求。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本项目运营期的废水进入鹰潭龙虎山景区污水处理厂完全是可行的。(2)达标性分析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进入市政排水管网,排入鹰潭龙虎山景区污水处理厂。废水排放浓度可满足鹰潭龙虎山景区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3)水影响分析结论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进入市政排水管网,排入鹰潭龙虎山景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排入泸溪河,对周围地表水环境基本无影响。四、噪声1、噪声源强本项目的噪声基本上可以分为2类,其一是油烟净化器等配套设施产生的固定源噪声;其二是社会生活噪声。2、声环境影响分析(1)空调室外机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一般空调室外机噪声源源强为55-65dB(A),一般情况只要合理布置对周围环境影响不会很明显。因此,建议对本项目的空调室外机的安装部位和规格进行统一安排、同时考虑整体的协调性,并做到合理布置,确保空调室外机不对附近敏感点产生影响。(2)社会噪声影响项目区域内的一些办公等人类活动,可能会带来一定的社会生活噪声影响,主要为人群活动的社会噪声。根据对社会噪声的监测结果,一般人群普遍会话的声级范围在60-65dB,人群产生的噪声与人群的人口密度有关,根据有关噪声统计结果,人口密度为0.2人/m2时,人群的噪声级在65dB左右,包括室内和室外;室内活动噪声经墙体、玻璃隔音后,室外可达到50dB以下;室外经过距离衰减后,噪声对周边环境影响也不大。(3)设备噪声影响项目主要点声源高噪声设备为油烟净化器等,噪声设备源强见表4-8。表4-8主要生产设备噪声一览表(室外声源)序号声源名称空间相对位置/m声源源强声源控制措施运行时段XYZ声功率级/dB(A)1油烟净化器-30101.570距离衰减11:00-12:00表中坐标以场地中心为坐标原点,正东向为X轴正方向,正北向为Y轴正方向2、影响预测分析根据项目建设内容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21)的要求,项目环评采用的模型为《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21)附录A(规范性附录)户外声传播的衰减和附录B(规范性附录)中“B.1工业噪声预测计算模型”。(1)户外声传播的衰减a)户外声传播衰减包括几何发散(Adiv)、大气吸收(Aatm)、地面效应(Agr)、障碍物屏蔽(Abar)、其他多方面效应(Amisc)引起的衰减。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应根据声源声功率级或参考位置处的声压级、户外声传播衰减,计算预测点的声级,分别按式(A.1)或式(A.2)计算:式中:Lp(r)——预测点处声压级,dB;Lw—由点声源产生的声功率级(A计权或倍频带),dB;DC—指向性校正,它描述点声源的等效连续声压级与产生声功率级Lw的全向点声源在规定方向的声级的偏差程度,dB;Adiv—几何发散引起的衰减,dB;Aatm—大气吸收引起的衰减,dB;Agr—地面效应引起的衰减,dB;Abar—障碍物屏蔽引起的衰减,dB;Amisc—其他多方面效应引起的衰减,dB。式中:Lp(r)——预测点处声压级,dB;Lp(r0)——参考位置r0处的声压级,dB;DC——指向性校正,它描述点声源的等效连续声压级与产生声功率级Lw的全向点声源在规定方向的声级的偏差程度,dB;Adiv—几何发散引起的衰减,dB;Aatm—大气吸收引起的衰减,dB;Agr—地面效应引起的衰减,dB;Abar—障碍物屏蔽引起的衰减,dB;Amisc—其他多方面效应引起的衰减,dB。b)预测点的A声级LA(r)可按式(A.3)计算,即将8个倍频带声压级合成,计算出预测点的A声级[LA(r)]。式中:LA(r)—距声源r处的A声级,dB(A);Lpi(r)——预测点(r)处,第i倍频带声压级,dB;ΔLi—第i倍频带的A计权网络修正值,dB。c)在只考虑几何发散衰减时,可按式(A.4)计算。式中:LA(r)——距声源r处的A声级,dB(A);LA(r0)——参考位置r0处的A声级,dB(A);Adiv——几何发散引起的衰减,dB。(2)衰减项的计算点声源的几何发散衰减(无指向性点声源几何发散衰减)无指向性点声源几何发散衰减的基本公式是:式中:Lp(r)——预测点处声压级,dB;Lp(r0)——参考位置r0处的声压级,dB;r——预测点距声源的距离;r0——参考位置距声源的距离。(3)室内声源等效室外声源声功率级计算方法声源位于室内,室内声源可采用等效室外声源声功率级法进行计算。设靠近开口处(或窗户)室内、室外某倍频带的声压级或A声级分别为Lp1和Lp2。若声源所在室内声场为近似扩散声场,则室外的倍频带声压级可按式(B.1)近似求出:式中:Lp1——靠近开口处(或窗户)室内某倍频带的声压级或A声级,dB;Lp2——靠近开口处(或窗户)室外某倍频带的声压级或A声级,dB;TL——隔墙(或窗户)倍频带或A声级的隔声量,dB。也可按式(B.2)计算某一室内声源靠近围护结构处产生的倍频带声压级或A声级:式中:Lp1——靠近开口处(或窗户)室内某倍频带的声压级或A声级,dB;Lw——点声源声功率级(A计权或倍频带),dB;Q——指向性因数;通常对无指向性声源,当声源放在房间中心时,Q=1;当放在一面墙的中心时,Q=2;当放在两面墙夹角处时,Q=4;当放在三面墙夹角处时,Q=8;R——房间常数;R=Sα/(1-α),S为房间内表面面积,m2;α为平均吸声系数;r——声源到靠近围护结构某点处的距离,m。然后按公式(B.3)计算出所有室内声源在围护结构处产生的i倍频带叠加声压级:式中:Lpli(T)—靠近围护结构处室内N个声源i倍频带的叠加声压级,dB;Lplij—室内j声源i倍频带的声压级,dB;N—室内声源总数。在室内近似为扩散声场时,按公式(B.4)计算出靠近室外围护结构处的声压级:式中:Lp2i(T)—靠近围护结构处室外N个声源i倍频带的叠加声压级,dB;Lp1i(T)——靠近围护结构处室内N个声源i倍频带的叠加声压级,dB;TLi—围护结构i倍频带的隔声量,dB。然后按公式(B.5)将室外声源的声压级和透过面积换算成等效的室外声源,计算出中心位置位于透声面积(S)处的等效声源的倍频带声功率级。式中:Lw——中心位置位于透声面积(S)处的等效声源的倍频带声功率级,dB;Lp2(T)——靠近围护结构处室外声源的声压级,dB;S——透声面积,m2。然后按室外声源预测方法计算预测点处的A声级。3、预测结果采用上述预测模式,计算得到在采取相应措施后,主要高噪声设备对边界各预测点产生的噪声影响,边界预测点环境噪声预测结果见表4-9。表4-9厂界噪声预测结果单位:dB(A)预测方位最大值点空间相对位置/m时段贡献值(dB(A))标准限值(dB(A))达标情况XYZ东侧680111:00-12:0033.3555达标南侧0-40111:00-12:0037.9655达标西侧-100111:00-12:005055达标北侧018111:00-12:0044.8955达标表中坐标以点声源中心为坐标原点,正东向为X轴正方向,正北向为Y轴正方向项目正常工况声环境影响预测等值线见图4-1。图4-1本项目等声值线图本项目50m范围内无声环境保护目标。3、噪声影响分析根据厂界噪声预测结果,在采取基础减振、禁鸣笛、绿化降噪、建筑隔声等措施情况下,场地边界1m处噪声贡献值均能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1类标准要求,项目正常运行对周围声环境影响不大。五、固体废物本项目运营期机械维修委外处理,不在场内进行,维修产生的废润滑油、废电瓶、废零件等由维修方进行处理,协议由维修方与处置单位签订。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固废主要为生活垃圾、餐厨垃圾。(1)固废产生情况①生活垃圾本项目管理人员人数为15人,生活垃圾按每人0.5kg/d计,则本项目生活垃圾产生量为1.875t/a。建设单位应按照要求设立垃圾桶,不得随处堆放。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清运。②餐厨垃圾本项目有15人就餐,厨余垃圾产生量按0.2kg/d•人计,则产生量为0.75t/a。厨余垃圾属于餐厨废弃物,采用桶装收集,委托环卫部门清运。(2)固废环境影响分析项目生活垃圾、餐厨垃圾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清运,车辆维修委外处理,不在场内进行,废润滑油、废电瓶、废零件等由维修方进行处理,处置协议由维修方与处置单位签订。建设单位以“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为基本原则,经综合利用或妥善进行处置,项目产生的固废基本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符合环境主管部门有关固体废物应实现零排放的规定。六、环境风险影响分析本项目为办公用房建设项目,主要风险物质的贮存为厨房的液化石油气,最大储存量为0.03t,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为丙烷、丁烷,临界值均为10t,则本项目的Q值为0.003。本项目主要环境风险分为火灾。主要包括厨房用气、用电设备使用不当等引发的火灾等。1、环境风险评价依据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评价等级划分原则,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根据建设项目涉及的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和所在地的环境敏感性确定环境风险潜势,按照下表确定评价工作等级。风险潜势为Ⅳ及以上,进行一级评价;风险潜势为Ⅲ,进行二级评价;风险潜势为Ⅱ,进行三级评价;风险潜势为Ⅰ,可开展简单分析。表4-10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级别判定标准一览表环境风险潜势IV、IV+IIIIII评价工作等级一二三简单分析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计算所涉及的每种危险物质在厂界内的最大存在总量与其在附录B中对应临界量的比值Q。在不同厂区的同一种物质,按其在厂界内的最大存在总量计算。对于长输管线项目,按照两个截断阀室之间管段危险物质最大存在总量计算。(1)当企业只涉及一种风险物质时,计算该物质的数量与其临界量比值,即为Q;(2)企业存在多种风险物质时,按下式计算风险物质数量与其临界量比值(Q):Q=q1/Q1+q2/Q2+q3/Q3+…+qn/Qn(1)式中,q1,q2…,qn为每一种危险物品的最大存在总量,单位为吨(t);Q1,Q2…,Qn对应危险化学品的临界量,单位为吨(t);当Q≤1时,该项目环境风险潜势为I;当Q≥1时,将Q值划分为:(1)1≤Q≥10;10≤Q≥100;≥100。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根据调查,项目运营过程中涉及的危险物质主要为液化石油气,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为丙烷和丁烷。项目危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确定见表4-11。表4-11危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确定表序号危险物质名称CAS号年用量最大存在总量qn/t临界量Qn/t该种危险物1液化石油气74-98-6、106-97-80.45t0.03t100.003项目Q值/则本项目Q<1,本项目环境风险潜势为I,环境风险评价等级为简单分析。2、风险产生情景①厨房员工操作不当。油锅着火处理不当或燃油外溢引燃它物,若不能用灭火器及时扑灭,则酿成火灾。②供气设备有裂缝,造成燃气外溢,而室内又通风不良,遇明火产生爆炸,酿成火灾。③灶具、吸油烟机及排烟管道不经常清洗,油污一旦遇火燃烧,不能及时发现、扑灭,酿成火灾。④厨房电线及电器材料老化,造成短路,产生火星,遇以上各种条件,点燃油垢、液化气等可燃物产生火情,又未及时发现、扑灭,酿成火灾。3、预防措施①消防管理制订消防安全守则,设专人分管消防安全。定期进行对全体员工的消防知识教育和培训,将防火灭火知识纳入员工上岗的应知应会内容。定期(或经常)检查灭火器内的材质是否已经过期,消防栓的水压是否符合要求,供气(油)设备是否密闭,有否泄漏,各种电器、电线是否损坏或老化,消防通道是否畅通。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②消防措施a.应消防有关要求进行工程消防设计,内容包括:•电气线路应穿管保护,消防设备应按二级负荷要求供电。•底层应按规范要求设置室内消火栓,灭火器•餐厅内设机械排烟系统,分隔开的包厢、走道均应得到喷头、探头的保护。•应按规范要求增设应急照明、事故广播、手动报警按钮、消防通信等。•明确消防控制室位置,消防联动应增加切断非消防电源,接通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灯功能。b.应定期清洗或更换灶具、排油烟系统,防止油类污垢堆积引燃。c.应定期更换电器插头、开关及电线,以防老化、短路而产生火花。此项工作可结合几年一度的更换装修同时进行。③平面布置建筑平面布置应符合《建筑防火通用规范》GB55037-2022要求;布置应保证操作及疏散方便;围墙两侧建筑物之间应满足防火间距要求;建构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应符合GB55037-2022的有关规定;无电力线路跨越装置区。建筑物、构筑物的构件,其耐火极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防火通用规范》的有关规定。建筑物的安全疏散门,应向外开启。应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合理设计工程的安全监测系统,包括自动监测、报警、紧急切断及紧急停车系统,防火、防爆等事故处理系统,还要完善应急救援设施和救援通道。消防设施配置安全报警系统、灭火器、消防栓等消防设施。建筑消防设施配置应符合有关规定要求。4、环境风险评价结论本项目定期检查用气管道、应急通道及周围情况,定期进行维护或更换,保证其安全和质量。此外,应定期维护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建立完善的消防设施,设置高压水消防系统、火灾报警系统、监控系统等。因此,项目风险水平可以接受。为落实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管理,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各种类型的环保制度。选址选线环境合理性分析1、用地性质相符性分析项目地块位于龙虎山风景名胜区龙虎山镇杨家畈供电所旁,东侧为空地,南侧为龙虎山人民法院、龙虎山敬老院,西面为道路,北面为林地,用地性质属机关团体用地,项目用地性质符合《龙虎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2—2025)》。2、项目所在地环境敏感程度项目选址位于龙虎山风景名胜区龙虎山镇杨家畈供电所旁,位于龙虎山风景名胜区三级保护区范围内,不属于生态红线范围内,周边无重点保护动植物,因此,项目所在区域环境敏感程度较为敏感。3、环境影响程度本项目为办公用房建设项目,产生的废水、废气、噪声均采取相应防治措施,固体废物妥善处置,对龙虎山风景名胜区的不利影响较小,项目建设不会使得区域环境功能发生改变。4、外环境兼容性分析本项目为办公用房建设项目,用地位于龙虎山风景名胜区龙虎山镇杨家畈供电所旁,东侧为空地,南侧为龙虎山人民法院、龙虎山敬老院,西面为道路,北面为林地,项目的建设与周边环境相容,地理位置优越,旅游资源丰富,服务于景区。本项目施工期及运营期产生的废水、固废、废气等均得到妥善处理,建成投产后对周边环境敏感点影响小。因此,本项目与外环境相容性较好。综上所述,本项目用地性质符合相关规划,项目污染物在经过预防治理措施后能够达到相关标准要求,因此本项目选址可行。
五、主要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一、生态环境影响治理及防范措施1、水生生态环境影响治理及防范措施本项目不占用水域,不会建设污染水体的生产设施。2、陆生生态环境影响治理及防范措施项目施工区域主要分布为灌木、草地。本项目建设对陆生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施工期,在施工作业过程、工程占地对土地利用、植被、水土流失等产生的影响主要为:改变部分原有的地形地貌,破坏现有植被,使地表出现局部裸露,这也就同时破坏了原有的自然风貌及景观,给雨季带来水土流失的条件。项目建设完成后可通过以下措施进行陆生生态恢复:①按工程绿化美化设计,实施永久占地范围内的绿化工程。加强场地植被建设,增加绿地面积,以补偿由于项目建成造成生态系统功能的损失,同时达到较好的景观效果。②临时占地及时进行土方回填,对裸露土地进行表面植被培养,种植植物进行绿化,防范水土流失,处置措施可行。③在进行景观绿化时,应重点选择和种植适合当地生态条件和土壤的物种,尽量避免引进外来物种,防止外来有害生物入侵。通过上述措施后,项目对陆生生态环境影响不大。3、占地水土流失防治及恢复措施根据本项目施工的特点,结合工程建设活动类别,水土流失的类型及各部位水土流失的危害等因素,采取的水土流失防治及恢复措施如下:1)对施工期开挖土方的堆场修建拦挡,并在场地内四周修建截流沟;2)针对场地需绿化的区域利用开挖、回填后剩余的土石方进行堆土,堆土完成后进行绿化,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绿化形式,建成立体绿化区域。二、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1、大气污染治理及防范措施1.1扬尘防治措施①围挡、围栏及截流沟的设置在项目建设用地周围设置高度2.5米以上的围墙;围墙内底端设置截流沟。②施工加工区的防尘管理措施水泥、砂石、铺装材料等易产生扬尘的建筑材料设置于施工加工区内,加工区设于远离敏感点的位置。应采取密闭存储、设置围挡或堆砌围墙或采用苫布覆盖等措施,同时在加工时采用洒水装置对加工区进行喷雾洒水降尘。③建筑垃圾的防尘管理措施施工工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应及时清运。工地内堆场采取覆盖防尘布、防尘网,定期喷水压尘,防止风蚀起尘及水蚀迁移。④进出工地的物料、渣土、垃圾运输车辆,应尽可能采用密闭车斗,并保证物料不遗撒外漏,运输水泥的车辆必须使用专用的散装水泥罐车,要求使用灌装预拌混凝土,不得使用散装水泥现场搅拌。若无密闭车斗,物料、垃圾、渣土的装载高度不得超过车辆槽帮上沿,车斗应用苫布遮盖严实。苫布边缘至少要遮住槽帮上沿以下15厘米,保证物料、渣土、垃圾等不露出。车辆应按照批准的路线和时间进行物料、渣土、垃圾的运输。⑤应尽量采用石材、木制等成品或半成品,实施装配式施工,减少因石材、木制品切割所造成的扬尘污染。⑥本项目施工便道易产生扬尘,应设专职人员负责扬尘控制措施的实施和监督,负责逸散性材料、垃圾、渣土、裸地等密闭、覆盖、洒水作业以及车辆清洗作业等,并记录扬尘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⑦加强施工管理,安排专职人员负责施工现场卫生管理工作,定期洒水降尘,在干燥风大的天气加大洒水频率,并及时清扫、冲洗主要运输道路和场地,保持卫生整洁;⑧重污染天气时应按照政府部门要求停止施工作业,减少扬尘的产生。同时,本项目严格执行《江西省打赢蓝天保卫战等实施方案》中的相关规定:严格施工扬尘监管。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推广节能降耗的建筑新技术和新工艺,提高绿色施工水平。加强施工工地扬尘管控,建立扬尘控制责任制度。各地建立施工工地管理清单并定期进行更新。严格落实“六必须”(必须围挡作业、必须硬化道路、必须设置冲洗设施、必须及时洒水作业、必须落实保洁人员、必须定时清扫施工现场)、“六不准”(不准车辆带泥出门、不准运渣车辆冒顶装载、不准高空抛撒建筑垃圾、不准现场搅拌混凝土、不准场地积水、不准现场焚烧废弃物)管控要求,对违法违规的工地,依法停工整改。将扬尘管理工作不到位的不良信息纳入建筑市场信用管理体系,情节严重的,列入建筑市场主体“黑名单”。督促建设单位依法将防治扬尘污染费用列入工程造价。1.2汽车尾气防治本项目施工期通过加强施工现场的交通组织,避免造成交通阻塞,以此减少运输车辆怠速产生的废气排放。2、施工期废水治理措施本项目施工人员均不在施工区食宿,故不产生生活污水。工程产生的废水主要是施工废水,包括混凝土养护废水、基坑排水、施工机械和车辆冲洗水,混凝土养护废水直接损耗,沉淀池底泥沙作为固废运往建筑垃圾堆放场。施工机械和车辆冲洗废水、基坑排水经临时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于施工,施工废水不外排。施工期废水污染防治措施建议如下:1)合理选择施工时间,避免雨季进行挖填方大的工程建设,从而减少挖填方堆土随雨水影响区域水环境质量。合理安排施工活动,加快施工进度,及时恢复施工场地。从而最大程度减少施工过程对水环境的影响。2)在施工现场合理设置废水临时沉淀池,施工机械和车辆清洗废水经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于施工,不外排。3)设置临时的排雨水系统。在施工场地四周开挖截流沟,设置临时沉淀池,雨水经临时沉淀池沉淀后回用于施工,严禁冲刷雨水直接排入水体。4)对材料堆放场进行覆盖防护,避免雨天对材料冲刷产生泥浆水,施工期间严禁泥沙、施工机械矿物油进入河流,建筑垃圾(砼砌块、砖)用于场地回填。5)本项目施工周期较短,施工场地内不设工人生活区,人员就近在附近居民区居住,废水经居民区化粪池处理后排放至鹰潭龙虎山景区污水处理厂。3、噪声污染治理及防范措施为了减少项目施工期噪声对周围环境和施工人员产生的影响,环评要求采取以下噪声防治措施:①施工开始前进行公示,告知施工附近住户等,与其进行有效沟通,取得周围住户等的理解,同时建设单位应要求施工单位在现场张贴通告和投诉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学生保险居间业务合同
- 教育培训行业经验分享指南
- 汽车汽车租赁合同
- 三农村电商物流作业指导书
- 转租房屋租赁合同
- 矿业与安全技术作业指导书
- 房地产中介销售服务合同
- 电子电路设计与制造作业指导书
- 组织行为学作业指导书
- 双语艺术节之迎新文艺晚会活动方案
- 钢筋工程精细化管理指南(中建内部)
- 小学语文中段整本书阅读的指导策略研究 中期报告
- 2024年山西省高考考前适应性测试 (一模)英语试卷(含答案详解)
- 浙教版2023-2024学年数学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卷(含答案)
- 2024年中国铁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运动训练与康复治疗培训资料
- 干部人事档案数字化 制度
- 经营开发部工作目标责任书
- 小班绘本教学《藏在哪里了》课件
- 老师呀请你别生气教学反思
- 2023年北京市平谷区中考英语二模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