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通市船舶修造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南通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二00七年九月目录1安全基础管理1.1安全生产责任制1.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1.3安全生产投入1.4安全生产机构和人员1.5安全生产教育1.6事故管理1.7“三同时”管理1.8班组安全管理1.9安全操作规程1.10设备设施安全管理1.11相关方安全管理1.12现场安全监督检验1.13重大危险源管理1.14应抢救援预案1.15安全生产管理档案2机械设备设施2.1空压机2.2金属切削机床2.3冲、剪、压机械2.4特种设备2.5工业管道2.6厂内机动车辆2.7木工机械2.8砂轮机2.9风动工具2.10其它(含炊事)机械2.11脚手架2.12工业梯台3电气设备设施3.1变配电系统3.2低压电气(固定)线路3.3低压电气(临时)线路3.4动力(照明)配电箱(柜、板)3.5电网接地系统3.6防雷接地装置3.7电焊机3.8手持电动工具3.9移动电气设备3.10行灯4危险作业4.1高处作业4.2明火作业4.3船舱及密闭舱室作业4.4合拢作业4.5船舶下水作业4.6高温作业4.7起重作业4.8清油作业4.9气体检测作业4.10水上、临水作业5作业场所5.1厂区(码头)环境5.2工厂建(构)筑物5.3车间环境5.4仓库通常要求5.5危险化学品库5.6危险化学品使用现场5.7乙炔站、制氧站、液化气站5.8涂装作业场所5.9木料场所5.10有毒有害作业场所6.附录南通市船舶修造企业安全生产规范1安全基础管理1.1安全生产责任制1.1.1企业关键责任人应推行下列职责:a)建立、健全本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b)组织制订本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c)确保本企业安全生产投入有效实施;d)督促、检验本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立即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e)组织制订并实施本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抢救援预案;f)立即、如实汇报生产安全事故。1.1.2建立各职能部门安全职责,并应:a)有文本,覆盖企业内全部部门;b)定时对其职责进行检验、考评。1.1.3建立各级各类人员安全职责,并应:a)有文本,涵盖企业内各级管理者(含班组长)、从业人员,且和其职能相符;b)定时对其职责进行检验、考评。1.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1.2.1企业应建立包含以下内容规章制度:a)安全生产检验;b)安全教育培训;c)安全生产考评、奖惩;d)生产安全事故汇报和调查处理;e)设备设施安全管理;f)现场安全管理;g)电气安全管理;h)劳动防护用具管理;i)安全生产投入;j)安全例会;k)危险作业安全管理;l)危险作业审批;m)危险化学品储存、使用管理;n)相关方安全管理。1.2.2建立其它保障安全生产规章制度。1.2.3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1.2.4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实施情况检验和考评要求。1.3安全生产投入1.3.1按国家要求提取安全生产专题费用,上年度销售收入:a)小于1000万元造船企业按3.5%提取;b)1000万元至1亿元造船企业按1.5%提取,最低不少于35万;c)1亿元至10亿元造船企业按0.5%提取,最低不少于150万;d)大于10亿元造修船企业按0.2%提取,最低不少于500万。1.3.2专题费用使用范围:a)提供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作业条件;b)安全设施和装置添置、维护和改造;c)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劳动防护用具;d)职业安全卫生评价和检测;e)安全教育培训。1.3.3建立安全生产专题费用台帐,做到专款专用。1.3.4依法参与工伤社会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费。1.4安全生产机构和人员1.4.1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网络:a)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委员会或领导小组;b)企业应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配置安全生产管理人员;c)企业工会应推行安全生产监督职能。1.4.2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置:a)从业人员在50人以下,应该最少配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1名;b)从业人员在50人以上不足300人,应该配置不少于2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c)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上不足1000人,应该配置不少于5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d)从业人员超出1000人,应该配置不少于8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e)总吨以上单船应配置不少于1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1.4.3造船企业专业气体检测人员不得少于2人,修船企业不得少于4人。1.4.4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推行下列职责:a)落实实施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参与本单位安全生产决议;b)督促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实施;c)制订安全生产检验规程,开展安全生产检验,发觉事故隐患,督促相关业务部门和人员立即整改;查处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行为;d)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推广安全生产优异技术和经验;e)参与本单位生产工艺、技术、设备安全性能检测及事故预防方法制订;f)参与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审查,督促和管理劳动保护用具发放、使用;g)参与组织本单位应急预案制订及演练;h)组织或参与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和处理,对事故进行统计、分析,向本单位提出汇报;i)立即向单位关键责任人汇报生产安全事故情况;j)法律、法规、规章要求其它安全生产要求。1.5安全生产教育1.5.1企业关键责任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接收相关部门安全生产知识教育培训,含有和本单位所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取得对应资质证书。1.5.2企业应制订安全教育培训计划。1.5.3新从业人员入厂应进行三级安全教育。1.5.4特种作业人员应经有资质机构培训合格,定时参与复审并持证上岗。专业气体检测人员应经专业培训持证上岗。1.5.5变换工种、复工和采取“四新”前,相关人员应进行安全教育。1.5.6从业人员每十二个月再教育培训不得少于12小时。1.5.7外来施工单位企业责任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应经对应安全生产知识培训,持证上岗。1.6事故管理1.6.1事故汇报要求:a)发生各类人身轻伤事故,事故发生部门应在1小时内汇报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并建立台帐;b)发生重伤、死亡和其它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事故发生部门应立即汇报企业关键责任人和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企业责任人接到事故汇报后,应根据应抢救援程序组织施救,预防事故扩大,并在1小时内汇报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部门。1.6.2事故原因调查、分析和整改方法:a)根据分级负责标准进行事故调查,并根据法律法规要求配合事故调查组开展事故调查、分析;b)针对事故发生原因制订整改计划或方案;确定整改方法、资金、责任人、完成时间;整改确定后再生产。1.6.3生产安全事故应按“四不放过”标准进行处理。1.7“三同时”管理1.7.1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标安全设施,应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1.7.2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汇报或初步设计内容应有劳动安全卫生专篇。1.7.3建设项目安全卫生设施费用,应纳入建设(工程)项目概算。1.7.4建设项目标设计,审查,完工验收应有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参与。1.8班组安全管理1.8.1班组应建立日常安全检验、安全教育、技术交底、特种作业、违章和事故处理统计。1.8.2班组要开展日常性安全巡查,发觉违章、事故隐患应立即整改。1.8.3班组安全教育活动每个月不少于2次。1.8.4班组每日工作部署时应进行技术交底,明确当日作业危险危害原因、作业安全关键点、安全方法和应急处理方法等内容。1.9安全操作规程1.9.1应建立健全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并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要求。1.9.2操作人员应熟悉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1.10设备设施安全管理1.10.1设备、设施、工具应建立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分布情况台帐。1.10.2关键设备设施应建立技术档案,包含:a)产品出厂合格证、使用维护说明、安装技术文件等资料;b)安全防护装置资料;c)大修或改造统计;d)安全附件、安全防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相关隶属仪器仪表日常维护保养统计;e)运行故障和事故统计。1.10.3特种设备应有产品合格证、使用登记证、法定资质单位定时检验汇报。1.10.4设备应有日常使用情况运行检验统计,定时维护保养统计。1.10.5建立灾难性天气等特殊情况下,特殊设备应急保护制度和程序。1.11相关方安全管理1.11.1企业应和外来施工单位签署安全协议,明确双方安全职责:a)外来施工(作业)方应符合安全生产条件,含有对应资质;b)施工现场应有可靠安全防范方法;c)企业应对外来施工(作业)方安全生产制度、作业规程进行审核、确定并立案;d)企业应明确对外来施工(作业)方安全生产进行监督管理部门、人员及其职责。1.11.2工程项目、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发包或出租应符正当规和行业要求:a)承包或租赁方应含有安全生产条件;b)签署责任明确安全管理协议。C)对承包、承租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1.11.3对厂区内临时作业人员、实习人员、参观人员及其它外来人员应有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方法。1.11.4企业外购气源应和相关方签署安全协议。供气单位应有对应资质。1.12现场安全监督检验1.12.1企业应实施包含以下内容安全监督检验:a)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实施情况;b)劳动安全防护用具使用情况;c)特种作业人员持有效证件上岗情况;d)安全隐患整改。1.12.2安全监督检验应形成统计。1.13重大危险源管理1.13.1重大危险源管理。a)企业应按《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相关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56号)进行辨识;b)重大危险源应建立档案,定时检测、评定、监控;c)重大危险源应上报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立案。1.13.2编制应抢救援预案,并定时演练。1.14应抢救援预案1.14.1对风险应定时辨识:a)企业应进行风险辨识、评定;b)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抢救援预案范围应包含:1)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难事故;2)火灾、爆炸重大安全事故;3)危险化学品重大安全事故;4)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大型起重设备等特种设备重大安全事故;5)急性中毒等事故和其它伤害。1.14.2应抢救援预案内容:a)确定应抢救援组织指挥机构,包含:1)相关部门和人员职责分工明确、指挥协调;2)应急处理方法、医疗救助、应急人员防护、群众安全防护;3)现场检测和评定;4)信息公布。b)应抢救援经费保障、物资保障、队伍保障;c)善后处理方法齐全。1.14.3应抢救援预案培训、演练、更新:a)每十二个月最少组织一次安全生产事故应抢救援培训和演练;b)预案演练应进行评价,并立即更新预案。1.15安全生产管理档案1.15.1企业应建立以下安全管理档案:a)事故档案;b)安全生产培训教育档案;c)违章统计及安全奖惩档案;d)安全隐患及整改档案;e)特种作业及危险作业人员台帐、健康档案。1.15.2档案内容应统计齐全,按要求要求保留。2.机械设备设施2.1空压机2.1.1机身、曲轴箱等关键受力部件无影响强度和刚度缺点,全部紧固件应牢靠可靠,并有防松方法。2.1.2压力表、温度表(计)每6个月检测,液位计(油标)等安全装置(附件)应完整、灵敏可靠,且在检测周期内使用。2.1.3外露联轴器、皮带传动装置等旋转部位应设置防护罩或护栏,螺杆式空压机保护盖应关闭。2.1.4配套压缩空气管道无腐蚀,管内无积存杂物,管道漆色符合浅灰色要求,并标有流向箭头,支架牢靠可靠。2.1.5电气设备符合安全要求,机组旁应设紧急停机按钮(开关)保护装置。2.1.6空压机部署合理,空压机和墙、柱和设备之间留有大于1m足够空间距离。2.1.7固定式空压机应设置在有足够通风房间,其区域内无灰尘、化学品、金属屑、油漆漆雾等。2.2金属切削机床2.2.1防护罩、盖、栏应完备可靠。2.2.2预防夹具、卡具松动或脱落装置完好。2.2.3多种限位、联锁、操作手柄要求灵敏可靠。2.2.4机床保护线(PE)应选择≥4㎜2铜芯线,连接规范可靠。2.2.5机床局部或移动照明应采取36V或24V安全电压。2.2.6机床电气箱、柜前1m内无杂物,箱、柜内电器布局合理,编号清楚正确。2.2.7未加罩旋转部位楔、销、键,突出旋转杆平面应小于3㎜。2.2.8备有清除切屑专用工具。2.2.9其它安全要求:a)磨床:砂轮合格,旋转时无显著跳动;b)车床:加工超长料应有防弯装置;c)插床:应设置预防运动停止后滑枕自动下落配重装置;d)电火花加工机床:可燃性工作液闪点应在70℃e)锯床:锯条外露部分应采取防护罩或安全距离隔离;f)加工中心:加工区域周围应有固定、可调式防护装置。2.3冲、剪、压机械2.3.1离合器动作灵敏、可靠、无连冲。2.3.2制动器工作可靠,和离合器相互协调联锁。2.3.3紧急停止按钮灵敏、醒目,在要求位置安装有效。2.3.4传动外露部分防护装置齐全可靠。2.3.5脚踏开关应有完备防护罩且防滑。2.3.6机床保护线(PE)可靠,电气控制有效。2.3.7安全防护装置可靠有效,使用专用钳子、钩子、夹子、电磁或永磁吸盘等工具。2.3.8剪板机压料脚应平整,危险部位有可靠防护。2.4特种设备2.4.1压力容器、锅炉、起重机械、电梯等应取得特种设备使用证,定时检验合格,在检验周期内使用。2.4.2工业气瓶每3年检验,压力表每6个月检验,并在检验周期内使用。2.4.3企业每个月、班组每七天、岗位每日对日常运行情况进行检验并统计。2.5工业管道2.5.1应有全厂管网平面部署图,标识完整,位置正确,管网设计、安装、验收技术资料齐全。2.5.2压力管道应取得使用证,定时检验,在周期内使用。2.5.3管道漆色标识应显著,流向清楚。标识应符合《工业管道基础识别颜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7231-)要求。2.5.4管道完好,无严重腐蚀、无泄漏,防静电积聚方法可靠。2.5.5埋地管道敷层完整无破损,架空管道支架牢靠合理。2.5.6禁忌介质管道应独立埋设。2.5.7管道沟应定时进行检验。2.6厂内机动车辆2.6.1厂内机动车辆应含有国家统一制订牌照,每十二个月应定时检验合格,在检验周期内使用。2.6.2动力系统运转平稳,线路、管路无漏电、漏水、漏油。2.6.3灯光电气部分完好,仪表、照明、信号及各隶属安全装置性能良好。2.6.4传动系统运转平稳。2.6.5行驶系统连接紧固,轮胎无损伤。2.6.6转向系统轻便灵活。2.6.7制动系统安全有效,制动距离符合车辆性能要求。2.7木工机械2.7.1限位及联锁装置灵敏可靠。2.7.2旋转部位防护装置完好有效。2.7.3夹紧或锁紧装置完整可靠。2.7.4锯条接头不得多于3个,锯片和砂轮不许可有任何形状裂纹。2.7.5保护线(PE)连接可靠,控制电器须有预防短路和过载保护装置。2.7.6刨车带锯机应设置有效护栏。2.7.7安全防护装置齐全有效。2.7.8平刨开口度应符合尽可能最小间隙。2.8砂轮机2.8.1安装地点应确保人员和设备安全,砂轮切线方向不得对准通道。2.8.2防护罩应有足够强度(通常钢板厚度为1.5㎜~3㎜)。2.8.3档屑板应有足够强度,且可调至砂轮间距≤6㎜。2.8.4砂轮无裂纹无破损。2.8.5托架安装牢靠,可调至砂轮间距≤3㎜。2.8.6法兰盘应大于砂轮直径1/3,并和砂轮之间有软垫,软垫厚1mm~2mm,大于法兰盘2mm2.8.7运行应平稳可靠,砂轮磨损量不超标,且在使用期内使用。2.8.8保护线(PE)连接可靠,控制电器须有预防短路和过载保护装置。2.9风动工具2.9.1砂轮夹紧装置应符合卡夹和砂轮接触平整均匀,软垫直径大于卡盘1mm~2mm2.9.2防护罩应完好无损。2.9.3气阀、开关应完好无漏气。2.9.4防松脱锁卡完好,可靠。2.9.5气路密封无泄漏,气管无老化、腐蚀。2.10其它机械2.10.1防护罩、盖、栏应完整可靠。2.10.2多种联锁、紧停、控制装置灵敏可靠。2.10.3局部或移动照明应为安全电压。2.10.4保护线(PE)连接可靠、电源线路及电器完好。2.10.5梯台或平台应符合工业梯台要求。2.11脚手架2.11.1基础安全要求:a)脚手架宽度应大于600mm。脚手板可采取钢、木等材料制作,每块重量不宜大于30kg。许用载荷应大于400kg/m2;b)脚手架构配件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生产企业产品;c)脚手架搭设完成后应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验收前后应设置标识警示牌;d)应定时观察脚手架垂直度和水平度,连接部位绑扎件和紧固件应牢靠、可靠;e)钢质脚手架和撑架、横杆、夹具、挂具每十二个月应进行一次防锈处理。2.11.2悬空脚手架:a)吊笼式脚手架应符合以下要求:1)搭设马脚焊接必需由对应等级焊工担任。焊接时两端应包头。搭设前应仔细检验焊缝,如有假焊和漏焊等现象,应立即补焊;2)吊装吊笼时应认真实施《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1985);3)吊笼内上下人孔盖必需完好无缺;4)每层吊笼必需安装两道防护链条,使其保持完好状态;5)挂梯和桥板关键尺寸符合要求。b)电动吊篮式脚手架应符合以下要求:1)搭设前必需测试绝缘电阻;2)最大载荷应小于500kg,并指定使用责任人;3)牵引钢丝绳破断拉力大于最大载荷14倍;4)吊篮传动装置、电器装置、安全装置、安全设施等必需保持有效可靠;5)距吊篮2m内钢丝绳应做绝缘保护;6)吊篮起落及运行速度应小于0.5m/s;7)应配置速差式安全带。2.11.3落地脚手架:a)花架式或高凳式脚手架应符合以下要求:1)搭设前必需仔细检验其质量,凡有缺档、损坏、锈蚀等情况,不许可使用;2)必需放置在坚实、平整地面;3)挑头板绑扎方法应正确,挑头应上翘10°,一次受力时挑头下坠角度小于10°,如直接将脚手架放置在花架式或高凳横档上,可不扎;4)脚手板放置在挑头板上且花架式或高凳间距大于1200mm时,必需安装吊撑或顶撑;5)脚手板搁置部分长度和脚手板之间重合部分,必需保持250mm~500mm;6)脚手板搁置部分必需用蚂蝗钉固定或用φ16mm~φ20mm白棕绳绑扎。b)钢管扣件式脚手架应符合以下要求:1)立杆应交错设置,垂直偏差应小于1/200,横距应小于1200mm,纵向应小于1800mm;2)大横杆、小横杆均应保持水平,大横杆在同一间隔内纵向水平高低不得超出60mm;3)小横杆伸出大横杆距离不得大于300mm,若超出时应加斜撑方可搁置脚手板;4)脚手板搁置间距超出3600mm时,应在中间加设一道小横杆;5)斜拉杆和地面夹角应在45°~60°之间,接长距离应大于400mm,并采取回转扣件连接;6)上下通行梯斜度通常不应大于60°,防护栏杆下道不低于500mm。2.12工业梯台2.12.1直梯:a)梯宽宜500㎜、梯级间隔尺寸宜300㎜;b)梯段高度超出3m部分应设护笼,护笼直径应为700㎜、护笼条5根,制作应符合《固定式钢直梯安全技术条件》(GB4053.1-1993);c)直梯和平台相连扶手高应≥1050mm;d)结构件不得有松脱、裂纹、扭曲、腐蚀、凹陷或凸出等严重变形,更不得有裂纹。并应进行除锈涂装处理。2.12.2斜梯:a)梯宽≥600㎜、扶手立柱高于900㎜、间距尺寸≤1000㎜,制作应符合《固定式钢斜梯安全技术条件》(GB4053.2-1993)要求;b)踏步高、宽合适,除扶手外,应设一根横杆;c)结构件不得有松脱、裂纹、扭曲、腐蚀、凹陷或凸出等严重变形,更不得有裂纹。并应进行除锈涂装处理。2.12.3活动轻金属梯:a)梯长应≤8m,梯宽≥300mm;b)梯脚防滑方法完好,无开裂、破损;c)轻金属直梯含有伸缩加长直梯,其止回档块完好无变形、开裂;d)人字梯铰链完好无变形,两梯之间梁柱中部限制拉线、撑锁固定装置牢靠;e)结构件不得有松脱、裂纹、扭曲、腐蚀、凹陷或凸出等严重变形,更不得有裂纹。2.12.4轮式移动平台:a)操作平台表面应防滑、护栏高度符合1100㎜,中间一根横杆要求;b)斜撑无变形、铰链连接可靠;c)轮子限位、防移动装置完好有效;d)升降动力电源切断时应有紧急下降装置;e)结构件不得有松脱、裂纹、扭曲、腐蚀、凹陷或凸出等严重变形,更不得有裂纹。并应进行除锈涂装处理。2.12.5走台、平台:a)单人通道宽度宜800mm,双人交叉通道宽度宜1200mm,扶手最小高度1100㎜、离地高度等于或大于2m时,护栏不得低于1200mm,立柱间距小于1000㎜、横杆和上、下构件净间距不得大于380㎜;b)扶手和立柱宜采取直径33.5㎜~50㎜钢管,横杆采取大于25㎜×4㎜扁钢或直径16㎜圆钢;c)走台或平台设计负荷大于要求值(走台250kg/m2,梯间平台350kg/m2,检修平台400kg/m2);d)台面板周围踢脚挡板高度大于100mm,离基面小于10㎜;e)结构件不得有松脱、裂纹、扭曲、腐蚀、凹陷或凸出等严重变形,更不得有裂纹。并应进行除锈涂装处理。3电气设备设施3.1变配电系统3.1.1变配电站环境要求:a)变配电站周围和其它建筑物间应有足够安全消防通道,且保持通畅;b)和爆炸危险场所、腐蚀性场所间距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要求;c)变配电站地势不应低洼,预防雨后积水;d)室内可燃油油浸变压器室应设容量为100%变压器油量贮油池;e)变压器室、配电室、电容器室门应向外开启。相邻配电室之间有门时,此门应能双向开启。f)门、窗及孔洞应设置网孔小于10㎜×10mm金属网;g)多层建筑装置可燃油电气设备变配电所应在底层;高层建筑内不宜装置可燃油电气设备变配电所。h)变压器室、配电室、电容器室等应设置齐全有效安全设施,做到“五防一通”。i)配电所、变电所电缆夹层、电缆沟和电缆室,应采取防水、排水方法。j)变压器室宜采取自然通风。夏季排风温度不宜高于45°C,进风和排风温差不宜大于k)变压器室、电容器室当采取机械通风时,其通风管道应采取非燃烧材料制作。当周围环境污秽时,宜加空气过滤器。l)配电室宜采取自然通风。高压配电室装有较多油断路器时,应装设事故排烟装置。m)高、低压配电室、变压器室、电容器室、控制室内,不应有和其无关管道和线路通道。3.1.2变压器、发电机:a)油标油位指示清楚,油色透明无杂质,且不漏油;变压器油应定时进行绝缘测试;b)油温指示清楚,温度低于85℃,冷却设备完好,发电机工作温度定子不超出70℃(E级),转子不超出c)绝缘和接地故障保护完好可靠;d)瓷瓶、套管清洁,无裂纹、无破损;e)变压器、发电机运行过程中,内部无异常响声或放电声;f)应有符合要求警示标志和遮拦。g)室内安装变压器应有足够通风。装有机械通风装置变压器室,在机械通风停止时,应能发出远方信号。变压器通风系统通常不应和其它通风系统连通。h)变压器室门应采取阻燃或不燃材料,并应上锁。门上应标明变压器名称和运行编号,门外应挂“止步,高压危险”标志牌。i)安装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场所应按相关设计规程要求设置消防设施和事故储油设施,并保持完好状态。j)自发电机组应装设双投刀闸或其它安全可靠联锁装置。k)自发电机组中性线应单独接地,严禁利用供电部门线路上接地装置接地,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欧。3.1.3高低压配电间及电容器间控制装置:a)全部瓷瓶、套管、绝缘子应清洁无裂纹;b)全部母线应整齐、清洁,接点接触良好,母线温度应低于70℃c)各类电缆及高压架空线路敷设应符合安装规程,电缆头外表面清洁无漏油,接地可靠;d)断路器应为国家许可生产厂合格产品,油开关油位正常,油色透明无杂质,无漏油、渗油现象;e)操纵机构应为国家许可生产厂合格产品,高压开关柜应定时进行预防性试验;f)全部空气开关灭弧罩应完整,触头平整;g)电力电容器外壳无膨胀变形,无漏油现象;h)接地故障保护可靠,并有定时检测统计;i)多种安全用具应定时检验合格;j)变配电间内多种通道应部署。h)屋内外配电装置均应装设闭锁装置及联锁装置,以预防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带接地合闸,有电挂接地线,误拉合断路器,误入屋内有电间隔等电气误操作事故。3.2低压电气(固定)线路3.2.1线路安全距离符合要求。3.2.2线路导电性能和机械强度符合要求。3.2.3线路保护装置齐全可靠。3.2.4线路绝缘、屏护良好,无发烧和渗漏油现象。3.2.5电杆直立、拉线、横担瓷瓶及金属构架等符合安全要求。3.2.6线路相序、相色正确、标志齐全、清楚。3.2.7线路排列整齐、无影响线路安全障碍物。3.3低压电气(临时)线路3.3.1要有完备临时接线装置审批手续,不超期使用。3.3.2使用绝缘良好、并有和负荷匹配护套软管。3.3.3应装有总开关控制和漏电保护装置,定时进行试跳,并做好统计,每一分路应装设和负荷相匹配熔断器。3.3.4临时用电设备保护线(PE)线连接可靠。3.3.5不许可在有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架设临时线。3.3.6在电源和用电端,应分别装设开关箱,开关箱应防雨,对地高度不低于1.5米。3.3.7临时用电应在电源总开关出线端装设漏电开关、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应有可靠接地。3.4动力(照明)配电箱(柜、板)3.4.1箱、柜、板符合作业环境要求。3.4.2箱、柜、板内外整齐、完好、无杂物、无积水,有足够操作空间,符合安全规程要求。3.4.3箱、柜、板体保护线(PE)线可靠。3.4.4多种电气元件及线路接触良好,连接可靠,无严重发烧烧损现象。3.4.5箱、柜、板内插座接线正确,并配有漏电保护器。3.4.6保护装置齐全,和负载匹配合理。3.4.7外露带电部分屏护完好。3.4.8线路编号清楚、识别标识齐全。3.5电网接地系统3.5.1电源系统接地制式运行应满足其结构整体性、独立性安全要求。3.5.2各个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应定时检测合格。如:TN系统工作接地低于4Ω;反复接地低于10Ω;TT系统工作接地低于4Ω。3.5.3TN系统反复接地布设合理。接地装置连接应确保电气接触可靠。有足够机械强度,并能防腐蚀、防损伤或有附加保护方法。3.5.5接地装置编号、标识明晰,有定时检验统计。3.5.6电气设备和装置金属外壳、配电柜框架、临近带电部分金属遮拦、电缆金属外皮、金属电线管等。均应可靠接地和接零。对移动电具和安装在潮湿、危险场所电气设备应装设漏电保护装置。3.5.7同一台变压器供电电气设备,严禁同时采取接地和接零两种保护方法。3.5.8采取保护接零时,变压器零线必需可靠接地;电缆和架空线在车间或建筑物进户处零线,应反复接地;在室内将零线和配电盘,控制屏接地装置相连,最好将零线环接。3.5.9电力设备接地电阻数值,应符合下列要求:(1)保护接地电阻通常小于4欧。(2)反复接地电阻值,通常小于10欧。3.5.10保护接地装置和独立避雷针接地装置在地下水平距离不应小于3米,地上大于5米。3.5.11不一样用途,不一样电压电力设备,除另有要求者外,可共用一个总接地体,接地电阻应符合其中最小值要求。3.6防雷接地装置3.6.1防雷技术方法应经过安全设计和验算,使其保护范围有效。3.6.2防雷装置每十二个月应在雷雨季节前由有资质单位检测,并有检测汇报。3.6.3防雷装置完好,接闪器无损坏,引下线焊接可靠,冲击接地电阻应低于10Ω。3.6.4独立避雷针系统和其它系统隔离,间距合格。3.6.5建筑物、构筑物防雷应有防反击、侧击等技术方法,和道路或建筑物出入口有预防跨步电压触电方法,线路应有防雷电波侵入技术方法。3.7电焊机3.7.1电源线、焊接电缆和焊机连接处有可靠屏护。3.7.2焊机外壳保护线(PE)线接线正确,连接可靠。3.7.3焊接变压器一次绕组和外壳间绝缘电阻值大于1兆欧,二次绕组和外壳间绝缘电阻值大于0.5兆欧3.7.4焊机一次侧电源线长度不超出3m,不得有接头,且不得拖地或跨越通道使用。3.7.5焊机二次线连接良好,接头不超出3个。3.7.6焊钳夹紧力好,绝缘可靠,隔热层完好。3.7.7焊机使用场所清洁,无严重粉尘,周围无易燃易爆物。3.8手持电动工具3.8.1在潮湿场所或金属构架等导电性能良好场所,和在修理、建造船舶上,应选择Ⅱ类或Ⅲ类手持电动工具;在锅炉、金属容器、管道、密闭舱室内,应使用Ⅲ类手持电动工具。3.8.2绝缘电阻应符合下列要求,应有最少每十二个月定时检测统计:a)Ⅰ类电动工具大于2兆欧;b)Ⅱ类电动工具大于7兆欧;c)Ⅲ类电动工具大于1兆欧。3.8.3电源线应用护管软线,和电动工具在6m处设电源开关,无接头及破损。3.8.4电动工具防护罩、盖及手柄应完好,无松动。3.8.5电动工具开关应灵敏、可靠无破损、规格和负载匹配。3.9移动电气设备3.9.1绝缘电阻值大于1兆欧,应有最少每十二个月定时检测统计。3.9.2电源线应采取三芯或四芯多股橡胶电缆,无接头,绝缘层无破损。移动电气设备在6m处设电源开关。不许可随地面跨越通道。3.9.3保护零线连接正确、可靠。3.9.4防护罩、遮拦、屏护、盖应完好、无松动。3.9.5开关应可靠、灵敏,且和负载相匹配。3.10行灯3.10.1在潮湿地面等场所使用移动式照明灯具,其安装高度距地面2.4m及以下时,额定电压不应超出36V。3.10.2船舶舱室内使用手持行灯,其额定电压不应超出36V。3.10.3锅炉、金属容器、管道、密闭舱室等狭窄工作场所,手持行灯额定电压不应超出12V。3.10.4行灯使用降压变压器,应采取隔离变压器。3.10.5行灯应有绝缘手柄和金属护罩,灯泡金属部分不准外露。3.10.6行灯变压器不准放在锅炉、加热器、水箱等金属容器内和尤其潮湿环境;并应定时检验有统计,绝缘电阻应大于2兆欧。4危险作业4.1高处作业4.1.1高处作业人员条件:a)高处作业人员包含:作业者、监护者、脚手架搭设和拆除工作人员;b)人员条件:1)年满18周岁,经过安全培训教育,含有高处作业知识和技能;2)经过医疗部门体检,符合高处作业健康标准。c)高处作业人员应经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持有效证件上岗。d)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需是含有作业资格持证人员。4.1.2高处作业安全要求。高处作业中所需要各类安全技术方法,应事先计划,纳入生产准备:a)施工前安全要求:1)应有使作业人员明确作业内容和作业次序,先查明作业场所安全情况;施工单位指挥人员要对生产环境、安全设备、设施和防护用具进行检验;2)对现场共同作业应确定关键责任人,操作前落实安全防范方法;3)立体交叉作业时,应先协调关系,明确落实各相关作业人员职责;4)遇强风、暴雨、大雪等恶劣气候时,严禁室外高处作业;遇雨、雪、浓雾天气等应有可靠防滑、防寒和防冻方法;5)作业现场照明设施及光照度必需符合安全作业要求;6)高处作业人员应正确穿戴要求工作服,应系安全带、戴安全帽、穿软底鞋;在水面上空高处作业应穿救生衣;7)在脚手架搭设、拆除等高处作业时,不得穿高统靴。b)施工过程安全要求:1)作业组织人员应立即了解高处作业进展情况,生产设备使用情况及操作人员行为等,发觉不安全原因,应立即纠正;2)从防护方法上,要做到“四必有”;3)从工艺纪律上强调“六个不准”、“十不登高”;4)高处同一块脚手板上不得超出2人;高处作业区不得有易滑物。4.1.3临边防护2m以上高处临边作业应设防护栏,并应符合《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安全技术条件》(GB4053.3-1993)要求。4.1.4洞口防护板和墙洞口、井口、平台孔口、及各类洞口和坑槽等处作业应设防护栏、盖、网、栅等防护设施。4.1.5攀登作业在借助建筑结构、脚手架、移动式梯子或固定式爬梯攀登作业时,应检验其登高用具和拉攀件牢靠可靠。4.1.6悬空作业悬空作业所用索具、脚手板、吊篮、吊笼、平台等设备均应经技术判定合格,特殊情况无可靠安全设施时,应系好安全带并扣好保险钩,或架设安全网。4.1.7交叉作业各工种进行上下立体交叉高处作业时,不得在同一垂直方向上操作。下层作业位置,应处于依上层高度确定可能坠落范围半径之外。不符合以上条件时,应设置安全防护层。4.1.8施工结束要求a)对安全实施情况进行评定,完善操作标准;b)督促施工单位应做好工完、料清、场地净。4.2明火作业4.2.1明火作业管理电焊、气焊,锡焊,喷灯,电炉等裸露火焰和炽热工作为明火作业:a)易燃、密闭禁火区域内从事明火作业应填写“动火作业审批表”;b)明火作业区域应有设置警告标志;c)遇烟尘、气体、弧光、火花、电击、热、辐射及噪声危害应设有安全防护方法;d)船舶动火作业操作人员应持有效特种作业安全操作证。监护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含有安全培训合格证书或安全管理人员资质证;e)焊接作业焊工应穿着浅白色棉布工作服,扣好衣袖和领扣,上衣不得系在工作服腰内;应穿胶底绝缘工作皮鞋,遇潮湿或破损,应立即更换;戴焊工专用手套和防护眼镜;高处作业应佩戴安全帽和安全带。4.2.2进厂修船明火作业前安全要求:a)油船应清除舱内油、气,由船舶检验部门或其认可机构检验,确定符合消防安全要求并出具检验合格证书;b)非油船燃油、滑油、污油舱(柜)和和其相连通且无法拆卸管系,如需动火作业,其要求和油船相同;c)船舶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应清除洁净。4.2.3修船明火作业,应该符合下列要求:a)明火作业前要根本检验作业现场,确定待修物周围和相邻隔舱均无易燃物后,才能作业。并应采取预防火花溅落到敞开货舱口及通风筒内方法;b)焊接或切割物件,如存在可能引发怒灾爆炸等风险,应备有足够灭火器材,专员监护,并实施动火许可程序;c)对装过油封闭、半封闭箱、柜,须将残油和油垢清除洁净,并经通风换气测爆检验合格后才能进行;d)可燃气体浓度须保持在爆炸下限值1%以下。4.2.4氧气、乙炔设备安全使用:a)氧气瓶、乙炔气瓶应放置在通风良好地点,不得靠近热源和电器设备,气瓶分开贮存并保持5m以上间距。和明火距离不得小于10m(高空作业时,此距离为在地面垂直距离);b)氧气瓶、气瓶阀、接头、减压器、软管及设备应和油、润滑脂及其它可燃物或爆炸物相隔离。不许可用沾有油污手或带有油迹手套、纱布去触碰、擦拭氧气瓶或氧气设备;c)乙炔瓶阀出口处应配置专用减压器和回火预防器。气瓶应直立并设有防倾倒方法,不许可卧放和太阳爆晒;d)乙炔瓶开闭专用板手,应一直装在阀上。临时中止使用时,应关闭焊(割)工具阀门和乙炔瓶瓶阀,不许可手持点燃焊(割)工具调整减压器或开闭乙炔瓶瓶阀。4.2.5不许可在密闭和半密闭舱使用比重比空气大丙烷、液化石油气等易燃易爆气体。4.2.6焊炬和胶管要求:a)气焊(割)具应完好;b)焊炬、割炬嘴孔道应保持清洁、通畅,有污物应用专用通针清除洁净;c)可燃气体集配器完好无泄漏;d)蓝色氧气管和红色乙炔管不能交换使用,更不得用其它胶管替换;不许可使用泄漏、烧坏、磨损、老化或有其它缺点软管;e)胶管和割具连接处,胶管和氧、乙炔瓶减压阀连接处,用铅丝或卡子扎牢,预防泄漏;f)修船过程中使用胶管,最长不得超出60m,中间接头不得超出3处。4.2.7现场防护:a)含有可燃气体隔热舱壁、间架板上动火作业前,应测爆合格后,在4小时内进行动火作业;b)应先拆除距焊割边缘0.5m以内一切可燃物;对0.5m以外可燃物,应采取预防焊接产生热传导方法,并进行有效覆盖。4.2.8通风换气a)狭小舱室和容器内动火作业应实施双人监护制,设置足够送风或排风设施,换气次数为3次/小时~5次/小时;b)切割有涂层或溶剂钢板时,应先清除再切割,并在操作地点装设局部排烟装置。4.2.9火灾预防a)应按动火作业场所灭火种类和危险程度,配置足够消防器材;b)作业人员和现场监护人员离开现场时,应切断电源和气源,清理检验现场,不得留有火种。4.3船舱及密闭舱室作业4.3.1空气质量应符合以下要求:a)舱内空气中氧气浓度一直不得低于18%;
b)舱内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一直不得高于1%;c)可燃气体浓度须保持在爆炸下限值1%以下;d)有害原因浓度不得超出《工作场全部害原因职业接触限值》GBZ2-要求要求。4.3.2通风换气a)进入船舱作业前,应进行有效通风换气;对有多层舱室船舶,进入不一样舱室作业时,应分别进行通风换气;对于深层舱室尤其要充足通风换气;b)进入自然通风换气效果不好舱室或封闭时间较长舱室(如空舱、水舱、锚链舱、边舱、双层底、油舱和浮筒舱等)应采取机械通风;c)不许可使用纯氧通风换气;对可能存在易燃、易爆气体舱室使用机械通风时,应采取防爆通风机械;d)换气次数应为3次/小时~5次/小时。4.3.3空气检测:a)现场检测可采取便携式氧气、可燃气体、燃爆检测仪进行检测;b)检测人员应采取双人双机检测方法,当进舱或进人孔内检测或采样时,检测人员宜佩戴自给式空气呼吸器;c)船舱通风换气后,应检测舱内空气中氧气、易燃气体浓度。检测结果达成标准后,作业人员方可下舱工作。4.3.4通常安全防护方法:a)应配置正确可靠检测仪器,应明确专管部门和专管人员。仪器应定时检定和维护,确保检测数据正确可靠;b)作业单位应配置自给式空气呼吸器,应明确专管部门和专管人员;
c)进入舱室检测人员,应配置自给式空气呼吸器和安全带、索等安全防护用具。4.3.5现场安全防护方法:a)进入舱室作业或检测时,应安排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和监护人员应事先要求明确联络信号,监护人员一直不得离开工作点,随时按要求联络信号和作业人员取得联络;b)对作业过程中易发生氧气、二氧化碳浓度改变舱室和作业过程长舱室应随时监视空气中氧气、二氧化碳浓度改变情况,应保持必需检测次数或连续检测。并依据检测结果采取对应通风换气方法;c)作业中不得以任何理由离开工作面和离岗、窜岗或私自进入货舱深处,作业工具落入舱内不准私自下舱拾取,应重新领取使用;d)作业人员进入舱室前和离开舱室时,应清点人数。4.4合拢作业4.4.1合拢船舶和起重机械、胎架作业平台宽度应大于1.8m,并应保持通畅。4.4.2电气箱、电焊机、工业气瓶等设备摆放应留出1m空间通道。4.4.3船舶合拢后应设置符合工业梯台要求登高梯台、安全护栏、盖、网。4.5船舶下水作业4.5.1操作、技术、管理人员等应含有对应工作经历或资质,作业人员应经培训考评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4.5.2船上人员应穿戴救生衣,配置和岸上及拖轮专用通讯设备。4.5.3下水设备、设施技术状态处于安全适用状态:a)采取滑板、滑道、船坞等方法,均须经计算合格后方可实施;b)采取气囊下水,在气囊使用前必需经充气试验,且满足压降≤10%;c)用于牵引钢绳和设备应完好,滑板、气囊、滑道应最少六个月或使用前定时检验,并有统计。4.5.4船上应配置救生圈、缆绳等安全设施。4.5.5船舶上全部可移动物品应作临时固定。4.5.6下水区域应进行现场勘察和清理,下水时在相关区域应设置警戒线。4.5.7对码头、大船各受力缆绳和缆桩全部应严密监视。拖轮甲板上不得站人。4.6高温作业4.6.1人员要求高温作业人员应定时进行体检,建立高温作业人员健康档案。有职业禁忌症者,不许可从事高温作业。4.6.2个人防护应选择耐热,透气性好工作服,并依据不一样作业需求,供给工作帽、防护眼镜、面罩等个人防护用具。4.6.3防护设施:a)对作业高温地面、船台或靠近人体高温壁板,应采取防护方法;b)应利用天窗、敞开式厂房等方法进行自然通风;安装风扇、排风机、空调设备等进行局部降温;设置高温作业工间休息室,并配置防暑降温药品。4.6.4防护管理a)白天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延长午休时间,缩短一次性连续接触高温时间;b)应设置中暑抢救室或和周围医疗机构配合制订救援预案;c)暑期应做好高温避灾、救灾方法,提前为从业人员提供防暑防热保障。4.7起重作业4.7.1起重作业安全操作要求:a)作业司机和指挥手(挂钩工)应持有特种作业安全操作证;b)起重作业人员应穿戴符合要求劳动防护用具及标识标志;c)双吊杆起重机、轮盘式操纵或两操作手柄间距大于800mm,应有两人操作;d)遇强风六级(含)以上情况下不许可吊装作业,在雨雪天、夜间、雾天不宜进行危险化学品和重大物件吊装作业。4.7.2起重作业前安全要求:a)检验要求:1)起重司机和挂钩工联络信号或装置;2)吊杆稳索、吊货索、千斤索应牢靠,松紧度应适宜;3)钩头、钢丝绳、卷筒、卸扣、离合器、吊杆、地铃(环)和各导向滑轮不得有损坏和变形,绳端连接应牢靠;4)安全防护装置应齐全有效;5)快慢轮销子应锁定,操作手柄应在零位;6)工具应符合装卸工艺标准及要求;7)吊杆部署符合仰角要求;8)作业环境及周围人、机动向应不影响安全作业。b)试验要求:1)空载试验应做二至三次;2)各制动器、限位器、操作手柄应灵敏可靠;3)起重机无异常音、异味和其它异常现象;c)吊装作业前应明确:1)本机实际许可负荷;2)指挥人员和指挥信号;3)所钩货物重量;4)工具额定负荷。4.7.3作业中安全要求:a)司机应在指挥手指挥下进行操作,平稳起重、逐档加速;b)起吊前,应先抻钩,按指挥手势起吊货物离地200mm左右,确定安全可靠后,方可起升吊运;c)落钩时应按指挥手势或信号在落点垂直距离500mm左右停钩,确定安全方可缓慢下降;d)司机操作时应遵守下列要求:1)不准利用极限位置限位器停车;2)吊运物不准从人员上空经过,不准重载悬空停留;3)不准私自调整双吊杆角度和位置、移动快慢轮销子;4)不准采取碰撞舱口或船舷方法调顺货物;5)双吊杆起重机应随时注意两车运行速度协调一致,两车钢丝绳之间夹角不得超出120°;6)吊钩降至最低点时,卷筒上钢丝绳最少保持四圈或按船方要求安全圈数;7)在吊运过程中,司机对任何人发出紧急停止信号,全部应服从;8)当起重作业中发生断电及设备故障时,应立即将操作手柄置于零位,随即汇报相关人员;9)司机应遵守起重作业“十不吊”要求。e)指挥手(或挂钩)应遵守下列要求:1)绳、链接触被吊物体锐角处应加衬垫物;2)物体翻转作业,应周围设置警戒线;3)装卸危险化学品和重大物件时,应按要求申请审批。4.7.4作业后或作业停止时要求:a)将吊杆、小车、吊钩放置在指定位置;b)将操作手柄或开关放置零位;c)切断起重机电源、有司机室应关好门窗。4.8涂装作业4.8.1涂装作业涂料和材料安全要求a)涂料及相关产品应包装完好;应测定和确定涂料及相关产品闪点和危险等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必需学习和熟悉涂料及相关产品安全卫生性能和防护方法;b)涂装车间应设专门配漆室,配漆室宜靠近涂装区设置,输送涂料、溶剂、稀释剂管道应连接完好,严禁滴漏;c)涂装作业现场存放涂料材料不得超出一个班用量;d)应对涂装作业使用涂料、溶剂等危险化学品实施上下船登记制度。涂装作业完成,必需将剩下涂料、溶剂、废弃物等从作业区域中全部清理出,存放在指定安全地点。4.8.2涂装作业区安全要求a)涂装作业舱室在进行涂装作业期间,必需设警戒区域,设警戒标志,并在涂装作业舱室人孔处、出入口处和相邻舱室围壁处,设防火标志牌,并设专员监护。b)涂装作业舱室周围和相邻舱室围壁等部位,不得进行热工作业或和涂装作业相抵触其它作业;c)涂装作业舱室警戒区域内,全部电源线、电焊线、氧气带、乙炔带和配电设施等,应全部撤离。d)涂装作业期间,应派专员负责巡回检验;e)涂装作业区域内应设足够灭火器材,并定时检验。f)涂装作业生产组织必需限定作业人数,每个舱室作业人员通常情况下不得超出5人,特殊情况下不得超出9人。密闭舱室内涂装作业时,应最少有两人以上共同操作。若作业场所过于狭小,单人操作时,必需有专员监护。g)涂装作业人员1-2小时轮换休息,以确保健康,预防中毒。4.8.3涂装设备及工具安全要求a)涂装作业所使用油漆泵、喷枪、液流软管必需完好,且液流软管必需含有良好导电性能;严禁用胶带粘贴软管后使用,液流软管总长度不应该超出150m;b)涂装作业时,油漆泵必需接地,喷枪和液流软管、液流软管和油漆泵连接必需牢靠可靠,保持其连续性,以确保经过油漆泵泵体接地,其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4Ω4.8.4涂装作业电气设施安全要求a)涂装作业船舶应有良好接地,其全船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Ω;b)涂装作业舱室内,不防爆照明设施应拆除或撤消舱室外;c)涂装作业舱室照明系统,必需在每个舱室外设置一个双极电源开关,不许可多个舱室共有一个电源开关。4.8.5涂装作业通风设施安全技术要求a)密闭舱室涂装作业应采取全方面通风,假如舱室结构复杂,死角多,能够采取局部吹风进行辅助通风;b)进风口应尽可能靠近作业地点,使进入舱室空气先经过作业区域;c)通风所采取风管,其材质应为阻燃性,且应含有除静电性能。4.9清油作业4.9.1、凡包含到明火作业油舱,必需先将舱内油泥洁净后,方可进行作业;4.9.2、在油舱(柜)道门打开后,周围及上方明火作业必需立即停止。严禁火星掉入清油作业区域;4.9.3、施工前必需设置明火作业禁区,在打开油舱道门周围5—15米范围和上方为明火作业禁区,禁区范围内严禁明火;4.9.4、施工前必需确保舱(柜)内有足够照明亮度和连续有效通风方可施工。使用照明灯具和通风设备必需符合防爆要求;4.9.5、舱内施工必需严格实施双人监护要求,严禁一人单独作业;4.9.6、在人员进入前,舱(柜)必需经过氧气含量检测,合格后方可作业;4.9.7、清油作业时,全部进舱人员着装必需符合防静电要求。随身携带工具、器械等必需符合防爆要求。严禁携带火种进入清油作业区域;4.9.8、接收污油或油污水所用船舶应有海事局认可合格证及船检证书,全部油箱需经试压确定无渗漏方可使用;4.9.9、凡挖油脚用工具包含空桶、输油管泵及其它容器等均不得随意堆放在码头上和坞内,须放在指定工作位置,工程结束后应立即回收妥善放置,严禁污染生产场地。在施工或吊运过程中,预防“跑、冒、滴、漏”现象发生;4.9.10、油舱清洁后,由清舱队派人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交施工部门工程主管、施工队责任人共同确定后,最终由安全管理人员确定,三方全部认可后为清油合格;4.9.11、未检验确定合格油舱(柜)严禁进行明火作业。4.10气体检测作业4.10.1、气体检测工作必需由安全管理人员进行。检测人员必需经过必需专业知识培训。气体检测人员在进舱工作时着装必需符合防静电要求。随身携带工具、器械等必需符合防爆要求;4.10.2、测爆仪应选择国家指定部门判定认可仪器,并定时按出厂说明书或相关资料较正;4.10.3、全部油舱(包含油管、线)明火作业时,可燃气体浓度须保持在爆炸下限值1%以下,不然应该停止作业;对各明火施工区域所包含到油舱,依据清舱情况和气温情况,必需随时检测可燃气体浓度,发觉超标,立即停止施工并采取强制通风方法;4.10.4、进行气体检测时必需先检测舱(柜)氧气含量,合格后才能进舱检测可燃气体浓度。4.11.水上、临水作业全部水上作业及临水作业作业人员必需穿好救生衣;5作业场所5.1厂区(码头)环境5.1.1厂区内应实施定置摆放,厂区大门开启灵活、方便、快速,无卡死现象。5.1.2厂区道路应符合下列要求:a)厂区双向主干道宽度大于5m,单向主干道宽度大于3m,且为环行;转弯半径:轻型车为6m,重型车为12m;路面排水良好;b)厂区门口、危险路段需设置限速标牌和警示标志;c)厂区道路应有显著人、车分隔线;d)厂区主干道占道率小于5%。5.1.3厂区照明灯布局合理,无照明盲区,照明灯具100%完好。5.1.4厂区消防栓应有显著漆色标志,其1m范围内无障碍物;全部消防器材完好,且灵敏可靠;消防设施、关键防火部位全部有显著消防安全标志。5.2工厂建(构)筑物5.2.1厂区建(构)筑物耐火等级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要求。5.2.2生产、生活、储存建(构)筑物防火间距应符合10m~18m不相同级要求。5.2.3多种船台(坞)应符合下列安全要求:a)建有固定船台(坞墩),船台应有预制钢筋混凝土地拢或混凝土平台基础;b)船台(坞)上应设置坞墩(或胎架),坞墩(或胎架)应确保船底和地面净空高度不低于0.8m;c)坞墩应牢靠可靠,不许可使用散件坞墩。不许可直接在沙滩或沼泽地上铺墩造船;5.2.4储存、使用危险物品车间、仓库、不得和职员宿舍在同一建筑物内,并和职员宿舍保持安全距离。5.3车间环境5.3.1车间实施定置摆放;工位器具、料、箱摆放整齐、平稳,高度适宜,沿人行通道两边不得有突出或锐边物品;危险部位应设置安全标志。5.3.2车间通道应符合下列要求:a)车行(厂内叉车等)道宽度≥1.8m、人行道宽度≥1m要求,且有100㎜分隔通道线显著清楚;b)路面平坦,且高低差不超出500㎜;无积油积水,无绊脚物,且地面凸出物不超出200㎜;c)占道率低于5%;d)车行道上方悬挂物高度≥4m、人行道上方悬挂物高度≥2.5m,且牢靠可靠。5.3.3作业区域地面平整,无积水、积油、垃圾杂物、无障碍物和绊脚物;坑、壕、池应设置盖板或护栏;脚踏板应完好、牢靠且防滑。5.3.4生产作业点、工作面和安全通道一般采光照度≥75lx,照明灯具100%完好。5.3.5车间应按要求配置消防器材,且灵敏可靠;消防器材和防火部位均设置显著标志。5.3.6设备设施和墙、柱间和设备设施之间应留有700㎜~900㎜距离;多种操作部位、观察部位应符合人机工程600㎜~1100㎜距离要求。5.4仓库通常要求5.4.1仓库车行道宽度≥3.5m、人行道宽度≥1m;路面平坦,无积油积水,无绊脚物;占道率小于5%。5.4.2作业点和安全通道采光符合标准,照明灯具100%完好。凡有易燃物场所应采取防爆方法。5.4.3按要求数量和种类配置消防器材,消防设施标识及防火安全标志正确、齐全,且灵敏可靠,消防通道通畅。5.4.4物品应分类储存,定置区域线清楚,数量和区域不超限;物品存放平稳,便于移动,不超高垛放;物品存放区和墙距、梁距、柱距和物品之间应≥0.5m安全距离要求。5.5危险化学品库5.5.1危险化学品应按其危险特征进行分类,并分区、分库贮存。库房布局及耐火等级必需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要求5.5.2多种工业气瓶应分区存放,同类气瓶应空、实瓶应分开存放。5.5.3消防设施齐全,通道通畅。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消防设施招投标合同
- 大型场馆建设合同样式
- 食品加工三方施工合同
- 机场VIP室花卉租用协议
- 剧院清洁工招聘协议书
- 儿童玩具专卖店装修施工合同
- 游艇码头建造师合同模板
- 豪华邮轮厨师长聘用合同
- 地铁站雨污治理工程协议
- 服装店财务人员劳动合同
- 幼儿园教学活动 幼儿园教学活动概述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特点
- 6.2.1向量的加法运算 课件(共14张PPT)
- 2023年考研考博-考博英语-西南政法大学考试历年真题摘选含答案解析
- 川2020G145-TY 四川省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计图示
- 门窗公司介绍模板范本
- 孩子-你为什么要读书
- 形式逻辑学全套课件
- 国开电大公共行政学形考任务二答案
- 汉字拼写游戏
- 高中音乐鉴赏 《舞动心弦-中国舞蹈音乐》
- YY/T 0698.1-2011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第1部分:吸塑包装共挤塑料膜要求和试验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