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操纵性能(理论1)_第1页
船舶操纵性能(理论1)_第2页
船舶操纵性能(理论1)_第3页
船舶操纵性能(理论1)_第4页
船舶操纵性能(理论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船舶操纵性能(理论1)船舶操纵性能:1。旋回圈要素(反移量,旋回初径,进距,横距,定常旋回直径,滞距,漂角;2。器的使用;旋回圈要素反移量(KICK)船舶重心偏离原航向线向操舵相反一侧横移的距离称为反移量;船尾反移量最大值约为船长的1/10~1/5,比重心处反移量要大得多;船速快,舵角大,反移量则大.吃水增加,反移量有所减小旋回初径(TACTICALDIAMETER)进距(ADVANCE)横距(TRANSFER)定常旋回直径(FINALDIAMETER)滞距(REACH)漂角(DRIFTANGLE)船尾部漂角最大;漂角越大,旋回性能越好,旋回直径越小,降速越多,横倾角越大,转心也前移.浅水中漂角较深水中小.转心(PIVOTINGPOINT)转心的位置,在开始操舵时约在重心稍前处,随船舶旋回不断加快,转心位置向前移动;漂角大,旋回性能好的船舶,转心越靠前;由于船舶前进中旋回时转心在重心之前,因此在旋回时船首向内偏移量比船尾向外偏移量来得小;后退时,转心位于重心之后,与前进中回转时转心位置相对称.旋回中船速旋回时间旋回中横倾先内倾后外倾旋回圈要素的应用反移量-----在船舶驶离码头或并靠它船时,船首刚刚摆出泊位,如果很快操大舵角进车,则会产生较大反移量而导致尾部触碰码头或他船;旋回初径和进距可以用来估算用舵旋回掉头所需水域的大小。二.舵效(RUDDEREFFECT)影响舵效的因素吃水-------船舶吃水增加,舵效变差;满载船转动惯量大,故启动不易停转难,因此,满载大型船舶操纵时,一般宜早用舵,早回舵,舵角较大。舵速-------经验表明,人力操舵能保持舵效的最低航速为3KN,自动舵为8KN。舵角和舵面积比--------加大操舵角是提高舵效的有效措施,舵面积比增大,舵效变好;纵倾和横倾---------首倾时舵效较差,适当尾倾时舵效较好;船舶有横倾时,向有横倾侧转向时舵效差,反之,舵效较好。舵机性能-----------电动液压舵机,舵来得快,回得快,易把定;电动舵机,舵来得快,回得慢,操舵时不易把定;蒸汽舵机,来得慢,回得快,易把定。其他因素----------风/船首一玄来风时,空载船低速航行中遇强风作用时向上风侧转向比向下风侧转向舵效差,重载高速时相反;顶风,顶流时转向,在同样时间内能在较小水域内转过较大角度,舵效比顺风,顺流时好;浅水中旋回阻力明显增大,舵效比深水中差。三.船舶控速性一).惯性1.启动惯性-------根据经验,船舶由静止状态进车,速度达到海上速度时,所航行的距离约为20倍船长,轻载时约为满载时的1/2~2/3(10~13L);2.停车惯性------船舶维持舵效最小速度,万吨级船可取2KN在以常速航行中的一般船舶,主机停车后船速达到2KN时,其停车冲程约为船长的8~20倍;倒车惯性------一般柴油机从前进三到后退三换向时间约需90~120S;据统计,一般万吨级船倒车冲程约在6~8倍船长;二).停船性能对于通常的右旋式FPP单车船,倒车制动时,船舶在减速停船过程中船首不断向右偏转;船舶压载时偏航角和偏航量通常较小,满载时,停船时间长,偏航量和偏航角大.四.流的影响一).流对操船的影响1.水流对船速和冲程的影响;2.水流对舵力和舵效的影响;-------顶流时舵效比顺流时好;但是,当船首斜向顶流时,由于流压力矩的作用,船舶向迎流玄回转困难,舵效反而差,重载大船遇强斜流时尤其如此.3.流压对船舶漂移的影响----------流速越大,交角越大,船速越满,则流压越大,船舶向下流侧漂移速度越快;4.水流对旋回的影响(主要是流致漂移,而改变了旋回圈的大小)五.风的影响一)。风致偏转1.静止中受风正横附近受风,并向下风漂移;2.前进中受风空船,慢速,尾倾,首受风面积大时,多为顺风偏;满载或半载,快速,尾受风面积大时,多为逆风偏;风速低,航速高,风向来自正横前后各约30°范围时,船首迎风偏的倾向越明显,需操下风舵,才能保向航行。后退中受风-------“尾找风”对于FPP右旋式单车船,正横后来风时,左玄来风比右玄来风“尾找风”显著二)。风致偏转的应用在狭窄水域中,无风时,FPP船可利用进车时舵效,倒车首右偏的特性向右进行掉头。/但是无风时,如无锚协助欲向左掉头则比较困难。因此,在有风条件下,可根据当时风向,利用向风性(尾找风)的特性,协助船舶向左掉头,或加快向右掉头。六.靠离泊注意事项1.在靠拢角度上应注意:顶流靠时与流压角不能太大;当船舶空载遇到强吹开风或吹拢风时,靠拢角度宜大。----------为了避免被风或流所压,而快速压向码头或压离码头靠不上2.控制余速:余速太快易出事故,余速太慢易受风流推移。-----------原则上在能保持舵效的基础上,越慢越好。3.船舶靠泊时应及时迅速地带上第一根缆绳,在松出缆绳时,应防止缆绳绞缠锚或锚链。船尾应防止松出的缆绳缠上正在旋转的螺旋浆,特别更应注意CPP船的螺旋浆。4.抛长开锚靠泊注意事项:-----------1)。某些江河(如长江),在洪水季节水位高,流速大,无涨潮流,又无拖轮协助的条件下,考虑离泊的需要,在靠泊时,应及时抛下外档开锚(即有足够长度的锚链);2)。靠浮码头,为了避免与浮码头本身的锚链发生纠缠,抛锚点应选在浮码头上游一端的正横100M左右,靠妥后的出链长度约4~5节链长;3)。靠固定码头,可驶过泊位上游一端约1/3L(船长),横距60~70M,处抛锚,再退下来靠泊,靠妥后锚链在船首外玄455.外档锚(开锚)的好处:----------1)。可以制止余速和稳定船首向,以防止船首贴近码头太快;2)。也为频繁使用进车并施舵创造了机会,有利于船舶及时调整靠拢角度,安全顺利靠泊。6.抛开锚落锚点的选择:------------1)。根据具体的风,流强弱和方向,余速大小以及靠拢角度等因素;2)。并考虑到抛下开锚后拖锚滑行至锚链吃力时,船首与码头尚有一定的安全横距(约15~20M),留有开车靠拢的余地。七.抛锚操纵一).单锚泊操作1.抛锚的基本方法1)。后退抛锚法;2)。前进抛锚法;2.抛锚操纵要领对于后退抛锚:1)。船身与外力方向的交角宜小;---------应顶风,流或风流合力方向----------以免锚链承受过大的水动压力负荷,造成断链事故2)。抛锚时余速要小(2KN以内)3)。松链3.深水抛锚二)。锚地选择1.适当的水深----------------------------约为15M~2。良好的底质和海底地形-------------软硬适度的泥底,砂底及黏土质泥底最好;泥砂混合底较好;硬质或软质泥底较差;石底不宜抛锚-------------海底地形以平坦为好3.水流------------------------------应选择流速较缓,流向相对稳定的锚地4.具有符合水深要求的足够旋回余地----0。2NMILE(2CABLES)5.良好的避风浪条件6.其它条件--------------------------远离障碍物;远离航道等通航密度高的区域不在禁抛区锚泊较好的定位条件八.潮流一):平潮(SLACK):当高潮发生后,海面有一段时间呈现停止升降的现象,称为平潮;停潮(STAND0:当低潮发生后,海面有一段时间呈现停止升降的现象,称为停潮。二):潮流推算往复流和回转流1.往复流的推算方法往复流流速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在转流时流向不定,流速很小,可视为零节;转流以后流速逐渐由小增大,到相邻两次转流时间的中间时刻,流速达到最大;以后又逐渐变小,至下次转流时间流速又降为零。对于半日潮港一天中流速的变化:1,2,3,3,2,1转流后1H内的平均流速是当日最大流速的1/3;转流后1H~2H内的平均流速是当日最大流速的2/3;转流后2H~3H内的平均流速是当日的最大流速;转流后3H~4H内的平均流速是当日的最大流速;转流后4H~5H内的平均流速是当日最大流速的2/3;转流后5H~6H内的平均流速是当日最大流速的1/3;9.侧推器的使用(侧推器只有在船舶处于低速时才能发挥其效用。随着船速逐步提高,其效用将相应降低。经验表明,有效发挥侧推器作用的速度范围为4Kn以下,且低速后退时最为明显)(无论侧推器采用何种原动机作为动力,对于变螺距螺旋桨侧推装置而言,必须把桨叶调整到零位才能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