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山东省菏泽市第一中学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山东省菏泽市第一中学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山东省菏泽市第一中学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山东省菏泽市第一中学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山东省菏泽市第一中学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山东省菏泽市第一中学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生物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膜上存在着两种运输葡萄糖的载体SGLT1(主动运输的载体)和GLUT2(协助扩散的载体)。研究人员根据细胞外不同葡萄糖浓度下的运输速率绘制如阁所示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葡萄糖浓度极低时只通过主动运输吸收B.在较高浓度下,细胞主要依赖主动运输来增大吸收速率C.小肠绒毛细胞对葡萄糖的两种运输方式可同时进行D.该实验可以探究不同浓度葡萄糖条件下的主要吸收方式2.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是证实DNA作为遗传物质的最早证据来源B.多肽类的荚膜使S型菌不易受宿主防护机制的破坏C.活体转化实验证明了转化因子的纯度越高转化效率越高D.S型菌的DNA与活的R型菌混合悬浮培养后可出现两种菌落3.下列关于生物进化描述错误的是()A.有利变异积累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的繁殖B.自然选择能导致新物种的出现C.一个遗传平衡的大种群,若发生基因突变,其基因频率保持稳定D.一个遗传平衡的大种群,若发生基因突变,其基因型频率经过一代随机交配后才可以保持稳定不变4.反射弧(reflexarc)是指执行反射活动的特定神经结构。从感受器接受信息,经传入神经,将信息传到神经中枢,再由传出神经将信息传到效应器。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反射弧仅由神经元构成,是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B.图中轴突末梢有大量突起,有利于附着更多神经递质受体C.兴奋由c向b传导的过程中,涉及不同信号的转换D.兴奋沿神经纤维的传导依赖于Na+通道的顺序打开5.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温度和营养物质X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进行的实验及其结果如下表所示:实验组别实验处理实验条件实验结果实验1?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情况下进行培养实验2培养液10mL,加入干酵母0.1g,环境温度28℃实验3培养液10mL,加入干酵母0.1g,环境温度5℃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1处理应为培养液5ml,加入干酵母0.1g,环境温度28℃B.实验2在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其对应的实验结果为曲线a所示C.b组前6天种群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增加培养液后曲线与a一致D.计数时若视野内酵母菌数目太多,须通过预实验确定最适稀释度再进行统计6.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有关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大量出汗丢失Na+,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B.细胞不仅依赖于内环境,也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C.正常人剧烈运动后,血浆的pH仍能维持近中性D.当内环境稳态遭受破坏后,不一定引起细胞代谢紊乱7.同侧屈反射涉及的反射弧结构如图所示,效应器为肌肉。假设在该反射弧中放置了甲、乙两个灵敏电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射属于最简单的反射B.结构a为反射弧中的感受器C.在b处给予适宜电刺激,将观察到电表甲、乙的指针偏转情况不同D.反射过程中兴奋在d上的传导是双向的,I和Ⅱ处的传递是单向的8.(10分)滚环式复制是噬菌体DNA常见的复制方式,其过程如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a链可作为DNA复制的引物B.b链不作为DNA复制的模板C.两条子链的延伸方向都是从5′到3′D.该过程需要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的催化二、非选择题9.(10分)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天然培养基,多数微生物能够在该培养基上生长。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营养构成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物质用量物质用量牛肉膏5g琼脂20g蛋白胨10g水定容至1000mLNaCl5g(1)按物理状态划分,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__培养基。上述培养基配方中提供碳源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在提供上述几种主要营养物质的基础上,培养基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_________以及氧气的要求。(2)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种环使用前后要进行___________灭菌。(3)该培养基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土壤中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4分)为探究NaCl对某植物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做了如下实验。(注:检测期间细胞的呼吸强度为2μmolCO2/(m2·s))(1)实验步骤:①选取若干株生长状况(生理状态)等方面相同的该植物幼苗平均分成___组,依次编号。②每天傍晚分别将_________喷洒在各组幼苗的叶片上,次日上午10:00测定净光合速率。(2)结果与分析:实验结果如图1,经分析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3)利用上述实验进一步测定了对应NaC1浓度下的胞间CO2浓度(如图2)、光合色素含量(如图3)。当NaCl浓度在200~250mmol/L时净光合速率显著下降,自然条件下该植物在夏季晴朗的中午净光合速率也会出现下降的现象。分析原因,前者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后者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___。(4)请在指定位置的坐标图上绘制该实验中总光合速率随NaCl浓度变化的曲线________________。11.(14分)图是某草海湿地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结构图。请回答:(1)该生态系统的成分除图示外还有___和__。小白鹭属于第___营养级。(2)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途径分析,苍鹭获得能量的途径中,能量损失最多的是__。虾虎鱼数量急剧减少对苍鹭种群数量变化影响不大,这是因为__。(3)某学生提出“水生植物→鳑鲏→小白鹭”不止一条食物链,其依据是___。(4)有调查发现,与2005年相比,2014年草海湿地浮游植物中绿藻和蓝藻占比明显下降。而硅藻占比明显上升.这一演替类型属于___,该过程中草海湿地优势种种数越多且优势度越小,则该湿地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____。12.如图表示黑色素分泌的部分调节过程,其中促黑素细胞激素(MSH)是垂体分泌的激素,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黑色素细胞内的酪氨酸转化为黑色素,导致皮肤和毛发颜色加深。请据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注:“+”表示促进,“一”表示抑制):(1)垂体产生的MSH的靶细胞是____________。图中黑色素分泌的调节过程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程共同存在的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2)MSH是垂体分泌的激素,但医生通过手臂内侧取血,可以检测MSH的含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一只确定发生病变的大白鼠体内MSH的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值,为判断导致这种状况的病变器官是否为垂体,技术人员采取了以下检测方案:给该病变的大白鼠注射适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测血液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含量是否正常。请预测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B【解析】

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比较: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运输方向高浓度→低浓度高浓度→低浓度低浓度→高浓度是否需要载体不需要需要需要是否消耗能量不消耗不消耗消耗【详解】A、分析题图曲线可知,葡萄糖浓度极低时GLUT2运输速率为0,所以此时只通过主动运输吸收,A正确;B、在较高浓度下,GLUT2的运输速率较大,所以细胞主要依赖协助扩散来增大吸收速率,B错误;C、由题图可知,在一定浓度葡萄糖条件下,两种载体都有发挥作用,说明小肠绒毛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既有协助扩散也有主动运输,C正确;D、分析题图可知,不同浓度葡萄糖条件下,SGLT1和GLUT2的运输速率不同,所以该实验可以探究不同浓度葡萄糖条件下的主要吸收方式,D正确。故选B。2、A【解析】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详解】A、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最早证明DNA是遗传物质,A正确;B、荚膜的化学成分是多糖,B错误;C、离体转化实验证明了转化因子的纯度越高转化效率越高,C错误;D、从S型菌中抽提的DNA与R型菌混合悬浮培养后,需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才可观察到两种菌落,D错误。故选A。3、A【解析】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的基因,从而形成新的基因型,具有不定向性;自然选择选择有利变异,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隔离的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详解】A、有利变异积累的主要原因是有利变异被选择保留下来而不是个体繁殖,A错误;B、自然选择可能会导致新物种的出现,B正确;C、一个遗传平衡的大种群,若发生基因突变,其基因频率保持稳定,C正确;D、一个遗传平衡的大种群,若发生基因突变,其基因频率保持稳定,但基因型频率经过一代随机交配后才可以保持稳定不变,D正确。故选A。4、D【解析】

由图可知,b位于传入神经上,故兴奋在反射弧上传导和传递的方向只能从b→a→d→c。【详解】A、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构成,其中感受器和效应器不一定是神经元,A错误;B、神经细胞轴突末梢形成突触前膜,有大量突起,有利于通过胞吐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受体蛋白位于突触后膜,B错误;C、兴奋只能由b向c传导,不能由c传到b,C错误;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时,兴奋部位的电位变化会诱导相邻未兴奋部位Na+通道打开,相邻未兴奋部位Na+快速内流,使得电位出现反转形成动作电位,依次进行,形成局部电流,此过程中Na+通道按顺序打开,D正确。故选D。5、B【解析】

本课题的目的是探究温度和营养物质X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所以自变量是温度和有无营养物质X,所以实验1加入无菌水,温度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详解】A、实验1处理应为无菌水10mL,加入干酵母0.1g,环境温度28℃;若为培养液5mL,加入干酵母0.1g环境温度28℃,曲线前期应上升较快,A错误;B、实验2养分充足、温度适宜,起到了对照作用其结果对应曲线a,B正确;C、b组对应实验3,前6天种群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增强,若增加培养液其曲线也无法与a组一致,因其还受温度制约,C错误;D、计数时,若视野内酵母菌数目太多可增大稀释度,不一定必须通过预实验来确定稀释度,预实验可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并不能确定最适的稀释度,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相关知识,关键是要根据曲线图中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分析出酵母菌生长的条件,找准实验自变量和因变量。6、D【解析】

内环境即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包含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的稳态,内环境稳态是一种动态平衡;内环境的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详解】A、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大量出汗丢失Na+,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A正确;

B、细胞会消耗内环境中的营养物质,也会将分泌物和代谢物释放到内环境中,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B正确;

C、正常人剧烈运动后,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浆,经过血浆中缓冲物质的调节,血浆的pH仍能维持近中性,C正确:

D、当内环境稳态遭受破坏后,一定会引起细胞代谢紊乱,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稳态的概念、维持机制和意义,对于内环境稳态概念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7、C【解析】

分析题图:a为效应器,b为传出神经,c为神经中枢,d有神经节为传入神经,e为感受器。Ⅰ为轴突,Ⅱ为树突或胞体。【详解】A、该反射是三元反射弧,不是最简单的反射弧,A错误;B、根据神经节或神经中枢中的突触结构,可以判断兴奋的传递方向是从e→a,故a为效应器,B错误;C、在b处给予适宜电刺激,电表甲会发生两次相反方向的偏转,兴奋无法逆向传递到c和d,电表乙不偏转,C正确;D、反射过程中,从感受器开始兴奋,兴奋的传导和传递都是单向的,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兴奋的传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8、B【解析】

据图分析,噬菌体的DNA是双链的,有a链和b链组成;复制时,a链打开,一方面以b链为模板由a链的5′端向3′端绕着b链延伸,产生一个子代DNA;另一方面,以a链为模板,从a链的5′端向3′端延伸,进而形成另一个子代DNA。【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链可以作为其中一个子代DNA合成的引物,A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b分别是两个子代DNA合成的模板,B错误;据图分析可知,两条子链的延伸方向都是从5′到3′,C正确;DNA复制需要DNA聚合酶的催化,同时子链首位相连时需要DNA连接酶的催化,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DNA复制的原理,能够分析题图DNA复制的过程和原理,判断子链延伸的方向,明确图示DNA复制不仅需要DNA聚合酶的催化,还需要DNA连接酶的催化。二、非选择题9、固体牛肉膏、蛋白胨特殊营养物质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灼烧不能该培养基不含纤维素,且含有提供碳源的牛肉膏、蛋白胨,大多数细菌均能在该培养基上生长【解析】

培养基按物理状态划分,分为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是否添加琼脂);微生物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对异养微生物来说,含C、N的化合物既是碳源,也是氮源,即有些化合物作为营养要素成分时并不是起单一方面的作用。根据某种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其对某化学、物理因素的抗性而设计的培养基使混合菌样中的劣势菌变成优势菌,从而提高该菌的筛选率【详解】(1)由于培养基中含有琼脂,按物理状态划分,该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题述培养基配方中提供碳源的物质是牛肉膏、蛋白胨。在提供上述几种主要营养物质的基础上,培养基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2)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入侵。接种环使用前后要进行灼烧灭菌。(3)由于该培养基不含纤维素,且含有提供碳源的牛肉膏、蛋白胨,大多数细菌均能在该培养基上生长,因此该培养基不能用于土壤中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10、7等量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在一定范围内,随着NaCl溶液浓度的增加,该植物幼苗的净光合速率也随之升高;当NaCl溶液浓度超过一定浓度以后,该植物幼苗的净光合速率则随之降低光合色素含量降低胞间CO2浓度降低【解析】

分析图解可知,实验中均设置了对照组,因此与对照组实验结果比较可知,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净光合速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胞间CO2浓度呈不断上升的趋势。NaCl浓度在200~250mmol/L时净光合速率显著下降,而此浓度下胞间CO2浓度反而上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均有所下降。【详解】(1)①根据题图(1个对照组和6个实验组)和实验设计控制单一变量原则,应选取若干株生长状况(或生理状态)等方面相同的植物幼苗平均分成7组,依次编号。②每天傍晚分别将等量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喷洒在各组幼苗的叶片上,次日上午10:00测定净光合速率,记录数据并绘制柱形图。(2)分析图1的柱形图可知:在一定范围内,随着NaCl溶液浓度的增加,该植物幼苗的净光合速率也随之升高;当NaCl溶液浓度超过一定浓度以后,该植物幼苗的净光合速率则随之降低。(3)当NaCl浓度在200~250mmol/L时净光合速率显著下降,而图2中在200~250mmol/L时胞间CO2浓度上升,图3中NaCl浓度在200-250mmol/L时,光合色素含量降低,所以导致光合速率降低的因素是光合色素含量减低。夏季晴朗的中午,蒸腾作用过于旺盛,导致气孔关闭,胞间CO2浓度降低,CO2供应不足,光合作用强度降低。(4)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由于检测期间细胞的呼吸强度为2μmolCO2/(m2·s),保持相对稳定,所以总光合速率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图示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等方面的知识,考生要识记相关生理过程,并能从图中获取有效解题信息,难度适中。11、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三、四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秀丽白虾→虾虎鱼→苍鹭该生态系统食物网(营养结构)较复杂,一种生物减少或灭绝后,其他的同生态位的生物会迅速替代水生植物不是一个物种次生演替越强【解析】

图示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其中牧草属于生产者,其余动物均为消费者,还缺少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详解】(1)图示为食物链和食物网,生物成分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生态系统的成分除图示外还有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小白鹭在不同食物链中分别属于第三(如水生植物→鳑鲏→小白鹭)、第四营养级(如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鳑鲏→小白鹭)。(2)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途径分析,食物链越长,在传递过程中损失的能量越多,故苍鹭获得能量的途径中能量损失最多的是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秀丽白虾→虾虎鱼→苍鹭;在一个较为复杂的食物网中,一种生物减少或灭绝后,其他的同生态位的生物会迅速替代,故该生态系统中虾虎鱼数量急剧减少对苍鹭种群数量变化影响不大。(3)因水生植物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