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际税收完整教学课件
微观经济学
第一章导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经济学的前提条件经济学的理论框架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经济学的产生
◆稀缺资源与无穷欲望之间的矛盾
◆矛盾导致选择成为必要
◆选择要实现最优化目标
◆实现最优化目标需要遵循一定的
原则和规范
二、经济学的含义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如何选择才能充分利用稀缺的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欲望的一门学科
◆经济学是关于选择原则的理论
◆经济学是关于如何实现效率的学科三、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单个经济单位的选择
涉及单个经济变量的决定问题解决资源配置效率问题以价格为核心变量
以演绎推理分析为主国民经济总体的选择涉及宏观经济总量的决定问题解决资源利用效率问题以国民收入为核心变量以归纳总结分析为主第二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一、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P326)
◆实证分析说明和描述客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不做任何价值判断
◆规范分析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按照一定标准,对客观事实作出价值判断,并说明怎样才能符合这些标准二、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p36)
◆是否将时间作为变量来划分
◆比较静态与静态分析是最常用的分析方法三、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p27)
◆均衡是经济变量关系的常态
◆均衡条件及均衡变动是分析的重点
四、边际分析
◆微观经济分析中最重要的分析方法
◆边际的概念
◆边际分析的基本思路边际利益(MB)
生产一单位产品权衡增加
减少边际成本(MC)
MB>MCMB<MCMB=MC不增不减第三节经济学的前提条件一、理性人假设(p18)
◆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所有选择都是出于利己的动机而产生的
◆理性人的行为准则依据激励作出对自己最为有利的选择
经济主体依据激励作出选择
择选衡权励激对行动的奖励和惩罚比较各行动的利益和成本在可行的行动中作出抉择分析激励的变动可以预测选择的变动二、资源多用途性
◆多种用途的资源才有必要选择其用途,从而产生资源配置问题
◆多用途资源配置中导致机会成本产生第四节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一、微观经济学的理论框架
◆商品价格的决定
◆要素价格的决定
◆价格引导的资源配置的效率二、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框架
第二章均衡价格理论需求与供给均衡价格的决定弹性理论均衡价格理论的应用第一节需求与供给一、需求分析
◆需求量与需求
DemandedQuantityvsDemand
Qd:给定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D:所有价格下的需求量◆需求数量的决定因素(p29)
商品价格
消费者的收入
其他商品的价格
消费者的偏好预期的未来价格
◆需求函数和需求曲线(p21-23)
◆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p29)
需求量的变动:由于价格变动引起的购买量变化
需求的变动:由于非价格因素引起的购买量变化0 2 4 6
8 1051015202530edcba盒饭的数量(十盒/周)盒饭的需求曲线盒饭的价格(元/盒)数量价格D1D2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D0收入、偏好等非价格因素变动需求增加收入、偏好等非价格因素变动需求减少二、供给分析供给量与供给
SuppliedquantityvsSupplyQs:给定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生产的数量
S:所有价格下的供给量◆供给数量的决定因素
商品价格
生产成本
生产技术
相关商品的价格
预期的未来价格◆供给函数与供给曲线(p24-25)
◆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p30-31)
供给量的变动:由于价格变动引起的生产量变化
供给的变动:由于非价格因素引起的生产量变化供给量变动与供给变动S0S1S2价格下降供给量减少数量价格价格上升供给量增加成本、技术等非价格因素变动供给增加成本、技术等非价格因素变动供给减少第二节均衡价格的决定一、均衡价格的含义
需求量=供给量二、均衡价格的形成
市场机制的作用三、均衡价格的变动(p31-32)
供求定理0 2 4 6 8 1051015202530数量(千盒/周)盒饭供给盒饭需求盒饭价格为20元时过剩2千盒盒饭价格为10元时短缺3千盒价格(元/盒)均衡第三节弹性理论一、弹性(elasticity)的含义
◆定义:
因变量变动对自变量变动的反应程度,用变化的百分比来表示
◆弹性系数公式
自变量变动1%所引起的因变量变动的百分比
◆弹性的一般概念二、需求价格弹性
1.定义
◆表示需求量变动对于价格变动反灵应敏程度的指标
◆需求量对价格变动后的反应越灵敏,需求价格弹性越大
2.计算公式
◆定义公式
◆弧弹性公式
◆点弹性公式
◆弹性的几何意义9 101119.5020.50D新的点P平均=20美元=220.00弹性=4Q平均=10原来的点数量(个/小时)价格(美元/个)△P=1美元弧弹性的计算弹性的几何意义富有弹性|ed|>1缺乏弹性|ed|<1|ed|=4012.505.0020.0025.00价格(美元/个)数量(个/小时)
40102550|ed|=1/4|ed|=1
3.分类
根据需求价格弹性的数据分类可以分为需求完全无弹性需求完全弹性需求单位弹性需求缺乏弹性需求富有弹性
需求完全无弹性
价格变动对需求量完全没有影响
垂直的需求曲线ed=0价格0数量12D116
需求完全弹性
给定价格下的需求量源源不断
水平的需求曲线ed=∞价格数量012D3需求单位弹性
需求量与价格的变动幅度相同
双曲线
价格数量D21ed=101262
需求缺乏弹性
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小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比较陡峭需求曲线
价格0数量AB121011.50<ed<1
需求富有弹性
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比较平缓的需求曲线价格0数量A121B102ed>14.影响因素
◆必需程度
◆替代品的数量
◆该商品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
◆时间
5.应用
◆作为定价的依据之一
◆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
总收益(TR)=价格X销售量★价格效应:价格变动对TR的影响★产量效应:由于价格变动引起的销量变动对TR的影响
用于分析价格变动对总收益的影响350.00 255012.505.0010.0020.0025.00150.00200.00250.00
312.50总收益(美元)总收益最大…使总收益减少
|ed|<1单位弹性|ed|=1价格下降…数量(个/小时)价格(美元/个)15.00价格下降…300.00100.0050.000…使总收益增加,|ed|>1三、需求收入弹性(P55)
分类
◆需求收入弹性
小于0
低档品(inferior)◆需求收入弹性大于0
正常品(normal)需求收入弹性
小于1缺乏弹性的商品需求收入弹性
大于1富有弹性的商品四、需求交叉弹性(P54)
分类
需求的交叉弹性大于0,两种商品是替代品需求的交叉弹性小于0,两种商品是互补品五、供给弹性
◆供给价格弹性的含义
◆供给价格弹性的计算
◆供给价格弹性的分类
◆供给价格弹性的影响因素
◆供给价格弹性的应用第四节均衡价格理论的应用一、政府对市场价格的直接干预(P58)
◆最高限价
低于市场均衡价格出现一系列经济现象
◆支持价格
高于市场均衡价格收购还是不收购二、政府对价格的间接干预
◆间接税的影响
◆补贴的影响
图示分析征税造成的影响,及税收负担的分担代数计算征税的影响1.销售税对市场均衡的影响
◆若对生产者征税,则降低供给水平
◆若对消费者征税,则降低需求水平
◆导致消费者支付的价格与生产者得到的价格出现差异
★消费者支付含税收的价格
★生产者得到不含税收的价格
★商品的交易量下降税收收入S+卖者的税负3003253503754002.503.004.004.50SD1.5美元税收数量(百万包/年)价格(美元/包)消费者支付的价格生产者得到的价格D-买者的税负1.5美元税收1.503.税收归宿的决定
◆销售税由消费者和生产者分摊
◆税收分摊比例与法定归宿无关
◆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的相对大小决定税收归宿
★|Ed|越小,消费者承担的比例越高★
Es
越小,生产者承担的比例越高
极端的情形如何?
第三章效用论基数效用理论-----边际效用分析序数效用理论-----无差异曲线分析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第一节
基数效用理论---边际效用分析一、总效用(TU)和边际效用(MU)
◆效用:消费者从商品的消费中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总效用:消费一定量商品所得到的全部效用
◆边际效用:增加一单位商品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的性质
主观性
因人、因时、因地而异
◆规律
其他条件不变,连续消费某一商品所得到的边际效用递减
三、消费者均衡条件
◆消费者均衡的含义
给定约束条件下的最优选择
★给定预算条件下,消费者效用最大
★给定效用水平下,消费者支出最少
◆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单种商品的购买:
单位货币购买商品得到的边际效用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多种商品的购买
单位货币在每一种商品上都得到相同的边际效用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四、市场需求曲线的形成
◆个人需求曲线的形成
★货币的边际效用
λ=△TU/△I
★需求价格消费者为每单位商品愿意支付的最高价由商品的边际效用决定
★价格与购买量之间的关系当λ保持不变时,需求价格与购买量反方向变动
◆市场需求曲线的形成(补充)
★将给定价格下所有消费者的需求量加总得到该价格下的市场需求量
★表现为个人需求曲线的横向加总
QT(P)=Q1(P)+Q2(P)
★连带外部效应(networkexternality
)的调整
攀比效应(bandwagoneffect)
虚荣效应(snobeffect)五、消费者剩余(consumer’ssurplus)
◆消费者剩余的含义(P80)
◆消费者剩余的衡量和计算
根据几何图形显示CS
◆消费者剩余的性质和作用
★消费者剩余的主观性
★消费者剩余的变化可以用来分析政策的福利效应010 20 30 400.501.001.502.002.50Lisa从第10块比萨饼中得到的消费者剩余D支付量市场价格数量(块/周)价格(美元/个)Lisa的消费者剩余第二节
序数效用分析---无差异曲线分析一、关于偏好(Preference)的假设条件◆偏好的完备性(Completeness)
◆偏好的传递性(Transitivity)
◆偏好的局部非饱和性(locallynon-satiation)二、无差异曲线(P82)
◆含义
★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组合点构成的轨迹
★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商品带来的总效用相等I2I10246810246810GCI0J电影(场/月)苏打水(箱/月)
◆特征
★斜率为负值,表示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均为正数★位置表示效用水平的差异★陡峭性表示消费者偏好的差异
◆边际替代率(MRS)
★含义(P85)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互补品和替代品的MRS
I10246810246810cgMRS=2MRS=1/2电影(场/月)苏打水(箱/月)三、预算线(等支出线)
◆含义(P87)
★花费总支出相等的商品组合
★
P1X1+P2X2=I
◆斜率和位置的影响因素
★斜率:商品的相对价格
★位置:收入的实际购买力
012345678910246810af一场电影的价格是………$6…$12…$3价格变动电影(场/月)苏打水(箱/月)收入15美元012345678910246810af收入变动收入30美元电影(场/月)苏打水(箱/月)四、消费者均衡的原则
◆图示
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相切之点
◆原则
★边际替代率=产品价格比
★MRS12=P1/P2
★消费者愿意为一商品支付的代价等于他在市场上必须支付的代价X2X1EabU1U2U3E:给定预算约束条件下效用最大的商品组合点即:最优选择点X2*X1*五、需求曲线的形成
◆由价格-消费曲线到需求曲线
★价格-消费曲线:价格变动所引起的消费者均衡点移动的轨迹
★需求曲线:其他条件不变时,消费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电影3美元时最优消费点0246810246810I1I2电影6美元时最优消费点cj55价格-消费曲线苏打水(箱/月)电影(场/月)0246810123456Lisa的电影需求曲线j’
5电影(场/月)电影价格(元/场)c’◆由收入-消费曲线到恩格尔曲线
★收入-消费曲线:收入变动所引起的消费者均衡点移动的轨迹
★恩格尔曲线: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每一收入水平上,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246810收入30美元3I2I1收入21美元j电影(场/月)软饮料(箱/月)c450452130
Lisa对电影需求的恩格尔曲线c’电影(场/月)消费者收入j’第三节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一、替代效应(substitutioneffect)
◆效应的含义:需求量的变动量
◆价格变动而效用不变引起的购买量的变动
◆所有商品的替代效应都是负的
★相对价格提高,购买量减少
★相对价格下降,购买量增加二、收入效应(incomeeffect)
◆价格变动而名义收入不变导致实际收入变动引起的购买量的变动
◆不同商品的收入效应变化方向不同
★正常品的收入效应为负
★低档品的收入效应为正0246810246810I1I2CjJ5537K收入效应替代效应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电影(场/月)软饮料(箱/月)
三、价格效应
◆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
◆价格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
◆不同商品的价格效应不同
★正常品:价格效应为负
★低档品: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价格效应为负
★吉芬品: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的低档品,价格效应为正0246810246810I1I2cj收入30美元电影3美元收入30美元电影6美元价格效应55电影(场/月)软饮料(箱/月)
第四章生产理论生产函数单一要素的最优投入两种要素的最优投入第一节生产函数一、含义
◆反映生产要素与最大产出之间的关系
Q=f(K,L)
技术水平给定
◆技术有效(technicallyefficient)三、常用的生产函数类型
◆固定技术系数生产函数
◆变动技术系数生产函数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四、短期和长期
◆短期:生产中部分要素的数量固定不变
◆长期:生产中所有要素的数量均可变
第二节单一要素的最优投入一、产量的概念
◆总产量(TP)
◆平均产量(AP)
◆边际产量(MP)二、边际报酬递减规律(P130)三、单一要素投入的最佳区域
◆边际产量与总产量的关系
◆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的关系
◆生产的三个阶段
◆要素投入的最佳区域:平均产量最大-总产量最大的要素投入范围之内AP,MP劳动力L边际产量MP平均产量APL1
L2
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劳动力最优投入区域第三节
两种要素的最优投入一、两种要素投入比例的确定
◆等产量曲线★生产同一产量的要素投入的不同组合★与无差异曲线的性质和作用类似★特点:
●每一条等产量线代表不同的产量
●等产量曲线的斜率为负
●技术水平不同,则等产量曲线的形状不同
★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LK)
●由要素的技术水平决定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等成本曲线
★给定要素价格下,既定成本所能购买到的两种要素最大数量的组合点形成的轨迹
★影响因素:成本、要素的相对价格◆要素最优投入比例的原则★等成本线与等产量曲线的切点★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要素的价格比
MRTSLK=w/r★单位货币在每一种要素上都得到相同的边际产量资本K劳动LEabQ1Q2Q3E:给定成本约束条件下产量最大的要素组合点即:最优选择点K*L*二、扩展线(expansioncurve)
◆不同生产规模下,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点的轨迹
◆生产规模扩大的最优路径
◆是两种要素投入量之间关系的函数
资本K劳动LEU1U2U3过E’、E和E’’的曲线为生产扩展线K2*L2*K1*L1*E’E’’K3*L3*三、规模报酬(Returnstoscale)
◆规模报酬的含义
全部要素按比例增加所引起的产量变动
◆规模报酬的类型
规模报酬递增
规模报酬不变
规模报酬递减
◆规模报酬的判断
第五章成本理论成本的含义短期成本分析长期成本分析第一节成本的含义一、机会成本(P156)
◆使用资源的机会成本是资源在其他用途中可能得到的最大利益
◆生产商品的机会成本是使用相同资源生产其他商品可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二、显成本和隐成本
◆显成本:厂商使用生产要素实际支付的费用
◆隐成本:厂商拥有并自己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三、经济成本和经济利润
◆经济成本:
★生产活动中所发生的全部成本
★包括工资、利息、地租和正常利润经济利润:
销售收入中扣除经济成本后的余额第二节短期成本分析一、短期总成本(STC)
◆含义
◆构成:变动成本(SVC)
固定成本(SFC)
STC=SFC+SVC
TCTVC05101550100150TFCTC=TFC+TVC产量(件/天)成本(美元/天)短期总成本曲线二、短期平均成本(SAC)
◆含义
◆构成
★短期平均变动成本(SAVC)
★短期平均固定成本(SAFC)三、短期边际成本(SMC)
◆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成本
◆短期总成本和短期变动成本的变化速度
四、短期成本函数与生产函数的关系
◆SAVC=w*(1/APL)
◆SMC=w*(1/MPL)五、成本曲线短期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05101551015ATC=AFC+AVC产量(件/天)成本(美元/件)AFCAVCATCMC第三节长期成本分析一、长期总成本
◆长期中,生产一定产量所耗费的最小总成本
◆长期总成本不大于短期生产同样产量耗费的总成本
二、长期平均成本
◆含义
◆形成
◆影响因素
★形状的影响因素:规模经济
★位置的影响因素
外在经济和外在不经济
范围经济和范围不经济三、长期边际成本CQSAC1SAC2SAC3AQ1BQ2LAC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的收益规律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的短期决策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的长期决策第一节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的
收益规律一、完全竞争市场的含义
competitivemarket(竞争性市场)
perfectcompetion
(完全竞争)
◆竞争不受阻碍和干扰的市场
◆不存在垄断因素的市场二、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
◆生产厂商数量众多
◆产品是同质的
(Homogeneousproducts)
◆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Transactionsarecostless
)
◆信息是完备的
(Completeinformation
)
三、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的需求曲线
◆竞争性厂商的需求曲线水平的需求曲线
四、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的收益规律◆竞争性厂商的收益规律
★收益的含义
★价格对收益规律的影响
★竞争性厂商的收益规律
P=MR=AR
第二节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的
短期决策一、利润的含义
经济利润=总收益-经济成本二、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原则
边际收益=边际成本
MR=MC三、竞争性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条件
◆P=MC
◆边际成本递增
8910102030MR25MC利润最大化点0P、R、C数量四、厂商的盈亏状况
利润=(P-SAC)Q
◆P>SAC厂商盈利
◆P<SAC
厂商亏损
◆P=SAC
厂商不盈不亏15.0020.0025.0081030.00AR=MRMCATC收支相抵点正常利润0数量价格经济利润等于零
经济利润大于零
经济利润015.0020.3325.00
91030.00AR=MRMCATC经济利润数量价格经济利润小于零
经济亏损AR=MR17.0020.1425.00MCATC经济亏损7100数量价格四、厂商的停产决策
利润=(P-AVC)Q-FC
◆P>SAVC
厂商亏损生产
◆
P<SAVC
厂商停产
◆
P=SAVC
厂商处于关闭点
五、短期供给曲线的形成
◆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
厂商的边际成本曲线上大于或等于平均变动成本以上的部分
◆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
所有厂商短期供给曲线横向加总的总和
不生产P、R、CQSMCACAVCP0Q0P1Q1P2Q2P3Q3P4Q4供给曲线开始生产亏损生产不盈不亏盈利生产六、生产者剩余(PS)
◆含义
◆生产者提供一定数量产品实际得到的报酬与所要求的最低报酬的差额
厂商的PS:PS=利润+固定成本
市场的PS:所有厂商PS加总的总和
510152025050 100 150 200Max从第50个比萨饼中得到的生产者剩余生产者剩余生产成本数量(个/天)价格(美元/个)市场价格
◆性质:★衡量厂商参与生产获得的净福利
★是生产者实际得到的利益
★只有当PS大于零,生产厂商才会提供产品★生产者剩余与消费者剩余的比较第三节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的长期决策一、厂商长期均衡的盈亏状态
厂商的进入与退出
长期均衡的零利润二、厂商长期均衡的条件
P=LMC=LAC三、长期供给曲线
◆厂商的长期供给曲线
不存在
◆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成本不变行业水平的长期供给曲线成本递增行业正斜率长期供给曲线成本递减行业
负斜率长期供给曲线PQD1S1PqP1Q1q1ALAC1LMCaD2BP2Q2q2bS2A’Q3成本不变行业的供给曲线Q3S2q2成本递增行业的供给曲线P2a’A’第七章不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第一节垄断市场
一、垄断市场的条件
◆单个生产者
◆无替代品
◆不存在潜在竞争者
★技术障碍
★法律和行政的障碍
★策略障碍二、垄断厂商的收益规律
◆厂商的需求曲线是负斜率的
◆消费者的需求规律制约了厂商的定价权
◆边际收益小于平均收益
AR>MRP=AR
MR
QP、R三、垄断厂商的产量决策
◆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决定产量
MR=MC◆如果制定单一价格,则按照消费者可以接受的最高价格定价
P>MCP=AR
MR
QP、R、CMCQ*
P*
A
四、垄断厂商的供给曲线
◆因为厂商具有定价权,所以厂商总是先决定产量,再根据消费者的需求价格弹性确定价格
◆价格与产量之间不存在确定的对应关系
◆不存在厂商的供给曲线
五、垄断厂商的价格决策
----价格歧视1、价格歧视的概念:
(pricediscrimination)
相同成本不同价格
2、价格歧视的类型:
一级价格歧视
二级价格歧视
三级价格歧视一级价格歧视
first-degreepricediscrimination◆含义:每单位商品都按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定价◆特征:★每个商品的售价都不相同★消费者剩余等于零★产量等于竞争市场的产量P=AR
MR
QP、R、CMC3
A
10
1
12
211
MR600D0341015203009001200140018002100ATCMC从价格歧视中增加的经济利润160021旅客(千次/年)价格(美元/次)垄断厂商的经济利润垄断均衡条件下的消费者剩余◆条件:
★适合于单个消费的商品★消费者的数量相对较少◆生活中可以看到的一级价格歧视
律师事务所的服务服务性行业
二级价格歧视
second-degreepricediscrimination◆含义:按照消费者购买量的不同定价
◆特点:★消费者剩余部分被剥夺
★鼓励消费和生产
★产量等于竞争市场产量◆条件:
★消费量便于登记和计量的产品
★需要鼓励消费的商品
三级价格歧视:
third-degreepricediscrimination
◆含义:按照消费者的需求价格弹性定价
◆特点:
★产量决策原则:MR1=MR2=MC★价格决策原则:需求价格弹性较高的市场,产品售价较低,反之较高。★三级价格歧视的利润高于统一定价的利润PQ市场1P=ARMR1PQ市场2P=ARMR2PQ总市场P=ARMRTMCQTQ1Q2MCP1P2Q1+Q2=
QTPTQ1Q2◆条件:
★厂商能够对消费者实行有效隔离
★消费者的自我选择第二节垄断竞争市场一、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
差别性产品二、垄断竞争市场中厂商的需求曲线(P227)
1、主观需求曲线d2、客观需求曲线D
PQd1d2Q1P1P2Q2ABQ2’A’P3B’Q3A’’d3Dd:主观需求曲线D:客观需求曲线三、厂商的短期决策
◆根据MR=MC决定产量
◆产量决定的调整过程
◆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实现条件
MR=MCD与d相交PQd1d2Q2’P2P1Q1BE1Q1’BMR3B’Q2E’’d3MR1MCAMR2A’E2Q3P3四、厂商的长期决策
◆存在进入和退出机制
◆均衡时不盈不亏
◆均衡条件:
MR=MC,AR=ACD与d相交
◆与完全竞争市场长期均衡的比较盈利PQdP*Q*EMRMCFDAC1AC2亏损AC3PQdP1Q1EMRMCFDLACGP2Q2第三节寡头垄断市场一、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
◆厂商之间的相互作用
◆竞争的多样性
◆不存在需求曲线二、寡头垄断市场的均衡
1、纳什均衡的含义每一个决策者都选择了其它决策者的行为不再改变的条件下所能做到的最好选择
2、纳什均衡的前提每一个决策者都是理性的
3、纳什均衡的性质:
▲此时的决策是相互最好的决策
▲纳什均衡意味着战略稳定,即没有一个决策者可以通过单独改变自己的选择得到更大的利益三、寡头理论
1、古诺模型(Cournotmodel)
◆假设条件(P235)★市场价格与需求总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P=a-bQ
★市场中的两个厂商同时决定利润最大化的产量
★单个厂商的产量决策以其他竞争对手产量不变为前提
★成本为零★由厂商的利润函数得到反应函数
反应函数表明单个厂商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不仅取决于自己的决策,而且也要取决于竞争对手的决策
★联立反应函数,就可以得到厂商同时决策所达到的均衡产量Q、价格P和利润◆古诺均衡的含义★市场供求相等★每一个厂商都实现了利润最大化★每一个厂商对对方产量的预测正确,厂商不可能通过改变产量来增加利润★古诺均衡是纳什均衡2、斯威齐模型(P239)
◆假设条件:
折弯的需求曲线
◆价格具有刚性
在成本变动的一定范围之内,市场价格不会发生变动
PQPP1Q1EMRMC1FP2P’MR’AMC2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生产要素的需求分析生产要素的供给分析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收入分配的评判第一节
生产要素的需求分析一、生产要素需求的特点
1、引致需求
◆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产生于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
◆对要素的需求受到消费者对产品需求的影响
2、联合需求
◆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共同的,相互依赖的
◆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往往取决于多种要素的价格
二、生产要素需求的原则
1、使用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P273-275)
◆边际收益产品MRP
增加一单位要素使用所增加的总收益
MRPL=ΔTR/ΔL=MR*MPL
◆边际产品价值VMP
增加一单位要素使用所增加的产品的市场价值
VMP=ΔV/ΔL=P*MPL
◆产品价格的变动状况决定了MRP的变动状况
★如果产品价格不变,则
MRP=VMP
★如果产品价格随销量下降,则
MRP<VMP
MRP、VMPLVMP=P*MPMRP=MR*MP
2、使用生产要素的边际成本(P279)
◆边际要素成本:MFC
增加一单位要素使用所增加的总成本
MFC=ΔTC/ΔL=MC*MPL
◆要素价格的变动状况决了MFC的变动规律
★如果要素价格是不变的,则MFC等于要素价格
★如果要素价格是变动的,则MFC大于要素价格W、MFCL若W随要素使用而增加MFC=MC*MP>W若W为常数MFC=W3、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增加单位要素使用所增加的总收益等于所增加的总成本
◆MRP=MFC
三、生产要素的需求分析以劳动市场为例
1、完全竞争的生产要素市场
◆完全竞争生产要素市场的条件
★要素的供求双方人数很多
★生产要素没有区别
★要素可以自由流动
◆要素供求双方都是要素市场价格的接受者,要素价格为常数,则
MFC=W
◆要素需求原则MRP=MFC可写为
★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中VMPL=W
★非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中(卖方垄断)
MRP=WMRP、VMPLVMP=P*MPMRP=MR*MPMFC=WA:完全竞争市场:VMP=W,当W=W1,L=L1B:卖方垄断市场:MRP=W,当W=W1,L=L2W1L2L1ABMRP、VMPLVMP1=P1*MPMFC=W不考虑其他厂商反应,P保持不变:
W=W1,L=L1;W=W2,L=L2考虑其他厂商反应,P随W下降:
W=W1,L=L1;W=W2,L=L2’W1L2L1ABW2VMP2=P2*MPB’L2’DL
◆结论:
★存在一条负斜率的要素需求曲线
★厂商要素需求曲线: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厂商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并能够购买的要素数量
★厂商要素需求曲线是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曲线调整后形成的曲线
★市场需求曲线是所有厂商要素需求曲线的横向加总
◆要素需求的影响因素★要素的技术水平★要素所生产产品的市场需求状况
,即产品的价格变动状况2、非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
◆厂商具有要素价格决定权
◆厂商对要素价格的决定受到要素供给曲线的制约
◆要素价格随供给量增加而提高
◆边际要素成本大于要素价格
MFC>wW、MFCLW:平均要素成本MFC=MC*MP>WVMP=P*MPAL1W1BB’W2MRP=MR*MP
◆要素需求原则:MRP=MFC,则:★如果是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买方垄断)
VMP=MFC★如果是非完全竞争产品市场
MRP=MFC
◆结论:不存在要素需求曲线第二节
生产要素的供给分析一、生产要素供给的特点
1、总量有限
2、供给量取决于机会成本二、要素供给的原则
1、要素提供给市场使用的边际效用
MUL:每增加一单位劳动时间所增加的总效用
2、要素留作自用的边际效用
mul:每增加一单位闲暇时间所增加的总效用
3、要素供给的原则:
MUL=mul三、生产要素的供给曲线
1、劳动的供给曲线(P295-299)
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分析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
2、资本的供给曲线
3、土地的供给曲线
◆
土地往往只有一种用途
◆所以其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线第三节
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一、工资的决定二、利息率的决定三、租金的决定
1、租和地租
◆供给量不受价格影响的要素的价格
2、经济租
◆要素供给者实际报酬与机会成本之差第四节收入分配的评判一、收入分配均等性的评判
1、洛沦茨曲线
2、基尼系数收入人口AoBOA弧线:洛伦茨曲线,越弯曲收入分配越不均等a基尼系数=a/(a+b),0-1,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均等b二、欧拉定理
1.公式:
L*MPL+K*MPK=Q(K,L)2.含义:在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的条件下要素供给者所获得的实际报酬总量正好等于他们所生产的产量第九章市场效率与微观政策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市场效率的实现条件市场失灵与微观政策第一节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一、局部均衡的含义
不考虑市场相互影响的条件下,所达到的单个市场的均衡状况二、一般均衡的含义
考虑市场相互影响条件下的所达到的所有市场同时均衡的状况三、一般均衡的实现
◆所有市场的需求量决定于全部商品和要素的价格
◆所有市场的供给量决定于全部商品和要素的价格
◆当一组价格体系保证所有市场中的供求量均相等时,就实现了一般均衡第二节市场效率的实现条件一、市场效率的含义P329
市场效率就是指帕累托最优状态
1、帕累托标准
2、帕累托改进
3、帕累托最优状态二、市场效率的实现条件
1、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P333
◆生产者之间不再就他们所拥有的生产要素进行交换
◆条件:MRTSLKX=MRTSLKY
◆生产的契约线:所有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的点构成的轨迹◆生产可能性曲线
★表示给定条件下两种产品最大产量的组合点
★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边际转换率
★
边际转换率等于产品生产中的边际成本之比,边际转换率递增,表示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递增
2、消费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分析的方法与同上
◆分析结论:MRSXYA=MRSXYB
3、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利益等于所增加的成本
◆MRSXY=MRTXY三、完全竞争市场的效率(P343-346)
1、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
◆消费者和生产者都是价格接受者
◆消费者和生产者根据给定的市场价格做出选择
2、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决策原则
◆消费者和生产者都按照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作出消费和生产的选择
◆消费者最优选择的原则是:边际替代率等于产品价格之比
◆生产者最优选择的原则是:
★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要素价格之比
★边际成本等于产品价格3、完全竞争市场符合帕累托最优条件
根据所有决策的过程和决策原则可以看到:完全竞争市场中个人最优选择的结果保证资源配置帕累托最优的三个条件可以得到满足第三节市场失灵与微观政策一、市场失灵的含义和原因
1、市场失灵的含义P373
2、市场失灵的原因
◆竞争的不充分
◆市场的不充分外部性
公共产品
信息不完备二、垄断及对垄断的管制
1、垄断的影响
无谓损失(Deadweightloss)
寻租成本(rentseeking)
2、对垄断的管制
价格或收益率管制法律
二、外部影响
1、外部影响的含义
◆对非当事人所产生的、不能用价格进行补偿的利益或损失
◆外部影响分为:
★正的外部影响:外部经济
★负的外部影响:外部不经济
2、外部性的影响
私人成本<社会成本本
私人利益<社会利益
3、解决方法
征税或补贴科斯定理P378三、公共产品的生产
1、公共产品的含义
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2、公共产品生产中的困难
免费搭车
无法定价
3、解决方法四、信息不完备的影响及对策
1、信息不完备的含义
◆决策所需要的信息难以全部获得
2、信息不完备的原因
◆市场经济不能生产出所需要的所有信息并很好地配置这些信息
◆个人的知识和认识能力的限制
◆不同经济主体之间掌握信息的程度不对称3、逆向选择◆含义(adverseselection)★交易之前交易双方关于交易对象的质量信息不对称而产生★不掌握信息的一方出于理性而作出的选择导致了对自己更为不利的结果★交易效率因为信息不对称而降低
劣质产品驱逐优良产品◆现实中的逆向选择现象★旧车交易★老年人的健康保险★信贷市场★劳动力市场◆解决方法★建立信誉★标准化★政府直接提供介入产品供给★发送市场信号4、道德风险◆含义(MoralHazard)★交易完成之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
★交易一方的行为因为交易的存在而发生改变,而这一改变对交易中另一方的利益产生不利的影响◆现实中的道德风险
★汽车的全险
★存款保险
◆解决方法
建立激励机制,诱导掌握信息、控制行动的一方采取使双方都满意的行为国际税收2016、3—2016、7联系方式
工作室:师圣居(6#楼)303
电话:工作室:84713847
手机-mail:yuanxinli@公用E-mail:shuiwu11ji@163.com登录密码:dufe123456主要参考书目
1.王铁军、苑新丽主编:《国际税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1月。
2.葛惟熹主编:《国际税收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12月。
3.罗伊·罗哈吉:《国际税收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4.邓力平主编:《国际税收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
5.杨斌著:《国际税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6.朱青编著:《国际税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刊物相关网址中国转让定价网/OECD网站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网站美国税收法典地址:http://fourmilab.ch/ustax/ustax.html英国国内收入局:.uk美国国内收入局(联邦税务机构):第1章导论
第一节国际税收的概念第二节国际税收的形成与发展第三节国际税收的两个基本要素第四节国际税收的研究内容
第一节国际税收的概念
一、什么是国际税收二、国际税收与国家税收的联系与区别
一、什么是国际税收
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政府,在对跨国纳税人行使各自征税权力而形成的征纳关系中所发生的国家之间对税收的分配关系。
国际税收概念包含两个关系
两个或两个以上政府与其跨国纳税人之间的税收征纳关系国家之间财权利益的分配关系
二、国际税收与国家税收联系与区别
1.国际税收与国家税收的联系都属于分配范畴,体现一定的财富在不同主体之间的分割和转移。两者都不能脱离国家而独立存在。
2.国际税收与国家税收的区别税收分配所涉及的主体不同。利益协调方式不同。
第二节
国际税收的形成与发展
一、国际税收关系的形成二、国际税收的发展
一、国际税收关系的形成
1.收入的国际化自然经济社会不会引起国家之间税收权益分配,没有国际税收问题。封建社会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扩大。此时的税收主要是商品税,一般不涉及国际税收关系。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阶段,以资本输出为主。经济生活国际化从而带来收入国际化。资本输出(入)产生跨国利润,两个国家征税。2.所得税制的普遍推行
20世纪初,所得税在世界范围内普遍推行。所得税的普遍推行,带来一系列涉及国家税收权益的分配问题。(对跨国经营的纳税人课税,不仅涉及本国境内,还涉及有关国家税收利益)对跨国纳税人的所得课税,必然要产生国家间税收分配问题。
二、国际税收的发展
跨国公司空前发展,成为世界经济活动的主体区域经济、税收一体化给国际税收增添了新的内容国际全面性双边税收协定网络不断拓宽国际税收新课题不断出现第三节国际税收的两个基本要素
一、国际税收涉及的直接税纳税人
二、国际税收涉及的直接税征税对象
一、国际税收涉及的直接税纳税人
国际税收涉及的纳税人的概念:凡有来源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收入,或有存在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财产,或者虽然只有来源于一个国家的收入,但是却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同时负有双重交叉纳税义务的跨国自然人或法人。
二、国际税收涉及的直接税征税对象(一)国际税收涉及的征税对象的构成商品税不会构成征税对象所得税可以构成征税对象财产税中的一般财产税可以构成征税对象
征税对象为所得税和一般财产税,即跨国纳税人的跨国所得和跨国一般财产价值。
(二)国际税收涉及的征税对象的分类
1.国际税收涉及的所得税的征税对象征税对象是跨国所得。跨国所得按其性质加以归并,可划分为以下几类:
(1)跨国一般经常性所得
指跨国纳税人在通常情况下可以经常获得的跨国所得。
(2)跨国超额所得跨国纳税人取得的超过一般经常性所得标准的那部分跨国所得。计算方法有:标准基期法,标准投资利润率法
(3)跨国资本利得跨国纳税人通过出售或交换房屋、机器设备、股票、债券、商誉、商标和专利权等一些资本项目所得到的毛收入,从中减去购入价格后的那一部分差额。
(4)跨国其他所得除上述三类跨国所得以外的某些非经常性的跨国所得。
2.国际税收涉及的一般财产税的征税对象
征税对象为跨国一般财产价值。
(1)跨国一般静态财产价值跨国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的各项跨国财产价值的总和。
(2)跨国一般动态财产价值一般财产税类中的因无偿转移而发生所有权变化的跨国一般财产价值。
第四节
国际税收的研究内容
税收管辖权问题国际重复征税与减除问题国际避税与反避税问题国际税收协定
第2章税收管辖权
第一节税收管辖权概述第二节居民(公民)税收管辖权第三节地域税收管辖权
第一节
税收管辖权概述
一、税收管辖权含义二、行使税收管辖权的原则三、税收管辖权分类四、税收管辖权与纳税义务范围五、各国对税收管辖权的选择与偏好一、税收管辖权含义
税收管辖权是国家主权在税收领域中的体现,具体表现为税收立法权和征收管理权。
二、行使税收管辖权的原则
1.属地原则
也称来源国原则。指一国政府以地域范围作为其行使征税权力所遵循的指导思想原则。它根据纳税人的所得是否来源于本国境内来确定其纳税义务,而不论纳税人是否为本国的公民或居民。
2.属人原则
也称居住国原则。指一国政府以人员范围作为其行使征税权力所遵循的指导思想原则。它根据纳税人与本国的政治法律联系以及居住联系来确定其纳税义务,而不论这些公民和居民的所得是否来源于本国领土范围内。
三、税收管辖权的分类
(一)来源地域税收管辖权(又称地域税收管辖权)一国对来源于本国境内的全部所得以及存在于本国领土范围内的财产行使征税权力。
(二)公民税收管辖权
国家对具有本国国籍的公民在世界范围内的全部所得和财产行使征税权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塑料薄膜的耐蒸煮性能研究考核试卷
- 纺织品生产过程中的节能与减排考核试卷
- 海洋气象学发展与研究技术探讨进展考核试卷
- 物流配送模式与创新考核试卷
- 电气设备营销策略创新考核试卷
- 火花点火发动机的原理及应用考核试卷
- 特色户外健身路径规划与设备实施考核试卷
- 冀中职业学院《动物生物化学教学实习》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跨文化交流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计(3)》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网络安全服务方案
- 重庆2025届高考英语二模试卷含解析
- 板翅式换热器介绍
- 人教九年级语文上册《沁园春 雪》示范课教学课件
- 团体旅游餐饮供餐合同协议
- 养殖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
- 中建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方案全套范本
- GB/T 44029-2024低阶粉煤外热式连续干馏技术规范
- 医疗代表陌生拜访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
- 山西同文职业技术学院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