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新中语文必修上册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15/20/wKhkGGaclK6AYezYAAC-w2YwRlM250.jpg)
![部编新中语文必修上册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15/20/wKhkGGaclK6AYezYAAC-w2YwRlM2502.jpg)
![部编新中语文必修上册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15/20/wKhkGGaclK6AYezYAAC-w2YwRlM2503.jpg)
![部编新中语文必修上册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15/20/wKhkGGaclK6AYezYAAC-w2YwRlM2504.jpg)
![部编新中语文必修上册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15/20/wKhkGGaclK6AYezYAAC-w2YwRlM250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诗歌是文学艺术中的精品,它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艺术境界。?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郭沫假设预见了一个崭新的纪元即将到来。“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他凌空吼叫,为新思想助威助兴。闻一多在“红烛〞身上找到了生活方向:实干、探索、坚毅地为自己的理想努力,不计较结果。?峨日朵雪峰之侧?通过小小的蜘蛛表达出王昌耀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生命力的赞颂。雪莱通过?致云雀?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的赞美和对公平、公正的强烈追求,以及他随时为伟大理想献身的决心。作者名片20世纪中国的文化巨人——郭沫假设郭沫假设(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中国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诗人、文学家。192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收录了?凤凰涅槃??炉中煤?等代表作品,反映了诗人在“五四〞时代高度的爱国激情与反传统的精神。民主斗士——闻一多闻一多(1899—1946),名亦多,字友三,本名闻家骅,湖北浠水人。文史学者,新月派代表诗人。他致力于研究新诗格律化的理论,追求新诗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著有诗集?红烛??死水?,学术著作?古典新义??楚辞校补??神话与诗??唐诗杂论?等。苦难造就的诗人——昌耀昌耀(1936—2000),原名王昌耀,湖南桃源人,诗人。1950年参军,曾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负伤致残。1955年赴青海参加大西北开发。代表作有?划呀,划呀,父亲们!??意绪?等。革命思想的健儿——雪莱雪莱(1792—1822),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有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诗歌?西风颂?等。背景链接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郭沫假设受“五四运动〞和十月革命的冲击,决然从日本渡海回国。当他置身于日本横滨的海岸,面对浩渺无边的大海时,那惊天的激浪伴随时代的洪流一起撞击着他的胸怀。于是,在诗人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雄奇壮伟、流动奔突的画面。诗人写下的这首对“力〞的赞歌,正是那种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的象征。2.?红烛?:同“五四〞时代的另外一些诗人相比,闻一多显然对中国传统诗学的感情更为深厚。在接受西方诗学营养的同时,他未曾放弃过对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的研习、摹写。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是最能引起闻一多兴趣的中国古典诗歌作品之一,其传世名句“蜡炬成灰泪始干〞当然是闻一多烂熟于心的。就这样,“红烛〞作为中国文人心中理想和追求的象征,被现代诗人闻一多理所当然地接受了。当他为自己第一部诗集题名作结时,“红烛〞便首先清晰地浮现了出来。这就是?红烛?诗集的取名及?红烛?序诗的缘起。3.?峨日朵雪峰之侧?:1955年,为响应国家“开发大西北〞的号召,王昌耀来到青海。1962年,昌耀写下了这首?峨日朵雪峰之侧?。与初到青海时创作的“高原风情写生〞有所不同,这首短诗表达了作者的生命意志和生命强力。4.?致云雀?:雪莱生活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此时,由于生产资料分配不合理,受到资本家剥削的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变得愈加贫困,社会两极分化愈加严重。雪莱虽然出身于上层社会,却在养尊处优的生活中看到了底层人民的艰辛。雪莱自幼便具有一种不妥协的对抗精神,他借自己的笔为人民抒发内心的愿望和追求,把人们对美好和自由的渴望化作一只飞舞的云雀,向着心中的理想世界振翅飞去。文学常识新诗指“五四运动〞以后产生的、以白话作为根本语言手段的诗歌体裁。它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内容上要求反映新生活,表现新思想。形式自由,意蕴丰富,多用修辞。新月派新月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新诗团体,代表人物为徐志摩、闻一多等。他们不满足于新诗的过于自由,努力追求新的格律,其中卓有成就的是闻一多。他主张新格律诗要保持整齐的外形,讲究音节和押韵,讲究诗的辞藻,提出了“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三美〞主张,对中国新诗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知识梳理1.精记字音脂膏(
zhī
gāo
)
慰藉(
jiè
)
石砾(
lì
)嚣鸣(
xiāo
)
铆钉(
mǎo
)
揳入(
xiē
)罅隙(
xià
)
锈蚀(
shí
)
晨曦(
xī
)霓虹(
ní
)
甘霖(
lín
)
炽热(
chì
)醇酒(
chún
)
荫蔽(
yīn
)
迸涌(
bèng
)2.词语积累(1)衷心:
出于内心的。
(2)犀利:
(武器、言语等)锋利,锐利。
(3)倦怠:
疲乏困倦。
(4)霞蔚云蒸:
彩霞弥漫,云气升腾,形容景物灿烂美丽。
(5)瞻前顾后:
看看前面再看看后面,形容做事以前考虑周密谨慎,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
(6)侧耳倾听:
侧转头,使一边的耳朵向前边倾斜,形容认真地听。
3.词义辨析(1)赐予给予辨析:两者都有“给〞的意思,但“赐予〞是赏给,多用于上对下、长对幼。“给予〞使用范围较广,所给的东西多是抽象的,有时是具体的;可以是好的、中性的、坏的。多用于书面语。例句:①王翦在出战前后屡次请求秦王嬴政赐予良田美玉,表现出自己意在功利而不在其他的想法。
②文件提出,对2021年及以后毕业离校两年内的初次就业为灵活就业的本市高校毕业生,给予最长不超过三年的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
(2)摈弃摒弃辨析:两者都是动词,都含有“丢掉〞的意思。“摈弃〞意思是抛弃,词义较重。对象以抽象的事物居多,一般用于书面语。“摒弃〞意思是舍弃,词义比“摈弃〞轻,使用范围广。例句:①他摈弃了迷信思想,再不梦想什么天雷了。
②对一个事物的认识,要摒弃诸多假象,才能看到它的本质。
初读课文·明大意文脉预览
主旨探微?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自然景象成为社会现实和时代精神的鲜明反映,是“五四〞时期那种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的象征。作者借这首诗想要告诉人们:科学、文明与人民的觉醒,终将彻底推翻旧世界,创造一个新世界。?红烛?以诗人对“红烛〞的心迹交流为线索,用问答的形式表露诗意、抒发感情,表达了诗人献身祖国、敢于自我牺牲的爱国精神。?峨日朵雪峰之侧?塑造了众多审美意象,构成一个协调的整体。通过意象之间的变化与相互作用,描绘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向往,但那是仅存于诗人心中的。?致云雀?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热情地赞颂了云雀。诗人笔下的云雀是欢乐、光明、美丽的象征。精读课文·细揣摩任务一脉络为经,内容为纬——分析思想内容,理清抒情脉络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诗人的立足点在哪里?诗中的哪些意象是诗人想象到的?参考答案:立足点:地球边上。想象到的意象:地球北极的北冰洋的晴空和居于地球腹地的太平洋的万顷波涛。2.试分析?红烛?引用李商隐的诗句“蜡炬成灰泪始干〞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①?红烛?引用李商隐的诗句不仅是因为这句诗概括了全诗的主旨,点出了蜡烛甘愿自我牺牲直至生命终止的高尚品格,更是安排内在情感结构的需要。诗人先知道并接受了“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事实,在心底生出赞叹、困惑、怜悯、认可和歌颂,继而托物言志,更加坚决不移地忠于自己的理想去献身世人,由此,情感得以建构。②引用李商隐的诗句与全诗结尾所引“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形成照应,以引用起,以引用终,让诗歌首尾照应、丰润圆满,加上中间局部的赞叹、困惑、感伤等情感,全诗表达出一种起承转合之美。3.有人说在?红烛?一诗中,诗人的情绪经历了七次显著的变化,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闻一多在诗中形象地表现了自己内心的波澜起伏,使得全诗充满了张力。诗人的情绪抑扬起伏,感染力极强。赞叹红烛的“红〞,这是扬;困惑于红烛式的自焚,这是抑;振奋于红烛的创造能量,这是扬;追问红烛的伤心流泪,这是抑;欣喜于红烛的伟绩,这又是扬;最后,写“灰心〞与“创造〞不公平的因果关系时,感伤之情又隐隐透出;但全诗的收束却又是昂扬向上的。七次变化,四扬三抑,线索清晰,形成了全诗特有的情绪节奏。4.?致云雀?全诗共21节,试划分为几个局部并概括各局部的主要内容。参考答案:第一局部(1~2节):总体描写云雀高飞欢唱的特点,称赞云雀是“欢乐的精灵〞。第二局部(3~7节):具体描写云雀高飞欢唱的特点,盛赞云雀叫声的美妙动听。第三局部(8~20节):诗人将云雀的美丽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第四局部(第21节):表达了诗人的心愿,他将学习云雀的欢欣与无畏,用自己和谐、炽热的激情唱出欢乐的歌,为全世界带来欢乐、自由与真理。任务二分析意象内涵,体会象征手法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主体形象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这首诗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巨人的形象。他站在地球边上,站在俯瞰地球的立足点上,吹响一声声响彻寰宇的号角。他的声声号角在欢呼怒涌的白云、壮丽的北冰洋,欢呼要把地球推倒的太平洋,欢呼来自各个方向的滚滚洪涛。排山倒海般的洪涛既具有巨大的破坏力,又蕴藏着同样巨大的创造力。诗歌表达了诗人渴望摧毁旧世界、创造新生活的热情和决心,也是诗人对劳动者和工农群众的颂扬。2.简析“红烛〞这一意象的象征义。参考答案:红烛就是诗人的化身,凝结着诗人灼热而复杂的爱国精神,烛之红是诗人热诚的象征。红烛燃烧自己,象征诗人为祖国牺牲奉献的精神。红烛流泪,代表着诗人内心为不能很好地报效祖国、打破黑暗而伤感,决心用自己的痛苦去创造祖国的光明。3.?峨日朵雪峰之侧?一诗中“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这一意象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这是诗人精心雕琢的一个“特写镜头〞:一只小小的蜘蛛在岩壁上与“我〞同在。在这样的高度上,只有一只不起眼的蜘蛛与“我〞为伴;在这样的高度上,即便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也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快乐与荣耀。这一处描写与前一节的宏阔与“嚣鸣〞相对照,“可怜〞这个词语,使前一节的辉煌壮丽不流于虚妄,而凝定在一个谦卑而坚毅的高度之上。这只小小的蜘蛛,表露的是对生命的热爱,是对生命力的赞颂。4.结合?致云雀?全诗,简析云雀这一意象的内涵及表达出的诗人情感。参考答案:①诗中云雀的形象,并不纯然是自然界中的云雀,而是诗人理想中的自我形象或诗人理想的形象化身。②云雀的歌声清新飘逸,无忧无虑,散发着天然之美,没有任何刻意的雕饰。诗人和云雀在许多方面都很相似:他们都追求光明,追求崇高,都向往理想的世界。然而,他却不能像云雀那样摆脱现实生活的羁绊,随心歌唱,自由地超然度外。但从诗的整个调子中可以看出,诗人虽感到理想遥远的痛苦,仍以不断飞升的积极情调去超越感伤。③在赞叹云雀美妙歌声的同时,诗人深切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渴望能像云雀那样放飞云间,在艺术殿堂里毫无顾虑地挥笔创作,让情感随意倾洒笔端,到达云雀般天籁之音的效果。因此,云雀不但是自由的化身,也是诗人艺术理想的表达。任务三赏析表现手法,欣赏想象的奇特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一诗是如何抒情的?参考答案:这首诗气魄宏大,境界开阔,开篇即景生情,它从眼前北冰洋的晴景、太平洋的伟力抒写开去,唱出了不断毁坏和创造的力的赞歌;然后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创造力的讴歌。这首诗大多用感慨句,多用排比的短语,短促有力,具有一种内在的节奏和韵律。2.?红烛?中,诗人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来抒发情感?参考答案: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重梦想和主观情绪的渲染,大量使用抒情的感慨词,以优美的语言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心中的情感。在诗歌形式上,诗人竭力注意诗歌的形式美和节奏感,使其与诗中要表达的情感相一致,如:重复句的使用、一定程度上采用中国传统诗歌的押韵形式、前后照应以及每一节中诗句相对整齐等。3.?峨日朵雪峰之侧?中是如何描写诗人攀登的状态的?参考答案:运用衬托手法写出了诗人攀登的艰难。那一片“引力无穷的山海〞似有黑洞般无穷的引力,在竭力使“我〞下坠;石砾不时地滑坡,深渊兴起一派如军旅远去的喊杀声的嚣鸣,在“我〞身旁向深渊“自上而下〞地远去。环境的艰险衬托出“我〞在这个高度上的坚持绝非易事,这是一个贴身绝壁的登山勇士的生命体验。4.雪莱的?致云雀?用精美的比喻、丰富的想象塑造了美好的云雀形象,请赏析本文的比喻之美。参考答案:雪莱在?致云雀?中盛赞云雀,将它矫健的身影、欢乐的乐音写得淋漓尽致。作者成功地运用了一系列精美比喻,把云雀比作“烈火的轻云〞“昼空里的星星〞,自由飞翔,四处挥洒着希望,“虽然不见形影,却可以听得清你那欢乐的强音〞。云雀虽然自在欢乐,却又将人间疾苦尽收眼中,它像一位诗人,同情着它未曾注意的忧患和希望;像一位高贵的少女,使深闺荡漾着甜蜜的音乐;又像一只萤火虫,在人们看不见的地方扩散着光亮……用星光的利箭、明月的清辉、霓虹似的彩霞降下的美雨之类的视觉形象来描绘听觉上的优美感受。这些美的光线、美的色彩、美的声音、美的芬芳、美的人生体验塑造了至美的云雀形象。5.以小组为单位,查阅资料,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的创作意图,深化对作品内涵的理解,归纳本课中的作品是怎样表达青春的。参考答案:①?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诗人借助雄奇的想象,展现宏大、壮观的景象,呼唤大破坏、大创造。所谓“大破坏〞就是反帝反封建,所谓“大创造〞就是建设民主与科学的中国,这正是“五四〞精神的表达。②?红烛?写于1923年。面对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年轻的诗人有像红烛一样的赤子之心。尽管生活中不乏困顿、失望,但诗人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诗人在红烛身上找到了生活方向:实干,探索,坚毅地为自己的理想努力,不计较结果。黑暗中摇曳的红烛,正是有志青年的象征,为我们指明了方向。③?峨日朵雪峰之侧?是登山勇士的自我写照,雕铸了一幅真实而顽强的生命图画。“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他竭尽全力攀登,满身的疲惫,换来对雪峰落日壮丽之景的惊叹。他手指插入岩缝,血滴渗出鞋底,此时此地,贴身绝壁的登山勇士,也是面对生活和事业积极奋斗的青年的写照。④?致云雀?写于18世纪后期。处于黑暗恐怖笼罩下的英国社会,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面对流离失所的百姓,雪莱表现出对光明和幸福生活的渴望。他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热情赞颂了象征光明、欢乐、自由的云雀。通过云雀的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光明的向往和对理想的追求。1.以下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答案:A解析:B项,“闺〞应读“guī〞;C项,“露〞应读“lòu〞;D项,“迸〞应读“bèng〞。2.以下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A.石砾 撕裂 慰籍 自然赐予B.洪涛 迅疾 婉转 一跃而上C.摧残 脂肓 鄙弃 瞻前顾后D.晶莹 铆钉 鲁莽 深山悠谷答案:B解析:A项,“籍〞应为“藉〞;C项,“肓〞应为“膏〞;D项,“悠〞应为“幽〞。3.以下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①②③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④⑤⑥答案:B解析:①酣畅淋漓:形容非常畅快。适用于人,此处对象错误,应改为“淋漓尽致〞。③瓜田李下:泛指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此处望文生义,使用错误。⑥拍案而起:形容十分愤怒。此处望文生义,应改为“拍案叫绝〞,表示非常赞赏。4.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A.雪莱给西班牙人民献上了一首?颂歌?,诗人煽动劳动人民要认识自己的力量,起来改变自己的奴隶处境。B.新月派代表诗人闻一多的?死水?以想象的奇诡、色彩的浓郁、节律的和谐以及格式的整饬著称,因而具有积极的思想意义。C.国际抗疫诗歌的集中发布与出版,在国内外广泛引发关注。?文艺报?也刊登了“希望之光会将我们照亮〞国际抗疫主题诗歌专版。D.位于四川乐山沙湾的郭沫假设故居是一代文豪郭沫假设曾在这里诞生和少年时代生活的地方,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答案:A解析:B项,不合逻辑,“因而〞强加因果;C项,语序不当,应为“引发广泛关注〞;D项,句式杂糅,将“郭沫假设故居是一代文豪郭沫假设曾在这里诞生和少年时代生活的地方〞改为“郭沫假设故居是一代文豪郭沫假设诞生和少年时代生活的地方〞。5.某中学将举办诗歌朗诵会,请根据对下面诗歌的内容、风格等方面的理解或评价,在三首诗词之间为主持人各设计一段衔接语。郭沫假设?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衔接语: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闻一多?红烛?衔接语: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雪莱?致云雀?参考答案:①立在地球边上,感受到郭沫假设先生对力的推崇,对力的激情呼唤。下面,让我们欣赏黑暗中摇曳的红烛,感受诗人闻一多如红烛一般炽热的情怀吧!②红烛展现的赤子之心和义无反顾的奉献精神,鼓励我们去耕耘和探索。让我们走向雪莱笔下美丽的云雀,感受它带给我们的欢乐和光明。因文学法[写作技法]借物抒怀借物抒怀,是一种以描写事物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写作方法。?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一诗中,诗人从眼前北冰洋的晴景、太平洋的伟力抒写开去,唱出了对摧毁旧世界、创造新生活的雄伟之力的赞歌;?红烛?一诗由红烛形象联想到诗人自身,自问、自悟、自励、自答、自勉,一步步展示执着追求的心迹,有很强的感染力;?致云雀?中,诗人在生动描绘云雀的同时,也以饱满的激情写出了他自己的精神境界、美学理想,表现了他对自由、光明的向往。运用借物抒怀的手法,要点是描写事物要紧扣与此事物有关的人事的变迁、荣辱、生死等,一草一木,一砖一石,处处都浸染着人物的喜怒哀乐。外表上只是对事物的描绘,读者读来却字字都包孕着真切动人的情感。[写作训练]请从“绿叶〞“落叶〞中选取一个作为描写对象,写一段借物抒怀的文字,300字左右。例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短视频与网络直播的互补发展策略
- 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数学二 乘除法的关系和乘法运算律《乘法运算律》(教案)
- 2025年中国麝香壮骨膏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成立买卖合同的形式
-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2 左右 ︳北师大版
- 中国高压开关设备市场运行态势及行业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水晶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 社会化考场批准申请书
- 2025-2030年中国磨砂装订封面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2024年中考二轮专题复习道德与法治主观题答题技巧(小论文)之演讲稿
- 质检工作计划书2025质检部工作计划范文
- 施工现场5S管理规范
- 《缠论的实战技法》课件
- 新版标准化机电专业管理体系解读课件
- 承包鱼塘维修施工合同范例
- 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正式版
-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常见事故类型及典型事故分析(标准版)
- 《小学英语教学设计》课件全套 陈冬花 第1-10章 小学英语教学设计概述-小学英语课堂管理
- 电力线路常见故障培训
- 政府采购项目采购需求调查指引文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