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理论流派复习_第1页
心理学理论流派复习_第2页
心理学理论流派复习_第3页
心理学理论流派复习_第4页
心理学理论流派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理学理论流派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60道)

1、理想自我

理想自我是一个人所希望的自我的形象,即客体的自我。

2、心身平行论

心理和生理是两个独立的过程,尽管二者具有一致协调性,但并不存在因果关

系;心身平行论本质上是一种唯心主义的二元论,在某种意义上避免了将生理

过程与心理过程相混淆,促进了用实验和观察法对心理现象自身规律的研究,

为心理学的独立提供了有力的条件。

3、自我本能

即自卫本能,指有助于个体自我保存的原始性冲动,如饥渴、呼吸、排泄、渴

4、生的本能

包括自我本能和性本能,表现为生存的、发展的和爱欲的一种本能力量,代表

着人类潜伏在生命自身中的一种进取心、建设性和创造性的活力。

5、本我

本我指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潜意识的结构部分。蕴藏着人性中最接近兽性的一

些本能性冲动,它像一口本能和欲望沸腾的大锅,具有强大的非理性的心理能

量,它按照快乐原则,急切寻求出路,一味追求满足。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组成。潜意识中的本能、冲动与欲望

构成本我,是人格的生物面,遵循“快乐原则”。(自我是人格的理性方面,

其作用是控制本能,遵循“现实原则”。)

6、超我

超我(super-eg。)人格中最道德的部分,代表良心、自我理想,处于人格的最高

层,遵循至善原则。指导自我,限制本我,以便达到自我典范或理想自我的实

现,使人的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

7、俄狄浦斯情结

幼儿的性对象由“自恋”转为“他恋”,其性对象便指向与自己朝夕相处的的

父母,由于有了性别意识,从而导致“俄狄浦斯情结”、“伊莱克特拉情

结”。

儿子亲母反父的复合情绪。弗洛伊德认为,在心理发展的性器期,儿童的性要

求在亲近的异性家长中得到满足。

8、缺失性需要

缺失性需要,亦称“缺乏性需要”。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

的重要概念。是个体因缺乏而产生对于生理、安全、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

需要等等,属于低层次需要,低层次需要未得到满足难以产生高一层次的需

要,这类需要满足后便停止其需要。

层次越低的需要力量越强,它们能否得到满足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

9、死的本能

表现为生命发展的另一种对抗力量,代表着人类潜伏在生命中的一种破坏性、

攻击性、自毁性的驱力。这是一种要摧毁秩序,回到前生命状态的一种冲动。

10、需要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是被有机体感受到的一定的生活和发展

条件的必要性,它表现为机体对内部和外部生活条件的稳定要求。

11、结果期望(新增)

是指自己预测能不能达到某种结果,如果觉得能达到那种结果,就会产生一种

动力促使自己去做。结果期望是指人对自己的某一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

测。/认为他们的行为在多大程度上导致某种结果。

12、图形-背景原则

是知觉组织原则之一。指图形与背景的区别越大,图形越突出,越容易成为知

觉的对象;图形与背景还存在转换现象,当把背景作为图形来知觉时,原有的

图形便会转换为背景。

13、无意义音节

任意用两个子音夹一个母音所形成的并不含有任何意义的音节。艾宾浩斯利用

2300个无意义音节做实验,得出了著名的“遗忘曲线”。

14、遗忘曲线

遗忘曲线由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研究发现,描述了人类大脑

对新事物遗忘的规律。人体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循序渐进的直观描述,人们可

以从遗忘曲线中掌握遗忘规律并加以利用,从而提升自我记忆能力。该曲线对

人类记忆认知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最初进行的很

快,以后渐次趋缓。(在时间进程上,遗忘是个先快后慢的过程。)

15、物质自我

“客体我”之一。物质自我的核心部分是身体(讲义:指对个体的所有物,身

体、性别、年龄、容貌等生理特征的意识,是最早产生的自我意识。)因为人一

生中总是通过身体与周围的事物发生关系,并依据身体提出各种需求。

16、投射

把自我不能接受的或不好的欲望、冲动和意念归咎于别人或把自己的欲望、态

度加诸于他人。

17、意动心理学

由意动心理学创始人布伦塔诺提出,他指出,我们所看、所思的事物(意象,观

念)是意识的内容;看和思的对象,并非心理学的对象(是物理学的对象);看

和思等意识的动作才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18、合理化

用一种自我能够接受、超我能宽恕的理由来代替自己行为的真实动机或理由。

给自己的行为找一个“自圆其说”的理由,作出“合情合理”的解释,以自我

安慰。

19、升华

将压抑的本能冲动转化为献身社会事业的动力。可以使本能欲望通过社会赞赏

的、高尚的方式得到间接的满足。是自我防御机制中唯一积极的防御方式。

20、刺激错误

内省者在内省时必须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对意识状态的描述要客观公正,不

能把被观察的对象和心理过程相互混淆,否则就会犯“刺激错误”。它专指在

内省观察中,观察者报告了关于刺激的情况或知识而不报告关于刺激的主观体

验。

21、成长性需要

成长性需要,因个体成长所必需。包括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属于高级需要,有较大的个体差异,不是由一般欲望所左右,而是由实现自我

潜能、超越自我所驱动,这类需要越满足,越产生更强的需要,而且其间并不

存在严格的高低级关系。

22、尊重的需要

指个人对自己尊严和价值的追求,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如得到关心、重视、

赏识、赞许、支持和拥护等。

23、刺激泛化

一旦CR(条件反应)被一个特定的CS(条件刺激)条件化了以后,与CS类似

的刺激也能诱发CR。这种反应自动扩展到从未与最初的UCS(无条件刺激)匹

配过的刺激上的现象,叫做刺激泛化。

24、刺激辨别

指的是生物体学会在某些维度上(例如色调或音高)对与CS不同的刺激做出不同

反应的过程。(与“刺激泛化”相对)

25、遗忘曲线(与14重复)

26、过度学习(新增)

过度学习,又称为“过度识记”,是指达到一次完全正确,等知识再现后仍继

续识记的记忆。过度学习有利于识记材料的保持,但过犹不及,不能一味地重

复再重复。

研究结果表明,适当限度的过度学习比刚能背诵的效果好,但如果超过这个限

度,其保持效果不再增加。

27、操作性条件反射

在操作性条件反射中,没有明确的刺激,有机体行为是自发操作的,有机体自

发地作用于环境,这种自发的操作受到结果的控制。

28、二重心理学

融意识内容和意识动作于一体,旨在调和内容心理学与意动心理学使其相互作

用而形成的心理学,屈尔佩是其创始人。是19世纪末屈尔佩和麦塞尔同时提出

的把意动和内容都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学说。

29、安全需要

指对稳定、安全、秩序、保障、免受恐吓、焦虑和混乱的折磨等的需要,既包

括个人安全也包括社会安全的内容。表现在人们对秩序、稳定、工作与生活保

障的需要。

30、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自我信念/自我效能期待指的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对于自己的

能力、效率和信心的认识。(根据成败经验,对行为的坚持性,遇困难时的态

度和活动的情绪状态都有影响。)

31、中介变量

在可观察的自变量和相应的行为变量之间,托尔曼假设了一组不可观察的因

素,即中介变量。中介变量是行为的实际决定因素。是联结刺激情境和可观察

反应的内部过程。

32、压抑(新增)

压抑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病态社会心理,指个人受到挫折后,不是将变化的思

想、情感释放出来,转移出去,而是将其压制在心理,不愿承认烦恼的存在。

压抑能起到暂时减轻焦虑的作用,但不是完全消失,而是变成一种潜意识,从

而使人的心态和行为变成消极和古怪起来。

讲义:是弗洛伊德提出的最基本的心理防御机制。压抑指把潜意识不能接受的

欲望、冲动等抑制到潜意识当中。

33、认知地图

在过去经验基础上产生于头脑中类似于现场地图的模型。

34、效能期望

人们认为他们能在多大程度上带来某种结果。

相信某件事会发生和相信自己能让某件事情发生之间是有差异的。

35、反向形成

用相反的行为方式来替代受压抑的欲望,从而回避一个无法接受的冲动,在行

动上走向反向的极端,这样就不再需要应对本来会出现的焦虑。(过分清高是

自卑)

36、前意识

人们能从无意识中回忆起来的内容。通过意识努力可以从无意识中回忆起来,

浮现于意识的心理活动。它处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

37、潜意识

指根本不能进入或很难进入意识中的经验,包括原始的本能冲动和欲望,特别

是性的欲望。是无意识的主体部分。

38、显梦

人们真实体验到的梦,是当事人醒来所能记得并陈述出来的梦境,梦的表面现

象。

39、隐梦

梦的真正意义,梦背后隐藏的潜意识动机。做梦好比制作谜语,显梦是谜面,

隐梦是谜底。

40、自由联想

即让患者在全身心都处于放松状态下,进行自由联想,并随时说出所想到的内

容,无论想到什么都如实报告,不要有任何隐瞒,而治疗者则把患者所报告的

材料加以分析,从中寻找发病的原因。

41、实验内省法

借助实验进行内省的心理学方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直接经验,直接经验存

在于经验者的主观之中,内省是心理学的特有方法。内省法只有与实验法相结

合才是科学的、可靠的。

42、操作性定义

即从具体的行为、特征、指标上对变量的操作进行描述,将抽象的概念转换成

可观测、可检验的项目。(讲义上有举例“饥饿”)

43、观察学习(新增)

观察学习,亦称替代学习,是指一个人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结果而习

得某些新的反应,或使他已经具有的某种行为反应得到矫正。同时,在这一过

程中,观察者并没有对示范反应做出实际的外显操作。

讲义:观察学习是指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获得示范行为的象征性表象,

以此引导学习者做出与之相似的行为的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复

现过程、动机过程)

44、潜伏学习

托尔曼认为强化虽然有助于学习,但并不是学习的必要条件,学习也可以在没

有强化的条件下进行,只不过其结果不明显,而处在一种“潜伏”状态。一旦

受到强化,具备了操作的动机,学习的结果才通过行为的操作表现出来。他称

这种现象为潜伏学习。

45、符号学习理论

动物在迷津中的行为是受到一定目的指导的,并非简单的尝试错误,而是根据

对迷津中的颜色、气味、声音以及通道的长度、宽度和转角位置等特点的“认

知”,把这些特点作为达到目的的“符号”,并表现出有所期待的状态,在头

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符号-完形-期待”。

学习者所学习的并非简单、机械的运动反应,而是学习达到目的的符号及其所

代表的意义。

46、效果律

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因为获得满意的效果而被强化,以后出现同样情境的

时候就容易引起该反应,相反就不会做出该反应。

47、精神自我

“客体我”之一。讲义:指对自己的智力、性格与人格特点以及自己的道德、

宗教信仰等的认识与评价。个体内心的存在或主观存在。道德和宗教观念,思

想流或意识流等。

48、社会自我

每个人都有许多不同的社会自我,比如诚实、善良、顺从等。环境与角色决定

表现哪一种自我。

讲义:指自己被他人如何看待和承认,对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声望等的认识

和评价。包括个体对自己属于某一时代、国家、民族、阶层的意识。

49、位置学习

位置学习是根据对情境的认知,在动物的头脑中形成一种类似于现场的认知地

图,知道目标的所在,从而改变行为,适应环境的要求。

50、本能漂流

布里兰发现猪、小鸡、大鼠和其它一些动物都表现出一种“本能飘流”的趋

势。这意味着,动物倾向于以本能行为取代受到强化的行为,即使当本能行为

受到食物的干扰,这种情况也会出现。固有的行为比习得的行为更具有优势。

51、意识流

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的意识状态,乃是一种川流不息的状态,意识不是一些

割裂的片断,而是一种整体的体验,一种川流不息的状态,所以叫做意识流、

思想流或主观生活流。

52、良好完形原型(新增)

指在同时面临多种刺激的情况下,总是力图排除干扰,把知觉对象的主体看成

一个完好图形。是格式塔的最重要的组织原则。

53、直接经验

心蔡学研究的感觉、情感等心理过程是人直接经验到的。直接经验是指人亲身

实践所获得的知识经验。

54、积极关注的需要

在孩子寻求的积极经验中,有一种是受到他人的关怀而产生的体验,还有一种

受到他人尊重而产生的体验。换句话说,孩子有了关怀和尊重的需要。个人在

生活中得到有关的人的温暖、同情、关心、尊敬和认可等情感的需求。这种需

求如此强烈以至于儿童为了使它获得满足而牺牲其它事情,父母的爱、关心和

赞扬使儿童的积极关注得到满足,从而发展出积极的自我关注,即对自己的好

感。

55、似动现象

韦特海默认为两条线本来是静止不动的,但在一定条件下,却可以看到运动现

象,说明运动知觉在机能上与静止的光亮知觉不同,静止刺激的程序排列并不

能给予我们以运动的经验,似动现象是一种新现象,是一个整体,不是以孤立

的二线所可解释的,即它是一个格式塔。

考纲:似动知觉现象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

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似动的主要形式有:动景运动、诱发运动、自主运动和运动后效。

56、似本能需要(新增)

马斯洛认为人类行为的心理驱力不是性本能,而是人的需要。他把人的需要称

为“似本能”。似本能需要有先天的遗传基础,但人的需要的满足与表现要取

决于后天的环境,“似本能”不像动物的本能那么强烈,人的“似本能”与理

性不存在不可调和的对立。似本能需要只有在适宜的社会条件下才会顺利表现

出来。需要的层次越高,其表现和满足就越依赖于外部条件,与本能的区别就

越鲜明。

讲义:人类的需要在某种程度上是由遗传决定的,但作为人类的需要即使是最

基本需要也与动物有很大区别。需要的最次越高,其表现和满足就越依赖于外

部条件,变异性和可塑性也就越大,与本能的区别也就越鲜明,似本能的性质

也就越突出。

57、高峰体验

高峰体验是人在进入自我实现和超越自我状态时所感受到的一种非常豁达与极

乐的瞬时体验。讲义:高峰体验既是自我实现者重要的人格特征,也是达到自

我实现的一条重要途径。

58、创造性综合原则

心理产物的原则:创造性综合原则。是指心理复合体具有新特性,不是原来元

素特性简单总和。

59、价值条件

是指个人体验到关注的条件。

大多数父母总是根据孩子的表现,即孩子的行为是否符合父母的价值标准、行

为标准,来决定是否给予孩子关怀和尊重。父母的关怀和尊重是有条件的,这

些条件体现着父母和社会的价值观,罗杰斯称这种条件为价值条件。

60、无条件积极关注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无条件积极关注是心理治疗的前提,它主要表现为

心理咨询师对来访者的态度。即无论来访者的品质、情感和行为怎么样,咨询

师对其都不做任何评价和要求,并对来访者表示无条件的温暖和接纳,使来访

者觉得他是一个有价值的人。

罗杰斯认为,每一个人都应当被爱、被认为是有价值的,当父母以言语或行为

表示他们的爱取决于儿童的行为要符合父母的愿望时,儿童就不可能得到全部

的自我实现,儿童所需要的是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即无论儿童做什么都给予全

部的、真正的爱。但罗杰斯认为并不是儿童的任何要求都要给予满足,也并不

认为不应该有标准和训练,而是指对个人的价值和尊重在任何时候都应当放在

首位。

二、简答题(40道)

1、冯特是如何理解心理学研究对象的?

1)一切科学的研究对象都是经验,而不是“灵魂”;

2)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是“间接经验”,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直接经

验”;

心理学研究的感觉、情感等心理过程是人直接经验到的,这种经验更加真切与

实在,物理学研究的分子、原子等物质现象则属于人的间接经验,需要通过人

的间接推论才能认识。

3)否定了哲学心理学历来把灵魂作为研究对象的观点,使得心理学从哲学中独

立出来,具有自己特殊的研究对象。

2、铁钦纳是如何描述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新增)

铁钦纳是构造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根据铁钦纳的观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依赖于经验者的经验与意识。这种经验不同于其他科学家所研究的经验。例

如,物理学和心理学都研究光和声。物理学家从光和声涉及到的物理原理的角

度进行观察分析,而心理学家则从人类对这些现象的观察及体验的角度进行分

析。

铁钦纳主张心理学采用实验内省法分析意识的内容及构造,了解意识的组成部

分及意识连接在一起组成的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不注重应用,不关注个体差

异。

讲义:铁欣纳的构造主义心理学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从属经验和独立经验

心理学的任务:把意识过程还原为最简单的元素成分;

确定这些意识元素结合的定律;

把这些元素同他们的生理条件联系起来。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内省法

铁欣纳对于心理学任务的理解与冯特没有根本差异,只是在一些具体任务上有

一定差异。

1.冯特把所有的心理现象还原为两种心理元素:感觉和感情。铁欣纳:感觉、意

象(images)、感情”。

意象也是意识的基本元素,可以在想象或当时实际不存在的经验中找到。

2.冯特用〃联想”和“统觉”来说明心理元素的结合,而铁欣纳则只谈联想不谈

统觉。

3,冯特和铁欣纳对心理学研究任务的理解上有何不同?

铁欣纳心理学任务的理解与冯特没有根本差异,只是在一些具体任务上有一定

差异。

1)冯特把所有的心理现象还原为两种心理元素:感觉和感情。

铁钦纳则把意识经验分析为三种元素:感觉、意象和感情。铁欣纳认为,意象

也是意识的基本元素,可以在想象或当时实际不存在的经验中找到。

2)冯特用“联想”和“统觉”来说明心理元素的结合,而铁欣纳则只谈联想不

谈统觉。

补充:

冯特承认意识元素的存在,但是冯特的目标是元素的组织,即元素是怎样通过

统觉综合成较高水平的认知活动,他认为心灵有一种力量,这种力量随意地组

织着心理元素。铁钦纳关注的是意识的元素或内容,以及这些元素或内容通过

联想过程而形成的机械联结,他抛弃冯特的统觉学说,关注的仅仅是元素本

身。亦即把意识分析成各种元素成分,并由此决定意识的构造。铁钦纳强调的

是部分,而冯特强调的是整体,铁钦纳同大部分英国经验主义者和联想主义者

是一致的,致力于发现所谓的心灵原子。

4、试述冯特的感情三度说

1)感情三度说是德国心理学家威廉•冯特提出的关于感情的构成的理论;

2)他认为感情是一种心理过程,是一种心理元素,是伴随感觉而产生的一种心

理体验。该理论认为感情需要从愉快一不愉快、紧张一松弛和兴奋一沉静三个

维度进行描述;

3)每一种具体情感体验都可按这三个维度而确定它所处的位置。某种情感既可

能表现出所有的维度,也可能仅表现出其中一个或两个维度。(将感情视为既

是心理上的主观体验,又伴随着某种身体反应,体现了冯特身心平行论的思

想。)

5、简述冯特提出的心理复合体形成的三个基本规律。

1)“心理产物原则”:“创造性综合原则”。

心理复合体具有新特性,不是原来元素特性简单总和。

2)“心理关系原则”

■指心理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决定了各个元素的意义,即每一个心理内容都通

过与其它心理内容的关系而获得意义;

•是对心理产物原则的补充,心理产物原则适用于意识的综合过程,而心理关

系原则适用于意识的分析过程。

3)“心理对比原则”

•对心理关系原则的补充,说的也是与心理内容的相互关系;

•"在适当的条件下,方向相反的心理过程可以相互加强”;

•对立情感有相互加强的趋势。

6、简述桑代克的学习规律

1)准备律

是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当某一刺激与某一反应准备联结时,给

予联结就引起学习者的满意,反之就会引起烦恼。

2)练习律(LawofExercise):熟能生巧

是指一个学会了的反应的重复将增加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也就是刺激一反应

(S-R)之间的联结,练习和使用越多,就越来越得到加强,反之会变弱。

3)效果律(lawofeffect)

是指如果一个动作跟随着情境中一个满意的变化,在类似的情境中这个动作重

复的可能性将增加,但如果跟随的是一个不满意的变化,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

性将减少。

7、举例说明变量的操作性定义

即从具体的行为、特征、指标上对变量的操作进行描述,将抽象的概念转换成

可观测、可检验的项目。如幼儿正在玩一个他十分喜爱的玩具的过程中,突然

告诉他不能玩,或禁止继续玩,此时,幼儿的反应就是挫折感的反应。

在心理学中对一个变量根据测定它的程序所下的具体的、明确的定义。

举例

智力:某智力测验上所得的分数。

研究婴儿的害羞:行为抑制:陌生人进入游戏室时,婴儿的躲避反应;害羞观察:

观察婴儿在主试家访和进入游戏室时的行为;父母调查:父母完成一个害羞量表

的调查;

自尊:以罗森博格自尊量表的分数为指标。

8、高低自我效能感的个体具有哪些特点?

1)高自我效能感个体的特点:

他们可以对付生活中的各种事件,认为自己能克服障碍。这些人寻求挑战,并

能坚持到底,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认为自己可以成功,能控制自己的命

运。

2)低自我效能感个体的特点:

感觉无助、无望,认为自己几乎没有什么机会能影响所面临的情境。当他们面

临问题时,如果最初解决问题的努力失败,那么就可能放弃。他们不相信自己

的能力,认为自己几乎没有什么机会控制自己的命运。

9、简述华生的情绪理论。

1)刺激造成了内部生理变化和适当的外显习得反应,情绪是遗传的模式反应,

是对特定刺激的生理反应。(比詹姆斯更彻底,抛弃对情境的知觉和感受状态

的意识过程。)

2)三种基本的非习得性情绪。恐惧:巨响和支持的突然失去;愤怒:对身体运

动的限制;爱:对皮肤的抚摸或摇晃和轻拍。

3)其他情绪都是基本情绪通过条件反射而形成的,由条件反射形成的情绪反应

具有扩散或迁移的作用。

10、简述行为主义三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及其主要代表人物。

1)早期行为主义:代表人物约翰•华生.1913-1930

强调环境决定论,他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在后天环境影响下形成的,他主张

心理学应该摒弃意识、意象等太多主观的东西,只研究所观察到的并能客观地

加以测量的刺激和反应,毋须理会其中的中间环节,他被称之为“黑箱作

业”。

2)新行为主义:主要代表人物托尔曼、斯金纳1930-1960

明确指出,任何机体当前的行为结果改变了未来的行为。他认为:有机体有两

种行为,一种是应答性行为,是由特定的刺激所引起的,是不随意的反射反

应;一种是操作性行为,它不与特定的刺激相联系,是有机体自发地做出的随

意反应。

特点是开始注意对动机和认知机制的研究。

3)新新行为主义:主要代表人物班杜拉1960-

他所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是在与传统行为主义的继承与批判的历史关系中逐步

形成的,他认为来源于直接经验的一切学习现象实际上都可以依赖观察学习而

发生,其中替代性强化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

特点是把被早期行为主义拒绝的心理学概念:意识、思维等,重新纳入心理学

的研究领域。

11、简述詹姆斯的自我理论。

1)詹姆斯将自我分为"主体我"和“客体我”。“主体我”是以自我为思考对象

的心理状态,即“自己认识的自我'',主动地体验世界的自我;“客体我”表

示人们对于自己的各种各样的看法和信念。

2)其中,客体我由三个要素构成,即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精神自我,这三个

要素都包括了自我评价、自我体验以及自我追求等侧面。詹姆斯认为,三种

“客体我”都接受主体我的认识和评价,对自己形成满意或不满意的判断,并

由此产生积极或消极自我体验,进而形成自我追求,即“主体我”要求“客体

我”努力保持自己的优势,以受到社会与他人的尊重和赞赏。

另一版本(差不多)

1)自我由主体我与客体我组成。自我不是一个单独的实体,我们所具有的不是

一个自我,而是许多自我。主体我:以自我为思考对象的心理状态,自我的知

悉者,

是客体我的觉知者,客体我不断变化,主体我保持连续性。客体我:自我觉知,

观察、评价的对象,对自己的看法和信念。

2)客体我分为物质自我、精神自我、社会自我。物质自我:对个体的所有物,身

体、性别,年龄、容貌等生理特征的意识,最早产生的自我意识。精神自我:

对自己的智力、性格与人格特点以及自己的道德、宗教信仰等的认识与评价。

社会自我:社会自我是个体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所担任的各种社会角色的知觉,

包括对各种角色关系、角色地位、角色技能和角色体验的认知和评价;包括个

体对自己属于某一时代、国家、民族、阶层的意识。

12、简述詹姆斯的习惯论。

1)人的习惯主要是由神经系统的反射特征形成的,神经系统不断顺应时常练习

的模式,与此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也得以巩固。

2)从外部特征来看,习惯表现为连贯的动作,具有三方面作用:

•简化复杂动作;

•减少行为所需要的意识性注意;

•习惯具有社会功能,是一个社会稳定的引动轮,是社会最可贵的保守势力,

使得人们遵循社会规则和自然规律,在社会中存在下去。(教育中必须把很

多有用的动作训练成为机械的习惯的,习惯性动作要学得多、学得早,在开

始训练的时候训练力量要大,使其成为根深蒂固的观念为止。)

13、托尔曼认为整体行为具有哪些特征?

第一,目的性:行为总是趋向某些目标或回避另一些目标。

第二,选择性:为了达到目标,行为总会对达到目标方式和手段进行选择。

第三,遵循“最小努力原则”,即在选择达到目标的方式和手段时,整体行为

总是选择最佳、最简便、最省力的。

第四,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后天获得的,通过教育可以加以改变。

14、华生在其情绪研究中如何用实验证明条件反射泛化?

条件反射泛化:受试者学会对某个刺激做特定的反应时,不仅可以由原有的刺激

引起,还可以由类似的刺激引起。

例:小Albert实验

华生提出,假设一种刺激自动地导致你产生某种特定的情绪反应(如恐惧),

倘若这种体验每次重复时都伴随着其他事物,如一只白鼠。那么,白鼠在你的

大脑中与恐惧建立起联系。换句话说,你最终会条件反射的害怕白鼠。他认为

我们天生并不害怕白鼠,这种害怕是通过条件反射习得的。

研究者向艾尔伯特同时呈现白鼠和令人恐惧的声音。一开始,艾尔伯特对白鼠

很感兴趣并试图触摸它。在他正要伸手时,突然敲响铁棒,突如其来的响声使

艾尔伯特十分惊恐,这一过程重复了3次。一周以后,重复同样的过程。艾尔

伯特对白鼠产生了极度恐惧。

15、行为主义在当时为什么会非常流行?

1)适应了美国当时社会历史发展的要求。

•20世纪初的科学管理运动,需要充分利用人的全部潜能来提高生产效率。

•19世纪末的社会管理机构和管理方式的改革运动;其核心问题是如何通过温

和而科学的手段对个人及整个社会进行控制,需要心理学提供方法。“它(行

为主义)的理论目标就是对行为的预测和控制”

2)适应了心理学发展的客观方向和要求。采用客观方法和研究客观内容是当

时心理学发展客观趋势

3)契合了美国精神,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强调环境的作用,贬低遗传倾向的影

响。

16、新行为主义者理论的共同之处有哪些?

•心理学的核心是学习的研究;

•大部分行为无论多么复杂,都可以用条件反射定律进行解释;

・心理学必须采纳操作主义原理。

17、简述詹姆斯的本能论。

1)本能是一种趋向一定目的、自动的,不学自会的动作能力或冲动行为。比

如:模仿、竞争、恐惧、同情心、社交性和害羞、爱情、父母之爱等等。

2)詹姆斯反对当时的流行观点,认为人是理性的动物,本能要比动物少的多。

3)本能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本能常常会在一些因素的作用下被掩蔽起来,从而

使得人们对它的存在发生怀疑,并进而得出人的本能比动物少一些的结论。

18、观察学习具有哪些特点?

观察学习,亦称替代学习,是指一个人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结果而习

得某些新的反应,或使他已经具有的某种行为反应得到矫正。同时,在这一过

程中,观察者并没有对示范反应做出实际的外显操作。

1、不一定具有外显的行为反应;

2、不依赖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或没有强化;

3、具有认知性,观察学习基本上是认识过程。

4、不等同于模仿。模仿仅仅指的是学习者对他人行为的简单复制,而观察学习

指的是从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中获得信息,观察学习既可能包含模仿,也可能

不包含模仿。

19、言语劝说如何影响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新增)

自我效能感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概念,指一个人对自己在某一活动领

域中的操作能力的主观判断或评价。自我效能感可以被多方面因素影响,其中

之一是言语劝说,言语劝说的价值取决于它是否切合实际。缺乏事实基础的言

语劝说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不大,在直接经验或替代性经验基础上进行劝说的

效果会更好。

讲义:言语劝说包括他人的暗示、告诫、建议、劝告以及自我规劝;

。言语劝说与自身经验关系不大,对自我效能影响也不大。

。劝说产生的自我效能在面临困境的时候比较容易消失。

。效果取决于劝说者的声望、地位、专长及内容的可信性。

20、观察学习产生的条件有哪些?

■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具有明确的后果

•榜样的行为能够明确认定

•榜样的行为是学习者能力所及的

■学习者对榜样持有正面态度

•榜样与学习者之间存在某种相似之处

■学习者对榜样的观察模仿能够获得强化

21、简述达尔文进化论对机能心理学的影响(新增)

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主要是以达尔文的进化论为其自然科学基础的。赫伯

特・斯宾塞则是将进化论的观点引入心理学的第一人,用生物进化的观点解释

心理现象的本质,强调环境对有机体进化和心理发展的作用,把心理现象解释

为适应过程的不同方式。达尔文进化论发现了人类与动物在心理机能上的连续

性,促进了比较心理学的研究。达尔文进化论重视个体差异和个体发展,还促

进了发展心理学和个体差异的研究。高尔顿深受进化论的影响,创立了差异心

理学,运用问答法研究意象的个体差异。

讲义:达尔文的进化论对机能心理学的影响

发现人类与动物在心理机能上的连续性,在人类意识和动物心理之间架起了一

座桥梁,促进了比较心理学的开展。

把心理看作生物进化赋予人的一种机能,强调心理适应环境的作用。

促进心理学强调意识机能的研究而不是构造的研究

促使心理学家把个体发展和个体差异作为研究的主题,开拓了儿童心理学和个

体差异心理学的新领域。

22、简述缪勒记忆研究的特点及结论(新增)

缪勒继承了艾宾浩斯,反对冯特所持“实验心理学只能研究基本心理历程”的

理念(冯特当时认为,高级心理历程如学习、记忆、思维等问题的研究,不能

采实验法)。他指出,艾宾浩斯采用无意义音节研究记忆的方法太机械,只要

求受试对无意义音节从事机械式记忆,所得结果不足以解释学习和记忆的事

实。他认为学习和记忆不是被动的,艾宾浩斯的研究忽略了受试者心理运作的

主动性。而且对受试而言,无意义音节也未必完全没有意义,他们会主动赋予

其意义(如LOV就可能被受试视为LOVE去了E)。

讲义:著作:《记忆与想象活动的分析》

°研究方法

将艾宾浩斯的实验法与内省法相结合

。被试

多人

°结论

识记并不是一种被动地接受材料的过程,而是一种积极争取掌握材料的心理

活动。被试在记忆无意义音节的时候,总是想法设法把各个部分加以组织,使

其具有一定的关系。

。学习速度取决于个体的态度和目的。

23、自我效能感与个体成败经验的关系如何?(新增)

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最大。成功的经验可以提高自我

效能感,使个体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反之,多次的失败会降低对自己能力

的评估,使人丧失信心。成败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还取决于个体对成败的

归因方式。如果把成功归因于外部的、不可控因素(如运气),就不会增强效能

感:反之,如把失败归因为外部的、不可控因素,就不会降低自我效能感。

讲乂:

成功的经验可以提高自我效能感,使个体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

多次失败会降低对自己能力的评估,使人丧失信心;

任务的难度、个人的努力程度、外界援助的多寡也会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

24、精神分析心理学主要有哪些特点?

1、产生于精神病治疗的实践,而不是传统的学院心理学。

2、以心理与行为失常的人为研究对象,而不是以正常人为研究对象。

3、注重探讨无意识等深层次人格问题,而不是研究传统心理学的外显意识心理

问题。

4、主要运用临床观察法,而不是采取实验室实验的方法。

25、弗洛伊德所使用的精神分析的方法有哪些?

1、自由联想

即让患者在全身心都处于放松状态下,进行自由联想,并随时说出所想到的内

容,无论想到什么都如实报告,不要有任何隐瞒,而治疗者则把患者所报告的

材料加以分析,从中寻找发病的原因。

2、梦的解析

梦不是偶然的和无意义的,而是反映潜意识欲望的一种特殊形式,但梦的真实

内涵并不是一目了然的,它是经过伪装和变形了的,所以需要进行一番破译工

作。

3、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

人的一切心理行为都是由某种原因导致的,包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口误、笔

误、疏漏、遗忘等“过失行为”,这些现象看起来好象是偶然的、无意义,但

往往都隐藏着潜意识动机,通过对它们的分析可以揭示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愿

望。

26、简述弗洛伊德后期的人格结构理论。

早期: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后期:本我、自我和超我

1)本我(id):

指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潜意识的结构部分。蕴藏着人性中最接近兽性的一些本

能性冲动,它像一口本能和欲望沸腾的大锅,具有强大的非理性的心理能量,

它按照快乐原则,急切寻求出路,一味追求满足。

2)自我(ego):

指意识的结构部分,是来自本我经外部世界影响而形成的知觉系统。代表理性

与机智,处于本我与超我之间,按照现实原则充当仲裁者,监督本我,予以适

当满足。

3)超我(super-ego):

人格中最道德的部分,代表良心、自我理想,处于人格的最高层,遵循至善原

则。指导自我,限制本我,以便达到自我典范或理想自我的实现,使人的行为

符合社会道德规范。

27、简述弗洛伊德的本能论。

本能是人的生命和生活中的基本要求、原始冲动和内驱力。

早期:

・自我本能:即自卫本能,指有助于个体自我保存的原始性冲动,如饥渴、呼

吸、排泄、渴等

•性本能:即生殖本能,指与性欲和种族繁衍相联系的冲动。

后期:

•生的本能(lifeinstinct):包括自我本能和性本能,表现为生存的、发展的和爱

欲的一种本能力量,代表着人类潜伏在生命自身中的一种进取心、建设性和

创造性的活力。

,死的本能(deathinstinct):表现为生命发展的另一种对抗力量,代表着人类潜

伏在生命中的一众破坏性、攻击性、自毁性的驱力。

28、简述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

人的心理包括意识和无意识现象,无意识现象又可以划分为前意识和潜意识。

■潜意识(unconscious):指根本不能进入或很难进入意识中的经验,包括原始的

本能冲动和欲望,特别是性的欲望。是无意识的主体部分。

•意识和前意识虽有区别但并非不可逾越,前意识位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扮

演着“稽查者”的角色,严密防守潜意识中的本能欲望进入意识当中,潜意

识思想虽然不为人们所觉察,但却支配着人的一生。

•意识是无意识过程的产物,无意识活动远比意识的精神活动更为重要。

•精神分析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无意识现象,特别是潜意识现象,而不是意识现

象。

29、如何评价班杜拉的工作?

兼具认知与行为主义的特点,是两种流派的折衷。

班杜拉的研究焦点在于观察互动中的人类行为。他从不使用内省,强调奖赏或

强化在获得行为和矫正行为方面的影响。

班杜拉的体系也是认知的。他强调信念、期待等思维过程对外部强化模式的影

响。

外部强化物之所以能改变行为,是因为个体意识到反应获得了强化,预期到在

同样情境中,下一次行为反应可以获得同样的强化。

同斯金纳的行为主义相比,班杜拉的行为主义显得不是那么极端,它反映了时

代精神的影响。在那个时代,心理学家对认知因素重新产生了兴趣。

30、举例说明班杜拉的三元交互理论。

行为、个体(主要指认知和其他个人的因素)和环境是“你中有我,我中有

你”,尽管在有些情境中,某一个因索可能起支配作用,但不能把某一个因

素放在比其他因索更重要的位置,即“交互决定论”。

百度:班杜拉的交互决定论是在众多的行为因果观中独具特色,它的独到之处

就在于把人的行为与认知因素区别开来,指出了认知因素在决定行为中的作

用,在行为主义的框架内确立了认知的地位。此外,这种观点视环境、行为、

人的认知因素为相互决定的因素,注意到了人的行为及其认知因素对环境的影

响,避免了行为主义的机械环境论的倾向。

31、简述行为主义提出的三种学习模式。

1)桑代克:动物学习

动物学习不存在思维和推理的作用,而是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的一种联结,

学习过程就是一种联结的形成与巩固过程。动物和人类的学习均如此。

学习规律:练习律(LawofExercise):熟能生巧;效果律(lawofeffect)

2)托尔曼:符号学习理论

动物在迷津中的行为是受到一定目的指导的,并非简单的尝试错误,而是根据

对迷津中的颜色、气味、声音以及通道的长度、宽度和转角位置等特点的“认

知”,把这些特点作为达到目的的“符号”,并表现出有所期待的状态,在头

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符号-完形-期待”。

学习者所学习的并非简单、机械的运动反应,而是学习达到目的的符号及其所

代表的意义。

3)班杜拉:观察学习,亦称替代学习

是指一个人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结果而习得某些新的反应,或使他已

经具有的某种行为反应得到矫正。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观察者并没有对示范

反应做出实际的外显操作。

讲义:答:1)桑代克的“试误联结”学习理论

学习的实质是经过试误在刺激(S)与反应(R)之间形成联结,联结学习的过程是

渐进的“尝试与错误”直至最后成功的过程,而不是通过推理而顿悟的过程。

桑代克提出了三条重要的学习律: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

»准备律: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当某一刺激与某一反应准备联结

时,给予联结就引起学习者的满意,反之就会引起烦恼。

A练习律:指一个学会了的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练习和使用越多,就越来越

得到加强,反之会变弱。

A效果律:指如果一个动作跟随着情境中一个满意的变化,在类似的情境中这

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但如果跟随的是一个不满意的变化,这个动作重

复的可能性将减少。

桑代克的学习理论奠定了联结派学习理论的基础,认为人和动物的基本学习方

式是样的,都是通过试误来学习。

2)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学习是操作(R)-强化⑸的过程,重要的是跟随操作后的

强化(即刺激)。斯金纳将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

A正强化:指在某一-情境中增加某种刺激,有机体反应概率增加,该刺激产生

的作用叫正强化。

A负强化:某种刺激在有机体做出一个操作反应后消失,反应概率增加,该刺激

产生的作用叫负强化。它与在一定反应后呈现厌恶刺激使反应概率降低或终止

的惩罚是不同的。

3)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亦称替代学习,是指一个人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结果而习

得某些新的反应,或使他已经具有的某种行为反应得到矫正。同时,在这一过

程中,观察者并没有对示范反应做出实际的外显操作。在观察学习过程中,被

观察的对象称为榜样或师范者,观察主题成为观察者。榜样通过观察者的活动

而影响观察者的过程,称为示范作用。

32、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研究对象:强调研究心理健康的人。精英、名人或心理健康者,而不是动物、

患者或一般人。

研究内容:人的高级的整合的动力心理,而不是探讨低级心理现象和认知历程

——人的本性、潜能、价值、尊严、创造力和自我实现等。

研究原则:重视结合广泛的社会问题开展应用心理学研究,不拘泥于传统心理

学学院式研究。

研究方法:采用整体分析和现象学方法。不热衷于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

33、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1)坚持以人的经验为出发点,强调人的整体性、独特性和自主性。

人的心理是由知、情、意三种过程构成的功能统一体,心理学应以统一的

人作为研究对象,人并不是更大一些的白鼠,而是具有主动、自主性和创

造性的主体,构建人化的心理学;人有自由意志应该对其行为负主要责

任。

2)崇尚现象学和意识经验,主观经验范式。

3)关心和重视人的尊严与价值。关心先天潜能的发展,强调人未来发展的可

能性及其乐观前景。

4)强调研究心理健康的人。研究精神病患者、动物有价值,但不够,研究一

般人则无法解决问题,要了解精神不健全的人,应该先了解精神健全的

人,正常人格或心理健康并不是统计学获得的概念,而是同伦理标准、价

值观相联系的心理学术语,试图以积极态度说明独特的人究竟是什么。

5)反对“方法中心论”,坚持“问题中心论”。

34、高尔顿的主要贡献有哪些?

1、开创了个体差异心理学

•谱系调查法:《遗传的天才》,杰出的人会有杰出的儿子

•利用仪器进行人类学和心理测量,如:身高、体重、肺活量、拉力和握力、

叩击的速度、听力以及视力等

2、首创智力理论

•一般因素(G因素)、特殊因素(S因素)

■智力主要决定于遗传,完成任何一种作业都需要有一般能力因素G和特殊能

力因素S共同承担。G因素体现于人的各种活动,但每个人的G的量是不同

的,所谓一个人的“聪明”程度正是由G因素决定的。

3、创造了一些数学统计方法:相关、回归

35、马斯洛是如何定义自我实现的?包括哪几层涵义?

自我实现是一个人力求变成他能变成的样子。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他就必须

成为什么,他必须忠实于他自己的本性。

■完满人性(fullhumanness)的实现,即作为人类共性的潜能的自我实现。包括

人的友爱、合作、求知、审美、创造等特性或潜能的实现;

・个人潜能(personalpotency)的实现,即作为个体差异的个人潜能的自我实现。

“自我实现也许大致可以被描述为充分利用和开发天资、能力、潜能等等。这

样的人似乎在竭尽所能,使自己趋于完美。”

36、在观察学习中哪些因素会影响个体对榜样的知觉?(新增)

1、示范活动本身的特征

包括行为活动的显著性和复杂性、情境的诱因性、示范活动的普遍性及功能价

值;

2、观察者本身的特征

观察者的感知能力、唤醒水平、知觉定势和强化的经验不仅影响注意的选择和

定向,而且影响从观察中抽取哪些特征和怎样解释这些特征。

3、榜样的特征

如性别、年龄、职业、社会地位和声望等,

榜样与观察者的相似程度越大,就越容易受到注意。

4、人际关系的结构和特征

通过观察学习什么行为,会由于他归属的社会团体不同而有所不同。

37、简述罗杰斯的人性观。

1、人的主观性

人基本上是生活在他个人和主观世界之中,人的感觉是自身对真实世界感知、

翻译的结果。当事人作为一个人有自己的主观目的和选择,这也是导致当事人

为中心一词出现的原因。

2、人的实现的倾向

实现的倾向是一种基本的动机性驱动力,它的实现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不

但在人身上,而且在一切有机体都表现出先天的、发展自己各种能力的倾向

性。在这一过程中,有机体不但要维持自己,而且要不断地增长和繁衍自己。

这种实现的倾向操纵着一切有机体,并可以作为区分一个有机体是有生命的还

是无生命的鉴别标准。

3、对人的其他看法

罗杰斯认为,人基本是诚实、善良、可以信赖的。这些特性与生俱来,而某些

“恶”的特性则是由于防御的结果而并非出自本性。

他认为每个人都可以做出自己的决定,每个人都有着实现的倾向。如果能够有

一个适宜的环境,一个人将有能力指导自己,调整自己的行为,控制自己的行

动,从而达到良好的主观选择与适应。

38、简述来访者中心疗法。

基本假设:来访者是关于他自己的最好的专家,他们有潜能找到解决自己问题

的办法。

治疗者的任务是促进来访者对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探讨以找到自己解决问题的

办法,在访谈过程中,治疗者只倾听来访者的陈述,不给劝告,不做批评,也

不加指导,只是在来访者话语中断时,给予鼓励或重述其语句以支持其继续陈

述下去。

39、罗杰斯认为成功的心理咨询必须具备哪三个条件?

成功咨询必备的三个条件

1、真诚■—致

指治疗者表里如一,不虚假,不造作。真诚既会消除沟通上的障碍,又会使来

访者坦率地表露自己,真正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2、无条件积极关注

指咨询者对来访者表示真诚和深切的关心、尊重和接纳。当来访者在叙述某些

可耻或令人焦虑的感受时,要尊重他自由表达的权利,以关注的态度接纳他,

既不鄙视或冷漠,也不给予评价或纠正,相信来访者自己能够找到改正的途径

和方法。

3、设身处地的理解

指咨询者深入了解和设身处地的体会来访者的内心世界。

40、詹姆斯的意识流学说认为意识具有哪些特性?

意识具有五种重要的特性:

1意识是属于私人的;

2意识是经常变化的;

3每一个人的意识都可以感到是连续不断的;

4意识是选择的,并非所有刺激都能进入意识;

5意识是主动的,不是对联想元素的被动收集,具有目标指向性和目的性。

詹姆斯强调意识的目的性,意识必定有对有机体有某些生物学上的用处,否则

它将不能存在下来。意识的机能是通过给予我们选择能力,而使我们适应环

境。

三、论述题(30道)

1、试述学习心理学史的意义。

1)“一切历史的研究都应该是为了要‘鉴古知今'、‘继往开来‘。"(潘菽)

2)现代人要把历史继续推向前进,就必须“鉴古”、“继往”。鉴古是为了知

今、继往是为了开来,要知今,要知道现在的事情怎么办,就必须了解过去

的事情,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要开来,要为今后打开更好的局面,就必须研

究以往的事情,懂得继承什么,不继承什么,明白应该走什么道路,不走什

么道路。

3)对于我国来说,心理学是一门“引进”的学科,而且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

的心理学还比较落后,较之西方发达国家心理学的总体发展水平还有一段很

大的距离。因此我们有必要开展西方心理学史的研究,了解西方心理学到今

天为止的过去,学习和借鉴其有价值的成果,以加速我国心理学的建设。

2、如何评价冯特在心理学史上的地位与贡献?

1、心理学独立

否定了哲学心理学历来把灵魂作为研究对象的观点,使得心理学从哲学中独立

出来,具有自己特殊的研究对象。

2、创立心理学实验室和实验心理学

冯特作为第一个实验心理学家建立了第一个实验室,编辑了第一本杂志,并开

始把实验心理学看作是一门科学

3、培养了一支国际心理学专业队伍

包括:铁钦纳、美国赫尔、卡特尔,英国斯皮尔曼

4、内省主义倾向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直接经验,直接经验存在于经验者的主观之中,内省是心

理学的特有方法。实验法只能用于研究简单心理现象,只能作为内省的辅助手

段。

5、元素主义倾向:

心理学的任务就是研究心理复合体的元素及其构造的方式与规律。

感觉和感情是冯特所分析出来的两种心理元素

3、如何评价艾宾浩斯的工作。

他发现并证明了实验法在整个心理研究中都是有效的工具,1证明了实验法可

以用来研究高级心理过程;2创造性地使用无意义音节作为研究材料;3首先

提出内省法;4建立了时间与遗忘曲线

1、第一个运用实验法研究高级心理过程(创造了完全记忆法和节省法)

2、顺应了心理学脱离哲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潮流

3、只求无愧于心,不求扬名立世,无名师,无伟大弟子;不喜宗派,不喜辩论

(虽然没有理论贡献,没正式体系,没任何学派,但他依旧是心理学史上一个

重要人物。不仅因为他开创了学习和记忆的研究,也因为他对实验心理学的整

体作出了贡献。)

4、观点能否经得住考验:从这个标准看,影响大于冯特

5、没有考虑记忆的主动性问题

6、创造了无意义音节:任意用两个子音夹一个母音所形成的并不含有任何意

义的音节

4、艾宾浩斯在研究记忆时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解决的?

困难1:”心理事件的经常流动和反复无常,不许可建立稳定的实验条件”

解决方案1:

•各个音节系列永远要从头至尾的加以学习

■对音节系列的阅读和背诵必须保持恒定速率,每分钟150下

■保证重音的恒定性,避免语调变化

・每学习一个音节系列,休息15秒,登记结果

•必须保持在最短时间内达到学习目标的愿望

•只凭单纯的重复来学习,不用各种记忆术

•保持生活规律,避免太大的变异和不规则性

困难2:“心理过程无法加以测量或计算”

解决方案2:心理过程的某些外在条件,例如时间和重复次数可以直接测量。

困难3:被试(因为要求太多,很多人做不到)

解决方案3:艾宾浩斯以自己为被试,力求做到生活一律化,使主观条件保持一

致。

5、如何评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理论的贡献

1.开创了无意识心理的研究:在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上,精神分析开创了无

意识心理研究的新纪元。这是弗洛伊德最主要的历史功绩。他不仅研究心理

现象的表面价值,而且力图探求在心理现象背后所隐匿的精神作用,这比以往

的心理学家对人的内心认识更加深刻。

2.开拓了心理学学科的建设:在心理学学科建设上,精神分析开拓了性心

理学、动力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性的问题,自从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之

后,就成了一个禁区,很少有人把它作为一个科学问题去加以探索。但弗洛伊

德毕竟把性现象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并提出了具有独特见解的理论,从而开

辟了性心理学研究的新领域。

弗洛伊德建立了动力心理学,本能、欲望是人的心理或人格发展变化的动力和

动因。

3.极大地影响了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在对有关科学的影响上,精神分析渗

透到了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发端于治疗实践的精神分析,到了后来已超出了

心理学的范畴,逐渐扩展到历史、文学、艺术、美学、社会学、教育学、人类

学和哲学等领域,并由一种无意识的心理学体系发展成为一种解释个人、文化

及社会历史现象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4.开辟了一条重视心理疗效的新途径:在医疗实践中,精神分析突出了心理

治疗的价值,创立了一套治疗神经症的方法和理论。为此,弗洛伊德提出了心

理创伤是引起神经疾患的主要原因,主张用精神分析方法来挖掘病人被压抑到

潜意识内的心理矛盾以治好病人,这就突破了过去那种单靠药物、手术与物理

方法治疗的束缚,开辟了一条重视心理治疗的新途径。

>弗洛伊德理论的局限:

1、搜集资料的方法:不完全、不完善、不精确

•搜集资料的条件不系统、不加以控制;

•在回忆病人的报告时,对病人的话进行了重新的解释,按照获得支持性材料

的愿望;

•使用暗示或更具有强迫性的程序诱发或灌输病人的记忆;

■治疗记录和公开发表的个案史之间存在着不一致;分析时间的长度、事件的

顺序、未经证实的治愈率等;大多个案已被销毁;

•很少验证患者早期经验描述的正确性,比如询问患者亲友;

2、弗洛伊德从未解释过其推理的过程,其数据不能进行量化和统计处理,无

法确定可信度和统计学意义。

6、试述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体系的主要观点。

1)心理学的对象不是意识而是行为。

华生格守一般科学所共有的客观性基本原则。他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特点

是否认传统心理学的对象—心理或意识,而代之以行为。所谓行为,乃是有

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华生曾把人的反应区分为【外

观习惯反应】(如开门、打球)、【内隐习惯反应】(如思维,即无声语

言)、【外观遗传反应】(如眨眼、抓握)和【内隐遗传反应】(如内分泌腺

的分泌)。华生把心理或意识归结为内隐而轻微的行为。他指出,一向认为纯

属意识的思维和情绪,其实也都是内隐和轻微的身体变化。思维是全身肌肉,

特别是喉头肌肉的内在和轻微的反应。事实上,他把“思维”和“喉头的习

惯”视作同义词。情绪是身体机构特别是内脏和腺体的变化,是内隐、轻微行

为的一种形式。华生自称行为主义是唯一彻底而合乎逻辑的机能主义。按机能

主义的哲学依据——实用主义来说,检验意识适应性的唯一标准只能是行为的

适应性。既然行为主义是彻底的机能主义,那它就当然可以丢开意识去考察行

为,而不能丢开行为去考察意识。

(2)心理学的任务在于预测和控制行为。

华生认为构成行为的基础是个体表现于外的反应,但反应的形成与改变则归因

于有机体所受的刺激,反应紧随刺激出现。这便导致了刺激一反应的简化的行

为公式。华生认为最基本的刺激一反应联结叫做反射。不管多么复杂的行为总

不外乎是一套反射而已。华生强调心理学必须符合一般科学共有的预测、控制

的基本原则。心理学研究行为的任务就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

系,从而根据刺激预知反应或根据反应谁知刺激,以预测和控制动物和人的行

为。

(3)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应该是客观的方法而不是内省法。

华生研究心理学抛弃传统的内省法代之以客观的方法的原因,固然是他不相信

内省法的精确性,但也是他在心理学对象上否定意识的必然结果。他清楚地说

过的客观方法有四种,即应用和不应用仪器控制的观察、条件反射法、言语报

告法的妥协和测验法。条件反射法是行为主义者最重要的研究方法。华生在其

著作中曾因为条件作用方法而感激巴甫洛夫和别赫捷列夫。他用“刺激替代”

的术语来描述条件作用。他说当一种反应同一个并非原来引起它的刺激联结起

来时,那么这个反应就成为有条件的(巴甫洛夫实验中的狗听见铃声而不是看

见食物就分泌唾液,就是一种条件反应)

(4)个体的行为不是先天遗传的,而是后天环境决定的。

华生关于先天遗传在行为中作用的立场,是从最初接受先天遗传的作用改变到

断然否定先天遗传的作用的。这后一立场是在1925年宣布的。他认为行为最后

都可分析还原为由刺激引起的反应,而刺激不可能来自先天遗传,所以行为当

然就不可能来自先天遗传了。他认为人类行为中所有那些似乎像本能行为的方

面,实际上都是在社会中形成的条件反应。华生认为后天环境对行为具有压倒

一切的影响。不管孩子出生时如何,只要控制环境,就能训练孩子成为我们所

期望的人。他曾在婴儿的情绪行为上作了实验,使婴儿的爱、惧通过条件反射

的改变而改变。他提出建立行为主义的实验伦理学。华生成了环境决定论和教

育万能论者。

以下才是讲义:

1)行为主义的根本特点是排斥意识,主张以行为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定义心

理学为自然科学,行为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反对内省法,采用客观法、言语

报告法、本能理论、情绪理论。

2)否认遗传的作用

首先,华生认为行为发生的公式是刺激-反应,从刺激可预测反应,从反应可推

测刺激。华生虽承认机体在构造上的差异来自遗传,但他认为,构造上的遗传

并不能导致机能上的遗传。华生的心理学以控制行为作为研究的目的,而遗传

是不能控制的,所以遗传的作用越小;控制行为的可能性越大。因此华生否认

了遗传对个体心理与行为发展的作用。

3)片面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

华生的一句名言充分体现了其环境决定论的理论取向,他指出:“给我一打健

康的婴儿,那么我愿意担保把他训练成为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但他片

面夸大了环境和教育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忽视了个体的主动性、能动性

和创造性,忽视了促进心理发展的内部动因。不可否认华生的环境决定论观点

确实具有很大的启发作用,他使人们开始关注个体心理发展的社会因素。

7、如何理解“托尔曼是一个行为主义者,但不是华生式的行为主义者。”

强调行为的认知特性,提出中介变量的概念,(在可观察的自变量和相应的行

为变量之间,托尔曼假设了一组不可观察的因素,即中介变量。中介变量是行

为的实际决定因素,是联结刺激情境和可观察反应的内部过程。行为主义的S-

R命题因而应该改作S-O-R)。改变了行为主义忽视人的内部因素的错误倾

向。其认知理论对现代认知心理学产生影响,被称为认知心理学的开山鼻祖。

但托尔曼的基本立场是行为主义的,所使用的语言是操作主义的。

他的学习理论是建立在对白鼠的实验上。以动物的行为推论人的行为,忽视了

人与动物的基本区别。而大部分新行为主义者都具有这种特征。

8、如何评价铁欣纳的心理学思想。

1)将冯特的思想和方法在英美等国大力传播,培养了大批实验心理学人才,传

播和扩大了实验心理学的影响。如心理学史家波林、心理测量学家吉尔福特

(JoyP.Guilford)等。

2)正式打出了构造主义的旗帜,明确划定了构造主义与其它学派、尤其是机能

主义学派之间的界限,导致了心理学史上第一次正式的派别对立。

3)内省法(广义的基于经验的言语报告)仍然在广泛使用;

(如果我们从广义上界定内省法,把内省法看作是基于经验的语言报告,那么这

种方法在当今心理学的许多领域仍然使用着。铁钦纳采用了屈尔佩的标签,即系

统实验内省来描述自己的方法,使用被试在内省活动期间对心理活动详细、定性

和主观的报告。他反对冯特那种客观、量化测量的方法。)

4)作为被批评的靶子推动了心理学的发展。

(构造主义提供了一个公认的正统学说,为了反对这种正统性,心理学中的其他

新兴运动奋起抗争,这些学派之所以兴起,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对构造主义观

点的进步性改造。科学需要这种东西与之抗争,心理学把构造主义作为一种抗争

的对象。在这过程中,快速地超越了铁钦纳最初的界限。)

9、试述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1)经典条件反射(又称巴甫洛夫条件反射),是指一个刺激和另一个带有奖赏或

惩罚的无条件刺激多次联结,可使个体学会在单独呈现该一刺激时,也能引

发类似无条件反应的条件反应。

2)经典条件反射最著名的例子是巴甫洛夫的狗的唾液条件反射。经典条件反射

具有获得、消退、恢复、泛化四个特征,以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为基础的行为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厌恶疗法和系统脱敏感疗法。

3)经典条件反射的典型范例,包含了可重复的中性刺激和非条件刺激。非条件

刺激(unconditionedstimulus、US)能够引起非条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