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27/19/wKhkGWae1t6AToj8AAGKnlVyWeQ053.jpg)
![《孙权劝学》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27/19/wKhkGWae1t6AToj8AAGKnlVyWeQ0532.jpg)
![《孙权劝学》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27/19/wKhkGWae1t6AToj8AAGKnlVyWeQ0533.jpg)
![《孙权劝学》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27/19/wKhkGWae1t6AToj8AAGKnlVyWeQ0534.jpg)
![《孙权劝学》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27/19/wKhkGWae1t6AToj8AAGKnlVyWeQ053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合作释疑,能自主理解课文大意。
2.通过师生对话交流,能全面掌握重点字的读音,深入把握文意。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理解课文大意
1.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准课文字音,口头疏通大意。
2.参考课后练习五提示中的“留、替、调、补、删”等文言翻译方法,重新调整自己的翻译,
并记下疑难之处。
教师适时板书:留、替、调、补、删。
3.四人小组交流,每个人提出自己的困惑、疑难,小组内解决。
设计意图:前两个环节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培养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最
后一个环节通过小组交流,促使学生查缺补漏,培养合作精神。三个环节步步为营,层层深
入。
二、提出建议,疏通重点字音
1这篇文章中的哪些字音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请说明理由。
“邪(ye7,不读(xie),因为"邪"通后来的"耶二
"卿(qing,后鼻音,不能读作前鼻音。
"即更(geng)刮目相待","更"不能读作(geng),因为这里是"重新,改变”的
意思。"孤岂欲卿治经为(wei)博士","为""不能读作(wei),因为这里是"担任,
作为"的意思。
2.明确读音,齐读全文。要求读准、读响、读亮。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文中容易读错的字音,可以让更多的学生把握重点和难点;让
学生说明理由,能促使学生去理解文字读音背后的原因,形成对古文读音的规律性认识。
三、纠正误例,深入把握文意
L检杳翻译课文的情况:通过刚才的自主学习,你们会翻译这篇课文了吗?请举手回答。
2.教师故意错译。
教师有感情地翻译课文:
当初啊,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事了,不可以不学习啊广吕蒙推辞用军中很多
的事务。孙权说:"我哪里是想让你研究经书成为一名博士生呢!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往
事的耳朵。你说你有很多的事务,怎么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认为有很多的好处」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到了鲁肃经过寻阳的时候,与吕蒙议论,非常吃惊,说:"你现在的才
干和谋略,再也不是以前那个吴下的阿蒙了吕蒙说:"一个士人分别一段时间,就要用新
的眼光来看待,兄长您为何知晓事情这么晚呢?"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结为好友后
才告别。
3.学生纠正教师翻译中的错误,并进行说明。
"蒙辞以军中多务"这句话应该译作"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辞”。因为这是一句倒
装句,古代汉语有些句序与现代汉语不一样,翻译成现代汉语就需要倒过来。
"博士”应该翻译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这是古代的官位名,与我们现在所说的
博士"根本是两个概念
"见往事耳",应该翻译成“了解历史罢了"。"往事",这里指的是"历史";"耳",在
古文中放在句末作句末语气词,是"罢了"的意思。
“结友而别”之前要加上"与吕蒙"三个字,这属于省略的部分,在这句话里需要加上
去,才能明确与谁结为好友。
教师小结:看来文言文的翻译真的不能只凭感觉啊,要做到"一字不苟"。大家的意见主要
涉及三种情况:一是"博士""往事""耳",这几个词都应该按照古代的意思来翻译,这些
词跟我们现在都不一样了,我们称之为"古今异义词二二是"调",即"调整语序""蒙辞
以军中多务”这句话,是按古代汉语的语序讲的,我们翻译的时候要使其符合现代汉语的表
达习惯,所以要"调"过来。三是"补",文言文用语是很精简的,比如“结友而别"四个
字,就交代了鲁肃与吕蒙成为志趣相投的好友。我们要根据语境的必要,补充被省略掉的部
分,使得表达完整、连贯。
教师适时板书:一字不苟。
设计意图:教师的误例颇能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学生主动发现和阐述,学生对文意的理解
不仅能“知其然”,而且能“知其所以然"。教师有意在关键词句上犯错,巧妙地弓I导学生
加强对古今词义区别、古今语序区别等重要文言现象的把握。
附:板书设计
孙权劝学
文言翻译方法:留、替、调、补、删(一字不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从标点入手,品读人物对话,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2.从小处着眼,探究人物的英雄之气及《资治通鉴》的写作目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诗词,重回三国历史
1.翻开《三国演义》,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首《临江仙》,它还可以唱。
师唱生和: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
诸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2.今天,就让我们回到那个风起云涌、英雄辈出的时代,一起来笑谈发生在这些英雄身上的
一个小故事《孙权劝学》。
设计意图:读唱开阔苍茫的《临江仙》,将故事还原到三国的大历史、大情境中,对课
文中的人物以“英雄”定调,为整堂课的最终走向埋下伏笔。
二、评点标点,体验人物心理
1.验证上节课的学习效果,进行全文断句式朗读。
PPT显示:
初权谓吕蒙日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日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
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
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
而别
2.教师评价学生朗读情况,并借此引出古文本没有标点的话题。
3.思考标点符号的作用。
提问:古人写文章是不用标点符号的,标点符号是后人加的,为什么要加标点啊?不加标点
不也能读吗?
(加了标点既方便我们朗读,又方便我们理解,使我们理解文意变得更快更顺。人物的对话
中加了标点,就能把人物的语气、情感表达出来)
4.评点课文表达,走进人物内心世界。
提问:你觉得这篇课文的标点加得好不好?哪一处的标点加得最好?请联系文中语境,谈谈你
的理解。
(“不可不学!”在“不可不学”后,加了一个感叹号,更强调了孙权的要求。这话说得有点
重、也有点严厉,但联系句中的一个“卿”字和“当涂掌事”,可见孙权对吕蒙的关爱和器
重。所以,这个感叹号,其实是语重心长,满怀期待)
学生试读、读出语重心长、满怀期待的语气。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按理说,这句话后应该用问号,但编者偏偏用了一个感叹号,
这个感叹号很好地传达出孙权的心理和语气。孙权的目的在于劝导吕蒙学习,而不是命令吕
蒙学习,所以这一句话看似反问,但却带着安慰、亲切的口气。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这里的句号用得好,“耳”是“罢了”的意思,本来语气比较强烈,
但用了句号,可见孙权说话的口气极其平和。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中的感叹号,可见鲁肃的吃惊。鲁肃惊讶于吕蒙的才干、
谋略,吕蒙与之前已判若两人)
学生试读,读出吃惊,甚至是不敢相信的语气。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里的感叹号,也是不一般的。按照意思
来看,这里应该用问号,但用了感叹号,语气就亲切平和了许多,也表现出吕蒙对鲁肃的称
赘是颇为自得、坦然接受的)
5.师生分角色朗读全文。
设计意图:抓住标点,巧妙切入,由“表”及"里”,在标点的揣摩中把握语气,在语气的
揣摩中把握情感,在情感的把握中理解人物的心理与性格。相比语气词而言,标点的揣摩会
显得更小、更细、更透,更能映照人物的内心世界。
三、笑谈英雄,理解人物形象
1.背景资料介入,全面了解人物。
八百多年后,有一个叫苏东坡的诗人站在长江边吟道:"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三国东
吴,就是这样一个英雄豪杰辈出之地。他们是……
PPT介入,学生齐读:
孙权:英武果断,胆略过人。19岁继承其兄孙策之位,力据江东,后联合刘备,在未
壁之战中大败曹操。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
吕蒙:“早年果敢有胆“,后多读史书、兵书,学识渊博。三国时期吴国军事家。
鲁肃:治军有方,虑深思远,见解超人,继周瑜之后掌管吴军。三国时期吴国政治家、
外交家和军事家。
2.结合课文,探寻英雄品质。
提问:孙权、吕蒙、鲁肃都是英雄,但在我们今日所读的这个小故事当中,你能看出他们是
英雄吗?能看到他们成为英雄的某些品质吗?请从文中找。从句子里、词语里面找。
(孙权当是英雄。孙权看到了吕蒙身上的潜力,于是就劝导吕蒙读书。而当吕蒙用“军中多
务”来推辞的时候,孙权不仅没有生气发怒,而且还拿自己的经历继续耐•心地开导他。如果
没有孙权的慧眼识人,没有孙权的耐心引导,吕蒙就不可能发奋读书,也不可能成为智勇双
全的名将。由此可见,孙权是一个会识人、会用人、会培养人的君主,他既有开阔的胸襟,
又有长远的眼光。
鲁肃应该是英雄。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就可以看出,一个“遂”字,可见他的果断;
“拜蒙母”,可见他对吕蒙及其母亲的尊重。拜见蒙母之后,他与吕蒙就成为如兄弟般的好
友了。由此可见,鲁肃这个人不会因为他人有才而心生嫉妒,他非常尊重人才,非常善于结
交有才之士。
吕蒙也是一个英雄。文中的“蒙乃始就学“,看似简简单单,其实不同一般。从前文我们可
以得知,吕蒙本来是一个并不很愿意学习的人,但经过劝导之后,他就开始学习了,而且在
“三日”之后,就能令他人“刮目相看”。由此可见,吕蒙是克服了很多困难,下了很多苦
功才有此成就的。一个人,能有如此的毅力和精神彻底改变自己,真是令人敬佩。这种精神
和毅力,是走向成功最重要的品质,吕蒙就是拥有这种品质的人)
3.结合学生的发言,教师适时介入资料,并对人物进行适度地解说和进一步点评。
PPT显示:
孙权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
——诸葛亮
纳鲁肃凡于品,是其聪也;拔吕蒙于行陈,是其明也;获于禁而不害,是其仁也。
——《三国志•吴书•吴主传》
吕蒙
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三国志•吴书•吕蒙传》
早年果敢有胆,后来折节读书,识见精博,渐能克己让人,有国士之风。
—?小权
鲁肃
(吕蒙)密为肃陈三策,肃敬受之。——《三国志•吴书•吕蒙传》
轻财重义见英奇,圣主贤臣是所依。——《三国门•鲁肃》
4.教师总结。
孙权是英雄识英雄,鲁肃是英雄敬英雄,而吕蒙则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把自己塑造为一个英
雄。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引导学生结合历史细节,将对人物的内心揣摩上升到对人物形象的整体
理解。结合历史背景,去探寻三个人物的光辉形象,以及他们互为英雄的关系,从而形成理
性而深入的整体认知。
四、聚焦历史,探究写作目的
1.从整本书的角度思考课文故事。
提问:今天我们了解了这样一个生动的英雄故事,还得感谢一本书,这个故事出自哪里?是
谁编纂的?
(《资治通鉴》,司马光)
提问:司马光就是那个砸缸救人的小朋友,对不对?编书的时候,他早已是一个“老朋友"
了。《资治通鉴》是一部气势恢宏的史书,可为什么要选取这么一个历史的小插曲、小故事
来记录呢?
(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三轴运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精纺羊毛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建议书
- 农村代建合同范本
- 出租手表合同范本
- 别墅内墙抹灰合同范本
- 军训带队合同范本
- 中性合同范例
- 公司所需文件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国际旅游保险合同标准版
- pocib出口合同范本
- GA/T 1133-2014基于视频图像的车辆行驶速度技术鉴定
- GB∕T 41461-2022 自助银行网点服务要求
- 华为认证 HCIA-Security 安全 H12-711考试题库(共800多题)
- 部编新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重要知识点归纳
- 重点时段及节假日前安全检查表
- 道路标线施工技术规程(已执行)
- 给排水管道工程分项、分部、单位工程划分
- 《傻子上学》台词
-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解读 (课堂PPT)
- 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化学分析方案
- 《数学趣味活动》PPT课件.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