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制药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_第1页
化学制药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_第2页
化学制药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_第3页
化学制药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_第4页
化学制药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央财政支持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

化学制药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二O一—年十月

1建设背景

1.1行业背景

医药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朝阳产业,也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近二

十年来,我国医药工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经济规模迅速扩大。江苏省的医药产业

在全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2010年,江苏医药工业保持快速健康发展势头,全省有

规模以上的医药企业665家,规模以上医药工业实现总产值1399.05亿元、销售收入

1371.08亿元、利税218.9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6%、25.6%、22.8%,分别是“十

五”期末的3.02倍、3.01倍和3.15倍。江苏医药工业的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全国

领先地位。南京、苏州、泰州、连云港、常州等地初步构建了医药研发和制造产业

链,其分布已形成“四大医药板块”,即苏中的中国泰州医药城、苏南的苏锡常医药产

业群、南京“药谷”、苏北的连云港新医药产业基地。我们办学所在地一连云港,其

医药产业已经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并初步形成国内抗肿瘤药物、抗肝炎

药物、麻醉镇痛药物、新型中成药、新型药用包装材料、医用消毒灭菌设备6大生

产基地,在省内乃至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1.2人才需求

在连云港注册的医药化工企业有5百多家,从业人数5万多人,生产厂区主要

分布在连云港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连云港化学工业园(灌南堆沟港)、灌云化工

园区(灌云县燕尾港化工园区)、海洲、新浦。其中,连云港市化学工业园区为苏北

地区最大的化学工业园。在连的医药化工企业中规模以上的医药企业37家,拥有恒

瑞医药、正大天晴、康缘药业、豪森药业、中金玛泰、美国艾业等一批骨干型医药

生产企业及榆嘉、德源、瑞邦等数十家成长型企业。同时,连云港县域经济中的医

药产业也发展迅速,仅去年,新投产的上规模医药中间体企业就有10多家。连云港

已经真正成为以西药、中成药为主体,医药包装材料和器械为辅翼的现代医药产业

集聚而成的“中国药港”。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60亿

元,预计到2012年,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将超过50家,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

《连云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个五年规划基本思路》将“加快建设国内外知名

的抗肿瘤药物、肝病药物、创新中药、生物及海洋医药研发生产基地”列为优化产业

结构、构筑现代化产业发展体系的重要举措。“十二五”期间将扩张重点产业规模,提

升产业集聚程度,围绕支柱产业兴办一批重大项目,至U“十二五”末,要将新医药产业

打造成千亿产业。

医药企业的迅猛发展迫切需要懂制药生产工艺、产品分析及药品销售的新型高

素质技能型人才。今后5年至10年仅连云港及周边地区的制药及相关行业的技术工

人需求就达8万人以上。本专业的设置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

级的需要,同时地方的医药产业优势也为我们的办学提供坚实的支撑。

2专业现有基础

2.1专业发展历程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制药技术专业是医药与化学工程学院(原化工系)的

主干专业。化工系是学院1983年建校时就设置的三个系部之一*也是学院第一批面

向全省招生的系部。化学制药技术专业的最早雏形是成立于1983年的精细化工专业,

当时的精细化工专业只有5位教师,是学院优秀的基本教学单位,专业带头人是来

自北京大学应用化学专业的硕士王学勤老师,王学勤老师带领教研室成员长期与连

云港市制药厂(现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进行科研合作,专业的教学、科研水平

一直处于学校领先地位,并在连云港地区产生较好的示范效应。随着学校的发展,

该专业的实力不断增强,师资结构不断优化。2001年,学校顺应连云港市医药产业

的腾飞,深化教学改革,创办了医药化工专业。2005年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

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结合本专业的发展目标、师资构成

及教学特点,我们将该专业更名为“化学制药技术”。化学制药技术专业是连云港职业

技术学院首批教学改革重点示范专业,在十年的发展历程中,遵循“以就业为导向,

以行业为依托,产学结合构建有特色的专业体系”的高职发展思路,在人才培养模式、

师资队伍建设、校内生产型实训基地、课程体系设立及社会服务与行业依托等方面

形成了鲜明的特色。2010年被确定为江苏省特色专业建设点。

2.2专业特色与优势

2.2.1形成了高层次、高素质的“双师型”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本专业教学团队有18位专任教师(见表1),9位兼职教师。专任教师中教授5

名,博士7名,“双师型”教师占94.4%;专职教师队伍中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

评员2人,考评员2人;江苏省高等学校“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1人,“青蓝工程”

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人选2人;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2名;省“333工程”首

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培养人选2"人;连云港市“521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培养工

程”3人;有3人享受连云港市政府特殊津贴。2009年,本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江苏

省优秀教学团队。

表1化学制药技术专业专任教师结构情况一览表

双师素质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

学历/学人比人比

等级人数比例%职称人数比例%年龄

位数例%数例%

高级1583.3正高527.8博士738.9<3515.6

中级316.7副高1055.5硕士844.435-451161.1

其中从企业引中级以

422.2316.7本科316.7>45633.3

进下

双师素质教师1794.4合计18100合计18100合计18100

2.2.2创新了校内生产型实训基地的建设机制及运行机制

在省市教育主管部门有关精神的要求和影响下,我们在原学校专业技能实训中

心的基础上,先后成立了两个生产型实训基地一连云港树人科创化工有限公司和

连云港格兰特化工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医药中间体与食品添加剂及木材用胶粘剂。

基地采取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创新性建设与运行机制:

第一、实训基地投资主体多元化、功能多样化,由学校、系部领导、团队成员

和社会投资人共同出资创建,学校和相关团队成员相对控股,具有产学研、社会服

务等多种功能,在教学科研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国有股(学校股)以优先股的形式参股,是我们实训基地建设的一个创

新。国有股(学校股)是生产型实训基地建设的一个难点和敏感性问题,我们在建

设时,将国有股(学校股)设计为优先股的形式,股东间约定好,学校参股在保持

原值的基础上固定回报,同时要完成学校相应的教学实习实训和科研任务,并在公

司成立时将它列入了公司章程。

第三、采取了职业经理人的运行模式,增强了实训基地的造血功能,解决了系

部骨干教师教学与生产经营之间的矛盾,是我们在实训基地运行机制上的一个创新。

通过在社会上招聘有经验会管理、懂技术的专业人才经营实训基地,保证了实训基

地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有利于企业规模的扩大和效益的提高,保证了学生实训的

容量和基地的经济效益的提高。2010年我们的两个实习实训基地完成工艺产值近八

千余万元。教师在实训基地主要把精力放在实训教学过程和科研工作中,为基地提

供发展后劲。同时系部领导和团队骨干成员控股,决策权的掌握从根本上保证了产

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近三年学生实习实训达1600人次,医药中间体原甲酸三乙

酯的合成、丙酸钙的生产等成果完成了产业化。

2.2.3明确了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

本专业先后与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德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连云港万泰医药材料有

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校企合作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岗位职业要求制

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将生产真实案例融入专业教学,校企共同开发课程。明

确了“岗位导向、双线培养、学做相融、六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初步探索了和地

方支柱产业紧密结合的特色专业建设思路,在实践的过程中完成了省教育厅下达的

教改立项课题“高职化学制药技术特色专业建设实践与研究”。

2008年本专业在总结多年职业教育办学经验和课程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在课程

和行业专家参与下,初步建立了“基于典型化学药物生产过程”的化学制药技术专业课

程体系。所谓典型化学药物生产过程,就是指其生产过程及工艺技术具有代表性及

普遍性,内容的选取能够与目前化学制药企业的生产相对接,学生接受该课程体系

的教学后,能够满足岗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

2.2.4取得了较好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成果

近3年来,校企共同开发课程,进行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改革,将理论课程、

实训和技能考证有机融合,开发了《药物合成技术》、《药物制剂技术》、《药物分析

技术》三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并不断改革、实践和完善。到目前为止,共建

设了省级精品课程2门(《药物合成技术》、《药剂学》),院级精品课程4门,省立项

建设精品教材2门,国家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3门。

“十一五”期间,完成了三项省教育厅下达的教改立项课题和一项省高教学会下达

的“十一五”规划教改课题,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通过“基于学生满意的高

职《药剂学》精品课程的持续改进实践”的研究,将课题式教学法、流程教学法、模

块教学法、启发式课堂教学、现场教学、讲练结合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

在药剂学、药物合成工艺学、化工原理、药物化学、化工制图等课程教学中已经应

用,教学效果良好。将“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等研究成果运用到实

践教学环节。由院、系骨干教师出资组建的树人科创化工公司,迈出产学研一体化

教学实质性一步,公司发展速度快,产品质量一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年产值近8000

万元,每年接纳500人次实训,在全校产生带动效应,已经成为许多单位学习参观

的榜样,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化学制药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实践的过程管理”的

研究成果应用于学生毕业实践和毕业设计,很好地控制了质量,较好地培养了学生

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先后有3名同学的毕业论文获江苏省优秀学生毕业论文一、

二、三等奖,一个设计团队获优秀毕业设计团队奖,为高职的毕业环节教学改革起

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

2.2.5夯实了校内外实训条件的基础

校内实训室总面积1000多平方米,拥有无机与分析化学实训室2个、有机化学

实训室2个、药物合成实训室2个、药物分析实训室2个、药剂学实训室2个、物

理化学实训室2个、产品结晶干燥室1个、仿真教室1个。

建立了二个投资主体多元化,功能多样化的校内生产型实训基地一连云港树人

科创化工公司和连云港格兰特化工公司。校内生产型实训基地共占地30亩,厂房、

办公室7000平方米,实验室4个,有化验中心一所,市级技术中心一所,现场多媒

体教室一间,教师实验室一间,教师办公室数间。人员60余人。现有主要设备:搪

瓷反应釜、流化床干燥器、气流干燥器、微粉机、三足式离心机、锅炉及其他配套

附属设施。固定资产700余万元。年销售收入1.1亿元

基地建设现状见表2。

表2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现状表

企业名称基地名称实训项目服务专业

化学基本操作实验、称

量与分析、有机物制备、化学制药技术、应用化

连云港格兰特化工有限公司化学技术实训中心

数据测定等实训;分析工技术

工考证

典型化学药物生产的单

元操作,如:物料输送、化学制药技术、应用化

单元操作实训中心

分离,热量传递、DCS工技术

控制等实训

典型化学药物的容量

药物分析检验技术实训中化学制药技术、应用化

树人科创化工有限公司法、仪器分析法等分析

心工技术

技术

依托行业背景,目前与连云港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润普化工有限

公司建立了紧密型的校企合作关系,与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豪森药业

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德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连云港万泰医药材料有限公司、连云

港中彩科技等8家企业在实习就业等方面的合作逐年增多。目前这些企业是本专业

稳定的实习和就业基地,每年接纳实习学生的人数在120人以上,有30个以上学生

在这些单位就业。

2.2.6培养了岗位技能好'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

通过对人才培养方案的不断改革和优化,本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就业能力、

创新与创业能力得到明显提高。自专业成立以来,为地方医药化工企业培养了616

名合格毕业生,为连云港及周边地区的医药化工企业服务的毕业生有160余名,其

中有多名学生已经走上了管理和技术骨干的岗位。

近五年,在开放型教学的过程中,将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训练列入常规的教学工

作。先后有六批学生在团队教师的指导下参加了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

练计划,有30名以上的学生常年参与教师的科技研发活动,学生的职业技能及创新

创业能力明显增强。杨林,常燕,王璐琳三位同学在2010年全国化学检验工技能大

赛中获个人全能二、三等奖;张亚琼、胡建平、徐啊等三名学生分获江苏省大学生

优秀毕业论文一、二、三等奖,孙沛等荣获2010年度的优秀毕业设计团队奖。近三

年学生获国家奖学金及国家励志奖学金39人次,专转本的上线率达到20%以上,毕

业生双证合格率达99%,初次就业率均在98%以上。

2.2.7形成了较强的社会服务综合能力

近五年,为社会、企业职工、职业院校教师和周边学校的学生等开展职业技能

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创业培训1200人次。共承担省市计划项目15项,企业联合

项目3项,发表论文45篇,新产品、新技术9项,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3项。六人

参与了连云港市百名专家进企业活动,为连云港德源药业有限公司、连云港万泰医

药材料有限公司、连云港树人科创化工有限公司等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同时还承担

了省级科研项目10项、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3项,江苏省十一五教育

科学规划课题1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近30篇、EI收录5篇。

申请发明专利4项,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连云港市科技进步等奖5项。

2.3存在不足

近几年化学制药技术专业依托的区域经济和制药行业发展迅速,我院化学制药

专业的教学质量及教学规模稳步上升,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还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主要体现在:

(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待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的机制体制改革有

待进一步深化。

(2)实训条件与专业快速发展的规模不相适应,有待于进一步改善实训条件、

增加实验设备、设施,提高双师型专业教师比例。

(3)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还没有真正形成,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

理论、实践教学内容还有待进一步开发。

我们将抓住这次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专业的有利契机,加强以上几方面的建

设,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打造成具有引领作用的示范性专业。

3.专业建设目标

带格式的:字体:(默认)Times

,以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以省级特色专业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加*/NewRoman,(中文)宋体,小四,

字伊颜色:自动设置,(国际)

Arial

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教学改革、教学手段改革、教学团队建设与评价方法改

带格式的:缩进:首行缩进:2字

、杯,

-革-教学模式及考核评价模式的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全面加强▲“双师\'带格式的:字体:(默认)Times'

NewRoman,(中文)宋体,小四,

型:教学团队建设、精品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韭加粗,字体颜色:自动设置,(国

际)Arial,

设、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教学资源库建教学资源库建设。确保省级特色专业以优秀':带格式的:字体:(国际)Arial;

‘带格式的:字体:(国际)Arial<

的成绩通过验收,力争达到省级品牌专业或国家级恃色专业建设水平,为同类院校

带格式的:字体:小四,字体颜色:

相关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起到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在,“五个对接”、“十个衔接”、自动设置,(国际)Arial__________

(带格式的:字体:(国际)Arial―]

“系统培养”、“社会培训I”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与优势。.

3.1搭建校企合作“双主体”培养化学制药技能人才的新平台

构建校企合作平台,成立化学制药技术专业理事会,以服务连云港及周边地区

的医药化工企业为宗旨,密切“政府-企业-学校”间的合作。加大与江苏正大天晴、恒

瑞药业、德源药业等8家校外实训企业的紧密合作,同时再增加5-8个稳定的从事原

料药合成及制剂生产的合作企业,建立“互聘、互兼”、“双专业带头人”等校企合作运

行机制。

3.2优化“岗位导向、双线培养、学做相融、六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类型特色创新的抓手。为实现职业教育的

培养目标,我们将探索构建依托于地方行业与企业的“岗位导向、双线培养、学做相

融、六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1)岗位导向:在专业建设及课程设置上强调“以岗位任务为导向、以工作过

程为中心”,争取行业、企业和社会有关方面参与专业设置、建设和管理的全过程。

由专业理事会共同审定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及实践环节内容和学时的安排等,专业

理事会为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规格、课程设置和能力培养提出意见和建议,对

专业建设和发展提供决策咨询。同时,专业理事会校外成员还以我院客座教授的身

份来校开设讲座或兼课,并作为学生校外实习的指导老师,使人才培养符合岗位需

求。

(2)双线培养:面向连云港及周边地区的制药企业,以培养从事化学药合成及

化学药分析检测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专业课程的设置体现“化学药生

产能力”及“化学药检测能力”两条培养主线;从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角度出发,培

养既具有过硬岗位技能又具备足够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培养方案将体现“职

业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两条培养线。

(3)学做相融:通过校企合作及校内外实习实训平台,将学生的课程理论学习、

专业技能训练和在企业工作的职业综合能力训练有机结合起来。

(4)六位一体: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力求做到“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融为一体、

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融为一体、专业技能训练与职业技能鉴定融为一体、教学课堂

与生产车间融为一体、专业教师与能工巧匠融为一体、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为一

体”。

将企业岗位需求融入专业培养方案,将职业技能标准融入课程实践教学。通过

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校内学习与企业锻炼交互进行,促进学生的专

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职业能力和社会能力的不断提升,将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

证书有机融合。与10家以上的企业共同实施“项目化教学”、“学工交替”、“订单式培

养”等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k

3.3完善“基于典型化学药物生产过程”的课程体系

以本行业中的“典型化学药物的生产过程”为框架规划课程体系,使课程体系内容

包括化学药物的整个生产和管理过程:化学药的合成、分离与纯化、药物制剂、药

物的分析与检验、药品的规范管理等各个环节。深入推行课程体系的改革,对专业

教学体系、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并将药物合成技术、药物制剂技术、药物分析技术

等考证内容课程化。开设药物合成、药物分析检测等集中实训项目及顶岗实习等工

学结合实训项目,形成完善的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实践教学达到专业总学时的51%

以上。本专业教师主编5-8部教材,争取在国家级教学成果上有所突破。通过构建完

善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有效的学习方法,为学生毕业的后续终身学习

打下坚实的基础。

3.4建设“功能互补,校企互通”的校内外实训体系

根据“校企共建,互利互惠”的原则,在原有化学制药技术专业实训基地的基础上,

改善现有校内实训环境与条件,并充分利用连云港市医药产业的资源,在现有基础

上建成10-15个可以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的校外实训基地。通过建设,本专业的实训

条件将能够实现“以典型化学药物产业链为主线、学训一体”实践训练方式,促进教学

和实践融合、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互通,成为校企优势互补、设备技术先进、管理

有效,兼容职业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等功能的系统化多功能实训基地。三年

内,计划改造升级现有6个校内实训室,校企共建1个以上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建设5-8个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同时加强校内外实验实训的管理,将学生的实习意

外伤害保险纳入到正常的管理工作范畴中。

3.5组建“依托基地、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依托地方医药产业和校内外实训基地,通过校企共同培养,实施教师能力提升,

推进教师进企业,强化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一支“由专业负责人引领、以双师素

质骨干教师为主力、结构合理、专兼结合、校企互通、共同管理”的职业教育教学能

力强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通过三年的建设,双师素质专业教师比例达到95%

以上,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程学时比例达到50%。争创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

3.6构建贯穿于“学业与职业”全过程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吸纳行业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与评价,建设学校、社会、企业一体,内外结

合的多元化质量评价机制,构建“贯穿于学业过程与职业生涯”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

系,实现质量管理与评价的主体全面和过程贯穿。实现以用人单位及家长为主的外

部监控评价与学院内部监控评价相结合的监控评价体系。

3.7强化“多个面向、多方辐射”的社会服务综合能力

依靠人才优势和资源优势,为本市医药化工行业企事业单位提供各种技术服务

和业务培训,开展深层次的产学研合作。面向社会,提供职业培训;面向企业,开

展技术服务;面向行业,开展科研攻关。

以区域行业的终身职业技术教育与发展为目标,积极参加“科技专家进企业”等活

动。每年为社会培训各类人员1000人次,参与技术服务的教师在50人次以上。3年

内将与企业合作申报省、市级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项目10项以上、专利4项以上,

为企业技术攻关20项以上。

4专业建设内容

4.1构建校企合作平台,探索“双主体”培养高技能人才新机制

4.1.1构建校企合作平台

在原有专业建设委员会的基础上组建专业建设理事会,理事会组成由连云港市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药检所主任、连云港市化学化工学会副会长、学院主

任、书记、企业专家、专业带头人、校友代表、学生代表等13-15人组成,制定专业

建设理事会章程。理事会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需求、毕业生质量、同类专

业情况,进行调研,为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制定提供依据,使专业能主动适应区

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

4.1.2成立医药化工校企合作产业联盟

依托连云港科教园,连云港市大学科技园,以位于连云港市国家级高新技术开

发区的医药产业园为主体,联合连云港化学工业园(灌南堆沟港)、灌云化工园区(灌

云县燕尾港化工园区)、海洲I、新浦等地市内其他医药、化工产业基地,校企合作共

建医药化工产业联盟,制订校企合作产业联盟,并发挥产业联盟在提高教师服务企

业能力、加强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上的作用。同时产业联盟及时了解企业的人才需

求和技术需求,通过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组建企业项目工作室以及对口职业技能

培训,及时解决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攻关、职工岗位培训方面的难题,建立校企

紧密合作关系。

4.1.3多方位拓展校企合作平台的功能

在课程建设、教学条件建设、社会服务及教学质量评价等四个方面拓展校企合

作平台的功能。

(1)课程建设:由校内教授专家、专业课教师、企业一线技术员组成课程建设

工作小组,确定课程内容,开发学习情境,设计教学项目,制定课程考核标准,编

制或修订课程标准。进行课程教学,探索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2)教学条件建设:由企业生产部门领导、系主任、书记、企业实践专家、专

业教师组成教学条件建设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探索“校中厂”、

“厂中校”的建设机制、建立兼职教师库。

(3)社会服务:以校内专业教师为主体,利用校企优势资源,面向社会、企业

展开各类的培训;开展技术研发、技术咨询等活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互利

共赢;探索建立社会服务管理体制和机制。

(4)质量评价:督导、教师、学生、院部、教研室和行业企业共同参与六级教

学质量监控及评价,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

重要指标,制定多元评价标准,采用自评、互评、他评方式,进行人才培养质量评

价。校企合作改革专业设置、构建课程体系的思路见校企合作平台工作示意图(图1)

校企合作

专业建设理事会

产业联盟

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V

工作过程岗位需求

f,

能力分解生

l评

A价

学生职业技能

图1校企合作平台工作示意图

4.2构建“岗位导向、双线培养、学做相融、六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以校企合作为抓手,探索“岗位导向、双线培养、学做相融、六位一体”的人才培

养模式。依托校企合作平台,促进校企共同开发专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

同制定课程体系,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开发教材及课件,共同进行教学质量考

核与评价,努力实现“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融为一体、“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融为一

体、“专业技能训练与职业技能鉴定”融为一体、“教学课堂与生产车间”融为一体、“专

业教师与能工巧匠”融为一体、“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为一体。

4.2.1基于岗位需求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以培养化学制药行业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充分发挥校企

合作平台的作用,开展行业调研,做好专业岗位需求和岗位能力要求分析,深化“岗

位导向、双线培养、学做相融、六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掌握化学药物的合成工艺、质量检验等所必需的

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文化修养,面向医药卫生、化工

等相关行业,从事化学制药生产合成、分离、纯化、制剂、检验和生产技术管理等

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1)行动领域的化学制药生产基本过程、岗位群分布分析。

图2化学制药技术专业主要的岗位群

(2)基于岗位群分析的人才培养方案

化工单元操作技术、药物合

化学药生产能力培养主线I——成技术、药物制剂技术、制

药过程与装备、仪表及自动第校

化、「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药:内

物分离与纯化技术……至外

化I药物分析技术、现代检测技实

学训

化学药检测能力培养主线r------术、无机与分析化学、设备期

运行维护与管理、大型仪器基

药I

技:仿真技术、药物化学、微生地

业I有机化学、工程制图与

人基础素质及拓展I-------CAD、药用高分子材料、安

才:全生产知识、文献检索……

专业技术应用能力顶岗实习(主要是连云港几

家大型制药有限公司以及一

职业岗位适应能力泰州医药基地制药厂)

图3化学制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示意图

4.2.2推行双导师制,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校企合作背景下的“双导师制”是指校内专业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组成的导师组

负责制度。校内专业导师即为传统意义上的校内专职教师,企业导师是校外具有一

定专业知识水平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技术专家或能工巧匠;双导师制的教育培养模

式的核心在于学校与企业的导师共同培养学生。

实施方案:聘请校内外的教研骨干、技术人员担任导师,并建立导师资源库,

实现学生和导师之间的双向选择,从学生入校开始,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地对

学生进行专业指导训练,通过参与导师承担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项目、实训研发

项目,以及参加每学期由导师指定的专业技能训练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

习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从学生技能形成的认知规律出发,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技能。将制药行业标准

和规范、医药化工类职业资格标准融入教学内容。将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与技能

训练、校内学习与企业锻炼有机融合在培养方案中,使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

职业能力和社会能力不断提升。在实训和顶岗实习教学中,以企业兼职教师为主、

校内专任教师为辅,共同做好学生的培养、管理与考核;

从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出发,实施“以创新促创业,以创业带就业”的工作

理念,将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与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紧密结合,以课堂教学、创

业竞赛、创业基地和社团建设等为抓手,着力推进创业教育。不仅传授大学生关于

创业的知识与能力,更注重转变大学生传统的就业思路,把创业作为一种重要的职

业选择,培养学生可以作为未来创业者、领导者的开拓创新精神、分析与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

校企合作

双导师合作分配任务

校内导师企业导师

项目教学顶岗实习

树立

的提高创实现顺

生业创新利就业

养能力

图4双导师制工作示意图

化学制药技术专业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建设进度见表3»

表3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建设进度

时间内容

1.进行职业岗位调研、岗位人才需求及人才培养规格分析;

2.“岗位导向、双线培养、学做相融、六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

2011践课题立项。

3.建立导师库。

1.与行业企业人员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召开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论证

会;

2012年2.修订2010级人才培养方案,制订2011级人才培养实施方案并实施;

3.完成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课题结题报告。

4.召集双导师总结会,分析经验与不足。

4.3重构“基于典型化学药物生产过程”的课程体系

4.3.1过程系统化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分析

通过实践专家访谈一工作任务分析——课程体系构建一教学情景创设——

课程标准制定一评审反馈修改一课程实施,开发“基于典型药物生产过程”的课程

体系。

(1)确定岗位核心能力

定期召开专业建设理事会会议,定期深入企业调研,及时了解行业及企业发展

的动向,通过调研,聘请行业专家、医药制造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能工巧匠及职业

研发专家,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确定化学制药技术行业从业人员的岗位能力。

开发化学制药技术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并对职业行动领域的发展规律进行分析。

开发流程见图5,行动领域的职业发展规律分析见图6。

图5化学制药技术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开发流程

图6化学制药技术专业行动领域的职业发展规律分析

(2)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以医药化工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以药物的合成、复配、分离和分

析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分析和确定岗位能力,融入职业资格标准,在“工学结合”

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根据医药化工产品的发展重点与发展趋势,重构基于工作过程

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合理设置项目,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工学结

合的项目课程。做到:

①课程内容与企业实践紧密结合,形成工学结合的高职特色。

②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开发课程教学内容,将知识点、技能要求与具体工作

任务联系起来,突出知识与技能要求的岗位针对性。

③依据完整化学制药生产过程,强调实践性,制定工学结合特色的高职化学制

药技术专业项目化课程的教学标准。并根据毕业生就业反馈情况和企业发展的需求,

对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进行相应的调整完善,确定新一轮计划的实施,化学制药技

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图见图7o

生产过程及生产任务职业岗位工作任务课程体系

原料准备:专业基础模块

准十成分分析与评价—►分析岗位t检验、配料、输送

无机与分析化学

微生物学技术

工将原料按一定比

作有机化学

例、数量加入反应

仪表及自动化

器内,按工艺操作

原料预处理制药过程单元操作

规程控制温度、压

原化工制图与CAD

力等参数,通过一

料合成岗位系列单元反应,生

药成产物。

、幻化学合成过程

产!通过操作各种专用

技I检测装置对半成品

术I以及成品的性能进项目化

I行测定,为生产提

生产检验与检测分析岗位f供依据。

析根据体系特点,选

技择合理的分离方法

术I和设备,正确操作,

、建产品分离与精制:职业方向模块

与分离岗位T生产合格的产品。

得到化学原料药药物化学实用技术

评如:萃取、蒸发、

药物合成技术

价过滤、离子交换、

现代检测技术

蒸储、沉淀、吸附、

J药物制剂技术

质量控制:热干燥、冻干、包药物分析技术

精、烘、包过程r装、检验、入库

制药用高分子材料

剂制药过程与装备

片剂、胶囊、颗粒

制医药化工综合实训

剂、粉针剂;根据

备药品生产质量管理

客户要求,选择合

技安全生产知识

制剂过程

制剂岗位适的原料、加料顺

术药物分离及纯化

序、设备配制产品,

并进行配方优化

图7化学制药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图

4.3.2重塑课程标准

根据专业岗位群的调研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基于职业标准进行课程重塑,制

定专业课程的课程标准。

—单位;万元

建-设时间•及经费

建设目标

2011年2012年

4-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标准

2微生物学课程标准2

3有机化学课程标准砧

4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砧

5课程标准砧

6化工制图与GAD课程标准砧

7课程标准0T5

g

9现代检测技术课程标准2

40药齐U学课程标准OSITO

44药物分析技术课程标准2a

42高分子材料课程标准

耳化工过程与装备课程标准2砧

44医药化工综合实训4^-U)

45生产经营质量管理课程标准0T5砧

46安仝生产知识05

47205

合计4940

带格式的:缩进:首行缩进:1.5

4.3.4开发以项目为导向的创新型课程字符

以化学制药工作过程为主线,以职业实践为背景,校企合作开发6门立体化创新

型课程。具体课程为药物合成技术、药剂学、药物分析技术、现代检测技术、药物

化学、化工原理。

4.3.5开发校企合作教材带格式的:缩进:首行缩进:1.3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