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概论考试重点_第1页
设计概论考试重点_第2页
设计概论考试重点_第3页
设计概论考试重点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设计概论考试重点什么是视觉传达设计。所谓视觉符号,是指人类的视知觉器官——眼睛所能看到的,表现事物一定性质的符号。所谓传达,是指信息发送者利用符号向接受者传递信息的过程。视觉传达设计利用视觉符号进行信息传达的设计。设计师是信息的发送者,传达对象是信息的接收者。信息的发送者和接收者必须具备部分相同的信息知识背景,即是说:信息传达所用的符号至少有一部分既存在于发送者的符号贮备系统中,也存在于接收者的符号贮备系统中。只有这样,传达才能实现,否则,在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就必须有一个翻译或解说者作为中间人来沟通。“视觉传达设计”一词于20世纪20年代开始使用,而正式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简称“视觉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的主要功能是传达信息,有别于直接使用功能为主的产品设计和环境设计。它是凭借视觉符号进行传达,不同于靠语言进行的抽象概念的传达。视觉传达设计的过程,是设计者将思想和概念转变为视觉符号形式的过程,而对接收者来说,则是个相反的过程。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构成要素①文字文字主要有象形、表意和表音三种类型。在人类的信息传达与交流活动中,文字是最普遍使用的视觉符号元素。

②标志相对文字符号,标志表现为一种图形符号,具有更直观、更直接的信息传达作用。

标志有多种类型。按性质分类,标志可分为指示性标志和象征性标志。指示性标志与其指示对象有确定的直接的对应关系,而象征性标志不仅可以表示某一事物及其存在性,而且可以表现出包括其目的、内容、性格等方面的抽象概念。

按使用主体,标志可分为公共标志和非公共标志。公共标志指公共共同使用的标志,非公共标志是指专属某机构、组织、会议、会计、私人和物品使用的标志。③插图有绘画插图、影像插图和复合插图三种。绘画插图表现手法灵活,富有个性;影像插图比手工绘制速度快捷,真实感强;符合插图制作手法新颖,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环境设计(尹P196)环境设计是工业化的发展引起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人类的环境保护意识加强以后,才逐渐产生的设计概念。在所有三类设计中,环境设计是最新的设计类型概念。一般地理解,环境设计是对人类的生存空间进行的设计。其目的是为人创造出符合人体科学需求,适应人各项活动要求,舒适宜人的空间环境。区别于产品设计的是:环境设计创造的是人类的生存空间,而产品设计创造的是空间中的要素。广义的环境,是指围绕和影响着生物体的周边的一切外在状态。所有生物,包括人类,都无法脱离这个环境。然而,人类是环境的主角,人类拥有创造和改变环境的能力,能够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创造出符合人类意志的人工环境。其中,建筑是人工环境的主体,人工环境的空间是建筑围合的结果。人是环境设计的主体和服务目标,人类的环境需求决定着环境设计的方向。因而,协调“人―建筑―环境”的相互关系,使其和谐统一,形成完整、美好、舒适宜人的人类活动空间,是环境设计的中心课题。

当代人的环境需求,表现为回归自然、尊重文化、高享受和高情感的多元性、自娱性与个性化倾向。当代环境设计,理当以当代人的环境需求为设计创作的指导方向,为人类创造出物质与精神并重的理想的生活空间。环境设计的类型: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室外设计、公共艺术设计等。环境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以室内设计为主,兼及室外空间的设计。又称室内艺术设计。从事建筑物内部的陈设、布置和装修,塑造一个美且适宜人居住、工作你、生活的环境。

目的:为人创造的符合人体科学需要,适应人各项活动要求,舒适宜人的空间环境。

中心任务:通过环境设计,提高环境质量、创造理想的与自然共处互益的环境。室内设计,即对建筑内部空间进行的设计。具体地说,是根据对象空间的实际情形与使用性质,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艺术处理手段,创造出功能合理,美观舒适,符合使用者生理与心理要求的室内空间环境的设计。这一空间环境既具有使用价值,满足相应的功能要求,同时也反映了历史文脉、建筑风格、环境气氛等精神因素。室内设计是从建筑设计脱离出来的设计。室内设计不等同于室内装饰,室内设计是总体概念。室内设计包含四个主要内容:空间设计、装饰设计、陈设设计、物理环境设计公共艺术设计公共艺术设计是指在开放性的公共空间中进行的艺术创造与相应的环境设计。公共艺术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和室内设计与室外设计的范围相重合。公共艺术设计的主体是公共艺术品的创作与陈设。现代公共艺术设计,正是兴起于西方国家、让美术作品走出美术馆、走向大众的运动。理想的公共艺术,需要艺术家与环境设计师密切合作。公共艺术的设计创作,不能忽视公共参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灵捷制造灵捷制造是指能够代替现代大规模生产的一种新型模式,是多品种,变批量。具有灵捷性的制造,其基本含义有四方面;一是人参与,能发挥人的智能,像人一样有活力的;二是灵敏的,对急剧变化,不可预测的市场需求响应灵敏高度;三是快捷的,其实现对用户需要的反应时间短;四是有效的,能准确有效的满足用户需求。有意味的形式“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是由英国视觉艺术评论家克莱夫·贝尔1914年提出的。是将形式与个人视觉经验及情感经验的联系程式化的一个最为重要的概念。将其用来描述艺术品的色彩、线条和形态,并暗示“有意味的形式”才是作品的内在价值。也只有具有“有意义的形式”的作品才会使人产生审美感情。他为后来的毕加索为代表的立体主义、以马帝斯为代表的野兽派等现代派艺术的出现作了极力的辩护。它对现代艺术,甚至当代艺术的理论化,有着极其深厚的影响。因此,被公认为现代艺术理论的柱石。在西方现代美学中已成为流行的口头禅,以导致西方一度泛滥的“为艺术而艺术”的思潮。7、《天工开物》中国明代科学技术名著。宋应星著。是世界上第一部农业和手工业的技术全书。全书按“贵五谷而贱金玉”的顺序编排。分为十八卷,共三编。详尽记录了明代中期到末年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技术状况,并附有大量生动翔实的插图。上编包括谷类和棉麻栽培,养蚕,缫丝,染料,食品加工,制盐,制糖等;中编包括制造砖瓦、陶瓷、钢铁器具,建造舟车,采炼石灰、煤炭、燔石、硫黄,榨油,制烛,造纸等;下编包括五金开采及冶炼,兵器、火药、朱墨、颜料、曲药的制造,珠玉采琢等。《天工开物》的传播具有划时代意义。也是以《天工开物》为标志,东西方的设计行为和思想都再也不可能互不相干的独自存在了。设计师的社会职责服务意识:设计创造是自觉的、有目的的社会行为,不是设计师的“自我表现”。作为设计创作主体的设计师,应该明确自己的社会职责,自觉地运用设计为社会服务,为人类造福。

作为设计创造的主体,设计师的设计必须是用来改善人们的生存条件和环境,为人们创造更好的生存条件和环境服务的,用简单的一句话说:“为人类的利益设计”,是社会对设计师的要求,也是设计师崇高的社会职责所在,也只有在实现这个目标的同时,设计师的设计才有意义,设计师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为人类的利益设计”这里说的“人类”,当然是指全体的人们。

设计的目的是满足大多数人的需要,而不是为小部分人服务,尤其是那些被遗忘的大多数,更应该得到设计师的关注。

伦理道德意识:设计理论界已有人提出“适度设计”“健康设计”“美的设计”原则。

我们提倡设计师“为人类的利益设计”,这听起来似乎很抽象、很空泛。其实,设计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感,即设计的职业道德,这是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设计师在着手每一个设计之前,都要对其面对的设计任务有正确的道德判断,判断它的设计将会有利于社会利益,还是有损于社会利益。

更重要的是,设计师应该把自己的设计与人们的需要紧密联系起来。设计师不止要面向市场,为市场设计,还要面向社会,关注社会,关注人们的生存状态,关注人们的真实需要,尽自己的智慧与能力,真心实意地为满足这些需要设计,为社会设计,为人类利益设计。非物质设计“非物质设计”是社会非物质化的产物,是以信息设计为主的设计,是基于服务的设计;是相对于物质设计而言的;以电脑作为设计工具,虚拟的、数字化的设计成为与物质形成相对的另一类设计形态即所谓的非物质设计。非物质设计有许多不同的层面,既有软件、程序设计的层面;又有功能、价值的层面;还有方法、服务的层面及空间、感觉、思想和哲学等的诸多层面。体验经济美国学者詹姆斯·吉尔摩提出的。这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之后的第四个经济发展阶段。“体验经济”是将“体验”当做经济商品销售,在出售商品和服务时,向消费者传达更多的“吸引”信息,即出售某种“体验”。同时,“体验经济”也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先驱设计20世纪80年代欧洲出现了一种设计批评的潮流,它有两个不同说法,叫“先驱设计”或“软”设计。以意大利米兰为中心,抨击了工业产品和建筑有意排斥美学和感官愉悦的状况,并在早期现代主义最感兴趣的人造机械和自然变化两者之间,发展了它新的批评方法。“先驱设计”旨在探寻高技术变化多端的潜能,以形成灵活的、适度的感觉空间。批评家认为,设计领域再也不以“物体”和“产品”为核心,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过程,是依靠设计的使用者的响应而发生的一种过程。12、生活方式和设计的关系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即人生活着的方式。作为科学范畴的生活方式,是指在不同的社会和时代中,人们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制约下即在一定的价值观指导下,所形成的满足自身需要的生活活动形式和行为特征的总和。1.是指在不同社会和时代中,人们在一定社会条件制约下或一定价值观引导下,所形成的为满足自身需要的生活活动方式和行为特征的总和。

2.艺术设计提供了人日常生活的物质条件和基础,从而使生活具有了艺术文化的意义。

3.艺术设计是人为了生活的艺术化而设计出的一种创造性思维,亦是通过日常生活而理解纯艺术,进入艺术境界的普及化方法。

4.艺术设计是对物的设计,也是一种物的使用方式的设计,物的使用方式是生活方式的具体内涵之一,使用方式的改变对生活方式具有一定的影响,一定的生活方式产生一定的设计,设计是适应生活方式的产物。13、设计中的文化传统问题

1.包括艺术设计传统在内的文化传统,是民族优秀智慧和才能的结晶和体现,作为民族精神的具体形式和内在要素,他是民族文化延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桥梁,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根本基础,是文化连续性的保证。

2.文化传统是民族凝聚的力量所在,是人们心理认同,文化认同的依据,是民族精神的依托。

3.文化传统是现代艺术设计巨大的艺术之源,从设计的形式到精神内核,文化传统都给予我们无穷的启示和帮助。

4.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我们的文化传统也是有多民族的文化传统所组成所丰富的。文化的传统、艺术的传统是前人给我们留下的无穷财富,是现代艺术发展的真正基础。我们只要认真的学习传统、认识传统、善待传统、才能有发展的力量和方向。14、设计师的从业方式分类按工作内容性质划分,大致可以分为视觉传达设计师、产品设计师和环境设计师三大类;按照从业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驻厂设计师、自由设计师和业余设计师三大类;按设计作品空间形式不同,可以分为平面设计师、三维立体设计师和四维设计师。在一个系统设计中,按照工作内容与职责的不同,大体可以分为总设计师、主管设计师、设计师和助理设计师四个层次。

15、工业设计按设计性质是怎样划分的①式样设计——对现有的技术、材料和消费市场等进行研究,改进现有产品的设计。②形式设计——着重对人们的行为与生活难题的研究,设计出超越现有水平,满足数年后人们新的生活方式所需产品,强调生活方式的设计。③概念设计——不考察现有生活水平、技术和材料,纯粹在设计师预见能力所能达到的范畴内考虑人们的未来与未来产品,是一种开发性的对未来从根本概念出发的设计。16、佩夫斯纳的主要贡献开创设计史研究的先河佩夫斯纳从社会美术史出发,将设计史独立出来而做专项研究,此外,他将类型研究引进设计史,使得当今各种专门设计史研究(如家具设计史、建筑设计史、服装设计史、甚至瓷片设计史、菜单设计史、海报设计史、明信片设计史等)进入一种新的研究境地,从而大大拓展研究者的视野。17、罗兰·巴特写的书《神话》的含义巴特认为,不应当从视觉设计的观点来看待大众文化,而应该认识到大众文化揭示了当代社会潜在的框架结构。他力图从设计的世界推导出图像与形式的意义,用他的话就是图像与形式的神话。试图理解左右社会的一种框架结构,从这点来讲,他的理论体现出结构主义观点。他将设计看做是一系列可以进行形式分析的文化符号,即表现出新的符号学特征。《神话》一书思想的重要性在于将设计从单纯的实践和解题行为中抽脱出来,去拥抱一个更广阔的知识与观念的天地。18、创造性的混沌“创造性的混沌”一词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流行,并成为一种态度,用来反对将设计看作是单一和有秩序的观点。事实上,与试图给事物以秩序和结构的方式相比,混沌的思维方式能给人提供更为丰富的观点。而创造性的混沌在设计作品中的反映已经具有了国际性的意义。如:美国的格尔雷设计的酒吧、意大利设计群体孟菲斯的作品。19、图案与工艺美术的词汇的来源在20世纪初,“design”的概念开始引入中国,被译为“图案”“美术工艺”等词。俞剑华在其编著的可以说是中国第一本设计技法专著《最新图案法》总论中,俞剑华将Design译成了“图案”,这在当时是容易被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当时的所谓“图案”,包括平面的纹饰和立体的设计图样、模型在内。据现有资料最早提出“工艺美术”这个词的是蔡元培,1920年蔡元培在《美术的起源》一文中写道:“美术有狭义的,广义的;狭义的,是专指建筑、造像(雕刻)、图画与工艺美术等。”20、感觉设计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设计进入到感觉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