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江阴市初级中学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江苏省江阴市初级中学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江苏省江阴市初级中学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江苏省江阴市初级中学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江苏省江阴市初级中学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江阴市初级中学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统考模拟试题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常用的方法是A.分别测定它们的密度 B.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C.观察颜色并闻它们的气味 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2.下列观点正确的是()A.水蒸气遇冷能凝结成水,说明水分子之间是能够化合的B.氧气支持氢气燃烧是氧气的化学性质C.白炽灯泡的钨丝通电时发光发热,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D.无论是混合、分离,还是化合、分解,都是物质发生物理变化的过程3.杨梅中含有丰富的叶酸(Cl9Hl9N7O6),对防癌抗癌有积极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叶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1gB.叶酸由碳原子、氢原子、氮原子和氧原子构成C.叶酸由四种元素组成D.叶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质量比为19:19:7:64.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相对原子质量不同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C.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D.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元素的种类不会发生改变,原子的种类有可能改变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比原子大 B.决定原子化学性质的主要是最外层电子数C.原子是最小的微粒,不可再分 D.决定原子的质量大小的主要是质子和电子6.)实验室中,区分下列物质的两个实验方案都合理的是()选项需区分的物质方案一方案二A5mL汽油和5mL蒸馏水分别投入1﹣2小粒碘点燃B硝酸铵和氯化钠溶于水,测温度尝味道C蒸馏水和5%的过氧化氢溶液加入少量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D木炭粉和氧化铜粉末看颜色点燃A.A B.B C.C D.D7.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量分数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丙可能是单质B.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甲、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D.若消耗3g的乙,则生成17g的丙8.下列各个化学变化前后,同种元素的化合价数值变化最大的是()A.C→CO2 B.KClO3→KClC.KMnO4→K2MnO4 D.NH3→NH4C19.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A.湿衣服晾干—分子不断运动B.气体受热膨胀—分子间隔变大C.水结成冰—水分子本身发生变化D.轮胎充气—分子间有间隔10.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中对数字“3”的意义的说法,错误的是()①Fe3+②3CO③SO3④Al3+⑤⑥2NH3⑦A.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②⑦B.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①④C.表示化合价数值的是⑤D.表示一个分子中的原子个数的是③⑥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选择下列适当的物质填空(选填序号)A双氧水B氮气C氧气D干冰(1)可避免食品因氧化而变质的_____;(2)可用于医用消毒剂的是_____(3)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4)可用于工业炼钢的是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李明同学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按要求填写下列实验现象及其结论。探究步骤: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点燃前:石蜡放入水中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燃着时:①点燃蜡烛,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图中字母)处最先炭化,说明此处温度最高。②用干冷的烧杯罩于火焰上方,干冷的烧杯内壁出现__________________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熄灭后:吹灭蜡烛,观察到一缕白烟。结论:蜡烛燃烧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提出问题:燃着的蜡烛在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白烟的成分是什么呢?李明同学对此很感兴趣,提出了如下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探究。[猜想与假设]①白烟是蜡烛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②白烟是蜡烛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③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实验验证](1)熄灭蜡烛,并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此实验能否得出正确结论?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2)熄灭蜡烛:并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发现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_____________。(3)熄灭蜡烛,并立即用燃着的木条伸到白烟处(不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点燃,这说明白烟可燃,为假设_____________;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实验室有下列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写出有标号②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2)检查B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堵住右侧导气管,________________,向分液漏斗中加适量的水,若观察到分液漏斗末端出现稳定的水柱,则装置不漏气。(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于验证蜡烛燃烧产物的实验,选用的收集装置为_____________(填序号);如何判断该装置已收集满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4)为进一步研究高锰酸钾的分解产物,某兴趣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并取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加热使之完全分解。(查阅资料)KMnO4受热分解时,在某条件下可能发生以下两个反应:①;②。称取15.8gKMnO4,其中含氧元素的质量x为____________克;加热使之在上述条件下完全分解,所得O2的质量__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x。14.如图1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几种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2)氧气可采用C装置收集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这是利用了氧气的哪些性质_________(3)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化学式为NH3)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现欲制取一瓶氨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从中选择)(4)若采用图2所示的方法对B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若采用向左推动右侧注射器活塞时,观察到________的现象时,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5)装置有多种用途:①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气体应从F装置的______(选填“左”或“右”,下同)端通入;②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瓶内先装满水,气体应从______端通入(6)如图为某分子模型。回答下列问题:①这种分子的化学式为_________②该物质中原子个数比C:O:H_________③该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④该物质属于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12克碳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可生成多少克二氧化碳?16.尿素是一种常见的高效化肥,它的化学式是CO(NH2)2。列式并进行下列计算:(1)求尿素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质量比_____(2)求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3)一块农田需要尿素3kg,计算可以供给的氮元素的质量是多少kg?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D【解析】试题分析: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常用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燃烧正常,则是空气,若木条燃烧更旺,则是氧气,若木条火焰熄灭,则是二氧化碳。选D。考点: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点评: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常用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通过火焰的不同现象来区分,氧气助燃,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2、B【解析】

A、水蒸气遇冷能凝结成水是液化过程,属于物理变化,不能说明水分子间是能够化合的,故选项A错误;B、氢气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氧气支持氢气燃烧时表现的是氧气的化学性质,故选项B正确;C、白炽灯泡的钨丝通电时发光放热,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C错误;D、混合、分离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化合、分解产生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D错误。故选B。3、C【解析】

A、由叶酸的化学式可知,叶酸的相对分子质量=12×19+1×19+14×7+16×6=441,书写相对分子质量不书写单位,选项错误;B、由化学式可知,叶酸是由叶酸分子构成的,叶酸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氮原子和氧原子构成,选项错误;C、由化学式可知,叶酸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叶酸组成的,选项正确;D、叶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质量比=(12×19):(1×19):(14×7):(16×6)=228:19:98:96,选项错误,故选C。4、C【解析】

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详解】A、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A不正确;B、同种元素的质子数一定相等,中子数不一定相等,故B不正确;C、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原子序数依次增多的顺序排列起来的,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故C正确;D、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故D不正确。故选C。【点睛】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均不变。5、B【解析】

A、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大,如氢气分子质量比氧原子小;B、决定原子化学性质的主要是最外层电子数;C、化学变化中,原子是最小的微粒,不可再分;D、决定原子的质量大小的主要是质子和中子。【详解】A、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大,如氢气分子质量比氧原子小,不符合题意;B、决定原子化学性质的主要是最外层电子数,符合题意;C、化学变化中,原子是最小的微粒,不可再分,必须有“化学变化中”这个条件才正确,不符合题意;D、决定原子的质量大小的主要是质子和中子,电子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是稳定结构,不得到也不失去电子,化学性质稳定;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个,容易失去电子,带正电,形成阳离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个,容易得到电子,带负电,形成阴离子。6、A【解析】A、取样品,加入碘,能溶解碘的是汽油,不能溶解碘的是蒸馏水,现象不同,可以鉴别;点燃,能燃烧的是汽油,不能燃烧的是蒸馏水,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正确;B、在实验室不能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错误;C、5%的过氧化氢溶液在不加催化剂的条件下,放出氧气的速率较慢,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蒸馏水也不会放出氧气,现象相同,不能鉴别,错误;D、氧化铜和木炭粉都是黑色粉末,观察颜色的方法不能鉴别,故错误。故选A。点睛:区分物质时,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在出现不同的现象时方可鉴别。7、D【解析】试题分析:此题根据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所占的百分比的增减来判断反应物、生成物,首先可推知反应前丙的含量为6%,反应后乙的含量为8%,再根据甲由70%变为42%,质量减少了,说明是反应物,乙由14%变为8%,质量减少了,说明是反应物,丙由6%变为40%,质量增加了,说明是生成物,故反应可表示为:甲+乙→丙,A、丙是发生化合反应的生成物,所以不可能是单质,错误,B、丁只是质量不变,但是否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化学性质是否改变都不知道,所以丁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错误,C、应该说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错误,D、根据上面分析的结果:甲减少了28%,乙减少了6%,丙增加了34%,实际就是表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质量关系是:28:6:34,所以若消耗3g的乙,则生成17g的丙,正确,故选D考点:质量守恒定理的应用,催化剂,化学方程式的意义8、B【解析】

A.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C→CO2,碳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4;B.KClO3→KCl,氯元素的化合价由+5变为-1;C.KMnO4→K2MnO4,锰元素的化合价由+7变为+6;D.NH3→NH4C1,氮元素与氢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发生变化。故选B。9、C【解析】

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详解】A、湿衣服晾干,是因为水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运动到空气中去了,故A正确;B、气体受热膨胀,是因为分子间隔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B正确;C、水结成冰,是因为水分子间的间隔发生的改变,而不是分子发生变化,故C不正确;D、轮胎充气,是因为是分子间有间隔,压强增大,分子间间隔变小,故D正确。故选C。【点睛】压强增大,分子间间隔变小,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增大。10、A【解析】

A、标在元素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或者分子个数,②3CO表示3个一氧化碳分子,⑦表示3个硫酸根离子,不是分子,选项A错误;B、离子右上角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①Fe3+表示一个铁离子所带电荷数为3,④Al3+表示一个铝离子所带电荷数为3,选项B正确;C、元素符号正上方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⑤表示氮元素显-3价,3表示价数,选项C正确;D、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分子中的原子个数,个数为1的省略不标,③SO3中3表示1个三氧化硫分子中有3个氧原子,⑥2NH3中3表示1个氨气分子中有3个氢原子,选项D正确。故选A。【点睛】元素符号中数字位置不同,表示意义不同,元素符号前面数字表示原子或分子个数,元素符号左上角数字表示原子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左下角数字是原子核内质子数=原子核电荷数=原子序数,右上角数字是离子所带电荷数,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分子中的原子个数,正上方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BADC【解析】

解:(1)常温下,氮气的化学性质较稳定,可避免食品因氧化而变质的是氮气;(2)可用于医用消毒剂的是双氧水;(3)干冰易升华获得低温,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干冰;(4)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于工业炼钢的是氧气。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浮于水面,难溶于水a水珠水二氧化碳①否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干扰白烟的检验白烟不是水蒸气③①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解析】

石蜡放入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石蜡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故填:浮于水面,难溶于水;

①点燃蜡烛,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1s后取可以看到火柴梗的a处最先碳化,说明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故填:a;

②干冷的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物是水和二氧化碳.

故填:水雾。得出结论: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填:水;二氧化碳;

[实验验证]:

(1)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①;但由于刚吹灭的蜡烛周围尚有残余的其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所以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2)熄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水雾,说明白烟不是水蒸气;

故答案为:白烟不是水蒸气;

(3)熄灭蜡烛,立即将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就证明了假设③的正确性;又因为二氧化碳都不能燃烧,所以同时证明了假设①是不正确的

[实验验证]答案:

(1)①;否;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还未完全散去;

(2)白烟不是水蒸气;

(3)③;①;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锥形瓶打开分液漏斗活塞C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的瓶口,如木条复燃,则已收集满6.4小于【解析】

(1)标号②的仪器名称是锥形瓶;(2)检查B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堵住右侧的导气管,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分液漏斗中加适量的水,若观察到分液漏斗末端出现稳定的水柱,则装置不漏气;(3)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需要干燥的氧气,选用的收集装置为C;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判断该装置已收集满氧气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集气瓶的瓶口,如木条复燃,则已收集满;(4)15.8gKMnO4中氧元素的质量为15.8g×=6.4g;若发生的是①反应,设15.8gKMnO4,加热使之完全分解,生成O2的质量为yy=2.13g若发生的是②反应,设15.8gKMnO4,加热使之完全分解,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