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11页文言文阅读5篇历史事件类专题训练02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24小题,共100分。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一)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
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所
以
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
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
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孟子•公孙丑章句上》(二)
公孙丑①:“敢问夫子恶②乎长?”
孟子曰:“。”
公孙丑:“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孟子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矣。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③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④未尝知义,以
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
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
往视之,苗则槁矣。”
公孙丑:“何谓知言?”
曰:“诐⑤辞知其所蔽
,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一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
《孟子•公孙丑章句上》
【注】
①公孙丑:孟子的学生。②恶:同“乌”,疑问词,哪,何。③慊:通“惬”。快心,满意。④告子:孟子同时代人,两人所持观点不同,有过辩论。⑤诐辞:偏颇的言辞。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忍:怜悯,同情B.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要:同“邀”,博取C.今日病矣病:疲倦,劳累D.诐辞知其所蔽蔽:蒙蔽,局限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______A.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B.人之有是四端也师道之不传也C.其子趋而往视之人而不仁D.以其外之也故贼人以利其身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______
A.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B.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C.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D.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A.孟子提出的“仁义礼智”都发端于“不忍人之心”的看法,成为中国古代哲学中“性善论”的理论基础。
B.孟子主张人性本善,强调天赋道德,认为仁义礼智本就存在于内心,只须去心中寻找,无须后天培养。
C.孟子认为浩然正气须于心中蓄积,而非依靠外物之力获取,若是自欺欺人,拔苗助长,浩然之气也就会衰亡。
D.“浩然正气”是孟子对个人最高精神境界的描述,它对约束人心、塑造正直而坚毅的人格功莫大焉。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②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答案】A、B、C、B、【解析】(1)A.忍:残忍、狠心。
故选:A。
(2)A.……的原因。/用来……的。
B.均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C.连词,表修饰关系。/连词,表假设,如果,假如。
D.因为。/表目的关系,来。
故选:B。
(3)句意:天下人不犯这种拔苗助长错误的是很少的。认为养护庄稼没有用处而不去管它们的,是只种庄稼不除草的懒汉;一厢情愿地去帮助庄稼生长的,就是这种拔苗助长的人,不仅没有益处,反而害死了庄稼。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是定语后置句,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B;“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句式相同,都是“……者……者也”,再者,“而又害之”中“而”表示递进关系,之前应断开,排除D。
故选:C。
(4)B.“无须后天培养”错误,依据“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可知孟子不完全否认后天培养的作用,强调需“扩而充之”才能发扬光大。
故选:B。
(5)①“以”,用;“忍人之心”,怜悯、体恤他人的心;“可运之掌上”,状语后置句、省略句,可(于)掌上运。译文: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
②“知”,懂得,了解;“善”,善于;“养”,培养。译文:我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语,我善于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
答案:
(1)A
(2)B
(3)C
(4)B
(5)①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
②我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语,我善于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
译文:
(一)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古代圣王由于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是因为,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必然会产生惊惧同情的心理——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拉关系,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也不是因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种惊惧同情心理的。由此看来,没有同情心,简直不是人;没有羞耻心,简直不是人;没有谦让心,简直不是人;没有是非心,简直不是人。同情心是仁的发端;羞耻心是义的发端;谦让心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人有这四种发端,就像有四肢一样。有了这四种发端却自认为不行的,是自暴自弃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是暴弃君主的人。凡是有这四种发端的人,知道都要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刚开始流淌。如果能够扩充它们,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够扩充它们,就连赡养父母都成问题。”
(二)公孙丑说:“请问老师您长于哪一方面呢?”
孟子说:“我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语,我善于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
公孙丑说:“请问什么叫浩然之气呢?”
孟子说:“这很难用一两句话说清楚。这种气,极端浩大,极端有力量,用正直去培养它而不加以伤害,就会充满天地之间。不过,这种气必须与仁义道德相配,否则就会缺乏力量。而且,必须要有经常性的仁义道德蓄养才能生成,而不是靠偶尔的正义行为就能获取的。一旦你的行为问心有愧,这种气就会缺乏力量了。所以我说,告子不懂得义,因为他把义看成心外的东西。我们一定要不断地培养义,心中不要忘记,但也不要一厢情愿地去帮助它生长。不要像宋人一样。宋国有个人嫌他种的禾苗老是长不高,于是到地里去用手把它们一株一株地拔高,累得气喘吁吁地回家,对他家里人说:‘今天可真把我累坏啦!不过,我总算让禾苗一下子就长高了!’他的儿子跑到地里去一看,禾苗已全部于死了。天下人不犯这种拔苗助长错误的是很少的。认为养护庄稼没有用处而不去管它们的,是只种庄稼不除草的懒汉;一厢情愿地去帮助庄稼生长的,就是这种拔苗助长的人,不仅没有益处,反而害死了庄稼。”
公孙丑问:“怎样才算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语呢?”
孟子回答说:“偏颇的言语知道它片面在哪里,夸张的言语知道它过分在哪里,怪僻的言语知道它离奇在哪里,躲闪的言语知道它理穷在哪里。--从心里产生,必然会对政治造成危害,用于政治,必然会对国家大事造成危害。如果圣人再世,也一定会同意我的话。”
(1)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应明确要求,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作出正确的选择。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在理解整句话及其语境的基础上,针对题干要求做具体分析。
(3)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结合具体内容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5)本题考查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答题时以直译为主,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
翻译的基本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具体方法:“留”,就是保留,保留一些不需要翻译的名词;“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补充省略的成分;“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试题。岛
人
传(明)茅坤海上有两渔人者,故浮筏渔海上。一日,飘风至,筏亡维,流数日夜,不知所之。已而,沿潮入他岛中。岛外多萧苇、槿艾、篁萝,蓊翳蒙复不可入;而两渔人者亦迷其处又疑多蛇虺含沙之孽而不敢复求入也顷之中忽闻呼啸声疑人然遂相挽缘崖而上岛上人望见稍稍来。漆面椎髻,裸而群,故无所为缯帛、带舄、冠裳、冶化之俗,并编棕、栗、桐、棫及他所不名树叶以为衣。众睹两渔人所衣缯帛衣,前曳裾,视之若眩异状。而两渔人者大惊,前欲为礼谒,众竟不为礼谒,而特人人手捃而鼻嗅者再。携两渔人入盘谷中,穴土而处,牡牝鹿豕相杂,龂龂如也,亦无火饪之食。黄发者偶而箕踞前坐,少者、壮者出而采拾诸果实以献。因遍过他穴,亦如之。如是者累日无间,左右为两渔人甚欢。而两渔人者初不辨音声,欲画地为字,以通旨意,众又顾笑,殊无解者。两渔人竟亦欢遇之,犹哑者之设宾主也。久之,两渔人辞去,复治筏沿潮而出。既返至海上,而无复能指示岛处矣。归安茅坤抱策游缙绅大夫者十年矣,性故朴野澹荡,与人无论亲疏所故,油油然,若生平交。亦未尝背指人过。以是深有感于所闻岛上人之事,颇与己同旨,愿弃去人间,从之游。而恨两渔人者已忘其津处,不能从。乃述而赞之曰:“予闻近海多犀象、翡翠、玳瑁、珠玑、蠃蛤之利,人多入海求之,至相攫猎,虽死不梅。而岛上人若无心志耳目口鼻之欲然,何哉?岂非其波泽为国,声教不通之幸与?昔陶处士自赞其道以为无怀氏之民、葛天氏之民,呜呼!若岛人者,近之矣,近之矣!”(选自《茅鹿门先生文集》,有删改)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而两渔人者亦迷其处/又疑多蛇虺/含沙之孽而不敢复求入也/顷之/中忽闻呼啸声/疑人然/遂相挽缘崖而上/岛上人望见/稍稍来
B.而两渔人者亦迷其处/又疑多蛇虺含沙之孽/而不敢复求入也/顷之/中忽闻呼啸声/疑人然/遂相挽缘崖而上/岛上人望见/稍稍来
C.而两渔人者亦迷其处/又疑多蛇虺含沙之孽/而不敢复求入也/顷之/中忽闻呼啸声/疑人/然遂相挽缘崖而上/岛上人望见/稍稍来
D.而两渔人者亦迷其处/又疑多蛇虺/含沙之孽而不敢复求入也/顷之/中忽闻呼啸声/疑人/然遂相挽缘崖而上/岛上人望见/稍稍来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火饪,即用火烹饪,是文明的标志,只生食采拾的果实,是表现岛上人的简单质朴。
B.箕踞,即以两膝着地分如箕形,正身跪坐,此指黄发者的尊贵身份和严肃态度。
C.缙绅,缙意为插,绅为束腰大带,插笏于绅带间,是旧时官宦的装束,此借指官员。
D.处士,本指有才德而隐居不出仕的人,因陶渊明曾辞官归隐,故后世称之为处士。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渔人一日在海上捕鱼,因迷失了方向而突遇暴风,渔筏漂流数日后,随潮水漂至一岛前。此岛四周为茂密的草树环绕,看来无路可入。
B.岛上人脸色黝黑,头发结为高髻,裸身而群聚,所以没有人穿衣结带,戴冠穿鞋,也没有修饰容貌的习俗,只是编结各种树叶用以蔽体。
C.岛上人于山间谷地中掘土为穴而居,和谐安乐,年轻力壮者外出采拾各种果实以奉养老人,他们天天如此生活,并与两渔人相处甚欢。
D.茅坤听闻沿海多出产犀象、翡翠、玳瑁、珠玑、蠃蛤等珍宝,很多人出海寻宝,为争夺宝物甚至互相抢夺,自相残杀,却至死不悔。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欲画地为字,以通旨意,众又顾笑,殊无解者。
②而岛上人若无心志耳目口鼻之欲然,何哉?岂非其波泽为国,声教不通之幸与?10.茅坤为何愿弃去人间,从岛上人游?他的愿望实现了没有?请简要说明。【答案】B、B、A、①想要在地上写字,来沟通意图,众人又相视而笑,竟然没有人能懂得。
②而岛上人好像没有谋利之心及声色美味之欲的样子,为什么呢?难道不是因为他们地处海中,朝廷声威教化不能达到的幸运吗?、原因:①当世的人们争名夺利,死而不悔;②岛上人如生活在古圣贤治下,安乐恬淡,淳厚朴实;③自己质朴坦荡,与岛上人旨趣一致。
愿望的实现:他的愿望无法实现,因他无法寻找这个岛,现实中也没有这样的地方。【解析】1.
【分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为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注意主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断句题还可以抓住一定不能断开的地方,用排除法做题。
【解答】
划线句的意思是:而两个渔人也迷失了方向,又怕这里多有毒蛇鬼蜮之类的祸患,就不敢再寻路进岛。不久,忽然听到岛中传来呼啸声,猜度是有人,就协力沿崖壁向上攀缘到岛上。岛上的人望见他们,也渐渐向他们走过来。结合上下文意思看,“疑”的宾语是“多蛇虺含沙之孽”,“多蛇虺含沙之孽”是“而不敢复求入也”的原因,所以它们之间需要断开,由此可以排除A、D;“疑人”是“然遂相挽缘崖而上”的原因或者说是结果,因此它们之间也需要断开,由此可以排除C、D。
故选B。2.
【分析】
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解答】
B.“箕踞,即以两膝着地分如箕形,正身跪坐,此指黄发者的尊贵身份和严肃态度”表述错误。随意张开两腿而坐,形似簸箕,此指随意、不拘礼节的坐姿。故选B。
3.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其次,要回归文本,吃透文本表达的观点,深入理解文本内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推敲琢磨。
【解答】
A.“两渔人一日在海上捕鱼,因迷失了方向而突遇暴风,渔筏漂流数日后,随潮水漂至一岛前。此岛四周为茂密的草树环绕,看来无路可入”表述错误。由原文“一日,飘风至,筏亡维,流数日夜,不知所之”可知,是渔筏断了缆绳,无法控制而漂流。
故选A。
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重点字词:①“旨”,意图;“顾”,相顾;“殊”,竟然。②“若”,好像;“岂非……与”,特殊句式,“难道不是……吗”;“声教”,声威教化;“幸”,幸运。
5.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内容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根据原题所问找到答题区间并对答题区间进行分析与归纳,最终概括出答案。
根据题干分析如下:茅坤之所以愿弃去人间,从岛上人游既与他生存的社会环境有关,也与他的志趣和岛上的风土人情有着密切的关系。①由“漆面椎髻,裸而群,故无所为缯帛、带舄、冠裳、冶化之俗,并编棕、栗、桐、棫及他所不名树叶以为衣。众睹两渔人所衣缯帛衣,前曳裾,视之若眩异状。而两渔人者大惊,前欲为礼谒,众竟不为礼谒,而特人人手捃而鼻嗅者再。携两渔人入盘谷中,穴土而处,牡牝鹿豕相杂,龂龂如也,亦无火饪之食。黄发者偶而箕踞前坐,少者、壮者出而采拾诸果实以献。因遍过他穴,亦如之。如是者累日无间,左右为两渔人甚欢。而两渔人者初不辨音声,欲画地为字,以通旨意,众又顾笑,殊无解者”这些句子可知,岛上人们的生活是闲适自然的,民风也是淳厚的,人与人之间不存在尔虞我诈。而这些正符合茅坤的追求,自然茅坤愿意离开他所生活的社会而来到岛上。②结合“予闻近海多犀象、翡翠、玳瑁、珠玑、蠃蛤之利,人多入海求之,至相攫猎,虽死不梅”这些句子可知,茅坤所在的社会中的人为了名利不惜头破血流,至死都不知悔改。这正是茅坤厌倦的,所以茅坤希望离开自己所在的地方而去岛上。③根据“以是深有感于所闻岛上人之事,颇与己同旨,愿弃去人间,从之游”可知,茅坤之所以愿意离开自己的居住地而去岛上,因为岛上的风土人情与他的志趣是一致的。
参考译文:
海边有两个渔人,驾筏在海上捕鱼。有一天,暴风突起,渔筏断了缆绳,漂流了几天几夜,不知漂到了哪里。后来,顺着潮水漂向一个海岛。岛外遍布萧苇、槿艾、篁萝,茂盛地遮蔽着海岸,无路可入。而两个渔人也迷失了方向,又怕这里多有毒蛇鬼蜮之类的祸患,就不敢再寻路进岛。不久,忽然听到岛中传来呼啸声,猜度是有人,就协力沿崖壁向上攀缘到岛上。岛上的人望见他们,也渐渐向他们走过来。岛上人面黑如漆,梳着如木椎般的发髻,裸身而群聚,因而并无穿衣结带,穿鞋戴帽及修饰容貌等习俗,只是编结棕、栗、桐、棫以及其他不知道名字的树木的树叶用以蔽体。他们看到两个渔人所穿的绸衣,就走上前来拉起衣襟观看,显得非常惊异。两个渔人也很惊奇,就上前向他们行礼拜见。可是他们竟然不懂行礼拜见,只是人人过来对两个渔人反复手摸鼻嗅。之后就领着两个渔人进入了一个山间谷地中,岛上人掘土为穴而居,男女杂处,和谐安乐,也不用火烹饪为食。老人有时随意地在前面坐着,年轻力壮的人外出采集果实来奉养他们。两个渔人遍访其他岛人的穴居,也都是这样。岛上人天天非常热情地款待两个渔人,两个渔人开始听不懂他们的言语,想要在地上写字,来沟通意图,众人又相视而笑,竟然没有人能懂得。两个渔人也乐于同他们相处,就像宾主双方都是哑人一样。过了很久,两个渔人告辞离开,又修理好渔筏顺着潮水出岛。等回到大海上之后,就再也无法辨清海岛的方位了。
我与士大夫们交往十多年了(直译是做幕僚),性情向来质朴坦荡,与人交往,无论亲疏远近,都悠然自如,如平生旧友。我也从不背后指责别人。因此我对所听说的岛上人的事情深有感触,认为他们与自己意愿相投,希望能离开俗世,去和他们交游。但遗憾的是两个渔人已经忘记了他们所去之处,使我无法与岛上人在一起。于是我就记述了他们的故事,并在文末作赞说:“我听说沿海多出产犀象、翡翠、玳瑁、珠玑、蠃蛤等宝物,人们多出海去寻宝,以至于互相抢夺残杀,即使因之而死也不悔恨。而岛上人好像没有谋利之心及声色美味之欲的样子,为什么呢?难道不是因为他们地处海中,朝廷声威教化不能达到的幸运吗?昔日陶渊明处士在其所写的赞中说自己的追求,认为是如同生活在无怀氏和葛天氏时代的百姓。呜呼!像岛上的人,与之近似了,近似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天下有道之士,固犹少。虽幸而有,未必知也,不知则与无贤同。故王者不四,霸者不六,亡国相望,囚主相及。贤主知其若此也,故欲求有道之士,则于江海之上,山谷之中,僻远幽闲之所。太公钓于滋泉,文王得之。文王,千乘也;纣,天子也。天子失之,而千乘得之,知之与不知也。
晏子之晋,见反裘负刍息于涂者,以为君子也。使人问曰:“曷为而至此?”对曰:“齐人累之,名为越石父。”晏子遽解左骖以赎之,载而与归。至舍,弗辞而入。越石父怒,请绝。晏子使人应之曰:“婴未尝得交也,今免子于患,吾于子犹未邪?”越石父曰:“吾闻君子屈乎不已知者,而伸乎己知者。吾是以请绝也。”晏子乃出见之,曰:“向也见客之容而已,今也见客之志。婴可以辞而无弃乎?”越石父曰:“夫子礼之,敢不敬从。”晏子遂以为客。
子列子穷,容貌有饥色。客有言之于郑子阳者,曰:“列御寇,盖有道之士也,居君之国而穷,君无乃为不好士乎?”郑子阳令官遗之粟数十秉子列子出见使者再拜而辞使者去子列子入,其妻望而拊心曰:“闻为有道者妻子,皆得逸乐。今妻子有饥色矣,君过而遗先生食,先生又弗受也。岂非命也哉?”子列子笑而谓之曰:“君非自知我也,以人之言而遗我粟也,至已而罪我也,有且以人言。此吾所以不受也。”其卒民果作难,杀子阳。受人之养而不死其难,则不义;死其难,则死无道也。死无道,逆也。子列子除不义、去逆也,岂不远哉?且方有饥寒之患矣,而犹不苟取,先见其化也。(选自《吕氏春秋•览•先识览》,有删改)材料二:
夫材之用,国之栋梁也,得之则安以荣,失之则亡以辱。然上之人不欲其众、不使其为者,何也?其敢蔽者,以为吾之位可以去辱绝危,终身无天下之患,材之得失无补于治乱之数。
(选自王安石《材论》)1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郑子阳令A官B遗之C粟D数十E秉F子G列子H出I见J使者K再L拜M而辞N使者O去1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王者不四”是就“三王”而言,“三王”一般是指夏禹、商汤和周武王。
B.“向也见客之容而已”与“向之所欣”(《兰亭集序》)两句中的“向”意思相同。
C.“其妻望而拊心曰”与“日夜望将军至”(《鸿门宴》)两句中的“望”意思相同。
D.“以为吾之位可以去辱绝危”与“抢呼欲绝”(《促织》)两句中的“绝”意思不同。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文章认为有道之士与圣贤之人少而难得,即使有,而君主又往往不了解他们,这是世道混乱、“亡国相望,囚主相及”的重要原因。
B.乱世之中,有道之士多在江海幽闲之所,贤主往往能够访而得之,如文王虽是诸侯却能得到太公,纣王贵为天子却失去了这个贤士。
C.越石父认为在了解自己的人面前不可以忍受屈辱,晏子能用左骖赎救自己,应是了解自己的,所以无法忍受晏子对自己的傲慢无礼。
D.列子谢绝郑子阳之粟,说明他预料到郑子阳终将因无道而被杀,所以为了免除不义、避开悖逆,列子宁愿贫苦也不愿“受人之养”。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晏子之晋,见反裘负刍息于涂者,以为君子也。
②且方有饥寒之患矣,而犹不苟取,先见其化也。15.结合材料一,你认为在贤才稀少的时代,怎样才能做到如材料二中所说的“得之”?【答案】C、D、、、【解析】(1)句意:郑子阳让官吏送给列子几百石粮食。列子出来会见使者,拜而又拜后谢绝了。使者离开。
“秉”是古代容量单位,一秉合十六斛。“数十秉”是“粟”的后置定语,应断在F处;
第二处“出”和“见”的主语都是列子,宾语是“使者”,且“再拜”的主语不能是“使者”,所以应断在K处;
“使者去”,“使者”为主语,其前应断开,故断在N处。
(2)C.错误。埋怨,责备;期望,盼望。“望”意思不相同。句意:他的妻早怨恨地捶着胸脯说。/我日夜盼望将军到来。
故选C。
(3)D.“说明他预料到郑子阳终将因无道而被杀”错误。列子只预料到郑子阳因人之言送给他粮食,也会因人之言降罪于他,没有预料到郑子阳会被杀。
故选D。
(4)①“之”,到;“涂”,路上;“以为”,认为。译文:晏子到晋国去,看见一个反穿皮衣背着草的人正在路边休息,他认为这个人是个君子。
②“苟”,苟且,随便;“化”,变化;“先见其化也”判断句。译文:而且正当他有饥寒之苦的时候,尚不肯随随便便地接受别人的馈赠,这是因为事先预见到了事情的发展变化。
(5)从“天下虽有有道之士,固犹少”“故欲求有道之士,则于江海之上,山谷之中,僻远幽闲之所”以及第一段文王发现太公的例子可见,人才稀少,且乱世多隐于江湖,贤主要善于从江海幽闲之所发现人才;
从第二段晏子的例子可见,对待人才需以礼相待;
从第三段列子的故事可见,要真正了解人才,而不只仅凭他人之言。
答案:
(1)FKN
(2)C
(3)D
(4)①晏子到晋国去,看见一个反穿皮衣背着草的人正在路边休息,他认为这个人是个君子。
②而且正当他有饥寒之苦的时候,尚不肯随随便便地接受别人的馈赠,这是因为事先预见到了事情的发展变化。
(5)①访贤:乱世贤士多隐,要善于发现;
②礼贤:对人才要以礼相待;
③知贤:要真正地了解人才。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天下有道之士,本来就很少。即使幸或有贤人,也未必被人知道。有贤人而不被人知晓,那就跟没有贤人一样。所以成就王业的人没有出现四位,称霸诸侯的人没有出现六位,被灭亡的国家一个连着一个,被囚禁的君主一个接着一个。贤明的君主知道情况是这样,所以想要访求有道之士,就应该到江海之滨,山谷之中,僻远幽静之处。太公在滋泉边钓鱼,周文王得到了他。文王只是拥有千辆兵车的诸侯,纣是天子。然而天子失去了太公,而诸侯却得到了太公,这是因为文王了解太公,而纣不了解太公啊。
晏子到晋国去,看见一个反穿皮衣背着草的人正在路边休息,他认为这个人是个君子。派人问他说:“你为什么到了这里?”那个人回答说:“我给齐人为奴,名叫越石父。”晏子立刻解下车左边的马把这个人赎了出来,跟他一起乘车回去。到了馆舍,晏子不向他告辞就进去了。越石父很生气,请求与晏子绝交。晏子派人回答他说:“我不曾跟你交朋友啊。现在我从患难中把你解救出来,我对你还不可以吗?”越石父说:“我听说君子在不了解自己的人面前可以忍受屈辱,在已经了解自己的人面前就要挺胸做人。因此,我要跟您绝交。”晏子于是出来见他说:“刚才只是看到客人的容貌罢了,现在才看到客人的心志。我可以向您谢罪而不被拒绝吗?”越石父说:“先生以礼相待,我怎敢不恭敬从命。”晏子于是把他待为上宾。
列子很贫困,脸上现出饥饿的气色。有个宾客把这种情况告诉给郑相子阳,说:“列御寇是个有道之士,居住在您的国家却很贫困,您恐怕是不喜欢士吧?”子阳让官吏送给列子几百石粮食。列子出来会见使者,拜而又拜后谢绝了。使者离开。列子进了门,他的妻早怨恨地捶着胸脯说:“听说有道之人的妻子儿女都能得到安乐。如今妻子儿女已经面有饥色,相国派人探望并给先生您送来吃的,先生您又不接受。我们岂不是命中注定要受贫困吗?”列子笑着对她说:“相国自己并不了解我,是因为别人的话才送给我粮食,过不了多久,同样又将会因为别人的话治我的罪。这就是我不接受的原因。”结果人民果然发难,杀死了子阳。接受了人家的供养,却不为他遭难而去死,就是不义,为他遭难而去死,就是为无道之人而死。为无道之人而死,就是悖逆。列子免除不义、避开悖逆,岂不是很远吗?正当他有饥寒之苦的时候,尚且不肯随随便便地接受别人的馈赠,这是因为事先预见到了事情的发展变化。
材料二:
人才的作用,是用来作为国家的支柱,得到人才国家可以安定而繁荣,失去了则使国家灭亡且受外辱。然而统治者不希望能人多,不让官员有所作为,这是为什么呢?其中最突出的偏见,就是认为自己身处高位,可以免除屈辱、断绝危害,一辈子也不会有忧患,人才的得失与否,与国家治乱的命运无关。
(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能力。答题时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结合语境进行理解,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选择。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结合具体内容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4)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答题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结合具体要求概要作答。
翻译的基本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具体方法:“留”,就是保留,保留一些不需要翻译的名词。“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补充省略的成分。“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太宗初即位,中书令房玄龄奏言:“秦府旧左右未得官者,并怨东宫及齐府左右处分之先己。”太宗曰:“古称至公者,盖谓平恕无私。丹朱、商均,子也,而尧、舜废之。管叔、蔡叔,兄弟也,而周公诛之。故知君人者,以天下为公,无私于物。朕与公等衣食出于百姓,此则人力已奉于上,而上恩未被于下,今所以择贤才者,盖为求安百姓也。用人但问堪否,岂以新故异情?才若不堪,亦岂以旧人而先用?今不论其能不能,而直言其嗟怨,岂是至公之道耶?”
贞观二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朕比见隋代遗老,咸称高颎善为相者,遂观其本传,可谓公平正直,尤识治体,隋室安危,系其存没。炀帝无道,枉见诛夷,何尝不想见此人,废书钦叹!又汉、魏已来,诸葛亮为丞相,亦甚平直,尝表废廖立、李严于南中。立闻亮卒,泣曰:‘吾其左衽矣!’严闻亮卒,发病而死。故陈寿称:‘亮之为政,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卿等岂可不企慕及之?卿等若慕宰相之贤者,则荣名高位,可以长守。”玄龄对曰:“臣闻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今圣虑所尚诚足以极政教之源尽至公之要囊括区宇化成天下”
刑部尚书张亮坐谋反下狱,百官多言亮当诛,惟殿中少监李道裕奏亮反形未具,明其无罪。太宗既盛怒,竟杀亮。俄而刑部侍郎有阙,令宰相妙择其人,累奏不可。太宗曰:“吾已得其人矣,往者李道裕议张亮云‘反形未具’,可谓公平矣。当时虽不用其言,至今追悔。”遂授道裕刑部侍郎。
(节选自《贞观政要•公平第十六篇》)1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臣闻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今圣虑所尚诚足/以极政教之/源尽至公之要/囊括区宇/化成天下/
B.臣闻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今圣虑所尚/诚足以极政教之/源尽至公之要/囊括区宇/化成天下/
C.臣闻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今圣虑所尚诚足/以极政教之源/尽至公之要/囊括区宇/化成天下/
D.臣闻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今圣虑所尚/诚足以极政教之源/尽至公之要/囊括区宇/化成天下/17.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宫,常指太子所居之宫,文中的“东宫”与《陈情表》中“当侍东宫”的“东宫”均代指太子。
B.见在古文中常表被动,文中“枉见诛夷”与《孔雀东南飞》中“君既若见录”的“见”含义相同。
C.表在文中指上表,与《念奴娇•过洞庭》中的“表里俱澄澈”的“表”含义不同。
D.坐在文中指犯了某种罪,与《蜀道难》中“以手抚膺坐长叹”的“坐”含义不同。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太宗面对房玄龄关于秦府旧部下未得官职而埋怨的上奏,举了尧废丹朱、舜废商均之事来说明君主要以天下为公、不存偏私之心。
B.唐太宗认为用人要看是否有能力,而不能看关系的亲疏远近,如果只因旧部下有怨言,不看能力就加以委任,是不公平的。
C.唐太宗借廖立、李严两人因诸葛亮去世而伤心病亡的故事,强调做官要坚守公平正直的品格,这样才能富有人格魅力,受人尊敬。
D.唐太宗虽然当时没有采纳李道裕关于张亮谋反证据不足的上奏,却看到了李道裕对公平正直的坚守,后来任命其为刑部侍郎。1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卿等若慕宰相之贤者,则荣名高位,可以长守。
②俄而刑部侍郎有阙,令宰相妙择其人,累奏不可。20.唐太宗发出“何尝不想见此人,废书钦叹”感慨的原因是什么?【答案】D、B、C、、【解析】(1)句意:我听说治理国家的关键,在于公平正直,如今圣上推崇的治国原则,确实体现了政教的根本,极尽至公的要义,可以用来囊括宇内,教化天下。
“所尚”,所字结构,意思是“推崇的治国原则”,其后断句,排除AC;
“政教”修饰“源”,“之”助词,“的”的意思,偏正结构,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
故选D。
(2)B.“‘见’含义相同”错误,含义不同。“枉见诛夷”中的“见”表被动;“君既若见录”的“见”,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句意:却被冤屈诛杀了。/既然承蒙你这样的记着我。
故选B。
(3)C.“唐太宗借廖立、李严两人因诸葛亮去世而伤心病亡的故事”错误。由原文“立闻亮卒,泣曰:‘吾其左衽矣!’严闻亮卒,发病而死”可知,后来廖立听到诸葛亮逝世,哭着说:‘我们大概要亡国了!’李严听到诸葛亮逝世,也发病而死。由此可知,因诸葛亮去世而伤心病亡的是“李严”,廖立没有伤心病亡。
故选C。
(4)①“卿等”,你们;“高位”,尊崇的地位;“长守”,长久保有。译文:你们如果能够像丞相这样贤良的话,那么荣耀的名声和尊崇的地位就能够长久保有了。
②“俄而”,不久;“阙”,空缺;“妙”,精心;“累”,多次。译文:不久,刑部侍郎空缺,唐太宗下令宰相精心选择称职的人选,可宰相多次推荐的人选唐太宗都没有同意。
(5)由原文“朕比见隋代遗老,咸称高颎善为相者”可知,我近来见到隋代的旧臣遗老,他们都称赞高颎是做宰相的人才。由此可知,高颎有宰相之才,得到隋朝老臣的称赞。
由原文“可谓公平正直,尤识治体,隋室安危,系其存没。炀帝无道,枉见诛夷,何尝不想见此人”可知,此人真可说是公平正直,尤其了解治国之道,隋室的安危,跟他的生死关系密切。可惜遇到隋炀帝这样的无道昏君,却被冤屈诛杀了,我何尝不想见到这样的人呢?由此可知,一个人支撑着隋朝安危,可惜被隋炀帝诛杀。
答案:
(1)D
(2)B
(3)C
(4)①你们如果能够像丞相这样贤良的话,那么荣耀的名声和尊崇的地位就能够长久保有了。
②不久,刑部侍郎空缺,唐太宗下令宰相精心选择称职的人选,可宰相多次推荐的人选唐太宗都没有同意。
(5)①高颎有宰相之才,得到隋朝老臣的称赞;
②一个人支撑着隋朝安危,可惜被隋炀帝诛杀。
参考译文:
唐太宗刚即位时,中书令房玄龄上奏说:“秦王府的老部下没有做上官的,他们都埋怨陛下,说前太子宫和齐王府的部下都比他们早先安排了官职。”太宗说:“古时候所谓的大公无私,是指宽容公正而无私心。丹朱、商均是尧、舜的儿子,而尧、舜却废黜了他们,管叔、蔡叔是周公的兄弟,而周公却把他们杀掉。由此可知,作为治理百姓的君主,要以天下为公,不存偏私之心。我们的衣食都出自百姓,这就是说,百姓的人力已奉献给了朝廷,而我们的恩泽却没有遍及民间,如今朝廷之所以要选择贤才,就是要安抚百姓。用人只问是否有能力胜任,怎能因亲疏、新旧关系而区别对待呢?如果才能不堪胜任,怎能因为是旧的下属而先任用?如今你们不谈论他们能不能胜任,而只说他们有怨言,这难道是至公之道吗?”
贞观二年,唐太宗对房玄龄等人说:“我近来见到隋代的旧臣遗老,他们都称赞高颎是做宰相的人才,于是我就去翻阅他的本传,此人真可说是公平正直,尤其了解治国之道,隋室的安危,跟他的生死关系密切。可惜遇到隋炀帝这样的无道昏君,却被冤屈诛杀了,我何尝不想见到这样的人呢?就连读书时也时常放下书嗟叹!诸葛亮做丞相,也非常公平正直,他曾经上表把廖立、李严罢官放逐到南中。后来廖立听到诸葛亮逝世,哭着说:‘我们大概要亡国了!’李严听到诸葛亮逝世,也发病而死。所以陈寿称:‘诸葛亮执政,开诚心,布公道,尽忠国家,在当时做了不少有益于国家的事,虽是仇人,该赏的也必须奖赏,对违犯法纪玩忽职守的人,虽是最亲近的人也必须惩罚。’你们难道不仰慕学习他们吗?你们如果能够像丞相这样贤良的话,那么荣耀的名声和尊崇的地位就能够长久保有了。”房玄龄对答道:“我听说治理国家的关键,在于公平正直,如今圣上推崇的治国原则,确实体现了政教的根本,极尽至公的要义,可以用来囊括宇内,教化天下。”
刑部尚书张亮因谋反罪被关进监狱,百官中许多人都说张亮应该杀头,只有殿中少监李道裕上奏说张亮谋反的证据不足,应赦免其无罪。但唐太宗当时正处在盛怒之下,最终把张亮给杀掉了。不久,刑部侍郎空缺,唐太宗下令宰相精心选择称职的人选,可宰相多次推荐的人选唐太宗都没有同意。太宗说:“我已找到合适的人了,先前李道裕在拟议处置张亮的办法时说‘他谋反证据不足’,可见此人很公平。我当时没有采用他的意见,至今仍追悔莫及。”于是就任命李道裕为刑部侍郎。
(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能力。答题时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结合语境进行理解,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选择。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结合具体内容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4)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答题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结合具体要求概要作答。
翻译的基本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具体方法:“留”,就是保留,保留一些不需要翻译的名词。“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补充省略的成分。“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阅读文言文,完成问题。
ㅤㅤ圣人深虑天下,莫贵于生。夫耳目鼻口生之役也耳虽欲声目虽欲色鼻虽欲芬香口虽欲滋味害于生则止在四官者不欲利于生者则弗为由此观之,耳目鼻口不得擅行,必有所制。譬之若官职,不得擅为,必有所制。此贵生之术也。
ㅤㅤ尧以天下让于子州支父,子州支父对曰:“以我为天子犹可也。虽然,我适有幽忧之病,方将治之,未暇在天下也。”天下,重物也,而不以害其生,又况于他物乎?惟不以天下害其生者也,可以托天下。越人三世杀其君,王子搜患之,逃乎丹穴。越国无君,求王子搜而不得,从之丹穴。王子搜不肯出。越人薰之以艾,乘之以王舆。王子搜援绥登车,仰天而呼曰:“君乎!独不可以舍我乎?”王子搜非恶为君也,恶为君之患也。若王子搜者,可谓不以国伤其生矣。此固越人之所欲得而为君也。鲁君闻颜阖得道之人也,使人以币先焉。颜阖守闾,鹿布之衣,而自饭牛。鲁君之使者至,颜阖自对之。使者曰:“此颜阖之家耶?”颜阖对曰:“此阖之家也。”使者致币,颜阖对曰:“恐听缪而遗使者罪,不若审之。”使者还反审之,复来求之,则不得已。故若颜阖者,非恶富贵也,由重生恶之也。世之人主多以富贵骄得道之人,其不相知,岂不悲哉?
ㅤㅤ故曰:道之真,以持身;其绪余,以为国家;其土苴,以治天下。由此观之,帝王之功,圣人之余事也,非所以完身养生之道也。今世俗之君子,危身弃生以徇物,彼且奚以此之也?彼且奚以此为也?凡圣人之动作也,必察其所以之与其所以为。今有人于此,以隋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所用重,所要轻也。夫生,岂特隋侯珠之重也哉!
(选自《吕氏春秋•贵生》,有删改)2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夫耳目鼻/口生之役也/耳虽欲声/目虽欲色/鼻虽欲芬香/口虽欲滋味/害于生则止/在四官者不欲利于生者/则弗为/
B.夫耳目鼻/口生之役也/耳虽欲声/目虽欲色/鼻虽欲芬香/口虽欲滋味/害于生则止/在四官者不欲/利于生者则弗为/
C.夫耳目鼻口/生之役也/耳虽欲声/目虽欲色/鼻虽欲芬香/口虽欲滋味/害于生则止/在四官者不欲/利于生者则弗为/
D.夫耳目鼻口/生之役也/耳虽欲声/目虽欲色/鼻虽欲芬香/口虽欲滋味/害于生则止/在四官者不欲利于生者/则弗为/2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恶为君之患也”与“故患有所不辟也”(《鱼我所欲也》)两句中的“患”字含义相同。
B.“使人以币先焉”与“厚币委质事楚”(《屈原列传》)两句中的“币”字含义不同。
C.“不若审之”与“审视,巨身修尾,青项金翅”(《促织》)两句中的“审”字含义不同。
D.“彼且奚以此之也”与“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并序》)两句中的“奚”字含义相同。2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首先提出贵生的观点,除了运用道理论证之外,还运用了比喻论证,以各种职官不能擅自做事,一定要有所约束作比,使观点更有说服力。
B.子州支父拒绝了尧要把天下让给他的请求,子州支父给出的原因是自己不愿也不能做天子,而且现在自己身患疾病,正要治疗,无暇顾及天下的治理。
C.越国人没有国君,便想方设法将逃到山洞中的王子搜逼出来,让他做越国的国君。王子搜很无奈地感叹,为什么偏偏让自己来担任这个职位。
D.颜阖安于贫贱,鲁国国君听说他德才兼备,想要请他出来做官,当得知使者是来请他出山做官时,他就巧妙地使了个脱身之计溜走了。2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故若颜阖者,非恶富贵也,由重生恶之也。
②帝王之功,圣人之余事也,非所以完身养生之道也。【答案】C、B、B、【解析】(1)句意:耳、眼、鼻、口是受生命支配的。耳朵虽然想听乐音,眼睛虽然想看彩色,鼻子虽然想嗅芳香,口舌虽然想品尝滋味,但如果对生命有害就会被禁止。对于这四种器官来说,即使本身不想做,但只要有利于生命就应该去做(或即使利于生命的东西,他们却不作为)。
全句是将耳、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院员工岗前培训总结
- 员工培养总结报告
- 政务信息宣传写作培训
- 《外币报表折算方法》课件
- 正规完整版委托理财合同标准版可打印
- 2024年度医疗器械研发与生产制造合同2篇
- 应急报警信号规定
- 《月肱骨髁骨折》课件
- 白血病护理查房汇报
- 《种常见乔木介绍》课件
- 中医理疗门诊病历范文30份
- 电动两轮车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
- 第一章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
- 【幼儿园开展生命教育的现状调查及优化建议分析(附问卷)9200字】
- 国能拟录人员亲属回避承诺书
- 机器人伦理道德问题
- 因为伤病延期退伍申请书
- 中国联通物JASPER联网业务介绍
- 医院护理培训课件:《用药错误案例分析之RCA根本原因分析法》
- 《铃儿响叮当的变迁》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九年级音乐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