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1、新闻两则◎基础训练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荻港()锐不可当()歼灭()击溃()绥靖()()阻遏()2、下列句子中错别字最多的一句是()A、国民党反动派政府依然负隅顽抗。
B、渡江战役打得非常急烈。
C、国民党拒决签定国内和平胁定。
D、杜聿明则刚从徐州飞到东北,一战残败,又逃到了葫芦岛。3、为下面的语句加上合适动词正确的一项是()然而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及()一切抵抗之敌,()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江阴要塞,()长江。A、消灭击败夺回占据控制B、歼灭击败占据控制切断C、歼灭击溃占领控制封锁D、消灭击溃控制占据控制4、填空。
(1)消息要、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事件,篇幅一般较。消息的内容必须,要如实地反映情况。“”是消息的基本特征。
(2)消息的内容一般包括六个要素:人物、、、事件发生的、经过、。(3)消息的结构一般包括五个部分:、、、和,其中、、是必不可少的三个部分。是消息内容的提要,除了正题之外,还可以在前面加或在后面加。部分都是简明地概括报道的事实或中心。部分要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
(4)消息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也可以插入简单的。5、分析下列句中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和作用。(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百万:不含:均是:(2)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封锁长江。较为:然:一切:6、简析下面对话的言外之意。20世纪50年代初,周总理接受美国记者的采访,随手将一支美国派克钢笔放在桌上。记者: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生产的钢笔呢?总理:提起这支笔啊,那可话长了。这不是一支普通的笔,而是一个朝鲜朋友在朝鲜战场上得到的战利品,是作为礼物送给我的。我觉得很有意义,就收下了贵国这支笔。(1)美国记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周总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内欣赏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后面问题。(新华社郑州1948年11月5日电)①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②南阳为古宛县,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后汉光武帝刘秀,曾于此地起兵,发动反对王莽王朝的战争,创立了后汉王朝。③民间所传二十八宿,即刘秀的二十八个主要干部,多是出生于南阳一带。④在过去一年中,蒋介石极重视南阳,曾于此设立所谓绥靖区,以王凌云为司令官,企图阻遏人民解放军向南发展的道路。⑤上月,白崇禧使用黄维兵团三个军的力量,经营整月,企图打通信阳、南阳间的运输道路,但始终未能达到目的。……
7、《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与《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相比,两标题都交代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还说明了,体现了。两题都体现的语言特点:。
8、电头交代了哪些内容?电头的价值是什么?
9、用“”画出文中导语部分,它的作用是什么?
10、文中属于插叙的内容是,其作用是什么?2、芦花荡◎基础训练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疟子()寒jìn()蹿了一蹿()zè()歪飒飒()阴惨()2、解释下列词语。寒噤:仄歪:张皇失措:转弯抹角:3、选词填空。
(1)天空的星星也像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掉浸)
(2)半夜以后,小船又回来,船舱里装满了柴米油盐。(飘划)
(3)弯弯下垂的月亮,在水一样的天上。(浮挂)(4)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过。(扫飘)4、下列句子没有用比喻的一项是()
A、一声一声像连珠箭,射穿老头子的心。
B、老头子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
C、小船在淀里,像一片苇叶。
D、她像央告那老头子。5、指出下列句子的描写方法。(1)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2)老头子直直地望着前面说:“我没脸见人。”()(3)老头子站起来,拾起篙,撑了一下。那小船转弯抹角钻入苇塘深处。()(4)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5)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飒飒的风响。()6、思考并简要回答。
(1)文章从外貌、语言、动作等方面细致刻画老头子,请各举一例并分析老头子的性格特征。(2)文章中有不少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请抄写一两处,并分析景物描写的特点。◎课内欣赏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①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②敌人监视着苇塘。他们提防有人给苇塘里的人送来柴米,也提防里面的队伍会跑了出去。我们的队伍还没有退却的意思。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半夜以后,小船又飘回来,船舱里装满了柴米油盐,有时还带来一两个从远方赶来的干部。
③撑船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老头子只穿一条蓝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篙。
④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⑤老头子每天每夜里在水淀出入,他的工作范围广得很: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而且不带一枝枪。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
⑥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⑦因为他,敌人的愿望就没有达到。
⑧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敌人发了愁。
7、第①段中“呆望”一词的具体内容有哪些?此段属于描写,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8、第②段“……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小船又飘回来……”体现船行的什么特点?那我们猜想的是怎样的撑船人?
9、文中对主人公“老头子”的外貌描写顺序是
,主要抓住哪个特点来刻画的?
10、“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怎样理解这句话,用自己的话概括,表现人物怎样的性格?
11、“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中加点词能否去掉;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3、蜡烛◎基础训练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偷袭(xí)手臂(bèi)珍藏(cáng)B、附近(fǔ)埋葬(zàng)掩护(yǎn)C、间歇(jiàn)地窖(jiào)匍匐(pú)D、瓦砾(lì)腋窝(yè)僵硬(yèng)2、解释词语。
永垂不朽:
名副其实:
精疲力竭:3、文学知识填空。
《蜡烛》一文的作者是(国籍)的。文中的主要人物是,“蜡烛”的象征意义。4、下列句子的空缺处应依次填入的一组词语是()在已经被破坏的铁栏杆附近,着一个小小的坟堆。一支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着柔和的火焰。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给蜡泪了,但是它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A、耸立闪耀淹没闪烁B、耸立闪烁埋没闪耀C、矗立闪耀埋没闪烁D、矗立闪烁淹没闪耀5、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只有一棵树还没倒下,好像有双魔手把它的上半身削去了,单留着一人高的下半截。B、这个红军战士侧着身子躺着,一只手臂张开,另一只手臂枕在脑袋下面,好像想躺得舒服一点儿。C、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给蜡泪淹没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闪烁。D、夺取全国的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第一步。6、“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说说这两句话的深层含义。◎课内欣赏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①拂晓前,契柯拉耶夫所属的那一连红军,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下,直奔()方场,占领了那座桥。②隔了一两个小时,天色已经大亮。红军的坦克紧跟着步兵过桥去了。战斗在河的对岸进行着,再没有炮弹落在方场上。③这时候,连长派了几个士兵去找契柯拉耶夫的尸身,打算把他和今天早上战死的战士一同埋葬。④那几个士兵到处找契柯拉耶夫的尸身——可是找不着。突然,有一个士兵吃惊地大声叫了起来。⑤“看呀!”那红军说⑥大家都朝他指点的方向看。⑦在已经被破坏的铁栏杆附近,耸立着一个小小的坟堆。一支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闪耀着柔和的火焰。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给蜡泪淹没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闪烁。⑧站在坟旁的红军士兵们立刻脱下了帽子。他们围着坟堆,静默地站着,看着这渐渐暗淡下去的烛光。⑨这时候,一个披着黑色大围巾的高身材的老妇人走近来了。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在坟旁跪下,从黑色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烛来。这一支和坟上的快点完的那一支一模()一样,显然是一对。老妇人蹲下身去拾起那蜡烛头,把那新的一支点着,插在那老地方。她站起来的时候,行动很困难,离她最近的红军士兵小心地把她扶了起来。⑩即使在这个当儿,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jūgōng();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走了。没有再回过头来,看一下那蜡烛和那些士兵。(11)红军士兵们目送着她走远了。他们小声地谈论着,似乎怕jīngrǎo()那肃穆的空气,他们穿过方场,走过桥,赶上他们的连队,投入战斗。(12)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13)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7、在原文括号内为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8、选文中两次出现“这时候”,请说出具体指什么时候。9、文中多次提到老妇人的黑色围巾,这有什么特殊意味?10、第⑦段对蜡烛的描写有什么作用?11、请找出第⑨段描写老妇人的动作的词语,并说说这些动词有什么作用。12、画线的语句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13、为什么在第(12)段不点出人物的姓名,而只说“南斯拉夫的母亲”和“苏联青年”?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基础训练1、注音或根据拼音填字。
珐琅()箱箧()瞥()见
朱lù()晨xī()惊hài()2、解释下列词语。
独一无二:
眼花缭乱:
不可名状:
荡然无存:
富丽堂皇:
丰功伟绩:3、下列词语中与“不可名状”中的“名”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至理名言B、名副其实C、莫名其妙D、名正言顺4、填空。(1)这封书信饱含着深厚的精神,愤怒地谴责了,表达了对,震撼读者心灵。(2)雨果,(国籍)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和《九三年》等。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A、丰功伟绩!收获巨大!B、在世界的某一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C、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D、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6、理解下列语句的含义。(1)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2)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3)现在,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课内欣赏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我们看到,这整个事件还与额尔金的名字有关,这名字又使人不能不忆起巴特农神庙。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的博物馆。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不过,我要抗议,感谢您给了我这样一个抗议的机会。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法兰西帝国吞下了这次胜利的一半赃物,今天,帝国居然还天真地以为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把圆明园富丽堂皇的破烂拿来展出。我希望(),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
现在,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
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7、填写文中空缺的三处词语。
8、“这个奇迹”指,“两个强盗”指、。“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用了修辞手法。“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指。
9、画出讽刺侵略者的语句,谈谈其中蕴含的感情。
10、从全文来看,结尾句和照应,用了修辞手法。
11、概括本文段的中心意思。5、亲爱的爸爸妈妈◎基础训练1、给下列形近字注音组词。谬()________憧()________缭()________戮()________幢()________潦()________泻()________悼()________粹()________泄()________绰()________猝()________2、画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荒缪()键忘()头发班白()响彻云宵()3、填空。(1)本文作者是美国华裔女作家________。萨特是________国哲学家、作家、评论家,著有哲学著作《存在与虚无》等。(2)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发生于________年______月,我遇难同胞达________人。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山路上的人,在伞下低着头,朝圣一般向山上走。(2)我恍惚了一下,紧紧握住他们的手。(3)安格尔在餐桌上写诗。只见他写下第一行:“黑色在这儿也太明亮了……”5、在括号内填写引用的作用。引号的作用有:A、引用B、特殊含义C、强调作用。(1)世世代代“人”的声音,在诗和音乐的韵律中,响彻云霄,响遍山谷。()(2)我们一共六十几位作家,从世界许多地区应邀在南斯拉夫讨论“放逐与文学”。()(3)“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也建在当年日军集体屠杀中国人的地点。()6、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方法。
(1)没有仇恨,没有愤怒,只有悲哀,只有记忆,只有警告。()
(2)多少人记得呢?世界上多少人知道呢?人,是健忘的。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能忘记。()
(3)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4)纳粹将其所有的愤怒残酷地发泄在这个温和的小城里。()7、联系上下文语境,写出下列句子的含义。
(1)凄风。苦雨。天昏。地暗。
(2)那就是我带走的沉重记忆。但这是个美丽的记忆。◎课内欣赏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所有的作家都看到和感染到克拉库耶伐次山谷中重现的半个世纪前的一段历史。历史是()的。现实呢?
中国大陆有三位作家在座。杨旭站起来说话了:“我从南京来。1937年,日本军队攻进南京时,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仓储货架合同范本
- 劳动合同范本医疗
- 会计临聘用合同范本
- 展厅工程合同范本
- 出货协议合同范本
- 义卖赞助合同范本
- 北京和杭州租房合同范本
- 劳务用工劳务合同范本
- 出售高端养老房合同范例
- 书画拍卖合同范本
- AQ 1064-2008 煤矿用防爆柴油机无轨胶轮车安全使用规范(正式版)
- 电子商务数据分析基础(第二版) 课件 模块1、2 电子商务数据分析概述、基础数据采集
- YB-T+4190-2018工程用机编钢丝网及组合体
- 高大模板安全施工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 比亚迪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 【高考真题】2024年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语文真题试卷(含答案)
- 委托办理报废汽车协议书
- 旅游服务质量评价体系
- 义乌市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00条(2022版本)
- 苏教版(SJ)《四年级下册数学》补充习题
- 体育足球篮球排球体操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