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云南省玉溪市高中名校高考考前模拟历史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1921年,苏俄私人资本积累为1.5亿金卢布,1923年初增至3.5亿金卢布。从1922年到1925年,注册的私人工业企业数量从856个增至1786个。这说明苏俄A.私有经济日趋占据主导B.新经济政策成果凸显C.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完成D.轻工业成为发展重心2.“夫仁义礼制者,治之本也;法令刑罚者,治之末也。无本者不立,无末者不成。”这句话的核心观点是A.依法治国 B.尊儒抑法 C.儒法并用 D.儒表法里3.1928年7月,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部长王正廷提出了“在不顾及过去及过去不平等的条约、协定与惯例的前提下,运用大胆而强烈的手段,在革命精神与群众运动的强大支持下,在胁迫性或半胁迫性的情况下,以达到我国外交谈判的目的”的“革命外交”策略。这表明A.国民革命推动了群众爱国运动蓬勃发展B.国民政府独立自主的民族意识有所增强C.西方列强对华的外交政策已经发生质变D.世界范围内涌现出一股民族自决的潮流4.据《元史·百官志三》记载:“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因唐制吐蕃来朝见於宣政殿之故,更名宣政院。”由此判断宣政院所辖之地应该位于下图中的A.AB.BC.CD.D5.租界建立之初华洋分处。上海的租界出现华洋杂处局面开始于A.《上海土地章程》订立 B.小刀会义军占领县城C.城厢内外自治公所成立 D.工部局建立6.下面的漫画描绘了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破袭战。该漫画可用来说明当时A.敌后军民抗战的决心 B.敌后战场成为抗日的主战场C.中国持久抗战的策略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性7.某同学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段文字:“1937年9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表宣言,声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中共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该同学不知该材料的真伪。以下是对此材料真伪的判断,其中正确的是A.应该是真的,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始终坚持三民主义B.应该是真的,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国共再次合作而做出了努力C.应该是假的,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期间的目标是反对日本侵略D.应该是假的,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与三民主义格格不入8.如表宋元时期三部重要的农业典籍在对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记述上带有各自鲜明的特色,这客观上反映了这一时期A.农业科技最为发达 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C.统一局面渐趋形成 D.民族交融不断发展9.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面广告在中国最早有可能出现在A.19世纪初期 B.19世纪中期C.20世纪初期 D.20世纪中期10.在美国人民评选的“最受欢迎的总统”中,罗斯福常名列前茅,原因之一是他A.领导美国独立 B.引导美国走出经济危机C.维护联邦统一 D.倡议成立国际联盟11.古希腊“经济”是“管理家庭经济”之学。1615年,蒙克莱田使用“政治经济学"之名,把“经济”一词的含义从家计扩展到国家层面。“经济”含义的变化体现出A.古希腊推动了近代经济的发展 B.自由主义已成国家经济政策C.政治已对经济产生决定性影响 D.国家对经济的意义日益重要12.清朝到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时制瓷技艺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中国瓷器开始大量销往海外市场B.许多瓷器为国际市场需要而生产C.清朝政府采取鼓励瓷器出口政策D.官营手工业规模大且占主导地位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机构的演变中国古代从中央到地方统治机构几经嬗变。观察下列示意图,回答问题。回答:(1)写出上述图表中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名称及对应的朝代。(2)用一句话概括以上三个制度所起的历史作用。(3)根据材料,你认为中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发展趋势是什么?14.(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就不断提出修建铁路的主张。1872年,俄国出兵侵占我国伊犁,李鸿章借机提出“土车为铁路”的主张,指出俄国侵占伊犁,“我军万难远役”,如果不修铁路,新疆等西北边境就无法用兵。而且不仅俄国想侵占西北,英国同样垂涎云南、四川,如果中国自己开采煤矿、修建铁路,则列强将有所收敛,否则中国将面临更加紧迫的局面。——摘编自雷颐《细说晚清七十年》材料二一八七八年,唐廷枢开办开平煤矿时,为了解决运输问题,建议修筑开平至北塘的铁路,由于李鸿章的支持而获批准。旋因守旧派的反对,清政府又收回成命。唐廷枢被迫改为开挖运河,由于开挖运河失败,再获批准。一八八一年六月,在英人金达指导下,铁路终于通车。但守旧派又群起攻击,清政府进以“震动皇陵”、“伤害庄稼’为由下令查禁,经李鸿章多方努力,铁路才得以保留。修一条九公里长的铁路,竟然几起几落,中国铁路产生之艰难,实难想象。——摘编自李开第《论中国近代铁路建设的几个问题》材料三2019年中国高铁总里程突破3万公里,是世界上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最长、运营最繁忙的国家。中国高铁行业的技术创新,带动了关联产业的发展,提升了中国产业的全球竞争力,优化了出口贸易结构。中国高铁“走出去”,使中国进入“新陆权”时代,由此必然带来世界海权与陆权格局的变迁,从而产生巨大的地缘政治效应,同时还推动了沿线国家在核心价值同一性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各国各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形成彼此尊重、交融、互相学习的“朋友圈”与“文化圈’。——摘编自徐飞《中国高铁的全球战略价值》(1)根据材料一,概括李鸿章主张修建铁路的理由。(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铁路修建艰难的原因。(3)综合以上材料,简析中国高铁迅速发展的意义。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
“从1922年到1925年”,苏俄私人资本和企业数量增加明显,结合所学可知B项正确;由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可知国家经济中占主导的是国营企业,A项错误;只有私人的企业和资本,没有工农业生产总值与战前的比较,也没有农、轻、重的比例,不能得出C项和D项。2、C【解析】
材料中认为“仁义礼制”是治国之本,刑罚是治国之辅,二者相辅相成。故C正确;依法治国是法家思想,排除A;材料中是儒法并用,不是尊儒抑法,也不是儒表法里,排除B和D。故选C。3、B【解析】
据材料“1928年7月……在不顾及过去及过去不平等的条约、协定与惯例的前提下,运用大胆而强烈的手段,在革命精神与群众运动的强大支持下,在胁迫性或半胁迫性的情况下,以达到我国外交谈判的目的”可知,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使南京国民政府成为全国性的中央政权,地位提高。而且在对外上南京国民政府在革命精神与群众运动的强大支持下也试图通过外交谈判达到废除旧的不平等的条约,签订平等互惠的“改订新约运动”,这些表明了“国民政府独立自主的民族意识有所增强”,B正确;据所学可知,材料主要是国民政府的外交行为,而不是“群众爱国运动蓬勃发展”,A说法错误;C与材料无关;材料只是强调的国民政府的外交行为,未涉及其他国家,D以偏概全。4、A【解析】
元朝设立宣政院,是元朝负责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并统辖吐蕃(今西藏)地区的军政事务的机构,A是西藏,故选A;B是东北,C是北京,D是,不符合宣政院所辖之地,排除BC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因唐制吐蕃来朝见於宣政殿之故,更名宣政院”,联系所学元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分析解答。5、B【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上海市政的变迁。鸦片战争以后,上海成为《南京条约》中被迫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1845年11月,以《虎门条约》为主要依据的《上海土地章程》订立。按照土地章程,租界作为西人的居留地,实行华洋分处原则,即华人可以到租界里进行买卖交易,但不得入内租地、造房、租房、居住。1853年,响应太平天国运动的小刀会起义爆发。起义军占领上海县城,清政府为了切断城厢附近居民与小刀会的联系,强令居民迁徙,并放火焚烧十六铺一带的民宅、商铺,逼迫大量难民流入租界。于是,租界里中国居民激增,造成了事实上的华洋杂处。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考点:天朝的危机•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五口通商与战后中国社会的变化【详解】6、A【解析】
根据漫画可知是日军推行所谓“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而面对坚固的堡垒,抗日军队以夜间为掩护,不怕牺牲,顽强攻打破坏敌人的坚固工事、据点,表明敌后军民抗战的决心,故选A;BCD在材料不能体现,排除。7、B【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1937年9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利益出发与国民党进行第二次合作,表示服从国民政府,改编工农红军,据此判断,应该是真的,故B项正确;A项错在“始终”,应排除;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期间的目标是反对日本侵略”,排除C项;D项“格格不入”明显错误,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中共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联系所学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史实分析解答。8、C【解析】
通过材料信息可以看出,从单纯纪录南方,北方的农业著作到兼论南北方农业技术,实际这体现出中国国家统一的发展趋势和社会特点,C正确;A说法过于绝对,排除;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材料信息未体现民族交融特征,排除D。9、C【解析】
注意关键信息“最早”,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后主张婚姻自主,婚姻礼俗也开始删繁就简,仿效西方的新式婚礼,民国政府颁布一系列法令迫令放足,正是材料广告的体现,故C正确;ABD时间均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抓住关键信息“最早”,联系辛亥革命后社会习俗的变迁分析解答。10、B【解析】
罗斯福新政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的破坏,故B正确;A是华盛顿,排除;C是林肯,排除;D是威尔逊,排除。11、D【解析】
17世纪,“经济”一词的含义从家计扩展到国家层面。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变化体现出国家对经济的意义日益重要,故D正确;古希腊不可能推动近代经济的发展,故A错误;工业革命后,自由主义已成国家经济政策,故B错误;政治已对经济产生决定性影响的说法错误,故C错误。12、B【解析】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瓷器与丝绸一起成为对外出口的大宗产品,因而许多瓷器为国际市场需要而生产,故B答案符合题意;A答案错误,中国瓷器开始大量销往海外市场是在宋朝时期,故排除;C答案错误,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排除;D答案错误,明朝时期私营手工业取代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排除。故该题正确答案为B。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图一: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图二:唐的三省六部制;明(清)的内阁六部制(2)秦:首创以皇帝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唐:三省六部制起到了分散相权加强皇权的作用明:废丞相,六部直接听命于皇帝,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皇权(3)趋势: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皇权不断强化直至极盛。【解析】
(1)由“太尉”、“御史大夫”、“丞相”等可判断是秦朝的三公九卿制;由“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可判断是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图三中六部直接由皇帝管辖,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此时废除了宰相制度,因此应为明清时期的内阁六部制。(2)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三公九卿制标志着以皇帝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的创建;三省六部制起到了分散相权加强皇权的作用;废丞相,权分六部使君主专制空前加强。(3)由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再到废除丞相制度可以看出,相权逐渐削弱乃至最后被废除,皇权不断加强,直到达到极盛。14、(1)提升用兵能力,加强对边疆的控制;抵御俄国对西北的侵略;抵制西方列强的经济,军事渗透。(2)顽周派的阻挠:缺少政府的支持;技术依赖西方;封建思想的阻碍。(3)促进人口流通,刺激经济发展;带动产业升级,优化出口结构;推动世界格局改变,提升地缘政治影响力;推动各国合作交融,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解析】
(1)据材料“指出俄国侵占伊犁,‘我军万难远役’,如果不修铁路,新疆等西北边境就无法用兵”可得出抵御俄国对西北侵略的需要;根据材料“不仅俄国想侵占西北,英国同样垂涎云南、四川”可得出为抵制西方列强的经济,军事渗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通过修建铁路提升用兵能力,加强对边疆的控制。(2)据材料“旋因守旧派的反对,清政府又收回成命”可得出顽周派的阻挠和缺少政府的支持;据材料“在英人金达指导下,铁路终于通车”可得出技术依赖西方,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食品废渣外售协议书
- Brand KPIs for sauces condiments Wingreens Farms in India-外文版培训课件(2025.2)
- 饮水纠纷调解协议书
- 酒店烫伤免责协议书
- 俱乐部单方解约协议书
- 钢筋施工合同协议书
- 车辆保险代办协议书
- 食堂维修安全协议书
- 营口沿海存款协议书
- 项目工人劳务协议书
- 夜场水烟合作协议书
- 河南省青桐鸣大联考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三考前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
- 管道劳务分包协议书
- 2025-2030中国锂电子电池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 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医联体合作协议书(2篇)
- 律师会见笔录范本
- 浙教版科学电学基础知识总结
- T/CEC 164-2018 火力发电厂智能化技术导则_(高清-最新版)
- 抹机水MSDS 安全资料表
- 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框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