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课时优化训练(含解析)_第1页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课时优化训练(含解析)_第2页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课时优化训练(含解析)_第3页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课时优化训练(含解析)_第4页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课时优化训练(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1.秦朝的县以下有乡、里两级行政机构。以乡治里,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缴。三老执掌教化,啬夫负责法律诉讼及收缴赋税,游缴专门负责巡禁捕盗。据此可知,秦朝()A.重视基层社会治理 B.郡县制度得以普及C.地方行政机构臃肿 D.宗族势力较为强大2.东汉编户数本来就大大少于西汉。及至(东)汉末大乱,“天下户口减耗,十裁一在”。袁谭(袁绍之子)都督在青州,“邑有万户者,著籍不盈数百,收赋纳税,参分不入一”。刘备屯樊城时,诸葛亮曾说:“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材料反映出东汉以来()A.战乱使人口数量锐减 B.豪强地主已成为割据势力C.政治动荡导致经济衰退 D.自耕农破产脱籍现象严重3.秦汉时期,每一个适龄农村男子都要完成地方劳役,其劳役形式则根据需要,或者自行服役或者折成货币代役。以钱代役,其数量因时、因事、因地而异,具体收多少,则由基层决定。秦汉这一做法()A.增加了基层吏治腐败的风险 B.强化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C.推动了小农经济的形成 D.保障了农民的生产时间4.开皇(隋文帝)三年,度支尚书长孙平鉴于“天下州县多罹水旱,百姓不给”的社会现实,“奏令民间每秋家出粟麦一石已下,贫富差等,储之闾巷,以备凶年”。此后,中央政府将此项措施推广至全国,“自是州里丰衍,民多赖焉”。这表明隋朝()A.实行轻徭薄赋 B.消除贫富分化 C.关注社会赈济 D.重视粮食供应5.中国传统户籍制度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采用“编户”和“定籍”等办法进行人口控制;《唐律疏议·户婚律》规定“诸祖父母、父母在,而子孙别籍、异财者,徒三年”;明代户分军、民、匠等,所有人户不得随意迁居或者外出。我国历朝重视户籍管理的主要目的是()A.防止人口流动造成社会动荡 B.保证为抵御外族入侵提供足够兵源C.征调人力兴修大型水利工程 D.保证政府赋税、徭役和兵役的来源6.唐代户籍分“良民”与“贱民”,前者为自由民,后者包括依附于官府的役户和门阀的家丁、奴婢。宋代废“良贱”户籍制,依据居城或居乡,划为“坊郭户”与“乡村户”,又立法规定:一个人移居到一个地方生活一年以上,便可获得当地户口。于是,大量商人、佣工、流民涌入城市。宋代户籍制度改革的主要原因是()A.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B.君主专制的加强C.世家大族进一步发展 D.科举制度的发展7.商鞅变法时建立的乡村基层组织即乡里什伍制,后世王朝大多得以保留或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如汉代的乡里什伍制、唐代的乡里保邻制、宋代的保甲法、明代的里甲制等。这体现了中国古代()A.礼法并施的治国理念 B.政治制度的延续与变迁C.基层自治意识的增强 D.后世王朝缺乏创新精神8.《旧唐书》中记载:“……纠之以典刑,明之以礼乐,爱之以慈俭,律之以轨仪……庙堂之上,无非经济之才:表著之中,皆得论思之士。而又旁求宏硕,讲道艺文……于斯时也,烽燧不惊,华戎同轨……可谓冠带百蛮,车书万里。”这体现了()A.国家治理的稳定 B.政治制度的创新C.边疆治理的隐患 D.对外战争的频繁9.明朝时期,在实行人口调查和编纂户籍的基础上,对不同地区的土司分别课以赋税。同时还规定:土司应袭子弟“其不由儒学读书习礼者,不听保袭”。这些举措()A.提高了边疆地区文化水平 B.加重了边疆民族地区的负担C.增强了对统一国家的认同 D.体现了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10.明清时期,乡绅在地方扮演着官民中介角色,一定程度上起着平衡乡村治理结构、促进基层整合的作用。到19世纪中叶,“自寇乱以来,地方公事,官不能离绅士而有为”,以乡绅为中心的团练组织逐渐介入赋役、治安、书院、善堂等地方公共事务。这一时期绅权的扩展()A.推动了基层治理民主化 B.消除了基层治理的自治性C.加深了清朝的统治危机 D.打破了传统里甲职役体系11.朱元璋一改汉唐以来“老人”(乡里年长的士绅代表)受县官领导、对县官负责的状况,赋予“老人”在关键时刻绕过知县直接与皇帝沟通之权,甚至下令让“民间耆年有德者,每里一人,以次来朝,既至,令随朝观政,三月遣归”。这些举措()A.强化了基层治理 B.旨在以孝治天下C.保护了弱势群体 D.保障了吏治清明12.在清代,各种善会善堂多是官倡民办,由各姓族绅集资,共同管理。此外,还有许多共营水利、共营墟市码头、共营贸易等。这反映了()A.政府主导是社会救济的主要特点 B.政府对基层管理松弛C.民间力量承担着重要的社会功能 D.已经出现公有制雏形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为了把农民固着在土地上,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两汉魏晋时期采取编户和乡里制等措施,实行编户齐民,加强户籍管理。西汉时,“乡间居民十里为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啬夫和游徼。三老掌教化,啬夫职听讼、收赋税,游徼循禁贼盗”。东汉时,“里有里魁,民有什伍,善恶以告”,“里魁掌一里百家,什主十家,以相检察,民有善事恶事,以告监官”。北魏时实行三长制,“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长取乡人强谨者”。政府严禁民众自由迁徙,规定未经乡亭批准、结清赋税,不得迁徙更籍,违者受罚。这样,基层组织无形中有了控制农民迁徙自由的权力。——摘编自江立华《我国古代的户籍制度及其特点》材料二科举制度确立以后,门第等级观念被打破,平民阶层可以通过科举考试的途径跨入官户阶层,获得了一条较为宽广的入仕途径,从而改变命运、改变身份,实现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垂直流动。户籍制度在身份规定上的弹性,使得平民阶层中的知识分子可以通过科举入仕,但是又在户籍管理规定上做出了种种限制。因此,户籍制度与科举制度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本贯应举之制始自唐朝。开元十九年(731年)敕:“诸州贡举皆于本贯籍分明者,然后依例不得于所附贯便求申送。如有此色,所由州县即使催科,不得递相容许。”宋代予以继承和发展,科举制中的户籍要求贯穿科举的全过程,形成了科举户籍制,它成为户籍制度与科举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摘编自姜婷婷《宋代户籍制度探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汉魏晋时期户籍管理的目的和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举户籍制度产生的原因并对其进行评价。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汉以降国家曾试图对乡村社会进行直接管理,主要依靠乡官及律令与儒家纲常,组织原则是地缘优于血缘,基层社会已经存在早期自治组织。中国乡村治理方式的转变是传统国家以最小成本维持社会运转的必然。自郡县制建立以来,帝国人口不断增加,县级区划的数目却维持了相对稳定;秦汉地方政府职役多至数百人。与此同时,乡村治理的难度却在增加,魏晋南北朝时期存在大量的财产隐匿和人口隐匿的现象。因此,各朝代不得不以最低行政配置来应对扩大的人口,政府效率下降、基层行政职能缩减,县以下交给各种社会组织进行自治就是不可避免的。唐宋时期,自治组织进一步发展,中央政府愈来愈多地借助它们来稳固统治。国家通过乡绅、乡约、宗族等各种形式和力量对乡村实行间接控制。材料二:在历史的长河中,宗族及其领袖乡绅是发展地方自治,推动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明清以降,宗族组织不仅遍布中国乡村,而且迅速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主要承担者。国家政权仅到县一级,县以下则主要依靠乡绅领导的宗族组织的自治。国家在县以下虽然也设立保长、里长之类,但人数极少,且只负责赋税以及兵役、劳役等重大的国家事务。其他诸如和谐稳定、文化教育、扶贫济困等,则完全依赖宗族等社会组织。(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宋时期乡官制度退出历史舞台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古代乡村地方自治的作用。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秦朝的县以下有乡、里两级行政机构,在乡一级还设置了三老、啬夫、游徼等乡官,三老执掌教化,啬夫负责法律诉讼及收缴赋税,游徼专门负责巡禁捕盗,这些乡官职责分明,有利于加强对于基层社会的治理,A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县以下的情况,并未涉及郡县制度排除B项;秦朝乡里制度下的乡官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并未说明其机构臃肿人员冗杂,排除C项;材料并未说明三老,有秩、啬夫、游缴等是宗族势力,排除D项。故选A项。2.答案:D解析:材料强调的重点是东汉以来人口不少,但“著籍者寡”,即政府直接控制的编户数大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因为当时豪强兼并猖獗,故汉末自耕农破产脱籍非常严重,这些脱籍的自耕农或成为流民,或成为豪强地主的奴婢、依附民,故选D项:材料强调的是“著籍者寡”,而非人口数量,故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自耕农破产脱籍现象严重,而不是地方割据势力,排除B项;材料主旨不是强调政治动荡导致经济衰退,排除C项。3.答案:A解析:由材料可知,秦汉时期农民承担着地方劳役,虽然可以以钱代役,但是以钱代役没有客观的标准且掌握在基层官吏的手中,这增加了基层吏治腐败的风险,A项正确;以钱代役将弱化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排除B项;小农经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产生,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保障了农民的生产时间,排除D项。故选A项。4.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民间每秋家出粟麦一石已下,贫富差等,储之闾巷,以备凶年”可知,隋文帝统治时期,将粮备荒、建立仓库推广全国,且取得一定效果,体现了当时统治者重视社会赈济,C项正确;隋朝推行租调制,且材料信息与轻徭薄赋无关,排除A项;“消除”说法绝对且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以备凶年”表明储备粮食是为了度过荒年,而重视粮食供应应提高生产,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5.答案:D解析:重视户籍管理有利于人口的稳定,有利于保护小农经济,进而保证政府赋税、徭役和兵役的来源,故选D项;防止人口流动是户籍管理的目的之一,但防止人口流动的主要目的不是担心其会造成社会动荡,而是担心影响政府赋役的征收,排除A项;抵御外族入侵并不是我国历朝的政治社会主题,因此保证为抵御外族入侵提供足够兵源并非历朝重视户籍管理的主要目的,排除B项;征调人力兴修大型水利工程只是我国历朝重视户籍管理的目的之一,并不是主要目的,排除C项。6.答案:A解析:根据唯物史观对材料进行分析可知,商品经济的发展是促使宋代进行户籍改革的主要原因,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中国古代的人身依附关系有了一定的松弛,故A项正确;“君主专制的加强”“科举制度的发展”与户籍制度改革没有关系,故B、D两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世家大族的势力在宋代遭到进一步削弱,故C项错误。7.答案:B解析:材料“商鞅变法时建立的乡村基层组织即乡里什伍制,后世王朝大多得以保留或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体现的是中国古代乡村自治政治制度的变化名称虽然不一样,但是基本上是以商鞅变法时期的什伍制度为基础,强调的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延续和变迁,B选项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礼法并治的治国理念,A选项排除;材料中的乡村基层组织是中央集权的组成部分,与基层自治无关,C选项排除;D选项说法不符合史实,后世王朝在中央和地方的政治机构均有创新,排除。8.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唐朝的国家管理。选择A:根据材料“于斯时也,烽燧不惊,华戎同轨……可谓冠带百蛮,车书万里”可知当时战争比较少,国家统一,国家治理比较稳定。排除B:材料未提及制度的改变,不能体现政治制度的创新。排除C:根据材料“烽燧不惊,华戎同轨”可知边疆相对比较稳定。排除D:根据材料“烽燧不惊”可知对外战争比较少。9.答案:C解析:据题意可知,明朝时期对实行土司制度的地区也征收赋税,这就加强了对这些地方的管理的控制;而土司承袭官职爵位的子弟必须修习儒学,这就加强了土司的子弟对儒家文化和中央政府的认同,所以这些举措都增强了对统一国家的认同,C项正确;仅仅是对土司的子弟做了要求,这不足以说明提高边疆地区的文化水平,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无法说明“加重”,排除B项;对土司地区同样征税和修习儒学,这些举措与其他地区雷同,并不能体现因俗而治,排除D项。故选C项。10.答案:D解析:据材料"19世纪中叶~地方公事,官不能离绅士而有为“以乡绅为中心的团练组织逐渐介入赋役、治安、书院、善堂等地方公共事务”及所学知识可知,此时处于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太平天国运动冲击了清王朝原有基层治理体系,由乡绅把控的地方团练逐渐获得基层权力,打破了传统里甲职役体系,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地方乡绅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增强,并非普通民众广泛参与基层治理,不能反映了基层治理民主化,排除A项;地方乡绅在地方治理中的作用增强,带有基层治理自治色彩,排除B项;乡绅的团练组织介入赋役、治安等公共事务,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清朝的统治,排除C项。故选D项。11.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明朝初年,朱元璋挑选德高望重的老年人,到朝廷学习朝政;诏令老人,监督地方官员,参与地方乡村治理等等。“老人制”完善了明朝的基层管理体系强化了基层治理,有利于地方稳定,A项正确这些举措强化了基层治理,“以孝治天下”不属于根本目的,排除B项;这些举措强化了基层治理,“保护了弱势群体”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这些举措强化了基层治理,“保障了吏治清明”说法夸大,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A项。12.答案:C解析:根据“各种善会善堂多是官倡民办,由各姓族绅集资,共同管理”可以看出,民间人士和相关组织承担了一些社会救济功能,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政府主导,排除A;材料强调基层的参与,而不是政府的管理,排除B;D项与史实不符合,排除D。13.答案:(1)目的:把农民固着在土地上,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维护稳定,巩固统治。特点:有一定的地方自治色彩;管理比较严格。(2)原因:科举制度的确立,门第等级观念被打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维护统治的需要。评价:科举户籍制有利于保证科举考试的公平公正,兼顾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但是封建社会时期不可能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徇私舞弊现象是不能根除的。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一“为了把农民固着在土地上,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与“政府严禁民众自由迁徙,规定未经乡亭批准、结清赋税,不得迁徙更籍,违者受罚。这样,基层组织无形中有了控制农民迁徙自由的权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目的是把农民固着在土地上,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并且维护稳定,巩固统治。第二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一“北魏时实行三长制,‘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长取乡人强谨者’。政府严禁民众自由迁徙,规定未经乡亭批准、结清赋税,不得迁徙更籍,违者受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特点是有一定的地方自治色彩并且管理比较严格。(2)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二“科举制度确立以后,门第等级观念被打破,平民阶层可以通过科举考试的途径跨入官户阶层”与“户籍制度在身份规定上的弹性,使得平民阶层中的知识分子可以通过科举入仕,但是又在户籍管理规定上做出了种种限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原因科举制度的确立,门第等级观念被打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与维护统治的需要。第二小问评价,需要从积极与消极方面去评价。积极方面。根据材料二“平民阶层可以通过科举考试的途径跨入官户阶层,获得了一条较为宽广的入仕途径,从而改变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