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鉴赏诗歌的语言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全国通)含解析_第1页
第3节 鉴赏诗歌的语言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全国通)含解析_第2页
第3节 鉴赏诗歌的语言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全国通)含解析_第3页
第3节 鉴赏诗歌的语言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全国通)含解析_第4页
第3节 鉴赏诗歌的语言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全国通)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节鉴赏诗歌的语言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全国通用)第八章诗歌鉴赏第3节鉴赏诗歌的语言鉴赏诗歌语言的妙处,除了理解诗歌语言的字面意义之外,还要分析语言的表达效果,进而把握好诗歌表情达意的语言特色。对诗歌语言的鉴赏包括:品味关键词(炼字)、赏析诗眼、赏析关键句(炼句)和赏析语言风格。其中品味关键词(炼字)和赏析关键句(炼句)是热考题型。题型一炼字(含诗眼)炼字,多指诗歌中那些经过推敲,用得准确、生动,能传神地表现事物和情感等鲜明特征的字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有时是副词或数量词、叠词。“诗眼”,指在诗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对表达主题、深化意境、突出形象起关键作用的高度概括的字词。诗眼分为两种类型:“句中眼”和“篇中眼”。“句中眼”就是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能使诗句生动形象以至“活”起来的一两个关键字。“篇中眼”一般是指全诗中最为传神、最能使全诗生动飞扬的关键性词或句子。1.教材中古代诗歌锤炼的常见6类词性炼字类别表达作用教材典例动词化静为动,化凡为美,有动态感。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形容词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虚词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婉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数量词经作者精心提炼的数量词,能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白居易《长恨歌》:“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起突出强调的作用。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颜色词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烘托感情。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2.诗眼类型类型示例分析思想的凝聚点“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深”是诗眼,它不仅概括了诗的内容,而且将“潭水之深”与“友谊之深”巧妙地联系起来。结构的总起点“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好”字统领全篇,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精妙的闪光点“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蒸”写出湖面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云梦泽都受到洞庭湖的滋养哺育。“撼”突出了洞庭湖汹涌澎湃的气势,极为有力。一炼字【答题技巧】“炼字”的4个思考角度1.修辞角度“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怨”字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更是吹笛人之心。2.活用角度古人惯于活用词语,形容词、名词都可用作动词,且一用就鲜活生动,呼之欲出。如周邦彦《满庭芳》“风老莺雏,雨肥梅子”,着一“肥”字,写出了动态,写出了形态,想那梅子,从青青小小的青涩,到黄黄肥肥的圆甜,那黄中晕红的丰润,怎不叫人垂涎!“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中的“红”“绿”,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3.声韵角度古诗词讲究平仄声韵,优美的诗词平平仄仄起来就是和谐的旋律。叠字最具声韵效果。李清照的《声声慢》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可谓千古名句,是声韵的叠加,也是哀怨之情的叠加。黄庭坚以“夜听疏疏还密密,晓看整整复斜斜”(《咏雪奉呈广平公》)描绘雪景,可以说是古今绝唱。4.语境角度无论是“捻断数茎须”,还是“两句三年得”,其目的都是使语言最契合语境,最富表现力。因此,是否契合语境也是判断炼字优劣的重要依据。郑谷把齐己《早梅》诗“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中的“数枝开”改为“一枝开”,因为“数枝”不若“一枝”更能言梅开之早,齐己因此拜郑谷为“一字师”。【答题步骤】解答炼字题“3步骤”第一步:析本义指出字面义,主要是解释词义,相当于翻译。第二步:描情景分析其中可能涉及的手法,包括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并把该字放入原句中,展开联想,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第三步:说效果(1)从“描物”角度,分析该字在突出景物特点方面的作用。(2)从“造境”角度,分析该字在营造意境(氛围)方面的作用。(3)从“写人”角度,分析该字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4)从“抒情”角度,分析该字在传情达意方面的作用。(5)从“艺术”角度,分析该字在技巧运用或感染读者方面的作用。二赏析诗眼【答题技巧】确定诗眼“5角度”1.内容上最能揭示作者情感的字(词),如“愁”“思”“忆”“惊”(这类字是直接揭示)和“凉”“冷”“孤”(这类字常常语意双关,一方面指自然界中的凉、冷、孤,另一方面指诗人或主人公的心理感受)。2.修辞上常常出现在描写句中,且常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3.词性上这类字(词)以动词和形容词为主,其中具有“多重含义”,以最少的语言表达最多的思想的动词往往是“诗眼”;临时改变词性的形容词往往是“诗眼”。4.结构上最能统领全篇的字(词),全诗都是或明或暗地围绕该字(词)来写,只是各有侧重,此类字(词)以形容词或动词为主。5.位置上五言诗一般是句中第三个字,七言诗一般是句中第五个字。【答题步骤】赏析诗眼“3步骤”第一步:5个角度觅诗眼确定诗眼(若题干已明确,此步可省略),确定诗眼的方法可参考上面确定诗眼的5个角度。第二步:分析诗句找体现结合诗句梳理围绕该诗眼写了哪些内容。第三步:结合诗句析作用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诗眼在全诗结构上、在突出诗词主题上或在表达诗人情感上所起的作用。题型二炼句(赏析关键句)炼句形态诗句多为倒装、省略、叠加、铺展等外部形态炼句内涵着眼于修辞“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溅”“惊”凸显了诗人的感时恨别之痛着眼于声韵讲究平仄,善用叠词,如“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中的“漠漠”“阴阴”,既使描摹的景物有姿态飞扬之感,又有音调抑扬、气韵流畅之作用炼句位置起承转合起开门见山,当头棒喝迂回入题,托物起兴承“承”指承接,有总承,有分承;有明接,有暗接“承”的作用是顺势而为,承接“起”句,蓄势铺垫,伏笔照应转“转”多指律诗颈联,绝句第三句以及词曲的“过片”①表现诗歌结构上的跌宕,给人以“陡然一惊”之感②作者思路上的转换,由事及理,由景及情,由物及人合“合”就是指诗词的收束句①章法浑圆,呼应句首②卒章显志,感发意志【答题技巧】1.准确、全面地判断句子运用的表达技巧赏析句子题既然是以赏析表达技巧为主的暗考题,首要的一步就是要准确、全面地判断它所使用的表达技巧。(1)准确:要做到准确,首先,必须要理解每种表达技巧的个性用途;其次,要将读懂诗句和把握诗句的内容实质这两者紧密结合起来。前者是知识储备问题,下面重点说说后者。对于判断表达技巧来说,首先要看句子的表达方式,不少考生未能准确判断的原因是未能判断句子的表达方式。如果所给句子是描写句,自然离不开描写技巧;如果是抒情句,自然离不开抒情技巧。其次看诗句的写作对象,即看它是写景的、写人的、叙事的,还是抒情的,要善于根据写作对象去判断“判断”的方向。(2)全面:要做到全面,就要学会多角度分析,因为诗歌内容是相互联系的,考虑句子的技巧,既要考虑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抒情方式,也要考虑结构技巧。例如陆游《秋兴》一诗尾联“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从描写方法看,运用的是虚写;从表现手法看,运用的是想象;从抒情方式看,运用的是寓情于景;从位置结构看,运用的是以景结情。不过,一般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是优先考虑角度。当然,有时还要关注句子本身的语言特点:句子倒装——错位的美;句子对仗——整齐的美;适当省略——韵味悠长的美;长于炼字——凝练的美。2.全面、具体地分析表达效果分析表达效果是赏析句子的最后环节,也是得高分的重要一环。一般而言,句子的表达效果主要有三个方面:写景、造情、达情。具体到诗歌中的某个句子的表达效果,一定要从句子本身出发,同时联系全文。(1)全面分析:要有全面分析的意识,既要从内容角度考虑,更要从情感角度考虑。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四个角度:①内容、主旨角度。看它在塑造形象上是否具体、鲜明、生动,是否有利于主旨的表达。②思想感情角度。看它对思想表达是否突出、深化、升华,对情感表达是否含蓄、强烈、丰富。③技巧自身角度。一般而言,效果与手法密不可分。首先要看句子在表达上有无特点,运用了什么手法,然后根据表达特点再去分析其表达效果。如果句子是借景抒情,其效果就是抒情含蓄、意味深长;如果句子是虚实结合,其效果就是拓宽诗境、表意更为深广等。④位置角度。“效果”就是作用,句子的作用有时还与其在诗歌中的位置有关。句子在诗歌中的位置不同,其作用甚至手法就有所不同。如首句有开篇点题、奠定基调之妙;中间句(主要指绝句的第三句、律诗的第三联、词的中间句)有转折文意、承上启下之用;尾句,或卒章显志,或另辟新境,或以景结情。当然,不是所有效果分析都要这样,但关注句子在诗歌中的位置进而关注其表达效果,是一个重要的思考角度。(2)具体分析:所谓分析,就是把你赏析的过程和心得有层次地、令人信服地写出来,不能笼统空泛,要结合具体诗句、词语进行分析。能结合文本作细致、深入的分析,是评判赏析类题的重要标准。【答题步骤】第一步:理解意蕴弄懂所给句子的基本意思,把握其内容、情感的内涵,这既是赏句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赏句的一个角度。第二步:多角度赏析(1)语言特点。句子倒装——错位的美;句子对仗——整齐的美;适当省略——韵味悠长的美;长于炼字——凝练的美。(2)表达技巧。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角度。(3)结构(构思)特点。①首句作用:开篇点题,统领全诗,领起下文;渲染气氛,奠定基调等。②中间句作用:承上启下。③结尾作用:总结全诗,深化或升华主题;卒章显志,表现情感;以景衬情,用什么景烘托什么情;以景结情,含蓄隽永。题型三赏析语言风格语言风格就是诗(词)人在遣词造句、运用修辞手法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区别于其他诗(词)人的艺术特色,往往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文化素养有关。不同诗人或同一诗人不同时期的不同作品也往往表现出不同风格。1.常见的用来描述语言特色风格的词语①清新清秀清健平淡淡雅古朴质朴朴素朴实自然浅显通俗优美华美华丽工丽典雅新奇鲜明生动形象准确简洁简练凝练洗练明快传神②高昂奔放豪放热情恢宏轻灵飘逸苍劲劲健强健雄健雄奇雄伟雄壮雄浑浑厚俊爽旷达奇崛峭拔③深沉低沉委婉含蓄风趣幽默诙谐朦胧隐晦细密悲慨悲壮悲凉苍凉舒缓清冷孤峭清瘦④多用口语明白如话活泼晓畅笔调婉约色彩丰富富有韵律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诗画一体2.不同题材诗歌常见的语言风格题材语言风格题材语言风格田园诗恬淡宁谧羁旅诗沉郁悲慨山水诗清新优美边塞诗悲凉慷慨讽喻诗沉郁激愤闺怨诗婉约凄切咏史诗雄浑壮阔宫廷诗缠绵婉转3.唐宋主要诗人作品的语言风格诗人语言风格诗人语言风格陈子昂古朴雄浑李商隐委婉含蓄王勃雄放刚健温庭筠精巧艳丽张若虚清丽自然李煜凄婉柔丽孟浩然闲静淡远韦庄清丽流淡王之涣清朗雄健晏殊闲雅婉丽王昌龄自然雄浑梅尧臣朴素平淡王维闲适恬淡欧阳修清新流畅李白清新飘逸秦观清丽典雅高适雄厚浑朴柳永伤感缠绵岑参雄奇瑰丽苏轼豪放旷达杜甫沉郁顿挫王安石雄健高峻白居易通俗明快黄庭坚瘦硬新奇韩愈古朴奇险周邦彦富丽精工刘禹锡清新隽丽李清照凄婉清丽柳宗元明净幽峭陆游慷慨悲凉李贺奇丽诡诞辛弃疾沉郁豪放杜牧俊爽明快姜夔峭拔雅丽【答题技巧】赏析语言风格“4注意”1.整体感知鉴赏语言风格应立足于全诗,不是揣摩个别字词的巧妙。2.调动积淀不同的诗(词)人语言风格不同,同一诗(词)人不同时期因生活变迁、审美变化导致作品语言风格也不同。平时要注意了解积累诗(词)人的语言风格,掌握语言风格方面的术语。赏析语言风格时要注意迁移运用。3.联系主旨语言是为内容服务的,内容决定语言风格,切忌脱离诗歌主旨而空谈语言。4.多角度入手(1)要从诗歌语言的格调、色彩、境界等角度入手。(2)要关注作者一贯的语言风格。(3)要关注诗歌本身的语言风格。可以先回忆常见的风格有哪些,然后逐一比对,得出结论。(4)要关注题干的提示。题干如果已经暗示了某种语言风格,我们只需从用词、手法、情感等方面分析诗歌是如何体现这种风格的即可。【答题步骤】赏析语言风格“3步骤”第一步,明特色用一两个词概括出语言风格特色。常用术语:平淡、工丽、绚丽、直率、婉约、明快、自然、质朴、清幽、雄奇、悲慨、凝练、沉郁。第二步,列例证结合诗(词)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语言风格特点,可从手法、意象、境界等角度展开分析。第三步,析效果可指出蕴含其中的感情,可点明这一特点在传情达意上有什么作用。注意:有些题目的题干明确了语言风格特色,就可以省略“第一步”;有些题目只要求阐释语言风格时,也可以省略“第三步”。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卜算子张元幹①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注】①张元幹:宋代词人,力主抗金。词的尾句中,哪个字用得最精妙?请找出来并进行分析。2.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小题。西湖杂诗①(其一)黄任②珍重游人入画图,楼台绣错与茵铺。宋家万里中原土,博得钱塘十顷湖。【注】①共十四首,前五首写杭州西湖景物兼咏南宋史事,寄慨颇深,亦饶风韵。②黄任:清代著名诗人,藏砚家。康熙四十一年举人,曾任广东四会知县,罢官归,船中所载唯砚石,归里后生活清苦。工诗,以轻清流丽为时人所称,七绝尤负盛名。有人说诗中的“博”字是点睛之笔,请结合全诗赏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鹧鸪天辛弃疾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①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②银胡䩮,汉箭朝飞金仆姑③。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注】①襜(chān):短衣。②娖(chuò):整理。③金仆姑:箭名。上片“拥”“飞”二字用得十分精妙,请分别作出分析。4.葛溪驿王安石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该诗的诗眼是哪个字?请简要分析。5.南湖早春①

白居易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②语未成。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柳州榕叶落尽偶题柳宗元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注]①元和十年(815)夏,宰相武元衡被人谋杀,忠直的白居易愤而上疏,请求朝廷缉捕凶手,被诬为越职言事,于是年秋被远贬江州。②鸸ér:一种鸟。“乱点碎红山杏发”与“榕叶满庭莺乱啼”中均用到“乱”字,请分别赏析其妙用。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7.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三闾庙戴叔伦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有人赞叹说:“第三、四句但写眼前之景,不复加以品评,格力尤高。”请分析第三、四句的妙处。8.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鹧鸪天(金)王寂秋后亭皋①木叶稀,霜前关塞雁南归。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吾老矣,久忘机②,沙鸥相对不惊飞③。柳溪父老应怜我,荒却溪南旧钓矶。【注】①亭皋:水边的平地。②忘机:消除机心。机心,巧诈之心。③沙鸥相对不惊飞:白居易诗云“有喜鹊频语,无机鸥不惊”。“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两句写出了山水的变化,请分析其巧妙之处。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至滑州隔河望黎阳忆丁三寓①王维隔河见桑柘,蔼蔼黎阳川。望望行渐远,孤峰没云烟。故人不可见,河水复悠然。赖有政声远,时闻行路传。【注】①公元726年夏,王维前往长安途经黎阳,为黎阳所吸引而生退隐之意,于是滨水定居于此。公元729年秋,王维因赴长安与丁三在黎阳渡口话别,王维乘船渡河到达滑州,遂成此诗。本诗的颔联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其精妙之处。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同崔邠登鹳雀楼李益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风烟并起思归望,远目非春亦自伤。颈联历来被世人看作精警名言,请简要赏析。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野老杜甫野老篱前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渔人网集澄潭下,贾客船随返照来。长路关心悲剑阁,片云何意傍琴台?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阙秋生画角哀。本诗“片云何意傍琴台?”一句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①欧阳修②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注]①维扬,即扬州。②庆历八年(1048年),欧阳修任扬州太守,在扬州城西北五里的大明寺西侧蜀冈中峰上,修建了一座平山堂,壮丽为淮南第一,上据蜀冈,下临江南数百里。仁宗嘉佑元年(1056年),欧阳修为他的朋友刘原甫(名敞)饯行,在告别宴会上,作了这首《朝中措》。1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平山阑槛倚晴空”一句写得气势磅礴,使人感到平山堂凌空矗立。“山色有无中”借用王维诗句,写登平山堂远望江南,可欣赏到美妙的远近山色,自然贴切。B.杨柳本寄寓离愁别恨,“手种”“别来”二词,看似寻常,实则深化了感情的表达,凄婉感伤,深情萦怀。C.“挥毫万字,一饮千钟”两句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一个气度豪迈、才华横溢的“文章太守”的形象。D.上片追忆昔日生活,从平山堂写到堂前垂柳;下片勉人劝己,从被送者写到送者,一气呵成,抒写人生感慨。13.本词一改作者深情婉曲的词风,开豪放之词的先路,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请结合诗句分析。阅读诗歌,回答下列问题。秋风辞刘彻上行幸河东,祠后土,顾视帝京欣然,中流与群臣饮燕,欢甚,乃自作《秋风辞》曰: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14.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两句点出季节特点,状物描景,色彩鲜明,富有动感,自然平易,清旷幽远。B.五、六、七、八句借助动词正面铺写宴游场景,刻画了“中流饮燕”的欢快场面。C.最后一句以哀怨心绪抒发时光难再之情,表达了一代帝王也有着生命易逝的悲慨。D.全诗因景而生情,以情来系景,语言清丽明快,构思巧妙严谨,情感丰富而深沉。15.有人认为此诗有“《离骚》遗响”,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南溪早春杨万里还家五度见春容,长被春容恼病翁。高柳下来垂处绿,小桃上去末梢红。卷帘亭馆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风。更入新年足新雨,去年未当好时丰。1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扣合题目,概述还家五年来的景况。春容的鲜妍与病翁的衰老适成对照,所以说“春容恼病翁”。“恼”是本诗的诗眼。B.颔联写柳绿桃红的早春景色,紧扣题目“早春”。颈联写衰翁在早春时节静居亭馆与漫步溪山的感受,将早春的暖日和风与衰翁居室及出游的活动结合起来写,传出了融洽的春意。C.尾联表达作者的欣喜,作者用“更入新年”,再次回应早春的主题,也表达出诗人关切民生的感情。D.人到晚年,体衰多病,精神上也会消沉、颓唐。特别是见到春花秋月、花开花落,更容易感伤。本诗作者虽也慨叹自己是“病翁”,但对春到人间,却充满喜悦之情。17.杨万里的诗描写细腻,语言新颖活泼,请选出最能表现这一特点的一联诗句试作赏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重别梦得[注]柳宗元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岐路忽西东。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注】柳宗元和刘禹锡(字梦得)在唐德宗贞元九年(793年)同时进士及第,二十一年(805年)因为参与的永贞革新失败同时被贬,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年),两人同时奉诏从各自的贬所永州、朗州回京。次年,又分别被任为广西柳州刺史和广东连州刺史,一同出京赴任,至衡阳分路,相互赠诗惜别。1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句着一“忽”字,点出今朝岐路执手时对光阴飞逝、转瞬又将离别的惊心:“西东”非一般言别的套语,切合事实。B.第三句以“若许”作假设,看似表达对归田隐居的渴望,实则表明眼前连归田也不可得的处境,与一般的归隐诗不同。C.第四句诗人进一步想象乡野普通的邻家老人安度晚年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对归田生活的向往,更表达了对刘禹锡的安慰和劝勉。D.全诗意境真挚感人,不直言愤而愤意自见,不着一“悲”而悲不自禁,在表面的平静中蕴蓄着深挚感人的情思。19.本诗虽语言简约朴实,但情感浓厚深沉。请简要分析这一特色。阅读下面这首元代词作,完成下面小题。鹧鸪天·题七真洞①耶律楚材花界②倾颓事已迁,浩歌谣望意茫然。江山王气空千劫,桃李春风又一年。横翠嶂,架寒烟,野花平碧怨啼鹃。不知何限人间梦,并触沉思到酒边。【注】①这首词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词人是由金入元者,虽得元朝重用,但身历两朝,心灵深处难免有所隐痛。②花界指道观。20.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花界”一句既写出了眼前七真洞颓败崩塌的景象,也是整个世事变幻的缩影。B.“江山”一句中“空”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词人在历史兴亡面前的惊愕与困惑。C.“桃李春风”句运用正衬的手法,以大自然的永恒更进一步表现世事的沧桑无常。D.“不知”二句,词人情感由隐而显,谓人间如梦似幻,唯有借酒忘却内心烦忧。21.清代陈廷焯《词则》以“雄秀”称美此词在语言上的特点。请结合词作内容,简要分析这一特点。

第八章诗歌鉴赏第3节鉴赏诗歌的语言鉴赏诗歌语言的妙处,除了理解诗歌语言的字面意义之外,还要分析语言的表达效果,进而把握好诗歌表情达意的语言特色。对诗歌语言的鉴赏包括:品味关键词(炼字)、赏析诗眼、赏析关键句(炼句)和赏析语言风格。其中品味关键词(炼字)和赏析关键句(炼句)是热考题型。题型一炼字(含诗眼)炼字,多指诗歌中那些经过推敲,用得准确、生动,能传神地表现事物和情感等鲜明特征的字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有时是副词或数量词、叠词。“诗眼”,指在诗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对表达主题、深化意境、突出形象起关键作用的高度概括的字词。诗眼分为两种类型:“句中眼”和“篇中眼”。“句中眼”就是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能使诗句生动形象以至“活”起来的一两个关键字。“篇中眼”一般是指全诗中最为传神、最能使全诗生动飞扬的关键性词或句子。1.教材中古代诗歌锤炼的常见6类词性炼字类别表达作用教材典例动词化静为动,化凡为美,有动态感。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形容词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虚词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婉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数量词经作者精心提炼的数量词,能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白居易《长恨歌》:“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起突出强调的作用。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颜色词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烘托感情。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2.诗眼类型类型示例分析思想的凝聚点“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深”是诗眼,它不仅概括了诗的内容,而且将“潭水之深”与“友谊之深”巧妙地联系起来。结构的总起点“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好”字统领全篇,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精妙的闪光点“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蒸”写出湖面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云梦泽都受到洞庭湖的滋养哺育。“撼”突出了洞庭湖汹涌澎湃的气势,极为有力。一炼字【答题技巧】“炼字”的4个思考角度1.修辞角度“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怨”字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更是吹笛人之心。2.活用角度古人惯于活用词语,形容词、名词都可用作动词,且一用就鲜活生动,呼之欲出。如周邦彦《满庭芳》“风老莺雏,雨肥梅子”,着一“肥”字,写出了动态,写出了形态,想那梅子,从青青小小的青涩,到黄黄肥肥的圆甜,那黄中晕红的丰润,怎不叫人垂涎!“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中的“红”“绿”,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3.声韵角度古诗词讲究平仄声韵,优美的诗词平平仄仄起来就是和谐的旋律。叠字最具声韵效果。李清照的《声声慢》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可谓千古名句,是声韵的叠加,也是哀怨之情的叠加。黄庭坚以“夜听疏疏还密密,晓看整整复斜斜”(《咏雪奉呈广平公》)描绘雪景,可以说是古今绝唱。4.语境角度无论是“捻断数茎须”,还是“两句三年得”,其目的都是使语言最契合语境,最富表现力。因此,是否契合语境也是判断炼字优劣的重要依据。郑谷把齐己《早梅》诗“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中的“数枝开”改为“一枝开”,因为“数枝”不若“一枝”更能言梅开之早,齐己因此拜郑谷为“一字师”。【答题步骤】解答炼字题“3步骤”第一步:析本义指出字面义,主要是解释词义,相当于翻译。第二步:描情景分析其中可能涉及的手法,包括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并把该字放入原句中,展开联想,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第三步:说效果(1)从“描物”角度,分析该字在突出景物特点方面的作用。(2)从“造境”角度,分析该字在营造意境(氛围)方面的作用。(3)从“写人”角度,分析该字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4)从“抒情”角度,分析该字在传情达意方面的作用。(5)从“艺术”角度,分析该字在技巧运用或感染读者方面的作用。二赏析诗眼【答题技巧】确定诗眼“5角度”1.内容上最能揭示作者情感的字(词),如“愁”“思”“忆”“惊”(这类字是直接揭示)和“凉”“冷”“孤”(这类字常常语意双关,一方面指自然界中的凉、冷、孤,另一方面指诗人或主人公的心理感受)。2.修辞上常常出现在描写句中,且常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3.词性上这类字(词)以动词和形容词为主,其中具有“多重含义”,以最少的语言表达最多的思想的动词往往是“诗眼”;临时改变词性的形容词往往是“诗眼”。4.结构上最能统领全篇的字(词),全诗都是或明或暗地围绕该字(词)来写,只是各有侧重,此类字(词)以形容词或动词为主。5.位置上五言诗一般是句中第三个字,七言诗一般是句中第五个字。【答题步骤】赏析诗眼“3步骤”第一步:5个角度觅诗眼确定诗眼(若题干已明确,此步可省略),确定诗眼的方法可参考上面确定诗眼的5个角度。第二步:分析诗句找体现结合诗句梳理围绕该诗眼写了哪些内容。第三步:结合诗句析作用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诗眼在全诗结构上、在突出诗词主题上或在表达诗人情感上所起的作用。题型二炼句(赏析关键句)炼句形态诗句多为倒装、省略、叠加、铺展等外部形态炼句内涵着眼于修辞“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溅”“惊”凸显了诗人的感时恨别之痛着眼于声韵讲究平仄,善用叠词,如“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中的“漠漠”“阴阴”,既使描摹的景物有姿态飞扬之感,又有音调抑扬、气韵流畅之作用炼句位置起承转合起开门见山,当头棒喝迂回入题,托物起兴承“承”指承接,有总承,有分承;有明接,有暗接“承”的作用是顺势而为,承接“起”句,蓄势铺垫,伏笔照应转“转”多指律诗颈联,绝句第三句以及词曲的“过片”①表现诗歌结构上的跌宕,给人以“陡然一惊”之感②作者思路上的转换,由事及理,由景及情,由物及人合“合”就是指诗词的收束句①章法浑圆,呼应句首②卒章显志,感发意志【答题技巧】1.准确、全面地判断句子运用的表达技巧赏析句子题既然是以赏析表达技巧为主的暗考题,首要的一步就是要准确、全面地判断它所使用的表达技巧。(1)准确:要做到准确,首先,必须要理解每种表达技巧的个性用途;其次,要将读懂诗句和把握诗句的内容实质这两者紧密结合起来。前者是知识储备问题,下面重点说说后者。对于判断表达技巧来说,首先要看句子的表达方式,不少考生未能准确判断的原因是未能判断句子的表达方式。如果所给句子是描写句,自然离不开描写技巧;如果是抒情句,自然离不开抒情技巧。其次看诗句的写作对象,即看它是写景的、写人的、叙事的,还是抒情的,要善于根据写作对象去判断“判断”的方向。(2)全面:要做到全面,就要学会多角度分析,因为诗歌内容是相互联系的,考虑句子的技巧,既要考虑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抒情方式,也要考虑结构技巧。例如陆游《秋兴》一诗尾联“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从描写方法看,运用的是虚写;从表现手法看,运用的是想象;从抒情方式看,运用的是寓情于景;从位置结构看,运用的是以景结情。不过,一般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是优先考虑角度。当然,有时还要关注句子本身的语言特点:句子倒装——错位的美;句子对仗——整齐的美;适当省略——韵味悠长的美;长于炼字——凝练的美。2.全面、具体地分析表达效果分析表达效果是赏析句子的最后环节,也是得高分的重要一环。一般而言,句子的表达效果主要有三个方面:写景、造情、达情。具体到诗歌中的某个句子的表达效果,一定要从句子本身出发,同时联系全文。(1)全面分析:要有全面分析的意识,既要从内容角度考虑,更要从情感角度考虑。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四个角度:①内容、主旨角度。看它在塑造形象上是否具体、鲜明、生动,是否有利于主旨的表达。②思想感情角度。看它对思想表达是否突出、深化、升华,对情感表达是否含蓄、强烈、丰富。③技巧自身角度。一般而言,效果与手法密不可分。首先要看句子在表达上有无特点,运用了什么手法,然后根据表达特点再去分析其表达效果。如果句子是借景抒情,其效果就是抒情含蓄、意味深长;如果句子是虚实结合,其效果就是拓宽诗境、表意更为深广等。④位置角度。“效果”就是作用,句子的作用有时还与其在诗歌中的位置有关。句子在诗歌中的位置不同,其作用甚至手法就有所不同。如首句有开篇点题、奠定基调之妙;中间句(主要指绝句的第三句、律诗的第三联、词的中间句)有转折文意、承上启下之用;尾句,或卒章显志,或另辟新境,或以景结情。当然,不是所有效果分析都要这样,但关注句子在诗歌中的位置进而关注其表达效果,是一个重要的思考角度。(2)具体分析:所谓分析,就是把你赏析的过程和心得有层次地、令人信服地写出来,不能笼统空泛,要结合具体诗句、词语进行分析。能结合文本作细致、深入的分析,是评判赏析类题的重要标准。【答题步骤】第一步:理解意蕴弄懂所给句子的基本意思,把握其内容、情感的内涵,这既是赏句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赏句的一个角度。第二步:多角度赏析(1)语言特点。句子倒装——错位的美;句子对仗——整齐的美;适当省略——韵味悠长的美;长于炼字——凝练的美。(2)表达技巧。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角度。(3)结构(构思)特点。①首句作用:开篇点题,统领全诗,领起下文;渲染气氛,奠定基调等。②中间句作用:承上启下。③结尾作用:总结全诗,深化或升华主题;卒章显志,表现情感;以景衬情,用什么景烘托什么情;以景结情,含蓄隽永。题型三赏析语言风格语言风格就是诗(词)人在遣词造句、运用修辞手法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区别于其他诗(词)人的艺术特色,往往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文化素养有关。不同诗人或同一诗人不同时期的不同作品也往往表现出不同风格。1.常见的用来描述语言特色风格的词语①清新清秀清健平淡淡雅古朴质朴朴素朴实自然浅显通俗优美华美华丽工丽典雅新奇鲜明生动形象准确简洁简练凝练洗练明快传神②高昂奔放豪放热情恢宏轻灵飘逸苍劲劲健强健雄健雄奇雄伟雄壮雄浑浑厚俊爽旷达奇崛峭拔③深沉低沉委婉含蓄风趣幽默诙谐朦胧隐晦细密悲慨悲壮悲凉苍凉舒缓清冷孤峭清瘦④多用口语明白如话活泼晓畅笔调婉约色彩丰富富有韵律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诗画一体2.不同题材诗歌常见的语言风格题材语言风格题材语言风格田园诗恬淡宁谧羁旅诗沉郁悲慨山水诗清新优美边塞诗悲凉慷慨讽喻诗沉郁激愤闺怨诗婉约凄切咏史诗雄浑壮阔宫廷诗缠绵婉转3.唐宋主要诗人作品的语言风格诗人语言风格诗人语言风格陈子昂古朴雄浑李商隐委婉含蓄王勃雄放刚健温庭筠精巧艳丽张若虚清丽自然李煜凄婉柔丽孟浩然闲静淡远韦庄清丽流淡王之涣清朗雄健晏殊闲雅婉丽王昌龄自然雄浑梅尧臣朴素平淡王维闲适恬淡欧阳修清新流畅李白清新飘逸秦观清丽典雅高适雄厚浑朴柳永伤感缠绵岑参雄奇瑰丽苏轼豪放旷达杜甫沉郁顿挫王安石雄健高峻白居易通俗明快黄庭坚瘦硬新奇韩愈古朴奇险周邦彦富丽精工刘禹锡清新隽丽李清照凄婉清丽柳宗元明净幽峭陆游慷慨悲凉李贺奇丽诡诞辛弃疾沉郁豪放杜牧俊爽明快姜夔峭拔雅丽【答题技巧】赏析语言风格“4注意”1.整体感知鉴赏语言风格应立足于全诗,不是揣摩个别字词的巧妙。2.调动积淀不同的诗(词)人语言风格不同,同一诗(词)人不同时期因生活变迁、审美变化导致作品语言风格也不同。平时要注意了解积累诗(词)人的语言风格,掌握语言风格方面的术语。赏析语言风格时要注意迁移运用。3.联系主旨语言是为内容服务的,内容决定语言风格,切忌脱离诗歌主旨而空谈语言。4.多角度入手(1)要从诗歌语言的格调、色彩、境界等角度入手。(2)要关注作者一贯的语言风格。(3)要关注诗歌本身的语言风格。可以先回忆常见的风格有哪些,然后逐一比对,得出结论。(4)要关注题干的提示。题干如果已经暗示了某种语言风格,我们只需从用词、手法、情感等方面分析诗歌是如何体现这种风格的即可。【答题步骤】赏析语言风格“3步骤”第一步,明特色用一两个词概括出语言风格特色。常用术语:平淡、工丽、绚丽、直率、婉约、明快、自然、质朴、清幽、雄奇、悲慨、凝练、沉郁。第二步,列例证结合诗(词)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语言风格特点,可从手法、意象、境界等角度展开分析。第三步,析效果可指出蕴含其中的感情,可点明这一特点在传情达意上有什么作用。注意:有些题目的题干明确了语言风格特色,就可以省略“第一步”;有些题目只要求阐释语言风格时,也可以省略“第三步”。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卜算子张元幹①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注】①张元幹:宋代词人,力主抗金。词的尾句中,哪个字用得最精妙?请找出来并进行分析。【答案】“冷”字用得最精妙。该字有“寒冷”之意,不仅写出了江潮的退落和秋江的冷寂,委婉地表达了作者面对国势衰颓内心的悲凉之情。【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炼字的能力。判断诗句中精妙的字,可以从词性、修辞、情感等角度进行选取。尾句中“冷”字用得最精妙。“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意思是:心中沉闷极了,只说一醉方休罢了,不料醉中也挥舞起宝剑来;沙溪的潮水退下去了,深夜的秋江变得更加凄清寒冷。张元幹在《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中也有“谁伴我,醉中舞”之句,与此同一机杼。“起舞闻鸡”,据说晋代祖逖与刘琨共被同寝,中夜闻鸡而起床舞剑。这里作者借用典故,既回映上文思古之心,又抒写了自己壮志难酬的幽怨。所以这里的“冷”除了有江潮退却后江水寒冷的表层义,还有作者因为国家的衰颓而内心悲凉、冷寂的深层义。2.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小题。西湖杂诗①(其一)黄任②珍重游人入画图,楼台绣错与茵铺。宋家万里中原土,博得钱塘十顷湖。【注】①共十四首,前五首写杭州西湖景物兼咏南宋史事,寄慨颇深,亦饶风韵。②黄任:清代著名诗人,藏砚家。康熙四十一年举人,曾任广东四会知县,罢官归,船中所载唯砚石,归里后生活清苦。工诗,以轻清流丽为时人所称,七绝尤负盛名。有人说诗中的“博”字是点睛之笔,请结合全诗赏析。【答案】博,博取,换得。用“万里中原土”换得“钱塘十顷湖”,如此悬殊的不平等交换,作者用一“博”字有力地抨击了南宋王朝苟安一隅、不思进取、置国家和民族利益于不顾的可悲与可耻。【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眼的能力。诗歌前两句描写了西湖美景。游人进入西湖,就如同进入一幅天然的图画中,只见楼台雕梁画栋如锦绣交错,漫漫长堤仿佛铺上了绿毯。作者着力刻画西湖之美,意在揭示这西湖美景是以“宋家万里中原土”换来的,一个“博”字,重如千钧,包含着千千万万个爱国志士血与泪的惨痛经历,有力地抨击了南宋王朝不顾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可悲和可耻。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鹧鸪天辛弃疾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①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②银胡䩮,汉箭朝飞金仆姑③。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注】①襜(chān):短衣。②娖(chuò):整理。③金仆姑:箭名。上片“拥”“飞”二字用得十分精妙,请分别作出分析。【答案】“拥”字写出了词人壮年时期带领上万人抗敌的壮阔景象,“飞”字写箭射出去的状态,展现出与敌人战斗的场面。这两个字分别从旌旗、兵器上加以烘托,突出战争场面声势浩大,富有感染力,体现了作者满腔的豪情壮志和报国之心。【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字的能力。“拥”“飞”均为动词。“壮岁旌旗拥万夫”,想当年我正在青春年少,统率着万千兵马旌旗飘飘。“拥”在句中的意思是“带领”,写出了词人壮年时期带领上万人抗敌的壮阔景象。“汉箭朝飞金仆姑”,我军勇气倍增磨刀擦箭,清晨便万箭齐发射向敌巢。“飞”在句中的意思是“射”。写箭射出去的状态,展现出与敌人战斗的场面。这两个字分别从旌旗、兵器上加以烘托,生动展现出词人壮年时带领军队奋勇抗敌,趁敌人还在准备时便发起进攻的战争场面,极富感染力,使词人的豪情壮志溢于笔端,写出了作者的报国之心。4.葛溪驿王安石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该诗的诗眼是哪个字?请简要分析。【答案】①诗眼是“乱”字。“乱”字形容蝉声的嘈杂烦乱,衬托诗人心绪的百无聊赖。②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心烦意乱。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点明“乱”的部分原因,为进一步写“乱”蓄势。颈联转写忧国之思,以天地凄凉的色彩加以烘托,使烦乱的心情更推进一层。尾联用衬托手法,借疏桐蝉鸣将诗人的烦乱渲染到极致。③本诗以“乱”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炼字的能力。首联落笔就从情上布景。“缺月昏昏”是诗人仰视窗外之所见。行役之人每于独眠客舍之夜最易萌生思乡之情。而天公不作美,今夜悬挂于天庭的,意是半轮“缺月”,且月色“昏昏”“漏未央”是诗人侧耳枕上之所闻,“未央”两字,不仅暗示入夜已深,且摹写诗人对漏声的敏感与厌烦心情如见。更兼一灯如豆,忽明忽暗,独卧秋床的诗人辗转反侧可想而知了。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心烦意乱。颔联“病身最觉风露早”,自己身体有病,最容易感到风露侵人,气候转变的早;“归梦不知山水长”,是虚写,在梦境中回到家乡,就不觉得山高水长。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点明“乱”的部分原因,为进一步写“乱”蓄势。颈联“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上句接“风露早”,因为感到岁时已晚而慷慨悲歌;下句接“山水长”,从梦境回到现实,看到天地的景色,是一片苍茫凄凉。诗中写的岁时已晚,自然界是一片凄凉,引起作者悲歌慷慨,可见诗中的真正的含义不仅仅是写自然界的变化,而主要还是写国事的艰难。颈联转写忧国之思,以天地凄凉的色彩加以烘托,使烦乱的心情更推进一层。尾联中“行人”实即诗人自指,诗人挨到天明,重登征途,顾视四野,仍无可供娱心悦目之事,唯有一片鸣蝉之声聒噪耳际。用衬托手法,借疏桐蝉鸣将诗人的烦乱渲染到极致。故诗眼是“乱”字,全诗以作者的深情敏感为契机,抒写了强烈的忧国忧家的感情。5.南湖早春①

白居易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②语未成。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柳州榕叶落尽偶题柳宗元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注]①元和十年(815)夏,宰相武元衡被人谋杀,忠直的白居易愤而上疏,请求朝廷缉捕凶手,被诬为越职言事,于是年秋被远贬江州。②鸸ér:一种鸟。“乱点碎红山杏发”与“榕叶满庭莺乱啼”中均用到“乱”字,请分别赏析其妙用。【答案】①白诗,“乱”是自然、随意。这一“乱”字化静为动,将杏花随意开放,随处点染的神态活画出来,虽没有秩序可言,却展现了春的勃勃生机。②柳诗一个“乱”字,既写莺啼,更是写诗人的心乱。莺啼本婉转动听,可诗人却说乱啼,表现出他此时凄迷烦乱的思绪。【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字的能力。白诗“乱点碎红山杏发”一句意思是漫山遍野的山杏,碎红点点。“乱”指自然、随意,化静为动,“乱点”使原本静止的事物有了动感,将杏花随意开放,随处点染的神态活画出来,让人仿佛看到春天不断生长的力量,展现了春的勃勃生机。柳诗“榕叶满庭莺乱啼”一句意思是榕树落叶满庭黄莺纵情啼唱。经过这场暴风雨的洗劫,那些百年老榕也叶落满庭了。此等情景令诗人伤心,莺啼之声又格外增添了一重伤感情绪。“乱”字,分明是诗人心烦意乱的精神状态的真实反映。所以,“乱”字,既写莺啼,更是写诗人的心乱。作者将婉转动听的莺啼,说成“乱啼”,表现出他此时凄迷烦乱的思绪。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答案】“诗眼”分别是“咽”“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诗眼的能力。解答本题时,具体分析第三联两句诗的内容,可发现这两句中的诗眼当是“咽”“冷”二字。这两句诗写的是山间的流泉,由于危石的阻拦而发出低弱的吟声,仿佛人的呜咽之声;披洒在青松上的日色,因为山林的幽暗,似乎显得十分阴冷。两句中的“咽”“冷”二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勾画出了香积寺外山中的幽僻冷寂。再从全诗来看,诗人谓初“不知”有山寺,等到深入云峰,于古木林丛人迹罕到之处,忽然耳边传来了一阵阵寺院的暮钟之声,而方始知寺之所在。前面几句的描写其实也都勾画了香积寺外山中的一种幽微僻静之景。现在“咽”“冷”二字更加烘托出了全诗所表现的孤寂之境。对诗的赏析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和角度,如采用字的活用、句式的倒装这样的方法对“咽”“冷”二字进行赏析,或从修辞的角度、心理的角度来鉴赏“咽”“冷”二字的作用,也是完全可以的。7.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三闾庙戴叔伦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有人赞叹说:“第三、四句但写眼前之景,不复加以品评,格力尤高。”请分析第三、四句的妙处。【答案】第三、四两句以景结情,通过日暮秋风吹落无边枫叶的萧瑟之景,进一步烘托了屈子的哀怨和作者对屈原的同情,显得含蓄隽永,令人回味不尽。【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意思是:暮色茫茫,秋风骤起江面,吹进枫林,听的满耳萧萧。诗的后两句轻轻宕开,既不咏屈原的事,也不写屈原庙,却由虚转实,描绘了一幅秋景:“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这是使用了“以景结情”的手法。日暮时分,江上秋风萧瑟,枫林摇落,历时千载而三闾庙旁的景色依然如昔,可是,屈子沉江之后,已经无处可以呼唤他的冤魂归来。诗人抚今追昔,触景生情,形象地表达了屈原的不尽幽怨,表现了较高的艺术特色。8.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鹧鸪天(金)王寂秋后亭皋①木叶稀,霜前关塞雁南归。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吾老矣,久忘机②,沙鸥相对不惊飞③。柳溪父老应怜我,荒却溪南旧钓矶。【注】①亭皋:水边的平地。②忘机:消除机心。机心,巧诈之心。③沙鸥相对不惊飞:白居易诗云“有喜鹊频语,无机鸥不惊”。“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两句写出了山水的变化,请分析其巧妙之处。【答案】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山水的变化。“晓云散去山腰瘦”写出了晓云散去后山峰的清秀,暗含着晓云弥漫时想象中山峰的壮阔;“宿雨来时水面肥”既表现出夜里下雨之后的宽阔,又暗含着下雨之前水面的窄狭。【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意思是:早上云雾消散后群山清新挺拔,宿雨来时水面徒然加宽变肥。“晓云”二句,用拟人化手法,描绘晓云散尽、宿雨来时山间之朝暮变化。一“瘦”字写出了山腰的线条,清晰又柔和;一“肥”字点出了秋雨后水面宽阔的情景。云去山瘦了,雨来水肥了,极有趣味。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至滑州隔河望黎阳忆丁三寓①王维隔河见桑柘,蔼蔼黎阳川。望望行渐远,孤峰没云烟。故人不可见,河水复悠然。赖有政声远,时闻行路传。【注】①公元726年夏,王维前往长安途经黎阳,为黎阳所吸引而生退隐之意,于是滨水定居于此。公元729年秋,王维因赴长安与丁三在黎阳渡口话别,王维乘船渡河到达滑州,遂成此诗。本诗的颔联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其精妙之处。【答案】①用叠词“望望”,越行越远,走走望望,写出了不断回望的神态。②借景抒情,诗人离去,连山峰都显孤独,更何况友人丁三。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不忍离去的依依惜别之情,也写出了不知何日能与老友再见的怅惘之情。③语言平白如话却情深意切。【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语言的能力。解答炼句类题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①形式(句式、格律等);②用词(精妙、含义丰富的词等);③运用的手法及其表达效果。具体分析本诗,一是用词方面,用叠词“望望”来形容“行渐远”时频频回头张望的神态,表现了诗人的不舍之情。二是描绘了黎阳那座孤峰随着诗人渐行渐远而逐渐消失在云烟之中的画面,用“孤”字暗示了诗人离别时的无限惆怅和对友人的牵挂,借景抒情,表情达意含蓄委婉、意蕴深长,另外“行渐远”“孤峰没云烟”写人和孤峰的情态,平白如话,情真意切。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同崔邠登鹳雀楼李益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风烟并起思归望,远目非春亦自伤。颈联历来被世人看作精警名言,请简要赏析。【答案】①往事过千年尚遗憾时间过得快,忧愁到来一天也觉得太长。站在历史的角度看,千年也是短暂的;然而就个人而言,忧愁却是“一日即为长”。②运用对比的手法,将“千年”与“一日”、“恨速”与“为长”进行对比,突出了面对历史与生命个体时不同的感受。③两句诗看似矛盾,却又统一于人的心理感觉,诗人将自己对历史的沉思和个人感伤融为一体,表达了人生苦短的惆怅。【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首先理解诗句的意思,“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意思是往事过千年尚遗憾时间过得快,忧愁到来一天也觉得太长。从历史的长河来看,千年比起永恒来说,也是短暂的;就个体而言,心怀忧愁即度日如年。然后分析诗句所用手法,“千年犹速”是说千年短暂,而“一日为长”是说一天太长,“千年”和“一日”形成对比,“恨速”与“为长”形成对比,突出了面对历史与生命个体时不同的感受。这一说法似乎矛盾,却又统一于人的心理感觉。前一句挽结前两句,一弹指间,已成古今,这是站在历史高度来看,千年也是短暂的;后一句联系个人之愁,就个人的愁而言,则又不然,应是“愁来一日即为长”;把诗人对历史和个人的两种思考融于一起,体现出作者对苦短人生的慨叹,至此,倦游思归之意已水到渠成。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野老杜甫野老篱前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渔人网集澄潭下,贾客船随返照来。长路关心悲剑阁,片云何意傍琴台?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阙秋生画角哀。本诗“片云何意傍琴台?”一句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答案】①“片云”是诗人自喻,自己浮云般的漂泊之身又为何滞留蜀中。②借景抒情。云傍琴台,本是自然现象,其实正表达了诗人漂泊在外、报国无门的痛苦。③运用疑问语气,突出强调了诗人的迷惘与无奈。【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片云何意傍琴台?”的意思是可我这浮云般的漂泊之身又为何滞留蜀中。“琴台”,汉司马相如弹琴的地方,在成都浣花溪北。运用疑问语气,突出强调了诗人的迷惘与无奈。在迷惘痛苦之中,诗人仰头见到白云,不禁感慨自己浮云般的漂泊之身留滞蜀中。为什么呢?首先是因为战乱未平,兵戈阻绝;其次,这也是诗人对那些把诗人赶出朝廷,剥夺了诗人为国效力的机会的人的愤慨。诗人“片云”以自喻,借云抒情,深婉含蓄,表达了诗人流寓在外、报国无门的痛苦,以及找不到出路的迷乱心情。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①欧阳修②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注]①维扬,即扬州。②庆历八年(1048年),欧阳修任扬州太守,在扬州城西北五里的大明寺西侧蜀冈中峰上,修建了一座平山堂,壮丽为淮南第一,上据蜀冈,下临江南数百里。仁宗嘉佑元年(1056年),欧阳修为他的朋友刘原甫(名敞)饯行,在告别宴会上,作了这首《朝中措》。1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平山阑槛倚晴空”一句写得气势磅礴,使人感到平山堂凌空矗立。“山色有无中”借用王维诗句,写登平山堂远望江南,可欣赏到美妙的远近山色,自然贴切。B.杨柳本寄寓离愁别恨,“手种”“别来”二词,看似寻常,实则深化了感情的表达,凄婉感伤,深情萦怀。C.“挥毫万字,一饮千钟”两句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一个气度豪迈、才华横溢的“文章太守”的形象。D.上片追忆昔日生活,从平山堂写到堂前垂柳;下片勉人劝己,从被送者写到送者,一气呵成,抒写人生感慨。13.本词一改作者深情婉曲的词风,开豪放之词的先路,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请结合诗句分析。【答案】12.B13.①描景境界开阔,平山堂凌空矗立,壮丽雄伟,凭阑远眺之景,气势磅礴;②写人豪情万丈,“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运用夸张手法,刻画出一个才华横溢、气度豪迈的太守形象;③抒情豪放达观。“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写人生感慨,体现了词人积极生活、豪放达观的心态。【解析】1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B.凄婉感伤过重,词人虽然通过垂柳写深婉之情,但婉而不柔,深而能畅。故选B。1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风格的能力。起首两句“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写的是平山堂凌空矗立,其高务必,显得气势磅礴而又豪迈之感,境界较为开阔,与豪放词风相合;“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是写人,我这位爱好写文章的太守,下笔就是万言,饮酒千杯。“万字”“千钟”有夸张的手法,刻画出了一个才华横溢、豪情万丈的太守形象;“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趁现在年轻赶快行乐吧,您看那坐在酒樽前的老头儿已经不行了。抒情较为豪放旷达,要趁着年轻及时行乐。阅读诗歌,回答下列问题。秋风辞刘彻上行幸河东,祠后土,顾视帝京欣然,中流与群臣饮燕,欢甚,乃自作《秋风辞》曰: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14.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两句点出季节特点,状物描景,色彩鲜明,富有动感,自然平易,清旷幽远。B.五、六、七、八句借助动词正面铺写宴游场景,刻画了“中流饮燕”的欢快场面。C.最后一句以哀怨心绪抒发时光难再之情,表达了一代帝王也有着生命易逝的悲慨。D.全诗因景而生情,以情来系景,语言清丽明快,构思巧妙严谨,情感丰富而深沉。15.有人认为此诗有“《离骚》遗响”,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案】14.B15.①从艺术手法上看,诗歌沿袭了《离骚》常用的比兴手法,由兰秀、菊香起兴,引发对佳人的思慕。(或者诗歌沿袭了《离骚》由物到人的移情手法,由对花木的观赏,引发对佳人的怀念)②从情感抒发上看,诗歌沿袭了《离骚》以“香草美人”喻理想和美政的表述方式,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望与思慕。③从外在形式上看,诗歌沿用了《离骚》的常有调式,以“兮”为间顿,节奏感强。(意思对即可。)【解析】14.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内容、情感以及艺术特色的能力。B.“刻画了‘中流饮燕’的欢快场面”错误,原诗第八句是“欢乐极兮哀情多”,意思是:欢喜到极点的时候忧愁就无比繁多。是作者乐极哀来的深沉感慨。五、六、七三句是极写武帝泛舟中流、君臣饮宴的欢乐景象。故选B。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艺术特色的能力。题目中说“有人认为此诗有‘《离骚》遗响’”,作答时可借助“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两句,结合《离骚》的特点,从内容和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两句,意思是“秀美的是兰花呀,芳香的是菊花,思念美人难忘怀”。作者由对花木的观赏,引发起对佳人的怀念,沿袭了《离骚》常用的比兴手法,“佳人”不仅仅局限在字面的本身,它也可以包容了作者对事业的追求心愿,正象屈原以美人比喻自身理想的高洁一样。另外,“兮”字同《离骚》一样,在形式上沿用了楚辞体的常有调式。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南溪早春杨万里还家五度见春容,长被春容恼病翁。高柳下来垂处绿,小桃上去末梢红。卷帘亭馆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风。更入新年足新雨,去年未当好时丰。1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扣合题目,概述还家五年来的景况。春容的鲜妍与病翁的衰老适成对照,所以说“春容恼病翁”。“恼”是本诗的诗眼。B.颔联写柳绿桃红的早春景色,紧扣题目“早春”。颈联写衰翁在早春时节静居亭馆与漫步溪山的感受,将早春的暖日和风与衰翁居室及出游的活动结合起来写,传出了融洽的春意。C.尾联表达作者的欣喜,作者用“更入新年”,再次回应早春的主题,也表达出诗人关切民生的感情。D.人到晚年,体衰多病,精神上也会消沉、颓唐。特别是见到春花秋月、花开花落,更容易感伤。本诗作者虽也慨叹自己是“病翁”,但对春到人间,却充满喜悦之情。17.杨万里的诗描写细腻,语言新颖活泼,请选出最能表现这一特点的一联诗句试作赏析。【答案】16.A17.颔联观察细致,描写细腻,语言新颖活泼。早春柳枝绿时,总是首先从下垂的枝条末梢部分开始,故说“垂处绿”;而桃红初绽时,也总是从上伸的枝条末端开始,故说“末梢红”。描写细致入微,“下来”“上去”将“高柳”“小桃”人性化,分别写了柳条桃枝的动态美,语言形象活泼。表现了诗人对早春到来的欣喜欢愉之情。【分析】16.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的鉴赏能力。A.“‘恼’是本诗的诗眼”错。“春容恼病翁”是在叹老中隐藏着不服老的情绪。这正是诗人此时虽年已衰暮,却仍然热爱早春景色的原因。以下两联,即写衰翁眼中的春容。“春容恼病翁”为下文抒发热爱早春景色、憧憬丰收年景埋下伏笔。由此可见“恼”不是本诗的诗眼。故选A。17.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能力。解答本题首先在整首诗歌中找出“描写细腻,语言新颖活泼”特点的诗句,然后结合诗句的具体内容分析该诗句“描写细腻,语言新颖活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