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暑假讲义8 留心观察 讲义+练习(含答案)_第1页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暑假讲义8 留心观察 讲义+练习(含答案)_第2页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暑假讲义8 留心观察 讲义+练习(含答案)_第3页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暑假讲义8 留心观察 讲义+练习(含答案)_第4页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暑假讲义8 留心观察 讲义+练习(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暑假讲义8留心观察讲义+练习(含答案)2024-2025年新三年级暑假讲义8留心观察

感受细致观察,体会观察的好处

观察的方法

1.细致观察外貌

例:《搭船的鸟》中的“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作者通过细致观察翠鸟的羽毛、翅膀和嘴,写出了翠鸟外貌引人注目、非常美丽的特点。

2.细致观察动作

例:《搭船的鸟》的第4自然段“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里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作者细致地观察了翠鸟捕食时的动作,用“冲"飞”“衔"站”“吞"等一系列动词,表现了翠鸟动作的敏捷。

3.细致观察景物和场景的变化

例:“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这是为什么呢?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金色的草地》)。

这段中,我从“很早"中午”“傍晚"等表示时间的词语,和描写草地在不同时间里变化成不同颜色的内容,体会到作者观察了事物的变化。作者能观察到草地变化的情况及变化的原因,这让我感受到作者观察的细致。

山鹬①

郭风

有一次,我搭上一条满载木柴的小船,准备到镇上去。

木船的两头都是尖的,船身狭长,我第一次坐这样的木船。木船顺着溪流行驶。溪道弯弯曲曲,水面不时出现礁石。溪水冲击着礁石,哗哗地响,溅起四散的飞沫。木船穿过溪流的礁石曲道,走得很平稳。

到了一处狭窄的地方,木船行不动了。船夫告诉我,现在必须沿着溪岸,用船缆拉着走。我只好脱下鞋涉过浅水,到岸上自己走一段路。

溪流上是一片稠密的杂木林。高大的、枝叶茂盛的樟树经过溪水的冲刷,露出盘曲的根来。枫树轻轻地掉下一些黄叶。溪岸上寂静得很。我和船夫约定,先赶到前面去等船;我踏着湿地很快地走着。

没有想到,一只长腿子的小鸟迈开步子,在我前面迅速地跑着。它好像老早发现了我,以为我是来追它的呢!

这是一只山鹬。它的羽毛好像麻雀一般,浅褐色的背上有黑色的条纹。天生一对光溜溜的长腿子,在泥泞的地上走得很方便。它还有一个长嘴巴,能够在水里捕鱼。

它向前拼命跑着,最后钻进香蒲那浓密的叶丛里。

我重新上船时,回头望着那一大丛香蒲,隐约看见湿地上,山鹬又自由自在地走着,准备扑进水里去捉鱼。

(选自《搭船的鸟》,长江文艺出版社,有改动)

注释:①山鹬(yù):一种常栖息在阴湿森林、草原或其他低湿地区的鸟类。

1.整体感知读文章,想想作者对哪些场景和事物进行了细致观察,完成框图。

(3分)

2.阅读第5~8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8分)

(1)获取信息在一次乘船之旅中,作者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山鹬。山鹬是什

么样子的呢请用“”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2分)

(2)获取信息在对山鹬的描写中,作者抓住山鹬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个部分的特点,刻画出了它的模样。(3分)

(3)整体感知阅读第7自然段,通过“钻"这个字,我仿佛看到了

的场景的情景。(3分)

3.形成解释作者为什么能够发现山鹬并将它的模样描绘出来(2分)()

A.作者喜爱山鹬。B.作者观察得很仔细。

C.山鹬在作者面前停下了。D.作者钻进了香蒲叶丛里。

4.创意运用进行观察实践,记录观察所得。(3分)

你观察过什么小动物呢请尝试写一写你观察的小动物。

答案

1.①木船在溪道上行驶②4③外形

2.(1)它的羽毛好像麻雀一般,浅褐色

的背上有黑色的条纹。天生一对光溜溜的长腿子,在泥泞的地上走得很方便。它还有一个长嘴巴,能够在水里捕鱼。

(2)羽毛腿嘴巴(3)山鹬在遇到人时快速逃跑并躲藏到香蒲叶丛中

3.B

4.(示例)我观察过小麻雀。每当我出门上学时,我都会在院子里看到几只小麻雀。它们头顶和颈部为栗褐色,背面为褐色,杂有黑褐色斑点,走起路来一跳一跳的。当我想靠近的时候,它们就张开翅膀飞走了。

我爱大海

我爱大海。我曾在一座岛上,紧挨茫茫大海住了一个星期,和大海朝夕相处,总算对大海有了一些了解。

清晨,海是雾蒙蒙的灰色,天也是灰色的,海天一色,仿佛一个巨大的灰色幕布笼罩着陆地。海上风平浪静,连海涛声也格外地轻,好像大海刚刚睡醒。太阳开始升起,但明月仍然高悬。天空变成淡蓝色,海也变成浅蓝色,两种颜色的细微差别使天海之间出现了一道分界线。早晨的海是沉静的海,显示了海的博大胸怀。每个在海中航行的人都充满了希望。

上午的海色彩丰富,而且变幻无穷,这变化完全取决于云。无云处的大海在阳光照耀下是雪白的,薄云之下的大海发青,白云之下的大海发绿,灰云之下的大海发蓝,乌云之下的大海发灰,浓云之下的大海发黑。随着云的颜色和云层位置的变化,海面的各个区域也变换着颜色,仿佛一块硕大无朋的调色板,由计算机控制着配色。上午的海涛声明显增大,好像海在做健身运动,也像海在召唤游动的鱼群。上午的海是变幻的海,显示了海的生机。这时在海上航行真是一种享受,航行的人一定会个个热爱海洋。

傍晚的海,在如山的白云下,远处看是蓝色,近处看是灰色,风平浪静。落日的余晖射入云层,随着太阳的下落,云层在金光照耀下由橙色逐渐变黑,好像一座座黑山,无云处好像山间的峡谷。我想当年远航探险的人,大概很容易把这些如山似岸的乌云当成陆地,为自己又发现了新岛屿或新陆地而欢呼雀跃,结果是一场空欢喜。那种失望,恐怕不在海边久住的人是难以想象的。这时的海是凄凉的海,会引出航海者孤寂的情感。

我爱海,爱海的浩瀚无际,也爱海的变幻无穷。

1.整体感知根据文章内容填空。(5分)

文章共有5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以“___”开头,直接表达了作者的感情;第2~4自然段进行分述,描写了

的不同景象;第5自然段与第1自然段的内容相呼应,再次抒发了作者对大海的之情。

2.创意运用阅读第2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象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描写了怎样的画面,并用自己的话写出来。(2分)

3.获取信息仔细阅读第3自然段,体会作者的观察之细致,并将序号填到恰当的位置。(5分)

4.创意运用一起来交流。(2分)

5.创意运用只要我们稍加留意,就会发现事物是变化着的。你在生活中观察到了哪些事物的变化请选出一个事物,用几句话把你观察到的变化写下来。

(3分)

走路的奥秘

吃过午饭,我和小伙伴们蹲在树旁看着一队蚂蚁爬上爬下。突然,一个问题在我脑海里闪过:蚂蚁是怎样走路的呢?它们可是有六条腿的哟。

我刚把问题提出来,小伙伴们便嚷嚷开了。

萍萍说:“先走左边的三条腿,再走右边的三条腿呗。"

小民说:“才不是呢。应该是按腿的顺序,一对一对地走。"

……

大伙儿议论纷纷,谁也说服不了谁。

第二天,我们捉来一只蚂蚁,把它放在白纸上。几个小脑袋凑在一起,瞪大眼睛盯着它。

可看了半天,眼花了,腰酸了,谁也没有看出个究竟。怎么办呢?不知谁嘟囔了一句:“唉,要是有脚印就好了。"这句话提醒了我,我找来了红墨水,捉起蚂蚁蘸上红墨水,然后把它放回到白纸上。蚂蚁在纸上逃窜,可是,除了两道红线,看不出有什么脚印。我们面面相觑(qù),想不出什么更好的法子。

看,脚印不知是谁惊喜地大叫了一声顺着他的指点,我们终于发现了几个模糊的小红印。有个同学拿来了放大镜,在放大镜下,我们看到那些小红印呈“品”字形排列。原来,这只蚂蚁走路时,身体一边的前足、后足和另一边的中足同时着地,仿佛一个“三脚架"。

这就是我们观察到的蚂蚁走路的奥秘。

1.如果萍萍的说法正确,“我们"观察到的脚印应该是();如果小民的说法正确,“我们"观察到的脚印应该是();但最终,“我们”实际观察到的脚印是()。

A._B._C.

2.根据文中的观察方法和结果,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3.蚂蚁是怎样走路的?请用“"在文中画出来。

4.你观察过哪种动物活动时的样子?它是怎么活动的?请用几句话写下来。

1.BCA

2.给蚂蚁蘸上红墨水发现脚印呈“品"字形排列

3.蚂蚁走路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