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学习宝典】(第一部分)第五单元 画龙点睛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第1页
【作文学习宝典】(第一部分)第五单元 画龙点睛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第2页
【作文学习宝典】(第一部分)第五单元 画龙点睛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第3页
【作文学习宝典】(第一部分)第五单元 画龙点睛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第4页
【作文学习宝典】(第一部分)第五单元 画龙点睛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文学习宝典】(第一部分)第五单元画龙点睛+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老泥阅读和写作培训

点题,就是在恰当的地方用简明扼要的语句点明题意,揭示文章的主旨,暗示全文的脉络层次。这种用于点题的语句,我们称之为点题之笔。这种点题之笔,在诗歌中又称之为“诗眼”,在文章中又称之为“文眼”,是全诗文的精神“团聚处"。

技法指导

一、什么是点题

巧妙的点题之笔,着墨不多,但常会收到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所以,我们在写文章时,必须在关键的地方用上几句警语点明要旨,使文章的内容更加精辟有力,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点题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①点明全文中心,使读者一目了然,便于掌握中心,抓住重点,提高阅读效率;

②使中心突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③升华主题,有时着墨不多的几个词句,就能使读者豁然开朗,使文章思想内涵得到进一步升华。

因此,我们在阅读时可别忘了作者点题之笔,作文时更要注重运用点题之笔。“赘字冗词不能有,点题之笔不可无。”它是理解与写好文章的十分重要之处,决不能等闲视之。

技法指导

二、点题的作用

从表现形式看,点题有明点和暗点。所谓“明点”,即紧扣标题,直接说明、解释标题的含义。如一篇话题为“让”的中考满分作文《一种向上的姿态》,其开头一段是这样写的:

让,顾名思义。就是“退让"的意思,然而右边这个“上”却告诉我们,“让”,其实也是一种向上的姿态。

这里考生先指出了“让”的一般含义——“退让”,然后一转,用说文解字的方法,对“让”字作了巧妙的解释,揭示了“让"的积极意义——“让,其实也是一种向上的姿态”。这个解释就揭示出了标题的含义,同时亮出了文章的中心。

所谓“暗点”,则指在语句上与标题没有直接的联系,只是在意义上比较含蓄地点出题意。从表达方式上看,有抒情点题、议论点题、总领句点题、描写点题,即在文章中,通过穿插适当的抒情句、议论句、总领句、哲理句、描写句等方式点题。当然,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我们可以灵活运用多种方式,在行文中间点题。

【例文展示】略

技法指导

三、点题的方式

1.标题点题法

题意即是文意,成功的标题,应含话题、融观点、有文采,这样一下子就能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亮人眼眸”。对于话题作文、材料作文或半命题作文来说,作文的标题都需要考生自己拟制,在审清题目的基础上,可以考虑直接用文章的观点来做文章的标题。这样的标题直接揭示文章的中心,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如以“坚强"为话题的佳作《用坚强塑造光荣的勋章》、以“纪念”为活题的佳作《让纪念闪耀理性光芒》,均将话题嵌在标题中,以此来点明中心,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

技法指导

四、点题的方法

2.篇首点题法

这种点题法,也叫开门见山点题法,落笔直入主题,或紧扣话题,可以起到开宗明义的效果,也符合考场作文入题迅速的要求。一方面可为全文定下基调,使行文不至迷失方向而偏离题旨;另一方面也是告诉阅卷老师,我的文章开头就点明了中心或扣住了话题,不会离题。

记叙文开头要开门见山,见人见事。如一位同学的《书趣》开头:“我欣喜,我庆幸,因为我有一笔属于我的财富。财富者,总不外乎精神和物质。而我的财富,却是书。"这样开头干脆利落,入题较快,给人开宗明义之感.也能吸引读者,符合阅读心理,更能节省篇幅,将篇幅留给主体。

特别是话题作文,最容易出现的偏差就是“跑题”,这固然有诸多的因素,但更有写作技巧上的明显失误,就是没有及时点题。如果能够在第一段切入话题时或在文章前半部分的适当位置,有意识地点一下话题,就应试作文而言,实在是相当高妙和不可或缺的写作技巧。

技法指导

四、点题的方法

3.篇中点题法

这是作文中最常见的一种点题方法,它往往在文章叙述或论说过程中,以简练的语句,恰如其分地点出文题所蕴含的深意,加强文章内容与标题之间的联系。那么,文中常用哪些点题方式呢?

①叙述点题

皓皓明月,淡淡清风,我坐在庭院的一隅,思绪不知不觉地飘远了。依稀记得屈原投下汨罗江,人们用粽子纪念他;牛耶、织女的感人爱情,人们用“七夕"纪念它;中秋节,人们用月饼纪念它。可是,那流传了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仍然是原来的样子吗?(《纪念》)

作者先将自己置于一个美丽的境界之中,然后用舒缓的叙述追忆三个传统节日,于叙述中点明“纪念”的题旨,又能避免斧凿之痕。

技法指导

四、点题的方法

3.篇中点题法

②议论点题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作者在此发表议论,对闻一多的人格进行了高度评价,对他无畏精神进行了热烈赞颂,同时也篇中点题。

技法指导

四、点题的方法

3.篇中点题法

③描写点题

空气里弥漫着氤氲的气息,淅淅沥沥的雨像是酝酿了整整一个季节的泪水。浮现在眼前的是她那沟壑纵横、紧锁不开的眉头,鬓白的双角,翩跹的思绪在漫天翻飞。偶尔一阵凉风徐徐吹来,拂至脸庞竟有几丝冰凉,回忆像一口打磨得很光滑的古井,无数的琐事遗落在井中像一粒粒珠子无法再用线将它串起来,却越沉越重,如久酿的醇酒。……如同春日里扁舟中的放歌、仲夏亭榭中的弄弦、深秋山林中的独步、隆冬炉火旁的倾谈,只有将那些生命中不是很重要的事情忘却了,才能将生命中那些深切的爱、永恒的爱铭记于心,才不愧于生命的美丽和意义。(《铭记与忘记》)

作者凭着艺术描写的超人功力,描写阴雨天气,渲染气氛,再现母亲的典型特征,抒写情感,引起回忆,点明主旨,在精细的描写中,嵌入“铭记与忘记"这个话题。

技法指导

四、点题的方法

3.篇中点题法

④抒情点题

天空包容了游荡的云,在云朵的映衬下更加明亮。大海包容了激荡的浪花,在浪花的跳跃中更加迷人。云朵、浪花在天空与大海中相互辉映,光彩熠熠。这,便是双赢的智慧。(《双赢,你我共辉煌》)

“云朵、浪花在天空与大海中相互辉映,光彩熠熠”的画面,演绎出一种共同的美——包容映衬之美,由此点出的“这,便是双赢的智慧”,既讴歌了美好事物、美好品格,又点明了题意。

一般情况下,议论文在叙述材料之前,举例与分析的过渡之中,叙述材料后的议论分析之中均需点题;而记叙类、散文类、小说类文章,常常运用处处点题法,在行文中多处用一个词语,或一个叙述句、一个描写句、一个议论句、一个抒情句等来点题。处处点题会增强文章的凝聚力,但不宜点得过多,当“点”处则点,应恰到好处,否则,显得重复累赘,杂且乱。

技法指导

四、点题的方法

4.篇末点题法

这种点题法也叫“卒章显志法”,就是指在结尾对人物或事物进行总结、评价,表达作者的看法,突出文章的中心。这种方法,一般是用议论或抒情的方式概括全文中心或对文中的人物、事件加以评论。这种方法,不但可以使读者更准确地把握中心思想,而且也可以在结构上起到收束全篇的作用。这样会使全文的结构紧凑,浑然天成。

如余光中《听听那冷雨》一文的结尾段兼用____________议论与抒情结束全文,最后一句话点题:“厦门____________街的雨巷走了二十年与记忆等长,一座无瓦的公____________寓在巷底等他,一盏灯在楼上的雨窗子里,等他____________回去,向晚餐后的沉思冥去整理青苔深深的记忆。____________前尘隔海,古屋不再。听听那冷雨。”

技法指导

四、点题的方法

4.篇末点题法

“篇末点题法"的结尾方式主要有下面一些:

(1)用比喻式(排比式)点题结尾。如“诚信是诚实,诚信是守信,诚信是一句承诺,诚信是许诺后的行动,诚信是一根不屈的脊梁”。(《诚信——世间最美的》)

(2)用疑问式(含反问式或设问式)点题结尾。如“为何千年的文化积淀却让我们越发的功利与短浅?为何我们在现代社会里沐浴着文明,却在心中滋长着狭隘?米卢与孔明,我们的对待又为何如此不公?我们是否也应该重新审视,怎样对待忘记与铭记?"(《米卢与孔明》)

(3)用反复式点题结尾。如“忘记与铭记,一路同行!带来的是生活赠与的阅历和经验;忘记与铭记,一路同行!带来的是人生美丽的收获和付出;忘记与铭记,一路同行!这一路,我们感到快乐和幸福!”(《一路同行》)

(4)用对比式点题结尾。如“在生命的天平上,有人选择个人的荣辱得失,但更有人选择个性的无碍释放、国家的繁荣太平;民族的坚贞气节。而往往是这些人,托起生命的天平,紧握永恒的绳索,在生命与永恒的拔河中,探索永恒的答案。"(《与永恒拔河》)

技法指导

四、点题的方法

4.篇末点题法

(5)用诗歌式点题结尾。创作诗歌收束全文,增文采,留余味,耐咀嚼。《诚信吴门》结尾:“收笔处,不觉积习又起,以一首诗来抒我心志:疏影不悔柳头风,先贤诚信本相同。欲借此言呈观众,孰料笔底波澜重!”

(6)用后记式点题结尾。《那鱼那鹰那人》后记:“鱼,终究是离不开给予它生命之源的水的。鹰,终究离不开给予它希望之源的天空的。我,始终逃离不了父母和亲人朋友们的爱心交织成的幸福圈……

(7)用抒情式点题结尾。如“壮哉,那永远的苏武!伟哉,那震撼人心的忘记!奇哉,那惊天动地的铭记!雄哉,那一段忘记与铭记的千载颂歌!啊,我们永远的苏武!"(《永远的苏武》)

(8)用议论式点题结尾。如“我们,这些初升的太阳,红色,橙色,金色,热力四射,正向全世界发出灿烂夺目的光彩。”(《我们是初升的太阳》)

(9)用号召式点题结尾。如“友善的微笑可以压倒一切,无论来自亲人还足陌生人,关键在于真诚和友好。让我们以友善的微笑面对人生,面对生活,面对别人,那么,世界将会更加美好。"(《友善》)

【例文展示】略

技法指导

四、点题的方法

5.通篇点题法

即综合运用前面提到的点题方法,在文章不同的位置反复点题。也就即标题、开头、中间、结尾都点题。当然,在使用这种方法点题时,要有点变化,以免枯燥、呆板。即在行文过程中,让似曾相识的词语、句子反复出现,不变的是基调,变化的是细节,在变化中不断强化主题,又给人丰富生动的感受。

【例文展示】略

技法指导

四、点题的方法

点题除了重点把握好位置外,还应该掌握一些技巧,如:

1.点题必须醒目。就是让阅卷老师非常清晰地看到你点题的语句,了解你作文运行的轨迹。最有效的方法是独立成段——把用于点题的句子以独立段的形式表达,也可用在段首、段末。

2.点题必须精练。点题语言不能罗嗦,必须做到语言精练,要言不烦。

3.点题必须自然。题旨应是文章事理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要做到水到渠成,恰到好处,而非勉强“显志”,像是硬贴上去的“标签”,更不可任意拔高。

4.点题尽量明确。考场作文与平时作文不同,有时点题不能太过含蓄,它要求同学在关键处亮出题旨,或回扣话题,以加深阅卷者对作文“思路清晰”、“中心突出"的印象。

点题之笔,就是点睛之笔。“睛”者,“精"也。“重槌一击定亮音,肺腑一句见精神。”老舍先生说:“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既有‘睛’,也要‘精’。”这是文字大师的灼见。所以,点睛之笔,语言既要简洁又要闪光,我们要牢记之。

技法指导

五、考场作文“点题"的技巧

心中的风景

他们来自乡村,用描绘大地的手,描绘城市繁华的明天。或许作为农民工,他们永远不会被视作风景,但他的身影,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一双满是油垢的手,在书摊中不断翻转、打开、合拢、放下。或许第一次接触这些充斥着生活、却又显得遥不可及的书本,他眼神专注而好奇,犹如拨弄漆黑的庞墟,寻找里面幸存的火种,这,②____________。

他弯着身子,不顾飞来的雨珠。他来自乡村,背脊就是游走的山。他或许摸不到喜剧的笑脸,看不见悲剧的泪痕;……但他,却有着与书店里抢购人群所不同的认真与仔细。③____________。

雨停了,他也要走了,却无法带走一本心爱的好书。但这身影,④____________。

1.请在文中空缺处填写相关点题或点明中心的语句。

技法训练

已成为我心中永远的风景

已成了街头的风景

这风景,已印在我的心中

我心中的风景,却将依旧清晰

心中的风景

(接上页)太阳出来了,旧书上还有大树投下的斑驳阴影,他,早已消失在街道,重新拥抱泥与土。当我正享受阳光,他或许还期待着下一个雨天,下一段沉浸在书海的时光。我也上路,捧一堆崭新的参考书,⑤____________。这风景里,⑥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让我将书抱得更紧。

1.请在文中空缺处填写相关点题或点明中心的语句。

技法训练

有一位真正的阅读者,阅读生活中的尘土,也阅读尘土下的精彩

和一个心中的风景

我心中的风景

其实并不是这样

我家楼前有棵梧桐树,整日整夜与我对视着。

它真的好大,足有合抱之粗,挺直的躯干和树枝犹如“有志之士”不断向空中攀援;看那如盖的树冠,披肩掩面。宽大的树叶不停地翻转,像无数只眼睛偷偷斜视着你呢!

……

“这梧桐树长得真快!"扫树叶的父亲喃喃地说道。我这才发现,短短的几年,它足有白杨的两倍之粗!那一同栽下的冬青虽然年年青翠,又何曾长高?

我幡然醒悟: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看着满地的落叶,我仿佛听到了梧桐潜滋暗长的声音!

2.请在文中空缺处填上恰当的议论以表现文章的主题。

技法训练

舍弃是一种智慧!梧桐用一种宁静和虚空的玄妙,服从自然而又抗争自然,畏惧自然而又洞悉自然!梧桐早早地落叶,其实不是妥协,不是退宿,而是早早地积蓄来年生长的力量。

作文训练

人生处处是课堂。有具体的,也有抽象的;有微观的,也有宏观的……它们伴随我们成长,给我们启发和教益,让我们变得成熟并充满智慧。

请以“人生一课”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自选角度,自行立意;

2.恰当使用各种点题的方法;

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4.文体特征鲜明。

第五单元画龙点睛

技法指导

一、什么是点题

点题,就是在恰当的地方用简明扼要的语句点明题意,揭示文章的主旨,暗示全文的脉络层次。这种用于点题的语句,我们称之为点题之笔。这种点题之笔,在诗歌中又称之为“诗眼”,在文章中又称之为“文眼”,是全诗文的精神“团聚处"。

2、点题的作用

巧妙的点题之笔,着墨不多,但常会收到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所以,我们在写文章时,必须在关键的地方用上几句警语点明要旨,使文章的内容更加精辟有力,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点题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点明全文中心,使读者一目了然,便于掌握中心,抓住重点,提高阅读效率;

2使中心突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③升华主题,有时着墨不多的几个词句,就能使读者豁然开朗,使文章思想内涵得到进一步升华。

因此,我们在阅读时可别忘了作者点题之笔,作文时更要注重运用点题之笔。“赘字冗词不能有,点题之笔不可无。”它是理解与写好文章的十分重要之处,决不能等闲视之。

3、点题的方式

从表现形式看,点题有明点和暗点。所谓“明点”,即紧扣标题,直接说明、解释标题的含义。如一篇话题为“让”的中考满分作文《一种向上的姿态》,其开头一段是这样写的:

让,顾名思义。就是“退让"的意思,然而右边这个“上”却告诉我们,“让”,其实也是一种向上的姿态。

这里考生先指出了“让”的一般含义——“退让”,然后一转,用说文解字的方法,对“让”字作了巧妙的解释,揭示了“让"的积极意义——“让,其实也是一种向上的姿态”。这个解释就揭示出了标题的含义,同时亮出了文章的中心。

所谓“暗点”,则指在语句上与标题没有直接的联系,只是在意义上比较含蓄地点出题意。从表达方式上看,有抒情点题、议论点题、总领句点题、描写点题,即在文章中,通过穿插适当的抒情句、议论句、总领句、哲理句、描写句等方式点题。当然,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我们可以灵活运用多种方式,在行文中间点题。

【例文展示】

温总理的脚步

5月12日,四川突然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温总理多次亲临地震灾区,他的脚步所踏之地,顿时充满了爱,充满了希望。(点题,总领下文.揭示全文中心,为整篇文章定下基调)

走进都江堰·安慰的脚步

(小标题点题,交代行踪,总领本节内容,揭示脚步的舍义之一)

地震发生的第二天——5月13日,新建小学没有了平日的朗朗读书声,取而代之的是沉重的挖掘废墟的声音。

一个身着普通警服,脚踏灰色运动鞋的人缓缓走近了一片正在被挖掘的废墟。(点题,交代总理的行踪)他,没有说话,只是轻轻地,轻轻地蹲在了一边.低垂的头望向一个半昏迷的小姑娘,疲倦的双眼中流露出沉重的悲哀,他紧紧咬住下唇,两手绞在了一起。

突然,他朝小姑娘喊了起来:“我是温家宝爷爷,孩子们一定要挺住,一定会得救!”他太激动了,本来就紧挨着一个大窟窿的身体又往里面陷进了一点。这就是我们的总理,时刻关怀人民的总理!

一时之间,新建小学又响起了总理的脚步声,在这片废墟的空气里,处处流动着爱和温暖。(点题,温总理的脚步来到新建小学,给这里的受灾人民带来爱和温暖)

走进唐家山·希望的脚步

(小标题点题,交代行踪,总领本节内容,揭示脚步的含义之二)

5月22日,禹里乡的人们沉重走在转移的道路上,他们,几乎什么也没有了,突如其来的地震搅乱了他们原本平静的生活,现在,就连房子也要被夺去……

死寂之中,竟响起了一个有别于常人的脚步声,这个脚步,坚定而稳重,脚步的主人正在亲切地和大家握手,借此传达给他们以希望。(点题,交代温总理的行踪,揭示温总理脚步的含义一一希望)

"我知道,许多家庭失去了亲人,这个悲痛是巨大的。但我们耍化悲痛为力量,重新把家乡建设好,建设一个新北川,这也是对逝去亲人最好的慰藉。”

没有人会忘记这个曾经给他们注入希望和活力的总理,是他的脚步,唤醒了他们心中那簇叫做希望的火焰。(点题,温总理来到唐家山,给那里的人民带来了希望)

走进北川中学·激励的脚步

(小标题点题,交代行踪,总领本节内容,揭示脚步的含义之三)

北川中学的临时学校里,学生们正在学习。他们心灵不安,因为有些人永远地被埋在废墟下,而他们却得以继续自己的学业,这种或多或少的愧疚,使教室里的气氛总是很沉重。

一阵稳重却又轻巧的脚步声传来,然后是黑板和粉笔的摩擦声。(点题,交代温总理的行踪)学生们]小心翼翼地把头从书本、从回忆中抽出来,日光紧紧盯着讲台上那个并不很高大但却很光辉的身影。没有人不认识他,他是温总理。

多难兴邦——四个有力的大字深深映入大家的眼帘。的确,灾难既已发生,我们就应该拿出勇气积极地面对,倾尽全力为祖国、民族而奋斗!

地震,无法压垮坚强的中国人,也压不垮我们总理的信念。只要有总理的地方,只要有我们齐心协力,无论什么困难都将克服,无论什么困难都将克服,无论什么难关都将闯过。我们终将汇聚在一起,谱出一曲大无畏之歌!(结尾再次点题.呼应开头,点明温总理的脚步的非凡意义)

◆写作点评

文章除开头、结尾点题外,在行文中间,通过小标题、描写议论句等方式交代温总理的脚步踪迹及其给灾区人民带来的关爱、希望和鼓励来点题。由此可见,一篇考场作文如果在文章内容流转交汇之处,不失时机地点明题旨,回扣题意,就会大大加深阅卷者对作文“思路清晰"与“中心突出”的印象,从而获得一个好分数。

四、点题的方法

1.标题点题法

题意即是文意,成功的标题,应含话题、融观点、有文采,这样一下子就能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亮人眼眸"。对于话题作文、材料作文或半命题作文来说,作文的标题都需要考生自己拟制,在审清题目的基础上,可以考虑直接用文章的观点来做文章的标题。这样的标题直接揭示文章的中心,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如以“坚强”为话题的佳作《用坚强塑造光荣的勋章》、以“纪念"为活题的佳作《让纪念闪耀理性光芒》,均将话题嵌在标题中,以此来点明中心,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

2.篇首点题法

这种点题法,也叫开门见山点题法,落笔直入主题,或紧扣话题,可以起到开宗明义的效果,也符合考场作文入题迅速的要求。一方面可为全文定下基调,使行文不至迷失方向而偏离题旨;另一方面也是告诉阅卷老师,我的文章开头就点明了中心或扣住了话题,不会离题。

记叙文开头要开门见山,见人见事。如一位同学的《书趣》开头:“我欣喜,我庆幸,因为我有一笔属于我的财富。财富者,总不外乎精神和物质。而我的财富,却是书。”这样开头干脆利落,入题较快,给人开宗明义之感.也能吸引读者,符合阅读心理,更能节省篇幅,将篇幅留给主体。

特别是话题作文,最容易出现的偏差就是“跑题”,这固然有诸多的因素,但更有写作技巧上的明显失误,就是没有及时点题。如果能够在第一段切入话题时或在文章前半部分的适当位置,有意识地点一下话题,就应试作文而言,实在是相当高妙和不可或缺的写作技巧。

3.篇中点题法

这是作文中最常见的一种点题方法,它往往在文章叙述或论说过程中,以简练的语句,恰如其分地点出文题所蕴含的深意,加强文章内容与标题之间的联系。那么,文中常用哪些点题方式呢?

①叙述点题

皓皓明月,淡淡清风,我坐在庭院的一隅,思绪不知不觉地飘远了。依稀记得屈原投下汨罗江,人们用粽子纪念他;牛耶、织女的感人爱情,人们用“七夕”纪念它;中秋节,人们用月饼纪念它。可是,那流传了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仍然是原来的样子吗?(《纪念》)

作者先将自己置于一个美丽的境界之中,然后用舒缓的叙述追忆三个传统节日,于叙述中点明“纪念"的题旨,又能避免斧凿之痕。

②议论点题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作者在此发表议论,对闻一多的人格进行了高度评价,对他无畏精神进行了热烈赞颂,同时也篇中点题。

③描写点题

空气里弥漫着氤氲的气息,淅淅沥沥的雨像是酝酿了整整一个季节的泪水。浮现在眼前的是她那沟壑纵横、紧锁不开的眉头,鬓白的双角,翩跹的思绪在漫天翻飞。偶尔一阵凉风徐徐吹来,拂至脸庞竟有几丝冰凉,回忆像一口打磨得很光滑的古井,无数的琐事遗落在井中像一粒粒珠子无法再用线将它串起来,却越沉越重,如久酿的醇酒。……如同春日里扁舟中的放歌、仲夏亭榭中的弄弦、深秋山林中的独步、隆冬炉火旁的倾谈,只有将那些生命中不是很重要的事情忘却了,才能将生命中那些深切的爱、永恒的爱铭记于心,才不愧于生命的美丽和意义。___(《铭记与忘记》)

作者凭着艺术描写的超人功力,描写阴雨天气,渲染气氛,再现母亲的典型特征,抒写情感,引起回忆,点明主旨,在精细的描写中,嵌入“铭记与忘记”这个话题。

④抒情点题

天空包容了游荡的云,在云朵的映衬下更加明亮。大海包容了激荡的浪花,在浪花的跳跃中更加迷人。云朵、浪花在天空与大海中相互辉映,光彩熠熠。这,便是双赢的智慧。(《双赢,你我共辉煌》)

“云朵、浪花在天空与大海中相互辉映,光彩熠熠"的画面,演绎出一种共同的美——包容映衬之美,由此点出的“这,便是双赢的智慧”,既讴歌了美好事物、美好品格,又点明了题意。

一般情况下,议论文在叙述材料之前,举例与分析的过渡之中,叙述材料后的议论分析之中均需点题;而记叙类、散文类、小说类文章,常常运用处处点题法,在行文中多处用一个词语,或一个叙述句、一个描写句、一个议论句、一个抒情句等来点题。处处点题会增强文章的凝聚力,但不宜点得过多,当“点"处则点,应恰到好处,否则,显得重复累赘,杂且乱。

4.篇末点题法

这种点题法也叫“卒章显志法”,就是指在结尾对人物或事物进行总结、评价,表达作者的看法,突出文章的中心。这种方法,一般是用议论或抒情的方式概括全文中心或对文中的人物、事件加以评论。这种方法,不但可以使读者更准确地把握中心思想,而且也可以在结构上起到收束全篇的作用。这样会使全文的结构紧凑,浑然天成。如余光中《听听那冷雨》一文的结尾段兼用议论与抒情结束全文,最后一句话点题:“厦门街的雨巷走了二十年与记忆等长,一座无瓦的公寓在巷底等他,一盏灯在楼上的雨窗子里,等他回去,向晚餐后的沉思冥去整理青苔深深的记忆。前尘隔海,古屋不再。听听那冷雨。"

“篇末点题法”的结尾方式主要有下面一些:

(1)用比喻式(排比式)点题结尾。如“诚信是诚实,诚信是守信,诚信是一句承诺,诚信是许诺后的行动,诚信是一根不屈的脊梁"。(《诚信——世间最美的》)

(2)用疑问式(含反问式或设问式)点题结尾。如“为何千年的文化积淀却让我们越发的功利与短浅?为何我们在现代社会里沐浴着文明,却在心中滋长着狭隘?米卢与孔明,我们的对待又为何如此不公?我们是否也应该重新审视,怎样对待忘记与铭记?”(《米卢与孔明》)

(3)用反复式点题结尾。“忘记与铭记,一路同行!带来的是生活赠与的阅历和经验;忘记与铭记,一路同行!带来的是人生美丽的收获和付出;忘记与铭记,一路同行!这一路,我们感到快乐和幸福!"(《一路同行》)

(4)用对比式点题结尾。如“在生命的天平上,有人选择个人的荣辱得失,但更有人选择个性的无碍释放、国家的繁荣太平;民族的坚贞气节。而往往是这些人,托起生命的天平,紧握永恒的绳索,在生命与永恒的拔河中,探索永恒的答案。”(《与永恒拔河》)

(5)用诗歌式点题结尾。创作诗歌收束全文,增文采,留余味,耐咀嚼。《诚信吴门》结尾:“收笔处,不觉积习又起,以一首诗来抒我心志:疏影不悔柳头风,先贤诚信本相同。欲借此言呈观众,孰料笔底波澜重!"

(6)用后记式点题结尾。《那鱼那鹰那人》后记:“鱼,终究是离不开给予它生命之源的水的。鹰,终究离不开给予它希望之源的天空的。我,始终逃离不了父母和亲人朋友们的爱心交织成的幸福圈……”

(7)用抒情式点题结尾。如“壮哉,那永远的苏武!伟哉,那震撼人心的忘记!奇哉,那惊天动地的铭记!雄哉,那一段忘记与铭记的千载颂歌!啊,我们永远的苏武!"(《永远的苏武》)

(8)用议论式点题结尾。如“我们,这些初升的太阳,红色,橙色,金色,热力四射,正向全世界发出灿烂夺目的光彩。”(《我们是初升的太阳》)

(9)用号召式点题结尾。如“友善的微笑可以压倒一切,无论来自亲人还足陌生人,关键在于真诚和友好。让我们以友善的微笑面对人生,面对生活,面对别人,那么,世界将会更加美好。"(《友善》)

【例文展示】

我能

清晰地看着镜中并不英俊的自己,你依然梦想成为那颗最耀眼的星。你对镜中的自己说:“我能,我一定能!”

疲惫地舞动着早已酸痛难忍的手臂,你依然想着登上那个光彩的舞台:你对喘着粗气的自己说:“我能,我一定能!"

不知厌倦地在烈日下背诵着冗长的台词,你依然盼着扮演剧中的焦点,你对汗流浃背的自己说:“我能,我一定能!”

你的艺名是雨,那仿佛有什么特殊的含义。雨是常见的自然景观,又是人人熟知的人间精灵。你是突如其来的暴雨,却又不失其温柔细腻,在人们毫无防备之时倾盆而下,落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我听到雨打屋檐的沙沙声,那是你精巧而又灵活的舞步,我听到雨洒水面的哗哗声,那是你为艺术时时刻刻都在跳动的心。在这各种各样的雨声中,我听到的最响亮、最具震撼力的,是那发自你心底的呐喊:“我能,我一定能!"

韩国人一向严谨,演艺界表现得尤为明显,于是嘲笑、讽刺在你出道之前如龙卷风般袭击你幼小而纯洁的心灵,对你长相的攻击成为你最大的苦恼。一些业内人士把自己得盆盆冰冷刺骨的水毫不犹豫地泼到你的身上,你承受着几乎令人窒息的寒冷,默默忍耐,因为你想要证明,想在演艺界立稳脚跟。于是你一直对自己说:“我能,我一定能!”

出道前的魔鬼训练让你痛并快乐着,黑暗空旷的练舞房里只有你的身影。你带着“我能"的信念成长。你像蚕丝里殷殷吸收营养的幼蝶,等待破茧而出那一刻的绚烂,又像被岁月悄悄打磨的璞玉,等待成器那一刻的光彩,而一直支撑你无畏前进的就是你那句常挂嘴边的话:“我能,我一定能!”

苦心人,天不负。你最终拥有了一米八三的伟岸,拥有了块块腹肌的强悍,拥有了颇具自我特色的舞步,你终于登上了向往已久的舞台。你听到了千万人疯狂的欢呼,你听到了一阵又一阵雷鸣般的掌声,你坦然地在舞台上微笑,你问心无愧地对自己说:“哈哈,我能!"

然而似乎老天就要考验你,你希望展示自己演技的想法被打入“冷宫”。经纪人不允许你冒险,经纪公司也下了禁令,就连最爱你的歌迷们也好心规劝你不要冒此险。可是,你心中又响起那嘹亮又坚定的呐喊:“我能,我一定能!"于是,你不顾一切地加入了电视剧《尚道上学去》的拍摄。你依然坚持谦虚严谨的风格,你依然坚守“我能”的信念,你对大家说:“演技是一步步学来的,是一步步积累的,我正在努力,我能!"

成绩一目了然,你成了全能艺人。在初展演技后拍摄的轻喜剧《浪漫满屋》更是风靡全亚洲。你自然而真实的表演深入千千万万亚洲人的心,你用自己的真诚信念、坚定的追求与不懈的奋斗展示了“我能”所创造的奇迹。

现在你一边用自己的真实姓名“郑智熏"在美国好莱坞打拼,一边用“雨”的艺名独霸歌坛。从你身上,我看到了“我能"的神话,充分体味了“我能”的力量。在以后的任何困难与挑战面前,我一定会想起你那自信的微笑,耳边回荡起你那低沉坚定的声音:“我能,我一定能!"

◆写作点评

本文是一篇优美的记叙性散文。作者以第二人称的口吻述说了韩国艺人郑智熏用自己真诚的信念、坚定的追求与不懈的奋斗所创造的奇迹。文章最明显的特征是适时点题,自然紧凑。全文一共有十七处点题句,使文章中心非常明确。“苦心人,天不负……你听到了一阵又一阵雷鸣般的掌声”,这些文字里没有出现“我能"的字眼,但字里行间已雄辩地说明了“我能”,再加上段末的“我能,我一定能"就形成了“暗点”与“明点"的完美结合。

5.通篇点题法

即综合运用前面提到的点题方法,在文章不同的位置反复点题。也就即标题、开头、中间、结尾都点题。当然,在使用这种方法点题时,要有点变化,以免枯燥、呆板。即在行文过程中,让似曾相识的词语、句子反复出现,不变的是基调,变化的是细节,在变化中不断强化主题,又给人丰富生动的感受。

【例文展示】

开端

在那成功的背后,必有一个苦涩的开端。

(开门见山提出自己的感受,审题准确,简洁明快。)

我从小就梦想着成为一名芭蕾舞明星。穿上漂亮的公主裙,系上粉红色的芭蕾舞鞋,然后,站在我梦寐以求的舞台上,用脚尖轻轻地点着大地,慢慢地旋转,旋转…

终于,这美好的机会眷顾了我,凭着我的潜质和热情,我被允许插班到芭蕾舞三级表演班。我的明星旅程由此开始。

(“由此开始”,紧扣题意。)

这是我第一天来到这个硕大的练功房。推开练功房门,一看:四周全是镜子,好美!半开着的玻璃窗,阳光从外面洒进来,金灿灿的,仿佛是我的梦想在灿烂地闪耀。我换好我心爱的舞鞋,进入了这个“梦想"的练动房。

“下腰!下腰!你怎么总比别人高出一截?”老师的又一声呵斥使我明白:一切都是从零开始,万事都会有开端,只不过我的开端很苦。

(细节描写,紧扣题意。)

“往下压,坚持住!"为了让我压好腿,老师干脆坐在我的腿上,把我的腿使劲往下压,他又扳正了我的身体,使我面向前腿,我与撕裂般的疼痛抗衡着。我忍住泪不哭,因为我明白:万事皆有开端。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

(细节描写,紧扣题意;心理描写,点明题旨。)

经过我不懈的努力,终于,在一个晴朗的上午,老师欣慰地告诉我:“你可以立脚尖了。”我终于换上了那粉粉的脚尖鞋。顿时,心里一阵激动,但这激动很快又被失落替代,一条布满荆棘的路,铺在了我面前。

我镇定地握住了把杆,挺胸,收腹,提气;我慢慢地拱出脚背,立起脚尖,好痛!我明白这只是一个开始。

(“这只是一个开始”,再扣题意。)

一个小时过去了,我一直重复着这个枯燥的动作;两个小时过去了,我依旧在练。终于,我忍不住了,“疼!”我叫了出来。此时,我早已汗流浃背,感到全身毛孔都在胀大,额头上的汗珠更是不停地往外溢,脸上早已分不清哪是汗水、哪是泪水了,只觉得它们都在争先恐后地往外溢。我知道,我的脚长得很不符合跳芭蕾舞的要求,但我会付出比别人多一倍的努力。因为我坚信:开端的痛苦一定会换来成功的甜美!

(抒发感情,再次点明题旨。)

经过我不懈的努力,终于我被“伯乐"发现,成为芭蕾独舞表演的最佳人选。

为了练好舞,我每天都会挤出时间。每次练完后,我可以把腿放到别人放不到的地方去,那种舒展的感觉是旁人难以感受到的。

舞台上,美丽的七彩灯光汇聚在我一个人身上,我快乐地舞着,我是一个用脚尖舞不停的小公主。最后一个漂亮的谢幕,博得了全场观众最热烈的掌声。我,成功了!

成功的背后,总是有一个苦涩的开端。只要拥有一种坚持、一种信念、永远都不放弃的精神,那苦涩的开始也蕴藏着一种甜美……

(首尾照应,一唱三叹;篇末点题,画龙点睛。在文章收尾时照应开头,再次点题,不仅能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还能给评卷老师以紧扣文题,一目了然之感。)

◆写作点评

作者采用记叙文的写法,通过叙述自己的芭蕾舞训练的过程,得出了自己的独到认识“成功的背后,总是有一个苦涩的开端。只要拥有一种坚持,一种信念,永远都不放弃的精神,那苦涩的开始也蕴藏着一种甜美……”。审题准确,入题简洁明快,文章通篇注意点题照应,开头扣题,中间点题,末尾化题,一环紧扣一环,前后呼应,首尾圆合,层次清楚,结构严谨。如何做到“扣题而作,突出中心”,这篇中考优秀作文为大家提供了一个范例。

五、考场作文“点题”的技巧

点题除了重点把握好位置外,还应该掌握一些技巧,如:

1.点题必须醒目。就是让阅卷老师非常清晰地看到你点题的语句,了解你作文运行的轨迹。最有效的方法是独立成段——把用于点题的句子以独立段的形式表达,也可用在段首、段末。

2.点题必须精练。点题语言不能罗嗦,必须做到语言精练,要言不烦。

3.蠃题必须自然。题旨应是文章事理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要做到水到渠成,恰到好处,而非勉强“显志”,像是硬贴上去的“标签”,更不可任意拔高。

4.点题尽量明确。考场作文与平时作文不同,有时点题不能太过含蓄,它要求同学在关键处亮出题旨,或回扣话题,以加深阅卷者对作文“思路清晰"、“中心突出”的印象。

点题之笔,就是点睛之笔。“睛"者,“精”也。“重槌一击定亮音,肺腑一句见精神。"老舍先生说:“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既有‘睛’,也要‘精’。"这是文字大师的灼见。所以,点睛之笔,语言既要简洁又要闪光,我们要牢记之。

学习借鉴

在学海中游泳漫漫人生路,就如同一本百科全书,充满了未知的探索和希望,于是我们在这学海中游向远方。但这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风浪礁石都可能阻挡我们前进的道路,这时唯有一种不灭的精神——毅力,支持着我们勇往直前。毅力,说容易也最困难。毅力,不仅是坚持,不言弃,更是在经历了100次失败后,还能坚定着希望去拥抱第101次成功;毅力,也不仅是科学家的代名词,更是我们每一个人对梦想的坚持,对一件小事的执着追求。我有一次被一道数学题卡壳了,想了半天,脑细胞死了不少,但还是想不出个所以然来。百般无奈的我只得将它暂时放下,打算明天去问同学。可是,无论怎样,这道数学题就是赖在脑海中不走,好像逼着我非把它解开似的,这又牵出我想解开这道题的强烈渴望,于是我又把它拿了出来,放在面前,长长叹了口气,埋下头,又一次进入苦思冥想中。可惜无奈啊,我仿佛对这奇怪形状的数学图案一点都不敏锐,总找不到最关键的辅助线。到底该怎么办呢?对了,把图形分解,我又找来一张白纸,将图形放大后又画到纸上。我不停回忆以前遇到的所有特殊的图形,以及它们所蕴含的性质。一遍又一遍,一次又一次,我不停地变换着角度,更替着思维方式,尝试着动笔添加,不一会儿,那纸上的图形早已面目全非。整个脑袋好似一团乱麻,剪不断理还乱,找不到头,有好几次眼看就要成功了,却因缺失某一条件而无功而返,又只好重新再来。难道我就注定解不开这道题吗?或许是太多的无奈,反而使我燃起了“誓死解开这道题目”的执着精神,我就不信解不开它!突然灵光一闪,对啊,我可以换一种解题思路。说干就干,我将相关条件都一一列出,并在脑海中滚动出现与之相关的性质及图形,再看看是否能为我所用。一条、两条……果然,皇天不负有心人,通过我的牵线搭桥,终于将本题的解法“千里姻缘一线牵”,再将一条条性质补充完整,这道题目总算是做出来了!我终于长长松了口气,整个人一松懈下来突然感到特别累。尽管累,心里却特别甜。这种自豪与骄傲是旁人无法理解的,为了胜利的这一刻,再苦再累也值得的!在百遇挫折后,一直支撑着我不停努力向前的就是——毅力!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我更高兴我拥有的毅力使我成功。这个胜利虽然渺小得不值一提,但毅力却是我一生赢得成功的必备条件!拥有毅力,就拥有了游向未来的动力,就有了收获成功的希望,在范茫学海中游出自己的精彩!开头扣题,由大而小,最后集中从一点来写,选点明确、集中、具体,而不是四处出击,漫无边际。围绕“毅力”具体叙写一件事,用故事诠释立意。在叙事的过程中,总是不忘文章的立意,并恰当点明之。由“事"到“理”,水到渠成,深化立意,重申主题,首尾照应。

◆写作点评

1.选点集中,立意准确。文章根据题目,将“学海中怎样游泳"的宽泛问题巧妙地进行具体化,将其归结到一个点,即“毅力”来进行叙写,从而确立了文章的主题“拥有毅力,就拥有了游向未来的动力,就有了收获成功的希望,在茫茫学海中游出自己的精彩"。这样作者就能比较准确、轻松地寻找具体事例来表现主题。

2.叙事清晰,事例典型。作者选取了一件中学生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事情:学习中解一道数学难题。经过细致、生动地描写,尤其是关键处浓墨重彩地刻画和恰当地点题,使文章的主题充分表现出来了。

3.多次点题,中心突出。文章开头点题,结尾处再次点题,首尾呼应。这些都使这篇文章在主题的表现上成为广大学生可以学习并能顺利地写出比较优秀的记叙文的榜样。

技法训练

1.请在文中空缺处填写相关点题或点明中心的语句。

心中的风景

他们来自乡村,用描绘大地的手,描绘城市繁华的明天。或许作为农民工,他们永远不会被视作风景,但他的身影,①_________。

寒冬下午,我手捧一堆崭新的参考书回家,一场大雨不期而歪,我只好到路旁躲雨,也邂逅了他。

不远处是一个旧书摊,破旧的书本,一次次被雨水浸渍后又一次次被尘埃覆盖。卖书的是个老头儿,或许已知道今天并不会有人光顾,正闭目养神。书却不然,书页被风掀动,翻滚着,渴望一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