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18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_第1页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18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_第2页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18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_第3页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18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跟踪练181.2024年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中国农夫曾说:“吃饭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是袁隆平。”袁隆平的一生,见证了“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崇高风范”。以下选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袁隆平成为中国尖端科技领域的开拓者②“文化大革命”期间,袁隆平培育的籼型杂交水稻被誉为“其次次绿色革命”③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袁隆平指明白科研方向④改革开放之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提高了农夫生产主动性A.①② B.①③C.③④ D.②④解析:依据所学学问可知,“文化大革命”期间(1973年),袁隆平培育了籼型杂交水稻,属于农业领域的成就,被誉为“其次次绿色革命”,②正确,①错误;1988年,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③错误;改革开放之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提高了农夫生产主动性,④正确。由此可知,D项正确,解除A、B、C三项。答案:D2.1964年,依据全国安排会议提出的“以重庆为中心逐步建立起西南的机床、汽车和干脆为国防服务的动力机械工业”指示精神,安排从上海地区迁入122个,从东北地区迁入27个,从华北地区迁入43个工业项目。这项安排()A.适应了国家发展战略的改变B.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基础C.反映国家合理调整了工商业D.初步形成了相对合理的工业布局解析:依据材料“以重庆为中心逐步建立起西南的机床、汽车和干脆为国防服务的动力机械工业”“安排从上海地区迁入122个,从东北地区迁入27个,从华北地区迁入43个工业项目”可知,把动力机械工业从北部、东部迁入到西部地区,反映了国家发展战略的改变,A项正确;1953—1957年进行的“一五”安排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基础,解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反映国家合理调整了工商业,解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初步形成了相对合理的工业布局,解除D项。答案:A3.1965年至1975年,西北、西南等三线地区共完成基建投资1269.67亿元,占同期全国基建投资总额的43.5%,全国近1500家大型企业中,三线地区占到40%以上。这()A.遵循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B.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管理C.促进国民经济结构趋于合理D.利于改善我国的工业布局解析:结合所学学问可知,三线建设是中国经济史上一次极大规模的工业迁移过程,发生背景是中苏交恶以及美国在中国东南沿海的攻势。三线建设的实施,为增加我国国防实力,改善生产力布局以及中国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做出了极大贡献。因此D项正确。三线建设突出的是政治作用,并非是经济规律,A项解除;B项说法与材料无关,解除;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状况下,我国的国民经济结构无法趋向合理,C项解除。答案:D4.1949年至1978年,是新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时期。站立起来的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展了经济、政治、文化和外交,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以下成就符合这一阶段史实的是()①1953年底,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②1955年亚非会议上,中国提出并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③1962年初召开的七千人大会比较深化地总结了阅历④我国胜利地爆炸了原子弹、氢弹,试制并胜利放射了中远程弹道导弹和人造卫星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解析: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①错误,A、B、C三项解除;②③④均属于于1949年至1978年我国取得的成就,D项正确。答案:D5.下表是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国家统计表(部分)。据此可知我国()建交时间建交国家1970年意大利1971年奥地利、比利时、冰岛1972年希腊、联邦德国、卢森堡、英国、荷兰1973年西班牙A.多边外交已取得明显成效 B.外交政策发生根本转变C.现代化建设外部环境改善 D.改革开放得到普遍认同解析:20世纪70年头,大量西方国家与中国建交,意味着中国的外交环境有所改善,有助于现代化建设,C项正确;多边外交是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方针,解除A项;外交政策始终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解除B项;1978年起先改革开放,与题干时间不符,解除D项。答案:C6.(2024·茂名化州一中期末)据不完全统计,1987年5月至1990年年底,广东股份制试点企业中有1000多家企业发行股票、债券,仅筹集资金8.5亿元,大部分都是在企业内部发行,在社会上公开发行的企业只有50多家,且多是国有小企业、集体企业和乡镇企业。这一状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A.经济改革重心的转移 B.民营企业的地位比较低C.对外开放的水平有限 D.对社会主义的僵化相识解析: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80年头,邓小平还未发表南方谈话,人们对社会主义的理解还是比较僵化的,是否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们还没有达成社会共识,人们在面对股份制改革时,多数还是持观望看法的,因此,最终募集的资金是比较有限的,且大部分还是在企业内部发行的,故选D项;1987年经济改革的重心依旧在城市,并未发生转移,解除A项;材料提及了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乡镇企业,唯独没有反映民营企业的发展状况,无法得出B项结论,解除;材料反映的是经济体制改革,而非对外开放,且假如人们的思想不解放,开放程度再高也没有用,解除C项。答案:D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从20世纪初起先,中国思想界出现了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梁启超撰文指出:“欧洲为什么有社会主义?是由工业革命里出来,在没有工业的中国,想要把他们悉数搬来运用,流弊有无,且不必管,却最苦的是接不着痒处。”“社会主义学说,其属于改良主义者,吾固肯定表怜悯,其关于革命主义者,则吾亦未始不赞美之,而谓其必不行……”梁启超等人的主见引起了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剧烈不满,如李大钊在《新青年》杂志上驳斥梁启超的观点,坚决主见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并且指出唯一出路是用暴力手段。经验思想论战之后,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相识逐步统一,不久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摘编自李喜所、元青著《梁启超新传》材料二关于中国社会主义思想的演进……从孙中山到邓小平,先进的中国人都探讨过社会主义思想,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孙中山认为,“民生主义,即贫富均等,不能以富者压制贫者是也。”“所得富足的利益,不归少数人,有穷人富人分别,要归多数人,大家都可以平均受益。”他认为这种民生主义的实质就是:“一面图国家富强,一面当防资本家垄断之流弊。”——摘编自杨荣《从民生主义思想到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实践》(1)依据材料,分别概括梁启超与李大钊关于社会主义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概述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探讨和宣扬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主要活动。(2)依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提出的“民生主义”思想与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的相同之处,结合所学,概述“民生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解析:(1)观点:从材料明显可以看出,梁启超认为应当走改良道路,而李大钊认为应当走暴力革命的道路,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活动: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有写文章,传播马克思主义;创办社团探讨马克思主义;出版刊物宣扬马克思主义;创办工人补习学校;建立早期党组织;等等。(2)相同: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孙中山的民生思想与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相同之处是,都要求消退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有。内容: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民生主义的内容是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