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双湾路泄洪沟至百岁沟流域防洪排涝工程岩土专业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1页
水库-双湾路泄洪沟至百岁沟流域防洪排涝工程岩土专业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2页
水库-双湾路泄洪沟至百岁沟流域防洪排涝工程岩土专业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3页
水库-双湾路泄洪沟至百岁沟流域防洪排涝工程岩土专业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4页
水库-双湾路泄洪沟至百岁沟流域防洪排涝工程岩土专业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numpages6 施工图施工图A水库—双湾路泄洪沟至百岁沟流域防洪排涝工程岩土专业施工图设计说明1工程概况高新区网安城片区姜家湾水库—双湾路泄洪沟至百岁沟流域防洪排涝工程(一标段),防洪渠长约1.5km,全宽46米,包括水利工程、涵洞工程、路基工程、路面工程、给排水工程、岩土工程、综合管网工程及景观工程。本册设计的内容为岩土工程。2设计依据2.1设计依据1)建设单位与我公司签订的设计合同2)业主提供1:500地形图3)《双湾路泄洪沟至百岁沟流域防洪排涝工程施工图设计》【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2020年6月】4)《双湾路泄洪沟至百岁沟流域防洪排涝工程施工图设计项目工程地质勘察(详细勘察)》【江西省中环岩土工程勘察院2019.12】2.2技术规范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4)《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年版)5)《城镇道路路基设计规范》(DBJ50-145-2012)6)《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7)《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9)《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078-2016)10)《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55001-202111)《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12)《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55003-20213)复核边坡的防护形式回复:已复核,除靠近明渠侧为永久边坡外,其余段边坡为临时边坡,该段明渠边坡采用2.3上阶段设计审查意见执行情况1)填方边坡的坡率应根据边坡稳定性计算结果并结合地区经验确定。回复:结合地区经验,并经复核计算,填方边坡的坡率满足相关规范要求。2)文本说明中采用的规范应标注完整,如《GB50010-2010》为2015版。回复:已修改相关规范。3)复核边坡的防护形式回复:已复核,除靠近明渠侧为永久边坡外,其余段边坡为临时边坡,该段明渠边坡采用景观打造,详景观专业;K0+275~K0+300段道路左侧边坡,为岩质挖方边坡,采用分级放坡+锚喷+截排水沟的处理方式;其余段边坡采用植草护坡。4)完善边坡的截、排水沟设计回复:已完善,挖方路段坡顶地面线与边坡坡向一致时,在挖方边坡顶部以外5m处设临时截水沟,截水沟采用M7.5浆砌片石;截水沟往路面排水系统汇水时,设置了沉沙井;填方路段若边坡外地表水往坡脚汇集时,设置临时排水土边沟。3支挡结构设计1)设计原则边坡安全等级:一级;二级边坡重要性系数:1.1(一级边坡);1.0(二级边坡)结构设计安全使用年限:50年(永久边坡);抗震设防烈度:6度(0.05g),按7度构造设防;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一组。边坡设计以“动态设计、逆作法、信息法施工”,以“确保安全、经济、实用、美观”为原则。2)支护设计双湾路与渠道之间局部地段放坡不够,采用挡墙支护,支护设计主要见下表:支护段落长度(m)边坡性质高度(m)边坡等级边坡类型边坡可能的破坏模式支护形式AB段74.4永久性1~6.0二级岩质强度破坏重力式路肩墙CD段55.1永久性5~7.0二级岩质强度破坏重力式路肩墙EF段62.3永久性5~7.0二级岩质强度破坏重力式路肩墙GH段33.8永久性3~7.0二级土质土体内部圆弧滑动悬臂式路肩墙HI段170.9永久性6~8.0二级岩质强度破坏重力式路肩墙JK段157.4永久性4~7.0二级土质土体内部圆弧滑动悬臂式路肩墙LM段145.6永久性4~7.0二级岩质强度破坏重力式路肩墙K0+275~K0+300段道路左侧边坡15临时15~18.0二级岩质强度破坏分级放坡+锚喷+截排水沟3.1边坡防护设计及施工要求本工程采取动态设计和信息法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及时进行地质编录,校核结构面参数,如发现有与勘察不符的地层、与设计参数取值不符及其它有关情况,应及时通知业主、监理、设计、勘察等有关单位,必要时对原设计进行校核、修改和补充。3.2土石方施工要求(1)参加开挖的人员要遵守所使用机械的安全操作规程,机械的各种安全装置齐全有效。同时支挡结构的基槽开挖均采用人工开挖,严禁放炮和大型机械施工。(2)开挖顺序应从上而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并应放坡开挖,开挖临时坡率按设计坡率进行,禁止采用挖空底脚的操作方法,并且应做好排水措施。(3)配合挖土的人员,在坑槽内作业时要按规定坡度顺序作业。任何人不得进入的工作范围内。(4)装土时,任何人不得停留在装土车上。(5)开挖的坑槽边禁止堆土、堆料、停放机械。(6)发现地下水时应采取相应措施,保证施工安全。(7)边坡应遵循“动态设计,信息法施工”的原则,分层分段逆作法施工。分层工作高度不宜超过3.0m,分段长度为10~20m。应边开挖边护坡,禁止一次性开挖到底,任何部位均不得采用自下而)上造成岩体倒悬的开挖方式施工。3.3重力式挡土墙1)重力式挡土墙均用C25片石混凝土现浇,片石含量不超过20%,石料采用石质一致、不易风化、无裂缝,抗压强度不小于30Mpa的块片石,挡土墙在施工前做好地面排水工作,清除挡土墙后背坡面全部土层,保持基坑侧壁和边坡坡面干燥。2)挡土墙的施工必须跳槽开挖,每段不能大于15m,施工时严禁超挖,挖至满足设计要求基底标高后必须及时用10cm厚C20细石砼垫层封闭;施工段长结合伸缩缝设置确定。需待强度达90%以上后,才能回填墙背填料,并分层夯实,压实度不小于94%。墙后填料采用砂砾石等透水性填料,且满足墙背填料计算内摩擦角不小于30°。回填须逐层夯实,夯实时应注意勿使墙身受较大冲击影响,当墙后地面横坡陡于1:5时,应先在坡面挖台阶,台阶宽度约1米,呈5%反坡,然后再回填。3)挡土墙以老土或岩层地基为持力层,其地基承载能力必须满足设计要求,挡墙埋置深度不小于1m,每隔10m~20m设置一道宽20mm的沉降缝,且于地基性状和挡土墙高度变化处应增设沉降缝。沉降缝采用沥青麻丝填塞,填塞深度不小于200mm。4)挡土墙间距2m范围内设一个DN100PVC排水管,梅花形布置,向外倾斜i=5%,墙后管口设500mm厚反滤层。5)挡土墙基底纵坡i不宜大于5%。当大于5%时,应在纵向将基础做成台阶式。地基承载力应满足衡重式挡土墙大样图中的设计要求。6)挡土墙基础开挖时,中风化稳定岩层开挖临时开挖坡率1:0.5,强风化岩层及土层临时放坡坡率按1:1考虑,并根据现场情况调整,施工时需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开挖边坡安全。3.4悬臂式挡墙1)悬臂式挡土墙均采用C30钢筋混凝土结构,所有受力钢筋用HRB400,非受力钢筋用HPB300,混凝土及钢筋均须满足现行国家规范标准。2)墙背填料应采用砂砾石等透水性良好材料,填土的内摩擦角不小于35°,基底摩擦系数考虑为0.30。挡土墙墙身应设置泄水孔,其间距为3m,外斜5%,采用DN100PVC管预埋成孔。泄水孔后应作厚度不小于300毫米的级配碎石反滤层。Φ100弹簧透水管和DN100PVC管采用三通管连接。3)墙身应设置沉降缝,缝宽20毫米,设置间距10~15米,遇地质突变地段应增设。缝中以沥青麻丝填塞,填塞深度100~150毫米。4)基础应置于碾压密实土层上,并应满足图中所提出承载力要求。5)需待墙身强度达到90%以上,方可回填墙背填料.墙背填料应满足设计要求,并做到分层填筑,分层夯实.压实度同路基回填要求。6)挡墙基础底面应设置一层10cm厚的C20混凝土垫层,垫层范围应宽出挡墙底10cm。7)注意事项(1)悬臂式及扶壁式挡土墙钢筋保护层厚度为底板为40mm,其余均为35mm。,施工中对钢筋的绑扎及混凝土的浇注应严格按照国家现行施工规范要求执行。(2)垂直于挡墙横截面的纵向钢筋在端头处须设135°弯钩,弯钩平直段长度不小于10cm。(3)直径大于等于20mm的钢筋要求采用机械连接,施工中如无法保证图中所示整数间距,在保证钢筋总数的前提下均匀布置即可,但相邻两钢筋间距不得大于20cm。(4)道路外挡土墙回填应满足挡土墙受力要求和道路路基回填要求,墙后填土压实度须达到路基要求。3.5锚杆挡墙1)土石方开挖与挡墙施工关系锚杆挡墙土石方开挖进程须满足挡墙的逆作法施工要求:锚杆挡土墙的每级开挖高度为锚杆的竖向间距,完成该级锚杆挡土墙施工后方可进行下一级土石方开挖。施工时严禁采用放炮施工,建议采用人工开挖边坡,并应加强对建筑物和边坡的观测。2)锚杆工程a.钻孔(1)锚孔水平方向孔距误差不应大于20mm,垂直方向孔距误差不应大于20mm;(2)锚杆孔深不应小于设计长度;宜超过设计长度0.5m;(3)锚孔宜一次性钻至设计长度,确保锚固段进入稳定中等风化岩层;(4)钻孔后应将孔清理干净,并用压风机吹干,成孔后及时放置锚杆、灌浆,间隔时间不得大于6天;(5)锚杆成孔建议采用干作法施工。(6)竖向伸缩缝在经过锚孔时,应该避开锚孔。b.锚杆组装与安放 (1)组装前,钢筋应除油污、去锈,严格按设计尺寸下料,每根钢筋长度误差不应大于50mm;(2)钢筋应按一定规律平直排列,沿杆体轴线方向每隔2.0m设一定位支架;(3)钢筋接长按施工规范焊接或机械连接;(4)安放锚杆体时应防止杆体扭转、弯曲,杆体放入角度与钻孔角度保持一致;(5)杆体插入孔内深度不应小于锚杆设计长度的95%,杆体安放后不能随意敲击、插拔,不得悬挂重物;(6)注浆:采用M30水泥砂浆,水泥宜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得使用高铝水泥;不得使用污水;注浆压力0.5Mpa;(7)钢筋除锈后,锚杆采用M30砂浆全部封闭,施工中应使锚杆位于锚孔中部;(8)本工程在锚杆施工前,在设计的锚杆位置处做基本试验,以确定锚固体与岩土层间的粘接强度特征值、锚杆设计参数和施工工艺及锚杆的极限抗拉承载力。试验要求及步骤按GB50330-2013附录C.2的要求进行;(9)本工程的所有锚杆施工完并达到设计强度后,应随机抽检做锚杆验收试验,以检验施工质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其试验要求及步骤按GB50330-2013附录C.3要求进行,验收试验锚杆的数量取锚杆总数的5%,且不得少于5根。锚杆验收试验荷载值及试验根数要求见下表。锚杆验收试验荷载值及试验根数要求表项目锚杆类型试验荷载值(KN)试验根数1根Φ20HRB400级98该类型锚杆总数的5%,且不少于5根3)面板工程(1)混凝土:混凝土强度采用C30,混凝土浇筑前,应按设计配合比做混凝土试块进行抗压强度试验,其强度满足规范要求后,方可按设计的配合比拌制混凝土进行浇筑。面板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30mm。(2)挡墙伸缩缝缝宽20mm,伸缩缝每20m设一道,缝内填塞沥青麻丝。(3)施工过程面板不得完全悬空。4)喷射混凝土施工要求(1)边坡修整:人工利用风镐进行修坡,清除坡面的碎石、危石。(2)泄水孔施工:根据设计要求定出孔位,做出标记。泄水孔间距见立面图标示,成菱形布置,锚喷前管口进行封堵,防止喷混凝土时混凝土进入。(3)挂网作业:钢筋铺设绑扎后,用U形钉固定于坡面上,钢筋网与岩面的间隙为3cm。(4)喷射混凝土:选用合适的喷射机、空压机和强制式搅拌机,输料管应能承受0.8MPa以上的压力,并有良好的耐磨性。供水设施保证喷头处的水压为0.15MPa~0.2MPa。水泥、砂、石子等混合料在进入喷射机前充分拌和均匀,拌和的混合料随拌随用。喷射混凝土前用水把受喷面冲洗干净,确保混凝土与坡面的粘结。喷射混凝土分段分片依次进行,喷射顺序自上而下,按照地形条件以及风向选择左右方向。开始喷射时,减小喷头至受喷面的距离并调节喷射角度,以保证钢筋与壁面之间混凝土的密实性;喷头与受喷面保持45°~135°的夹角,距离保持在0.6m~1.0m之间为保证喷射混凝土厚度喷射前在受喷面上设置厚度标志。(5)养护:喷射混凝土终凝2h后,喷水养护,第一次喷水养护时注意水压力,防止冲刷坏喷射的混凝土,喷水养护时间不少于15d。3.6强夯施工要求根据地勘资料,K0+485~K0+560段、K0+760~K0+800段、K1+040~K1+270段填土均大于4m,为保证地基安全,采用强夯,强夯宽出道路及渠道两侧2m。(1)强夯每一次单击夯击能拟为3000KN.m,具体参数以现场试夯确定。(2)强夯前应进行清表、挖台阶等工作,不应有腐殖土,生活垃圾土、淤泥,不得含杂草、树根等杂物。(3)夯击间距5m×5m梅花型布置,共夯三遍,每一遍夯击次数由现场试验确定。最后一次夯沉量与倒数第二次夯沉量之差小于10cm,土体隆起高度≤10cm,直到二者夯沉量及隆起高度满足要求。(4)对所有强夯区域,第一遍夯完后,用新土将夯坑填平,再进行下一遍夯击,最后一遍采用满夯,连续夯击得能量为点夯的1/2~1/3,锤印彼此搭接。(5)检验质量以压实度控制,要求强夯处理后,强夯影响深度范围内,路基填料压实度不小于94%,承载力不小于180kPa;对于压实度的检测:检测频率可按照1-2处/1000m进行控制,每处采用探坑开挖法检测。(6)强夯施工前应进行试夯,试夯试验区数量应根据场地复杂程度、工程规模、工程类型及施工工艺等确定,强夯试验面积不应小于20m×20m。根据初步确定的强夯参数,提出强夯试验方案,进行现场试夯。应根据不同土质,待强夯结束一至数周后,对试夯场地进行检测,并与夯前测试数据进行对比,检验强夯效果,确定工程采用的各项强夯参数。3.7下河梯道下河梯道位置详见景观平面图,梯道宽2m,采用C20片石砼浇筑,梯道底埋深不小于50cm,且不得高于挡墙基底。4高边坡监测(1)边坡工程监测应由业主委托有相应资质的监测单位编制监测方案,经设计、监理和业主等共同认可后方可实施。(2)要求对本次设计的所有高边坡均进行监测,可根据其安全等级、地质环境、边坡类型、支护结构类型和变形控制要求,按下表选择监测项目。表边坡工程监测项目表测试项目测点布置位置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一级二级坡顶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支护结构顶部或预估支护结构变形最大处应测应测地表裂缝墙顶背后1.0H(岩质)、1.5H(土质)范围内应测应测坡顶建(构)筑物变形边坡坡顶道路变形位移及管涵渗水漏水情况应测应测降雨、洪水与时间关系应测应测支护结构变形主要受力杆件应测选测支护结构应力应力最大处选测选测地下水、渗水与降雨关系出水点应测选测注:①在边坡塌滑区内有重要建(构)筑物,破坏后果严重时,应加强对支护结构的应力监测;②H为边坡高度。(3)边坡工程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坡顶位移观测,应在每一典型边坡段的支护结构顶部设置不应少于3个观测点的观测网,观测位移量、移动速度和移动方向;②边坡工程施工初期,监测宜每天一次,且应根据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周边建(构)筑物、管线对边坡变形敏感程度、气候条件和监测数据调整监测时间及频率。当出现险情时应加强监测;⑤一级永久性边坡工程竣工后的监测时间不宜少于二年;⑥监测工作可根据设计要求、边坡稳定性、周边环境和施工进程等因素进行动态调整。(4)边坡工程施工过程中及监测期间遇到下列情况时应及时报警,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①有软弱外倾结构面的岩土边坡支护结构坡顶有水平位移迹象或支护结构受力裂缝有发展;无外倾结构面的岩质边坡支护结构坡顶水平位移大于3mm或支护结构构件的最大裂缝宽度超过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允许值;土质边坡支护结构坡顶的最大水平位移已大于边坡开挖深度的1/500或20mm,以及其水平位移速度已连续三日每天大于2mm;②坡顶邻近构筑物出现新裂缝、原有裂缝有新发展;③支护结构中有重要构件出现应力骤增、压屈、断裂、松弛或破坏的迹象;④边坡底部或周围岩土体已出现可能导致边坡剪切破坏的迹象或其它可能影响安全的征兆;⑤根据当地工程经验判断认为,已出现其它必须报警的情况。5边坡防护其它注意事项(1)边坡坡顶设截、排水沟,及时排走地表水,排水沟的设置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2)边坡位置和高度参数与现场不一致的,以现场为准,差异较大时,应通知地勘及设计人员进行现场处理。(3)本边坡防护遵循“动态设计、逆作法、信息法施工”原则。校核结构面情况,在施工过程中若发现设计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异时,应及时反馈信息,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