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保俶塔中学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浙江省杭州市保俶塔中学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浙江省杭州市保俶塔中学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浙江省杭州市保俶塔中学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浙江省杭州市保俶塔中学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保俶塔中学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两个氮原子:2N2 B.两个氢分子:2HC.氧化铝的化学式:Al2O3 D.一个钙离子:Ca-22.如图是“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细沙能防止锥形瓶炸裂B.白磷燃烧至熄灭时气球先变大后变小C.加入白磷的质量和锥形瓶内O2的质量和一定等于生成P2O5的质量D.装置不漏气最终天平仍平衡3.对于一些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序号事实解释A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H2O2能杀菌消毒,H2O不能杀菌消毒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C温度计中的水银热胀冷缩原子的大小发生改变D各50mL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间有间隔A.A B.B C.C D.D4.在化学王国里,数字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是()①2H②2NH3③SO2④O⑤Mg2+⑥2OHˉ⑦H2O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⑥ 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C.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 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5.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 B.食物腐烂 C.大蒜捣成蒜泥 D.莱刀生锈6.2011年“3·15晚会”曝光河南双汇火腿“瘦肉精”事件(“瘦肉精”的化学式为C6H19OCl3N2)。下列有关“瘦肉精”的说法正确的是()A.“瘦肉精”属于有机物 B.“瘦肉精”含有31个原子C.“瘦肉精”属于氧化物 D.“瘦肉精”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7.石油没有固定的沸点,加热时不同沸点的物质分别气化、冷凝、分离后可得到汽油、煤油等产品,由此可以判定石油属于()A.化合物 B.混合物 C.单质 D.氧化物8.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这是因为酸中含有大量的A.氢原子 B.氢分子 C.氢离子 D.水分子9.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保护水资源是全人类的责任 B.硬水一定是混合物,软水一定是纯净物C.常用肥皂水来鉴别硬水和软水 D.电解水得到的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10.若某气体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则该气体具备下列性质中的哪几项()①不易溶于水②易溶于水③密度比空气大④密度比空气小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11.了解物质的分类可以更好地学习化学。下列各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A.干冰 B.石灰水 C.氧气 D.煤12.2019年1月1日起,烟花爆竹不允许在高安城区燃放。烟花爆竹燃烧时发生反应之一:2KNO3+S+3C===K2S+X↑+3CO2↑,其中X的化学式为()A.O2 B.CO C.N2 D.SO213.下图为水电解的实验装置图和微观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1中a处的气体具有可燃性B.图1中水电解的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C.图2中水分解的微观顺序是acbD.图2中b属于化合物14.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中有异味时可加入活性炭除味B.可用蒸馏的方法将自来水进一步净化C.水质浑浊时可加入明矾使悬浮杂质沉降除去D.水的硬度较大时可用过滤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15.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A.铁水 B.石油 C.可燃冰 D.四氧化三铁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如图是甲、乙两位同学在实验室制取气体并验证气体化学性质的实验操作示意图。综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2)甲同学的实验中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氧气可用排水法收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3)铁丝燃烧实验中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燃烧的产物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4)乙同学的实验中制取二氧化碳所用的药品:_____________,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5)制取二氧化碳时,A中浸有紫色石蕊溶液的纸花变_________色。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根据C中的实验现象,列举一例二氧化碳的用途_______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豆腐是人们喜爱的食物,营养丰富,能为人体提供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亮氨酸的化学式是C6H13NO2,试计算:(1)亮氨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2)亮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18.(8分)张玉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了一瓶过氧化氢溶液,根据瓶上的标签得知该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即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百分数)为3%,他称取了该过氧化氢溶液68.0g倒入烧杯中,然后向其中加入0.lg二氧化锰,测得反应前后烧杯内物质总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计算:(1)充分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是______;二氧化锰的质量是_______g;(2)68.0g该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_?(请写出计算过程)(3)该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实际质量分数__________3%(填“>”、“=”或“<”)。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使用是时代发展的需要。(1)下列能源不属于新能源的是_____(填序)。A氢能B核能C石油D风能(2)锂电池可为能源汽车提供动力,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的粒子与锂原子的化学性质最为相似的是_____(填序号)。(3)氢气作为清洁能源,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在光照条件下,利用含有石墨烯的催化剂,可使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4)新能源汽车除了节约化石能源外,其主要优点是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C【解析】A、两个氮原子可以表示为2N,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两个氢分子可以表示为2H2,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氧化铝的化学式可以表示为Al2O3,该选项说法正确;

D、1个钙离子可以表示为Ca2+,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2、C【详解】A、实验前锥形瓶应预先装少量的细砂的原因是防止磷燃烧放出的热量炸裂锥形瓶,故正确,不符合题意;B、白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锥形瓶内的压强增大,气球膨胀;装置冷却后由于消耗氧气,气球又变小,故正确,不符合题意;C、白磷与氧气不一定恰好完全反应,参加反应的白磷和氧气的总质量一定等于反应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故不正确,符合题意;D、装置不漏气,反应前后装置中的质量相等,天平仍平衡,故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3、C【详解】A、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H2O2能杀菌消毒,H2O不能杀菌消毒,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温度计中的水银热胀冷缩,原子间间隔的大小发生改变;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D、各50mL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间有间隔;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C。4、C【解析】①中表示的是原子个数,②表示的分子个数,③、⑦表示的分子中原子的个数,④表示的是化合价,⑤表示的是离子所带电荷数,⑥表示的是离子个数,故选C。5、C【解析】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详解】A、粮食酿酒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酒精,属于化学变化,故A不正确;B、食物腐烂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B不正确;C、大蒜捣成蒜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正确;D、莱刀生锈生成氧化铁,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不正确。故选C。【点睛】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判断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有新物质生成。6、A【详解】A、“瘦肉精”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正确;B、应该是1个“瘦肉精”分子中含有31个原子,错误;C、“瘦肉精”中含有五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错误;D、“瘦肉精”中含有五种元素,元素质量比为(12×6):(1×19):16:(35.5×3):(14×2)=72:19:16:106.5:28,氯的质量分数最大,错误。故选A.7、B【详解】加热时不同沸点的物质分别气化、冷凝、分离后可得到汽油、煤油等产品的过程是分馏,属物理变化,说明石油中有多种物质存在,而有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

故选B。8、C【详解】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出来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这是因为酸中含有大量的氢离子;故选:C。9、B【详解】A、水是生命之源,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水,保护水资源是全人类的责任,故A正确;B、软水可能是纯净物,例如蒸馏水,也可以是混合物,含有较少钙镁化合物的水也属于软水,故B错误;C、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用肥皂水,加入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故C正确;D、电解水得到的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故D正确。故选B。10、B【详解】实验室制取气体收集方法的选择是根据:一般考虑气体物理性质中的密度和溶解性,化学性质中看它是否与水发生化学反应;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可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不能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不能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某气体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说明该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用排水法收集,说明该气体易溶于水。故②③是该气体应具备的性质。故选B。11、A【详解】A、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符合题意;B、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和水两种物质,属于混合物,不是化合物,不符合题意;C、氧气是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不是化合物,不符合题意;D、煤中含有碳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不是化合物,不符合题意;故选A。12、C【解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则每个X分子由2个氮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2。

故选:C。【点睛】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13、C【详解】A.电解水时,正极生成的是氧气,负极生成氢气,氢气是氧气体积的2倍,图1中a处的气体是氢气,具有可燃性,选项正确;B.图1中水电解的反应类型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选项正确;C.图2中水分解的微观过程是:水分子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每两个氢原子结合生成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结合生成一个氧分子,顺序是bca,选项错误;D.图2中b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选项正确。故选C。14、D【详解】A、活性炭有吸附作用,可以吸附一些染料、色素、异味等,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B、可用蒸馏的方法将自来水进一步净化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C、水质浑浊时可加入明矾使悬浮杂质沉降除去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D、水的硬度较大时可用过滤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错误,过滤不能降低水的硬度,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故选D。15、A【详解】A.铁水是液态铁,属于单质,正确;B.石油是化石燃料,属于混合物,错误;C.可燃冰的主要含成分是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和水组成),还含有其它少量杂质,属于混合物;故不正确;D.四氧化三铁是纯净物中的化合物,错误。故选: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水槽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铁燃烧形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石灰石或者大理石和稀盐酸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灭火【详解】(1)标号仪器的名称:①水槽。(2)甲同学的实验中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试管口有一团棉花,应是加热高锰酸钾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氧气可用排水法收集的原因是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3)铁丝燃烧实验中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防止铁燃烧形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燃烧的产物是四氧化三铁,化学式为。(4)乙同学的实验中制取二氧化碳所用的药品:石灰石或者大理石和稀盐酸,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制取二氧化碳时,A中浸有紫色石蕊溶液的纸花变红色,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变红,B中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根据C中的实验现象,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所以装置C中能够观察到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二氧化碳的用途是灭火。【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有关知识、物质燃烧的实验现象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方面的知识,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性质,应该注意的是二氧化碳通入石蕊试液中时,石蕊试液变红色,不是二氧化碳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而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的碳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