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视域下文史跨学科教学策略探析_第1页
中华传统文化视域下文史跨学科教学策略探析_第2页
中华传统文化视域下文史跨学科教学策略探析_第3页
中华传统文化视域下文史跨学科教学策略探析_第4页
中华传统文化视域下文史跨学科教学策略探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教师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开展文史跨学科教学活动,应在内容层面精选教学材料,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在方法层面创设真实情境,重视诗史互证;在价值层面弘扬诗化精神,塑造正确价值观。教师可借助此三层面策略推进中学文史跨学科教学,更为有效地组织相应的学习活动。【关键词】中学语文;中学历史;跨学科教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积淀的优秀文化遗产。2021年,教育部印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进一步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小学课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高中语文新课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义教课标”)均指出,教学中要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主题。高中语文新课标在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部分提及,要“组织学生在具有一定阅读量的基础上,展开交流和专题讨论,就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时代意义和局限等问题,用历史和现代的观念进行审视,表达自己的看法”。《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直接将“跨学科主题学习”作为课程内容的七个板块之一,要“结合语文、道德与法治等知识,了解古代典籍的概貌和特点……了解不同学科对同一经典作品的不同解读角度和方法,并将其置身于具体的历史情境中加以理解,从多维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此可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开展文史跨学科教学活动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途径之一。中学语文与历史学科在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开展跨学科教学活动是基于学科特质、学生学习的真实需求与减轻学生负担等多重角度考量的结果。为开展回应时代诉求的素养本位教学,应从内容层面、方法层面和价值层面综合考量,逐步推进。一、内容精选:培养核心素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载体多样,从单个汉字到成语格言,再到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古诗词、散文、小说等,中学语文教材、历史教材均从中精选出大量作品及相关文论、史论作为教学材料。这些选入教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原典语料是优先学习的内容,对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有着重要意义。文史跨学科教学对语料的选择提出新的挑战。在选择语言文字资料时,教师不仅要优先选择经典作品,而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给予学生选定所需材料的空间。为了取舍,学生需要进行意义联结探究,进一步思考材料与要解决的问题之间的关联,进而利用材料解决问题,提升核心素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有文本形式的载体,还有书法作品、历史地图、绘画作品、音乐作品乃至实物等素材。多形态的素材能为文史跨学科教学提供更为多元的支撑。除了材料的选取,教师还应注意材料在深度、广度等方面的关联运用,基于学生理解,回归文本研读。首先,要把控内容深度。一些教师常引用诗论等内容为课堂添彩。但很多诗论侧重形象表达,语言富于诗意,中学生从优美的文辞中难以捕捉作者的意旨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胡应麟言:“盛唐句,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晚唐句,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1]这两组诗句均选入初中语文教材,但若直接引用胡应麟的《诗薮》原文,学生往往不知所云。因为“以诗论诗”对思维能力、文学鉴赏水平有很高的要求,这里“以诗论(诗歌)史”,则超出了一般中学生的理解能力。其次,要拓展内容广度。教师应选取与教学活动契合度高的内容片段,以增进学生的文史理解。如在讲授《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等篇目时,选用“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文心雕龙·神思》)来增进学生对六朝山水散文的理解,进而与历史时代相关联,引导学生探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史相关内容。学生基于此,能更好地理解魏晋时期文人将个人情感投射于笔下的自然山水不是偶然为之,而是有意的文学创作选择,有其独特的文学史价值。如此,教师在兼顾内容深度的同时也拓展了内容广度。最后,要重视内容关联,关注思维品质提升。教师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开展文史跨学科教学不应仅仅着眼于文学的鉴赏、历史的熏陶,还要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这就需要教师注重关联阅读策略的使用,重视文学与历史文本之间的关联及所引文本与佐证观点之间的关联。如只是口头讲述杜甫的文学地位,学生容易觉得枯燥、难以理解。教师可出示《河岳英灵集》这一唐人选唐诗的著作,通过指导阅读目录让学生发现,在唐人所选的诗集中,杜甫没有一篇作品入选。这诚然与该书所选诗歌的风格倾向有关,但显然有更具价值的探究点。至此,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关联阅读,对观点加以佐证,通过拓展内容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增进学生的文史理解,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如此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更为全面的理解——杜甫不是在盛唐时就成为“诗圣”的,其文学作品的接受过程(接受史)是动态变化的。这种“历时”的思维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完善自身的思维认知。二、情境教学:重视诗史互证义教课标指出,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能,善于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在文史跨学科教学中,教师更要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有效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在文史跨学科教学中,教师要设置学习活动的情境。历史学科的学习对象多是过去的人与事,创设合理的情境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例如,学生对教师提供的涉及食物的诗歌进行时代推测,就要调动古代农业史相关的知识储备,在文史跨学科中增进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还可以在创设情境时加入多元信息,如书画作品、文物文玩、服装饰品等,帮助学生进入情境,提高学生的探究欲。诗史互证是中国诗歌阐释与研究的重要方法。在中学阶段开展文史跨学科教学,诗之于史、史之于诗均有重要作用。从诗之于史的角度来看,古典诗歌经常作为佐证历史事实的材料。教师要重视发挥诗歌“兴发感动”的特点,关注诗歌“兴观群怨”的功能。诗歌是历史亲历者写下的,相比于档案、史书等更加生动,更能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温度。许多诗作体现了对社会多方面的观察与思考,为我们呈现了更加丰富多元的社会图景。从史之于诗的角度来看,借助历史典籍促进对文学作品背景的了解,进而帮助学生理解作品主旨思想也是中学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一代有一代之文学”,重视在历史的基础上讨论文学作品,能预防近乎“脱域”的文本分析,即过分重视个人感受、个人解读而忽视作品原本语境下的情感思想内涵。如脱离唐代“行卷”风气盛行,尚未施行“糊名制”的科举情况分析“干谒诗”,便容易陷入对作品的误读。重视史诗互证,既是对中国传统治学方法的继承与发扬,也契合新课程标准中语文、历史学科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如在高中新课标中,语文学科中的“思维发展与提升”与历史学科中的“史料实证”共同指向基于内容分析的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的发展。语文学科中的“文化传承与理解”与历史学科中的“家国情怀”的实现,都需要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而获得文化自信,培养家国情怀。以上都离不开基于中华诗教传统的诗史互证的应用。重视史诗互证,并不意味着用大量史实作为核心佐证材料。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甄别文学创作、艺术加工与真实历史事件,使学生通过文本分析来提升文学审美水平与历史实证能力。例如,同是以安史之乱为背景的创作,《石壕吏》中诗人杜甫在战争的正义性与对百姓的残酷性两方面都有所体现,但在其作品《兵车行》中则只侧重于表现战争对百姓的残酷性一面。此外,中学教材收录了大量的“史传文章”。无论是初中教材中的《陈涉世家》等篇目,还是高中教材以史传文章为主的文言文阅读,都能用来开展文史跨学科教学。中国的文学在其初起时便有双重起源,即“诗歌中国”与“史传中国”。“史传”是中国文化中特有的历史叙事文体和叙述方法,中国传统文史不分家,“史传”既是史学的传统,也是文学的传统。[2]培养学生拥有史的眼光、诗的情怀才能更好借力两个学科,学好学科知识。总之,史诗互证是中华诗教视域下极为重要的方法,但其使用不应仅仅停留在内容的“印证”与否层面,更重要的是发挥诗词感发的力量,并在“互证”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辩证思维,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提高,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三、价值导向:涵育诗化精神叶嘉莹先生总结自己从事古典诗词教学工作七十年之缘由,说道:“这不是出于追求学问知识的用心,而是出于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一种感发生命对我的感动和召唤。在这一份感发生命中,蓄积了古代伟大之诗人的所有心灵、智慧、品格、襟抱和修养。”[3]以古典诗词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了古人的思想意趣与审美倾向,教师应引导学生汲取古人的思想精华,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首先,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在当下开展文史跨学科教学应侧重帮助学生塑造爱国报国、求真探索、崇德尚美的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精神一直占据重要位置。武汉大学教授方长安曾指出,“诗教传统的正面价值,不是体现在‘教的内容上,而是体现在其重视诗歌对个体人格培养、诗歌对家国情怀培育的精神向度上,体现在它所创造的‘文本阐释—阐释原则—阐释目的—作品再创造这一诗歌教育、生产的结构模式上”[4]。中国历代优秀诗歌中,与家国情怀相关的作品占据重要地位。历代史官都以秉笔直书为己任,爱国精神在文史的不同形态载体中传承、弘扬。学习历史离不开对爱国人物及其相关史事的把握;学习经典诗词作品,也离不开对于作者爱国精神的理解。如学习杜甫的《春望》、陆游的《书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富有历史背景,表达报国之志、家国之思等情志的作品,离不开结合历史背景加以分析理解。弘扬诗化精神,需要将爱国报国精神融入文史跨学科教学之中,以重视“兴发感动”的诗教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进一步塑造学生在新时代自信爱国、成长报国的价值观。其次,优秀传统文化中从不乏求真探索方面的表达。《大学》中提出要“格物致知”,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提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都体现了对求真探索的意识。高中语文教材加入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提及的“人生三境界”等相关诗论、文论内容,是求真探索精神的诗化表达。古典文学作品中的表达是诗意的,但是文人对于诗意表达的不懈追求也体现了探索精神。这种求真精神不应仅仅停留在精神层面,应通过文史跨学科教学帮助学生从“求真”转化为“求用”,内化于学习实践当中。最后,借助史料以诗史互证的方式开展文史跨学科教学离不开史料实证的求真态度。开展文史跨学科教学,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探求真理的精神养分,有助于培养学生求真探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