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总课时数
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学情分析
单元课时划分
课题十几减9课时1主备人教学时间
1.使学生从实际情境里理解计算十几减9的方法,并能够正确计算十几减9。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能力,通过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
教学目标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在独立的基础上加强与同学的交流,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树立合作交流的意
识。
重点难点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计算十几减9。难点:学生能够从实际情境里理解计算十几减9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圆片、口算卡片等。
教学活动设计二次备课
一、知识准备:
2分钟口算:
9+7=9+4=9+8=
9+5=9+1=9+3=
9+6=9+2=9+0=
9+1=3+9=5+9=
二、探究新知: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公园里正在举行数学游园会。小朋友们想参加吗?我们出发
吧!
师:但是必须要小朋友们合作完成一组口算题,就能参加了游园会
To
(二)复习铺垫各小组长组织本组学生进行口算练习。(一生一练,
其余学生用手势反馈)
9+7=9+4=9+8=9+5=
9+()=119+()=129+()=159+()=18
师:祝贺你们用智慧赢得参加游园会的机会。好,我们快点出发
吧!
(三)加强操作,理解算理,形成算法。
1.创设情境,引出例题。(出示挂图)
(课件)猴老板喊:卖桃子啦!卖桃子啦!又香又甜的桃子。快来买
呀!
师:你知道了什么?(生答:小猴在卖桃,我还知道猴子的前面有
13个桃子。)
(课件)小兔走来,说:猴先生,我买9个。
师:一共13个桃子,小兔买了9个,还剩多少个?该怎样列式?
学生列式,然后交流。
师:我们也来当一回售货员。从13个桃子里卖出9个,可以怎么
拿?
2.加强操作、理解算理。
(1)学生独立操作,边操作边说。
(2)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演示拿桃子的过程,并出示相应的计算过
程,……
师:小朋友真爱动脑筋,想出了各种不同的方法算出13-9=4。
想表扬一下自己吗?(生自我表扬)前面有间聪明屋正等着你们这群爱
动脑筋的小朋友呢!
(四)自选算法,交流体会
(课件出示聪明屋里的题目)“试一试”:12-9=()16-9=
()
让学生用喜欢的方法做。能算的小朋友尝试做,有困难的小朋友
可以借助小棒摆摆,再算。做好后,任选一题跟好朋友交流算法。接
着班内交流。(自己喜欢什么方法做就用什么方法做。)
师:做这类题目有很多种方法。做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
的方法来算。小朋友,愿意用我们刚才学到的本领去接受智慧宫的挑
战吗?
(五)巩固与拓宽
1.“想想做做”的第2题。
学生任选一题:(1)自己说说图意;(2)想想怎么做;(3)学生独立
做;(4)反馈。
2.“想想做做”第3题。(1)学生计算;(2)反馈;(3)有什么发现?
3.分组游戏:(1)钻山洞(2)蚂蚁找窝学生自由编组做自己喜欢
的游戏。(教师在尊重学生的意愿的前提下作适当的协调),然后展示
与评价各组活动结果。
4.做“想想做做”的第5题。
(1)学生有手势表示得数。
(2)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这些题目都是十几减9。(揭示并板
书课题:十几减9)
这些题目等于号后面的数正好是2、3、4……9、10。
等于号后面的数都多1。……
师:你们的发现太棒了!希望你们以后有更多更精彩的发现。
(六)全课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十几减9
方法一:一个一个地减.13-9=4
方法二:先减去3,再减去6.
方法三:9力口(4)等于13.
作业设计:
教后反思:
课题练习一(1)课时2主备人教学时间
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较好地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力求能正确地算出得数。
教学目标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深化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为继续学习十几减8、7打好基础。
重点难点重点:使学生掌握算法并能正确计算。难点:熟练十几减9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等。
教学活动设计二次备课
口算:
9+7=9+4=9+8=
9+5=13-9=14-9=
15-9=17-9=12-9=
16-9=18-9=11-9=
(一)学生操作
学生用自己喜爱的学具摆一摆“9加几”并与同桌说一说。
师:谁来说说“9加几”的加法怎样算。
(二)创设情境
1.完成第1题
(1)师:天气晴朗了,小老鼠也出来跳绳了,你能看出一共有多
少只老鼠吗?
你还知道什么?(指名学生说说)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对,还剩多少个?(指名学生说说)
怎么列式?(指名学生说说)
教师板书:12-9=()
师:谁来说说是怎样算的?
2.完成第2题
(1)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
(2)汇报交流。
(3)你是怎么又快又对的计算的?
3.完成第3题
(1)要求学生2分钟内独立完成。
(2)汇报交流。
4.完成第4题。
(1)介绍游戏“跳树桩”规则。
(2)同桌间合作口算。
(3)抽几道题让学生说说计算的思路。
(4)反复进行卡片口算。
5.完成第5题。
生观察图,说说图意。告诉我们什么?要求什么?怎样列式?
生独立列式后全班交流。
(三)总结全课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教后反思:
课题练习一(2)课时3主备人教学时间
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较好地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力求能正确地算出得数。
教学目标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深化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为继续学习十几减8、7打好基础。
重点难点重点:使学生掌握算法并能正确计算。难点:熟练十几减9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等。
教学活动设计二次备课
2分钟口算:
9+7=9+4=9+8=9+5二
13-9=14-9=15-9=17-9=
12-9=16-9=18-9=11-9=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做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1.完成第6题。
生独立计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再集体交流。
2.完成第7题。
先以第一道算式为例,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独立计算其余几题。
指名交流。
3.完成第8题。
先由生自己看图,并跟同桌说说图意。
再指名说说图中告诉我们什么,问我们什么。
求还有多少支亮着,用什么方法?为什么?
生列式并交流。
4.完成思考题。
指名读题,生自己再读一读。
说一说,你是怎么理解这道题的?
谁能分别说说“至少”、“超过”在这道题中表示什么意思?
生尝试列式。全班交流。
教师小结并出类似题进行练习。
(二)总结评价。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教后反思:
课题十几减8、7课时4主备人教学时间
1.经历从实际情景里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能比
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8、7。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发展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目标
3.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
重点难点重点: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8、7。难点:理解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学生准备15根小棒等
教学活动设计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同学们请看(出示图)白兔妈妈带着小兔也来了,你听它在考小
猴子:“如果要拿走8把,还剩多少把?”。可是,小兔想了半天也
想不出来,你们能帮帮小兔吗?先说怎样列式?根据回答板书:15
一8=口
你想怎样计算呢?
二、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请大家先独立思考,再四人一组互相讨论:15个怎样减
去8个?
2.实物操作。
讲述:如果用小棒来表示,你应该怎样摆、怎样算?(学生
摆学具)
3.小组汇报:你是怎样算的?
4.结合学生的回答演示不同的算法。
方法一:15-5=1010-3=7
方法二:10-8=22+3=5
方法三:8+()=158+(7)=15
5.算法优化:这么多种算法,小朋友觉得哪一种最容易算?
6.试一试。
书上P5试一试中也为你们准备了两道题,请你用这种最容
易的方法来计算,好吗?
学生做完后,小组内互相检查,交流算法,指导做错的学生
更正。
三、巩固应用,深化拓展。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1)引导学生看图,说图意。
(2)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再集体交流算法。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先看图独立完成在书上,集体交流时让学生说出题目
所表示的意思。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先计算,再比较。使学生加深认识“想加算减”的方法。但
不要求统一算法。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看谁算得又对又快。交流时可以根据
学会的错误说说计算方法。
5.做“想想做做”第5题。
游戏“过独木桥”:同学们,如果你们算对了就可以过桥了,
看谁先过桥。
(1)小组合作口算。
(2)比较十几减8和十几减7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师: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新知识?这些知识你是
怎样学到的?先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十几减8、7)
板书设计:
十几减8、7
15-8=7
方法一:15-5=1010-3=7
方法二:10-8=22+5=7
方法三:8+(7)=15
作业设计:
教后反思:
课题练习二(1)课时5主备人教学时间
1.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巩固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目标2.帮助学生形成计算技能,提高口算水平。
3.加强学生数的书写训练,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巩固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难点:巩固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等。
教学活动设计二次备课
一、计算方法练习
1.7根小棒6根小棒
让学生说说图画的意思。
根据小棒的摆放提问:
(1)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2)一共12根小棒,拿走9根,还剩几根?
先列算式,根据算式写出计算过程,并且写出得数。
说给旁边的小朋友听
2.20以内加法口算练习。
12-915-913-917-9
12-815-813-817-8
12-715-713-717-7
3.填数计算。
8+()=147+()=14
14-8=()14-7=()
7+()=129+()=12
12-7=()12-9=()
二、进行练习
1.第1题:
(1)让学生独立填写。
(2)学生汇报答案,说说是怎样想算出来的。
(3)提问:仔细观察一下,每组中上下两道题填出的数之间
有什么关系?
如:第1题8加几等于16,16减8就等于几。
(4)小结:我们在做这类题时,只要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法,
用“想加算减”的方法计算,就可以做到又对又快。
2.第2题:
(1)学生先在书上填写答案。
(2)组织反馈交流,说说计算的思考过程。
(3)观察:每组题中左边一排数和算出的结果,看是怎么变
化,从中你发现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进行小结。
3.第3题:
(1)课件出示情境图。观察图,让学生说说图意?
(2)指名练习:让两位学生分别扮演左边和右边的小蚂蚁,
老师演示推木块,让学生说出算式,并算出结果。
(3)同桌两人进行练习。
(4)小结,对练习情况进行评价。
4.第4题:
让学生先在书独立完成,然后进行校对,统计做对做错的情况和
所用的时间,对做错的题进行分析。
5.第5题:
(1)课件出示主题图。
(2)提问:这题告诉我们什么?要我们求什么?
(3)学生列式计算后组织反馈。
6.让学生根据加法算式,写出两道减法算式。
(1)6+9=15
(2)7+8=15
三、总结评价
说说练习后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教后反思:
课题练习二(2)课时6主备人教学时间
1.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巩固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目标2.通过比大小、找规律等形式的练习,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渗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重点难点重点:巩固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难点:巩固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等。
教学活动设计二次备课
一、复习
1.口算。
7+813-87+416-9
15-717-98+611-7
7+98+614-49+7
18-98+08+312-7
让学生说说6+8是怎么算出来的?12-7是怎么算出来的?
2.完成第1题。
(1)让学生说说图画的意思。
(2)根据算式写出计算过程,并且写出得数。说给旁边的小
朋友听
(3)集体订正。
二、进行练习
1.第7题:
(1)学生独立练习,在书上填写得数。
(2)汇报交流答案后,说说你在填写时有什么窍门?
(3)引导学生先横着看,观察一组的三个算式之间有什么相同
点和不同点。再竖着看,观察一组的三个算式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
同点。
2.第8题:
(1)学生独立练习,在书上填写得数。
(2)汇报交流答案。
(3)提问:观察每组中三个算式的得数,你发现每组中的加、
减法算式之间有什么关系?
(4)小结:我们在计算时,可以借助这样的关系来填写得数。
3.第9题:
(1)课件出示情境图,说说图意,观察有哪些小动物在比赛?
(2)小组两个同学一个扮演松鼠,一个扮演小猫,看看谁先到
家。
算完之后,全班进行校对答案,最后看谁先到家。
(3)小结:我们在计算时,如果前面一题算错了,那后面的就
会跟着错,所以,在比赛时,要在做对的基础上,再去争取做“快”。
4.第10题:
(1)课件出示主题图。
(2)提问:这题告诉我们什么?要我们求什么?
(3)学生列式计算后组织反馈。
三、总结评价
说说练习后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教后反思:
课题十几减6、5、4、3、2课时7主备人教学时间
1.进一步感知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促进计算能力的提高。
教学目标2.在观察操作中经历学习过程,逐步发展探究,思考的意识能力,重视算法多样化。
3.能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实现数学的价值,发展学生的数学意识。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会十几减6、5、4、3、2的计算方法,同时感受解决问题
重点难点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主题情景图、多媒体
教学活动设计二次备课
—>创改情境,激趣导入。
弓1导:左三美丽的森林里,住着聪明机灵的小老鼠和可爱的小兔子,
他们是一对:好朋友。有一天,太阳真好,小老鼠跑去和小兔玩,看见
小兔子正在.采蘑菇呢!
提问:仔细看图,你从图上知道了些什么?
学生答1.共采了11个蘑菇。
2.灰蘑菇有6个。
3.蓝蘑菇有5个。
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1)-一共有多少个蘑菇?6+5=11
(2)-一共有11个蘑菇,其中灰蘑菇有6个,蓝蘑菇有几个?
11-6=5
(3)-一共有11个蘑菇,其中蓝蘑菇有5个,灰蘑菇有几个?
11-5=6
二、自一主探索,学习新知
1.合作•探究
(1)1「5,你是用什么方法算的?小组讨论交流。
方法一5+6=1111-5=6
方法二10-5=55+1=6
方法三11-1=1010-4=6
从11开始往前数。
(2)伤;认为哪种算法最容易?
2.尝试运用。
计算11-612-313-4
(1)曲U可:你是怎么算的?能用最容易的那种算法来算吗?
(2)玄t流算法。
三、;练习巩固
1.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交流时让学生说说的
目的意思?
2.想想(做做第2题。让学生观察每组题目,比一比相同与不同的
地方,再算一算。
3.想做想做彳第3题。算算比比
4.想做想做第4题。让学生看题,说说题目的意思,然后独立完
成在书上。
5.想想做做第5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
集体交流时说说用什么方法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四、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知道怎样计算十几减6、5、4、
3、2吗?
板书设计:十几减6、5、4、3、2
方法一5+6=1111-5=6
方法二10-5=55+1=6
方法三11-1=1010-4=6
作业设计:
教后反思:
课题练习三课时8主备人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进一步熟练地掌握6、5、4、3、2加几和十几减6、5、4、3、2的计算
重点难点帮助学困生熟练地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活动设计二次备课
一、计算方法训练
1.摆摆说说
(1)请大家拿出小棒,左边摆5根,右边摆8根
(2)要求一共有多少根?怎样列式?(板书:5+8=)
怎样算?说出不同的算法
(3)一共有13根小棒,去掉左边的5根,求还剩多少根?怎样
列式?(板书13-5=)怎样算?说出不同的算法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小结:计算13-5时小朋友们可采用你喜欢的
方法进行口算。
二、练习
1.练习三第1题
第1题.让学生观察每组的得数,引导他们从感性上懂得加,减
法之间的关系。
2.练习三第2题
同坐之间互相合作,完成口算练习,活动完成后说出所有算式,
师板书,让学生读出所有的算式。
3.练习三第3题以比赛的形式进行
4.练习三第5,6题
5.练习三第7题
多媒体出示,指名说图意,独立完成后,
集体订正。
三、课堂作业
练习三第4题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教后反思:
课题复习(一)课时9主备人教学时间
1.通过复习,使学生了解20以内退位减法表。
教学目标
2.能正确熟练地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
重点难点能够把所有的有关计算题整理成减法表
教学准备多媒体、20以内退位减法表
教学活动设计二次备课
一.揭示课题
谈话:我们已经学完了20以内退位减法,今天我们就来上一节
复习课
板书:复习20以内退位减法
二.复习
1.算一算(小黑板)
3+9=11-6=13-7=
4+8=12-3=12-4=
5+6=15-77+6=
2+7=16-8=13-6=
指名口算,并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2.复习(1)
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3.复习20以内退位减法出示第13页第2题
(1)竖着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第一行十几减9,第二行十几减8,第三行十几减7。。。。。你能
按照这样的规律,在空格里填上合适的算式吗?
学生填表,师巡视,个别辅导,填完后指名说一说你是怎么填
的?
(2)横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第一行11减2,第二行11减3,第三行11-4。。。。
(3)斜着看,你有发现了什么规律?每一斜行得数都相等
得数是9的算式有哪些?得数是5,7的算式有哪些?
(4)口算练习
师任选一道算式,要求很快报出准确结果。
(5)复习(4)出示:
12-6=16-8=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6)复习(5)
12道口算,师计时,要求学生在1分钟内完成,集体订
正。
三.布置作业
《练习与测试》复习1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教后反思:
课题复习⑵课时10主备人教学时间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量关
教学目标
系。
重点难点帮助学困生进一步熟悉简单实际问题的结构。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活动设计二次备课
一、揭示课题
谈话: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复习了20以内退位减法,今天我们
就再来上一节复习课,用我们所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
题。
二、复习
1.口算
2+9=4+8=6+9=8
+7=
11-2=12-4=15-6=15-8
12-9=12-8=15-9=15
-7=
2.复习(6)
比一比,看谁先跑到终点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说说运算顺序
3.完成复习(7)
出示第7题,指名结合图说一说这题的题意求还剩多少个?用
什么方法算?怎样列式?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4.完成复习(8)
出示俩幅图,说说图意。
提问:这俩题分别告诉我们什么?求什么?求一共有多少俩用
什么方法算?为什么?求轿车有多少俩用什么方法算?为什
么?
这两题为什么一个用加法算,一个用减法算呢?学生独立完成
书中的填空,集体校对。
5.完成复习(9)
出示第9题,问:这道题有几个信息,指名说一说。练习时,
让学生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条件再列式计算。
6.完成复习(10)
出示图,提问:妈妈买的苹果和梨一共有多少个?梨可能有多
少个?是什么意思?
分小组讨论一下梨可能有多少个?讨论时可以这样想如果苹果
有几个,梨就有几个?
学生讨论,师巡视辅导。
汇报讨论结果,师提问:哪个小组算出14个或15个,哪个小组
算出1个?
小结:
求梨可能有多少个,像这样类型的题目,答案不是唯一的,但要
注意每一种可能的答案要符合题意和图意。
三、布置作业
《练习与测试》复习(2)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教后反思:
课题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课时11主备人教学时间
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知道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发展其空间观念,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把“面”从“体”中提取出来,并能清晰地识别这些“面”。
教学准备多媒体挂图,钉子板,水彩笔,适量的积木
教学活动设计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复习激趣
谈话:上学期我们学过一些立体图形,今天我们将继续来认识一
些平面图形。(认识图形)
1.自主操作
师:请大家在自己的学具袋里选一块自己喜欢的积木拿
在手里,看一看,摸一摸其中的一个面,跟旁边的同学说一说自己感
觉到的,看到的。
生1:我拿的是长方体,这个面是长长方方的,摸起来是平
平的。
生2:我拿的是正方体,它的面都是方方的,摸起来是平平
的。
生3:我拿的是圆柱,(手指圆柱底面)这里是圆的,摸起来平平
的;(手指侧面)这里摸起来弯弯的。
师:大家刚才看到的这些面都在物体上,你们有没有办法把
它们记在纸上呢?
生:(考虑后回答)有!
师:请小朋友先独立想想,再在小组里说一说,最后用你们
准备的工具试一试,比一比,哪个小组办法多。
(学生开始活动,每组学生把记下的面贴在吹塑纸上,展示
在大黑板上)
师:下面,我们请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说一种办法,注意听
仔细,说过的办法就不再说了。
生1:我们是把长方体放在纸上,照样子剪下来。
师:你的小手真灵巧。
生2:我们把圆柱在印泥上蘸上水在纸上一拓,就留下了这
个面。
师:你们的办法真方便。
生3:我们是把正方体放在纸上,照着它的边画下来的。
师:你这个办法真好,愿意表演给大家看吗?(学生在实物投
影上操作)
师:小朋友真是聪明,想出了这么多简单又实用的方法。现
在,请我们全班小朋友在三个立体图形中找一个你最喜欢的,把它的
一个面记在纸上,好吗?(全班动手画图,教师巡视,适时点拨)
师:看一看大家刚才记下的这些图形,你们知道它们叫什么
名字吗?
生:知道,有长方形,正方形,圆。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些图形。(板书课题:认识长方
形、正方形和圆)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把眼睛闭上,想一下它们的样子。
师:其实,在生活中,这些图形常常与小朋友见面。请大家
在周围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面形状与这些图形是相同的。
学生走出座位,在教室里寻找并交流。
师:这是我们在街上常常看到的一些交通标志,它们又是什
么形状呢?它们提醒我们要注意什么呢?
二、动脑动手,自我创造
1.围一围
师:我们可以在生活中找到那么多,那你能动手来创造这些
图形吗?(能)让我们在钉子板上来“围一围”。请你拿出钉子板,
自己来围一围我们今天认识的图形。(学生围)交流展示,说
说你围的是什么图形。
2.画一画
师:小朋友的动手能力真不错!你们想不想来画画长方形和
正方形呢?那我们就在方格纸来“画一画”长方形和正方形。你觉得
怎样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比较方便呢?(学生讨论,交流)
师:对,我们可以沿着方格纸的边线来画,就比较容易画出
长方形和正方形了。(课件示范画长方形的一条边。)画好后交流,说
说自己画的是怎样的图形。
3.折一折
三、全课总结,活动延伸
今天你认识了谁,你能来说一说吗?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教后反思:
课题练习四课时12主备人教学时间
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体会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T女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加深
教学目标对平面图形的认识。
重点难点能够主动寻求灵活多样的操作方法
教学准备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形的纸片、多媒体
教学活动设计二次备课
一.导入课题
谈话:我们已认识了一些平面图形,谁能说一说我们学过了哪
些平面图形?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它们,上一节练习课。(板书:练习
四)
二.练习
1.练习四1
示图,说一说图中有哪些图形?指指各种图形分别在哪里?指导
学生数图形的个数,要求学生把图形分成左,中,三部分,从左往右,
从上往下有序的数。完成统计表,集体交流。
2.练习四2示图,要求学生沿着图中的虚线折一折,说说折出了
什么图形?展开,说一说折出的图形哪些是你认识的?
3.练习四3你能用一张长方形纸折成俩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
吗?集体交流,反馈。
4.练习四4先让学生独自折一折,指名扮演
5.练习四5示图,引导学生看图,说说图中是怎样把长方形变
成平行四边形的?学生动手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试一试
还可以怎样使长方形变成平行四边形?学生动手实践,集体交流。
6.练习四6找几张纸,剪出大小不同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
形和圆,把它们涂上不同的颜色,拼成一副美丽的图画,在班上
交流,指名汇报,集体评价。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教后反思:
课题认识整十数课时13主备人教学时间
1.经历数数的过程,体会数产生和发展。
2.会正确地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整十数和一百。认识计数
教学目标
单位“百”,了解10个十是一百,知道个位,十位和百位以及这三个数位的顺序。
3.师的组织下,能运用认识的数描述、交流现实生活中的事物。
重点难点让学生经历十个十个地数数认识整十数和整百的过程理解整十数的组成
教学准备多媒体计数器,
教学活动设计二次备课
一、认识整十数和一百
1.复习十和二十
谈话:请小朋友一根一根地数出10根小棒。数完后,提问:数满
10根小棒可以怎样呢?(数满10根小棒可以捆成一捆。)那么一捆小
棒是几根?它表示一个什么?
再摆一根小棒,继续提问:现在一共有多少捆带几根小棒?一共有
多少根?
2.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用书小棒的方法认识更大的数板书:认数
二、认识整十数。
出示小棒,提问:你知道这是多少根小棒?你是怎么知道的?出
示6捆小棒,提问:你知道这是多少根小棒?你是怎么知道的?谈话:
每捆小棒10根,3捆是30根,6捆是60根,7捆呢?8捆呢?我要你
们拿出40根小棒,你们怎么拿?谁能十个十个的数给大家看?指名
数,请每个学生拿出10捆小棒,十根十根地数看看一共有多少根?
数完后,提问:10捆是小棒一共有多少根?你是怎么知道的?组
织学生交流。小结
三、教学读写整十数和一百
1.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
出示计数器,引导观察:在计数器上有些什么呢?这些数位,从右
边起是怎样排列的呢?同桌讨论后,指名说一说。
揭示: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学生齐读。
2.读和写整十数和一百
教师边拨珠边说个位上拨一个珠子表示1个一,十位上拨一个珠子
表示多少呢?百位上拨一个珠子又表示多少呢?
提问:小朋友已经认识了计数器,那么如果在计数器的十位上拨4
个珠子,表示几个十呢?4个十是多少?40怎么写?如果在十位上拨
8个珠子,表示8个什么?是多少?怎样写?
小结:几个十就是几十,只要在十位上写几,个位上一个珠子也没
有,就在个位上写0。
提问:在计数器百位上拨一个珠子,表示一个什么?是多少呢?你
是怎样知道的?那么一百怎样写呢?
小结:一个百就在百位上写1,十位和各位一个珠子也没有,就在
十位和个位上分别写0。四、组织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数一数每串珠子有几颗,有几串,想一想一共有几颗,再指
名回答。
(2)“想想做做”的2,3,4题。独立填写组织交流
(3)“想想做做”第5—7题。
(4)“想想做做”第8题。游戏猜数
五、全课总结
提问: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你认识了哪些数?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教后反思:
课题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课时14主备人教学时间
L经历探索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并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2.在教师和同伴的鼓励下,能积极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发展初步的语言表
达能力和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重点难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卡片
教学活动设计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L谈话: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礼物,看!(出示实物糖球,
左手三串,右手两串)。
2.教师举起左手的糖球,提问:老师左手拿着多少个糖球,你是怎
么知道的?右手呢?
小结:一串糖球有10个,三串糖球就是3个十,是30,两串糖球
是2个十,是20o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教学例题。
提问:看着这些糖球,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一共有多少个糖球?左手比右手多多少个?右手
比左手少多少个?)
求一共有多少个糖球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30+20=?提问:为什么用加法计算?谈
话:你想怎样算?
可以用学具摆一摆,可以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来想一想,也可以和
周围的同学讨论,然后说给全班同学听。
小组内讨论后,组长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板书算式的得数。(学
生可能会说3个十加2个十得5个十,5个十是50也可能会说因为
3+2=5,所以30+20=50。)
谈话:我们学习了整十数加整十数,(板书课题)同学们的算法都
很好,我们的好朋友也来了,看看他们是怎么算的?
显示以下情境
小萝卜:我是十个十个地数,30,在数两个十,是40,50»小
蘑菇:3个十加2个十得5个十,是50。小辣椒:因为3+2=5,所
以30+20=50o
小结:我们的好朋友算得和大家都一样,在以后的计算中,你喜欢
用哪种方法算就用哪种方法算。
2.教学“试一试”。
提问:刚才,我们提的那个问题可以用减法来计算?你会列式计算
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30-20=10。提问:计算时你是怎样想
的?谁愿意说给大家听。(学生可能会说因为3-2=1,所以30-20=10;
也可能说3个十减2个十是1个,就是10。)
小结:同学们自己动脑思考并与同学合作,学会了一些整十数加、
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以后做题时你喜欢用哪种方法就用哪种。
三、练习巩固,应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说说每道算式的意思以及计算时是怎样想的
2.“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第一组、第二组题让学生按组计算。
出示第三组的第1题,让学生自己写出相应的第2题。让学生自
己出一组这样的题并进行计算。全班交流自己的出题情况。
3.“想想做做”第4题。
谈话:请大家看第4题,小鸭子20+20找到了它的妈妈40,其他
小鸭子找不到妈妈了,你能帮助它们找到自己的妈妈吗?在书上画线
连一连,连好后同桌同学互相检查。
4.“想想做做”第5题。
谈话:请看第5题,我们来做开火车的游戏。仔细看图,你知道火
车怎么开吗,说给大家听听。学生在方框里填数后,一人报得数,全
班学生一起订正。
5.课堂作业。
“想想做做”第3、6题。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积极思考,并与小伙伴讨论,学到了很多知识,你有
哪些收获?说给大家听听。。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教后反思:
课题认识几十几课时15主备人教学时间
1.通过操作实践活动,初步理解非整十两位数的意义,会按顺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心理教育家长会教学课件
- 端午节小学生班队会课件
- 2025年自动酸雨采样器及测定仪项目合作计划书
- 心理健康高中课件教学
- 建筑工地看管协议书范本
- 2025年铌酸钾晶体(KNBO3)项目合作计划书
- 空军工程大学网上课件
- 心理健康课件中职生
- 2025版全国性电商平台物流配送服务合同
- 2025房地产认筹协议正本: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合作协议
- 2025年四川宜宾市新兴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高中学生管理
- 2025年西班牙语DELE考试真题模拟试卷(C1)
- 会务服务管理规范
- 中国智能驾驶商业化发展白皮书
- 尾矿库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星级管家考试试题及答案
- 贵州国企招聘2024贵州磷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8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网格长认证考试题库
- 石油化工企业绿色设计指南
- 跨国公司试用期管理流程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