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重点达标名校2021-2022学年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重点达标名校2021-2022学年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重点达标名校2021-2022学年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重点达标名校2021-2022学年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重点达标名校2021-2022学年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列有关“侯氏制碱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加热时的稳定性:碳酸钠>碳酸氢钠B.用食盐制纯碱还需要含碳、氧元素的物质C.配制饱和食盐水时,可通过搅拌来提高食盐的溶解度D.向饱和食盐中先通入氨气的作用是使溶液呈碱性,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菠萝榨汁 B.食物腐烂 C.玻璃破碎 D.水分蒸发3.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P点表示t1℃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C.t2℃时,将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80ga的饱和溶液D.将接近饱和的c溶液变为饱和溶液,除采用加溶质、蒸发溶剂外,还可采用升温的方法4.下列图像关系合理的是()A.在久置的NaOH溶液中滴加盐酸B.锌加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C.水的电解D.向pH=9的NaOH溶液中不断加水5.对下列事例解释错误的是()A.气体受压后体积变小——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减小B.氧气助燃、氢气可燃——不同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C.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不再流动——水分子停止运动D.金刚石与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构成物质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6.以下涉及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称量 B.溶解C.过滤 D.蒸发7.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完成的是()A.Fe→Cu B.KNO3→NaNO3 C.Mg→MgO D.H2SO4→HCl8.下列4个图像中,能正确反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硫酸至过量B.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片C.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D.向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9.以下实验方案设计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选项目的方案A除去NaCl中的少量Na2CO3加入适量Ca(OH)2溶液B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Fe2O3加入足量稀盐酸C鉴别化肥NH4Cl和(NH4)2SO4取样,加熟石灰,研磨D除去N2中混有的少量O2通过灼热的铜网A.A B.B C.C D.D10.下列叙述中,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利用物理性质的是()A.石蜡熔化、氧气用于炼钢B.纸张燃烧、氮气用于食品包装C.铁生锈、铜用于制电线D.干冰升华、小苏打用于焙制糕点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在H、O、C、Cl、Na、Ca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将其中化学式填入空格中。人工降雨的氧化物_____;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酸_____;改良酸性土壤的碱_____;可用作发酵粉和治疗胃酸过多症的是_____;可做建筑材料的盐_____;可消除公路积雪的盐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生活中科学之美、科学之趣随处可见。如图是某厂商设计的T恤,T恤上有趣的图案是邻二溴苯(C6H4Br2)分子的结构简式。邻二溴苯分子中碳、氢、溴三种原子个数比为_____。236g邻二溴苯中含溴元素_____g。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请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现象。酒香不怕巷子深____________________干冰升华后,体积变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据悉,常州地铁1号线将于今年10月1日试运营,标志着常州进入“地铁时代”。列车车体大量使用的铝合金属于_____材料,铝合金的优点是_____。(答一点即可)地铁建造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钢铁。工业炼铁的主要設备是_____,钢的硬度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铁。地铁施工工程车尾气中的NO和C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化为组成空气成分的两种常见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在一支试管中放入一小段镁条(已擦去氧化膜),再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镁条表面有_____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发现问题]为了再次观察上述反应现象,小林同学用较长的镁条重做上述实验,但发现了异常现象,试管中出现了白色沉淀。[实验验证1]小林同学针对两次实验的不同,设计对比实验方案,探究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试管(盛有同体积同浓度的盐酸)①②③④镁条长度1cm2cm3cm4cm相同的实验现象(省略题干现象)快速反应,试管发热,镁条全部消失沉淀量差异(恢复至20℃)无少量较多很多[得出结论]镁条与盐酸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与_____有关。[追问]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查阅资料]①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镁54.8g;②镁能与热水反应产生一种碱和氢气;③氯化银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做出猜想]猜想一:镁;猜想二:氯化镁;猜想三:氢氧化镁,猜想的依据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验证2]将白色沉淀洗涤干净,分别取少量沉淀于A、B、C试管中,进行如表实验:试管操作现象结论A加入足量盐酸_____,白色沉淀_____猜想一不正确,但这种白色沉淀能溶于盐酸B加入足量水白色沉淀_____猜想二不正确C加入适量稀硝酸白色沉淀消失原白色沉淀中含有的离子是:Mg2+、_____继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出现大量白色沉淀16.钠是一种活泼金属,常温下能与氧气、水等物质发生反应。已知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一种能燃烧的气体。在实验室,小亮先取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于烧杯中,再取一小块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蓝色滤渣,并对滤液的成分进行探究。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Na2SO4溶液呈中性猜想一:Na2SO4猜想二:Na2SO4和NaOH猜想三:_____猜想四:Na2SO4、CuSO4和NaOH分析:小明认为猜想_____不合理,理由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一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仔细观察现象溶液为无色猜想_____不成立实验二向实验一所取滤液中滴入酚酞溶液_____猜想二不成立实验三常温下,再取少量滤液,测溶液酸碱度pH=7猜想_____成立(拓展延伸)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钠及前面的金属_____(填“能”“不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盐溶液里置换出来。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C【解析】

A、侯氏制碱法的流程:二氧化碳、水、氨气、氯化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碳酸氢钠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水,因此加热时的稳定性:碳酸钠>碳酸氢钠,故A正确;B、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知,纯碱中含有钠元素、碳元素和氧元素,则用食盐制纯碱还需要含有碳、氧元素的物质,故B正确;C、溶解度是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溶质质量,搅拌不能提高食盐的溶解度,故C错误;D、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氨气的作用是使溶液显碱性,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故D正确。故选C。2、B【解析】

A、菠萝榨汁过程中,只是把菠萝中的汁液榨取出来,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B、食物腐烂过程中,其中的有机物发生缓慢氧化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C、玻璃破碎过程中,只是玻璃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D、水分蒸发过程中,水由液体变成气体,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点睛】化学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是否生成新物质是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3、C【解析】试题分析:t2℃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50g,则50g水中最多能溶解25ga物质,将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75ga的饱和溶液,C说法错误。考点:物质溶解度曲线。4、A【解析】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为碳酸钠,滴加盐酸时,盐酸首先与氢氧化钠反应,待氢氧化钠消耗完时再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气体,故A对;锌加入足量的稀硫酸中产生气体的质量会不断增加直到锌反应完,B错;电解水时,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是2︰1,而不是质量比,C错;向pH=9的溶液中加水,溶液的pH不断减小至趋近于7,但不会小于7,D错.5、C【解析】试题分析:A、气体受压后体积变小,是因为是分子间有间隙,压强增大,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小,故选项解释正确.B、氧气助燃、氢气可燃,是因为它们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C、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不再流动,是因为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小,分子仍是在不断的运动的,故选项解释错误.D、金刚石与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金刚石和石墨中碳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C.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6、B【解析】

A、在用天平称量粗盐时,采用“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砝码和粗盐的位置放反了,故A错误;B、溶解粗盐要在烧杯中进行,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B正确,C、在过滤粗盐时,要用玻璃棒引流,且漏斗下端管口紧贴烧杯内壁,故C错误,D、在蒸发结晶时,要用酒精灯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液滴飞溅,故D错误。故选B。7、B【解析】

A.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转化能一步完成,错误;B.由KNO3转化为NaNO3,假设能反应,对应的是硝酸盐和钾盐,而硝酸盐和钾盐均是可溶性盐,不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该反应不能实现,正确;C.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转化能一步完成,错误;D.硫酸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转化能一步完成,错误。8、A【解析】

A、加入硫酸后就可生成硫酸钠,当氢氧化钠反应完后,再加硫酸不再生成硫酸钠,故A选项正确;B、加入锌片后,锌片溶解放出氢气,生成氯化锌为溶质,氯化锌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氯化氢,故质量应增加,B选项错误;C、加热高锰酸钾后,锰元素的质量不变,但氧元素一部分质量逸散至空气中,故固体中锰元素质量分数应增大,C选项错误;D、二氧化锰是作为催化剂,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D选项错误;故选A。9、D【解析】A、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会引入新的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错误;B、铁粉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错误;C、NH4Cl和NH4NO3都含有铵根,与熟石灰反应都放出氨气,无法鉴别,错误;D、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正确。故选D。点睛:除杂(或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10、C【解析】

A、石蜡熔化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氧气用于炼钢是利用氧气的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A错误;B、纸张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氮气用于食品包装是利用氮气的稳定性,属于化学性质,故B错误;C、铁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铜用于制电线是利用铜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C正确;D、干冰升华过程中,二氧化碳由固体变成气体,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小苏打受热易分解,能与面粉发酵过程产生的酸反应,小苏打用于焙制糕点是利用了小苏打的化学性质,故D错误。故选C。【点睛】变化是指正在发生的过程,性质是物质表现出来的特性。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解析】

(1)人工降雨的氧化物是干冰,化学式为。(2)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酸是盐酸,化学式为。(3)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氢氧化钙,化学式为。(4)可用作发酵粉和治疗胃酸过多症的是碳酸氢钠,化学式为。(5)可做建筑材料的盐是碳酸钙,化学式为。(6)可消除公路积雪的盐是氯化钠,化学式为。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3:2:1160【解析】

(1)1个邻二溴苯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2个溴原子构成的,则邻二溴苯分子中碳、氢、溴三种原子个数比为6:4:2=3:2:1。(2)236g邻二溴苯中含溴元素的质量为236g××100%=160g。故答案为(1)3:2:1;(2)160。【点睛】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分子在不断运动固态变为气态,分子间隔变大【解析】

(1)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酒精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酒香。(2)干冰升华,体积变大,是因为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填:(1)分子在不断运动;(2)固态变为气态,分子间隔变大。14、金属质轻高炉大于2NO+2CON2+2CO2【解析】

(1)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铝合金的硬度大、密度小;故填:金属;质轻;(2)工业炼铁的主要设备是高炉,一般合金的硬度大于其组成纯金属的硬度,因此钢的硬度大于铁。故填:高炉;大于;(3)NO和C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化为氮气和二氧化碳;故填:2NO+2CON2+2CO2。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气泡Mg+H2SO4===MgSO4+H2↑镁条长度Mg+2H2O===Mg(OH)2+H2↑没有气泡产生消失不消失Ag+【解析】

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溶液和氢气,镁与热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氢气,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详解】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溶液和氢气,在一支试管中放入一小段镁条(已擦去氧化膜),再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镁条表面有气泡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做出猜想]由小林同学的实验,镁条长度越长,产生白色沉淀越多,则镁条与盐酸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与镁条长度有关。由题意,镁能与热水反应产生一种碱和氢气,即镁与热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氢气,猜想三为氢氧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验证2]A、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由实验结论,猜想一不正确,但这种白色沉淀能溶于盐酸,则没有气泡产生,白色沉淀消失。B、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镁54.8g,易溶于水,由实验结论,猜想二不正确,则加入足量水,白色沉淀不消失。C、加入适量稀硝酸,白色沉淀消失,说明白色沉淀能与酸反应;继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出现大量白色沉淀,说明生成了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次沉淀应为氯化银沉淀,则原白色沉淀中含有的离子是:。16、2Na+2H2O=2NaOH+H2↑Na2SO4和CuSO4四CuSO4+2NaOH=Cu(OH)2↓+Na2SO4三溶液不变色一不能【解析】

(1)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