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山市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二历史试题(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距今约5300—4500年前的屈家岭遗址位于今湖北省京山市,此前已发现长江中游地区最早的稻作遗存、大量的陶器等。经过近3年的全面调查和系统发掘,屈家岭遗址新发现迄今我国最早的水利设施。据此可知,当时的屈家岭()A.已经具备了早期国家形态 B.先民能够利用和改造自然C.生产领域分工日益专业化 D.农业的发展优于黄河流域2.《吕氏春秋》成书于战国末期,其书以名家、法家、墨家、农家、兵家、阴阳家等学说为素材,用拼凑式的做法把诸子百家思想综合起来,取百家思想之所长,被认为是战国百家争鸣时代最后的文化成就。据此可知,《吕氏春秋》()A.适应了统治者富国强兵的需要 B.结束了百家争鸣的局面C.完成了诸子思想的系统整合 D.反映大一统的发展趋势3.如表为两汉时期皇帝颁布“罪己诏”的情况统计。由此可见汉代()朝代皇帝下诏次数下诏原因西汉宣帝2地震;总结失政元帝5地震、日食;总结失政东汉光武帝3日食、地震;总结失政和帝1蝗灾安帝3一系列自然灾害A.“罪己诏”多在国家动乱时颁布 B.统治者都敢于自我反省C.君主行为受到主流学说的影响 D.天人感应学说深入人心4.唐朝士人存在“觅举”的风气。时人薛登评价说:“方今举士,明诏方下,固已驱驰府寺之廷,出入王公之第,陈篇希恩,奏记誓报。故俗号举人皆称觅举。”“觅举”反映了当时()A.科举取士的公正性遭到破坏 B.朝廷控制官员的力度加强C.荐举仍然是选官的途径之一 D.选官深受门第观念的影响5.清代每年上报人口数成为例行公事,从其登记和上报的形式上看显然是官样文章而不具有统计学的意义,部分省份每年上报的人口数字甚至都是均匀增加的,正如乾隆皇帝所说“数目每年年增如一、此事甚谬。”该现象侧面反映了()A.赋税制度的变革 B.高产农作物的引进 C.基层治理的缺失 D.土地兼并日益严重6.清末司法改革之前,不少官员形成了较为明确的“中外通行”修律思想。1902年,清政府启动修订律法程序,明确宣布推行“中外通行”方针,并提出:“为治之道,尤贵因时制宜,今昔情势不同,非参酌适中,不能推行尽善。”上述材料说明()A.清廷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B.民族危机加速法治化进程C.因循守旧的思想阻碍革新 D.中体西用的思想影响广泛7.五四运动时期(1915年9月—1921年7月)中国思想界出现了两种危机:一是在新文化运动中,向来为士人安身立命的儒家思想体系崩溃了,人们失去了传统的精神支柱;二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所向往的西方文明也“破产了”,人们又失去了并未根深蒂固的精神寄托。据此可推断此时中国()A.西方文明在中国失去了吸引力 B.以俄为师成为国人共同追求C.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开始动摇 D.知识界救亡之路出现新的转向8.如图所示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画家潘潔兹创作的《土改与生产》。该图片反映当时()现在农民翻了身,家家户户生产勤,先行减租后土改,一片解放歌唱声。A.土地改革的必然性 B.农村合作社成果初现C.农村发展的新气象 D.我国温饱问题已解决9.从2003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全国开始试点推动,“新农合”走过了二十年。据国家医保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数98349万人,参保率稳定在95%左右,农村低收入人口和脱贫人口参保率稳定在99%以上,2022年,参加城乡居民医保人员享受待遇21.57亿次,比上年增长3.7%,这表明我国()A.维护健康成为政府的核心工作 B.医疗保障体系建设逐步推进C.人民的公共卫生意识得以提高 D.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初步建立10.印欧人迁徙之前,世界上只有零星散布的个别文明中心。印欧人迁徙大体结束之时,从南亚次大陆到西欧几乎连成一片。一度横跨三洲的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其主体民族都是印欧人的后裔。由此可知,印欧人的迁徙()A.促发了众多古典文明的出现 B.统一了欧亚非主要文明C.密切了区域文明之间的联系 D.推动了希腊化时代到来11.意大利历史名城锡耶纳被誉为“中世纪城市的化身”。5—12世纪,锡耶纳最辉煌的建筑是教堂,大教堂及其前面的广场成为城市的中心。13世纪末开始修建的锡耶纳市政厅及其塔楼逐渐成为整个城市的中心并占据了全市最高的位置。这反映当时的意大利()A.人文主义思想的复兴 B.王权与教权的二元并立C.基督教会地位的动摇 D.经济发展影响城市布局12.18世纪,伏尔泰、莱布尼茨等把儒家思想中的德治与政治相结合的理论,无神论的哲学视为“天赐的礼物”。伏尔泰说:“我读孔子的书籍,并做笔记,我觉得他所说的只是极纯粹的道德,既不谈奇迹,也不涉及玄虚。”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孔子思想对西方政治变革有指导作用 B.启蒙思想家们从中华文化中寻求资源C.文化交流因社会环境而产生一定误读 D.中西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得到共同发展13.1600年,英王授予东印度公司特许证:禁止其他公司与该公司在东印度地区竞争。特许证有效期为十五年,到时候可以申请延长。然而1833年,英国取消了东印度公司对中国的贸易独占权,此变化()A.满足了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 B.延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C.适应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 D.确立了英国殖民霸主的地位14.英国教育创造了“熟悉外国语言、文化,接受自由主义、理性的思想意识的新印度人”,“就血统和肤色而言是印度人,但就爱好、见解、道德和才智而言是英国人”,“他们崇拜英国的议会民主制,开始用西方思想作为标尺来衡量印度,发出了学习西方、复兴印度的呼声”。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推动印度人民民族独立意识的增强 B.缓和了英国和印度之间的文化冲突C.体现印度对宗主国的文化完全认同 D.受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思想的影响15.在20世纪30年代,苏联政府与许多美国企业签订合同,让这些公司到苏联修建工厂、大坝、造船厂、炼油厂、公路、公寓等。福特、通用电气等25家企业被列入英文版的五年计划之中。1929年苏联同美国签订的技术援助协定有70多项,到1933年增加到124项。苏联的做法旨在()A.调整与美国的关系 B.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C.确立计划经济体制 D.避免经济危机冲击16.下面为某研究者绘制的“跨国公司与发展中东道国政府职能关系的基本模型”图。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A.跨国公司与东道国政府职能互补 B.跨国公司控制了全球经济C.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面临挑战 D.生产的国际分工向纵深发展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三小题,第17题25分,第18题15分,第19题12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美国在西部开发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交通问题。美国的交通革命从“税路时代(即收税或收费的大道)”开始。各州纷纷修筑自己的税路,部分解决了各州内部的运输问题。1800年美国开始修筑“国道”,1833年修成坎布兰至俄亥俄州哥伦布的坎布兰大道,成为移民西部的要道。1807年蒸汽机成功运用于商业航行后,“汽船时代”到来,投资修建运河成为主流。各运河与天然河道形成密集的航运网,为东西部连接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从19世纪50年代起,美国交通运输业进入最具革命性的时代—铁路时代。铁路速度快、承载量大、受地理限制小,因而很快就超过公路和运河运输。——摘编自陆宾《美国西进中的交通建设》材料二在1949年前后,以毛泽东为首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就对交通工作的重要性有着清醒的认识。1950年至1957年间,铁道部在苏联专家帮助下建立了相应的管理体制。全国交通业的统筹发展初步实现了合理的产业布局,交通业超额完成了“一五”计划规定的运输任务,投资回报率较高。新中国成立初期交通发展战略取得显著效果,初步改善了我国交通业的结构与布局,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的发展需求,并留下了许多成功的经验。——肜新春《新中国成立初期交通发展战略的演进与绩效》(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近代交通建设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初期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新变化及其原因。(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国家交通事业发展的认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鸦片战争后,在内忧外患的打击下,农村社会的权力组织趋向解体。进入20世纪,清王朝推行新政,传统的乡里制度、保甲制度被乡镇地方自治取代。1909年清政府颁行的《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等,列举了乡镇“自治事务”,包括学务、卫生、道路农商事务、善举(救贫事业、育婴等)公共事业、筹集款项等,并规定:议员由选民自由选举,议决问题取决于多数;会议非有议员半数以上到会,不得议决;设立议事会与董事会,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不识文字者”不得为选民……真正重要的国家赋税、行政司法、警政等核心权力,仍严格把控在朝廷手中,绝对不允许乡镇自治机构插手。——摘编自蒋楠《历史视野下的中国乡村治理》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人民公社体制解体,为适应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后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国家通过一系列政策法规来推进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其重要内容为撤社建乡,重建乡级政权,并将乡镇政权作为国家最低层级的政权组织。广大农村实行村民自治,按照村民的共同意志治理村庄内部公共事务,村民委员会不属于国家政权体系范畴,是被置于国家政权体系之外的群众性组织。这种“乡政村治”的形成使国家在农村基层的政权体系趋于稳定。伴随着城乡协调发展、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振兴等战略的系统性推进,“乡政”与“村治”逐渐被纳入国家统一的治理体系之中。“村治”由外在于国家政权的基石向内在于国家治理体系的组成部分转变。从“乡政村治”向“乡村治理”的话语转变,更多地体现了国家治理体系在乡村社会的延伸和拓展。——摘编自陈军亚、肖静迁《从“乡政村治”到“乡村治理”:政权建设视角下的农村基层政治变迁——对“乡政村治”框架的再认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乡村治理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农村基层政权变迁的意义。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的漫长过程中,纵向发展(社会形态的更迭)和横向发展(地区间相互联系)并不是平行的、各自独立的。横向发展一方面受纵向发展的制约,一方面又对纵向发展具有反作用。横向发展与一定阶段的纵向发展相适应,就往往能促进和深化纵向发展。——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根据材料提炼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黄山市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二历史试题(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距今约5300—4500年前的屈家岭遗址位于今湖北省京山市,此前已发现长江中游地区最早的稻作遗存、大量的陶器等。经过近3年的全面调查和系统发掘,屈家岭遗址新发现迄今我国最早的水利设施。据此可知,当时的屈家岭()A.已经具备了早期国家形态 B.先民能够利用和改造自然C.生产领域分工日益专业化 D.农业的发展优于黄河流域【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的中国。根据“屈家岭遗址新发现迄今我国最早的水利设施”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水利设施的修建是对自然界进行改造以符合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所以当时的屈家岭的先民已经能够利用和改造自然,B项正确;屈家岭遗址尚未具备早期的国家形态,排除A项;仅根据水利设施的修建无法说明屈家岭生产领域分工日益专业化,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不能说明屈家岭的农业发展优于黄河流域,排除D项。故选B项。2.《吕氏春秋》成书于战国末期,其书以名家、法家、墨家、农家、兵家、阴阳家等学说为素材,用拼凑式的做法把诸子百家思想综合起来,取百家思想之所长,被认为是战国百家争鸣时代最后的文化成就。据此可知,《吕氏春秋》()A.适应了统治者富国强兵的需要 B.结束了百家争鸣的局面C.完成了诸子思想的系统整合 D.反映大一统的发展趋势【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概况可知:“《吕氏春秋》博采众议,取百家思想之所长”“又是文化史即将进入新历史时代的文化标志”可知,《吕氏春秋》综合了各家思想优点,促进思想文化的融合和统一,反映了战国时期大一统的发展趋势,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吕氏春秋》融合了败家思想,未涉及对统治者的作用,排除A项;《吕氏春秋》结束百家争鸣局面,说法错误,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用拼凑式把诸子百家的思想综合起来,而非系统整合了诸子思想,排除C项。故选D项。3.如表为两汉时期皇帝颁布“罪己诏”的情况统计。由此可见汉代()朝代皇帝下诏次数下诏原因西汉宣帝2地震;总结失政元帝5地震、日食;总结失政东汉光武帝3日食、地震;总结失政和帝1蝗灾安帝3一系列自然灾害A.“罪己诏”多在国家动乱时颁布 B.统治者都敢于自我反省C.君主行为受到主流学说的影响 D.天人感应学说深入人心【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时期的中国。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汉代皇帝在面临自然灾害时频繁颁布“罪己诏”,这不仅仅是皇帝个人行为的体现,更是受到了当时主流学说的深刻影响。在汉代,天人感应学说盛行,这种学说认为天与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感应关系,天象的变化是上天对人间统治者的警示或惩罚。因此,当自然灾害发生时,皇帝们往往会认为这是上天对自己统治的不满或警告,于是通过颁布“罪己诏”来反省自己的过失,以求得上天的宽恕和民众的谅解,C项正确;表格中提到的下诏原因主要是自然灾害,而非国家动乱,排除A项;“统治者敢于自我反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正确,但“都敢于”这一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主要体现“天人感应”学说对皇帝的影响,未涉及到对其他人的影响,无法体现其深入人心,排除D项。故选C项。4.唐朝士人存在“觅举”的风气。时人薛登评价说:“方今举士,明诏方下,固已驱驰府寺之廷,出入王公之第,陈篇希恩,奏记誓报。故俗号举人皆称觅举。”“觅举”反映了当时()A.科举取士的公正性遭到破坏 B.朝廷控制官员的力度加强C.荐举仍然是选官途径之一 D.选官深受门第观念的影响【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材料“方今举士,明诏方下,固已驱驰府寺之廷,出入王公之第,陈篇希恩,奏记誓报”可知,古代士子请托以求举用,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科举取士的信息,排除A项;古代士子请托以求举用,容易形成朋党,不利于朝廷控制官员,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古代士子请托以求举用,没有涉及门第观念,排除D项。故选C项。5.清代每年上报人口数成为例行公事,从其登记和上报的形式上看显然是官样文章而不具有统计学的意义,部分省份每年上报的人口数字甚至都是均匀增加的,正如乾隆皇帝所说“数目每年年增如一、此事甚谬。”该现象侧面反映了()A.赋税制度的变革 B.高产农作物的引进 C.基层治理的缺失 D.土地兼并日益严重【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代的中国。材料表明清代的人口上报数据不准确,这和康熙年间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和雍正帝推行的摊丁入亩等有关系,A项正确;高产作物引进和人口统计不准确无关,排除B项;基层治理的缺失与人口统计不准确无关,排除C项;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和人口统计不准确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6.清末司法改革之前,不少官员形成了较为明确的“中外通行”修律思想。1902年,清政府启动修订律法程序,明确宣布推行“中外通行”方针,并提出:“为治之道,尤贵因时制宜,今昔情势不同,非参酌适中,不能推行尽善。”上述材料说明()A.清廷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B.民族危机加速法治化进程C.因循守旧的思想阻碍革新 D.中体西用的思想影响广泛【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末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清末司法改革之前的“中外通行”修律思想,反映出清朝统治者在面临国内外压力时的困境。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思想主张在法律制定上既要考虑中国的实际情况,又要参照西方的法律制度,以期实现法律的现代化和国际化。然而,这种思想的提出和实施,实际上反映了清朝统治者的无奈和无力感,因为他们在面对国内外各种挑战时,已经无法依靠传统的法律制度来维持统治,只能寻求通过改革来适应新的时代需求,B项正确;“清廷彻底沦为了洋人的朝廷”体现为主权受到列强的严重干预,但是材料主要表现“清末司法改革”,排除A项;材料重点不是因循守旧的思想阻碍革新,而是民族危机加深的背景下,清廷迫于压力进行改革,法制化建设是其内容之一,排除C项;材料中清末新政法制化建设汲取了西方思想,但是材料没有明确交代中学与西学的地位,排除D项。故选B项。7.五四运动时期(1915年9月—1921年7月)中国思想界出现了两种危机:一是在新文化运动中,向来为士人安身立命儒家思想体系崩溃了,人们失去了传统的精神支柱;二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所向往的西方文明也“破产了”,人们又失去了并未根深蒂固的精神寄托。据此可推断此时中国()A.西方文明在中国失去了吸引力 B.以俄为师成为国人共同的追求C.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开始动摇 D.知识界救亡之路出现新的转向【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可知,五四运动时期,中国思想界出现的危机,表明封建思想和西方文明在中国的“破产”,中国亟需新的思想的指导,即知识界救亡之路出现新的转向,D项正确;失去了吸引力,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国人共同的追求,说法过于夸大,排除B项;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开始动摇,是对材料部分信息的表述,排除C项。故选D项。8.如图所示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画家潘潔兹创作的《土改与生产》。该图片反映当时()现在农民翻了身,家家户户生产勤,先行减租后土改,一片解放歌唱声。A.土地改革的必然性 B.农村合作社成果初现C.农村发展的新气象 D.我国温饱问题已解决【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根据材料“现在农民翻了身,家家户户生产勤,先行减租后土改,一片解放歌唱声。”及所学可知,这幅画显示新中国成立初期土改分地后,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劳动积极性高涨,体现了当时农村发展的新气象,C项正确;材料反映了土地改革的影响,而非土改的必然性,排除A项;农业合作社是建国初期为恢复生产、增强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而成立的农村生产互助组织。选项与题意无关,排除B项;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温饱问题逐渐得到了解决,排除D项。故选C项。9.从2003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全国开始试点推动,“新农合”走过了二十年。据国家医保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数98349万人,参保率稳定在95%左右,农村低收入人口和脱贫人口参保率稳定在99%以上,2022年,参加城乡居民医保人员享受待遇21.57亿次,比上年增长3.7%,这表明我国()A.维护健康成为政府的核心工作 B.医疗保障体系建设逐步推进C.人民的公共卫生意识得以提高 D.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初步建立【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22年(中国)。根据材料“2022年底,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数98349万人,参保率稳定在95%左右,农村低收入人口和脱贫人口参保率稳定在99%以上,2022年,参加城乡居民医保人员享受待遇21.57亿次,比上年增长3.7%。”可知,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健全和完善,到2022年底,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和脱贫人口参保率创新高,医疗保障体系逐步推进,B项正确;核心工作说法错误,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国家的社会保障,与卫生意识提高无关,排除C项;材料描述的是社会保障体系,而非基本医疗卫生体系,排除D项。故选B项。10.印欧人迁徙之前,世界上只有零星散布的个别文明中心。印欧人迁徙大体结束之时,从南亚次大陆到西欧几乎连成一片。一度横跨三洲的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其主体民族都是印欧人的后裔。由此可知,印欧人的迁徙()A.促发了众多古典文明的出现 B.统一了欧亚非主要文明C.密切了区域文明之间的联系 D.推动了希腊化时代到来【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根据“印欧人迁徙大体结束之时,从南亚次大陆到西欧几乎连成一片。一度横跨三洲的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其主体民族都是印欧人的后裔”可知,印欧人的迁徙加强了亚欧大陆内部的联系,密切了区域文明之间的联系,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亚欧大陆内部联系的密切,没有体现众多古典文明的出现,排除A项;“统一”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亚历山大东征推动了希腊化时代的到来,排除D项。故选C项。11.意大利历史名城锡耶纳被誉为“中世纪城市的化身”。5—12世纪,锡耶纳最辉煌的建筑是教堂,大教堂及其前面的广场成为城市的中心。13世纪末开始修建的锡耶纳市政厅及其塔楼逐渐成为整个城市的中心并占据了全市最高的位置。这反映当时的意大利()A.人文主义思想的复兴 B.王权与教权的二元并立C.基督教会地位的动摇 D.经济发展影响城市布局【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的意大利。材料表明在13世纪末作为市民自主管理的城市象征的市政厅,逐渐取代中世纪早期神权统治的象征教堂,给为城市最核心的建筑,这反映的是经济发展影响城市布局,D项正确;人文主义思想的复兴是14到17世纪的文艺复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不涉及王权和教权的二元性,排除B项;根据所学13世纪末的时期,基督教会地位没有动摇,排除C项。故选D项。12.18世纪,伏尔泰、莱布尼茨等把儒家思想中的德治与政治相结合的理论,无神论的哲学视为“天赐的礼物”。伏尔泰说:“我读孔子的书籍,并做笔记,我觉得他所说的只是极纯粹的道德,既不谈奇迹,也不涉及玄虚。”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孔子思想对西方政治变革有指导作用 B.启蒙思想家们从中华文化中寻求资源C.文化交流因社会环境而产生一定误读 D.中西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得到共同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根据材料“我读孔子的书籍,并做笔记,我觉得他所说的只是极纯粹的道德,既不谈奇迹,也不涉及玄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目描述了18世纪,伏尔泰、莱布尼茨等欧洲启蒙思想家对儒家思想的接受和理解。他们将儒家的德治与政治相结合的理论,说明启蒙思想家确实从中华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中寻找到了他们认为有价值的内容,促进其思想观点的发展,B项正确;虽然伏尔泰等人对儒家思想有所借鉴,但并没有明确指出儒家思想对西方政治变革有直接的指导作用,排除A项;虽然文化交流中可能会产生误读,但题目中并没有明确这些启蒙思想家对于的误读,排除C项;材料只涉及中国文化对于西方的影响,没有提及西方文化对于中国的影响,“交流互鉴”“共同发展”无法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13.1600年,英王授予东印度公司特许证:禁止其他公司与该公司在东印度地区竞争。特许证有效期为十五年,到时候可以申请延长。然而1833年,英国取消了东印度公司对中国的贸易独占权,此变化()A.满足了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 B.延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C.适应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 D.确立了英国殖民霸主的地位【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00年的英国。根据材料概况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英国从垄断海外贸易,实行重商主义政策,到工业革命后,生产力水平提高,对市场和原材料的需求增大,开始实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这种改变满足了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A项正确;这种变化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排除B项;此时英国需要的是市场和原料产地而非资本的原始积累,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英国殖民政策的转变而非对殖民地的占领,排除D项。故选A项。14.英国教育创造了“熟悉外国语言、文化,接受自由主义、理性的思想意识的新印度人”,“就血统和肤色而言是印度人,但就爱好、见解、道德和才智而言是英国人”,“他们崇拜英国的议会民主制,开始用西方思想作为标尺来衡量印度,发出了学习西方、复兴印度的呼声”。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推动印度人民民族独立意识的增强 B.缓和了英国和印度之间的文化冲突C.体现印度对宗主国的文化完全认同 D.受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思想的影响【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印度。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英国教育对印度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他们不仅在语言、文化上熟悉外国,还在思想意识上接受了自由主义、理性的思想,这些思想都倾向于现代化和进步。然而,这种影响也促使印度人开始反思自己的国家和文化,产生了对英国殖民统治的不满和反抗,从而推动了印度人民民族独立意识的增强,A项正确;材料并没有提到英国和印度之间的文化冲突是否得到缓和,排除B项;虽然印度人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英国的文化和思想,但材料并未表明印度对宗主国的文化完全认同,印度人仍然保持了自己的血统、肤色和某些文化传统,只是在某些方面受到了英国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并未提及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思想对印度人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15.在20世纪30年代,苏联政府与许多美国企业签订合同,让这些公司到苏联修建工厂、大坝、造船厂、炼油厂、公路、公寓等。福特、通用电气等25家企业被列入英文版的五年计划之中。1929年苏联同美国签订的技术援助协定有70多项,到1933年增加到124项。苏联的做法旨在()A.调整与美国关系 B.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C.确立计划经济体制 D.避免经济危机的冲击【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30年代(苏联)。据材料“1929年苏联同美国签订的技术援助协定有70多项,到1933年增加到124项”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30年代苏联政府正在实行两个五年计划,这一时期苏联政府与美国企业签订合同,让这些公司到苏联修建工厂、大坝、造船厂等实际上是要吸收美国先进的技术方便推动苏联的工业化,B项正确;“调整与美国的关系”只是手段,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改善与美国的关系,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进而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排除A项;苏联确立计划经济体制的标志是1936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实际上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也影响到苏联,只不过相对西方国家,苏联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小,排除D项。故选B项。16.下面为某研究者绘制的“跨国公司与发展中东道国政府职能关系的基本模型”图。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A.跨国公司与东道国政府职能互补 B.跨国公司控制了全球的经济C.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面临挑战 D.生产的国际分工向纵深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根据跨国公司与发展中东道国政府职能关系图可以看出,跨国公司目标是基于全球战略下攫取资源、垄断所在国市场,实现利润最大化,而政府关注的是主权安全、产业安全等涉及国家安全方面,这从侧面反映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面临挑战,C项正确;图中并没有反映出跨国公司与东道国之间职能互补,跨国公司所能提供的是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排除A项;跨国公司控制了全球的经济说法错误,排除B项;仅凭该图无法反映国际分工向纵深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三小题,第17题25分,第18题15分,第19题12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美国在西部开发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交通问题。美国的交通革命从“税路时代(即收税或收费的大道)”开始。各州纷纷修筑自己的税路,部分解决了各州内部的运输问题。1800年美国开始修筑“国道”,1833年修成坎布兰至俄亥俄州哥伦布的坎布兰大道,成为移民西部的要道。1807年蒸汽机成功运用于商业航行后,“汽船时代”到来,投资修建运河成为主流。各运河与天然河道形成密集的航运网,为东西部连接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从19世纪50年代起,美国交通运输业进入最具革命性的时代—铁路时代。铁路速度快、承载量大、受地理限制小,因而很快就超过公路和运河运输。——摘编自陆宾《美国西进中的交通建设》材料二在1949年前后,以毛泽东为首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就对交通工作的重要性有着清醒的认识。1950年至1957年间,铁道部在苏联专家帮助下建立了相应的管理体制。全国交通业的统筹发展初步实现了合理的产业布局,交通业超额完成了“一五”计划规定的运输任务,投资回报率较高。新中国成立初期交通发展战略取得显著效果,初步改善了我国交通业的结构与布局,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的发展需求,并留下了许多成功的经验。——肜新春《新中国成立初期交通发展战略的演进与绩效》(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近代交通建设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初期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新变化及其原因。(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国家交通事业发展的认识。【答案】(1)特点:具有明显阶段特征;伴随领土扩张而发展;与工业革命的进程密切相关;多种交通方式共同发展;从地方各自发展到国家统筹发展。(任答四点即可)(2)新变化:国家组织,统筹规划;发展较快,成果显著;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交通结构布局更趋合理。原因:新中国的建立(或者答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或人民政府)的重视;“一边倒”政策和苏联的帮助;“一五”计划政策的指导(或者答计划经济逐步建立,国家政策指导)新中国初期三年经济的恢复和“一五”计划的推动;人民群众艰苦奋斗精神等。(3)认识:交通运输发展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调动各方面的建设积极性;交通运输的发展是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立足于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交通建设要注重地区协调统筹发展;(任意答2点,答3点,言之有理即可)【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近代美国。关于美国近代交通建设的特点,据材料“美国在西部开发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交通问题。”可知,伴随领土扩张而发展;据材料“1807年蒸汽机成功运用于商业航行后,‘汽船时代’到来,投资修建运河成为主流。”可知,与工业革命的进程密切相关;据材料“各州纷纷修筑自己的税路”、“1800年美国开始修筑‘国道’”可知,从地方各自发展到国家统筹发展;据材料“1800年美国开始修筑‘国道’,1833年修成坎布兰至俄亥俄州哥伦布的坎布兰大道,成为移民西部的要道。1807年蒸汽机成功运用于商业航行后,‘汽船时代’到来,投资修建运河成为主流。”、“从19世纪50年代起,美国交通运输业进入最具革命性的时代—铁路时代。”并结合所学可知,具有明显阶段特征;多种交通方式共同发展。【小问2详解】本题是对比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新中国初期。第一小问,关于新中国初期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新变化,据材料“全国交通业的统筹发展初步实现了合理的产业布局,交通业超额完成了‘一五’计划规定的运输任务”可知,国家组织,统筹规划;据材料“新中国成立初期交通发展战略取得显著效果,初步改善了我国交通业的结构与布局”并结合所学可知,发展较快,成果显著;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交通结构布局更趋合理。第二小问,关于原因,据材料“在1949年前后,以毛泽东为首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就对交通工作的重要性有着清醒的认识。”可知,新中国的建立(或者答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或人民政府)的重视;据材料“交通业超额完成了‘一五’计划规定的运输任务,”并结合所学可知,国家用了三年时间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同时“一五”计划的推动;据所学可知,建国初期我国在外交上实行“一边倒”政策,同时1950年中国同苏联政府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这一时期苏联加大对中国的援助,也包括在交通领域对中国的援助;据所学可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国建国初期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艰苦奋斗。【小问3详解】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近现代世界。关于对国家交通事业发展的认识,据材料“1800年美国开始修筑‘国道’”、“在1949年前后,以毛泽东为首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就对交通工作的重要性有着清醒的认识。”可知,交通运输发展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调动各方面的建设积极性;据所学可知,交通建设事关国家经济发展,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重要的交通条件;交通建设发展中要学会统筹,注重地区协调发展;交通运输业发展还有立足于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鸦片战争后,在内忧外患的打击下,农村社会的权力组织趋向解体。进入20世纪,清王朝推行新政,传统的乡里制度、保甲制度被乡镇地方自治取代。1909年清政府颁行的《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等,列举了乡镇“自治事务”,包括学务、卫生、道路农商事务、善举(救贫事业、育婴等)公共事业、筹集款项等,并规定:议员由选民自由选举,议决问题取决于多数;会议非有议员半数以上到会,不得议决;设立议事会与董事会,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不识文字者”不得为选民……真正重要的国家赋税、行政司法、警政等核心权力,仍严格把控在朝廷手中,绝对不允许乡镇自治机构插手。——摘编自蒋楠《历史视野下的中国乡村治理》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人民公社体制解体,为适应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后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国家通过一系列政策法规来推进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其重要内容为撤社建乡,重建乡级政权,并将乡镇政权作为国家最低层级的政权组织。广大农村实行村民自治,按照村民的共同意志治理村庄内部公共事务,村民委员会不属于国家政权体系范畴,是被置于国家政权体系之外的群众性组织。这种“乡政村治”的形成使国家在农村基层的政权体系趋于稳定。伴随着城乡协调发展、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振兴等战略的系统性推进,“乡政”与“村治”逐渐被纳入国家统一的治理体系之中。“村治”由外在于国家政权的基石向内在于国家治理体系的组成部分转变。从“乡政村治”向“乡村治理”的话语转变,更多地体现了国家治理体系在乡村社会的延伸和拓展。——摘编自陈军亚、肖静迁《从“乡政村治”到“乡村治理”:政权建设视角下的农村基层政治变迁——对“乡政村治”框架的再认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乡村治理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农村基层政权变迁的意义。【答案】(1)特点:传统乡村治理组织趋向解体,新的地方自治治理体系兴起;地方自治事务进一步拓展;受西方代议制影响,具有近代民主政治色彩;自治权力有限,重要的核心权力仍由中央控制。(任意答2点,答3点,言之有理即可)(2)意义: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利于缩小区域、城乡差距,推动乡村振兴;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深化;有利于加强党对国家政治事务的集中统一领导;有利于提升农村居民的现代公民精神和民主意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特点:根据材料“鸦片战争后,在内忧外患的打击下,农村社会的权力组织趋向解体。进入20世纪,清王朝推行新政,传统的乡里制度、保甲制度被乡镇地方自治取代。”可知,传统乡村治理组织趋向解体,新的地方自治治理体系兴起;根据材料“1909年清政府颁行的《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等,列举了乡镇‘自治事务’,包括学务、卫生、道路农商事务、善举(救贫事业、育婴等)公共事业、筹集款项等”可知,地方自治事务进一步拓展;根据材料“议员由选民自由选举,议决问题取决于多数;会议非有议员半数以上到会,不得议决;设立议事会与董事会,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可知,受西方代议制影响,具有近代民主政治色彩;根据材料“真正重要的国家赋税、行政司法、警政等核心权力,仍严格把控在朝廷手中,绝对不允许乡镇自治机构插手。”可知,自治权力有限,重要的核心权力仍由中央控制。【小问2详解】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当代中国。意义:根据材料“20世纪80年代,人民公社体制解体,为适应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后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国家通过一系列政策法规来推进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其重要内容为撤社建乡,重建乡级政权,并将乡镇政权作为国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黄山学院《翻译概论》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淮阴师范学院《刑事诉讼法》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淮阴师范学院《常微分方程》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淮阴工学院《信号与系统1》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DB4401T+264-2024+自然资源地籍调查规程
- 石棉对建筑物结构性能的影响考核试卷
- 环保工程的设计与管理考核试卷
- 玻璃制造工业链及价值链分析考核试卷
- 智能家居与家庭娱乐的深度融合与应用考核试卷
- 盐工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考核试卷
- 中考语文知识点专题27 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知识点
- 河北省衡水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综合素质检测二数学试题含解析
-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说课稿全套
- 上半年临床路径在妇产科的优化策略
- 《树立正确的“三观”》班会课件
- 2024年ACOG-《第一产程及第二产程管理》指南要点
- GB/T 43747-2024密封胶粘接性的评价胶条剥离法
-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装配式建筑》课程标准
- 好的六堡茶知识讲座
- 火车站物流园区建设项目物有所值评价报告
- 《养老护理员》-课件为老年人布置睡眠环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