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上学案:5.1 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9/1F/36/wKhkGWaeBpWAWhSLAAHIJMvxSHc579.jpg)
![人教版化学九上学案:5.1 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9/1F/36/wKhkGWaeBpWAWhSLAAHIJMvxSHc5792.jpg)
![人教版化学九上学案:5.1 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9/1F/36/wKhkGWaeBpWAWhSLAAHIJMvxSHc5793.jpg)
![人教版化学九上学案:5.1 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9/1F/36/wKhkGWaeBpWAWhSLAAHIJMvxSHc5794.jpg)
![人教版化学九上学案:5.1 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9/1F/36/wKhkGWaeBpWAWhSLAAHIJMvxSHc57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课时2化学方程式一、学习目标1.知道化学方程式的定义,了解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2.会从质、量、数等方面读化学方程式,并能利用化学方程式求出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二、学习重难点重难点: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三、学习过程【知识回顾】1.化学反应的实质:化学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分解成________,________重新组合成________的过程。2.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_________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3.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五个不变”、“两个一定变”和“两个可能变”五个不变:宏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微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一定变:宏观_____________;微观_____________。两个可能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分子、原子、原子、新分子。2.质量、质量。3.物质的总质量、元素的种类;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物质的种类、分子的种类;分子的数目、元素的化合价。【课堂探究】一、思考交流:1.写出高锰酸钾分解、过氧化氢的分解、碳在氧气中燃烧三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2.对照课本,标出上面所写反应文字表达式的各部分的含义。3.下列三种方式都表示木炭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你认为哪种方式能简便快捷地记录和描述这一反应。(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2)碳+氧气二氧化碳(3)C+O2CO2【答案】1.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过氧化氢水+氧气;碳+氧气二氧化碳。2.参考:3.第(3)种,书写简便,不仅能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还可以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二、化学方程式1.概念:用___________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化学方程式。2.意义:(1)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反映了各物质之间的__________(各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3)反映了各物质之间的____________(化学计量数之比)。3.读法:(以C+O2CO2为例)(1)质的方面读法即:_______和________在________的条件下反应生成__________。(2)量的方面读法①每_______份质量的碳和_______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_______份质量的二氧化碳;每_______个碳原子和_______个氧分子反应,生成_______个二氧化碳分子。【总结】①质的方面:把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全读出来,注意“+”读作“_________”,“=”读作“_________”。②量的方面:把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___________读出来。【答案】1.化学式,2.(1)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2)质量比;(3)微粒个数比。3.(1)碳、氧气、点燃、二氧化碳;(2)①12、32、44;②1、1、1。【总结】①和或跟、生成;②质量比。【练一练】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A.该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B.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C.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
D.化学反应的快慢【答案】D三、思考交流:从物质种类、质量和反应条件等方面考虑,下面的化学方程式能提供给你哪些信息?(1)S+O2SO2(2)Fe+CuSO4===FeSO4+Cu(3)CuO+H2Cu+H2O【答案】以反应(1)为例:①反映了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②每1个硫原子恰好和1个氧分子完全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硫分子。或:在该反应中,硫原子、氧分子、二氧化硫分子个数比为1:1:1。=3\*GB3③每32份质量的硫原子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64份质量的二氧化硫。或:在该反应中,硫原子、氧气、二氧化硫质量比为32:32:64。【学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测评反馈】1.从化学方程式“”中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A.反应物有两种
B.反应速率很快
C.反应条件是放电
D.反应中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是1:1【答案】B【解析】A.从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物有氮气和氧气两种,不符合题意;B.从化学方程式“”,无法确定反应速率,符合题意;C.从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条件是放电,不符合题意;D.从化学方程式“”可知,从微观上,放电条件下,每1个氮分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2个一氧化氮分子,反应中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是1:1,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2.下列关于N2+O22NO的说法错误的是(
)A.表示氮气和氧气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氮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D.参加反应的氮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1【答案】D【解析】A.表示氮气和氧气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氮,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化学反应前后反应后原子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变,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参加反应的氮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28:32=7:8,故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3.化学方程式2Mg+O22MgO可读作(
)A.镁加氧气等于氧化镁
B.2个镁加1个氧气等于2个氧化镁C.镁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氧化镁
D.镁元素加氧元素点燃生成氧化镁【答案】C【解析】A.“+”应该读作“和”,“=”应该读作“生成”,读法不符合题意;B.“+”应该读作“和”,“=”应该读作“生成”,读法不符合题意;C.镁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氧化镁,读法符合题意;D.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在点燃的条件下每两个镁原子跟一个氧分子反应生成两个氧化镁分子,读法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4.关于化学方程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B.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五氧化二磷C.每31份质量的磷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142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D.在点燃的条件下,磷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答案】D【解析】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总数发生改变,故A不符合题意;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物是磷和氧气,生成物是五氧化二磷;故B不符合题意;C.从质量角度,应为124份质量的磷与160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故C不符合题意;D.在点燃的条件下,磷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5.如图是四位同学讨论某个化学方程式的场景。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A.2H2O22H2O+O2↑
B.2H2O2H2↑+O2↑C.2C+O22CO
D.S+O2SO2【答案】A【解析】A.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且生成物为氧气和水,无污染,生成物的质量比为:(2×18):32=9:8,且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2:2:1,符合题意;B.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生成物为氢气和氧气,无污染,生成物的质量为:4:32=1:8,且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2:1,不符合题意;C.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生成物为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2:1:2,不符合题意;D.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生成物为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属于空气污染物,会导致酸雨的发生,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1:1,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6.雷电交加的天空发生的一个化学反应,其微观过程可用以下模型图表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分子的数目都没有改变
B.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与生成物之间分子个数比为1:1:1【答案】D【解析】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反应前后原子、分子的数目都没有改变,故A不符合题意;B.反应前反应物均为单质,氮元素和氧元素的化合价均为0,反应后生成物为一氧化氮,一氧化氮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氮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故B不符合题意;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符合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与生成物之间分子个数比为1:1:2,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7.“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重要的思维方式。请根据如下示意图回答问题:(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2)该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情况为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日文版劳动合同
- 游戏开发引擎授权使用及技术支持服务协议
- 三字经学习感悟
- Oleic-acid-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小学生经典国学启蒙读后感
- 2-2-Dibutylpropane-1-3-diol-生命科学试剂-MCE
- 年终团队建设活动安排
- 年度销售部门工作总结报告新趋势与成效分析
- 公司融资计划及投资策略分析
- 试用期员工劳动合同
- 筑牢安全防线 创建平安校园
- 《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导则》(NB∕T 10096-2018)
- 医疗器械考试题及答案
- 《中国移动》课件
- 四新安全管理
- 脓包疮护理查房
- 《信号工程施工》课件 项目一 信号图纸识读
- 《黄色新闻的泛滥》课件
- 设备日常维护及保养培训
- 设计院个人年终总结
- 中石油高空作业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