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生导论结课论文范文5000字第1篇新生导论结课论文范文5000字第1篇在2013年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积极稳妥扎实推进城镇化,到2020年,要解决约1亿进城常住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1]可见,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发展问题,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继续教育不仅可以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技能,还可以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综合实力和城市适应能力,推动实现“市民化”。总理在2015年3月5日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标志着中国正式步入互联网加时代,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在互联网时代面临新的机遇,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探究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继续教育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现实意义
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是指对初进城市或者对适应城市有困难的新生代农民工进行的再次教育,包括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文化教育和规划指导,以实现帮助农民工提高生存技能,转变生活观念、思想观念、增强法律意识尽快适应和融入城市生活的目标。[2]继续教育的理念是强调终身学习,这无论是对于务工前还是务工后的新生代农民工来说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从主体需求角度出发,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通过继续教育可以更好地满足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社会的五种需求:
(一)满足生理需求,更好地在城市生存和发展
当前,绝大多数的新生代农民工务工年龄呈缓慢递减的变化,从80后平均年龄18岁到90后平均年龄16岁可以看出,绝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只接受到初中教育,学历普遍偏低,没有接受过专业技能教育的他们并不符合城市用人单位的要求,而他们又想要进入城市自力更生,保证基本的谋生能力是前提。在“中国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状况及代际对比”研究报告中青年农民工最迫切需要了解的知识中专业技能知识﹙﹚、法律知识﹙﹚和文化知识﹙﹚位列前三。[3]其中新生代农民工对专业技能知识的需求比例远远高出其他,可见新生代农民工想要融入城市社会,首先最直接的目标就是要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能在城市中找到满意的工作,满足自身最基本的生理需求。而继续教育中最主要的部分就是专业技能培训,包括岗前培训、职业资格证书获取、实际应用技能培训等,这些都能帮助新生代农民工解决生产生存中遇到的各种技能资质需求,根据调查,就建筑行业,福建省基层新生代农民工中参与过技能培训的人薪资水平高于没有参与过技能培训的人的。如果是获得更高级的职业资格证书,那薪酬水平差距将更大。新生代农民工可以通过继续教育来增强自己的就业技能,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薪酬待遇,更好地在城市生存和发展。
(二)满足安全需求,获得城市生活的安全保障
马斯洛理论中,安全需求包括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财产所有性、工作职位保障、家庭安全方面等需要。如今,新生代农民工已然成为城市建设的又一主力军,他们在城市定居的意愿也越来越强烈,在城市打拼,如何保护自己的工作职位、保证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受侵犯是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又一挑战。根据“中国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状况及代际对比”研究报告,新生代农民工对法律知识的需求仅次于专业技能知识,说明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意识到进行相关法律知识继续教育的重要性,继续教育是满足他们的安全需求的。根据实地调查分析,针对“遇到纠纷选择哪种方式解决”中,选择“使用法律武器”的调查比例是,而新生代农民工对于《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的了解只停留在“有听说过”的阶段占,针对“您觉得自己缺乏必要的法律常识吗?”选择“是”的占调查人数的,可见新生代农民工维权意识正逐步提高,对法律知识的需求也迈入新的台阶,但因相关知识欠缺所造成的维权能力不足,维权韧力不足则需要继续教育来进行补充。为满足新生代农民工获得城市生活安全保障的需要,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继续教育,普及法律常识、增强法律意识,是必要的措施。
(三)满足社交需求,更好融入城市社交生活
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较,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生活的追求更高,不仅追求充盈的物质生活,还追求更多的精神生活,新生代农民工渴望获得身份认同,获得身份认同的关键在于解决群体隔阂,除了制度因素外,形成这种隔阂的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文化差异。新生代渴望拥有更广阔的社交范围,扩大自己的社交圈,满足社交需求,这就需要通过继续教育来让新生代农民工学习了解城市文化、适应城市文化,缩小文化差异。在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继续教育的过程中,首先在与老师同学的互动交流中新生代农民工就可以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其次继续教育可以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涵养、审美水平、社交技能、兴趣爱好等,农民工通过参与各项文化活动,缓解工作压力,形成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参与到社会交往中,这些都有利于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中缩小和城市居民的文化差异、更好地体验城市生活,更好融入城市社交生活。
(四)满足尊重需求,获得城市社会的认可尊重
在特定的领域中,人们以某一种身份生存,可不管是哪种场域以哪种身份生存,每个人都希望在这个领域中有稳定的社会地位,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场域中以“农民工”的身份生存,同样对获得稳定的社会地位,获得尊重有着强烈的需求,这种尊重包括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一方面新生代农民工希望自己有实力有信心能胜任城市的工作、拥有良好的城市适应能力;另一方面,是希望自由有社会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较高的评价。新生代农民工通过继续教育,能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更好地服务于所在企业,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扩大了其自身的发展空间,向更高的管理层进军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同时可以通过成人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优秀的人格,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为新生代农民工获得更高的社会评价奠定基础。
(五)满足自我实现需求,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动机更多的是为了谋求发展,他们想要定居于城市的愿望相比于第一代农民工更加强烈,更不愿意回到农村。他们有更强烈的拼搏意识和进取心,使得他们不仅仅满足挣钱来改善家庭生活条件,而是在城市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有的新生代农民工甚至有着明确的职业规划,据相关调查显示在职业选择问题上,新生代农民将注意力转移到工作的环境和职业类型,有超过76%的新生代农民工梦想是当老板,在城市拥有自己的事业。通过继续教育,新生代农民工完全可以自己掌握自身的职业规划,特别是18—25岁之间的青年农民工,可以通过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技能进行学习培训,以长远的眼光制定科学的职业规划,为进入自己理想的行业做好准备。入职后的新生代农民工亦可以通过继续教育,实现从普通工人到更高社会层次的人生道路转变,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
三、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成本较高
农民工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实际上是一种风险与收益的博弈过程,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继续教育培训的机会时,首先考虑的是参加培训的成本,只有当培训的成本足够小,且培训所带来的效益远远大于不参加培训时,农民工才会倾向于接受继续教育培训。[4]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特别是青年农民工已意识到参加继续培训的效益,对接受继续教育的意愿更加强烈,但全国仍然有六成外出的农民工没有参加过任何培训,究其原因,主要缘于当下继续教育成本过高。
1.经济成本较高
由于财政投入的限制,各个地区为新生代农民工所供给的公办性教育培训资源有限,就福建省成人继续教育资源来看,虽然很多大学有成人教育的机会,但入学门槛较高,许多农民工仍达不到入学要求,且学费较高。而针对农民工所开设的一些技术培训学校,由于大部分以营利性为目的,学费更高,对于一些青年新生代农民来说是一笔不菲的开支,除了企业内部的岗前技能培训,大部分企业是不太愿意为较低学历的新生代农民工提供额外的培训机会,即使有部分企业支持新生代农民工参加培训,但在培训期间给予的工资和补贴也不能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需求,因此新生代农民工因负担不起培训费而拒绝参与教育培训的情况也是情有可原。虽然最近几年来国家也加大了对农民工进行继续教育的力度,鼓励企业化教育机构的发展,鼓励社区免费教育培训试点的开设,争取为给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更多可以接受继续教育的途径,但根据实地调查,这些教育机构设点不足,供需结构并不合理。[5]
2.时间成本较高
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因缺乏技能只能选择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的工作,一些工厂以计件的方式计算薪资,新生代农民工为了获得更多的报酬,自愿选择延长劳动时间。就福州某纺织厂的调查,该厂员工中每天劳动时间在八小时以内的仅占,且企业并没有为这些工人提供双休待遇,新生代农民工不愿意牺牲工作时间参与教育培训,加上大部分工厂远离城市,而多数继续教育培训机构设于城市主城区,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时间成本较高,参与继续教育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不能保证。这些都将导致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机会的损失,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的生存和发展。
(二)过于重视技能培训,忽视综合素质的提升
当前,新生代农民工传统式继续教育的效果不尽如人意。首先一个主要的原因是继续教育忽视了基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生涯规划的长期眼光,过于重视新生代农民工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这种传统式的培训,其效果只能是短期速成的生存生产技能,更多的是迎合企业、工厂的需求而忽略了对新生代农民工对教育培训内在要求。新生代农民工的最终目标是融入城市社会,提升社会地位,实现自己的规划和理想,新生代农民工目标的实现有赖于教育培训的持续性和终身性,转变新生代农民工的学习态度和思维意识很关键。[6]当代继续教育内容过于单一,忽略了如何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综合素质的目标,制约其的全面发展。除了满足工作需要之外,继续教育的目标还包括进行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铸造人格、提高审美情趣、常识普及等,然而,当前的继续教育在对新生代农民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法律常识、休闲娱乐方面的教育不多,这种提升人文素养方面的教学内容较为缺失,只单纯重视技能的提升而忽视了新生代农民工想要成为“城市人”的需求,继续教育也不能算成功。
四、“互联网+继续教育”特点和优势
“互联网+”这个概念第一次出现在今年两会上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预示着中国将进入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近年来,互联网像魔杖一般,不管“加”上什么,都产生一股前所未有的神奇力量。“互联网+教育”也是如此,在新网络环境下,继续教育将迎来巨大的变革,为新生代农民工送来福音。
(一)突破时空局限,实现新生代农民工个性化教育
网络在线教育是互联网与教育结合的产物,随着互联网产业的发展,互网络在线教育的规模也随之壮大起来。传统的培训教育其特点是将学习者从各个地方汇集在课堂,由教师对他们进行培训教育,使教育资源和教育功能集中在特定区域特定人群中;而网络在线教育特点是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将信息传输到四面八方的受教育者手中,将教育资源和教育功能向外扩散。如今,以微课、慕课、在线课堂为代表的新型教育载体,突破了传统教育培训的局限,将培训课堂数字化且继续推进专业培训中情景式、仿真式、探究式、生产式等教学方法的实现。[7]这对于繁忙的新生代农民工来说,最大的好处就是突破了继续教育的时空限制,只要具备了上网条件,新生代农民工可以合理安排时间进行学习。其次,网络在线化继续教育可以实现个性化教育,每个农民工的学习能力是不一样的,网络继续教育另一特点是可以根据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课程,匹配个性化的学习进度,弥补集体授课统一进度的缺陷,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提升了新生代农民工的网络技能。
(二)开放性互联网平台,新生代农民工享有更多选择
互联网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开放性,在开放的互联网领域中充斥着丰富的优质教学资源。互联网上的教学资源其特点是公共物品属性,是开放的,对受教育者的年龄、职业、身份等方面没有太多的限制,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信息资源库以共享的形式存在,用户平等地享有这些学习资料,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门槛被降低,因此互联网教育可以扩大受众范围,增加受众数量。[8]在开放性的互联网领域中屏幕取代了黑板,一些非学历需求且经济能力有限的新生代农民工可通过网络下载学习资源进行自学,这也是接受继续教育的一种方式。而对于那些有学历和技能需求的新生代农民工来说,互联网的发展促进了网络教育产业的兴起,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了更多的学历提升的机会,开放性的网络教育平台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需求筛选教育机构,且可以对各个机构开设的课程、老师、学费等信息进行了解比较,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网络在线教育改变了传统培训学校现场报名的方式,通过在线报名方式、在线注册、在线缴费的方式简化了继续教育的入学程序。
(三)创新教育方法和内容,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综合素质
在互联网的影响下,继续教育模式的不断变化、继续教育内容的持续更新是“互联网+教育”的又一大特点。在线教育发展多年,早期的在线教育,主要是教师通过录制视频利用互联网传递给受教育者,而这只能实施知识的传输,却无法实现实践性的培训,老师如果无法参与到学生的实践过程,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也将大打折扣,而随着腾讯QQ、微信等软件的普及,继续教育课堂可以利用这些网络平台进行培训和服务,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且容易形成社区感,老师和同学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交流,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其次,互联网可以更好地促进继续教育学习方式的创新化,与互联网相结合的实用化、多元化的继续教育产品将成为新的热点,网络继续教育行业根据用户实际需求创新的网络教育产品如各种学习软件,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更加便捷的学习方法,新生代农民工按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下载相关的应用软件来进行学习。官方的网络继续教育平台亦可以通过微博、朋友圈向新生代农民工推送学习链接,分享学习资源,帮助新生代农民工了解城市文化以及必要的生活常识、法律常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种持续性、开放性的教育将更好地激发新生代农民工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农民工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五、“互联网+”时代下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相关建议
(一)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网络学习技能
“互联网+”时代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城市发展的人力资源,其能力的提升也关系到城市的健康持续发展。[9]信息时代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变革,新生代农民工要想在城市立足,就要努力适应这种变化,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坚持终生教育的理念,积极接受继续教育。首先,新生代农民工要抓住机遇,智能手机的用户数量在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中呈递增趋势,新生代农民工与网络的距离越来越小。新生代农民工应学会合理利用互联网,不再只是局限于使用智能手机进行上网、聊天、游戏、网购等活动,应提高自身的互联网使用技能,不断地提高利用互联网接受继续教育的能力。这就要求政府要协调多元主体共同帮助新生代农民工提升网络使用技能,例如在新生代农民工集聚的社区,政府可以鼓励社区居委会或大学生志愿者等免费为农民工提供互联网使用技巧的服务,帮助新生代农民工习得互联网学习技能,农民工群体之间也可以相互帮助共同提高学习技能。新生代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提升网络运用水平,利用互联网进行继续教育培训,才能保证在日趋激烈的城市竞争中不被淘汰。
(二)激活互联网教育产业
互联网教育是对传统式教育的优化补充,值得提倡和推广。互联网教育产业应以市场为导向,关注新生代农民工,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需求提供合适的继续教育产品,及时更新开发互联网继续教育产品,做好宣传工作。同时互联网继续教育市场所提供的培训方法可以灵活化、多样化,以丰富教学内容、低价的培训费用来吸引更多的新生代农民工使用网络继续教育产品,并加强网络在线培训的课程管理、效果评价的分析,不断提高使用者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让互联网教育更好地为新生代农民工所用。[10]互联网公司应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深入基层贴近新生代农民工的生产生活,了解新生代农民工所在行业和其自身对继续教育培训的需求,才能在此基础上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更科学的培训服务,开发出适合新生代农民工使用的继续教育产品。同时互联网继续教育要有内容,如果只是纯粹利用互联网做教育,而无法保证继续教育的内容的深刻性和实用性,那互联网对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作用也无法正常发挥。所以,必须倡导“深刻教育”、“实用培训”。这就要求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政府不但要加大对互联网继续教育的支持,为更多的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接受教育培训的机会,更要承担起监督的职责,对网络教育市场进行规范化管理。
(三)优势互补,净化网络环境
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为继续教育带来了教学载体和教学方法的巨大变革,但无论网络教育如何发展,依目前的形势来说,网络继续教育还不能够完全取代课堂式的教育。互联网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补充,但由于新生代农民工的学习自律性、自觉性还不高而互联网的在线方式无法做到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直接对其学习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新生代农民工的学习效率无法得到充分保证。因此,互联网教育还应根据新生代农民工的学习特点进行科学的课程制定、培训进度安排等保证其学习效果。互联网教学还可以与企业进行联合培育,既能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实践的机会,也可以为企业提供优秀的人才。同时,在运用互联网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继续教育的时候也要注意互联网虚拟环境中的一些消极影响,如果说信息是互联网带给新生代农民工的最大礼物,那么虚假信息就是最差的礼物,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新生代农民工求知心切的心理,在网络上提供虚假信息,一些培训机构和不法分子甚至冒用一些名牌高校的幌子,通过网络宣传网络教育的虚假信息,如“一年取证”、“正规品牌大学文凭”、“包过”等,给新生代农民工带来经济损失,严重毁坏了新生代农民工对继续教育的热情,对网络教育产业的信心。针对上述现象,除了新生代农民工自身要提高对信息的辨识能力,政府也要通过一系列措施净化网络环境,设立官方的网络继续教育平台,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
新生导论结课论文范文5000字第2篇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策略分析学术论坛有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参加学术论坛,研究生可以博采众长,从中获取和充实专业知识,掌握学科前沿的最新动态,了解同行的研究思路、方法和技术。涉猎其它学科领域的知识,能拓宽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掌握多种技能,从而为学术创新奠定必要基础。从心理学的动机理论看,当研究生看到自己的创新思想引起参会者更多的关注与重视时,就有动机学习和创新,会使自己充满成就感,也有利于激发创新意识,增强科研创新动力,通过浓厚学术氛围的熏陶,还有积极进取勤奋学习、刻苦科研使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同时还能激发研究生学术热情,启发科学思维,在其读书报告基础上进行学术观点展示,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并逐渐凝练其研究领域成果。
(一)以“发现教法”为基础
开创学术论坛新模式发现法(也叫探索法)是美国认知主义心理学家杰罗姆•S•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书中提出的。探索法在当前的研究生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学术论坛活动就是充分运用发现法这种教学法,要求研究生在导师的认真指导下,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学习,搜集文献资料,形成学术观点。“发现”某一具体学科领域事物变化的因果关系及其内在联系,形成概念,获得原理。我校通过开展研究生学术论坛活动,引导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学术交流,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和能力。发现法是开展研究生学术论坛的理论基础。为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推进学风建设与研究生教育,我校教育学研究生加强学术坛活动建设。
1.高度重视
保障“有效开展”学术论坛“有效教学理论”要求研究利用和遵循规律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方法策略,为了保障学术论坛活动的有效开展,切实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教育科学学院成立了“学术论坛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在征求同学意见的前提下,合理安排每位同学的报告时间,做到了定时定人开展学术论坛活动。与此同时,每次论坛活动均要求报告同学邀请其导师在内的1-3名老师莅临指导,并针对同学拟定的报告题目、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
2.形式多样
营造“乐学善思”的学术氛围学术氛围是师生群体在共同的研究实践中形成的,从心理学方面看,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可以感染学生、激励学生的探索行为,可以从“刺激-反映”理论得到解释,乐学善思的学术氛围有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我院学术论坛的形式是初级论坛中级论坛和高级论坛相结合。初级论坛在导师和学科教研小组的研讨指导后发展为中级论坛,以高级论坛带动初级论坛。论坛结束后研究生根据导师的指导意见和专家的建议对自己的课题进行总结反思,整理成学术论文投稿发表。
3.勤抓落实
注重实践与创新“学用一体”以“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理念为指导,我院积极相应国家政策与实践基地合作,立足本地资源优势,与黄石市教科院合作成立了湖北师范学院教育学研究生工作站,长期开展合作教研活动。为使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都得到培养锻炼。从学期初开始酝酿并制定了学术论坛实施方案,以方案和制度为指导,认真落实,对所有同学的报告严格要求。所有报告同学均提前将报告主题上交,同时要求报告所用课件提前一周提交校内导师和工作站实践导师修改、审核。每次报告均要求报告学生导师参加,同学必须提出意见和建议,以期帮助报告同学修改,同时锻炼学生思辨能力,拓展研究视野。一学期以来,通过一系列有力、可行的措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均得到较大的提升,所有学生对科学研究的步骤、方法、技巧均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使研究生科研创新与社会教学实践得到有效衔接。
4.营造平台
力争学术水平与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为提高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我院建立校内学术研讨制度。定期举行研究生学术论坛,能给研究生提供舞台和机会发表自己的学术观点,让更多的专家和教师参与指导。学术论坛吹动学术交流之风,学术论坛创造了一种自由、富有时代气息的学术空间。做学术报告既帮助研究生凝练研究内容,也为研究生展示自我提供了平台。研究生能在学术论坛这一舞台上激情高昂,尽情的展示自我,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学术论坛也增进了教育学一级学科涉及的二级学科的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了解和沟通,而且启发了大家对社会、对人生、对学术的思考,对研究生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有很大的帮助。
(二)以“科研兴趣”为导向
自主创建“勤学善研”好氛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科研兴趣是研究生从事学术研究、进行科研工作的动力。研究生教育中的学术活动有效开展需要广大研究生积极参与,一方面参与学术论坛的同学是本次成果展示的听众,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学习科研方法;另一方面,参与者也是拟评委,能为报告人指出缺陷,让报告人及时发现并改进不足之处,同时参与人也提高了学术观点的凝练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双方都达到良性互动。在学术论坛组织过程中,我院坚持“以人为本”的生本教育理念,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帮助同学提高学术思维,了解学术前沿和动态,以学生需求为依据,以学生发展为要求,以“学术论坛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同学,构建了形式多样的论坛形式。论坛的基本形式之一是由单一同学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选取研究课题,在有一定研究成果或思路之后,以自己讲解的形式引导所有同学进行讨论和交流。形式二是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以教育学基础课程为主线,确定一些研究课题,通过小组形式进行调研和分析,最终各组分别汇报研究成果和得出的结论。在此基础上互相提问、质疑和答疑,这一方式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学术思维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形式之三是由外出参加学术活动或学术年会的同学讲解最新的研究动态和前沿,分享参加会议的感受和注意事项。通过这一论坛形式,促进了学生对学术前沿的把握和了解,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和眼界。此外,本学期还通过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讲座的形式增强研究生的科研兴趣。邀请外校专家开展高级论坛15次,研究生工作站实践导师开展学术讲座29人次,邀请本校教学名师讲座开展中级论坛10人次。第一,成功邀请多位全国知名专家讲学。成功邀请到外校讲座的知名专家,如台湾辅仁大学林梅琴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博导李太平教授、“磁湖学者”郭冬生教授、中央教科所博士后于泽元教授等全国知名专家来为研究生做专题讲座。第二,定期邀请全校优秀教师做科研辅导。我院优秀教师长期为研究生做好科研做辅导,如教育科研经验丰富的邓李梅教授开展“打造高效课堂的实践与思考”专题报告,每年必出多篇省级优秀学位论文的优秀指导老师向光富做“实证论文写作”研究方法指导。第三,长期邀请研究生工作站优秀实践导师作报告。如成功邀请到黄石市第十四中学教学副校长冯世飙做“德雅载物,春风化雨”报告、副校长涂国民做“怀揣教育梦想,争做四有教师”报告,黄石市广场路小学优秀语文教师满红莲做“小学语文实践活动设计”报告,优秀教师汪细强做“发挥专业能力,让学有所用———课程研究开发为例”报告,黄石三中的高级教师肖燕鹏做“中学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法”报告等。这些活动的开展,培养了研究生科研兴趣的同时,还创建了勤学善研的好氛围。
(三)以“学习积累”为主体
贯彻坚持“求真务实”全过程“罗马建成,非一日之功”。积极倡导研究生平时多读书、多学习专业理论,多积累知识。秉承求真务实的精神,认真学习做好学问,在积累中提高创新能力。功在平时贵积累,精心准备多展示。在学术论坛时间中,我院研究生在选定方向和研究课题后,广泛收集文献资料,在导师指导下逐渐形成自己学术观点。掌握科学有效的研究方法,精心准备,多积累多参与学术论坛演讲比赛,力争出色地展示出自己的研究情况。如本学期13级教育学研究生开展的学术论坛有教师教育方向的田子荷同学做“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教师教育一体化建设”研究报告,学前教育方向的汤雅黎同学做“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有效教学的问题及策略研究”报告,田一君同学做“提高高中生英语作文水平的有效教学”研究报告,邵智博同学做“中学数学新课导入的有效方法与反思”研究报告,李维华同学做“语言支架在英语教学中的案例研究”报告,刘海阁同学做“全纳教育视域下”培优辅差“教学的困境及出路”研究报告,夏炽同学做“新课改背景下思想政治课程有效教学研究”报告。学术论坛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学术论坛有利于创造浓厚的学术氛围。通过开展研究生论坛活动,可以激发研究生自主学习研究能力。在发现中学习探索中进步,培养创造性思维,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对研究生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开拓知识视野,增强学术意识。学术意识是研究生成长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尤其是研一学生,即使是观摩研究生学术论坛也能扩大自己的视野,增强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学术意识的敏锐度。其次,跟踪研究前沿,提升创新能力。科研能力是研究生综合能力的核心指标。在参加学术论坛活动中,查阅和搜集大量的专业文献资料,可以丰富专业知识,也可以学习撰写学术论文的规范和要求。同时进行学术交流,有助于突破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迸发创新思想。这些都能为科研写作打好基础。再次,博采众家之长,强化综合素质。综合能力是研究生质量的重要内容。通过学术论坛,可以锻炼研究生创造性思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他们勤奋刻苦、积极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勇气。另外,通过交流还可以锻炼他们的社会交际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从而使他们的综合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四)以“内涵建设”为核心
积极争取“优质高效”保质量《教育规划纲要》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离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我校教育学研究生定期开展学术论坛活动,贯彻落实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的“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研究生教育是我校当前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内容。我校坚持走已提升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之路,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已纳入我校建设发展的重要日程。“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通过系列学术论坛活动的开展,本年度教育学研究生产出了丰硕的科研成果,科研数量和质量都有很大进步。以13级参加学术论坛的41名教育学研究生目前科研成果为例,2014年度已发表的省级学术论文45篇,每人次年均发表量达1.09篇,比往年有很大提高。全体教育学研究生都非常积极地参加学术讲座。我们邀请到教育学海内外资深教授博导为教育学研究生做高级论坛讲座,加强了研究生的科研兴趣和研究热情,对研究生开展初级论坛起到了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很多学生领略到专家学者的风范,意识到要以做学问为快乐,更加发奋潜心钻研。如13级王泓荔同学发表EI论文Applied-InformationTech-nologyinDesignofDiabeticRehabilitationMan-agementSystemBasedontheTechnologyofMobileInternet,夏炽同学发表“新课改背景下思想政治课程有效教学研究”,刘路同学在《教学管理》发表“从三效维度谈有效教学评价”,汤雅黎同学发表“信息时代家园合作的偏差及其匡正策略”,孙逊同学在《教育科学论坛》发表“农村幼儿教师成就动机与继续进修意愿的关系研究”,龚书静同学在《教育与教学研究》发表“绘画在幼儿语言教育中的应用分析”,张欣宇同学发表“PSD: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探索”,马媛同学在《教育与教学研究》发表“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的误区与有效性策略”等学术论文。人才培养是具有周期性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对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进行一系列的深入改革,着眼于长远,使教育完全为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而服务。通过学术论坛这个学术交流平台,营造出良好的学术氛围,增进师生学术上的互动交流。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提供基础保障。
二、结语
新生导论结课论文范文5000字第3篇(一)新媒体削减了教育传播中的时空束缚
(二)新媒体具有强劲的吸引力特征
(三)新媒体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和广泛的渗透力
在新媒体时代,媒体平台与人的生活越来越接近。不同的受众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不同的主题进行讨论,不同的消息人可以用自己的语言习惯进行信息的传播,这样能够迸发出更加强劲的号召力。新媒体传播过程就是影响人们思想道德、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的过程。新媒体还具有广泛的渗透力,大学生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成为新媒体的接收者,按照自己的爱好和兴趣获取和选择信息。只要能够连接网络,他们可以在任何角落搜索信息,关注热点,交流学习成果和心得体会。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一)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
新媒体时代到来,信息传播的时空界限消解,拉近了主体之间的线上距离,但同时也降低了人的交往能力。大学生开始迷恋网络,引发心理信任危机。新媒体不仅提供了娱乐休闲、控诉发泄的空间,同时也提供了引发各种病态性格的土壤,增加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和规范难度,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环境空前复杂。
(二)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性特征更加明显
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更加灵活,教育者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才能够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海量的信息给予了学生选择信息的机会,尊重和发挥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可使教育更有针对性。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授者和接受者应该是平等地位,这样可以降低受教育者的戒备心理和排斥心理,更容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三)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来源多元化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主要是来自于理论方针政策,内容政治性较强,缺乏时代感和吸引力。新媒体的影响力度呈现了立体化特征,受教育者只有拥有一台电脑、一部手机就可以获取大量的时政信息,随时随地进行信息交流与沟通。新媒体克服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弊端,它用图像、文字、视频等多种形式,来影响大学生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学生获得的信息也从平面走向了立体化,从静态走向了动态,教育效果更加明显。
三、对内蒙古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内蒙古少数民族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有着自己的语言、文字、宗教等,他们的民族情感深厚,政治生活阅历较少,所以加强内蒙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维护内蒙古地区的社会稳定,有利于国家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学生的全面发展。新媒体环境下,在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来说,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导地位受到挑战
新生导论结课论文范文5000字第4篇论文关键词:大学新生;养成教育;途径探析
一、“养成教育”一词是从军事教育那里借用的,指的是对军人的纪律观念和良好作风的培养。具体地讲养成教育是一种使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教育,是使青少年具备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素质和基础技能的教育,它通过教育者长期培养、反复训练,受教育者自我约束、自我控制形成的一种不需要任何外力监督和内部动机就能自然表现出来的健康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生存能力,这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素质和基础条件。它包括德性养成、行为养成、习惯养成、心理养成、人格养成等众多内容。它的终极目标是培养人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这也是素质教育的三大核心任务。它具有规范性、实践性、长期性形成的超前性和效益的滞后性等特点,具有导向功能、制约功能、认知教育功能、“深加工”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包装”功能等七大功能。它的本质是强化与内化统一于青年学生个体发展全过程的和谐教育,是他人教育指导下的自我教育。目前学界对养成教育的定位大多为中小学生,只有部分涉及对大学生养成教育的探讨。随着时代的变化,大学的教育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养成教育对于大学生尤其是大学新生来说逐渐成为了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对大学生尤其是大学新生开展养成教育就是要从当代大学生的心理、思想、需求等各方面的特点出发,研究培养他们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大学生尤其是大学新生实施养成教育,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规范和良好的生活、学习的作风,另一方面养成教育还包括保持身心健康、积极参加创新实践等内容。之所以这么说是由目前高校大一新生存在的诸多问题决定的。
二、长期的应试教育使我们只注重了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养成教育。这种偏颇的后果在上大学以前巨大的升学压力下未能显现出来。但当升人大学后,升学压力一旦消失,面对重压失去之后的新生活,大学新生们一时很难适应,进而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1.目标缺失
大学新生在中学阶段有着明确的奋斗目标,那就是考上理想中的大学。一旦被高校录取,为之奋斗多年的目标终于实现,有相当一部分新生进入大学后便觉得万事大吉,没有及时树立新的奋斗目标。目标的缺失造成行为的放纵。他们不再将自己的主要精力用于学习,而是沉迷于享受重压之后的自由。正是这种心理造成了大学新生精神的迷茫,目标的缺失使他们缺乏继续前进的动力,致使部分新生难以适应大学生活,甚至沉迷于网络无法自拔。
2.心理不适
刚刚进入大学的新生,无论学习还是生活环境均发生了巨大变化,人生道路的转折带来了心理的变化。经过高考的激烈竞争,他们成为了时代的宠儿、竞争的胜利者,优越感达到了顶峰。但当进入英才荟萃的大学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们发现自己的优势不存在了,入学时的荣誉感与自豪感也慢慢消失、再加上远离亲朋、只身到异地求学,人际关系处理不善等因素,部分大一学生情绪低落,出现了心理不适。这种不适既有环境改变造成的不适应心理,学习目标不明确造成的忧虑心理,又有感情不畅造成的苦闷心理,经济条件差异造成的极端心理,还有人生观、价值观的模糊不清造成的迷茫心理。
3.缺乏自律
高中3年,学生都是在老师和家长的严格监控下,自己可支配的时问较少,一切都已习惯于在老师、家长的安排下进行。到了大学后,课余时间增多,可支配的自由时间很多,由于习惯于在别人的督促和管制下安排一切,在高校相对宽松的管理模式下,一些新生缺乏自我约束能力,不能适应大学独立自主学习的模式,不能严格遵守校规校纪,自律意识很差,表现得很散漫,经常迟到旷课,缺席集体活动。有部分新生在大一上学期结束时已经是有几门功课“大红灯笼高高挂”。
4.独立性差
以应试教育为中心的中学教育使很多大学生在中学时代集中全部精力在学习上,应付考试,而对其它事情了解甚少,一切都依赖于父母、老师的安排。当进入大学远离父母朋友后,面对新的生活,缺少了父母的时刻呵护,部分新生表现出了极大的不适。他们不知道应该如何安排大学期间的空余时间,不知应该如何处理与同学、朋友之间的关系,甚至不知应该从何处人手去处理大学的学习与相对较多的社团活动之问的关系。这种独立性的缺失使大学新生很难融人大学丰富多彩的生活,体会大学教育的真谛。
三、面对新的环境,大学新生存在诸多问题,但不可否认,面对新的环境他们同样存在巨大的重塑空间。此时如果我们能够以适当的方式进行正确的引导,他们就能很快适应大学的生活并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发展,反之,他们有可能会就此迷失。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现代建筑深度研究》课件
- 《房地产广告》课件
- 小学一年级10以内连加连减口算练习题1080道
- 一位高中生的忏悔高考语文阅读理解
- 《汽车知识简述》课件
- 《初中数学打折销售》课件
- 等离子弧焊类型、原理及其安全特点
- 酒店服务员的职责和要求
- 律师行业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 财务培训与职业发展总结
-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形考任务1-4网考题库及答案
- 小企业会计准则财务报表
- 资产损失鉴证报告(范本)
- 农学技能高考【种植类】复习题库大全-2、《植物生产与环境》-上(单选多选题)
- 隧道贯通方案贯通计算
- GB/T 36490-2018风力发电机组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 GB/T 21010-2017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 GB/T 15532-2008计算机软件测试规范
- 2023年弥渡县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规范集团中层管理人员退休返聘的若干规定
- 无机及分析化学考试题(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