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浙江省宁波七中学教育集团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以下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对图示反应的理解中,正确的是()A.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含有三种元素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 D.参加反应的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1:12.如果发现火险或遭遇火灾,要沉着应对。你认为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纸篓着火用水浇灭 B.电器着火用水扑灭C.夜晚液化气泄露开灯检查 D.室内起火打开门窗通风3.已知:2KClO32KCl+3O2↑。下图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在受热过程中各物质质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d是二氧化锰B.b是氧气,c是氯化钾C.t1时反应开始发生D.t1和t2时,固体中钾元素质量保持不变4.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就此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 D.获得结论5.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He B.N2 C.H D.2O26.下列化学反应与实验现象相符合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雾D.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7.下列现象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汽油洗油污 B.竹炭除异味 C.海水晒盐 D.粮食酿酒8.下列物质易溶于水形成溶液的是()A.碘 B.面粉 C.植物油 D.高锰酸钾9.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中获取的信息不正确的是A.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8B.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C.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18个电子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9.9510.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下列关于该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它的阳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B.它的阳离子有10个质子C.它是一种金属元素D.它的原子核外有13个电子11.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BCD方案
目的证明二氧化碳溶于水且能和水反应证明黄铜的硬度比纯铜的大证明金属锌的活动性比铁的活动性强证明燃烧的条件是: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A.A B.B C.C D.D12.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水的三态变化:分子的间隔发生了改变B.闻到远处饭菜的香味: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的C.夏天轮胎变胀:受热后分子体积变大D.水通电分解: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13.中华人们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举国欢庆。下列活动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升国旗 B.燃放烟花 C.同唱国歌 D.放飞气球14.氧烛是一种用于缺氧环境中自救的化学氧源,广泛用于航空、航海等领域,其主要成分为NaClO3,还含有适量的催化剂、成型剂等。氧烛通过撞击火帽引发反应后,能持续放出高纯氧气,主要反应原理为2NaClO3═2NaCl+3O2↑.一根氧烛大约可以供100个人呼吸1小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氧烛是一种纯净物B.NaClO3中Cl为+5价C.氧烛制取氧气的反应为分解反应D.在运输氧烛时,应避免其受到撞击15.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B.用活性炭净化水就可以得到纯水C.用酚酞试液区分二氧化碳气体和氯化氢气体D.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时,应先用蒸馏水将试纸润湿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下图是探究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1)A装置中的固体物质X燃烧后,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你认为物质X可能是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2)B装置中集气瓶里预先加入少量水的目的_______________。B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3)某校学生实验小组按装置B进行实验,没有看到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实验现象,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a未打磨生锈的铁丝b铁丝绕在火柴上,火柴快燃尽时才伸入c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集气瓶底部有少量水未排尽d集气瓶中收集的氧气,敞口放置了一会儿才进行铁丝燃烧。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向100g碳酸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钙溶液至完全反应,反应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滴加氯化钙溶液的质量关系如下表所示:滴加氯化钙溶液的质量/g10203040生成沉淀的质量/g2.04.05.05.0求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8.(8分)碳酸锶(SrCO3)可用于制造红色火焰、荧光玻璃等。小赵同学为测定某SrCO3和NaCl固体混合物中SrCO3的质量分数,在三个烧杯中进行相关实验,实验所用稀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烧杯编号①②③稀盐酸质量/g100200300固体混合物质量/g100100100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质量/g195.6291.2391.2试求:(1)烧杯②中产生CO2的质量为____g。(2)原固体混合物中SrCO3的质量分数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提示:SrCO3+2HCl=SrCl2+CO2↑+H2O)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为测定经历湿法炼铜后所得固体混合物中铜元素的含量并提纯铜,进行实验如下:(1)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A烧杯中参加反应的金属质量(X)的比例式为_____;(3)所得固体混合物中铜、铁元素质量的最简比为_____;(4)用16%的硫酸铜溶液配制上述实验中所用的硫酸铜溶液,需加水的体积为_____mL;(5)将D中滤液蒸发7.2g水,最终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6)冶炼60t上述所得固体混合物中的铁,需要含杂质20%的赤铁矿的质量为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B【解析】A、由图可知,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有两种元素,错误;B、由图可知,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是化合反应,正确;C、反应物中有两种单质,错误;D、如图所示的微观示意图,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配平后,参加反应的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不是1:1,错误。故选B。2、A【解析】试题分析:电器着火不能用水扑灭,会触电;夜晚液化气泄露不能开灯检查,会发生爆炸;室内起火打开门窗通风,会引入更多的氧气,燃烧更旺。故选A.考点:燃烧的灭火3、B【解析】试题分析: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d表示的是二氧化锰的质量变化;a的质量逐渐的减少,故a是反应物,即是氯酸钾;生成的氯化钾的质量比氧气的质量更多,故b是氯化钾,c是氧气。由于钾元素存在于固体中,故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不变。故选B。考点:化学反应与图像4、B【分析】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详解】根据题意,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是猜想与假设环节。
A、“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猜想与预测,不是提出问题,故选项错误。
B、“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猜想与预测,故选项正确。
C、“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猜想与预测,不属于进行实验,故选项错误。
D、“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猜想与预测,不是获得结论,故选项错误。
故选B。5、A【解析】A、He属于稀有气体元素,可表示氦元素,表示一个氦原子,还能表示氦气这一纯净物,故选项符合题意;B、该符号是氮气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H属于非金属元素,可表示氢元素,表示一个氢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该符号只能表示2个氧分子,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金属、固体非金属、稀有气体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它们的元素符号,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6、D【详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不符合题意;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不符合题意;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不符合题意;D、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符合题意。故选D。7、D【分析】本题考查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差别和判断依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详解】A、汽油洗油污的原理是汽油可以溶解油污,这个过程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竹炭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具有很强的表面吸附能力,能吸附有味道的分子,但没有生成新物质,因此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海水晒盐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故选D。8、D【详解】A、碘难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悬浊液,故A错;
B、面粉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悬浊液,不属于溶液,故B错;
C、植物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不属于溶液,故D错;
D、高锰酸钾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D正确。
故选:D。【点睛】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9、B【解析】A.元素符号前的数字是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8,此选项正确;B.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此选项错误;C.原子序数在数值上=原子内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18个电子,此选项正确;D.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是“1”,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9.95,此选项正确。故选B。10、B【解析】A、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带正电荷的阳离子;该元素的最外层有3个电子,所以它的阳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故A正确;B、根据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其质子数并没有变,仍为13个,故B错误;C、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可推断该元素是一种金属元素;故C正确;D、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13个电子;故D正确;11、B【详解】A、实验现象为软塑料瓶变瘪了,可证明二氧化碳溶于水,但不能确定能和水反应,是否会有产物碳酸需再检验,所以此实验不能证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不符合题意;B、黄铜片和纯铜片相互刻划时,黄铜片能在铜片上刻划出痕迹,证明黄铜的硬度比纯铜大,符合题意;C、证明金属锌的活动性比铁的活动性强,应控制变量,选项中金属的形状不同,酸的种类不同,不能确定它们的金属活动性,所以该实验不能证明金属锌的活动性比铁的活动性强,不符合题意;D、铜片的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薄铜片上的白磷能与氧气接触,温度能达到着火点,水中的白磷不能与氧气接触,可得出烧烧需要与氧气接触,不符合题意。故选B。12、C【详解】A、水的三态变化:分子的间隔发生了改变;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闻到远处饭菜的香味: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的;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夏天轮胎变胀:受热后分子间间隔变大;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D、水通电分解: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C。13、B【解析】A、升国旗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B、燃放烟花过程中生成新物质,是化学变化;C、同唱国歌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D、放飞气球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故选:B。【点睛】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14、A【解析】A.根据物质的组成分析;B.根据混合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为0分析;C.根据反应类型分析;D.根据氧烛的性质分析。解:A.氧烛中含有适量的催化剂、成型剂等,属于混合物,故错误;B.NaClO3中O显-2价,Na显+1价,故Cl为+5价,正确;C.氧烛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O3====2NaCl+3O2↑,是一变多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正确;D.由题意可知,氧烛通过撞击火帽引发反应。故在运输氧烛时,应避免其受到撞击,正确。故本题选A。15、A【解析】A、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硬水泡沫少,软水泡沫多,故A正确;B、用活性炭净化水不可以得到纯水,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不可以吸附钙镁离子,故B错误;C、不可用酚酞试液区分二氧化碳气体和氯化氢气体,二氧化碳气体和氯化氢气体遇水形成碳酸和盐酸,酚酞试液均不变色,故C错误;D、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时,不应先用蒸馏水将试纸润湿,否则会影响测试效果,故D错误。点睛∶常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时,不可用蒸馏水将试纸润湿。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S防止高温熔融物炸裂瓶底ad【详解】(1)硫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即二氧化硫。故答案为:S;(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应该事先在集气瓶底部铺一层水或细沙,为了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使瓶底炸裂。铁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四氧化三铁。故答案为:防止高温熔融物炸裂瓶底、;(3)若铁丝没有燃烧,则可能是:铁丝生锈,无法裸露出内部的铁、集气瓶中的氧气不纯。故答案为:ad。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5.3%【详解】设100g碳酸钠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为x,x=5.3g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答: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3%。18、(1)根据加入200g盐酸产生气体为200g+100g-291.2g=8.8g,而加入300g盐酸气体也是300g+100g-391.2g=8.8g,说明第二组实验中固体已经完全反应,设:原固体混合物中SrCO3的质量为x。x=29.6g混合物中SrCO3的质量分数=×1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违反交通规则保证书写什么内容
- 透水混凝土销售协议
- 酒店会议室清洁需求
- 酒店服务合同的应急预案
- 重型地磅购买协议
- 钢材招标文件投诉
- 钢筋购买合同范本
- 铝制散热器招标文件
- 银行个人贷款续借合同
- 销售代理协议书范本
- 【课件】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 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例讨论
- 2024-2030年中国鞋类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期中测试卷(试题)-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 共享餐厅合同协议书
- 《研学旅行基地运营与管理》课件-研学基地1.3 现状
- 社区常见病多发病护理常规(22种疾病)2024版
- 12D101-5 110KV及以下电缆敷设
- 光伏行业发展报告2024-2025
- 一年级拼音默写表
- 好书读书分享名著导读《童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