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1. 拆塔注意事项 112.2. 降节 212.3. 拆卸附墙拉杆与附墙框 312.4. 拆卸平衡臂配重 512.5. 拆卸起重臂 512.6. 拆卸剩余配重 612.7. 拆卸平衡臂总成(含电气) 612.8. 拆卸起重臂第一节 712.9. 拆卸回转塔身、回转支座总成 712.10. 拆卸爬升架、拆卸塔身标准节、拆卸基础节(加强节) 812.11. 塔机拆散后的注意事项 9降塔身标准节(如有附着装置,相应地拆卸)→拆下平衡臂配重(留二块3.60t的平衡重)→拆卸起重臂2-11节→拆卸剩余配重及平衡臂→拆卸司机室;(亦可待至与回转总成一起拆卸)→拆卸起重臂第一节→拆卸回转塔身、回转支座总成→拆卸爬升架→拆卸塔身标准节→拆卸基础节12.1. 拆塔注意事项(1)塔机拆塔之前,顶升机构由于长期停止使用,应对顶升机构进行保养和试运转。(2)在试运转过程中,应有目的地对限位器、回转机构的制动器等进行可靠性检查。(3)在塔机标准节已拆出,但下支座与塔身还没有用Φ55销轴连接好之前,严禁使用回转机构、牵引机构和起升机构。(4)塔机拆卸对顶升机构来说是重载连续作业,所以应对顶升机构的主要受力件经(5)常检查。(6)顶升机构工作时,所有操作人员应集中精力观察各相对运动件的相对位置是否正常(如滚轮与主弦杆之间,爬升架与塔身之间),如果爬升架在上升时,爬升架与塔身之间发生偏斜,应停止顶升,并立即下降。(7)拆卸时最高处风速应低于14m/s。由于拆卸塔机时,建筑物已建完,工作场地受限制,应注意工件的吊装堆放位置。不可马虎大意,否则容易发生人身安全事故。12.2. 降节(1)将起重臂回转到标准节的引进方向(即爬升架中有开口的一侧),使回转制动器处于制动状态,载重小车停在配平位置(即与安装塔机中顶升加节时载重小车的配平位置一致)。(2)拆掉最上面标准节的上、下连接销轴,并将提升装置吊钩挂在该标准节上。(3)伸长顶升油缸,将顶升横梁顶在从上往下数第四个踏步的圆弧槽内,将上部结构顶起;当最上一节标准节离开第二节标准节顶面2~5cm左右,即停止顶升。(4)将最上一节标准节沿引进梁推出。(5)扳开活动爬爪,回缩油缸,让活动爬爪躲过距它最近的一对踏步后,复位放平,继续下降至活动爬爪支承在下一对踏步上,支承住上部结构后,再回缩油缸。(6)将顶升横梁顶在下一对踏步上,稍微顶升至爬爪翻转时能躲过原来支撑的踏步后停止,拨开爬爪,继续回缩油缸,至下一标准节与下支座相接触时为止。(7)下支座与标准节之间用销轴连接好后,用小车吊钩将标准节吊至地面。(8)将塔吊降至基础上4个标准节后,用80T汽车吊拆除进行后续拆塔。注意:将拆掉的标准节推到引进横梁的外端后,在爬升架的下落过程中,当爬升架上的活动爬爪通过塔身标准节主弦杆踏步和标准节连接销轴时,须用人工翻转活动爬爪,同时派专人看管顶升横梁和导向轮,观察爬升架下降时有无被障碍物卡住的现象。以便爬升架能顺利地下降。重复上述动作,将塔身标准节依次拆下。塔身拆卸至安装高度后,要继续拆塔,必须先拆卸平衡臂上的平衡重。12.3. 拆卸附墙拉杆与附墙框将塔吊降至下一道附墙允许的自由端高度后,方可拆除上一道附墙,说明:拆除附墙数为间2.4条塔吊概况,各塔吊附墙均为4拉杆。图12.3附着杆件序号(1)作业人员按要求配带好安全绳、安全头盔进入为拆卸附着杆、附着框专门搭设的平台,将安全绳按要求挂在作业平台上。(2)当塔吊降节距附墙处约3节标准节时停止降塔,开始拆卸塔吊附墙杆和附墙框。(3)附墙杆件的拆除顺序:拆除杆件1→拆除杆件2→拆除杆件3→拆除杆件4。1)先将塔机水平小车移动至离塔身最近位置,用一根6m长6×19W+FC-22mmmm的吊索固定在附墙杆1离建筑物的1.5m左右的槽钢内。用吊钩拉紧吊索。2)用链条葫芦锁住靠近塔身一边的附墙杆,靠建筑物另一头的附墙杆件分别用两根20米的用麻绳(两麻绳的夹角的角度为60度左右)固定在楼层里。3)将靠近建筑物一侧的附墙杆件与链接耳板之间的销轴打出。4)用链条葫芦轻轻提起附墙杆,将附墙杆与附墙框连接处的销轴打出从附墙框的连接处慢慢移出附墙杆,用塔机吊钩将附墙杆慢慢向上提,同时楼层边慢慢放下麻绳直至附墙杆完全朝向塔吊顶升时起重臂的方向,用吊钩将附墙杆完全提起。5)将附墙杆放至地面,一根附墙杆拆除完毕。6)同理附墙杆件2也是这样一步一步的拆除。7)杆件3的拆除:在杆件3离塔身5~6m处用2t的链条葫芦和索具固定在塔身上面。在杆件3接近与附墙框连接处用索具和链条葫芦固定在塔身上面。8)用链条葫芦锁住靠近塔身一边的附墙杆,靠建筑物另一头的附墙杆件分别用两根20米的用麻绳(两麻绳的夹角的角度为60度左右)固定在楼层里。9)将靠近建筑物一侧的附墙杆件与链接耳板之间的销轴打出。10)将靠近塔身近一端的链条葫芦轻轻提起附墙杆,将附墙杆与附墙框连接处的销轴打出从附墙框的连接处慢慢移出附墙杆,同时楼层边麻绳和远离塔身处的链条葫芦一起慢慢放下直至附墙杆完全朝向塔吊顶升时起重臂的方向,用吊钩将附墙杆完全提起。11)将附墙杆放至地面,附墙杆3拆除完毕。(4)同理附墙杆件4也是这样一步一步的拆除。1)如此循环,直到拆除其余拉杆和附墙框的框梁、内支撑。2)继续降塔,直到塔吊的高度达到汽车吊能够安全吊装的高度。3)ZTT6517塔吊起重臂长度55m,塔吊处于降节时按照下表进行配平。12.4. 拆卸平衡臂配重(1)拆卸平衡臂配重,将小车固定在起重臂根部,借助辅助吊车拆卸配重。(2)按装配重的相反顺序,将各块配重依次卸下,留一块重3.6t平衡重12.5. 拆卸起重臂(1)将起升钢丝绳卸下,同时应对钢丝绳全长认真进行检查。(2)根据安装时吊装点挂绳。(3)轻轻提起起重臂,将起重臂第1节与第2节之间的销轴及螺栓拆除,拆去变幅、钢丝绳,吊起2-11节起重臂,拆除起重臂。(4)放下起重臂,并搁在垫有枕木的支座上。(5)本工程ZTT6517塔吊大臂长度为55m,因此起重臂重心位置距离起重臂根部距离L为16.8m,如下图所示。12.6. 拆卸剩余配重用STC800汽车吊拆下剩余配重。12.7. 拆卸平衡臂总成(含电气)将剩下的配重块全部吊下,然后通过平衡臂上的四个安装吊耳吊起平衡臂,使平衡臂拉杆处于放松状态,拆下拉杆连接销轴。然后拆掉平衡臂与起重臂第1节的连接,将平衡臂吊放至地面。12.8. 拆卸起重臂第一节(1)拆卸起重臂第1节,将起重臂第1节与回转塔身连接销拆除,吊下起重臂第1节。(2)拆卸起重臂第1节前,检查与相邻的组件之间是否还有电缆连接。12.9. 拆卸回转塔身、回转支座总成(1)拆除回转塔身,将回转塔身与上支座连接螺栓拆除。(2)卸回转总成拆卸回转总成,先开动液压系统,使活塞杆伸出,将顶升横梁两端的销轴放在距离最近的标准节踏步的圆弧槽内并稍稍顶紧,拆掉下支座和爬升架连接销轴,回缩油缸活塞杆,使爬升架下落、让其爬爪搁在踏身节的塔步上,继续回收油缸活塞杆至原始位置。拆卸下支座与塔身的连接销轴,再用吊索将回转总成吊起卸下。12.10. 拆卸爬升架、拆卸塔身标准节、拆卸基础节(加强节)(1)拆走爬升架及塔身标准节1)吊起爬升架,缓缓地沿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现代商业办公空间的照明艺术
- 现代办公设备与技术概览
- 残障者康复教育与社区资源的联动发展
- Module3 Unit1 What are they doing?(说课稿)-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三起)英语四年级上册
- 7 我是班级值日生(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 Unit 3 Its a colourful world!Part B Let's learn(说课稿)-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三起)(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2023六年级数学上册 二 分数乘法第3课时 分数与整数相乘说课稿 苏教版
- 5《这些事我来做》(说课稿)-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
- Unit5 My clothes Part A Lets talk (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四年级下册001
- 《1 有余数的除法-第二课时》(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001
- 职业暴露与防护
- 年产15吨透明质酸生产车间的初步工艺设计
- 大模型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智能探索宇宙的无限可能
- 酒店行业客源渠道分析
- 2024年中国陪诊服务行业市场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智研咨询重磅发布
- AVL-CRUISE-2019-整车经济性动力性分析操作指导书
- 肠道医学解剖和生理学
-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动词时态专项练习(含答案和解析)
- 兰州市规范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基准价格表
- 火灾隐患整改登记表
- 普通地质学教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