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考历史倒计时模拟卷含解析_第1页
福建省漳州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考历史倒计时模拟卷含解析_第2页
福建省漳州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考历史倒计时模拟卷含解析_第3页
福建省漳州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考历史倒计时模拟卷含解析_第4页
福建省漳州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考历史倒计时模拟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漳州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考历史倒计时模拟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17世纪的英国“在历史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这里“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A.通过新航路的开辟,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工业国B.率先开始工业革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工业国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确立了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2.古希腊先哲柏拉图认为艺术的源泉来自神赐的灵感,主张抛弃艺术以培育理性;亚里士多德则认为艺术源自心之理性,借助艺术可以培养人的理性。二者的共同点是A.促进了古代雅典艺术的发展与繁荣B.指出教育能够使人认识自己的美德C.提倡理性,认为艺术影响人的理性D.通过复兴文化,开始冲破教会束缚3.2019年,浙江某高中师生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收集“新中国老物件”活动,同学们把家传老物件带到学校集中展示和讲述其背后故事,在校园里刮起了阵阵“古董风”。这些老物件诉说了每个家庭的历史,也折射了新中国七十周年的风风雨雨。这说明A.口述史料比文献记载更具史学研究价值B.新中国史研究须借助百姓的家族史记述C.宗法观念依旧深刻影响国人的思维方式D.实物史料可以成为史料实证的重要方式4.1912年秋天,一位年轻人怅然若失地在其照片的背面留下题识:“认字秋八月,将欲剪发(辫),故用大镜照后影,以留纪念。八月初三日即新历九月十三日拍于劝业场楼之丽芙照像馆。”材料实质上反映了A.剪辫易服难以推广B.变革心态新旧杂陈C.传统习俗受到冲击D.思想观念有所转变5.有学者惋惜:1840年至1860年使民族丧失了二十年的光阴。其意指是A.当时知识分子反抗西方侵略,人才大量牺牲B.满清致力修补对外关系,无暇进行内部变革C.鸦片战争爆发中断了魏源等筹划的改革工作D.鸦片战争后满清仍以天朝自居,延误改革时机6.基辛格在《论中国》一书中冷静而现实地写道:“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关系,不需要——也不应该变成一种零和游戏(一方的收益以另一方的损失为代价)。”材料表明A.美国已丧失了经济大国的地位 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C.中国是美国主要的竞争对手 D.美国应该承认中国的地位7.下图可以反映出A.儒学开始垄断学校教育B.出现专业的教育行政机构C.封建学制系统基本形成D.太学可以监管地方的学校8.历史长河中的诸多历史事实,离不开史家对它的历史阐释。现代学者陈淳认为“对意识形态物品的研究,必须从社会的内部去寻找原因而不是从历史学的范畴中去寻找答案。”如三代青铜礼器虽具有实用功能,反映了当时的科技水平,但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它是当时主导性思想、信仰与社会政治制度的物化象征品。故清代著名史学家阮元说:“器者,所以藏礼,故孔子曰: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当代史学家侯外庐也说:“礼器一源,‘礼’,所以指文明社会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器'则所以藏此制度……。”所以在中国古代社会,“毁其宗庙,迁其重器,与‘培其国家'相若”。这说明A.历史研究要坚持从史料出发,而不是单单以理论证明理论B.历史研究是历史规律的探索和确证,而非碎片化的个人经历和记忆C.历史阐释必须基于客观历史事实、理性认知和一定社会现实的基础D.历史学家的任务是将历史叙述和历史内容融为一体,完美再现历史真实9.陕甘宁边区政府曾三令五申要加强预防接种和预防注射工作,边区卫生处于1941年组织注射伤寒、霍乱疫苗200瓶、牛痘苗30打,注射3300余人;1941年3月,边区民政厅发布《陕甘宁民政厅布告》,对传染病的隔离制度作了初步规定;1942年,边区防疫委员会通过《预防管理传染病条例》。由此可知,陕甘宁边区A.阻止了传染疫病的流行和蔓延 B.保障了抗日战争的胜利C.逐步建立起现代疫病防控机制 D.贯彻全面抗战路线方针10.宋代诗人陆游的《示儿》中有“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句子,其中的“祭”解释为“祭祀”,这一传统源于中国古代的()A.分封制B.宗法制C.礼乐制D.郡县制11.如表为1842—1858年《筹办夷务始末》中外交辞令统计情况。这说明当时类别外交辞令对外关系基本哲学天下、天朝、天威、中外一体、抚驭中外、抚有万邦等对西方国家看法丑类、逆夷、夷性犬羊、性情狡诈、裝骜不驯、夷祸、狼狈为奸等对西方国家政策查办、多方开导、恩准、格外施恩、办理夷务、驭夷、顺其性而驯之等西方对中国态度情词恭顺、仰赖天思、俯首听命、真自悔过、乞恩、四夷来服等A.列强侵华程度不断加深 B.西方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C.中国外交出现制度性变化 D.清延固守传统华夷观念12.1906年《大公报》刊载广告“本号聘请旁通泰西化学饼师,选买上等洋面,以西式饼之材料制造中秋月饼,用外国糖浆推凸,食之爽心,观之悦目。”这反映了当时上海A.开始成为通商口岸B.崇洋媚外成为主流C.饮食风尚发生变化D.社会习俗完全西化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15至1918年,为新文化运动的第一期,几乎是倾全力于思想解放;1919至1921年,为第二期,几乎是倾全力于宣扬西方思想,凡是中国所无,前未之闻的学说主义,无不视为救世良药,尽量输入,一律欢迎,尤喜爱新鲜而有刺激性的各种社会主义,近于一种宗教热。——摘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材料二马克思主义发展成为新思潮的主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李达回忆道:“当时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很少翻过来,我们只是从日文上看到一些……”在这种情况下,要真正懂一点马克思主义,实在十分困难……1920年4月,马克思主义基本著作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由上海社会主义研究社正式出版。……据毛泽东自己回忆,正是在到北京和上海去同李大钊、陈独秀等长谈并且阅读了一些中文的马克思主义书籍以后,他建立起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毛泽东认为,如果你对事物有所了解,你就能够并且应该照那样做,但是你的经验和你实践的结果,应该引导你对你所知道的东西加以再认识。——据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等整理(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文化运动第一期”的主要内容,例举新文化运动第二期李大钊宣传社会主义学说的基本史实。(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马克思主义发展成为新思潮的主流”的原因,概括指出毛泽东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对马克思主义“加以再认识”的重大成果及意义。14.(20分)历史上国民党国民党有它光荣的历史……。新环境中,敌人的方针,必然集中于反蒋反共……因此,我们是坚决拥护蒋委员长及其领导下之国民政府与国民党的,并号召全国一致拥护。——毛泽东《论新阶段》1938.11问题(1)从历史看,“国民党的光荣历史”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新环境中的“敌人”主要是指哪些人?(3)怎样看待“我们”所做出的“一致拥护”决定?“我们”采取了怎样的具体行动?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C【解析】

据材料“17世纪的英国”“在下两个世纪里”可知,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开始建立君主立宪制,18、19世纪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故C选项正确;材料“17世纪英国……抢占先机”是指英国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故A选项错误;材料“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是指英国的工业革命,而不是确立世界殖民霸主地位,故B、D选项错误。2、C【解析】

根据材料“柏拉图主张抛弃艺术以培育理性;亚里士多德则认为借助艺术可以培养人的理性”可见两者都提倡理性,故C选项正确;柏拉图主张抛弃艺术,故A选项说法有误,排除;材料中没有提及教育使人认识美德,故B选项排除;材料中没提及教会束缚和复兴文化,故D选项排除。3、D【解析】

老物件属于实物史料,根据材料“这些老物件诉说了每个家庭的历史,也折射了新中国七十周年的风风雨雨”,可知实物史料可以成为史料实证的重要方式,选项D正确;选项A表述错误,口述史料带有主观性,其史料价值不及文献史料,选项A排除;选项B表述绝对,排除;选项C与题无关,排除。4、B【解析】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政府大力移风易俗。“怅然若失”说明普通市民对社会变革一时不太适应,故B符合题意;材料只有个别人物对剪辫的态度,不能说明剪辫易服难以推广,故A不符合题意;C没有揭示事物的本质,故C不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变革,故D不符合题意。5、D【解析】

据材料“1840年至1860年使民族丧失了二十年的光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清政府并未认清世界形势,仍然固步自封,没有积极变法强国,故D正确;1840年至1860年并没有大量知识分子反抗西方侵略而牺牲,故A排除;当时满清政府仍然以天朝上国自居,而不是致力修补对外关系,故B排除;魏源等人并没有主张改革变法,故C排除。6、D【解析】

材料“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关系,不需要——也不应该变成一种零和游戏”体现的是基辛格主张中美之间应该互利、双赢,美国应承认新中国的地位,故D项正确;材料论述的是中美关系的发展,没有涉及A项内容的表述,排除;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标志是尼克松访华,B项排除;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7、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封建学制。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是强调汉代时从中央到地方已经形成了以儒学为核心的封建学制系统,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儒学只是太学的教学内容而非儒学开始垄断学校教育,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出现专业的教育行政机构是在隋唐时期而非材料中的汉代,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太学是中央的学校,不可以监管地方的学校,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8、C【解析】

根据“反映了当时的科技水平,但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它是当时主导性思想、信仰与社会政治制度的物化象征品”“礼器一源”可知,材料说明历史阐释必须基于客观历史事实、和一定社会现实的基础理性认知,故选C;材料不能体现“理论证明理论”,排除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历史研究是历史规律的探索和确证,也不能体现历史学家的任务是完美再现历史真实,排除BD。9、C【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陕甘宁边区政府不但采购疫苗,还对传染病的隔离制度作了规定,并且通过《预防管理传染病条例》,表明陕甘宁边区的防疫措施已经达到了现代防疫的要求,故选C;AB说法绝对化,排除;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10、B【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是以父系血缘关系为纽带维持统治秩序的政治制度;题干“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家祭”明显与血缘有关。故答案为B项。A项,分封制是管理地方的一种政治制度,排除;C项,礼乐制涉及的是等级制度,不合题意,排除;D项,郡县制是秦朝时期在全国推行的管理地方的政治制度,排除。【点睛】推断(理)型选择题解答时一般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11、D【解析】

根据表中分类可知,清政府对西方国家采取蔑视态度,说明仍用传统的华夷观念来处理对外关系,故答案为D项;A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B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均排除;外交出现制度性变化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排除C项。12、C【解析】

材料内容是西饼店的广告,推荐西饼的制作方法和材料,表明西式餐饮影响上海,表明饮食风尚发生变化,故选C;1842年上海就成为通商口岸,A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崇洋媚外成为主流,B错误;“完全西化”过于绝对化,D错误。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主要内容: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史实: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在北大等开设与社会主义有关的课程。(如答出“展开问题与主义的讨论”等亦可给分)(2)原因: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开辟道路;马克思主义中文译著的出版与流传;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促进作用;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的积极宣传。成果: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意义:为中国革命提供了理论指南。【解析】

(1)主要内容:根据所学回答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主要内容即可,即三提倡三反对。史实:结合所学可知,1919年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在北大等开设与社会主义有关的课程等。(2)原因:根据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开辟道路,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促进作用;根据“正是在到北京和上海去同李大钊、陈独秀等长谈并且阅读了一些中文的马克思主义书籍以后,他建立起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得出马克思主义中文译著的出版与流传,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的积极宣传。成果:结合所学可知,1940年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意义:结合所学可知,《新民主主义论》为中国革命提供了理论指南。14、(1)推翻满清,结束了中国数千年的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权利,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掀起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反对袁世凯独裁统治,并推翻了袁世凯帝制;与中共合作,实行北伐,推翻北洋军阀统治,试图重建国家统一;掀起改订新约运动,提高了中国自主地位;与中共合作,抗击日本侵略者。(任四,史论结合满分,否则减半给分)(2)日本帝国主义以及汉奸势力(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